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先辈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与丰富的文化资源。
初中阶段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量,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符合现阶段新课改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那么,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是目前值得初中英语教师深入探讨的话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传统文化一、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象征。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坚定文化自信,创新文化发展如果没有生生不息、丰厚滋养的根与魂,如何在波涛汹涌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现如今,各种文化令人颇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中华传统文化只有在根深蒂固、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才能在世界大舞台上脱颖而出,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文博发掘栏目《国家宝藏》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一曲国风舞曲《只此青绿》,充满了古典韵味,让观众们在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国的传统审美发挥到了极致。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人们展示自我和对外交流的精神标志。
英语作为初中阶段重要学科,更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当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英语课堂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教师应带领学生在课堂上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教学中,英语教师不必局限于教材知识,可以将中国传统乐器融入本单元的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古筝(Chinese zither)、二胡(Erhu)、琵琶(pipa)等中国传统乐器,甚至还可以拓展《阳春白雪》(White Snow In Sunny Spring)、《十面埋伏》(Autumn Moon Over Han Palace)、《平沙落雁》(Wild Geese over the Clam Sands)等中国传统名曲的相关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其文化意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
艺术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高红升/文在初中英语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为了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综合素质全面性人才,更是为了使学生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艰巨任务。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使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通过这样的英语教学,推动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1 初中英语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阶段,有些教师重视向学生教授英语文化而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
虽然教材中加入了很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但学生却很难用英语来准确表述,无法深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降低了文化传播的力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不够重视在新课程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为了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已经加入了不少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如在七年级下册“I'd like some noodles”中加入的中国旗袍、中国传统美食面条、饺子、粥、麻婆豆腐、宫保鸡丁以及中国生日美食等传统文化元素。
这就意味着我国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入和传承。
但是,就现在的教学现状来看,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对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语言知识学习上,较为重视语法、句型的学习,忽视了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元素,忽略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致使学生可以熟练地完成所布置的书写任务,但是却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合理的应用,更无法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1.2 教学的缺失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通过语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正确运用句型句式等方面。
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死记硬背的形式,没有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今天的青少年而言逐渐变得陌生。
然而,初中英语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英语学习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以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一、通过文化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兴趣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介绍,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等。
例如,在讲解“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这一话题时,可以简要介绍春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兴趣。
同时,老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对春节的理解,增强学生与中华文化的情感联系。
二、组织文化活动促进互动与合作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中华文化相关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制作Chinese lanterns(中国灯笼)或者DIY Chinese calligraphy(中国书法),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美妙与独特。
三、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故事拓展思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寓意深远的故事,可以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例如“The Monkey King”(猴王闹灾)或者“The Legend of Mulan”(花木兰传奇),让学生阅读、讨论和表演这些故事。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水平,更能够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开展对比探究增强跨文化理解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异同之处。
例如,可以通过比较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西方的节日,如中国的中秋节与西方的圣诞节,让学生发现和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增强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能力。
五、组织文化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了进一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展示活动,展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创造力。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已成为一门普及全球的语言,而教育中文化的传承也愈加重要。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一、课堂悬挂和颜色运用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课堂里悬挂一些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图片,向学生们展示和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此外,我们也可以在设计课件时,在背景和字体方面融入一些中国元素,运用中国风的红色和金黄色等色彩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中西融合式教学
在英语教学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融合中西方文化元素,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比如可以将中国的传统节日营造出西方特色,如将宝莲灯制作成万圣节的南瓜灯,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与相同。
三、中国引导点的设置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当适时设置一些中国引导点。
比如,在快餐英语课程中,可以设计学习快餐的问答内容并引导学生了解中餐文化的特点。
类似的,也可以围绕衣服、住宅等话题设计学习内容,并在学生学习之余琐碎介绍起源于中国的文化知识。
四、传统文化知识的浸润式教育
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在英语教学中也可以运用传统文化的浸润式教育方法。
这种教学可以转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也顺带了解中国文化。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来讲述中国传统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英语中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质。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为了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策略供参考:1. 融入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中,可以选择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和背景,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内容。
2.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通过故事、诗歌、歌曲等方式,创设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情境。
讲述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3.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工具,如图片、音频、视频等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可以播放一些传统古老的曲艺表演,如相声、评书等,通过观看和倾听,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 组织活动:通过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唱歌、舞蹈、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让学生实践,体验传统文化。
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背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
5. 文化比较: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通过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并培养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6. 语言技巧运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中国传统故事和谚语等来教授语言技巧。
通过解析古代的成语和谚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特定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创新,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使学生更加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一、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1、在课堂上引入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兴趣,增强学习热情;
2、在英语课堂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3、教师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英语单词、句子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热爱英语;
2、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3、教师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歌曲等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三、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教师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歌曲等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教师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歌曲等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研究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文化对比教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机会,让学生对比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
例如,在讲解西方节日时,可以对比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两种文化的独特性。
2. 主题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中国文化周、传统知识竞赛、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 利用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英文电影、电视节目、书籍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自主搜集和整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文资料。
4. 互动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介绍中国的历史人物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互动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5. 结合课本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总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文化对比、主题活动、利用教学资源、互动教学以及结合课本内容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探析初中英语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探析初中英语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一项重要而有益的工作。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对英语教育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融入教学实践中,本文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英语教学;渗透一、引言初中英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并提供一些实际的方法和建议,以实现这一目标。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学生通过学习我国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元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中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举例来说,通过欣赏李白的《将进酒》,学生可以领略到其中蕴含的豪情壮志,这样的理解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我国文化,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中的抒情诗歌。
这种跨文化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使他们更具全球视野。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本常常具有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这些可以被引入到英语教学中。
通过分析古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到丰富多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比如学生在研究唐诗时,可以学习到各种形象生动的描写词汇,这些词汇不仅能够用于描述古代我国的景物,还可以用于丰富英语写作中的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和具体。
最后优秀传统文化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智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
首先,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需要建立在学生的文化自信心理上。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的特点、历史与传统的自信心态。
在英语教学中,由于英美文化的强势渗透,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自身的文化是不被重视的,这导致了他们英语学习时缺乏自信。
因此,教师应在传统文化的介绍中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理,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既接触到了外国文化,也能够更好地爱国、自信。
其次,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传统文化。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引导相结合。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习俗,学习和欣赏我们自己国家的文艺作品,这样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加浓郁,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学习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引伸历史文化的知识,让学生拓展视野、增强记忆。
这种文化意识的渗透,会让学生充分体味到英语学习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产生更加广泛深厚的文化认同感。
最后,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需要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我们常说英语教学要以实用和交际为主,确实如此。
但是,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在教学中适时渗透传统文化。
比如,在讲授英语句型中,添加适时的文化注释,比如“江山不老,永远春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单词和句型,而且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历史传统。
或者在学习英语口语时,让学生进行外国人模仿,引入中国文化元素,会使得学生的语言运用更加自然,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初中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思想和价值观,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学生的文化修养、语言交际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文化背景介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介绍一些与英语学习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龙舟竞渡等。
通过讲解这些文化活动的起源、历史、传统习俗以及当代意义等方面的内容,来增加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敬爱传统文化的精神。
2.典故、谚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其博大精深、千姿百态的谚语、典故,我们可以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引用这些典故、谚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课文中的某一个词或短语可以与某个中国典故有关联,或是在某些交际情境中,我们可以使用中国的成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3.文化交流活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不仅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内涵。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编排一些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例如学生分组在课上制作传统文化背景海报、诵读中华传统文化名篇等等。
1.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内涵,从而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学生在掌握初中英语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国家,从而更加坚定自身文化身份和意识。
2.促进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互动能力。
因为传统文化涵盖了语言、思想、哲学、人文等方面的内容,学习传统文化可以锻炼学生的词汇积累、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英语基本能力。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的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本土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哲学、历史、文学等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利用中华传统节日教授英语知识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重要文化内容。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来教授英语知识。
比如,在春节期间,可以设计英语课堂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春节的英语词汇、表达方式等。
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英语环境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二、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着许多经典的故事和寓言,例如《孔子三绝》、《牛郎织女》等。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这些故事,并通过英语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朗读这些故事,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思想,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
三、结合传统文化进行词汇教学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了解一种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来进行教学。
例如,对于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进行讲解。
比如,“春联”、“灯笼”等词汇,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展示春联的样式、制作灯笼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通过英语歌曲唱响中华传统文化音乐是一种跨越语言的艺术形式,通过歌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同时也能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中华传统音乐或者歌曲来教学。
例如,《茉莉花》、《大海啊故乡》等,在学生朗读歌词的同时,我们可以解释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通过唱这些歌曲,学生既能提高英语语感,又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和力量。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意义与途径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意义与途径分析随着我国的不断崛起,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也促使着我国教育在全球处于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学习英语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而在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有着重要意义与途径。
一、中国文化的渗透意义1.促进文化交流和沟通学习英语是为了能够用英语与人进行交流。
在国际社会中,将中国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够很好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还能够加深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增强彼此间的文化沟通,从而加强中外友好合作关系。
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元素既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也是外国人想要了解和学习的文化。
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国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3.促进文化自信与自主创新将中国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增强我国教育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同时,通过对英语课程进行文化内涵的融入,能够义不容辞地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始终的认识和感受,提升了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的能力和素质。
1.选材与课文在英语教材选取上,应当注意选择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材料,如中国的文化传统、名胜古迹、传统节日等;同时在课文也应当贯穿中国元素,如中国的历史、民俗、艺术等方面内容。
2.词汇和结构词汇和语法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上课时老师可以注重向学生介绍和讲解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如“dragon”, “spring Festival”的中国词汇,以及与之相关的句子结构和用法,这些都可以在现代中英语教学中发现到。
3.文化体验文化体验是指让学生体验和了解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习惯、风俗等。
例如,在春节时给学生介绍中国春节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体验包饺子、贴福字等传统文化瑰宝,感受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与之相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
课 堂 修 炼
… … ,
多年来 ,为 了让 学生更好 的学 习和感受西 方文化 ,我 国的英语教 学在教材 内容选择 上忽视 了 中国传 统文化 的传
递 与 渗 透 。 这 种 外 语 教 学 中 出 现 的 一 面 倒 现 象 已 经 引 起 了 英 语 教 育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 中 国 文 化 本 身 就 是 博 大 精 深 的 文 化 ,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英 语 表 达 无 疑 也 将 会 成 为 中 国 文 化 展
二 、 课 中 文 化
渗 透
引入 和加 强中 国传统文化 教育也是时代 的需 求。
笔者在七 年级 的英 语教学 中 ,尝试 着进行 了中 国传统
文 化 英 语 表达 的 传 授 ,有 机 地 渗 透 了 中 国传 统 文
1 材 为 本 ,适 教
初 中英 语 教 学 时 间 相 对 于 英 语 教 学 任 务 而 言 ,一 天 短 短 4 分 钟 的 英 语 课 是 比 较 紧 张 的 。 但 教 师 应 该 有 效 地 利 用 5
学 生 介 绍 各 个 年 代 的 服 装 流 行 趋 势 , 比如 男 士 的 中 山 装 、女 士 的 旗 袍 以及 其 流
学生们 也将沉 浸于一种 充满 中华饮 食文 化气息 的氛围 中: 他们 的学 习欲 望也将被充分激 发出来 。 2 菜 二 :谚 语 格 言 。 中国 的语 言 文 字 中 有许 多谚 小
学 习更 加 丰 富 多 彩 。
1 J 一 :传 统小 吃。爱 吃是孩 子们 的天性 ,而我 国 .、 /菜
小 吃 “ ”进 课 堂 。 在 教 学 中 ,可 以结 合 学 生 每 日三 餐 的 搬 菜 单 进 行 教 学 ,如 早 餐 有 :fid ra ik( 条 )、ca re e ds c 油 b t ly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与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与策略摘要:语言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初中英语课堂融入传统文化,能避免学生过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建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传统文化知识;意义;渗透策略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外活动的数量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随之兴起,使得我国教育界更重视对英语的教学。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和词汇掌握能力等方面起关键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以此不断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提高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不同国家的语言承担传承其民族文化本质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汉字如此,西方的英语也如此。
一段民族文化的历史不仅展示已逝岁月的辉煌,还能使当代人形成强大的民族精神。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如下重要的意义:第一,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初中英语课堂主要通过英文介绍一些异国文化内容,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和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
教师在讲解西方文化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我国传统文化内容,有助于学生将中西方文化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跨文化意识。
第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国家教育部门提倡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科学地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可以借助英语教学时机,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通过与外国同类文化的对比分析,助力他们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同时,利用英语教学契机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让学生更直接地汲取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形成家国情怀。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初中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
首先,可以通过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文化背景等内容进行讲解,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古代文学作品等。
同时,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将英文与中文进行对照,让学生对比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相似,了解中英两种文化的异同。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通过活动形式传递传统文化。
在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场馆,如博物馆、古建筑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此外,在学生英语学习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
比如,在英语口语比赛中要求学生朗读中国古诗词或传统故事,或者编写英文作文,结合传统文化叙述个人所见所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最后,教师要成为传统文化意识的传承者。
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特色,并且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文化意识传递给学生。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行为示范来引领学生走向文化自信的道路,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意识的渗透,通过教材内容、课外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地传承和普及,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文化的陶冶,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路径摘要: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渗透,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基于此,文章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对策,从两方面,即注重以英语教材为载体,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和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认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期能给英语教师一些参考,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切实提升英语学科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以教材为载体;实践活动;英语学习在文化自信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英语教育活动既要承担起传授英语知识、促进学生形成牢固的英语基础的重任;又要将其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应深入研究英语教材的内容,积极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素材,并科学整合与之有关的传统文化,使之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创建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高效英语课堂,为其国际视野的树立与家国情怀的增强提供重要的支持与助力。
一、初中英语教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一)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中学生在学习英语学科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机会接触西方文化,比如节日、礼仪等。
如果没有优秀的本国文化做支撑,学生就无法在对比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特征,更不会认识到利用英语宣传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这势必会迟滞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故而,英语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从更高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优异之处与不同之处;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与宣传意识,促使他们积极加入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为其跨文化交流能力与民族责任意识的增强提供重要的支持[1]。
(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初中阶段的孩子,其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为此,在学习与生活中,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比如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是不利的。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1. 引言1.1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annot be overstated. As globalization continues to blur cultural boundaries, it is crucial for students to have a strong foundation in their own cultural heritag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treasure trove of wisdom and insight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for centuries. By incorporating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English lessons, students can develop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ir own roots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world around them.1.2 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The inclu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serves as a bridge for students to connect with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and develop a sense of pride in their heritage. By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customs, and practices into English lessons, students are able to see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ir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 This not only enhances their comprehension of thelanguage but also fosters a sense of cultural appreciation and respect.2. 正文2.1 将中国传统节日融入英语教学For example, teachers can organize activities such as writing essays about the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festivals in English, preparing traditional dishes for a class party, or even performing traditional dances or songs related to the festivals. By immersing students in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through the celebration of these festivals, they not only improv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develop a sense of pride and appreciation for their own culture.2.2 通过古诗词教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教育中愈发受到重视。
而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髓,它包含着民族的思想、道德、习俗,是国家文化的根基,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语言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讨,旨在引导教师和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一、传统文化对英语教学的意义1. 促进学生制定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伦理观念,对人的生活、处世之道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视野。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经典故事等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华,这些古代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表达素材。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方方面面,是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使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1. 拓展教学内容,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例如中国古诗词、民间故事、传统节日等,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在英语课堂上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的英语文章和诗歌,或者讲解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知识,让学生从中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故事讲解、小组互动等形式,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渗透途径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渗透途径作者:廖凌悦来源:《天津教育·中》2024年第01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借助英语知识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做到中西结合,实现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目的。
在教學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从英文的角度认知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知识滋养自身,实现英语学习水平的不断进步。
一、在课前导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了解传统文化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有以学生主动认真进行自主学习为基础,才能确保教师的讲解和教授是有效的,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其主动了解新知识。
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布置了解传统文化的任务,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做到主动学习、自主了解,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认知。
以仁爱版七年级上册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中的“1. Welcome to China!”教学为例,在Section A的学习中,学生应实现对以下知识内容的掌握:第一,学习理解good,morning,welcome,China等用于问候的词汇;第二,正确运用问候句型,Welcome to China!Thank you.并应用于实践中;第三,迁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文化内容并进行口头表达。
基于此,学生需要根据上述进行课前预习,除了要重点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外,最重要的是有效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可以熟练运用网络技术搜集和查询知识。
基于此,在预习新知识时,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搜集关于朋友、欢迎他人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达。
比说,在外国友人来到中国时,我们会报以欢迎的态度,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It is a pleasure to have friends come from afar”的思想。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宝贵财富,融入初中英语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面是一些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一、选取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和话题在教材选取上,可以注意选用一些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历史事件或者名人的资料。
可以选择讲述孔子、屈原、孙悟空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
也可以选用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来展开教学。
讨论中秋节和春节的习俗,或者中华传统戏曲、传统服饰等。
二、利用课文中的文化背景信息许多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都带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信息,其中也包括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元素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解释课文中的传统节日、习俗等。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提到的文化背景信息进行课堂讨论和扩展,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三、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可以组织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演唱中国传统歌曲,教授学生一些中国传统绘画或书法的基本技巧,或者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学校周边的历史古迹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四、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通过播放视频、音频等,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或者通过图片展示中国传统建筑、景点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加深对其的了解和认识。
五、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探究和研究。
可以要求学生研究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或者要求学生编写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短文等。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仙桃四中史丽
我国的初中英语教材几经改版,几年前红遍全国的网络歌曲《李雷与韩梅梅》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初中英语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是大势所驱,而现有的教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西方文化,教材内容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与渗透。
而通过教材来传递和渗透可以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化。
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外国文化而忽略了本国的文化精髓。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这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
它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剪纸书法歇后语,谚语以及传统节日等等。
现有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使语言技能的教学和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加深了解中国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渗透主要是课堂文化渗透和课中文化渗透,我一般把两者结合起来做。
我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中华传统食物
以七年级上册为例,课文中间有涉及到食物的内容,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一日三餐进行教学。
如mapo tofu(麻婆豆腐),glue pudding /sweet dumplings(汤圆),steamed bread(馒头),soybean milk (豆浆),fried bread stick(油条) ,fried rice with egg(蛋炒饭),rice-meat dumplings(肉丸),egg and vegetable soup(蛋花汤),)。
这些菜单名称可以结合问句“What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 lunch./dinner?”“What’s your favorite food?”进行操练。
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更活跃。
学生们也沉浸于一种充满中华传统饮食的文化气息的氛围中,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的激发出来。
2.谚语格言
中国的语言文字有很多的谚语格言,把它们翻译成英文后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的,并且与一些西方本土谚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教师可以将谚语集中教授一部分或者要求学生课下收集,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例如,初一下册有一篇课文谈到中国学生在国外求学的文章,课文中有一句话“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翻译成中文就是“没有哪里像家”。
在英语中有一句谚语“East, west, 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学生一下就可以记住了。
2.中国特色文化
中国有很多自己独有的文化。
在初二上册第五单元有篇文章谈到卡通人物和卡通标志。
米老鼠是美国文化的代表,那么你认为哪个卡通人物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呢?学生马上提到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我告诉他们关于西游记的一些英文表达“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Sun Wu Kong (孙悟空),Pigge (猪八戒),Sha monk (沙和尚)。
“Mountain of Flower and Fruit (花果山)。
因为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人物,他们马上就活跃起来。
然后我又问:为什么米老鼠被看作是美国文化的象征?学生回答:因为他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做任何事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我接着问:孙悟空有什么和他相似的地方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分析人物性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更透彻。
3.传统节日
通过节日传承民族文化。
最近几年西方节日在中国掀起了一阵热潮,人们热衷于西方节日的庆祝,然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魅力更加独特。
前不久刚过了万圣节(Hall0ween),学生就问我:老师,什么是万圣节?我告诉了他们万圣节就是西方传统的鬼节,还告诉他们万圣节的起源以及庆祝方式。
奇异的南瓜灯以及“不给糖就捣乱”的恶作剧。
顺便复习刚学的单词Joke(玩笑,笑话),play a joke/jokes on sb 以及tell jokes.然后问他们万圣节和中国的哪个节日比较接近,学生马上就想到了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或者Qingming Festival)因为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所以我布置学生下去差资料或上网了解更多的信息,把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归纳一下并努力找出它们的英文翻译,如春节(Spring Festival),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等等。
传统文化渗透中要注意一点:以教材为本,适当拓展,不能舍本逐末,完全离开教材体系,而是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地渗透。
让学生在习得英语知识和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本土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
当然,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存在一些影响因素。
有学生和老师的因素,还有教学形式的因素。
一.学生的因素
学生能否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
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在课后重视练习和巩固,拓宽阅读量才能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教师的因素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知识主要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因此,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教学形式的因素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分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方式,这样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总之,英语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外国文化的传播者,要厚积而薄发,丰富自身知识,让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意识和对文化的认同感,让我们传统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