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势和电势差

高中物理电势和电势差
高中物理电势和电势差

电势和电势差(选修3-1第一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1.理解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

2.知道电势和电势差的关系,理解电势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电势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3.知道电势能的概念,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4.了解等势面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过程】

一、电势差(阅读课本P14“电势差”部分)

1.概念:

(1)电场力做功:电场力的确功跟电荷移动的路径______,只由电荷的______决定.

(2)电势能:在电场中的电荷受到______,具有一定的电势能,电势能用E P表示

(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若电场力对电荷做功,则电荷的电势能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若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则电荷电势能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关系式:____________

(4)电势差: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电荷,_______与被移动电荷的_______的比值叫做_______间的电势差。

①公式:_______单位: _____.电势差是一个___量.

②电势差与电场力做的功___关,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___关.

2、讨论与交流

练习1.将电荷量为q=3.0X10-9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6.0X10-7J,求

(1)A、B两点间的电势差?

(2)如果该点电荷的电荷量为-6.0X10-9C,则电场力做功是多少?电势能如何变?

练习2.(双选题)一个电量为q=+10-5C的电荷从电场内一点A运动到另一点B,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0.006J(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在此过程电荷()

A.电势能增加0.006J B.电势能减少0.006J

C.动能增加0.006J D.动能减少0.006J

练习3.(单选题)上题中AB两点的电势差U AB为()

A.600V B.-600V C.60 V D.-60V

练习4.(双选题):对U AB=1V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从A到B移动1C的电荷,电场力做功1J

B.从A到B移动1C的正电荷,电场力做功1J

C.从A到B移动1C的负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1J

D.从A到B移动1C的负电荷,电场力做功1J

练习5.(单选题)在电场中移动点电荷时,不正确的是( )

A .电场力对正电荷做的正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减少

B .电场力对正电荷做的负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增加

C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的正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减少

D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的负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减少

练习6(单选题)在电场中某两点移动电荷,不正确的是( )

A .电场力对正电荷做的正功与电荷电量的比值等于这两点的电势差

B .将1

C 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做1J 的功,这两点的电势差大小为1V

C .将一个电子从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做1eV 的功,这两点的电势差大小为1V

D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的负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减少

二、电势(阅读课本P15“电势”后填空)

1.零电势点:在电场中选定一个____,规定该点的电势值为___,则该电就叫做零电势点。 小贴士:零电势点可以任意选取,但在实际上,通常选择大地或无穷远做为零电势点。

2.电势:选择电场中的一点P 为零电势参考点(P 通常选在无穷远处或选在大地上),则电场中任意一点A 的电势,数值上等于把_____电荷从A 点移动到参考点P 时,电场力做的功。 ①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位: _____

练习7.如图所示,A 、B 、C 是电场中的三点,将一个电荷量为2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时,电场力做功为10J ,从B 点移动到C 点时,电场力做功为5J ,则

(1)求U AB ,U BC ,U AC

(2)设B 点为零电势点,求φA ,φB ,φC (3)设C 点为零电势点,求φA ,φB ,φC

例题反思:

1、 从(2)和(3)可以看出,零电势点选取不同,同一个点的电势通常是____(相同或不相

同)的,但任意两个点间的电势差是____(相同或不相同)的

2、 不管零电势点选取如何,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_______

3、 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 电势与电势能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练习8.(双选题)关于公式 =q

E P 可知( ) A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放在该点电荷具有的电势能成正比

B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放在该点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C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该点是否有电荷,电荷的正负及电荷量的大小无关

D .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点电荷不同,电势能也不同,但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保持不变

A B C

练习9.(双选题)如图所示,电场中的的电场线上有ABC 三点,现规定B 电势为零,一个电量是

q=0.2C 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 移到B ,电场力做功-0.4J ,从B 移到C 电场力做功-0.2J,由此可知( )

A .A 点电势为2V

B .A 点电势为-2V

C .C 点电势为1V

D .C 点电势为-1V

练习10.(单选)在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点的电场强度大,该点的电势一定高

B.某点的电势高,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大

C.某点的场强为零,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 能一定为零

D.某点的电势为零,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

三、 等势面

1.等势面

电场中电势 的点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为了使等势面能够反映电场的强弱,通常使相邻等势面之间的 相等。

2.等势面的特点

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 功,两个不同的等势面不相交、不相切;等势面的分布与零电势点的选取 关。

练习11.(单选)如图所示为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一检验电荷从A 点分别移到B 、C 、

D 、

E 各点,B 、C 、D 、E 在以Q 为圆心的圆周上,则电场力做功( )

A .从A 到

B 做功最大 B .从A 到

C 做功最大

C .从A 到E 做功最大

D .做功一样大

【课后作业】

1.(单选)在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点的电场强度大,该点的电势一定高

B.某点的电势高,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大

C.某点的场强为零,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 能一定为零

D.某点的电势为零,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

2.(双选)关于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

B .在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

C .在两点间被移动的电荷的电荷量越少,则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

D .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正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零

3.(双选)如图所示的电场中有A 、B 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势

B A ??>,场强B A E E >

B .电势B A ??>,场强B A E E <

C .将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D .将电荷量为q 的负电荷分别放在A 、B 两点,电荷具有电势能B A εε>

B C A

4.(单选)关于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势差的大小由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的功和电荷的电量决定

B.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的多少由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和该电荷的电量决定

C.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但电势差是矢量

D.在a、b两点间移动电荷时,若电场力做的是正功则a点的电势必然比b点电势高

5.(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为正,负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为负

B.电荷在电势为正的点电势能为正,电荷在电势为负的点电势能为负

C.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多少功,它的电势能就等于多少

D.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对电荷做功,电场力对电荷做多少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就减少多少

6.(单选)一个电量是q=0.2C的负电荷沿电场线从电场中的A移到B,已知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由此可知该过程电场力对电荷()

A.做正功

B.由于不知AB两点的电势正负,无法知道电场力做功的正负

C.做负功

D.若A点电势为正,B点的电势为零,则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

7. 在电场中,将一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该电荷电量为q=-2.0×10-7C。在移动过程中,除电场力做功之外,其它力做功为6.0×10-5J,而电荷的动能增加了8.0×10-5J,求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

8. 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常用电子伏特作为能量的单位。1电子伏特,就是电子在电压为1V的两点移动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电子伏特简称电子伏,符号为eV,请你算出电子伏与焦耳的关系。

高二物理电势能与电势差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专题一电场力做功与能量转化分析 处理带电粒子的功能关系的方法有三个: 1.只有电场力做功 只发生电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 变,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W电=-ΔE电=ΔE k。 2.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 只发生电势能、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电势能、重力 势能、动能三者之和保持不变,功和能的大小关系为:W电+W G=- (ΔE电+ΔE重)=ΔE k。 3.多个力做功 多种形式的能量参与转化,要根据不同力做功和不同形 式能转化的对应关系分析,总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其关系为: W电+W其他=ΔE k。 [例证1]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中的运动轨迹如图2 -1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 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图

2-1 A .动能减小 B .电势能增加 C .动能和电势能总和减少 D .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解析] 由油滴的运动轨迹可知,油滴受到向上的电场力,必然 带负电。在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但动能、重力势能、电势能的总和保持 不变,所以动能和电势能总和要减少,选项C 对,B 错。由运动轨迹 为曲线可知电场力F E 大于重力mg ,合力方向向上,由动能定理可知 从a 点运动到b 点,合力做正功,动能增加,选项A 、D 错误。 [答案] C 专题二 带电粒子(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若电场力与带电粒子初速度方向相同,带 电粒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的减少量全部转化 为动能的增加量;反之,若电场力与带电粒子初速度方向相反,带电 粒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电场力做负功,动能的减少量全部转化为电 势能的增加量。 在上述过程中,电场力做多少功,动能和电势能就变化多少。此 处可以类比重力场中重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关系。 (1)当v 0=0,由动能定理得qU =12m v 2,则v =2qU m ; (2)当v 0≠0,由动能定理得qU =12m v 2-12m v 02,则v =2qU +m v 02 m 。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电场强度关系测试题

描述电场的物理量 1.电场强度——E ——矢量—与验电荷无关! (1)E=F/q ——任何电场 (N/C) (2)公式: E=kQ/r2 ——点电荷场 (3)E=U/d ——匀强电场(V/m ) (4)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密的场强大,电场线某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场强 方向。 2.电势能——W: J ——标量——与验电荷有关、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1)电场力作正功,电势能减小,做了多少功,电势能减少多少; 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加,做了多少功,电势能增加多少! (2)PB PA P AB E E E W -=?= (3) Ep=q φ 3电势( ψ )——V ——标量:电场本身的性质——与验电荷无关! (1)q E PA A =φ (2)UAB=φA-φB (3)与电场线的关系: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且降得最快 4.电势差( UAB )——V ——标量电场本身的性质:与验电荷无关! (1)定义式:UAB=WAB/q (2)UAB=φA-φB (3)UAB=- UBA 5.求电场力做功的方法 (1)W=+(-)Eqd (只是用于匀强电场)(d ——初末位置所在的等势面的距离) (2)PB PA P AB E E E W -=?= (3)Wab = q Uab (4)动能定理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电场强度关系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从电势差定义式q W U =可以看出 ( ) A .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电场力做的功W 成正比,与移送的电量q 成反比 B .电场力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的电荷越多,电场力做的功越大 C .将1 库的负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做了1焦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大小是1伏 D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把正点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做的功 2.如图1所示,a 、b 为某电场线上的两点,那么以下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把正电荷从a 移到b ,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势能和电势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势能和电势知识点总结 一、电势差:电势差等于电场中两点电势的差值。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就是该点相对于零势点的电势差。 (1)计算式 (2)单位:伏特(V) (3)电势差是标量。其正负表示大小。 二、电场力的功 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一样,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注意:系统性、相对性 2.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1)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 (2)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 (3)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大。 (4)电场力做多少功,电荷电势能就变化多少。 (5)电势能是相对的,与零电势能面有关(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电势能规定为零。) (6)电势能是电荷和电场所共有的,具有系统性。 (7)电势能是标量。 3.电势能大小的确定

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 三、电势 电势:置于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与其电量的比叫做该点的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试探电荷的正负及电量q均无关,只与电场中该点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故其可衡量电场的性质。 单位:伏特(V)标量 1.电势的相对性:某点电势的大小是相对于零点电势而言的。零电势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地面和无穷远为零势能面。 2.电势的固有性: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的大小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放不放电荷及放什么电荷无关。 3.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负电势表示该处的电势比零电势处电势低.) 4.计算时EP,q,都带正负号。 5.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6.与电势能的情况相似,应先确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零.(通常取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 三、等势面 1.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 2.等势面的特点 ①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在同一等势面的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②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任意两个等势面都不会相交; ③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笔记(高二物理上——电势能和电势)

高二物理上——电势能和电势 1.下列关于电场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密,电势也一定高 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密,但电势不一定高 C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D.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2.如图4-1所示,A、B是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 B.正电荷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 C.负电荷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 D.负电荷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 3.如图4-2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2 A.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B.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 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D.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4.如图4-3所示,固定在Q点的正点电荷的电场中有M、N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3 A.若把一正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B.若把一正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C.若把一负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D.若把一正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再从N点沿不同路径移回到M点,则该电荷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场力对该电荷所做的功,电势能不变 5.如图4-4所示,图中实线表示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带负电荷的粒子射入电场,虚线是它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粒子所受重力不计,那么正确的判断是() 图4-4 A.电场线方向向下B.粒子一定从a点运动到b点 C.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高中物理电势能和电势 教案

电势能和电势 倘若把一个静止的试探电荷放入电场中,他将在静电力的作用下作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获得一定的速度,试探电荷的动能增加了。我们知道,这是静电力做功的结果,而功又是能转化的量度,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是什么能转化为试探电荷的动能?这个能具有什么特点?它还可以引申出与它紧密相关哪些物理量?这些物理量具有怎样的性质?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板书:电势能和电势) 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让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几条不同路径从A 点运动到B点,我们来计算这几种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 W=F|AB|=qE|AB| W=F|AB|cosθ=qE|AM| W=W1+W2+W3+… 其中F=qE,结果都一样即:W=qEL AM =qE|AB|cos 结论:静电力做的功只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二、电势能

力做功只与物体位置有关,而与运动路径无关的事例在物理中有哪些呢?(移动物体时重力做的功与路径无关) 可见,静电场与重力场有某些特征是相似的。同一物体在地面附近的同一位置具有确定的重力势能。静电力做功也与路径无关,那是否也就能建立电势能的概念呢? 1.电势能: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我们叫做电势能。电势能用E p表示。 2.讨论: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重力做的正功等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增加的重力势能,用公式表示为W AB=E pA-E pB=-ΔE p。那么静电力做的正功也等于减少的电势能吗?克服静电力做的功也等于增加的电势能吗?用公式表示也是W AB=E pA-E pB=-ΔE p吗? 根据动能定理,W AB=E kB-E kA=ΔEk。因为,根据能量守恒增加的动能等于减少的电势能,E kB-E kA=E pA-E pB,所以W AB=E pA-E pB=-ΔEp。

高中物理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第六节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物质存在的两种方式:实物和场 电场的两大性质: ①力的性质:由电场强度描述E ②能的性质:由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描述 可用电场线形象表示可用等势面形象表示 ..在它的周围就.存在电场E(E是客观存在而又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电场有最基本的特性: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可以通过电荷的受力去研究电场。 电场力移动电荷对电荷做功。会导致电势能发生转化(因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多少决定了能量转化的数量。 从电荷是否移到零参考点 ........做功中,定义了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 移到零参考点做功跟电荷量的比值定义了某点 ..的电势; 两个点间移动做功跟电荷量的比值定义了两点间 ...的电势差; 电势差是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能的物理量。(反过来又是什么物理量:电动势) 电势差两点间的电势之差,电势是描述电场能性质的物理量。 由知识结构图中可发现:电场强度与电势差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课题。(板书)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通过下面的例子来推算) 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 如图:表示某一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沿场强方向把正电荷q由A点移动到B 点,设A、B两点间的距离为d,电势差为U,场强为E。则电场力所做的功: 从力的角度:W= Fd = qEd ①

从能的角度:W= qU ②图 由①②两式得: U = Ed 结论: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的距离的乘积(板书)表达式:U = Ed 或:E = U/d(d为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板书) 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在数值上等于沿场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的电势差 注意:U = Ed和E = U/d的适用条件是: (1)匀强电场(2)d是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距离。 单位关系:1V/m =1N/C 公式: E = U/d、E=F/q 公式<=>单位 如果不是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 如图,在匀强电场E中,有相距为L的A、B两点,两点连线与场强方向成α角。则A、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 EL,对不对? [解析] A、B两点连线L不沿场强方向,不能直接 用U = EL计算A、B两点间的电势差。 从力的角度:W AB = FLcosα = qELcosα 从能的角度:W AB = qUAB 由上两式得: U AB = ELcosα (Lcosα为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 [说明] 根据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这一性质,可过B点作一等势面,在等势面上找一点Bˊ,使A、Bˊ的连线沿场强方向。所以 B、Bˊ的电势相等 ∴ U AB =U ABˊ = E d E ∴ U AB = ELcosα= E d E 或 E = U AB /d E 教师总结: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3种说法) 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个点沿电场方向距离的乘积. U AB = E d 或 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两点间的电势差与两点沿电场强度方向距离的比值 E = U AB / d 或 电场强度在数值上=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 看图讨论:得出一些结论(师生互动、探讨) 问题1: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差U AB 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有关吗? [说明]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 类同于重力场中两点间的高度差: 高度差Δh 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只与A、B的位置有关 2、电势差U AB 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与A、B的位置有关。 问题2:单位长度内,沿AB、 ABˊ两个方向,哪个电势降落的快? 3、场强E的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4、应用:在匀强电场中,两条平行线段上相等距离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相等。 问题3:非匀强电场中,等差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吗? 5.结论:等差等势面密处场强大,等势面疏处场强小。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第二册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案人教版第二册一、教学目标 1.定性掌握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2.定量掌握匀强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场强方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2.U=E·d——d为沿场强方向两点所在等势面间距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具:投影仪、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场强是跟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相联系的,电势差是跟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相联系的。那么场强与电势差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以匀强场为例来研究。 (二)进行新课 前面讲过,沿着电场线方向,也就是沿着场强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从图中可以看出沿AB、AD、AC方向,电势都在降低,但沿AB方向距离最短,即降低得最快,而AB方向即为场强方向,可见场强的方向是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1.场强方向是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我们再来研究场强和电势差的数量关系。设AB间距离为d,电势 差为U1,场强为E。把正电荷q从A点移到B时,电场力qE所做的功 为W=qEd。利用电势差和功的关系,这个功又可求得为W=qU,比较这 两个式子,可得W=qEd=Uq,即U=Ed。这就是说,在匀强电场中,沿场 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如果不是沿 场强方向的呢?例如AD两点间电势差仍为U,设AD间距离s,与AB夹角α,将正电荷从A移动到D,受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右,与位移夹角α,故电场力做功为W=Eqs cosα,s cos α=d,所以W=Eqs cosα=Eqd。利用电势差和功的关系,W=qU,比较这两个式子可得U=Escos α=Ed。d为AB两点间距离,也是AB所在等势面间距离或者可以说是AD 两点间距离s在场强方向的投影。

高中物理选修《电势差》教学设计

q W U AB AB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五节 《电势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以电势的概念为起点,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入电势差,同时得出电势差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随后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静电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进而加深对电场基本性质的认识。 【设计思路】为了让学生对电势差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首先用演示实验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探索之旅从熟悉的匀强电场开始,在描述两点电势高低关系时自然的引入电势差这个概念。再设计学生实验,探究电势差与零电势的关系。学生的亲身参与,定能体会到电势差比电势更有意义,也有了深入了解电势差的冲动。教师适时引导,将研究的方向指向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从实验探究到理论推导,学生一步步接近电势差的本质,即电场能的性质。最后回到起点---演示实验,一切豁然开朗。 【学情分析】本章的前四节,学生已经认识了电荷、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也学习了描述电场性质的几个物理量:电场强度、电势能、电势等。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场线与等势线,以及定义场强的方法都为学习本节打下基础。力、功和能量等仍然是电磁学的主要概念,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注重从这三方面蓄备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势差的概念,知道电势差与零电势的选取无关。 2、掌握两点间电势差的表达式 ,知道电势差的正负号的意义。 3、知道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两点间电势差的关系, 会应用静电力做 功的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4、理解电势差的决定因素,正确认识电场能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直观感受电势差,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 2、学生实验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提升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通过知识类比与方法迁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B A A B U ??-=

高中物理电势能和电势-练习与解析

电势能和电势-练习与解析 基础达标 1.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是() A.沿电场线的指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小 B.沿电场线的指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 C.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荷,电势能逐渐减少 D.在电场力作用下,正电荷一定从电势高处向电势低处移动 答案:B 2.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 C.电势降低的方向,一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D.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是一簇彼此平行的平面 答案:D 3.两个带异种点电荷的物体间的距离增大一些时() A.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增加 B.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C.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少 D.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答案:B 4.如图1-4-3所示,O为两个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点,P为连线中垂线上的一点,比较O、P两点的电势和场强大小() 图1-4-3 A.φO=φp,E O>E p B.φO=φp,E O=E p C.φO>φp,E O=E p D.φO=φp,E OφB,场强E A>E B B.电势φA>φB,场强E A

C.将+q 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负功 D.将-q 分别放在A 、B 两点时,具有的电势能E A >E B 答案:B 能力提高 图1-4-5 7.如图1-4-5所示,图中实线表示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带负电荷的粒子射入电场,虚线是它的运动轨迹,a 、b 是轨迹上的两点.若粒子受重力不计,那么正确的判断是( ) A.电场线方向向下 B.粒子一定从a 点运动到b 点 C.a 点电势比b 点电势高 D.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 答案:D 图1-4-6 8.(2004年全国)如图1-4-6所示,一绝缘细杆的两端各固定着一个小球,两小球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开始时,细杆与电场方向垂直,即在图中Ⅰ所示的位置;接着使细杆绕其中心转过90°,到达图中Ⅱ所示的位置;最后,使细杆移到图中Ⅲ所示的位置.以W 1表示细杆由位置Ⅰ到位置Ⅱ过程中电场力对两小球所做的功,W 2表示细杆由位置Ⅱ到位置Ⅲ过程中电场力对两小球所做的功,则有( ) A.W 1=0,W 2≠0 B.W 1=0,W 2=0 C.W 1≠0,W 2=0 D.W 1≠0,W 2≠0 答案:C 9.在某一电场中的A 点,单位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是5 J,则该点电势为_________V;若在A 点放入单位负电荷,则A 点电势为________V;若在A 点不放入电荷,则A 点的电势为________V . 答案:5 5 5 10.A 、B 两带电小球,A 固定不动,B 的质量为m,在库仑力作用下,B 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初始时,A 、B 间的距离为d,B 的加速度为a,经过一段时间后,B 的加速度为 4 a ,此时A 、B 间距应为多少?已知此时B 的速度为v,则在此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为多少? 解析:本题是以电荷间相互作用为背景的力学问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当距离为d 时,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2 21d q q k =ma ① 当距离为x 时,用同样方法列式 221x q q k =m(41a) ② 解①②两式得:x=2d.

高中物理电势和电势差

电势和电势差(选修3-1第一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1.理解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 2.知道电势和电势差的关系,理解电势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电势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3.知道电势能的概念,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4.了解等势面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过程】 一、电势差(阅读课本P14“电势差”部分) 1.概念: (1)电场力做功:电场力的确功跟电荷移动的路径______,只由电荷的______决定. (2)电势能:在电场中的电荷受到______,具有一定的电势能,电势能用E P表示 (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若电场力对电荷做功,则电荷的电势能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若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则电荷电势能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关系式:____________ (4)电势差: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电荷,_______与被移动电荷的_______的比值叫做_______间的电势差。 ①公式:_______单位: _____.电势差是一个___量. ②电势差与电场力做的功___关,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___关. 2、讨论与交流 练习1.将电荷量为q=3.0X10-9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6.0X10-7J,求 (1)A、B两点间的电势差? (2)如果该点电荷的电荷量为-6.0X10-9C,则电场力做功是多少?电势能如何变? 练习2.(双选题)一个电量为q=+10-5C的电荷从电场内一点A运动到另一点B,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0.006J(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在此过程电荷() A.电势能增加0.006J B.电势能减少0.006J C.动能增加0.006J D.动能减少0.006J 练习3.(单选题)上题中AB两点的电势差U AB为() A.600V B.-600V C.60 V D.-60V 练习4.(双选题):对U AB=1V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从A到B移动1C的电荷,电场力做功1J B.从A到B移动1C的正电荷,电场力做功1J C.从A到B移动1C的负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1J D.从A到B移动1C的负电荷,电场力做功1J

高中物理 电势差

电势差 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以电势的概念为起点,再次运用类比的方法,把电势差与高度差进行类比引入电势差的概念。同时,得出电势差与电势零点的选择无关。在物理学中,特别是在技术应用方面常用到的是电势差的概念,电势差往往比电势更有意义。引入电势差的概念,使求静电力做功的计算十分方便,不必考虑静电力的大小和电荷移动的路径,特别是对于静电力是变力时,就只能用AB AB qU W =来计算。 教学目标 1、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电势差的概念,知道电势差与电势零点的选择无关。 2、掌握两点间电势差的表达公式,知道两点之间电势差的正负号与这两点的电势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 3、通过理论探究得到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两点间电势差之间的关系,会应用静电力做功的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静电力做功公式AB AB qU W =的推导和该公式的具体应用。本节内容的难点是静电力做功公式中正负号的应用与正负号的物理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类比法将地理位置中两点间的高度差与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进行比较,引入电势差的概念,找到两点间电势差的表达公式,确定两点之间电势差的正负号与这两点的电势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理论探究推导出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两点间电势差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应用静电力做功的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知识准备 复习高度和高度差的概念、高度差和零势点的选取无关,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关系式,

电势和电势能关系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事件1] 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 【情景导入】:2010年元月竣工的“迪拜塔”是世界第一高楼。 在测量高度时,(展示ppt )用不同位置作为测量高度的起点, 同一地方的高度的数值就不相同,但两个地方的高度差却保持 不变。 【引入新课】:同样的道理,选择不同的位置作为电势零点, 电场中某点电势的数值也会改变,但电场中某两点间的电势的 差值却保持不变。物理学中,有时电势的差值比电势更重要。 推进新课 [事件2] 教学任务:电势差的概念、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 师生活动: 【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做电势差,也叫电压。用U AB 表示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理论探究】推导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式 【分析与论证】设电场中A 点的电势为,B 点的电势为,则有 或者表示成 显然 A ? B ?B A AB U ??-=A B BA U ??-=A B AB U U - =

电势能和电势教案

适用学科
高中物理
适用区域 人教版区域
知识点 电势能和电势
适用年级 课时时长(分钟)
高二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的概念、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2、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明确电势能、电势、静 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 3、了解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了解等势面的意义及与电场线的关系。 4、理解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的概念及意义
2、应用电势能的概念求解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
教学难点 1、应用电势能的变化求解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
2、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 3、掌握电势能与做功的关系,并能用此解决相关问题。
电势能和电势教案
一本、讲是导F入irst 章静电场中的重要组成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部分。我们在 Secord 讲
学习过了电场和电场强度之后,知道了电场对电荷有力的作用,也知道了描述电场的一个全 新物理量等知识。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内容打好了基础,那么电荷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 会不会对电荷做功,做功的话就会对应一种能量的改变,这种能量又是什么能,又该如何来 表述这种能量,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电势能和电势。 基础知识回顾 (1)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仅与物体始末 位置有关。重力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或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 的重力势能增加。

(2)复习功和能量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二、知识讲解
一、(静一电)考力做点功解的读特点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静电力对某电荷所做的功,与该电荷的电荷量有关(填“有关”或“无 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填“有关”或“无关”),该结论在任何电场中均成立. (2)静电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相似,只要初、末位置确定了,移动电荷 q 做的功就是确定值. 二、电势能 1.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用 Ep 表示.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表达式:WAB=EpA -EpB. ??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
??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3.电势能的大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这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做的功. 4.电势能具有相对性 电势能零点的规定: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的电势能规定 为零. 三、电势 对电势的理解 (1)定义及公式: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即 φ=Eqp,单位为伏特, 符号为 V. (2)电势高低的判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3)电势的标量性: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之分,电势为正表示比 零电势高,电势为负表示比零电势低. (4)电势的相对性:零电势点的规定原则,一般选大地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 0,只有规定了电 势零点才能确定某点的电势大小. (5)电势描述电场能的性质,决定于电场本身,与试探电荷无关(填“有关”或“无关”).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势差 .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第5节 电势差 班级 姓名 学号 (注意: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 ( )1.对U AB =1 V 的正确理解是 A.从A 到B 移动q C 的电荷,电场力做功1 J B.从A 到B 移动1 C 的电荷,电场力做功1 J C.从B 到A 移动1 C 的电荷,电场力做功1 J D.从A 到B 移动1 C 的电荷,电场力做功-1 J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 B 两点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B .电势差是一个标量,但是有正值或负值之分 C .由于电场力做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所以电势差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跟这两点的位置有关 D .A 、B 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不随零电势面的不同而改变,所以U AB =U BA ( )3.对于电场中的A 、B 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势差公式U A B =q W AB ,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与电场力做功W AB 成正比,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 成反比 B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单位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C .将1 C 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1 J 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 V D .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除受电场力外,还受其他力的作用,电荷电势能的变化 就不再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势差与电势一样,是相对量,与零点的选取有关 B.电势差是一个标量,但是有正值或负值之分 C.由于电场力做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所以电势差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跟这两点的位置有关 D.A 、B 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不随零电势面的不同而改变,所以U AB =U BA ( )5.关于电子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伏是能量的单位 B. 电子伏是电势差的单位 C. 1eV=1.60×1019J D. 1eV=1.60×10-19J ( )6.在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1 V,将一个电子从a 移到b 点时,电场力做正功,功的数值为1 eV,则 A.场强方向一定由a 指向b B.场强方向一定由b 指向a C.电子的电势能增加1 eV D.电子的电势能减少1 eV ( )7.把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 两点的场强一定为零 B. A,B 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C.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为零 D. A,B 一定在同一电场线上 ( )8.电场中有a 、b 两点,a 点电势为4V ,若把电量为2×10-8C 的负电荷,从

高中二年级物理(理科)电势能与电势差练习题

高二物理(理科)电势能与电势差练习题 1.一个电容器,带了电量Q后,两极板电势差为U,若它带的电量减少Q/2,则()A.电容为原来的1/2,两极板电压不变 B.电容为原来2倍,两极板电压不变 C.电容不变,两极板电压是原来的1/2 D.电容不变,两极板电压是原来的2倍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把两个同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增大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B.把两个同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C.把两个异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增大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D.把两个异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增大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小 3.关于电场线和等势面,正确的说法是() A.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等势面越密 B.电场中场强越大的地方,电场线越密 C.没有电场线的地方,场强为零 D.电场线和等势面一定垂直 4.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线、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可以判定 ( ) 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 B.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 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 D.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5.如图所示,Q是带正电的点电荷,P1和P2为其电场中的两点,若E1、E2为P1、P2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φ1、φ2为P1、P2两点的电势,则() A.E1>E2,φ1>φ2B.E1>E2,φ1<φ2 C.E1φ2D.E1WBC C.F A>F B>F C,W AB<WBC D.F A>F B>F C,W AB=WBC 9.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量q=2.0×10-9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 在这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力做的功为6.0×10-5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J, 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为多少?

高二物理电势能和电势

高二物理电势能和电势

————————————————————————————————作者:————————————————————————————————日期:

第4节电势能和电势 . 要点一判断电势高低的方法 电场具有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描述电场的物理量有电势、电势能、静电力、静电力做功等,为了更好地描述电场,还有电场线、等势面等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判断电势高低.1.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离电荷越近电势越高,在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离电荷越近,电势越低. 2.电势的正负.若以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正点电荷周围各点电势为正,负点电荷周围各点电势为负. 3.利用电场线判断电势高低.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4.根据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电荷的移动情况来判断.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电荷由静止开始移动,正电荷总是由电势高的点移向电势低的点;负电荷总是由电势低的点移向电势高的点.但它们都是由电势能高的点移向电势能低的点. 要点二理解等势面及其与电场线的关系 1.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的(因为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电场在等势面上就有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力就会做功),因此,电荷沿电场线移动,静电力必定做功,而电荷沿等势面移动,静电力必定不做功. 2.在同一电场中,等差等势面的疏密也反映了电场的强弱,等势面密处,电场线密,电场也强,反之则弱. 3.已知等势面,可以画出电场线;已知电场线,也可以画出等势面. 4.电场线反映了电场的分布情况,它是一簇带箭头的不闭合的有向曲线,而等势面是一系列的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不封闭的. 要点三等势面的特点和应用 1.特点 (1)在同一等势面内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 (2)在空间没有电荷的地方两等势面不相交. (3)电场线总是和等势面垂直,且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4)在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等差等势面密集.在电场线稀疏的地方,等差等势面稀疏. (5)等势面是虚拟的,为描述电场的性质而假想的面. 2.应用 (1)由等势面可以判断电场中各点电势的高低及差别. (2)由等势面可以判断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静电力做功的情况. (3)由于等势面和电场线垂直,已知等势面的形状分布,可以绘制电场线,从而确定电场大体分布. (4)由等差等势面的疏密,可以定性地确定某点场强的大小.

高二物理电势能和电势练习

电势能和电势、电势差 【学习目标】 1. 类比重力场理解静电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的确定方法; 2. 理解电势的定义以及电势差的意义,会比较两点电势的高低; 3. 理解电势对静电场能的性质的描述和电势的叠加原理; 4. 明确场强和电势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对应的电场线和等势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在电场中将电荷q 从A 点移动到B 点,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A 、B 两点的位置有关. 说明:(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不仅适用于匀强电场,而且适用于任何电场; (2)只要初、末位置确定了,移动电荷q 做的功就是W AB 就是确定值. 要点二、电势能 要点诠释: (1)定义 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叫电势能.类似于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重力势能.用Ep 表示.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静电力做的功就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即AB A B W =Ep -Ep .即静电力做多少正功,电荷电势能一定减少多少;静电力做多少负功,电荷电势能一定增加多少. (3)电势能的大小 ①零势点及选取 和计算重力势能一样,电势能的计算必须取参考点,也就是说,电势能的数值是相对于参考位置来说的.所谓参考位置,就是电势能为零的位置,参考位置的选取是人为的,通常取无限远处或大地为参考点. ②电势能的计算 设电荷的电场中某点A 的电势能为A Ep ,移到参考点O 电场力做功为W AO ,即AO pA pO W =E -E ,规定O 为参考点时,就有AO pA W =E ,也就是说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将这个电荷从电场中的该点移到零势点的过程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能与重力势能的类比 要点三、电势

高中物理电势差-例题与解析

电势差-例题与解析 (1)两种求电势差的方法各有利弊:取绝对值的方法,判断正负较为烦琐,但对“电场”这一章中的计算公式的记忆却较为容易——所有公式中的物理量均以绝对值代入计算(如库仑定律、场强公式等),取代数值的方法无法判断正负,直接求出.但对“电场”这一章的公式要区别记忆——有代入绝对值的,有代入代数值的,给公式使用方法的记忆带来麻烦,读者请根据自己的特点或老师的要求选择使用. (2)对电势差要注意角标的排序,如U AB =-U BA ,U AB +U BC +U CD =U AD . (3)若规定了零电势点,要会根据电势差求电势. (4)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的计算公式E p =q φ A 教材中未给出,但在电势和电荷量都已知的情况下,电势能还是 应该会求的. 图1-5-1 例2 如图1-5-1所示,A 、B 两点间电势差U AB 为20 V ,电荷量q=-2×10-9 C,由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的功是多少?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移动电荷电荷量和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即W AB =qU AB =-2×10-9×20 J=-4×10-8 J 负电荷q 从电势高处(A 点)移到电势低处(B 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加,所以电场力做负功,即电场力做功-4×10-8 J. 答案:-4×10-8 J 利用W AB =qU AB 求功时,可先代入绝对值运算,功的正负可利用初末位置的电势或电场力与位移方向关系另行判断,这是求电场力做功的一般方法. 基础达标 1.对U AB =1 V 的正确理解是( ) A.从A 到B 移动q C 的电荷,电场力做功1 J B.从A 到B 移动1 C 的电荷,电场力做功1 J C.从B 到A 移动1 C 的电荷,电场力做功1 J D.从A 到B 移动1 C 的电荷,电场力做功-1 J 答案:B 2.对于电场中A 、B 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势差的定义式U AB = q W AB ,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与电场力做功W AB 成正比,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 成反比 B.把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正功,则有U AB >0 C.电势差的定义式U AB =q W AB 中,U AB 与移动的电荷量q 无关 D.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等于把正电荷q 从A 点移动到B 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答案:B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势差与电势一样,是相对量,与零点的选取有关 B.电势差是一个标量,但是有正值或负值之分 C.由于电场力做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所以电势差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跟这两点的位置有关

高中物理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典型例题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典型例题 1、在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当一个-q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则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点的电势分别为() A、B、 C、D、 2、有一个带电量C的点电荷,从某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J的功,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对电荷做J 的功.求A、C两点的电势差是多少?说明A、C两点哪点的电势较高. 3、带电量为C的粒子先后经过电场中的A、B两点,克服电场力做功J,已知B点电势为50V,则(l)A、B间两点间的电势差是;(2)A点的电势;(3)电势能的变化;(4)把电量为C的电荷放在A点的电势能. 4、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的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质点在a点由 静止释放,沿电场线方向向上运动,到b点恰好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带电质点在a、b两点所受的电场力都是竖直向上的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C.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 D.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 5、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把一个q=-2.0×10-8C的点电 荷由无穷远处分别移到电场中的A、B、C三点,电场力做功分别是6.0×10-7J、4.0×10-7 J、1.0×10-7 J,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这三点的电势分别是多少?若以B点为零电势点,三点的电势又分别是多少?

6、如图所示,在同一条电场线上有A、B、C三点,三点的电势分别是φA=5V,φB=-2V,φC=0,将电荷量q=-6×10-6C的点电荷从A移到B电场做功多少?电势能变化了多少?若将该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多少?电势能变化了多少?该点电荷在三点中哪一点时电势能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