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能熟练地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基45÷96×932÷824÷4
56÷75×68×536÷35÷74×9
2、口答。
25里面最多有()个6。48里面最多有()个7。
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下几个?所以横线下面写几?这个“1”表示什么?(表示剩下的1个,这个1就是余数)
提问:谁能说出横式的计算结果?
在上面的谈话过程中逐步完成如下板书:
(4)小结:今后我们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老师有17枝铅笔,分给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
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
③认识余数。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叫什么?1呢?如果不知道,可以看看书。
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④观察比较:
10÷5=2、10÷3=3……1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另一种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
提问: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是几?为什么还是2?
(3)比一比,以上两道题哪一道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什么?
2、完成第1题。
出示图后,让学生自己弄清图意后让学生叙述,然后独立完成,反馈时,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所写的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三、计算练习
1、练习一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
2、口答
15里面最多()个4。53里面最多()个7。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模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模板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极富个性特点的创造性劳动,其个性特征最突出地体现在每次课的板书设计中。
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为每一次课设计出具有特点的板书方案。
上课如果没有板书,学生无思路,就象听天书。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模板1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本领.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学具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拍手游戏.(1)教师拍4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1下,你们拍几下?(2)教师拍7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2下,你们拍几下?教师拍手后,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后再拍手.2.师:你们能告诉老师是怎么算的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样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出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7【演示动画"应用题"】.(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第一行摆4个圆片○○○○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片多2个.应先摆和圆片一一对应的同样多的部分△△△△再摆比圆片多的2个三角形△△第二行摆_____个三角形△△△△△△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使学生明确:在和圆片同样多的三角形部分再接着摆多的部分,就是三角形的个数.(2)启发学生互相说条件,操作学具,提高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2.教学例8【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8)"】.(1)出示例8,引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确:题中有两个条件:黄花9朵,红花比黄花多6朵.问题是红花有多少朵.(2)根据学生口述条件和问题,启发学生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红花比黄花多6朵,具体地说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就是红花比黄花的9朵多6朵或就是红花的朵数比9朵多6朵.(4)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8)",揭示投影片红花盖住的部分的纸条.使学生明确:红花的朵数就是和黄花同样多的9朵红花,再填上比黄花多的6朵红花.(5)列式计算9+6=15(朵)(6)完成回答答:红花有15朵.(7)进一步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确:求比一个数多见的应用题,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量多,一个量少.多的里面有一部分和少的同样多,求多的是多少.用与少的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少的数量)再加上比少的多的部分.3.反馈练习.(1)“做一做”第1题.①根据图意,口述题意.②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③独立列式计算.④订正时,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做一做”第2题.①启发学生互相议一议.②独立列式计算.③订正时,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三)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要分析数量关系,谁多、谁少,再列式解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第1、2题.1.草地上有49只黑羊,白羊比黑羊多27只.有多少只白羊?2.鱼缸里有87条红金鱼,花金鱼比红金鱼多48条.有多少条花金鱼?板书设计探究活动猜硬币游戏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游戏准备每人准备10枚硬币游戏过程1.同桌同学互相活动.2.一人左手握住3枚(或任意枚)硬币,右手握住5枚硬币,问:左手有3枚硬币,右手比左手多2枚,右手有几枚硬币?待另外一人回答后,再将右手展开,验证其答案是否正确.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模板2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书写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和计算顺序.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红、黄色圆片及数位表.教学过程一、复习1.70-30 42-20 79-685-40 67-31 65-365-3这道题的竖式应该怎样写?2.想一想笔算加法时都应注意些什么?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1.教学例1.65—3=_______________教师说明也可以写成竖式进行笔算.(1)出示图示,使学生明确:十位上 6个○表示 6个十;个位上 5个○表示 5个一,读作 65.(2)说明:要从65里减3启发学生思考:3表示什么?应该从哪里去掉?引导学生明确:3表示3个一.应该从65里个位上“5个一里去掉3个一.”教师同时在个位○中划去3个.(3)说明:笔算竖式怎样写呢?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写数字65,在65的个位数5的下面写上3,也就是3要对着65的个位数5.写上减号和横线.就是数位对齐,与笔算加法的道理一样.(4)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提醒学生,在横式等号后面也要写上得数.2.教学例2.(1)比较例2和例1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请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注意去掉的23应该怎样去掉?(3)学生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提问:你在写竖式时,其中写减数中的“2”,你是怎样想的?(2是在十位上,应与65的十位上的6对齐.)(4)学生对照数位圆片图,进行尝试计算.(5)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时的思维过程.3.小结计算方法.说说笔算减法的方法是怎样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三、加深理解,形成技能填空:69-27= 99-8= 70-40=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鼓励.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引导学生明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还要注意,计算时要仔细,得数要写在模式等号后.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例1 65-3= 62 例 2 65-23= 42探究活动小猫钓鱼游戏目的巩固百以内的加减法.游戏材料用硬纸片做成的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游戏程序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相同算式的鱼.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模板3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1.8.2 认识半时|人教课标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篇1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探究性实践作业。
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
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本文来源于教案频道/]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
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辆数683312(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回答问题(1)和(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品文档)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1.让学生经历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1.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统计的必要性。
本单元的两个统计活动是调查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和投票决定参加比赛的人选,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要自己进行数据的调查记录,体验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记录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获得数据统计的经验。
此外,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或作出推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2.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优化。
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记录数据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灵活多样的,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强求划一,而是应该从众多的方法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学会自己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记录并整理分析。
这一优化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调查、记录和整理1课时2练习一1课时调查、记录和整理。
(教材第1、第2页)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单元教学内容:1.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2.学习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打好基础。
教材提供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
从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数据,体验统计的过程。
之后在合作整理并制作统计表过程中,体验获得统计结果的成功。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
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体会用写“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难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初步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电教1 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例1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数据收集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统计表;初步认识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2.在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的方法。
3.通过对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表。
教学难点:感受、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呢?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单元整体设计)教案
①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②经历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思政内容: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常规教育。
2.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统计表。
(2).在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的方法。
(3).通过与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力。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数据收集整理
1.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分类与整理”后,正式开始接触统计,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部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
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二是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这两个层次的内容都非常注重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而且能较好地体现数据分析的现实意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统计的价值,并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人教版教学内容本教案设计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第1.2课时,主要围绕数据收集整理的知识点展开。
课程内容将包括数据的收集、分类、整理、表示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数据进行简单问题的解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数据的基本概念,掌握初步的数据处理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收集数据,学会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并能用图表的形式表示数据。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1. 数据的准确收集和分类。
2. 数据整理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3. 图表绘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数据收集整理示例材料。
2. 学具:学生记录本、图表绘制工具(如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据收集整理的概念,如班级同学的生日、身高、喜欢的颜色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介绍数据收集整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来源、分类和整理过程。
3. 实践操作:分小组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的实践活动,例如调查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并指导学生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
4. 展示与讨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数据整理成果,全班进行讨论,比较不同小组的数据整理方法,并给予评价和反馈。
5.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整理的定义、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板书上还将展示一些典型的数据整理图表,以直观地展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两部分。
基础练习着重于数据收集整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练习则侧重于数据的分析和图表的绘制。
通过作业的完成,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册精品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本第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备课方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和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数学课程标准》对“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内容进行了调整,修订后的教材对“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但教学思路不变,教学时仍然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全过程,只不过在教学重点上有所侧重。
从整体编排上来说,第一次编排统计的内容是在一年级下册,第二次编排统计的内容是在本册,教材依托学生熟悉的情境,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统计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备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
数据收集整理(1课时)
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例1、例2)
备目标。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说出1-99的数词。
2.能够认识0-99的数字符号,能准确书写0-99的阿拉伯数字。
3.能够通过数轴的练习,掌握1-100的相邻关系。
教学重点1.认识1-99的数词。
2.书写0-99的阿拉伯数字。
3.掌握1-100的相邻关系。
教学准备1.数轴图、卡片等教具。
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标记笔。
3.教师备好教案和讲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游戏:根据提供的数词,在数轴上找出对应的位置,加深数字记忆。
2.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快速报出下一个数。
引出相邻关系。
二、讲解1.帮助学生认识1-99的数词,展示阿拉伯数字的书写形式。
2.通过数轴图,让学生理解相邻关系,比较数字的大小。
三、练习1.让学生用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排序,练习书写数字和比较大小。
2.布置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四、小结1.复习当天所学内容,重点强调相邻关系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勤加练习,熟能生巧。
课堂延伸1.小组比赛:猜数字游戏,加强数字记忆和快速反应能力。
2.带学生进行户外找数字活动,让学习与生活结合。
教学反思1.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对1-100数字的认知能力和相邻关系的理解。
2.学生活动安排要多样化,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喜爱和主动学习意识。
以上为本单元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1-100数字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享受学习的快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3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3篇在教学时,老师要留意让同学经受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舞同学参预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育动物实践力气和独立思索力气,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相互沟通。
教学目标:1、使同学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同学初步熟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洁的复式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洁的分析。
3、通过对四周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熟识简洁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
单元课时支配:2课时第九单元: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单元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依据同学所学习的数学学问和生活阅历,支配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同学的数学意识和实践力气。
单元教学要求:1、使同学通过观看、猜度揣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发觉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育同学的观看,操作及归纳推理的力气。
3、培育同学发觉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缔造美的意识,使同学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学问。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教学中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
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单元课时支配:约4课时20xx年春人教版二班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方案3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同学“能在老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并提出简洁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使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能够运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简单的统计图表,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是什么图表?它的作用是什么?2、你能从这张图表中获得哪些信息?3、你能根据这张图表提出哪些问题?二、讲授(30分钟)1、数据收集教师介绍数据收集的方法,如调查问卷、实地观察、统计表格等,并展示一些例子。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数据收集活动,例如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种类、喜欢的颜色等。
学生将数据填写在统计表格中。
2、数据整理教师介绍数据整理的方法,如分类、排序、计数等,并展示一些例子。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刚才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例如将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种类按照数量从多到少排列,并用文字描述。
3、统计图表教师介绍常见的统计图表,如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并展示一些例子。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整理好的数据制作成相应的统计图表,并解释图表的含义。
三、练(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让学生根据图表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自己制作统计图表,并提出问题。
四、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了统计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但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统计的世界。
同时,在练环节,教师也应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找到解决统计问题的实际方法。
教师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提问学生对校服颜色的喜好,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确定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最后,教师采用举手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统计表,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发现规律和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要紧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利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觉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二、单元整体目标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明白得数学问题的大体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式解决问题,明白小括号的作用。
二、培育学生认真观看、独立试探等良好的学习适应,初步培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单元重难点1、小括号的利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四、单元课时分派用3课时安排教学第一课时一、讲课课题:解决问题(例题1)二、教学内容及其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会解决简单的用一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用两步计算(加减)解决问题。
因此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其说明目标:①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把握解决两步问题的步骤和方式,了解能够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
②培育学生认真观看、踊跃试探等良好的学习适应,初步培育学生搜集信息、发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让学生通过找一找发觉问题、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问题及其说明在观看例题图后解决问题时学生可能解决的只是问题的一步而不是完整的两步,学生会显现如此的现象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成心识到情境图的完整性,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勤学生观看情境图的完整性。
五、课前预备为引导学生观看情境图的完整性,因此预备一幅教科书P2—4的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
六、教学设计(一)教学大体流程情景导入—探讨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二)问题及例题一、创设情境,寻觅数学问题,激发学习的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1.让学生经历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统计的必要性。
本单元的两个统计活动是调查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和投票决定参加比赛的人选,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要自己进行数据的调查记录,体验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记录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获得数据统计的经验。
此外,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或作出推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2.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优化。
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记录数据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灵活多样的,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强求划一,而是应该从众多的方法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学会自己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记录并整理分析。
这一优化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 调查、记录和整理 1课时2 练习一1课时调查、记录和整理。
(教材第1、第2页)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2.在具体的统计过程中,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优化记录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课件。
师:新学期开学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
你希望是学校做主选择校服的颜色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生1: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生2:是啊,用大家喜欢的颜色做校服,我们会更喜欢穿校服,也会更好地投入学习。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选择哪种颜色做校服最合适的问题。
【设计意图: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1.教学例1。
师: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师:我们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
·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我们可以让班里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然后最喜欢红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最喜欢黄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依次进行就能统计好班里同学选择的情况,也就能看出全班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
师:在班里进行这样的调查,就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吗?为什么?生1:虽然我们只是全校的一部分,但是其他班级的同学选择的结果也许跟我们是相同的,依此类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也应该是这样的。
生2:我觉得一般来说大家的眼光都差不多,我们班应该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
生3:学校就是由一个个像我们这样的班级组成的,我们班也是随机抽取的,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棒!现在请大家根据我们刚才记录的结果回答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统计表及问题)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究调查的方法,通过讨论体会抽样调查方法的合理性,学会进行抽样调查】2.教学例2。
师: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选谁参加呢,你有什么办法来决定呢?生:我们可以用投票的方法来决定谁参加比赛,就像我们投票选举班干部那样无记名投票。
师:好啊!请同学们写好自己的选票,老师要收起来了。
学生写选票,老师收齐。
师:写好选票之后,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结果呢?生:我们应该进行唱票,有人记录,有人监督。
师:很好。
看,老师这有几个同学记录的结果。
(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的记录结果)师: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三位同学采用了不同的记录方法。
第一位同学是画“正”字法记录,第二位同学是画“ ”记录,第三位同学是画“○”记录。
师:是啊,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数据,可以是画“正”字,还可以是画任何自己喜欢的符号。
师:下面请大家把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入教材第3页的表格中。
学生整理数据,完成表格的填写。
师:现在请大家谈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为什么?生:我喜欢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因为一个“正”字正好是5笔,最后整理数据的时候容易计算,比其他记录方法一个一个地数要简便,而且容易数对。
师:说得有道理,你们赞成吗?师:看看表中的数据,我们应该选谁参加比赛呢?(陈小菲选票最多,应该选他参加比赛)师:今天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参加投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如果学生能分情况答出来最好,如果不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情况考虑:①这两个人都投票给王明明;②这两个人都投票给陈小菲;③这两个人分别投票给王明明和陈小菲)【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的科学性】3.教学“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完成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做一做”)师: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生1:我们可以让大家分别举手选择表示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然后把地点和人数记录在表格里。
生2: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写下来,然后分类进行统计,最后填写表格。
生3:我们可以像刚才投票一样采用画“正”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填写表格。
……师:这些方法都可以。
如果在课堂上,我们怎样做比较合适呢?为什么?生:我们用举手的方法统计数据最快了,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因为大家都在这儿,分别举手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说得有道理,现在我们就分别来统计、记录好数据,一会儿回答问题。
师生进行收集、记录数据,填写表格。
学生根据表格中的统计结果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做一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做到灵活运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学会了收集、记录和整理数据,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更喜欢数学了……今后要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信你们会更棒!【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1.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探索环境。
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用激励的话语对学生的思考和发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类你们班同学最喜欢上什么课?调查你们班里的10名同学,用画“ ”的方法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语文数学体育音乐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情况,说一说喜欢上什么课的同学最多?有几个?还能知道什么?(考查知识点:收集数据并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力要求:能正确地收集并整理数据,可以作出简单的分析)B类在格子里涂色记录你们班同学在哪个季节过生日,然后完成下面各题。
春夏秋冬(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共有几名?(3)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中你还能发现什么?(考查知识点:收集数据并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力要求:能正确地收集并整理数据,可以作出简单的分析)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略B类:略练习一。
(教材第4~6页)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简单地整理和分析数据。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3.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重点:体验统计的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学完了,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吧!你愿意与大家分享吗?【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梳理知识结构】师:前面的学习都是关于统计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了用“正”字记录数据很方便。
·我学会了调查、收集数据。
·我知道了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去调查、收集我们想要的数据。
·根据整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更方便我们分析并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学到的知识还真不少,看谁能帮老师解决下面的问题呢?(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第4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学生适时地给予指导,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生1:我根据记录的情况数了数,知道面包车有6辆、大巴车有8辆、小轿车有33辆、摩托车有12辆。
生2:从得出的数据可以知道这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车中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生3:我觉得如果再观察10分钟,应该还是小轿车通过的数量最多,因为现在行驶的车辆中小轿车是最多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在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简单的预测,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师:同学们发现没有,生活中关于统计的知识还有很多,需要细心的你去留心观察。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1.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都比较顺利,也能比较顺利地作出简单的分析,但是对于简单的预测不能清楚地说明理由。
2.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练习,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调查,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A类育红小学四个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数情况如下:数学小组:男生12人、女生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