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形态结构

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细胞器和代谢途 径,反映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应性。
鞭毛与菌毛
鞭毛是某些细菌的运动器官,由鞭毛 蛋白组成,具有旋转、摆动等运动方 式。
鞭毛和菌毛的形态、数量和排列方式 等特征可以用于鉴别不同种类的细菌 。
菌毛是细菌表面的附属物,具有黏附 和侵染宿主细胞的作用,与细菌致病 性有关。
细胞壁
细胞壁是微生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具有维持细胞形状、提供 保护和维持渗透压等作用。
细胞壁的结构在不同类群中有所不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而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壁较薄。
细胞壁上的特异成分可以用于鉴别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如革兰氏染色和糖反应等。
细胞膜
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外的脂双 层膜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控
和出芽生殖等。
原生动物
单细胞动物,具有运动、摄食、感觉 等能力。
原生动物细胞膜较厚,通常具有胞口 、胞咽、胞肛等结构。
形态多样,包括球形、梨形、杆形、 变形虫形等。
繁殖方式主要为二分裂法,少数种类 能够进行有性繁殖。
03
CATALOGUE
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
总结词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型微生物,由核酸和 蛋白质外壳组成,具有感染性和复制能 力。
VS
详细描述
病毒非常微小,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到。它们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利用细胞 的代谢系统进行复制。病毒的核酸可以是 DNA或RNA,而蛋白质外壳则由许多蛋 白质亚单位组成,具有保护核酸和参与感 染细胞的作用。病毒的形态多样,有球形 、杆形、丝形等。
亚病毒
总结词
亚病毒是一类比病毒更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 物,包括拟病毒、卫星病毒和朊病毒。
详细描述
拟病毒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亚病毒,由单 链RNA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依赖于 辅助病毒进行复制。卫星病毒是存在于动物 中的一种亚病毒,其基因组较小,不能独立 复制,需要辅助病毒的帮助。朊病毒是一种 蛋白质亚病毒,具有感染性,可引起羊瘙痒 病等动物疾病。
鞭毛与菌毛
鞭毛是某些细菌的运动器官,由鞭毛 蛋白组成,具有旋转、摆动等运动方 式。
鞭毛和菌毛的形态、数量和排列方式 等特征可以用于鉴别不同种类的细菌 。
菌毛是细菌表面的附属物,具有黏附 和侵染宿主细胞的作用,与细菌致病 性有关。
细胞壁
细胞壁是微生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具有维持细胞形状、提供 保护和维持渗透压等作用。
细胞壁的结构在不同类群中有所不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而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壁较薄。
细胞壁上的特异成分可以用于鉴别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如革兰氏染色和糖反应等。
细胞膜
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外的脂双 层膜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控
和出芽生殖等。
原生动物
单细胞动物,具有运动、摄食、感觉 等能力。
原生动物细胞膜较厚,通常具有胞口 、胞咽、胞肛等结构。
形态多样,包括球形、梨形、杆形、 变形虫形等。
繁殖方式主要为二分裂法,少数种类 能够进行有性繁殖。
03
CATALOGUE
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
总结词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型微生物,由核酸和 蛋白质外壳组成,具有感染性和复制能 力。
VS
详细描述
病毒非常微小,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到。它们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利用细胞 的代谢系统进行复制。病毒的核酸可以是 DNA或RNA,而蛋白质外壳则由许多蛋 白质亚单位组成,具有保护核酸和参与感 染细胞的作用。病毒的形态多样,有球形 、杆形、丝形等。
亚病毒
总结词
亚病毒是一类比病毒更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 物,包括拟病毒、卫星病毒和朊病毒。
详细描述
拟病毒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亚病毒,由单 链RNA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依赖于 辅助病毒进行复制。卫星病毒是存在于动物 中的一种亚病毒,其基因组较小,不能独立 复制,需要辅助病毒的帮助。朊病毒是一种 蛋白质亚病毒,具有感染性,可引起羊瘙痒 病等动物疾病。
微课: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多细胞大型真菌:蘑菇
香菇
பைடு நூலகம்
金针菇
毒蝇伞
形态结构:蘑菇是一种大型真菌,菌体由许多菌 丝组成。有的可食用,有的有剧毒。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无性生殖)。 松茸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三)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杆形、球形等,有的外形复杂,如噬菌体。 个体大小:病毒是超显微结构的非细胞生物,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菌
微生物
真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 多细胞真菌:霉菌、蘑菇,进行孢子生殖 形态:形态多样,个体及其微小(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
结构:无细胞结构,包含: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内核 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的分裂生殖(3000 × )
细菌总数=2n(n为分裂的次数) ③ 当环境条件恶劣的时候,有的细菌 会形成芽孢,来抵抗恶劣的环境, 芽孢是一个休眠体。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二)真菌
真菌种类多,分布广,人们目前认识的真菌有7万多种。真菌既有单细胞 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蘑菇等。
酵母菌
青霉菌
蘑菇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菌的细胞结构
1 2 3 4 5
1:细胞壁 3:细胞质 5:液泡
2:细胞核
4:细胞膜
酵母菌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酵母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酵母 菌细胞没有叶绿体。
酵母菌结构模式图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在温度适宜、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 酵母菌母体上生出形态结构与母体相似 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
多细胞大型真菌:蘑菇
香菇
பைடு நூலகம்
金针菇
毒蝇伞
形态结构:蘑菇是一种大型真菌,菌体由许多菌 丝组成。有的可食用,有的有剧毒。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无性生殖)。 松茸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三)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杆形、球形等,有的外形复杂,如噬菌体。 个体大小:病毒是超显微结构的非细胞生物,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菌
微生物
真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 多细胞真菌:霉菌、蘑菇,进行孢子生殖 形态:形态多样,个体及其微小(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
结构:无细胞结构,包含: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内核 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的分裂生殖(3000 × )
细菌总数=2n(n为分裂的次数) ③ 当环境条件恶劣的时候,有的细菌 会形成芽孢,来抵抗恶劣的环境, 芽孢是一个休眠体。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二)真菌
真菌种类多,分布广,人们目前认识的真菌有7万多种。真菌既有单细胞 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蘑菇等。
酵母菌
青霉菌
蘑菇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菌的细胞结构
1 2 3 4 5
1:细胞壁 3:细胞质 5:液泡
2:细胞核
4:细胞膜
酵母菌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酵母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酵母 菌细胞没有叶绿体。
酵母菌结构模式图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在温度适宜、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 酵母菌母体上生出形态结构与母体相似 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
第八章--医学微生物学-概述PPT课件

体积微小: 以微米(μm)或纳米(nm)来衡量
结构简单
➢由单细胞、简单多细胞或 非细胞生命物质所构成
繁殖迅速
一般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
培养4-5天所形成的大肠 杆菌的重量将和地球相仿
容易变异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直接紧 密接触,易受环境因素的 影响,发生突变——获得 很强的外环境适应力
起源早:地球诞生于46 亿年前, 微生物35亿年前 即已形成
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 地层有微生物
近100℃的温泉、零下250℃的环境有微生物 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与人类关系密切
自然界中N、C、S等 元素循环
有少数微生 物能引起人 类和动、植 物的病害
工业,微生物应用于 食品、皮革、纺织、 石油、化工、冶金等
污水处理,利用微生物 降解有机磷、氰化物等
分布广泛
人体的皮肤、口腔、肠胃道等都有许多微生物 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地
层有微生物 近100℃的温泉、零下250℃的环境有微生物 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同学们要牢固地树立无菌的观念
砧板上的微生物
皮肤、毛发上分布的细菌
肠黏膜上分布的细菌(一)
种类繁多
第八章 医学微生物学 概述
第一节 微生物的概念及种类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广泛存在于自
然界,结构简单、种类多、繁殖迅速、容易 变异、与人类关系密切、肉眼直接看不到,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 倍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的总称。
(二)微生物的特点
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 繁殖迅速 容易变异 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适应力强 作用重要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杆菌在培养条件下,有的呈单个存在,如大肠杆菌;有 的呈链状排列,如枯草芽孢杆菌;有的呈栅状排列或“V”排 列,如棒状杆菌。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3) 螺旋菌 菌体呈弯曲状的杆菌。根据其弯曲程度不 同可分成弧菌与螺菌两种类型,
① 弧菌。菌体仅一个弯曲,形态呈弧形或逗号形,如 霍乱弧菌。
② 螺旋菌。菌体有多个弯曲,回转呈螺旋状,如小螺 菌。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A.球菌:1—双球菌; 2— 链球菌; 3—四联球菌; 4—八叠球菌; 5—葡萄球菌; 6—杆菌(端钝圆) B.杆菌:7—杆菌(菌体稍弯); 8—短杆菌; 9—杆菌(端尖); 10—分枝杆菌; 11—棒状杆菌; 12—长丝状杆菌; 13—双杆菌; 14—链杆菌(端钝圆和平截) C.螺旋菌:15—弧菌; 16—螺菌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另一方面,不少细菌也是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原菌,有 的致病菌产生毒素引起人类患病,如肉毒梭菌,在灭菌不 彻底的罐头中厌氧生长产生剧毒的肉毒毒素(一g足以杀死 100万人)。有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虽不产生任何毒素,但 能在肺组织中大量繁殖,导致肺功能障碍,严重时引起寄 主死亡。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1.1 细菌(bacteria)
细菌是一类个体微小、形态结构简单的单细胞原核微生 物。在自然界中,细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细菌几乎可以 在地球上的各种环境下生存,一般每克土壤中含有的细菌数 可达数十万个到数千万个。因为细菌的营养和代谢类型极为 多样,所以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在食品及发酵工业、 医药工业、农业以及环境保护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用醋酸杆菌酿造食醋、生产葡萄糖酸和山梨糖;用乳酸菌 发酵生产酸奶;用棒杆菌和短杆菌等发酵生产味精和赖氨酸; 用节杆菌生产甾类化合物;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用苏云金杆菌作为生物杀虫剂;用能够形成菌胶团的细菌净 化污水;用细菌来冶炼金属等。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3) 螺旋菌 菌体呈弯曲状的杆菌。根据其弯曲程度不 同可分成弧菌与螺菌两种类型,
① 弧菌。菌体仅一个弯曲,形态呈弧形或逗号形,如 霍乱弧菌。
② 螺旋菌。菌体有多个弯曲,回转呈螺旋状,如小螺 菌。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A.球菌:1—双球菌; 2— 链球菌; 3—四联球菌; 4—八叠球菌; 5—葡萄球菌; 6—杆菌(端钝圆) B.杆菌:7—杆菌(菌体稍弯); 8—短杆菌; 9—杆菌(端尖); 10—分枝杆菌; 11—棒状杆菌; 12—长丝状杆菌; 13—双杆菌; 14—链杆菌(端钝圆和平截) C.螺旋菌:15—弧菌; 16—螺菌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另一方面,不少细菌也是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原菌,有 的致病菌产生毒素引起人类患病,如肉毒梭菌,在灭菌不 彻底的罐头中厌氧生长产生剧毒的肉毒毒素(一g足以杀死 100万人)。有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虽不产生任何毒素,但 能在肺组织中大量繁殖,导致肺功能障碍,严重时引起寄 主死亡。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1.1 细菌(bacteria)
细菌是一类个体微小、形态结构简单的单细胞原核微生 物。在自然界中,细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细菌几乎可以 在地球上的各种环境下生存,一般每克土壤中含有的细菌数 可达数十万个到数千万个。因为细菌的营养和代谢类型极为 多样,所以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在食品及发酵工业、 医药工业、农业以及环境保护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用醋酸杆菌酿造食醋、生产葡萄糖酸和山梨糖;用乳酸菌 发酵生产酸奶;用棒杆菌和短杆菌等发酵生产味精和赖氨酸; 用节杆菌生产甾类化合物;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用苏云金杆菌作为生物杀虫剂;用能够形成菌胶团的细菌净 化污水;用细菌来冶炼金属等。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和能量系统 ,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 原料和能量进行复制。
形态多样 结构简单 寄生生活
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粒子形态各异,有球形、杆 状、砖形、蝌蚪形等。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复 制和增殖。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注入、脱壳、生物合 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变异机制
病毒的变异机制包括错误复制、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 。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微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
许多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都来源于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等。
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药 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06
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Chapter
实验诊断方法与技术
细菌学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 清学试验等,用于鉴定细菌种
类和检测细菌感染。
病毒学诊断方法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用于鉴定 病毒种类和检测病毒感染。
免疫学诊断方法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用于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
03
人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和消灭有害微生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如疫苗接种、消毒灭菌等。
02
细菌学
Chapter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形态多样 结构简单 寄生生活
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粒子形态各异,有球形、杆 状、砖形、蝌蚪形等。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复 制和增殖。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注入、脱壳、生物合 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变异机制
病毒的变异机制包括错误复制、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 。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微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
许多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都来源于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等。
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药 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06
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Chapter
实验诊断方法与技术
细菌学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 清学试验等,用于鉴定细菌种
类和检测细菌感染。
病毒学诊断方法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用于鉴定 病毒种类和检测病毒感染。
免疫学诊断方法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用于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
03
人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和消灭有害微生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如疫苗接种、消毒灭菌等。
02
细菌学
Chapter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微生物学课件ppt完整版

医院感染
分为内源性感染(由体内正常菌 群引起的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由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引起的感
染)。
感染类型
局部感染局限于某一部位,而全 身感染则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
在医院等医疗机构内获得的感染 ,多由耐药菌引起,治疗难度较 大。
微生物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疫苗接种等,以 降低感染风险。
无菌操作
进行微生物实验时,要保 持无菌操作环境,避免杂 菌污染。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接 种方法、培养条件、观察 结果等。
实验后处理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 材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工业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类、面 包、酸奶等食品。
03
02
农业应用
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植物病害、促 进作物生长等。
生物能源
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生物柴 油等可再生能源。
04
2023
PART 05
微生物的免疫与感染
REPORTING
微生物的免疫机制与特点
先天性免疫
通过遗传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 屏障、吞噬细胞等。
病原学检查
通过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等方法确定病 原微生物种类。
免疫学检查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等免疫学原理检测病原微 生物及其产物。
2023
PART 06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REPORTING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设备与器材
培养箱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用于培养微生物。
分为内源性感染(由体内正常菌 群引起的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由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引起的感
染)。
感染类型
局部感染局限于某一部位,而全 身感染则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
在医院等医疗机构内获得的感染 ,多由耐药菌引起,治疗难度较 大。
微生物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疫苗接种等,以 降低感染风险。
无菌操作
进行微生物实验时,要保 持无菌操作环境,避免杂 菌污染。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接 种方法、培养条件、观察 结果等。
实验后处理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 材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工业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类、面 包、酸奶等食品。
03
02
农业应用
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植物病害、促 进作物生长等。
生物能源
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生物柴 油等可再生能源。
04
2023
PART 05
微生物的免疫与感染
REPORTING
微生物的免疫机制与特点
先天性免疫
通过遗传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 屏障、吞噬细胞等。
病原学检查
通过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等方法确定病 原微生物种类。
免疫学检查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等免疫学原理检测病原微 生物及其产物。
2023
PART 06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REPORTING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设备与器材
培养箱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用于培养微生物。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ppt课件

1:细胞壁 3:细胞质 5:液泡
2:细胞核 4:细胞膜
酵母菌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酵母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酵母 菌细胞没有叶绿体。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
在温度适宜、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 酵母菌母体上生出形态结构与母体相似 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 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为出芽生殖(无 性生殖)。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无性生殖)。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多细胞大型真菌:蘑菇
香菇
松茸
金针菇
毒蝇伞
形态结构:蘑菇是一种大型真菌,菌体由许多菌 丝组成。有的可食用,有的有剧毒。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无性生殖)。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三)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杆形、球形等,有的外形复杂,如噬菌体。 个体大小:病毒是超显微结构的非细胞生物,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种类繁多,目前比较肯定的微生物种数在10万种以 上,其主要类群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一)细菌
(二)真菌
微生物
(三)病毒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一)细菌 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幽门螺旋菌
一。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的结构
3
6
1
4 2
细菌的结构模式图
1:细胞壁
2:细胞膜
基 本
3:细胞质
结 构
5 4:遗传物质
5:鞭毛(运动)
6:荚膜(保护作用)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十一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ppt课件

例1: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galleria 例2:椭圆酿酒酵母(或酿酒酵母椭圆变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r)ellipsoideus
由于细菌分类单元的划分缺乏一个易于操作的统一标准, 为了减少因采用不同标准界定分类单元所造成的混乱, 细菌系统分类也像其他生物分类一样采用“模式概念”
学名(scientific name)
指一个菌种的科学名称,它是按照《国际 细菌命名法规》命名的、国际学术界公认并通 用的正式名字。
一、双名法(binominal nomenclature)
双名法指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前面一个属名(generic name)和后面一个种名加词(specific epithet)两部分
Ainsworth从1966年起,就把真菌界分为两大门 (粘菌门和真菌门),并把真菌门再分成五个亚门。 目前,该系统已为各国广大真菌分类学者所普遍采 用,影响较大。
三、酵母菌的分类
酵母菌的分类普遍采用荷兰的Loddov在1970 年提出的分类系统。
在这个分类系统中,以是否形成各类有性孢子 作为分类的起点,
细致的观察和测试,参照一定的,用对比的方法来 确定该微生物的分类地位。
第一节 通用分类单元
三、种以下的分类单元
亚种(subspecies,subsp.,ssp.) 变种(variety,var.) 型(form) 类群(group) 菌株(strain) 小种(race) 相(phase) 态(state)
一般指自然存在的微生物交互变异中的一定阶段。
(八)态(state)
通常指微生物的菌落变异状态,如粗糙、光 滑或粘液状等。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保存配置
save
擦除存储设备中配置文件
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比较起始配置与当前配置
compare configuration
配置文件管理
• 配置文件操作管理(续)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1.1 细菌(bacteria)
细菌是一类个体微小、形态结构简单的单细胞原核微生 物。在自然界中,细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细菌几乎可以 在地球上的各种环境下生存,一般每克土壤中含有的细菌数 可达数十万个到数千万个。因为细菌的营养和代谢类型极为 多样,所以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在食品及发酵工业、 医药工业、农业以及环境保护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用醋酸杆菌酿造食醋、生产葡萄糖酸和山梨糖;用乳酸菌 发酵生产酸奶;用棒杆菌和短杆菌等发酵生产味精和赖氨酸; 用节杆菌生产甾类化合物;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用苏云金杆菌作为生物杀虫剂;用能够形成菌胶团的细菌净 化污水;用细菌来冶炼金属等。
命令
pwd cd dir mkdir rmdir zip unzip more copy move rename delete reset recycle-bin undelete
配置文件管理
• 存储设备操作
VRP支持对存储设备进行一些基础管理,包括存储 设备的格式化与修复等操作。
操作 格式化存储设备 修复文件系统异常的存储设备
5.3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
目录
1. 设备环境基本配置 2. 配置文件管理 3. 基本网络配置 4. 远程登录相关配置
设备环境基本配置
• 语言模式切换
华为VRP的帮助信息可以显示英文,也可以显示中 文。默认情况下是英文。
<Huawei>language-mode Chinese Change language mode, confirm? [Y/N]y Jan 31 2020 12:07:00-08:00 Huawei %%01CMD/4/LAN_MODE(l)[50]:The user chose Y whe n deciding whether to change the language mode. 提示:改变语言模式成功。 <Huawei>language-mode English 改变当前语言环境,确认切换?[Y/N] y Info: Succeeded to change language mode.
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章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非细胞型微生物

图2-27 不同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噬菌斑形态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如果在细菌的培养液中,细菌被噬菌体感染,导致细菌 裂解,混浊的菌液就会变成透明的裂解溶液。而有一些噬菌 体侵染宿主细胞后,并不立即在侵染的细胞内增殖,而是将 侵入的核酸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与其一起同步复制, 这种不导致宿主细胞裂解。并使之能正常分裂的噬菌体称为 温和噬菌体或溶源性噬菌体。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宿主细胞称 为溶原细胞,而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 体。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裂解它们,与之共存的特性称 为溶原性。
图2-26 T4 噬菌体形态结构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1)吸附 吸附是指在病毒表面蛋白质与宿主细胞的特 异接受位点上发生特异性结合。大肠杆菌T系列噬菌体是通 过尾丝末端蛋白质吸附在大肠杆菌的细胞壁上的。不同噬菌 体吸附的接受位点不同。如T3、T4、T7吸附于脂多糖,枯草 杆菌噬菌体吸附于磷壁酸,沙门氏菌X噬菌体吸附在鞭毛上, 还有的吸附在荚膜上。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病毒分布极为广泛,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生物,包括各 类微生物、植物、昆虫、鱼类、禽类、哺乳动物和人类。
据统计,人类传染病的80%是由病毒引起的,恶性肿瘤 中约有15%是由于病毒的感染而诱发的。许多动、植物的疾 病与病毒有关。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3.1.1 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病毒形态多种多样,有球形、卵圆形、砖形、杆状、子 弹状、丝状和蝌蚪状等,但以近似球形的多面体和杆状的种 类为多。植物病毒大多呈杆状,如烟草花叶病毒;少数呈丝 状,如甜菜黄化病毒,还有一些呈球状,如花椰菜花叶病毒 等。动物病毒多呈球形,如口蹄疫病毒,脊髓灰质类病毒和 腺病毒等;有的呈砖形或卵圆形,如牛痘病毒;少数呈子弹 状,如狂犬病毒;细菌病毒则多为蝌蚪形,也有球状和丝状 等(图2-24)。病毒的形体极微小,常用纳米(nm)表示 (1nm=10-6mm=10-9m)。病毒种类不同,其大小相差悬殊, 直径在10~300nm之间,通常为100nm左右,能通过细菌滤器, 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如果在细菌的培养液中,细菌被噬菌体感染,导致细菌 裂解,混浊的菌液就会变成透明的裂解溶液。而有一些噬菌 体侵染宿主细胞后,并不立即在侵染的细胞内增殖,而是将 侵入的核酸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与其一起同步复制, 这种不导致宿主细胞裂解。并使之能正常分裂的噬菌体称为 温和噬菌体或溶源性噬菌体。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宿主细胞称 为溶原细胞,而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 体。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裂解它们,与之共存的特性称 为溶原性。
图2-26 T4 噬菌体形态结构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1)吸附 吸附是指在病毒表面蛋白质与宿主细胞的特 异接受位点上发生特异性结合。大肠杆菌T系列噬菌体是通 过尾丝末端蛋白质吸附在大肠杆菌的细胞壁上的。不同噬菌 体吸附的接受位点不同。如T3、T4、T7吸附于脂多糖,枯草 杆菌噬菌体吸附于磷壁酸,沙门氏菌X噬菌体吸附在鞭毛上, 还有的吸附在荚膜上。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病毒分布极为广泛,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生物,包括各 类微生物、植物、昆虫、鱼类、禽类、哺乳动物和人类。
据统计,人类传染病的80%是由病毒引起的,恶性肿瘤 中约有15%是由于病毒的感染而诱发的。许多动、植物的疾 病与病毒有关。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3.1.1 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病毒形态多种多样,有球形、卵圆形、砖形、杆状、子 弹状、丝状和蝌蚪状等,但以近似球形的多面体和杆状的种 类为多。植物病毒大多呈杆状,如烟草花叶病毒;少数呈丝 状,如甜菜黄化病毒,还有一些呈球状,如花椰菜花叶病毒 等。动物病毒多呈球形,如口蹄疫病毒,脊髓灰质类病毒和 腺病毒等;有的呈砖形或卵圆形,如牛痘病毒;少数呈子弹 状,如狂犬病毒;细菌病毒则多为蝌蚪形,也有球状和丝状 等(图2-24)。病毒的形体极微小,常用纳米(nm)表示 (1nm=10-6mm=10-9m)。病毒种类不同,其大小相差悬殊, 直径在10~300nm之间,通常为100nm左右,能通过细菌滤器, 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微生物学最完整经典 ppt课件

的核糖体为70S
提示:很重要的部分,要牢记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不同,表现在:
A. 原核细胞基因组的大小仅有真核生物基因组大小的一半 B.原核细胞具有单链的DNA分子 C.原核细胞中与DNA结合的蛋白质较少,而且没有核膜包裹 D.原核细胞具有RNA而不是DNA
原核生物
A.具有细胞器,但不具有细胞核 B.能产生ATP,能独立进行生命过程 C.细胞壁含几丁质 D.大多具有环状DNA E.都是厌氧生物
微生物分布
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 海洋”中
✓ 细菌数亿/g土壤 ✓ 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 ✓ 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 ➢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 ➢ 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cm2 ➢ 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亿个
✓ 第一步:采用生黑葡萄糖杆菌或弱氧化醋杆菌,将D山梨醇转化为L-山梨糖
✓ 第二步:采用氧化葡萄糖杆菌和芽孢杆菌混合发酵, 将L-山梨糖转化为1-酮基-L-古龙酸,再经化学转化 为维生素C
2019年,泉生热孢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微生物特点
个体微小
✓ 杆菌的平均长度:2 微米 ✓ 面积/体积比:人 = 1,大肠杆菌 = 30万 ✓ 这样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环境进行物
病毒
亚病毒
拟病毒
类病毒
朊病毒
古细菌
(真)细菌
真菌
酵母菌
霉菌
蕈菌
藻类
原生动物
下列各项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
A、蓝藻,支原体 B、衣原体,噬菌体 C、衣藻,金鱼藻 D、放线菌,霉菌 真菌通常是指__。 A、所有的真核微生物 B、具有丝状体的微生物 C、霉菌、酵母菌和蕈菌 D、霉菌和酵母菌 下列物种之间相似程度最大的一组是__。 A、疟原虫,血吸虫,蚊子 B、痢疾杆菌,酵母菌,青霉菌 C、蓝藻,硝化细菌,硫细菌 D、水稻,水蛭,水绵
提示:很重要的部分,要牢记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不同,表现在:
A. 原核细胞基因组的大小仅有真核生物基因组大小的一半 B.原核细胞具有单链的DNA分子 C.原核细胞中与DNA结合的蛋白质较少,而且没有核膜包裹 D.原核细胞具有RNA而不是DNA
原核生物
A.具有细胞器,但不具有细胞核 B.能产生ATP,能独立进行生命过程 C.细胞壁含几丁质 D.大多具有环状DNA E.都是厌氧生物
微生物分布
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 海洋”中
✓ 细菌数亿/g土壤 ✓ 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 ✓ 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 ➢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 ➢ 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cm2 ➢ 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亿个
✓ 第一步:采用生黑葡萄糖杆菌或弱氧化醋杆菌,将D山梨醇转化为L-山梨糖
✓ 第二步:采用氧化葡萄糖杆菌和芽孢杆菌混合发酵, 将L-山梨糖转化为1-酮基-L-古龙酸,再经化学转化 为维生素C
2019年,泉生热孢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微生物特点
个体微小
✓ 杆菌的平均长度:2 微米 ✓ 面积/体积比:人 = 1,大肠杆菌 = 30万 ✓ 这样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环境进行物
病毒
亚病毒
拟病毒
类病毒
朊病毒
古细菌
(真)细菌
真菌
酵母菌
霉菌
蕈菌
藻类
原生动物
下列各项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
A、蓝藻,支原体 B、衣原体,噬菌体 C、衣藻,金鱼藻 D、放线菌,霉菌 真菌通常是指__。 A、所有的真核微生物 B、具有丝状体的微生物 C、霉菌、酵母菌和蕈菌 D、霉菌和酵母菌 下列物种之间相似程度最大的一组是__。 A、疟原虫,血吸虫,蚊子 B、痢疾杆菌,酵母菌,青霉菌 C、蓝藻,硝化细菌,硫细菌 D、水稻,水蛭,水绵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5页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6页
(2)环境中常见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 P23-24表3-1
(3)环境中其它常见细菌 ➢假单胞菌属 ➢黄杆菌属 ➢产碱杆菌属 ➢无色杆菌属 ➢微球菌属 ➢乳杆菌属 ➢其它细菌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7页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 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能运动. ✓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因本菌属在低温条件下能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28页
第三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
❖ 特征: ❖不含有细胞结构,含有体主动小、结构简单、专性寄 生、抵抗力特殊特点。
❖ 环境中病毒 : ❖空气中病毒: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麻 疹病毒、天花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腺病毒等。 ❖水中病毒:多为肠道病毒。 ❖土壤中病毒:土壤中病毒可吸附于颗粒内而延长存活 时间。 ❖食品中病毒:主要是甲型传染性感染和胃肠炎。许多 疾病与食用贝类相关。如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
➢一、细菌 ➢二、放线菌 ➢三、鞘细菌 ➢四、滑动细菌 ➢五、蓝细菌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4页
一、细菌(Bacteria)
在原核型微生物中占主要地位; 基础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质粒等;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股
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一些遗传性状(有性 生殖、细菌毒力、耐药性、代谢酶等)。 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可能含有特殊结构,如鞭毛、荚膜、芽孢和菌毛等。 以简单二分裂法无性繁殖,仅需20—30分钟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33页
第一节 卫生微生物检测特点与基础标准
➢特点:
➢检测对象:致病、非致病、条件致病微生物 ➢标本起源:人体、环境 ➢环境中致病微生物数量少,需要特异检测方
1.微生物概述ppt课件

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 其他种有明显差别的菌株的总称。
菌株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
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起源于共 同祖先并保持祖先特性的一组纯种后代菌 群)。因此,一种微生物的不同来源的纯培 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菌株强调 的是遗传型纯的谱系。
30
PART 06
微生物学基础
------ 认识微生物
青霉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1
课堂要求
禁止玩手机、睡觉、聊天、随意走动等一系列与上课无关的行为! 有事举手打报告!
考查方式:
出勤:20%
课堂表现:20%
课后作业:20% 考试成绩:40%
2
目录 content
01
微生物的定义
02
微生物的作用
03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04
1
为有机物,而微生物能提高动物摄取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
例:经培养蘑菇后的稻草、麦秆、粗蛋白含量增加2~3倍,粗脂肪提高2~5倍, 而畜禽难以吸收利用的纤维素含量降低20%~50%,木质素降低20%~30%。
增加了动物的生产效益
2
用稻草加入牛粪发酵制成蘑菇培养料,除产生大量鲜菇外,将收菇后的培养料
用来喂猪,其营养价值相当于二级饲料米糠。
农业,以菌造肥,以菌催长, 以菌防病,以菌治病
基因工程技术中提供多种工具酶和载体系 统,创建有益的工程菌新品种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4
PART 03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15
3.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名词,而是所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非细胞生物 亚病毒
病毒
生物
原核生物 细菌
菌株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
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起源于共 同祖先并保持祖先特性的一组纯种后代菌 群)。因此,一种微生物的不同来源的纯培 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菌株强调 的是遗传型纯的谱系。
30
PART 06
微生物学基础
------ 认识微生物
青霉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1
课堂要求
禁止玩手机、睡觉、聊天、随意走动等一系列与上课无关的行为! 有事举手打报告!
考查方式:
出勤:20%
课堂表现:20%
课后作业:20% 考试成绩:40%
2
目录 content
01
微生物的定义
02
微生物的作用
03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04
1
为有机物,而微生物能提高动物摄取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
例:经培养蘑菇后的稻草、麦秆、粗蛋白含量增加2~3倍,粗脂肪提高2~5倍, 而畜禽难以吸收利用的纤维素含量降低20%~50%,木质素降低20%~30%。
增加了动物的生产效益
2
用稻草加入牛粪发酵制成蘑菇培养料,除产生大量鲜菇外,将收菇后的培养料
用来喂猪,其营养价值相当于二级饲料米糠。
农业,以菌造肥,以菌催长, 以菌防病,以菌治病
基因工程技术中提供多种工具酶和载体系 统,创建有益的工程菌新品种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4
PART 03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15
3.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名词,而是所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非细胞生物 亚病毒
病毒
生物
原核生物 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胞质(cytoplasm):是细胞膜包围的 、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 状物质的总称;含有丰富的酶系,是营 养物质合成、转化、代谢的场所 内含物(inclusions):又可称为颗粒 体,是指细胞质内形状较大的颗粒状构 造;包括核糖体、各种贮藏物等
(1)核糖体
(1)糖被的主要类型
荚膜(capsule):包裹在单个细胞上、在 细胞壁上有固定层次、层次较厚的糖被 微荚膜:包裹在单个细胞上、在细胞壁上 有固定层次、层次较薄(小于20nm)的糖 被 粘液层(slime layer):包裹在单个细胞 上、松散、未固定在细胞壁上的糖被 菌胶团:包裹在细胞群上的糖被
二、原核微生物的构造与功能
(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2、细胞膜及其内膜系统 3、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4、拟核与质粒
1、细胞壁
细胞壁(cell wall):是位于菌体的最 外层,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无色透明 ,坚韧而有弹性的结构 细胞壁约占细胞干重的10%~25%
观点:膜是由球形蛋白 与磷脂按照二维排列方 式构成的流体镶嵌式, 流动的脂类双分子层构 成了膜的连续体,而蛋 白质象孤岛一样无规则 地漂流在磷脂类的海洋 当中
(2)细胞膜的功能
物质运输: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 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维持细胞 内正常渗透压 呼吸作用:膜上包含电子转移系统和呼 吸酶类,是细胞的产能场所 合成作用:参与细胞壁和荚膜的合成 其它:提供鞭毛的着生位点和运动能量
环境条件的变化:
物理、化学因子的刺激 培养时间过长
一、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大小 (二)原核微生物的大小
细菌的大小:可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直 接测量;也可通过投影或照相,按图中 的大小和放大倍数间接测算; 测量细菌的大小常以µm为单位;测量亚 细胞结构要用nm作单位 球菌:直径,通常0.5~2.0µm;杆菌:长 ×宽,通常1~5µm×0.5~1µm;螺菌:长 、宽和螺距,通常 5~20µm×0.5~1µm×1~3µm
核糖体(ribosomes) :70S,亚单位分别为 30S和50S,是细胞中 多肽链合成的主要场 所 在细菌中,80~90%的 核糖体串联在mRNA上 ,以多聚体形式存在
(2)储藏物
储藏物: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计而成 的不溶性沉淀颗粒,主要功能是贮藏营养 物质
碳源及能源类:糖原,聚β-羟基丁酸(PHB), 硫粒,脂肪粒等 氮源类:藻青素(由含精氨酸和天冬氨酸残基 的分枝多肽构成,兼有贮藏能源的作用),藻 青蛋白(还有捕获光能的作用)等 磷源:异染粒(又称迂回体、捩转菌素,是无 机偏磷酸的聚合物)
G- 层薄 不含 有
脂肪
少
多
2、细胞膜及其内膜系统
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 内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 质的一层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 膜,厚约7~8纳米,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对原核生物来说是最重要的结构之一
(1)细胞膜的结构
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的细胞膜液态镶 嵌模型
(2)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ing) : 1844年,丹麦医生Christain Gram创造 了此细胞壁的染色方法;用该染色法可 把细菌分成两大类 基本步骤:涂片固定—— 结晶紫初染 —— 碘液媒染——乙醇脱色—— 番红 复染 结果:革兰氏阳性菌(G+)——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G-)——红色
(1)细胞壁的基本功能
固定外形: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
使细胞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
保护作用:阻拦酶和抗生素等大分子物 质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有害物质的 损伤 免疫识别:使细胞具有特定的抗原性以 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其它: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等重 要细胞功能所必需
第二章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细
菌
第二节 放线菌 第三节 霉 菌
第四节 酵母菌 第五节 病 毒
第一节 细 菌
一、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
(一)形态 (二)个体大小 (三)构造
二、细菌群体(菌落)的形态 三、细菌的繁殖
定义:细菌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个体 微小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在自
然界分布广、种类多、而且数量大。
(3)两种细胞壁的比较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厚度大, 20~80nm;组成简单,一般只含有90%的 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细胞壁薄,1520nm;有多层结构,即外膜、肽聚糖层 和壁膜间隙;一般肽聚糖为单层,不含 有磷壁酸
特征 肽聚糖 磷壁酸 脂多糖
G+ 层厚 含有 无
(3)其它内含物
磁小体:主要成分是Fe3O4,导向作用 液泡:细菌衰老时产生,产生浮力 羧酶体:内含RUBP羧化酶,固定CO2
磁小体
分离的磁小体
羧酶体
气泡
磁细菌在磁场中做波状迁移4源自拟核和质粒拟核(nucleoid):是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 核膜、核仁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核区内无典型的染色体结构,通常是一条很长 的环状双螺旋DNA链,在细胞中高度折叠,是细 菌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质粒(plasmid):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 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物质;一般以不同大 小的环状双螺旋状态存在,有时也能整合到染 色体上;控制细菌的接合、致病、产生抗生素 等性状
(一)形态
1)一般形态: • 细菌的形态十分简单,基本上 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
• 在自然界所存在的细菌中,杆 菌最为常见,球菌次之,而螺旋 状的最少。
正常形态 2)异常形态: 复环 正境 常条 件 恢 阻碍细胞正常发育 细胞衰老 营养缺乏 自身代谢产物积累过多 异 常 形 态
二、原核微生物的构造与功能
(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1、荚膜 2、鞭毛 3、菌毛与性菌毛 4、芽孢
1、荚膜与粘液层
被外多糖( glycocalyx) :简 称糖被,是包被于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 的一层厚度不定的 胶状物质 主要成分是多糖、 多肽或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