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圣才出品】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课后习题(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圣才出品】
第八章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1.怎样理解经济安全的含义?答:(1)经济安全的概念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的经济生活不受威胁,没有危险。
这是一种最笼统的说法。
实际上,要对经济安全做出理论的说明,必须尽可能全面地考察影响国家经济生活的因素。
综合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这些范畴来思考经济安全的概念,可以得出比较一般的认识,即经济安全就是:①在自然环境方面(包括资源)不存在对经济的威胁;②国家内部社会安定,政治制度和经济决策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人心稳定;③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比较有利,不存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威胁和世界性经济危机。
(2)经济安全的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a.自然因素自然界的变化或迟或早总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全球气候反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
自然界的不安全因素的最基本特点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社会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其他的因素都可以归为社会因素。
与自然因素相比,影响经济安全的社会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人的意志和行为的产物,它有不同的层面,既涉及个人、团体、国家政府,更涉及国际组织乃至全球因素,既涉及经济本身的因素,又涉及政治、军事、文化乃至民族宗教等因素。
②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a.经济因素经济安全当然首先要涉及经济的因素。
经济发展速度、泡沫成分、通货膨胀率、社会就业情况、国际收支情况、金融业运转情况、债务负担等因素是直接关系经济安全的重要标志。
b.非经济因素经济的运行,除了受到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各种非经济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和军事因素的影响。
③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a.国内因素国内因素主要表现为国家是否安定,统治者的政策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等。
b.国际因素国际因素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战争、开辟世界市场的国家活动、经济全球化等。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国际影响对经济发生连带性作用的一个突出事例。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1.1 复习笔记一、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
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使得学者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尽管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把国际政治学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国际政治学”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但是国际政治研究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
二、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1.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界定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既要看到国家行为体,也要看到非国家行为体。
由此我们可以把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概括为三类关系:(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既包括合作的关系,也包括冲突的关系;既包括双边关系,也包括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既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亦包括主权国家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各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问的关系等。
此外,国际关系的整体的运动规律也是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2.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国际关系学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学界将国际政治学等同于国际关系学,是因为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等诸多关系中,政治关系最为突出,研究得也最多。
国际政治中,以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体,其间的主要互动方式为国家的对外政策行为。
三、怎样进行国际政治学科的专业学习?国际政治专业学生需要进行两种学习,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方法的学习。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圣才出品】
第八章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一、概念题1.经济安全答:经济安全是就国家的经济生活状态而言的。
经济安全,就是国家的经济生活不受威胁,没有危险。
比较一般的认识,即经济安全就是:①在自然环境方面(包括资源)不存在对经济的威胁;②国家内部社会安定,政治制度和经济决策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人心稳定;③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比较有利,不存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威胁和世界性经济危机。
2.自然环境答:自然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其中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
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经常必要的条件。
它包括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幅员大小、地形地貌、土地与资源状况、气候条件、人口数量和质量与人口结构等自然地理内容。
自然环境不仅与国家的力量、地位、外交政策以及国家间关系密切相关,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体系的运行有重大影响。
从宏观角度来看,自然环境因素既是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又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3.经济战答:从国际安全的角度来说,经济战就是国家之间以强制性经济手段进行的政治对抗。
经济战大体划分为两个范畴,即经济封锁与经济制裁。
①经济封锁的主要含义是以强制性措施断绝一国与他国的经济联系,包括断绝贸易关系和金融往来,实行禁运,冻结该国政府和私人的海外资产等。
②经济制裁作为一个概念,其内涵比经济封锁要广泛得多,它包括程度不同的各种惩罚性措施,既包括最严厉的经济封锁,也包括较轻微的惩罚措施,诸如仅对贸易的某些方面进行限制。
4.经济封锁答:一国或数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另一国采取强硬措施,以断绝相互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的行为。
常用的封锁措施有:中断贸易关系,禁止对被封锁国输入和输出货物,禁止对该国输出技术,截断交通运输,冻结该国政府和私人存在他国的资金和财产,停止与该国的一切财政、资金往来等。
5.经济制裁答:经济制裁指一国或数国对破坏国际义务、条约和协定的国家在经济上采取的惩罚性措施。
常常被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利用作为打击、削弱其他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手段。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最经典笔记(权威教授授课笔记)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最经典笔记(权威教授授课笔记)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包括合作与冲突、双边与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
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二.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国际关系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家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第三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途径的基本概念及其争论1.概念和理论知识包括(1)核心概念:如权力、无政府、国际行为体、主权国家、相互依存、国际体系等(2)范式:如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等(3)主要理论:(如权力平衡、集体安全、社会建构等)2.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争论3.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科学主义)的争论二.方法论概述层次分析法(最早由肯尼思•沃尔兹提出)1.系统层次。
在系统层次上主要研究国际行为体所构成的国际体系的影响,即研究国际环境,并且研究这种环境是怎样影响国家间互动的模式的。
2.国家层次。
国家层次研究的是国家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检查他们怎样制定对外政策。
3.个人层次。
个人层次所所检查的是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官员在界定和追求国家的对外政策目标时所起的作用,关注的中心是领导者的个人背景、历史经验、价值选择和领导风格对决策的影响。
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第一节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发展现实主义主要看法: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
这是现实主义学说的基本出发点。
2.在这个以无政府为特征的体系中,主要行为体是作为整体单位的国家。
国家在国际体系中如何行事,决定性因素是国际体系的性质和国家的实力,而不是国家内部的政治制度。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章节题库(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一、概念题1.国际政治(河北大学2010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0、2006年研)答: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是:①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这其中,它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同时,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②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③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学答: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包括国际社会、行为主体、政治关系和一般规律,其中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战略学、国际经济学、国际法学、外交学等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这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此外,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研究方法,包括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
3.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答:①国际政治的行为体传统上可以分为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两类。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国家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领土、人口、资源和完整的主权(最主要因素)之后,才能独立的参与国际事务,并通过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和影响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②非国家行为体是与国家行为体相对的概念。
它是指国家以外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的实体,它是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基础上产生的,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4.全球治理答:全球治理理论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而提出的旨在对全球政治事务进行共同管理的理论。
该理论最初由社会党国际前主席、国际发展委员会主席勃兰特于1990年在德国提出。
强调的不是权力和中央权威,而是力图通过某种全球规范和影响的网络来管理全球性事务。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国际政治学科)【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1.国际政治学是如何产生的?它是一个怎样的学科?答:(1)国际政治学的产生过程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
面对纷繁的国际关系现象,特别是国家间不断发生的各种冲突与战争,人们迫切需要找出认识国际行为模式的工具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确立一种国际秩序,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
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使得学者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尽管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把国际政治学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国际政治学”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但是国际政治研究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
(2)国际政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国际政治学从产生到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经历了一个较长过程。
与外交史、国际法、政治学这样的学科相比,国际政治学在20世纪上半叶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实践,以及冷战和各种国际冲突的检验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它才有了比较像样的可称为一门学科的轮廓。
①国际政治学迟迟未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跨学科特点。
这门学科在形成的过程中结合并吸收了其他许多学科的体系、框架与方法,而这些学科都是各具特色的。
由于涉及历史学、法学、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统计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生态学等众多学科,因此它的发展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十分庞杂的。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复习答案资料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复习答案资料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免费在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目录隐藏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与专业学习路径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典型题详解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典型题详解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典型题详解第四章国际体系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典型题详解第二部分国际安全第五章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典型题详解第六章国际冲突与秩序的建立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典型题详解第七章对外政策与外交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典型题详解第八章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典型题详解第三部分当代全球问题第九章环境问题与世界政治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典型题详解第十章恐怖主义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民族主义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核武器问题与核军控体制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典型题详解第十三章难民问题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典型题详解第四部分中国与世界第十四章从文明的发展看中国与世界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典型题详解内容简介隐藏本书是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部分 国际政治学理论(中)【圣才出品】
①他们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它们的相对物质力量;
②他们自身对国家间相对权力的判断;
③国家相对社会而言的力量与结构;
④对国家外交政策的轮廓和方向起决定性影响的系统压力。
(2)新古典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
新现实主义与新古典现实主义在理论上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a.新现实主义从结构的视角观察国际关系,最明显的弱点就是无法预测个别国家的对
外政策行为。
4 / 3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新古典现实主义作为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发展,强调了内部变量与外部变量、系统变 量与单位变量的结合,它力图解决新现实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c.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弱点也是明显的,即它不适于说明国际结构,不能对单个国家间 的战略互动的总体结果进行预测。
1 / 3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马基雅维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哲学家,代表作是《君主论》。马基雅维里在 这本书中提出了古典现实主义的一个中心命题,即人性恶。
②主要思想 马基雅维利特别强调力量,特别是军事力量的重要性。马基雅维里的论述奠定了现实主 义的一些基本原则。直到 20 世纪,这个学说才成为真正的理论体系。 (2)卡尔 ①代表作 1939 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国学者卡尔出版了《二十年危机》。 ②主要思想 a.现代的国际危机实际上意味着建立在利益一致概念上的空想主义大厦已经土崩瓦 解。 b.既有理想主义的因素,又有现实主义的因素,既有权力,又有道德原则,是健全的 政治理论赖以存在的基础。 (3)摩根索 古典现实主义的真正集大成者是摩根索。 ①代表作 《国家间政治》,1948 出版,标志着现实主义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说。 ②主要思想 摩根索所创立的现实主义学说的前提,就是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特性。 a.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而主权国家在各自领土范围内都是至高无上的法律 机构。在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制定法律和强制实施法律的中央权力机构。 b.在国际关系中,政治的思想和行动都是从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出发的。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圣才出品】
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现实主义学派的观点(见表2-1)★★★★★表2-1 现实主义学派的观点考点二: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一书中,提出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六原则:(1)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
(2)权力界定利益。
(3)以权力界定利益的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客观概念。
(4)普遍的道义原则在抽象的形式下是无法适用于国家行为的,必须在具体时间和地点的环境中加以贯彻。
(5)不能把特定国家的道义愿望与普天下适用的道义法则等同起来。
(6)强调政治学的独立性。
考点三:新现实主义与新古典现实主义的比较(见表2-2)★★★★★表2-2 新现实主义与新古典现实主义的比较考点四:进攻现实主义和防御现实主义的比较(见表2-3)★★★★★表2-3 进攻现实主义和防御现实主义的比较考点五:现实主义各个分支的异同点总结(见表2-4)★★★★★表2-4 现实主义各分支的异同点总结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国际关系范式,有明显的长处和短处。
(1)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现实主义提供了一组简单、明确、直接的原则,这些原则对国际政治的现实描述可以得到历史事实的证明。
正如制度主义者所指出的,现实主义过于重视冲突,而低估了国际制度在促进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2)批评意见认为,这些新的“现实主义者”的概念体系已经超越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这些对现实主义的扩展已越来越多地混同于自由主义、理想主义、道德主义和制度主义理论,而失掉了现实主义的特有属性。
(3)有关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争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更一般的问题,即一种理论发展得越来越不像原来的自己。
在这个意义上,发展才是一种理论有生命力的体现。
考点六:自由主义(见表2-5)★★★★表2-5 自由主义考点七: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见表2-6)★★★★★表2-6 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5-9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国际安全第五章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5.1复习笔记一、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1.“安全”概念的由来与界定(1)由来国际关系范畴的“安全”概念,是一个产生于西方的概念。
“国家安全”的现代用法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李普曼1943年的著作《美国外交政策》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家安全”的提法才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常用的标准概念,成为取代诸如军事事务、对外政策、外交事务等较陈旧词汇的新提法。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安全概念的应用日益增多。
(2)界定①界定最传统的观点是把安全等同于不存在军事威胁,或者把安全界定为保卫国家免受外来的颠覆和攻击。
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外界的现状,即国家是否受到威胁,而主观方面则是指人们的心态,即是否存在恐惧。
人们维护安全要实现两方面的目标,即不但要造就一种安全的现状,而且要造就一种安全的心态。
从这个角度讲,安全就是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
②造成界定不一的原因国家安全的概念是社会科学中最不明确和价值负载最多的概念。
安全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必然代表着不同的事情,这取决于人们必须保卫的东西,并且取决于威胁的性质。
造成安全概念界定不一的原因可归纳为主观和客观两类因素:a.从客观上讲,谋求安全的主体所面对的不安全状态与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安全挑战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安全考虑;b.从主观上讲,不同的安全主体出于对不同的安全利益的追求,也可能会对安全做出不同的界定。
就一个国家而言,不同的民族、种族、阶级、性别、职业等因素也可能造成不同的安全观念。
(3)安全威胁的分类国家所受的威胁,存在现实的威胁,也存在潜在的威胁。
①现实的威胁是指可见的危险,与安全的客观方面相联系,通常出现在局势紧张之时。
②国家所受到的潜在的威胁是指威胁的可能,它在某种意义上作用于人心理上一种较长远的东西,是对潜在威胁的忧虑,实际上体现的就是安全的主观涵义,通常发生在和平时期。
2.安全研究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安全研究与安全概念的产生大体同步。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际冲突与秩序的建立6.1 复习笔记一、冲突与战争的界定1.含义(1)冲突冲突包含战斗和战争,是人类群体间对抗的状态和行为。
它包括不可触及的思想、观念、文化和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对立,也包括可触及的如经济、军事等因素的竞争与对抗;包括不使用暴力的对抗,也包括使用暴力的冲突;包括较低烈度的对抗,也包括高烈度的对抗。
(2)战争战争是使用暴力的冲突,国际学术界一般界定战争为死亡1000人以上的冲突。
2.冲突与战争的分类关于冲突与战争,学术界有不同的分类:(1)张继良划分法①最高层次是国际战争;②第二层次是国际危机,是国际关系发生质变的恶性状态,是从国际对抗到国际战争的临界阶段;③第三层次是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如美苏冲突;④第四层次是非对抗性矛盾导致的冲突,如西方国家之间的冲突;⑤第五层次是语言象征性冲突。
(2)皮尔逊·罗彻斯特划分法①国家战争;②非战争的暴力模式;③内战。
(3)阿姆斯特茨划分法①古典战争古典战争是指自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体系确立之后,国家之间所发生的在政府指导下运用武装力量的战争。
这种传统的战争通常被认为是克劳塞维茨式的战争。
其主要特点包括:a.参与军事冲突的是国家;b.采取军事行动具有政治目的;c.军事行动遵从得到广泛接受的国际社会的规范和准则。
②总体战争总体战争是指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冲突模式。
作为一种国际战争,其特点是无限制地使用暴力,目的在于彻底击败对手,同样发生在主权国家之间。
③后现代战争后现代战争是指为现存政治体制合法性而进行的国际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国家行为体影响的上升以及全球性相互依赖进程的发展。
二、战争的起因国际学术界常用层次分析法,即从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三个层面分析战争的起因。
1.个人层面在个人层面,可能导致战争的因素有:(1)人的本性,例如传统观点认为,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天生所具有的敌意与侵略本性;(2)领导者个人的好恶和对形势的判断;(3)决策者的预期所得;(4)个人道德,即卷入战争的人认为战争是合法和可以接受的暴力。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圣才出品】
第五章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1.关于安全的概念和安全威胁的分类(见表5-1)★★表5-1 关于安全的概念和安全威胁的分类2.安全研究的发展(见表5-2)★★表5-2 安全研究的发展历程3.安全研究的对象与体系多数学者认为,安全研究的对象是综合的与多层面的。
它的框架与结构可以分为横向与纵向两个体系。
(1)纵向的分层①国际体系,这是最高的层次,包含整个星球;②国际子系统,指国际体系中单元的组合,即国际组织,包括地区性组织,如东盟、美洲国家组织等,也包括其他性质的国际组织,如经合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等;③单元,指由各种不同的子群体、组织、共同体以及个人所构成的行为体,诸如国家、民族、跨国公司等;④子单元,单元之内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它们能够影响单元的行为,如官僚机构、院外集团等;⑤个人,这是大多数社会科学研究中分析的底线。
(2)横向的划分布赞等人主张划分横向的扇区,即把安全研究划分为经济、环境、社会、军事、政治等五个方面。
其涉及的是安全的内容。
布赞等人指出,军事扇区涉及的是强制性关系;政治扇区关系到权力、统治地位与承认;经济扇区涉及贸易、生产与金融关系;社会扇区涉及集体的认同关系;环境扇区涉及的是人类活动与生物圈的关系。
考点二:各大理论流派的安全观(见表5-3)★★★★表5-3 各大理论流派的安全观考点三:安全战略分析★★从安全研究的范畴来讲,战略所涉及的行为体主要是指主权国家,而所涉及的内容则包括国家维护安全的出发点、国家面对的主要安全问题以及国家维护安全的途径与手段等要素。
1.国家利益的定义及相关流派的论述(见表5-4)表5-4 国家利益的定义及相关流派的论述2.国家面对的安全问题: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1)安全问题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国际形势中出现的变化,国家面对的威胁和维护安全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①先是东西方关系中出现了缓和的气氛,随后则发生了苏联和东欧诸国的剧变。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复习答案资料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免费在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目录隐藏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与专业学习路径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典型题详解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典型题详解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典型题详解第四章国际体系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典型题详解第二部分国际安全第五章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典型题详解第六章国际冲突与秩序的建立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典型题详解第七章对外政策与外交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典型题详解第八章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典型题详解第三部分当代全球问题第九章环境问题与世界政治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典型题详解第十章恐怖主义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民族主义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核武器问题与核军控体制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典型题详解第十三章难民问题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典型题详解第四部分中国与世界第十四章从文明的发展看中国与世界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典型题详解内容简介隐藏本书是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李少军第三版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复习重点完整版
《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李少军第三版,200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二部分国际安全第六章国际冲突与秩序的建立第三节冲突解决与秩序建立(Page 202)一.世界联邦主义世界联邦主义是理想主义学派的一种解决国际争端的模式,是有关国际组织运作的最激进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要促进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和谐,就必须自愿地拆除国家主权的藩篱,按照联邦与民主的原则,实现政府权力的集中化。
换言之,世界各国应通过法律程序,在全球层面上建立一个世界政府。
这个政府可以降低乃至消除战争,促进人类幸福。
1815年,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等欧洲强国组成的“神圣同盟”,是建立国际政府的最早尝试。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国际联盟,与“神圣同盟”相比,有了比较完善的组织。
它的政治结构包括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
大会由所有会员国的代表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建立起来的联合国,与国联相比,无论是组织形式、成员国数量、管理领域的广度,还是存在的时间和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这三个组织都只是国际组织,并未把成员国组成为世界联邦,其职能之类似于世界政府,并非真正的世界政府。
换言之,世界联邦主义只是理想而非现实。
二.集体安全1.概念集体安全作为一种模式,始于17实际欧洲三十年战争。
为了解决冲突结束战争,参战各国召开了威斯特法里亚大会。
所谓集体安全,就是一批国家构成一定的安全共同体,诸如同盟、条约组织、国际组织等,在这个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国承诺共同行动,援助受到侵犯的成员国,对于破坏和平的国家实施强制性措施,诸如经济制裁,必要时则实施军事制裁。
对一国的攻击就是对所有国家的攻击。
集体安全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单个的的民族国家在国际范围内常常不能实现自己的安全,因此需要依靠某种国家的集团,这样就提出了相对个体安全而言的集体安全问题。
2.集体安全运作的必需条件:(1)权力应当有相当的分布,这样才能对任何可能的侵略国家构成威慑。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部分 当代全球问题(上)【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当代全球问题第九章环境问题与世界政治9.1 复习笔记一、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生态与环境问题所涉及的主要概念是生态与环境。
(1)概念环境,广义地讲是指人生存的物质环境,即人的生存场所和赖以生存的资源。
而生态则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2)人类生存环境的分类就人类的生存环境而言,大体可分为两类:①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人周围的一切原生的自然要素,诸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地表的水体、土壤,地下的各种矿产资源以及多样化的生物物种。
②人为环境人为环境是指人类为了提高物质享受而创造出来的环境,即通过农业、工业、建筑、交通、通讯等工程造就出来的物质设施。
(3)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分类人类在生态与环境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既有原生的自然环境问题,也有人为的次生环境问题。
地震和气候异常所造成的损害就是原生环境问题,而各种污染问题,诸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以及土地荒漠化、臭氧层耗竭、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则属于人为的次生环境问题。
(4)特点地球环境日益恶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①它的积累可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②生态威胁不仅是对当代人的威胁,更重要的在于它是对下一代乃至下几代人的威胁;③生态威胁,特别是地球原生自然环境的破坏往往是不可逆转的;④生态问题很少是单独一个国家的问题,是没有国界的,是全球性的。
(5)涉及层面同生态与环境有关的问题涉及不同的层面,大致包括三种情况:①国内问题国内问题是指一个国家自然环境的破坏只是给本国人民的生存造成威胁,诸如内湖、内河受到污染,森林被滥砍滥伐,生物物种濒危等。
②国际问题国际问题是指一个国家破坏环境的行为所造成的连带影响给别国的环境造成损害,诸如流经多国河流的水污染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跨国空气污染和酸雨问题等。
③全球性问题全球性问题是指世界性的环境变化的影响,诸如气温升高,臭氧层变薄出现空洞等。
这三种情况的划分只能是大致的,因为生态与环境问题具有最显著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任何生态与环境问题从长远来说对整个地球都是有影响的。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体系)【圣才出品】
第四章国际体系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国际体系及其社会意义(见表4-1)★★表4-1 国际体系及其形成考点二:权力政治与世界格局按照现实主义理论,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是以国家为主角的权力政治。
为体的这种互动会使整个世界形成一种权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大国的权力分布决定着国际秩序的形态与走势。
对于这样的权力体系,人们通常称之为世界格局。
1.权力及相关概念的定义(见表4-2)★★★表4-2 权力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的定义2.权力的分类(见表4-3)★★表4-3 权力的分类3.影响权力的因素(见表4-4)★★表4-4 影响权力的因素4.国际权力结构国际权力结构所涉及的是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权力的分布。
由于世界上的国家大小不一,强弱不等,因此权力体系的构成呈某种金字塔的形状。
位于权力结构顶端的是超级大国,其次是大国,再下面是中等国家和小国。
(1)“极”的含义“极”是指国际权力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国。
(2)国际权力结构的类型从以往的权力结构看,大国所构成的国际权力结构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单极、两极和多极。
单极是指权力集中于一个国家,两极指权力集中于两个国家,多极则是指权力集中于三个以上的国家。
5.国际权力的模式(见表4-5)★★表4-5 国际权力的模式6.国际权力结构的变革国际权力结构的变革源于国家权力的不同的增长率。
(1)吉尔平的假定罗伯特·吉尔平在研究国际体系中的国家行为时,提出了如下假定:①如果没有一个国家相信改变一种国际体系是有利可图的,那么这种体系就是稳定的(即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②如果预期利益大于预期成本(即可能获得纯收益),那么一个国家就可能力图改变这种国际体系。
③一个国家通过领土、政治和经济扩张的方式谋求国际体系变革的过程,只有到付出的成本大于收益时才会停止。
④当变革和扩张的成本与所得收益达到平衡状态之后,维持现状的经济成本的增长就会快于维持现状所得到的经济能力的增长。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状元笔记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八章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第一节经济安全的界定与影响要素(Page247)经济安全是就国家的经济生活状态而言的,即国家的经济生活不受威胁,没有危险。
一.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水灾、旱灾、风灾、生态环境恶化、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自然界的不安全因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影响经济安全的社会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人的意志和行为的产物,它有不同的层面,即涉及个人、团体、国家政府,更涉及国际组织乃至全球因素,既涉及经济本身的因素,也涉及军事、政治、文化乃至民族宗教等因素。
二.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发展速度、有无泡沫成分、通胀率、就业状况、国际收支情况、金融业运转是否正常等等。
非经济因素:特别是政治和军事因素。
在安全问题上,经济和政治存在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经济安全会受到政治和军事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安全问题又可能作为原因引发政治问题。
三.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前资本主义时期,国内因素主要表现为国家安定与否,统治者的政策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因素主要表现为国家间战争。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限定性作用日益下降,经济受国际因素的影响日益扩大。
从概念上将,国内和国际因素是以主权国家的范围为界限的,主权可支配的是国内因素,反之则是国际因素。
四.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客观性因素主要是指不以一国国民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别国或国际社会的因素等。
主观性因素主要是指人的故意行为的影响,包括政府的政策,国内居民的信心以及官员是否腐败等。
通常情况下,主观因素起决定作用,政府政策至关重要。
所谓经济安全,笼统地说,就是国家的经济生活不受威胁,没有危险。
综合上述范畴来思考经济安全的一般概念所得到的认识就是:(1)在自然环境方面(包括资源)不存在对经济的威胁;(2)国家内部社会安定,政治制度和经济决策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人心稳定;(3)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比较有利,不存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威胁和世界性经济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
8.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经济安全的界定与影响因素(见表8-1)★★★
表8-1 经济安全的界定与影响因素
考点二:经济发展与安全(见表8-2)★
表8-2 经济发展与安全
考点三:国际关系中的经济战(见表8-3)★★★
表8-3 国际关系中的经济战
考点四:经济制裁的相关论述(见表8-4)★★
表8-4 经济制裁的相关论述
考点五:石油危机(见表8-5)★
表8-5 石油危机
考点六:金融危机(见表8-6)★★
表8-6 金融危机
8.2 课后习题详解
1.怎样理解经济安全的含义?
答:经济安全作为一种观念,应该有久远的历史,因为当人类在经济上多次遭遇威胁和危险之后,他们肯定就有了某种寻求“经济安全”的意识,尽管这种意识变成明确的概念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的经济生活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