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流域生态健康评估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河湖生态健康评价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河湖生态健康评价研究

2020年6月Jun.2020江 苏 水 利JIANGSUWATERRESOURCES水生态与环境15 收稿日期:20200220作者简介:张天琪(1995—),女,本科,研究方向为微机继电保护及河道治理评价。

Email:tianqi_zhang1995@163.com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河湖生态健康评价研究张天琪(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研究提出利用BP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对河湖生态健康进行评价,通过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河湖生态健康评价系统模型,根据评价指标的数量设定BP神经网络输入层节点个数为18,同时依据河湖生态健康指数的种类个数设定输出层节点为5个。

通过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在第573次迭代的时候,训练模型满足所设定的误差要求,所得到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根据相关评价指标准确评价河湖生态健康指数。

关键词:BP神经网络;河湖生态;健康指数;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839(2020)06001505StudyontheecologicalhealthevaluationofriversandlakesbasedonBPneuralnetworkalgorithmZHANGTianqi(JiangsuTaizhouLeadingRiverAdministrativeOffice,Taizhou225300,China)Abstract:BPneuralnetworkintelligentalgorithmwasproposedtoevaluatetheecologicalhealthofriversandlakes.ByconstructingamodelofriverandlakeecologicalhealthevaluationsystembasedonBPneuralnetwork,thenum berofBPneuralnetworkinputlayernodesweresetto18accordingtothenumberofevaluationindicators,whiletheoutputlayernodesweresetto5accordingtothespeciesnumberoftheecologicalhealthindexofriversandlakes.BytrainingtheBPneuralnetworkmodel,thetrainingmodelmettheseterrorrequirementsatthe573thiter ation.TheobtainedBPneuralnetworkmodelcouldaccuratelyevaluatetheecologicalhealthindexofriversandlakesaccordingtorelevantevaluationindicators.Keywords:BPneuralnetwork;riverandlakeecology;healthindex;evaluationindicator1 概 述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带来河、湖等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问题。

栖息地质量指数方法在辽河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栖息地质量指数方法在辽河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分析结果见表 1ꎮ
指标
第一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
PH
0 181
0 293
0 188
0 098
COD mn
0 246
0 351
0 443
0 535
COD cr
BOD5
NH3 - N
电导率
TP
TN
NO3 - N
NO2 - N
K+
Ca2 +
Na

Mg2 +
Cl -
SO24 -
0 370
0 438
价ꎮ 评价结果表明: 辽河综合污染指数在 0 12 ~ 0 35 之间ꎬ 水生态健康总体属于亚健康状态ꎮ
关键词: 栖息地质量指数ꎻ 水生态评价指标体系ꎻ 综合污染指数ꎻ 辽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X820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 ̄1305(2021)04 ̄0059 ̄03
0 531
- 0 301
贡献率 / %
0 29
0 25
0 398
HQI
率/ %
累积方差贡献率 / %


水生态健康指标分析结果
方差贡献率 / %
全部特征指标

表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辽河流域
DO
初始特征指标
主成分
DO
健康
亚健康
< 6 0 {6 0ꎬ 6 5}
一般
较差
极差
{6 5ꎬ 7 0}
省的工业城市ꎬ 工业、 城市生活对河流污染影响程
度较高 [3] ꎮ 多个研究结果表明 [4 ̄9] ꎬ 辽河流域水生
准体系作为辽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指标体
态环境状况受到城市以及工业化发展影响较大ꎮ 近

黄河内蒙古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

黄河内蒙古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

2 Inr n oi Istt o el i l uvy H ho,Inr noi 00 2 ,C ia .ne gl ntu Go gc r , oh t n e Mog l Mo a i ef o aS e a 10 0 hn ;
3 Jnn ueuo u lyadTcn a ue io . ii B r Q ai n eh i l prs n,Jnn ,Sa d n 2 2 0 C ia g a f t c S vi iig h nog 70 0, hn )
态系统建康状况进行 了评价 。结果表明 :黄河内蒙古段 2 0 06年生态 系统建康 评价最终 得分为 0 5 8 .5 ,处于 中等 健康状 态 。提出 了改善黄河内蒙古段健 康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评价成 果为黄河 内蒙古 段 的生 态环境 的改善 与管理提供 重要 的
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黄河 内蒙古段 ;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指标 体系
中 图分 类 号 :X 0 ;P 9 53 55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00—82 ( 0 8 0 5 7 2 0 ) 6—12 0 0 2— 6
E au t n o o y tm at t t s o n e o g l n S cin o l w v r v l ai fEc s se He h S a u fI n r M n oi e t fYel Rie o l a o o
Z HAO u .h S o z i’ ,WANG id n 。 Pe. o g

K N a- WA G X.u n’ Z A n , Si a Z A G Qn O G F nj , N i a , H 0 J H h. o , H N ig i k u b

2023年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

2023年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

2023年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一、引言2023年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是当前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污染。

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建立科学的监测与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二、目前状况在我国,水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目前流域水生态监测主要集中在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系统的要素指标上,如COD、氨氮、叶绿素a、生物多样性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水的污染状况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它们的监测范围比较有限,往往只是局限于水体表面和污染源的周围。

对于流域水生态系统整体的状况,我们还需要建立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监测与评价体系。

另外,目前一些地方在水生态监测方面的技术力量和设备设施仍然不够完善,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未来展望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未来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需要进行全面升级和完善。

我们应该加大对监测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提高水生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我们需要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探索更加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使监测数据能够更好地指导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决策。

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结合当地的水生态环境特点,制定出更为具体和可操作的监测与评价标准。

四、个人观点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2023年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应该朝着全面、精细和科学的方向发展。

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我们当下的水资源环境,更是为了未来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享受清洁、优质的水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

五、结论2023年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监测技术和方法,建立更加全面和科学的监测与评价体系,以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估研究

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估研究

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估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水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科学家们开展了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估研究。

本文将探讨水生态系统的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研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水生态系统的评估对象和评估指标水生态系统的评估对象通常包括水质、水生物多样性、底栖生态系统以及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等。

水质评估主要关注水体中的污染源和污染物,通过采集和分析水样来确定水质的状况。

水生物多样性评估则研究水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以了解生物群落结构和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贡献。

底栖生态系统评估侧重于研究水体底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比如,通过调查和分析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可以评估出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

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估则关注水体的各种服务功能,如供水、水产养殖、水景观等。

通过评估这些服务功能,可以判断水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实际价值和可持续性。

第二部分:水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和技术水生态系统评估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生态模型和遥感技术等。

野外调查是评估水生态系统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包括采样、标本收集和现场观察等。

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和样本,科学家们可以获得有关水质、生物多样性和底栖生态系统的信息。

实验室分析则是将采集的水样、土样或生物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物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分析,从而了解水生态系统的状况和污染程度。

生态模型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和预测水生态系统变化的方法。

通过输入相关参数和数据,模型可以模拟出不同因素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为评估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卫星和航空器获取水生态系统相关信息的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空间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的监测数据,为水生态系统评估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第三部分: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估研究的重要性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估研究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评估研究可以为水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太子河流域河流健康综合评价

太子河流域河流健康综合评价
摘 要:太子河流域地处辽宁省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区域,且水利工程开发建设对 流域内生态系统健康影响较为显著。文章以太子河流域为例,通过收集整理河流水文、水质、 物理结构等数据资料,对流域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社会服务、水生态、水环境及水文情势的 角度进行诊断。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流健康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河流生态环境特点和流 域健康评价相关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多种河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因子和生态河流完整性状况, 确定了参评指标的指数,对各参数权重引入 AHP层次分析法确定。结果显示:太子河流域生 态完整性评价介于健康与亚健康的中间状态,社会服务功能处于较理想状态,评分值分别为 64.2、78.5;底栖动植物种类稀少、河岸带状况欠佳及河流连通阻隔严重等环境因素对流域健 康的影响显著,水生生物健康与河流物理结构较差;在流域健康评价中所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关键词: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太子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B
0 引 言
河流系统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使得流域生态功能 不断退化,对 流 域 生 态 健 康 的 评 价 研 究 越 来 越 引 起 水文学者与水管部门的重视。河流健康是一种具有 社会属性的 描 述 人 类 存 在 状 态 的 概 念,在 流 域 管 理 过程中引入 河 流 健 康 指 标,对 于 保 护 流 域 生 态 环 境 和维护河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会发展背景 和 自 然 环 境 生 态 系 统,建 立 了 满 足 流 域 水资源管理 要 求 的 河 流 健 康 评 价 体 系。 然 而,在 流 域健康评价中还未形成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1-3]。
太子河流 域 的 生 态 环 境、水 环 境 与 水 文 情 势 等 受水利工程 的 开 发 建 设 影 响 显 著,尤 其 是 当 地 社 会 经济与生态环境等受水资源减少的影响更加突出, 进一步加剧了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 盾,生态环境的保护压力持续增大,直接影着经济 社会的健康发展与流域生态安全。对于河道生态健 康的分析仍 然 为 目 前 河 道 评 价 的 重 要 内 容,而 影 响 河道健康的 因 素 较 多 且 各 因 素 具 有 密 切 的 联 系,综 合考虑各因 素 指 标 的 系 统 评 价 较 少。 鉴 于 此,文 章 结合太子河流域特点,综合考虑河流水生态、水质与 水量状况构 建 河 流 健 康 评 价 体 系,对 河 流 健 康 运 行 状态从河流社会服务功能与生态完整性的角度进行 评价,以期为 流 域 水 资 源 合 理 开 发 利 用 与 生 态 环 境 治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4]。

流域生态安全调查评估

流域生态安全调查评估

流域生态安全调查评估
流域生态安全调查评估是指通过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风险进行调查和评估,旨在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修复措施,保障流域生态安全的一项工作。

在流域生态安全调查评估中,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内容的研究和分析:
1. 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水质、水量、土壤质量、植被状况等方面的评估,了解流域内生态环境的现状和趋势。

2. 生态系统功能评估:评估流域内各种生态系统的功能,如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土壤保持等,以了解流域生态系统对环境的维持和恢复能力。

3. 生态风险评估:评估流域内的生态风险和潜在的生态问题,如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以确定流域内存在的生态风险点和要素。

4. 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提出: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等措施,以提高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能力。

在流域生态安全调查评估中,还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水文模型等,以获取流域内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为调查评估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需要
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环境,以促进流域生态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5)1.4 报告结构安排 (6)二、河流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7)2.1 河流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8)2.2 河流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9)2.3 河流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 (11)2.4 河流流域水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12)三、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方案设计 (14)3.1 工程目标与任务 (15)3.2 治理思路与原则 (16)3.3 治理措施体系 (17)3.4 工程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18)四、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路线 (19)4.1 水污染源控制技术路线 (20)4.2 水环境治理技术路线 (22)4.3 水生态修复技术路线 (23)4.4 工程效益评估方法 (24)五、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经济评价 (25)5.1 工程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6)5.2 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分析 (28)5.3 工程经济效益预测与评估 (29)5.4 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 (30)六、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社会影响评价 (32)6.1 工程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分析 (34)6.2 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35)6.3 工程对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37)6.4 社会风险与调适措施 (38)七、结论与建议 (39)7.1 结论总结 (40)7.2 建议与展望 (41)一、前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流域水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质下降、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屡见不鲜。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开展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河流域水环境的全面分析,探讨实施综合治理工程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经济效益。

河流健康评估报告及分析

河流健康评估报告及分析

河流健康评估报告及分析作者:盛亚美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18期摘要:研究河流生态需水是現代化建设必然步骤,生态环境建设已然成为了我们目前的重要课题,同时河流问题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可以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

我国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关注较晚,从目前的研究水平进行分析仍在起步阶段,相关的工作处理的还不够完善,在理论以及计算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在选定生态需水评估方案后需要综合考虑河流类型、外界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从而进行计算。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均存在河流,所以在工作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对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计算。

关键词:河流健康;评估报告;分析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8-0012-020 引言随着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需要,河流健康评估工作越来越重要。

河流健康评估工作是以科学研究与监测为条件进行的,另外工作结果很容易让人理解,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广。

评估方案在实行的时候是很复杂的并且在选定生态需水评估方案后需要综合考虑河流类型、外界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从而进行计算。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均存在河流所以在工作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准确对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计算。

1 河流健康与河流健康评估概念随着现实的需要,河流健康概念出现了,但在一开始并不被科学界所认可,因为部分科学研究人员认为河流健康概念在工作中并不能对具有生命特征的动植物进行准确的描述。

其在表述时表现出来较强的主观性,缺乏严谨性不能用它对河流生态状况进行科学研究、分析。

后期科学界中将河流健康作为是一项衡量河流生态状况的指标。

河流健康的评估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加入科学的研究方式以及现代化测量方法,为了能加强在工作中的交流使用简单通俗的讲述方式,在工作中使用时具备很好的工作效果,是过去其他生态测量所不具备的。

在使用它对河流健康进行评价从而使国家能够向人民大众讲解目前河流状况,对于检测管理者也具有很大的意义,方便其对于河流健康工作的开展。

浙江省钱塘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

浙江省钱塘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

第44卷第1期2024年2月水土保持通报B u l l e t i n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V o l .44,N o .1F e b .,2024收稿日期:2023-05-08 修回日期:2023-09-03资助项目:国家 十三㊃五 重点工程项目 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 (Z J C G Z F [2020]189);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21C 03190);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203B 23) 第一作者:苏敏(1999 ),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资源与信息技术㊂E m a i l :s u m i n y a o k u a i l e @163.c o m ㊂ 通信作者:方晓波(1978 ),男(汉族),浙江省临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评价与管理的研究工作㊂E m a l i :f a n gx b @Z a f u .e d u .c n ㊂浙江省钱塘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苏敏,虞方伯,方晓波(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浙江杭州311300)摘 要:[目的]分析浙江省钱塘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状况,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管理提供科学参考㊂[方法]基于生命共同体理论与活力 组织力 恢复力(v i t a l i t y -o r ga n i z a t i o n -r e s i l i e n c e ,V O R )生态模型理论,构建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㊂利用3S 技术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对钱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分级㊂[结果]①2020年,钱江源区域的淳安县处于生命共同体健康状态,建德市㊁开化县㊁常山县生命共同体均为亚健康状态㊂②2015 2020年4个县(市)生命共同体健康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健康指数上升趋势大小依次为:建德市>常山县>淳安县>开化县㊂③2020年,4县(市)中山水林田湖草子系统健康状态最好的为常山县,最差的为淳安县;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最好的为淳安县,最差的为常山县㊂④钱江源区域林㊁田子系统结构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有待提升优化㊂⑤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对于提升钱江源区域生命共同体健康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㊂[结论]钱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㊂4县(市)接下来应针对山㊁水㊁林㊁田㊁湖等子系统的不同问题开展相关修复工作,同时进行统筹规划与生态整治,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的统筹共治㊁健康管理与持续经营㊂关键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V O R 模型;钱塘江源头;浙江省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88X (2024)01-0097-12中图分类号:X 826文献参数:苏敏,虞方伯,方晓波.浙江省钱塘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2024,44(1):97-108.D O I :10.13961/j .c n k i .s t b c t b .2024.01.011;S u M i n ,Y uF a n g b o ,F a n g Xi a o b o .H e a l t h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l i f e c o m m u n i t i e so fm o u n t a i n s -r i v e r s -f o r e s t s -f a r m l a n d s -l a k e s -g r a s s l a n d s i ns o u r c ea r e ao f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 i nZ h e j i a n g Pr o v i n c e [J ].B u l l e t i n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 ,2024,44(1):97-108.H e a l t hE v a l u a t i o no fL i f eC o m m u n i t i e s o fM o u n t a i n s -R i v e r s -F o r e s t s -F a r m l a n d s -L a k e s -G r a s s l a n d s i nS o u r c eA r e a o f 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 i nZ h e j i a n g Pr o v i n c e S u M i n ,Y uF a n g b o ,F a n g Xi a o b o (C 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R e s o u r c e s /C o l l e g e o f Ca rb o n N e u t r a l i t y ,Z h e j i a n g A&F U n i v e r s i t y ,H a n g z h o u ,Z h e j i a n g 3113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h e h e a l t h s t a t u s o f t h e l i v i n g c o mm u n i t y ofm o u n t a i n s -r i v e r s -f o r e s t s -f a r m l a n d s -l a k e s -g r a s s l a n d s i n s o u r c e a r e a o f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 o f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w e r e a n a l yz e d i n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l a n d 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 a n de c o l o g i c a lm a n a g e m e n t .[M e t h o d s ]B a s e do nl i f ec o mm u n i t y t h e o r y a n dV O R (v i t a l i t y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r e s i l i e n c e )e c o l o g i c a lm o d e l t h e o r y ,ah e a l t h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s ys t e m o f l i f e c o mm u n i t i e sw a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U s i n g 3St e c h n o l o gi e sa n ds o c i o e c o n o m i cs t a t i s t i c s ,t h eh e a l t hs t a t u so f t h e l i f e c o mm u n i t y i n t h e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 s o u r c e a r e aw a s e v a l u a t e d a n d g r a d e d (w i t h t h e c o u n t y a s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u n i t ).[R e s u l t s ]①T h e l i f e c o mm u n i t y h e a l t h i n d e x o f C h u n a nC o u n t y i n 2020w a s c l a s s i f i e d a s h e a l t h y,b u t t h e l i f e c o mm u n i t y h e a l t h i n d e x e s o f J i a n d eC i t y ,K a i h u aC o u n t y ,a n dC h a n g s h a nC o u n t y we r e c l a s s if i e da s s u b -h e a l t h y .②F r o m2015t o 2020,t h e o v e r a l l l i f e c o mm u n i t y h e a l t h i n d e x o f t h eQ i a n t a ng Ri v e r s o u r c e a r e as h o w e da nu p w a r dt r e n d,a n dt h eu p w a r dt r e n dd e c r e a s e di nt h ef o l l o w i n g o r d e r:J i a n d e>C h a n g s h a n> C h u n a n>K a i h u a.③A m o n g t h ef o u rc o u n t i e s(c i t i e s)i nt h e 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s o u r c ea r e ai n2020, C h a n g s h a nC o u n t y h a dt h eb e s th e a l t hs t a t u sf o rt h e m o u n t a i n s-r i v e r s-f o r e s t s-f a r m l a n d s-l a k e s-g r a s s l a n d s s u b s y s t e m,w h i l eC h u n a nC o u n t y h a d t h ew o r s t h e a l t hs t a t u s.C h u n a nC o u n t y h a d t h eb e s t h e a l t hs t a t u s f o r t h e e c o s y s t e ms u b s y s t e m,w h i l eC h a n g s h a nC o u n t y h a dt h ew o r s th e a l t hs t a t u s.④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s e r v i c e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f o r e s t s a n d f a r m l a n d s s u b s y s t e m s i n t h e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 s o u r c e a r e a n e e d s t o b e i m p r o v e da n do p t i m i z e d.⑤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t o r a t i o n p i l o t p r o j e c t i n t h e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 s o u r c e a r e ah a d p l a y e da p o s i t i v e r o l e i n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h e a l t h s t a t u s o f t h e l i f e c o mm u n i t y t o s o m e d e g r e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t o r a t i o n p i l o t p r o j e c to f m o u n t a i n s-r i v e r s-f o r e s t s-f a r m l a n d s-l a k e s-g r a s s l a n d si nt h e 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 s o u r c e a r e ah a sa c h i e v e dv a r i o u ss t a g e so f r e s u l t s.T h ef o u rc o u n t i e s(c i t i e s)s h o u l dn e x tc a r r y o u t r e l e v a n t r e s t o r a t i o nw o r k t o a d d r e s s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m o u n t a i n s,r i v e r s,f o r e s t s,f a r m l a n d s,a n d l a k e s s u b s y s t e m s.A t t h es a m e t i m e,g o v e r n m e n t ss h o u l dc a r r y o u t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p l a n n i n g a n de c o l o g i c a l r e n o v a t i o n i n o r d e r t o a c h i e v em o r e s c i e n t i f i c a l l y i n t e g r a t e d g o v e r n a n c e,h e a l t hm a n a g e m e n t,a n d s u s t a i n a b l e m a n a g e m e n t f o r t h em o u n t a i n s-r i v e r s-f o r e s t s-f a r m l a n d s-l a k e s-g r a s s l a n d s c o mm u n i t y s y s t e m.K e y w o r d s:m o u n t a i n s-r i v e r s-f o r e s t s-f a r m l a n d s-l a k e s-g r a s s l a n d s;l i f ec o m m u n i t y h e a l t h a s s e s s m e n t;V O R m o d e l;s o u r c e a r e a o f 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大背景下,开展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的研究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㊂通过对中国各个区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进行评价,掌握其健康状态,有针对性地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促进中国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㊂目前专门针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中国㊂国外类似研究主要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领域,且大多集中在对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的改进上[1]㊂例如P a nZ h e n z h e n 等[2]认为经典的生态系统活力㊁组织㊁恢复力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框架(e c o s y s t e m s e r v i c e sv a l u a t i o n f r a m e w o r k)[3]忽略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因而将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需求纳入生态系统健康评估;X i a oR u i等[4]则是基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活力 组织力 恢复力(v i t a l i t y-o r g a n i z a t i o n-r e s i l i e n c e,V O R)评价框架构建了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框架;Y u W e i w e i等[5]根据陆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沿海海湾特定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并将其应用于两个典型的沿海海湾 胶州湾和大亚湾㊂中国对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的研究也处在初期㊂吕思思等[6]以红枫湖地区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为例,基于生命共同体基本状态以及其与人的协调性方面构建了健康评价体系;苏维词等[7]则是将人作为子系统列入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体系,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对重庆库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㊂上述两篇文献从不同方面考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但缺少对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判断㊂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指的则是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的协同性和有机联系,人类与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相互作用㊁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关联的共同体[6],那么受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影响的生态系统也应与其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共同体㊂因此,本研究认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不仅要包含山水林田湖草人各子系统的健康状况,也要包括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㊂在对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众多研究中,经典V O R评价框架侧重于衡量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8],因此本研究基于V O R评价框架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引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体系之中㊂本文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与V O R 评价框架结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9-11]与综合指数法[12]确定指标权重,以浙江省钱塘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的工程范围作为研究对象,县域作为研究单元,探究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生命共同体健康状况㊂1研究区概况钱塘江是浙江省的母亲河,其南㊁北两源均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南源的衢江(兰江)流经开化县和常山县,北源的新安江流经淳安县和建德市,最终在建德市的梅城汇合[13]㊂由于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的工程范围只涉及开化㊁常山㊁淳安㊁建德4个县(市),故本研究只针对浙江省域内的区域,并称之为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图1)㊂89水土保持通报第44卷图1浙江省钱塘江源区域地形图F i g.1T o p o g r a p h i cm a p i n s o u r c e a r e a o f 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 i n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浙江省钱塘江源区域(下文简称钱江源区域)位于浙江省西部(东经118ʎ01' 119ʎ44',北纬28ʎ46' 30ʎ02'),地处浙㊁赣㊁皖3省交界,内有建德市㊁淳安县㊁开化县和常山县4个县(市),2020年年末常住总人口约1.60ˑ105,总面积约10066.74k m2,占浙江省面积的9.89%,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㊁长三角地区重要战略水源地和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㊂钱江源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年平均气温为17ħ,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地形以丘陵为主且多高山陡坡,汛期易发生泥石流㊁滑坡等地质灾害㊂域内部分地区人类活动强烈,生态环境敏感,水土流失面积大,裸露地表多,再加上其地处钦杭成矿带,废弃矿山点多面广,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滞后,致使区域内的地表植被㊁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4]㊂钱江源区域的水源安全问题尤其重要,淳安县的千岛湖是中国特大型水库,长三角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在水资源安全保障㊁防洪减灾方面具有战略地位,2019年起,为杭州等下游城市1.30ˑ107居民提供饮用水㊂由此可见钱江源区域的生态修复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㊂2018年,浙江省钱塘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下文简称钱江源生态修复工程)获批成为第三批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试点㊂该生态修复工程主要涉及钱塘江北源的淳安县㊁建德市和钱塘江南源的开化县㊁常山县4县(市)的7大领域79个重点项目,以水源涵养为基点,以千岛湖和马金溪 常山港干流及主要支流为主体,划分出水土保持㊁生物多样性保护㊁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功能区,统筹协调涉及农田㊁水体㊁森林㊁矿山等各要素的保护修复工作,解决该区域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14]㊂通过治理,钱江源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截至2021年9月已完成岸线治理446.00k m,废弃矿山治理面积20.01k m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80k m2,土地综合整治面积43.28k m2,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面积32.12k m2,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面积51.53k m2㊂识别该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可检验钱江源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效果,对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㊂2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2.1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对相似度高㊁代表性强的文献[15-17]进行重点研究后,基于科学性㊁综合性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原则,本研究从山水林田湖草人子系统健康状态和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两个方面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体系(见图2)㊂2.1.1山水林田湖草人子系统健康状态评价指标构建山水林田湖草人子系统健康状态由山㊁水㊁林㊁田㊁湖㊁草㊁人7个子系统组成㊂(1)山子系统㊂海拔较低㊁相对高差小㊁地面破碎化低的地方,工农业生产规模较大,人口较密集,地表物质稳定性高,滑坡㊁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会少,更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同时依据相关法律以及建设规范[18-19],区域面积内坡度(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超过25%的面积越大,城市建设㊁农业生产就会越受到限制㊂因此,选取平均海拔㊁相对高差㊁25%以上坡度覆盖率和沟壑密度作为山子系统的评价指标㊂(2)水子系统㊂降水量直接影响区域内河流的流量,以及植被生长和农业生产方式;供水量反映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要以及对区域水环境的干扰程度;污水排放量以及污水处理率则会直接影响河流以及地下水水质,也反映出地区对生态环境重视的程度㊂因此,选取降水量㊁供水量㊁污水排放量㊁污水处理率作为水子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㊂(3)林子系统㊂林地覆盖率直接反映出区域内林木种植的面积;植被覆盖度是衡量生态环境治理㊁保护强度的重要评价指标;林业产值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到人类活动对林子系统的干扰情况㊂因此,选取森林覆盖率㊁植被覆盖度㊁林业产值作为林子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㊂(4)田子系统㊂水田㊁旱地面积比重较大的区域,粮食生产能力较强,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水田比旱田作物产量高,粮食生产能力强,对居民基本生活保障能力就越强;粮食单产是反映粮食单位产出量的指标,粮食单产越高耕地质量和耕地利用率越高㊂因此,选取水田面积比例㊁旱地面积比例㊁水田占耕地比例㊁粮食总产量㊁粮食单产作为田子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㊂99第1期苏敏等:浙江省钱塘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图2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F i g.2I n d i c a t o r s y s t e mf o r e v a l u a t i n g h e a l t ho f t h e l i f e c o m m u n i t y o fm o u n t a i n s-r i v e r s-f o r e s t s-f a r m l a n d s-l a k e s-g r a s s l a n d s(5)湖子系统㊂河流水渠越多,表明人们对湖泊㊁水库的利用率越高;河湖的面积变化会影响湖泊㊁水库的调蓄能力以及周围的局部小气候;水产品单产是指单位湖泊㊁水库面积中的水产品产量,可以从侧面反映养殖001水土保持通报第44卷区水域的生态状况㊂因此,选取河渠比例㊁湖泊㊁水库比例㊁水产品单产作为湖子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㊂(6)草子系统㊂通过种草提高草地覆盖率可减少水土流失,优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但区域内超载放牧㊁毁草开荒等不合理的人类行为会对草子系统产生不良影响㊂因此,选择草地覆盖率㊁牧业产值作为草子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㊂(7)人子系统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会得到提升,人民的环保生态意识也就越高;区域内的人口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口密度越大对生命共同体产生不良影响的机会就越多;城市建设往往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建设用地面积越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多;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是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越少说明地区居民贫富差距越小,依赖政府救济的家庭少㊂因此,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㊁人口密度㊁建设用地面积比例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作为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㊂2.1.2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构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由生态系统活力㊁组织力以及恢复力3个子系统组成㊂ 活力 子系统选择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 e t p r i m a r y p r o d u c t i v i t y,简称N P P)作为评价指标,可以直接体现植被状态,与植物状态呈正相关[20]㊂ 组织力 子系统用于表示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景观多样性这两方面[21],但是由于山水林田湖草人子系统健康状态评价中已经将人的影响体现出来,因此只选用香农多样性指数㊁蔓延度以及聚合度作为 组织力 子系统的评价指标㊂对于 恢复力 子系统,生态弹性度越高表示生态系统恢复力越强,因此选择生态弹性度作为 恢复力 子系统的评价指标㊂2.2数据来源及处理本研究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统计数据和空间数据,研究时间节点为2015,2020年㊂统计数据,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㊁人口密度㊁年降水量㊁林业产值等,主要收集自淳安县㊁建德市㊁衢州市相关年份统计年鉴和杭州市水利公报㊂空间数据(2015,2020年)包括:①沟壑密度㊁相对高差㊁25%以上坡度覆盖率等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的G D E MV230M 分辨率数字高程D E M数据;②林地覆盖率㊁河渠比㊁湖泊水库比㊁草地覆盖率㊁建筑用地面积比等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数据平台的土地利用数据;③植被覆盖度数据来源于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以及MO D I S等卫星遥感影像计算得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 D V I);④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 P P)数据来源于美国N A S A网站,MO D17A3 MO D I S数据集㊂本研究利用A r c G I 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县(市)为单元利用D E M数据提取坡度ȡ25ʎ的地表单元面积,再除以各个县区的面积值,进而得到25%以上坡度的植被覆盖率;基于D E M数据再经过A r c G I S软件解译处理统计出沟壑密度㊁相对高差㊁平均海拔;将置信区间设为5%~95%对N D V I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植被覆盖度数据;在A r c G I S软件中对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各类型土地面积再计算得到林地覆盖度㊁水田比例㊁旱地比例㊁水田占耕地比例㊁河渠比例㊁湖泊水库比例㊁草地覆盖率㊁建筑用地面积比例等数据㊂本文的粮食单产㊁水产品单产数据经由统计年鉴得到的粮食总产量㊁水产品产量除以粮食播种面积㊁湖泊水库面积得出[6];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N P P)经A r c G I S统计计算得到;香农多样性㊁蔓延度㊁聚合度以及生态弹性度数据是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统计再经公式计算得出,香农多样性㊁蔓延度㊁聚合度㊁生态弹性度的计算公式分别为:O1=-ðm i=1P i l n P i(1)式中:O1为香农多样性数据值;P i为研究区内第i 种土地利用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㊂O2=1+ðm i=1ðm j=1P i jg i kðm i=1g i kæèççöø÷÷ln P i g i kðmi=1g i kæèççöø÷÷2l n mìîíïïïïüþýïïïïˑ100%(2)式中:O2为蔓延度数据值;P i为i类型斑块所占面积百分比;g i k为i类型斑块和k类型斑块毗邻的数目;m为景观种的斑块类型总数目㊂O3= f i jm a xңf i j ˑ100%(3)式中:O3为聚合度数据值;f i j为根据单一算法类型I相邻斑块数㊂R=O iðn i=1P i㊃C i=(-ðn i=1P i l n P i)ðn i=1P i㊃C i(4)式中:R为生态弹性度数据值;P i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O i为多样性指数;C i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恢复力值;本研究参考刘明华等[22]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赋予生态恢复力值:耕地为0.50,林地为0.90,草地为0.70,城镇用地为0.40,水体为0.95,其他为0.10㊂2.3权重确定本研究采用熵值法结合综合指数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㊂首先将收集到的数据基于其指标类型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公式为:101第1期苏敏等:浙江省钱塘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1)正向指标㊂T i j =X i j -m i n X i jm a x X i j -m i n X i j+0.00001(5)(2)负向指标㊂T i j =m a x X i j -X i jm a x X i j -m i n X i j+0.00001(6)式中:T i j 为归一化后的结果值,范围[0,1];X i j 为样本值,m a x X i j 为样本数据最大值;m i n X i j 为样本数据最小值㊂利用熵值法计算指标层第j 项指标熵值:h j =-1l n nðn i =1T i j ðn i =1T i j l n T i j ðn i =1T i j(7)式中:h j 为第j 项指标的熵值;n 为评价单元数㊂确定指标层各指标权重,计算公式为:W j =1-h jðni =1(1-h j )(8)式中:W j 为第j 项指标权重㊂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状态层和系统层权重,将各子系统视为同等重要,各子系统的权重均为1/7;将各生态系统评估因子视为同等重要,各评估因子权重均为1/3;将子系统健康状态与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视为同等重要,权重均为1/2㊂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指数(H I)计算公式为:H I =12 17(M +W +F +P +L +G +A )+13(V +O +R ) (9)具体各子系统内指标权重值以及指标性质见表1㊂表1 浙江省钱江源区域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指标权重T a b l e 1 I n d i c a t o rw e i g h t s f o r h e a l t h e v a l u a t i o no f l i f e c o m m u n i t y i n 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 s o u r c e a r e a o f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目标层状态层系统层指标层序号性质权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指数(H I)山水田湖草人子系统健康状态(S)山子系统(M )平均海拔M 1负向0.22相对高差M 2负向0.2725%以上坡度覆盖率M 3负向0.28沟壑密度M 4负向0.23水子系统(W )年降水量W 1正向0.33供水量W 2负向0.30污水排放量W 3负向0.14污水处理率W 4正向0.23林子系统(F )林地覆盖率F 1正向0.4植被覆盖度F 2正向0.32林业产值F 3负向0.28田子系统(P )水田比例P 1正向0.21旱地比例P 2正向0.41水田占耕地比例P 3正向0.16粮食总产量P 4正向0.12粮食单产P 5正向0.10湖子系统(L )河渠比例L 1正向0.37湖泊水库比例L 2正向0.51水产品单产L 3负向0.12草子系统(G )草地覆盖率G 1正向0.69牧业产值G 2负向0.31人子系统(A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A 1正向0.26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A 2正向0.27人口密度A 3负向0.16建筑用地面积比例A 4负向0.18低保人数A 5负向0.13生态系统健康状态(E )活力(V )净初级生产力V正向1.00组织力(O )香农多样性O 1正向0.38蔓延度O 2正向0.32聚合度O 3正向0.30恢复力(R )生态弹性度R 正向1.00201 水土保持通报 第44卷2.4等级划分评判标准为准确对比描述钱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状态及其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23-26],结合钱江源区域的实际情况,根据生命共同体健康评级指数值,将钱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状态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自然状态㊁健康㊁亚健康㊁疾病㊁崩溃,具体等级数值以及健康特征见表2㊂表2浙江省钱江源区域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标准T a b l e2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 s f o r h e a l t ho f l i f e c o m m u n i t y i n 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 s o u r c e a r e a o f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健康指数值状态等级健康特征1.00ɤH Iɤ0.75自然状态山水林田湖草人7个子系统均状态良好且各个子系统之间极为稳定和谐,人地关系十分协调;生态系统十分稳定,生态服务功能十分强大,基本不受外界影响,几乎无生态异常区域,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极强,处于良性㊁可持续发展状态0.75<H Iɤ0.55健康山水林田湖草人7个子系统中大部分状态良好且各个子系统之间稳定和谐,人地关系处于比较和谐的状态;生态系统稳定,结构合理,受外界干扰小,且干扰后自我恢复能力强,生态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格局健全0.55<H Iɤ0.35亚健康山水林田湖草人7个子系统中部分状态良好且各个子系统之间比较稳定,人类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干扰,干扰后自然生态系统易退化,自我恢复能力差,需要在人为作用下逐步恢复;生态系统比较稳定,但受外力影响大,可持续性差,生态敏感区面积广0.35<H Iɤ0.15疾病山水林田湖草人7个子系统中极少部分状态良好,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较强,干扰后生态治理修复困难;生态系统很不稳定,生物多样性低,植被退化严重,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能力很差0.15<H Iɤ0.00崩溃山水林田湖草人7个子系统状态均较差,人类活动强烈干扰自然环境,生态治理㊁恢复举步艰难,生态逆转十分艰巨;生态系统极不稳定,植被极度退化,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能力极差,生物多样性极低,生态服务功能极为低下3结果与分析3.1山水林田湖草人子系统健康状态分析基于图3a可知,淳安㊁建德㊁开化㊁常山4个县(市)的子系统健康状态总体向好发展,横向对比发现常山县子系统健康指数明显高于其余3个县(市),得益于该县草地覆盖率高,又没有大规模发展牧业破坏草地,草子系统健康指数显著高于其余3个县(市)㊂另外由于水子系统评价指数下降导致常山县成为浙江省唯一出现子系统健康评价指数下降的地区㊂子系统健康指数提升最大的是淳安县,其原因在于人子系统以及水子系统健康指数的显著提升㊂开化县子系统健康指数最低,原因在于山子系统的负面影响㊂图3浙江省钱江源区域子系统健康指数及其变化F i g.3S u b s y s t e mh e a l t h i n d e x a n d i t s c h a n g e i n Q i a n j i a n g R i v e r s o u r c e a r e a o f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基于图3b发现,4县(市)山子系统健康指数都有一定提升;除常山县外,其余3个县(市)水子系统健康指数均有明显提升,调查发现虽然常山县2015 2020年污水排放量明显降低并且污水处理率也有所提升,但水子系统健康指数提升不明显(或有所下降),初步分析认为造成该县水子系统健康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降雨量明显少于2015年降雨量,导致2020年水资源补给量下降,影响了水子系统健康指数;对于林子系统,4个县(市)则出现了两好两坏的情况,调查淳安县以及建德市的林子系统301第1期苏敏等:浙江省钱塘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健康指数下降原因,发现2015 2020年两个县(市)林业产值增加值分别是1.2759ˑ108,8.819ˑ107元,显著多于开化县以及常山县的1.867ˑ107,2.62ˑ106元,林业产值的大量增加必然会对林子系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两个地区的林地覆盖率以及植被覆盖度一定程度的降低,也从侧面说明了县域内的林子系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终表现出评价指数降低的结果;田子系统是评价结果最差的子系统, 4个县(市)的田子系统健康指数均出现下降的情况,原因在于4个县(市)均出现水田㊁旱地面积均出现下降的情况,以及粮食作物总产量显著降低的情况,也导致县(市)粮食单产降低,最终导致4个县(市)田子系统健康指数降低;湖子系统是7个子系统中变化最小的,除开化县由于湖泊水库面积减小导致湖子系统健康指数出现轻微下降外,其余县(市)湖子系统健康指数均有提升;建德市与开化县均出现草子系统健康指数下降的情况,推测原因是两地的牧业产值增加过于迅速,对草子系统带来负面影响;4个县(市)的人子系统健康指数均有提升,得益于4个县(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㊂3.2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分析根据图4a可知,2015 2020年4个县(市)生态健康状态虽然没有变化,但是除开化县外,淳安㊁建德㊁常山3个县(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数都有所提升,钱江源区域生态系统建状态总体处于向好发展㊂横向对比发现,淳安县是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最高的县(市),建德市则是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提升最多的县(市),开化县出现健康评价指数下降的情况,原因在于该县域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下降㊂基于图4b发现,生态系统活力提升最多的是建德市,降低最多的则是开化县;4个县(市)的生态系统组织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原因在于4县(市)经过生态修复,景观多样性提升并且斑块与斑块之间联通性增加,生态系统更加稳定;4个县(市)生态系统恢复力则均出现轻微降低,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导致恢复力低的城镇用地面积扩大,挤占了恢复力高的湖泊㊁林地㊁草地等用地的面积,最终导致4个县(市)的生态系统恢复力出现轻微下降㊂图4浙江省钱江源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及其变化F i g.4E c o s y s t e mh e a l t h i n d e x a n d i t s c h a n g e i n Q i a n j i a n g R i v e r s o u r c e a r e a o f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3.3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状态分析图5a由山水林田湖草人7个子系统健康指数与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叠加计算出生命共体健康指数,分析图5b,发现时间维度上4个县(市)的生命共同体健康指数均有所提升;空间维度上,淳安县生命共同体健康状态最好,健康分级状况见表3㊂由表3可以看出4县(市)2015 2020年健康等级没有出现变化,但是除开化县外其余三县(市)健康指数值均有所提升,提升值分别为0.028,0.072,0.041,其中提升最大的是建德市㊂建德市健康指数的极大提升得益于该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的显著提升,而开化县则是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下降的影响成为了4县(市)中唯一一个健康指数下降的县(市)㊂综合评价结果发现5a间钱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健康状态均缓慢向好发展,一定程度上说明钱江源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一些成效㊂表3浙江省钱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T a b l e3L i f eR e s u l t s o f h e a l t ha s s e s s m e n t o fm o u n t a i n s-r i v e r s-f o r e s t s-f a r m l a n d s-l a k e s-g r a s s l a n d s l i f e c o m m u n i t i e s i n Q i a n t a n g R i v e r s o u r c e a r e a o f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项目淳安县2015年2020年建德市2015年2020年开化县2015年2020年常山县2015年2020年健康指数0.6390.6670.4350.5080.5430.5310.4380.479健康等级健康健康亚健康亚健康亚健康亚健康亚健康亚健康401水土保持通报第44卷。

河湖健康评价的水文水资源研究

河湖健康评价的水文水资源研究

河湖健康评价的水文水资源研究摘要:合理调配水资源、改善河湖健康状况和增强抵御水旱灾害能力是水资源利用亟需解决的问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生态流量满足程度、供水水量满足程度作为河流健康的评价指标,已成为国家江河治理新形势下水资源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河流水文水资源的不同现状,阐述水文水资源在河湖健康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为河湖水资源调配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Abstract: Reasonably allocating water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health status of rivers and lakes, and enhancing the ability to resist floods and droughts are urgent issu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rate of water resource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ecological flow,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water supply quantity, as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river health, have become major topics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water resourc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national river governance.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current situa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rivers,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hydrological water resources in river and lake health assessmen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in-dep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river and lake water resource allocation。

国家《岱海水生态环境 质量考核指标体系》

国家《岱海水生态环境 质量考核指标体系》

国家《岱海水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是一个极具价值和意义的主题。

对于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来说,这个指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这个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评估和监测岱海水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并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岱海水生态环境概况1. 岱海是我国四大淡水湖泊之一,位于XXX省,是当地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

岱海水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

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二、《岱海水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的制定背景和意义2.1 制定的背景:- 说明了岱海水生态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水质污染、生态系统恶化等。

- 指出了岱海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和紧张性。

2.2 制定的意义:- 对于评估岱海水生态环境的状况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便更好地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

- 有利于引导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

三、《岱海水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的内容和结构3.1 考核指标的内容:- 水质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等。

- 生物指标:包括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浮游动物裙落结构等。

- 水体结构指标:包括水体透明度、叶绿素含量等。

- 水体环境指标:包括生态功能评价、水域退化程度等。

3.2 考核指标的结构:- 分为生物学、化学、物理和水体环境四个大类指标,每个大类下又包含若干小类指标。

- 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共同反映出岱海水生态环境的整体状况。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深入了解和研究国家《岱海水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我觉得这个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岱海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才能更客观、全面地了解岱海水生态环境的状况,并为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也意识到岱海水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努力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河流健康评价标准研究——以贾鲁河流域郑州段为例

河流健康评价标准研究——以贾鲁河流域郑州段为例

v e l o p e d i n c l u d i n g i n d e x s u c h s a h a b i t c o n d i t i o n s ,b i o l o i g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e c o l o g i c l a f u n c t i o n s ,
he t m.A h e lt a h a s s e s s me n t s y s t e m ,wi h t a s s e s s i n g J i a l u Ri v e r i n Z h e n g z h o u a s a n e x a mp l e ,wa s d e -
1 相 关概念论述
1 . 2 河 流健 康评 价
河流健康评价是衡量河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状
收稿 日 期: 2 0 1 3- 0 5 - 3 0 ; 2 0 1 3 — 0 6 一 l 4修 回 作者简 介: 曹欠欠 , 女, 1 9 8 7 年生 , 硕士 , 研究方 向: 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E— m a i l : c a o q i a n 3 0 1 @删 . e d u . c n
2 0 1 3年第 5期





V o I . 1 9 N o . 5
河 流 健 康 评 价 标 准 研 究
— —
以 贾鲁 河流域 郑 州段 为例
曹欠欠 , 王兴科
( 郑 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 郑州
4 5 0 0 0 1 )

要 :阐述 了河流健 康 以及 河流健 康 评价 的概 念 , 论 述 了河 流健 康 评 价 的发 展 以及 标 准制 定 的 原则和依据。并以贾鲁河流域( 郑州段) 为例 , 从生境状况、 生物状况、 生态功能三方面着手梅建河 流健 康 评价指 标 体 系 , 并论 述 了该体 系 中各 指标 变量 标准建 立 的过 程 。

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旨在提供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指导,帮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以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管理。

本指南将介绍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涵盖监测技术和评价方法,同时将结合实际应用案例,为读者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和操作方法。

通过本指南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部分,将介绍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文章结构部分将简要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目的部分将阐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预期效果。

正文部分将主要包括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和监测与评价技术应用案例三个方面。

在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部分,将详细介绍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在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部分,将重点介绍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标准;在监测与评价技术应用案例部分,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论部分将包括总结、展望和建议三个方面。

在总结部分,将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在展望部分,将对未来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在建议部分,将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以期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参考。

1.3 目的本技术指南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指导,帮助相关人员了解流域水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方法,掌握相关技术手段和实施步骤。

通过本指南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水平,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环境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

环境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

环境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健康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因此,进行环境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环境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的概念、方法和应用,以及它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

一、概念环境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是一种定量评价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的风险和影响的方法。

它旨在识别和评估环境因素与健康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通过评估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和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预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护公众健康。

二、方法1. 数据收集:环境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包括环境监测数据、人体暴露数据和健康效应数据。

数据的收集必须准确、全面,并具有代表性。

2. 风险评估模型: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可以建立一种风险评估模型来评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常用的评估模型包括剂量-效应模型、剂量-暴露模型和剂量-反应模型。

通过模型,可以计算出环境因素的暴露水平和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潜在的健康风险。

3. 风险管理和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

这包括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监管和监测等。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三、应用环境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环境监测和评价:通过评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可以提供决策者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科学依据。

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环境保护计划,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2. 职业健康与安全:环境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可以帮助评估职业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通过评估工作场所的环境污染和暴露水平,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工人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

3. 公共健康保护:环境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保护公众健康。

通过评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制定并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减少公众暴露于有害物质的风险。

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

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

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第一篇: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河湖水系是地表水资源的主要载体,是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子,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摇篮。

在大规模经济开发和全球气候变化双重因素作用下,一些河流、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水质恶化、形态、结构、水文条件变化、生境退化以及重要或敏感水生生物消失等问题。

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健康的河湖,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关系到流域乃至全国整体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按照系统、严谨的技术体系,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对我国重要江河湖库健康状况“定期体检”,以评估河湖治理与保护策略,为制定河湖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水利部及其流域机构“河流代言人”的职责。

我国流域自然、社会条件复杂,河湖健康评估工作起步较晚,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估方法不统一、水生生物监测数据资料匮乏。

因此,在全国大规模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工作条件尚不成熟,现阶段有必要通过试点工作方式,积累经验、培养人才、联合公关、重点突破,总结凝练出我国河湖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技术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最终实施对重要江河湖泊的“定期体检”。

为此,制定了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该工作大纲主要确定2010年到2016年试点期间有关工作要求。

该工作大纲将在试点工作完成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指导全国河湖健康评估工作一、总体工作框架(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河湖健康保护目标,用6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制度,为定期开展我国重要江河湖库“健康诊断”提供坚实基础,为实现水利部及其流域机构“成为河流代言人”的职责提供技术支撑,为基本建成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按照满足国家需要,重点关注水生态问题,充分考虑监测能力和信息获取等,统筹规划分阶段工作目标和评估重点,稳步推进河湖健康评估工作。

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

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

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河湖水系是地表水资源的主要载体,是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子,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摇篮。

在大规模经济开发和全球气候变化双重因素作用下,一些河流、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水质恶化、形态、结构、水文条件变化、生境退化以及重要或敏感水生生物消失等问题。

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健康的河湖,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关系到流域乃至全国整体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按照系统、严谨的技术体系,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对我国重要江河湖库健康状况“定期体检”,以评估河湖治理与保护策略,为制定河湖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水利部及其流域机构“河流代言人”的职责。

我国流域自然、社会条件复杂,河湖健康评估工作起步较晚,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估方法不统一、水生生物监测数据资料匮乏。

因此,在全国大规模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工作条件尚不成熟,现阶段有必要通过试点工作方式,积累经验、培养人才、联合公关、重点突破,总结凝练出我国河湖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技术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最终实施对重要江河湖泊的“定期体检”。

为此,制定了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该工作大纲主要确定2010年到2016年试点期间有关工作要求。

该工作大纲将在试点工作完成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指导全国河湖健康评估工作一、总体工作框架(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河湖健康保护目标,用6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制度,为定期开展我国重要江河湖库“健康诊断”提供坚实基础,为实现水利部及其流域机构“成为河流代言人”的职责提供技术支撑,为基本建成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按照满足国家需要,重点关注水生态问题,充分考虑监测能力和信息获取等,统筹规划分阶段工作目标和评估重点,稳步推进河湖健康评估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与众多生物物种通过食物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水文循环交织在一起,共生共存, 构成一种互相耦合的生态系统。因此,河流健康不仅包括河流水质和水文特征,也包括水生生物 多样性的完整性状态。
3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指标及分级标准
3.1 评估指标构建的思路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广义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指标体系,针对评估对象主要功能与诊断 因素的区别,本研究以陆域污染源--岸带传输--河流(水域)为污染物受体的水环境污染机理的逻 辑过程,拟定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参数通过实地调查、试验获取、遥感信息提取与反演、各流域统计年鉴、环境质量相关 报告等途径来获取。
目前,我国有关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或不规范。 在流域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生物评价与生物栖息地评价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深入系统地进行 研究。
1.3 存在问题 从国内外河流及流域健康研究的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今的研究依然存 在以下几个问题,有待于以后加强研究:(1)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不确定性;(2)流域生态健康状态 难以确定;(3)流域生态健康标准难以衡量;(4)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的阈值以及指 标的权重赋值方面存在不确定性;(5)缺乏一套可以在较大区域尺度通用和共享的流域健康评估方 法,对国家层面的统一管理和环境标准制定等方面都造成很大困难。
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1-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体系研究
屈兴胜 (辽阳市环境监测站,辽宁 辽阳 111000)
摘 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流域生态健康的涵义,分析了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 对象及内容,探讨了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并指出了目前流域生态健康评估存在 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流域生态健康,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3-
图 1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对象 土地利用/覆盖状况是陆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表象。人为建筑用地面积的扩张,尤其是城市 化进程中产生的城市扩张,自然生态系统面积萎缩,从而导致陆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人为化显著, 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状况变弱。相反,流域的 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大,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则强,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程度则高。 2) 社会经济指标与污染胁迫分析 流域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生态系统复合体。因此,陆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应包 括社会经济指标。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及生活污染物质对陆域生态系统造成 污染,陆域自然生态系统及人类自身健康正面临以及遭受着多种污染的胁迫,成为影响陆域健康 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生物多样性状况也反映了陆域系统的健康程度。 因此,陆域生态系统健康不仅要满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还要满足流域内社会经 济系统的可持续性,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胁迫。
1.2 国内研究进展
-2-
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20 世纪 90 年代,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引入中国,流域健康评估研究已越来越备受国内生态 学者的关注。1999 年,刘国彬完成了《生态环境健康诊断指南》专著,并结合我国黄土高原综合 治理实践和具体实际,提出了“流域生态健康诊断”研究课题。2000 年之后,先后有罗跃初、段 树国、龙笛、吴炳方等开展了流域生态健康相关研究。
2.3.3 河流健康诊断 1) 水质状况评价 水质监测可以提供第一手的河流环境信息,是评判河流健康的重要依据。由于水质理化参数 可以反映河流水流和水质变化、河势变化,并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各种理化参数
-4-
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逐渐被用于表征水质状况,成为评判河流健康的重要依据。尽管水质评价并不能全面揭示损害河 流健康的多方面因素,但水质评价仍是流域健康评估的重要望
4.1 存在问题 关于流域生态健康评价,国内外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评价理论与方法中仍然存 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加强研究。主要问题表现在: 1) 研究范围的不匹配。完整的流域边界往往不是行政边界,而现有统计资料、统计年鉴大多
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5-
陆域生态健康指标A1 (0.35)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HI)
岸边带生态健康指标A2 (0.15)
水域生态健康指标A3 (0.5)
土地 因子 B1 (0.4)
生物 因子 B2 (0.3)
污染 胁迫 B3 (0.3)
结构 B4 (0.5)
功能 B5
(0.5)
2.2 评估单元和对象 流域生态系统评估单元是以河流为中心、被分水岭所包围的区域,在地域上包括一个水系的 干流和支流所流经的整个区域。结合流域空间组分格局,根据水文过程和生态功能空间差异性, 将流域单元划分为水域(河流)、岸边带和陆域三部分,并以此为评价对象开展流域生态健康评价。
2.3 评估内容
2.3.1 陆域健康诊断 1) 土地利用/覆盖健康状况 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地表景观变化,而且也影响着地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通,对区域生物多样性、重要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
描述 陆域污染物排放较低、岸带对污染物阻滞能力强、河流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流域整 体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功能完善。 陆域污染物排放适度、岸带对污染物阻滞能力较强、河流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标准, 流域整体生态系统结构基本稳定、功能基本完善。 流域污染物排放与自我消减基本持平,流域整体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未受显著影响。 陆域污染物排放较高、岸带对污染物阻滞能力较低、河流水质不能达到功能区标准, 流域整体生态系统结构较不稳定、功能较不完善。 陆域污染物排放极高、岸带对污染物阻滞能力极差、河流水质严重超标,流域整体生 态系统结构极不稳定、功能极不完善。
图 2 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需水的相关性
2) 生态需水量特征评价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筑坝、修水库以及水电站的开发等人类活动会造成河 流的水文特征如流量、流速及洪水频率等的改变,影响河流的形态、岸边带的植被和生物群落组 成等。为更好的了解河流过程,河流水文特征的指标和参数被纳入河流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中。 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对河流健康宏观与微观方面相结合的研究。理论上,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 定基于微观方面对河流健康机理的研究,并能在宏观上对河流系统的健康进行定量评价。 3) 生物完整性评价
流域是具有独特自然条件和生态特征的一个地理单元,其以丰富的水资源维系着人类的生存、 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作为栖息地为维持物种多样性提供保障,在调解径流、涵养水源、净 化水质和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环境、物质过程的主要源和汇。然而,人类 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日趋恶 化,严重威胁着区域或流域的生态安全。因此,流域生态健康评估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及 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对流域综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对象及内容
2.1 流域生态健康的内涵 流域生态健康是在经历了生态系统健康以及河流健康而产生的,与其他生态系统相似,流域 生态健康是以流域作为基本单元对其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结构以及恢复力等特征进行的综合健 康状况分析。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之处在于流域是一个由河网水系作为廊道,将陆域、岸边带和 水域相连接而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完整的集水区域,流域生态健康受到陆域、岸带和水域健康状况 的不同程度影响。 流域健康研究尺度已从河流水环境系统延伸至流域层次,河岸植被带及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面源污染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等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董哲仁,2007)。 流域健康研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流域各个部分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估,找到流域生态环境退化 和河流水环境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为维持和保护流域健康、水环境健康的管理和整治工作提供 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水质 B6 (0.4)
水文 B7 (0.3)
生物 完整 性B8 (0.3)
土 地 利 用 强 度 指 数 C1 0.6
土 壤 侵 蚀 强 度 指 数 C2 0.4
植 被 平 均 覆 盖 度 C3 0.6
湿 地 面 积 比 例 C4 0.4
单 位 面 积 化 肥 施 用 量 C5
生 活 污 水 排 放 处 理 率 C6
1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研究进展
1.1 国外研究进展 1989 年,在加拿大首次成立了有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学术团体--国际“水生生态系统健康 与管理学会”,其宗旨是促进与发展整体的、系统的和综合的方法保护与管理全球水生资源。1990 年,在美国召开了关于生态系统健康定义专题讨论会。1991 年,在美国召开了“从科学、经济学 和伦理学定义生态系统健康”讨论会。1994 年,31 个国家 900 名科学家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了“国 际生态系统健康与医学研讨会”,集中讲座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人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检验、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政策 3 个方面,同时宣告“国际生态健康学会(ISEH)”成立。1996 年,ISEH 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生态系统健康学研讨会”,会议明确了要解决复杂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需 要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1999 年,在美国召开了“国际生态系统健康大学—生态系统健康的 管理”,设立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科学与技术”、“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政治、文化和经济 问题”以及“案例研究与生态系统管理对策”3 个主题。 在加拿大,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生态系统管理作为一种综合管理模式,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途径,已广泛应用于区域水资源与水生态的恢复与管理中。在美国,已将生态系统管理作 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和重点关注的课题。1993 年,美国启动了 Columbia 河流流域生态系统管理计 划,对流域内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监测、评价和管理,与加拿大联合开展了大湖流域生态系统综合 管理相关研究,将生态系统单一要素管理转变为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2005 年,美国先后在 Muskoka 流域、Mississippi 流域、新泽西流域、波特兰市流域等开展了生态系统评价工作,提出 了一系列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各国对于流域河流健康的评估进程相差不大,都在致力于指标的选取和评估模型的应 用上。但国外更为注重管理和评估的紧密结合,评估方法要求切实可行,评估结果易于操作,便 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