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人教版秋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配套教学设计(160页,Word版)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7课时 问题解决(3) (2)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7课时问题解决(3)(2)第7课时问题解决(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一第1~8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有条理分析信息,弄清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混合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互动交流。
3.情感态度:接受勤俭节约的习惯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混合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混合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对话引入先请学生谈谈自己每月有多少零花钱。
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谈谈对零花钱支配的看法。
教师结合课前对本班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养成教育。
(赞扬一些同学把剩余的零花钱都存起来,在学校开展向贫困地区孩子献爱心的活动中,用自己存的零用钱积极捐款或买学习用具给贫困地区孩子,有的还主动帮助小区里的孤残家庭,希望这样的精神在班上继续得到发扬)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其他小学,也有不少同学把自己的零花钱存起来。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几位同学的存款情况。
(出示在某储蓄所情境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每条信息)在学生仔细阅读信息的基础上,说一说图中提供的信息中直接告诉了小红的存款是多少了吗?揭示课题:解决问题(3)。
二、合作探究1.明确信息。
请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①小明、小华和小红的钱都存在了储蓄所里。
②小明存了88元。
③小华存的钱是小明的3/4是把小明的钱数看作单位“1”。
④小华存的钱是小红的6/5是把小红的钱数看作单位“1”。
学生反馈在这些信息中,哪些信息与小红的存钱有关系?并请学生说出理由。
学生要能表达清楚:第②、③、④条信息都与小红的存款有关系。
因为小红的存款与小华的存款有关,而小华的存款又与小明的存款有关,所以他们说的信息都与小红的存款有关。
请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相等的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红所存钱数的6/5=小明所存钱数的3/42.拟定解决方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9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9篇〕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1教学目的:1、在详细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p 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进步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
3、培养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应用。
〔板书: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你能说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你怎么理解这个百分数?2、师:因为百分数的意义使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就是百分数的应用〔补充板书:百分数的应用〕二、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
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2、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3、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提问,师选择板书。
〔1〕、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2〕、原来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4、在这些问题中,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并将解决的问题擦掉。
活动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几”。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全班汇报,由口头理解的不明晰,引出线段草图。
最新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精品教学课件(全册)
所求问题 给这个长方形宣传 栏刷油漆,一共需 要多少千克油漆?
解法探究
先算宣传栏的面 积有多大。两个 因数都是小数怎 么计算呢?
×10 ×10 ÷100
也可以把它 们看作整数 来计算吗?
2.4
× 0.8
2 4
× 8
1.9 2
1 9 2
再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1.9 2 ×100
× 0.9 ×10 ×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配套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小 数 乘 法
1.1 小数乘整数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一、创设情境
1
风筝价格表
4.6元
3.5元
6.4元
2.8元
问题: 买3个
多少钱?
理解题意
已知条件
3.5元
所求问题
?元
解法探究 (1)加法计算
(2)分解组合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配套精品教学课件/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
授课老师:XX XX XX 授课日期:201X.XX.XX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配套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小 数 乘 法
1.2 小数乘小数(1)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 (1)3.2+3.2+3.2+3.2=(3.2)×( 4 )=( ) 12.8 (2)4.3元×4=( 43)角×4=(172)角=( 17 )元( 2 )角
3.5 3.5 + 3.5 10.5
9元+15角=10.5元
解法探究
把3.5元看作35角。
人教版同步教参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小数除法第 3 节解决问题【知识梳理】1.小数连除法的运算顺序及其应用(归一问题)(1)小数连除法的运算顺序:同整数连除法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需要用连除法解决的问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此类问题中有总量和两个变量,且总量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解题时要用总量依次除以两个变量。
例: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①、分步列式解答。
分析:解答:每头牛一周产奶量:220.5÷3=73.5(千克)每头牛一天产奶量:73.5÷7=10.5(千克)②、列综合算式解答。
答: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
(3)简单归一问题①、归一应用题:已知总数和份数,需要先求出一份数(单一量)是多少,再通过一份数求几个一份数是多少,或求总数里包含几个一份数的一类应用题.②、关键:先“归一”——先求出一份数即一个单位的量是多少.例:小盛6个小时完成24道题目,按照这样的速度,他8个小时可以完成多少道题目?24÷6×8=32(道)答:32道题目2.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不管要省略部分首位上的数是几,都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例;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2.5÷0.4=6.25(个)≈ 7(个)答:需要准备7个瓶。
3.根据实际情况用“去尾法”取近似值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字(即使这个尾数是大于或等于5的数)全部舍去,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瓶子的数量只能是整数,6个瓶子装不下2.5千克的香油,必须再加1个瓶子才能装下。
6.25的十分位上虽然是2,但是取近似值时也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尾法”。
例: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25÷1.5=16.66…(个)≈16(个)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礼盒。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附答案)一、1.7.002.3.569,2.93.第四位4.最大可能是3.05,最小可能是2.95二、0.8×7.3≈61.29×0.54≈0.74.7×2.34≈11三、一支钢笔的价钱是3.18×1.6=5.088元,保留两位小数。
四、狗的嗅觉细胞个数约为2.205亿个。
1.7.002.3.563.3.63万分位4.2.955.35吨1.根据小数乘法定律推广,(8.2+2.4)×5=10.6×5+2.4×52.0.25×2.6×0.4=0.267.69×10+46×0.33+54×0.33=77.92.5×20=5043.2×125-40×0.8=5260.83.17×873+17×127=元4.98×45=4410元1.2×0.8×16.5=15.84元2.8.5×6+4.5×6=78元3.200÷(25×6.8)=1.47,不需要加油4.20.5+42×2.3=108.1元5.1.8×10+2.5×4=28元三、小数除以小数,计算下列各题。
0.6÷0.2=0.75÷0.5=0.28÷0.7=1.2÷0.4=0.96÷0.8=0.35÷0.05=四、小学生们在一次活动中共吃掉了3.6千克的蛋糕,如果有12个小学生参加活动,平均每个小学生吃掉多少千克的蛋糕?答案:一、0.3,0.1,290,2.20.6,0.28,0.4二、3.8,0.24,3.5,480三、3,1.5,0.4四、3.6÷12=0.3(千克)一、循环小数:0.55…、0.2323…、3.3333…、2.xxxxxxxxxxx (38)非循环小数:0.425、5.23二、264÷3.6≈73.33(千米/小时)三、约为12吨四、0.0297(保留两位小数)五、3一、给出了一些数字,需要进行计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练习题及配套参考答案(加精)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概念总结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
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
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化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几十进位加和几百几十减几十退位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2.继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3.培养学生做题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讲清算理并使学生能正确口算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板演.20+90=160-70=30+80=2.同时口答.(1)160里面有几个十?(2)120里面有几个十?(3)150里面有几个十?(4)180里面有几个十?3.口答.60+50=40+80=150-70=160-80=170+800=500+190=120-40=180-70=4.把下面各数拆成整百和几十的数.320,360,430,270,560,6505.订正板演,说出计算过程.二、学习新课.1.出示课题.师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几百几十的加减法,看看谁能发现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2.学习例9.(1)出示:320+70=师问:谁知道这道题得多少?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计算的?(320+70=390 想:20加上70等于90,300加90等于390)师问:老师将第2个加数换一个数,看谁知道得多少.(2)出示例9 320+90=师问:谁来试着说一说这道题得多少,怎么算出来的?(320+90=140想:20加上90得110,300加上110得410)师问: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上一道题二十加七十不够一百,而这一道题二十加九十超过一百了)师问:那在计算方法上一样吗?怎么计算?(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都要先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几百和几十的数,再算几十加几十,最后再和整百数合起来)(3)练一练①400+120=300+180=200+150=700+110=600+140=500+130=②430+60=270+80=430+90=360+40=50+560=70+650=第②组练一练计算后要说计算过程.3.学习例10.(1)出示:360-40=师问:这道题得多少?怎么算的?(360减40得320,想:60减40得20,300加上20得320)(2)出示:360-70=师问:这道题得多少?怎么算的?(360减70得290,想:160减70得90,200加上90师追问:为什么先用160减70?(因为60减70不够减,所以从百位退一个百,与 60合起来,再减70)那百位上还剩几个百?(2个百)那一个百干什么去了?(与60合在一起去减70了)指名完整说一说计算过程,自己小声再说一说,同桌互相再说一说,最后集体说一遍.(3)练一练①130-50=150-70=120-80=140-50=160-90=180-90=②250-40=300-30=250-60=430-90=920-70=340-80=4.小结.师问:仔细观察例9、例10与以前学过的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师说:从前学的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是不进位不退位的,而今天学的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是进位的或退位的.但是它们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都要先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几百和几十的数,先用几十加减几十,然后再与整百的数合起来.下面我们一起做些练习,看谁今天的知识学得好.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660+20=900-40=250+70=2.填□.3.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学生用反馈板写得数,比一比哪个组错题最少.4.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900-60=750+70=540-30=820-50=340+80=200+710=670-300=250+200=用同样的时间,看看谁做对的题最多.5.根据刚才比赛的情况,找出班中做题又对又快的同学,让他们说说怎么就能做题又对又快.6.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检查.7.文字题(1)320减去60,差是多少?(2)比700多250的数是多少?(3) 410比80多多少?8.应用题田方家去年收红枣200千克,前年比去年少收30千克.前年收红枣多少千克?两年一共收多少千克?板书设计〖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案与反思第【2】篇〗《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5篇)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5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篇一学问与技能目标:理解生活中的百分率,把握求百分率的方法,能正确求出百分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理解常用百分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求百分率的用处和必要性,感受百分率源于生活,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效劳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常见的百分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究导入1、课件出示看图,答复下面的问题。
(1)图中阴影局部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2)图中空白局部占阴影局部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2、百分数的意义我们班有36%的学生参与了美术兴趣小组。
世界总人口中大约有50%的人口年龄低于25岁。
一瓶农夫果园饮料中果汁含量大约是10%。
我们班学生的近视率是45%。
3、小刚做了10道题,错了2道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求a是b的百分之几和求a是b的几分之几方法是一样的,都是:a ÷b4、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到达《国家体育熬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到达《国家体育熬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学生独立思索、同桌沟通:尝试计算,得出结论。
5、谈话,导入新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百分率还有许多,如发芽率、及格率、出米率等,它可以帮忙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百分率,探究它的计算方法(板书:百分率的计算)。
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1——在详细情境中熟悉百分率,探究计算方法(1)出例如1: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到达《国家体育熬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表格式)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精打细算导学案设计用。
(15分钟) 题。
2.教材3页“练一练”2题。
题的意思,先列式计算,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2.观察题目中的两个算式,说出两种算法的算理。
装:一种是3支一包,售价是8.7元;另一种是4支一包,售价是10.8元。
购买哪种包装的牙刷比较合算?四、课堂总结。
(4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板书设计精打细算答: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2打扫卫生导学案设计练”2题。
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可以榨油多少千克?平均榨出1千克豆油需要多少千克大豆?四、课堂总结。
(4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板书设计打扫卫生(一)18.9÷6=3.15(元) 第2课时打扫卫生(二)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激趣导入。
(5分钟) 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题意思考哪种玩具比较便宜。
2.揭示课题。
1.注意倾听,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2.准备学习新课。
1.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20.6÷58.68÷7二、探究新知。
(18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5页“试一试”左边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列式?2.尝试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该1.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12.6÷12。
2.独立思考,尝试用竖式计算。
3.计算后交流汇报,明确:计算时十分位上不够商1,要商0占位。
2.列式计算。
(1)用9.9与0.8的积除以6得多少?(2)用8加6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怎样解决?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
4.师生共同总结出用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5.课件出示教材5页“试一试”右边的情境图,问剑龙平均每个多少元。
(1)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观察除数和被除数的大小关系,商可能会怎样?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演示计算过程。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1 认识万以内的数和一万1.读出横线上的数。
(1)中国约在1800年前,就已发明了造纸业。
( ) (2)海洋中的植物约有7000多种。
( ) 2.写出横线上的数。
(1)一般成人有二百零六块骨头。
( ) (2)北京到南京的铁路线长二千三百三十一千米。
( ) 3.填一填。
(1)6543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8007里面有7个( )和8个( )。
(3)由3个千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
(4)10个一千是( ),读作( )。
4.好朋友,手拉手。
(连线)八百零九 8009 8个千和9个十 八千零九 8090 8个千和9个一 八千零九十 809 8个百和9个一答案:1.(1)一千八百 (2)七千2.(1)206 (2)23313.(1)6 5 4 3 (2)一 千 (3)3400 (4) 10000 1万4.1.2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在○里填上“〉”“〈”或“=”。
1037○789 9640○964 4200○4020 2107○2701 6573○6753 3945○3495 2001○1999 3490○5001 2.你会填一填吗?(1)上面的七个数中,在3000和5000之间的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比5000小的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与10000最接近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把这些数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位。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配套课堂作业第1单元⼩数乘法第1课时⼩数乘整数⼀、填⼀填。
1. 2.5+2.5+2.5=()×()。
4.8×4=()+()+()+()。
2. 0.57×6的积是()位⼩数。
3.把15.6的⼩数点去掉后,原来的数就扩⼤到它的()倍。
4.0.52扩⼤到原来()倍是52。
86缩⼩到原来的()是0.086。
⼆、⼝算。
0.8×4= 2.5×100= 0.6×7=0.5×100= 1.3×5= 4.2×3=三、竖式计算我能⾏。
0.32×6= 4.5×18= 32.5×12=四、甜⽠每千克3.2元,奶奶爱吃甜⽠,冬冬为奶奶买了5千克,需要多少钱?五、数学书封⾯长18.5厘⽶,宽13厘⽶,它的⾯积是多少平⽅厘⽶?参考答案:⼀、1. 2.5 3 4.8 4.8 4.8 4.8 2. 两3.104. 100 1/1000⼆、3.2 250 4.2 50 4.5 12.6三、1.92 81 390四、3.2×5=16(元)五、18.5×13=240.5(平⽅厘⽶)第1单元⼩数乘法第2课时⼩数乘⼩数⼀、填⼀填。
1. 5.46×0.34的积中有()位⼩数。
8.04×4.5的积中有()位⼩数。
2.把7.4×0.6转化成74×6,积扩⼤为原来的()倍,要得到原来因数的积,⼩数点应向()移动()。
⼆、⽤竖式计算。
3.2×4.3 =5.4×4.5 = 0.28×0.06 = 76×8.33= 5.43×0.9= 0.93×3.9=三、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条重3.8千克的鱼,50元钱够吗?2.李晓全家乘车去北京旅⾏,全程300千⽶,汽车的油箱⾥有25.2千克汽油,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驶9.8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前测评:
1.根据 250×9=2250 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25×9=
25×90=
25×900 =
2500×9=
2.2.5+2.5+2.5= 2.5 ×( )=( )
6.3+6.3+6.3+6.3+6.3= ( )×( )=( )
3 5角
×3
×3
1 0. 5 元
105角
结果:3.5 元×3= (
)元
(3)练一练:5 个单价是 4.6 元的风筝多少钱?
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2.我发现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
) ,就是(
)。
3.阅读教材第 3 页例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
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通过课本知识与实 际问题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 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课时安排:
理解:计算 0.72×5 时,先将 0.72 扩大到它的( )倍,变成 72,计算出 72×5 的积
后,将积缩小到它的( )得到 0.72×5 的积。小数末尾的 0 可以(
),得(
)。
追问: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
先把 0.72 小数点向右移动 2 位转化成 72×5=360,得出结果后再把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
7、练习课(练习三第 4、6、7、8、11 题) 乘法
8、解决问题 1(例 8、练习四第 1~5 题)
9、解决问题 2(例 9、练习四第 6~9 题)
10、整理复习
单元测试
机动
新授课 新授课 新授课 练习课 新授课 新授课 练习课 新授课 新授课 整理复习课 单元测试
第一课时 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教材 P2~3 例 1、例 2 及练习一第 1~5 题。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 (
)来进行简便计算。 1
3.把 0.45 扩大到它的 100 倍是(
),把 75 缩小到它的 100 是(
)。
4.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5.两个因数相乘(0 除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积(
)。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 2 页例 1 主题图,理解图意。
1、有( )位同学去店里买风筝,3.5 元的每人买一个需要多少钱?,列加法算式
1、小数乘整数( 例 1、例 2、练习一第 1~5 题)
2、小数乘小数(例 3 、例 4、练习二第 1、3 题)
3、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例 5 及“做一做”,练习二第 5、8 题)
4、练习课(练习二第 2、4、6、7、9~14 题)
5、积的近似数(例 6、练习三第 1~3 题) 第一单
6、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例 7、练习三第 9 题) 元:小数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
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 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 因此,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 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 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 特点,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 学习方式,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 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 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 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 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 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 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 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 略多样化。 (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乘法 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 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列乘法算式(
)用自己理解的方法算出算式的结果。(把
算的方法写在下面)
(1).加法算式:(
)
(2)乘法算式:(
)怎么计算?
方法一:把 3.5 元分解成 3 元和 5 角,3 元×3=( )元,
5 角×3=( )角=( )元
( )元+( )元=( )元
方法二:把 3.5 元转化成 35 角
3. 5 元
两位就是 3.6。
质疑:既然把所得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那这个积就应该是一个两位小数,为什么
现在只有一位呢?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积末尾的 0 可以直接去掉。
注意: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