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中的呼吸(气息)原理详解

合集下载

歌唱气息的动力原理

歌唱气息的动力原理

歌唱气息的动力原理呼吸是人发声的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这些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把它加以扩展和美化,就形成了歌唱。

因此,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和支持力。

下面就来说说歌唱气息的动力原理,大家千万别错过。

歌唱气息的动力原理呼吸是人发声的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这些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把它加以扩展和美化,就形成了歌唱。

因此,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和支持力。

我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稳,用气相对较浅,但歌唱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呼气动作要快多了,如果碰到较长的乐句,气息必须坚持得住。

古人说"气动则声发'也是这个道理。

一个好的歌唱者他的气息运用一定是科学正确的,歌唱时的呼吸与生活中的呼吸状态还是有所不同的,口腔、鼻腔、喉腔、肺、肋骨、腰部、背部的肌肉群等都是帮助呼吸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肌群还有橫膈膜。

肺自身不能主动收缩,就像一个注射器排除液体或吸进液体必须通过外力一样,在呼吸道和消化道之间的横膈膜就起到"手'的作用。

通过和肋骨、气管、肺等的配合完成呼吸的过程,横膈膜上升时呼出肺部使用过的气体,感觉两肋下侧软的肌肉收缩,横膈膜下降时吸入空气感到两肋下侧软的肌肉膨胀。

横膈膜是最重要的吸气肌肉,吸气时表现得更为主动,深吸时60%~80%的吸气量是由膈肌完成的。

吸气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它必须要肌肉的收缩,而宁静时的呼气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它涉及膈肌的松弛,肺、气管、胸部软骨等的弹性回缩,歌唱者演唱时的吸气量,比从事体育活动、体力劳作时少一些,但又比宁静时多一些,介于宁静呼吸与强迫呼吸之间。

但是演唱高音时,要求歌手快速吸入大量的气体,这种状况下膈肌与其起辅助作用的吸气肌都要收缩。

那么歌唱跟平常的呼吸不一样在哪里?人的呼吸可以概括理解为两组肌肉群的带动,一组是管吸气的肌肉群,组是管呼气的肌肉群。

吸气肌肉群从前胸往下主要是两肋、横膈膜、腰部四周甚至后背都包括在内,这一组肌肉被称为吸气肌肉群。

歌唱的吸气要用鼻子和嘴一起吸,则吸得深。

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

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

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歌唱是一种高度技术性的艺术表演,其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

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帮助歌手控制音乐的节奏、音准和音色。

本文将讨论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和技巧。

一、呼吸的基本原理在歌唱中,呼吸的基本原理是让空气进入肺部,通过振动声带来产生声音。

为达到这个目的,歌手要学会控制呼吸的深度、频率和时机。

在练习时,歌手应该注意闭嘴,使两肺充满空气,然后逐渐呼出,以此得到畅顺的呼吸。

二、如何做好呼吸练习首先,歌手要认真选择适宜的场所和时间进行练习。

因为环境的噪音和气味等会干扰歌手的正常呼吸。

其次,歌手要找到最自然的呼吸节奏和深度,这需要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中多尝试和实践。

要想让呼吸得到充分的训练,歌手应该尽可能地练习深入且长时间的呼吸。

三、歌唱中的呼吸技巧1. 腹式呼吸:这是歌唱中最基本的呼吸技巧之一。

歌手要学会将呼吸送入腹部而不是胸部。

这样可以避免声带受损,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强有力的声音。

在呼吸的过程中,应将肚子鼓起,然后缓慢地呼出。

2. 肋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帮助歌手增加氧气并且产生更强的声音。

其原理是让空气進入肺部的所有部分,而不是仅仅在肺顶部進入。

肋式呼吸可以通过扩大肋骨和向外呼气的方式达到。

3. 短呼吸:这种呼吸方式适用于歌曲中的短短的歌词或旋律部分。

在短歌词中,歌手应该尽量保持肺部的空气量,并且在不影响歌词表达的情况下快速呼出。

4.吸气运用:在歌唱过程中,歌手应该注意掌握好吸气时机。

在低声部位、转角处、大音高音位等需要换气的地方,要卡好这个空子,吸一口气,尽量不要耽误旋律或改变乐曲节奏和节拍。

四、关于呼吸的注意事项1. 歌唱中的呼吸要是均匀有节奏。

过快或过慢的呼吸都会影响声音的表现效果,甚至会导致嗓子痛或声音失调。

2. 制造合适的空气压力可以帮助歌手控制音量和音色。

在高音部分,要降低气流的速度,以这种方式控制声音的强度。

3. 歌手在练习时,应注意保持放松的状态。

过度用力或肌肉紧张会导致呼吸困难和嗓子不适。

五张图片弄懂唱歌时气息的运作

五张图片弄懂唱歌时气息的运作

五张图片弄懂唱歌时气息的运作气息系统是由上半身除头部、胳膊、脖子之外的胸腔到最底部的盆腔所组成的腔体,这个“大腔体”实际上就是身体内部压强与身体外部压强相互协调平衡的循环系统。

供给氧气的呼吸系统是身体内外气压循环相互协调、平衡的过程,供演唱力量的气息系统是身体内外压强循环往复的相互协调、平衡的过程。

呼吸系统的气压循环是上半身的局部行为,而用于声乐气息系统的压强循环则是上半身的整体行为。

身体站直的状态下全身心的放松,我知道很多女孩子在练习形体或在大街上的时候,被要求挺胸、抬头、收小腹,但是在这里,我要告诉你歌唱中这样做很不利于气息的运用。

所以尝试我提供的坚毅:先把平时建立起来的身体肌体状态放松下来,特意需要放松你的小腹并想象你正坐在家里沙发上般的自在。

把气息力量恢复到上半身腔体最低的聚焦点“小腹”(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身体放松,小肚子自然鼓出来的状态。

),并保证肺内的气体和外界保持平衡。

保证从肚脐到肺部通道的畅通无阻(身体放松,不僵硬)。

小腹部(丹田)自然收缩产生的气息力量向上挤压肺部使肺内气体向上通过声源送出嘴边。

嘴部微微张开往外吹气,身体放松保证这股力量能够做到把气送到嘴边。

尝试胃部往外“鼓”会让气息的通道更加畅通,那么,小腹收缩产生出来的力量也会更顺畅的通过声带到达口腔。

刚开始气息力量运作的训练要速度适中,才能更容易感受到气息力量的运用。

这股力量运用的越来越熟练以后,放慢吐气的速度,气流量小且稳定。

吐气的快慢、大小能力的训练需要同时进行,以适应不同的歌曲环境对气息的要求。

做完整个吐气的过程,接下来的难点就是困扰很多初学者和部分歌手的关键问题——歌唱中的换气过程以及对换气口的要求。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歌唱的开始第一大段,气息的运用相对比较舒服,身体不感觉到“憋”,随着歌曲的进行越往下唱“气”越短,总是觉得气不够用。

这就是我们平时唱歌所感受到越来越“憋得慌”且气越来越不够用的现象。

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我要告诉你的是:气息系统中吸气的步骤,也就是一首歌曲中所有的换气口都需要充分的把气体吸收回肺内的状态下,并且保证肺内气体和外界气体的平衡。

关于歌唱呼吸及几种吸气方法

关于歌唱呼吸及几种吸气方法

关于歌唱呼吸及几种吸气方法歌唱呼吸是歌手进行歌唱时所需的一种特殊呼吸方式,它能够帮助歌手充分利用肺部容量,并提供足够的气息和能量来支持长时间的歌唱。

正确的歌唱呼吸法对于歌手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增加音乐表现力、音量和音色的控制以及声音的稳定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歌唱呼吸以及几种常见的吸气方法。

首先,了解歌唱呼吸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

正确的歌唱呼吸应该是从腹部进行的,而不是从胸部。

这种称为膈肌呼吸的方法可以使歌手的腹部扩张并充分利用肺部容量。

膈肌是一块位于肺部和腹腔之间的肌肉,当它下降时,肺部腔体容积扩大,吸入更多的空气。

相反,当膈肌上升时,肺部腔体收缩,使空气被逼出。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歌唱呼吸方法:1.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歌唱呼吸的基本方法。

这种呼吸方法中,当你吸气时,你应该感到你的腹部向外扩张,膈肌下降。

你可以将手放在腹部,以帮助感受到这种运动。

当你呼气时,腹部应缩回原位。

腹式呼吸可以帮助你控制呼吸,提供足够的气息来支持长时间的歌唱。

2.侧身呼吸:侧身呼吸是一种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利用呼吸肌肉的方法。

当你侧身躺下时,你的腹部可以更自由地扩张和缩回,从而使膈肌得到更好的训练。

你可以通过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和另一只手放在胸部来感受到这种呼吸方式。

确保在吸气时只有腹部扩张,胸部不应有明显的运动。

3.吸气的起点:在歌唱中,吸气的起点非常重要。

你应该学会在吸气时选择一个合适的起点,这将有助于你在歌唱时充分利用呼吸空间。

一种常见的吸气起点是鼻子和嘴同时使用。

你可以首先通过鼻子吸气,然后使用嘴巴补充更多的气息。

或者你也可以只使用嘴巴进行吸气,这种方法可以更快地获得更多的气息。

不同的歌曲和音乐风格可能需要不同的吸气起点,所以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吸气的速度和深度:吸气的速度和深度也是需要注意的。

你应该学会以适应歌曲节奏的速度吸气,并确保吸入足够的气息来支持歌唱。

吸气过快可能导致浅表的呼吸,而吸气过慢可能导致没有足够的气息。

歌唱呼吸的原理

歌唱呼吸的原理

歌唱呼吸的原理
歌唱呼吸的原理是通过控制呼吸方式,使得歌手能够在演唱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气息流动和声音质量。

首先,正确的歌唱呼吸需要通过鼻腔进行吸气。

鼻腔内有细小的鼻毛和黏膜,可以过滤空气并将其加热和湿润,保护喉咙和肺部。

通过鼻腔吸入空气可以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对喉咙的刺激,而且鼻腔相对较窄,能够有效地限制气流的流速,使得呼吸更加均匀。

其次,歌唱呼吸需要控制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通过放松腹部肌肉,使得膈肌下移,腹部向前凸起,从而扩大胸腔,使得肺部能够充分吸入更多的空气。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使得气息流量更大、更稳定,并且减少声音的压抑感。

另外,歌唱呼吸还需要通过控制呼气来维持稳定的声音。

在唱歌时,需要控制呼气的速度和力度,以保持稳定的声音流动。

呼气过程中,要适度收紧腹部肌肉,控制气息的流速,避免太快或太慢的呼气导致声音的不稳定。

总之,歌唱呼吸的原理是通过鼻腔进行吸气,采用腹式呼吸来增加气量,并通过控制呼气来维持稳定的声音流动。

这些呼吸技巧可以帮助歌手保持良好的气息控制和声音质量,提升演唱能力。

歌唱呼吸的概念及其运用

歌唱呼吸的概念及其运用

歌唱呼吸的概念及其运用歌唱呼吸是指歌唱时所采用的一种特殊呼吸方法,通过控制呼吸的深浅、均匀和有力度,能够有效地支持声音的发声和表达。

歌唱呼吸不仅是歌唱技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一种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将从歌唱呼吸的概念及其运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歌唱呼吸的概念1. 歌唱呼吸的基本原理歌唱呼吸是指在歌唱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呼吸方法来达到支撑和控制声音的目的。

相比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方式,歌唱呼吸更加注重深度、均匀和有力度的呼吸,以确保声音的稳定、持久和音质的优美。

歌唱呼吸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控制呼吸的深浅和频率,使得气流能够持续并稳定地供给声带,从而产生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声音。

歌唱呼吸对于声乐表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可以保证歌唱过程中气息的供给,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呼吸的力度和节奏,使得声音更具有动态和变化。

正确认识和运用歌唱呼吸,对于歌唱者能够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更加丰富和迷人的歌唱效果。

1. 正确认识呼吸肌肉在歌唱呼吸中,膈肌是最为重要的呼吸肌肉。

它的下降和抬升对于呼吸气流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歌唱者需要通过训练,充分调动和控制膈肌的运动,以确保气息充足且稳定地流动。

2. 呼吸的深度和节奏正确认识和运用呼吸的深度和节奏对于歌唱呼吸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歌唱者需要通过鼻子深吸气,使得气息充分并均匀地充斥肺部,然后通过嘴巴缓慢呼出。

在呼气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的气流,以支撑和控制声音的发声和表达。

3. 身体姿势和姿态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姿态对于歌唱呼吸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良好的姿势可以使得呼吸更加顺畅,有利于膈肌的运动和声音的发声。

不正确的姿势会限制呼吸肌肉的运动,导致气息不畅,影响声音的表现。

4. 运用歌唱呼吸的训练方法除了日常的歌唱练习外,专门的歌唱呼吸训练同样是歌唱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练习控制呼吸深度和节奏,调整肺活量,培养膈肌的灵活性和力度,能够提高歌唱者对气息的控制和表达。

歌唱时的气息原理以及训练方法,声乐爱好者必学!

歌唱时的气息原理以及训练方法,声乐爱好者必学!

歌唱时的气息原理以及训练方法,声乐爱好者必学!
声乐演唱时,呼吸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练习呼吸也是尤为重要,总结了一下歌唱时的气息原理和练习的方法,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在声乐方面能够有所提高。

我们平时生活中采用的是自然式呼吸,这种是下意识的,气吸得少而浅,呼气也不用控制,一次呼吸只要三秒钟左右,不能用于歌唱。

歌唱的呼吸是比较深的呼吸法,既气要吸到腰的周围,然后利用呼气肌和吸气肌的对抗,找到用力的支点,一次呼吸往往长达十几秒钟。

歌唱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的变化,全靠呼吸肌肉灵活有力的运动来完成。

唱歌时要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声音完全由气息来控制,这就是人们说的“声靠气传”。

吸气
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深深地闻了一下鲜花的香气——好,这就是歌唱的吸气,这样吸气得才深。

吸气要用鼻和口同时自然的进行,不可吸在上胸和心窝处。

吸气以后要有像打喷嚏之前那样短暂的一憋,体会一下腰周围的扩张,膨胀的感觉。

呼气
呼气的方法就是利用横膈膜的力量把腰腹扩张的感觉一直保持住。

想象自己手里拿一大瓶香油往另一个小瓶里灌时那种小心翼翼,憋住气息的感觉,呼气要均匀,舒缓。

声乐演唱中呼吸系统原理和训练方法

声乐演唱中呼吸系统原理和训练方法

声乐演唱中呼吸系统原理和训练方法一、呼吸原理呼吸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声乐演唱的重要动力。

声乐演唱中的呼吸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它需要使用膈肌和腹肌的配合,通过胸腔的扩张和收缩来产生气息,并对气息进行控制和调节。

在声乐演唱中,呼吸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气息下沉:膈肌和腹肌的收缩使气息向下运动,从而产生足够的气流支撑和声音共鸣。

2. 腰腹扩张:腰腹的扩张可以增加气息的容量,从而提供更多的声音支持。

3. 胸部扩张:胸部扩张可以提供更多的气息储备,并为高音区的演唱提供支持。

二、呼吸训练方法为了提高声乐演唱的质量和表现力,呼吸训练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呼吸训练方法:1. 深呼吸练习:通过深呼吸来增加气息的容量和稳定性,从而为演唱提供支持。

2. 呼气练习:通过控制呼气的速度和力量来训练气息的均匀性和持久性。

3. 吸气练习:通过吸气来训练膈肌和腹肌的配合,从而增加气息的支撑力。

4. 哼鸣练习:通过哼鸣来训练声音的高位共鸣和气息的均匀分配。

三、声乐技巧与呼吸声乐技巧与呼吸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声乐演唱中,各种技巧都需要通过呼吸来进行控制和调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声乐技巧与呼吸的结合:1. 连音技巧:连音技巧需要依靠均匀的气息分配来保持声音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2. 强弱控制:强弱控制需要依靠对气息的支持和压缩来调整声音的力度和表现力。

3. 高音技巧:高音技巧需要依靠深呼吸和高位置共鸣来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和表现力。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在声乐演唱中,呼吸系统容易出现一些常见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1. 气息不足:可以通过增加气息容量和训练膈肌和腹肌的配合来解决问题。

2. 气息僵化:可以通过放松身体和调整呼吸节奏来解决问题。

3. 声音摇晃:可以通过控制呼气的速度和力量来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展望声乐演唱中的呼吸系统原理和训练方法对于提高演唱质量和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呼吸系统的训练和控制,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声乐技巧和提高演唱能力。

唱歌为什么要用气息

唱歌为什么要用气息

唱歌为什么要用气息呼吸运动包含着吸气和吐气两个过程1、唱歌要吸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

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2、唱歌要吐气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

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

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

3、唱歌时要有气息支持点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

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常常唱歌时,脸红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等,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关。

反之,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那么,当闪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了,这种声音不但悦耳响亮,而且能强弱自如地做出各种变化来。

4、唱歌时不同的乐句用气是不同的在进行胸腹式呼吸时,呼吸气势的强弱、吐气的方法要根据所唱歌曲(或乐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

下面中国好音乐就介绍几种不同的呼吸练习法。

缓吸缓呼这是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

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横隔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也就是腰围扩张),小腹向内微收。

歌唱中的呼吸方法

歌唱中的呼吸方法

歌唱中的呼吸方法在歌唱中,呼吸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

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帮助歌手保持稳定的音质、增加吐词的清晰度和持久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歌唱中的呼吸方法,帮助歌手提升声音的品质和控制力。

首先,要了解歌唱中的呼吸方法,我们需要明白两种基本的呼吸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通过提升胸腔来进行的呼吸方式。

当你深呼吸时,你会感到肺部膨胀、气息往上升。

胸式呼吸适用于短时间的高强度活动,但在歌唱中不是理想的呼吸方式。

因为它会限制到空气的进入,导致声音变得浅薄、乏力。

相反,腹式呼吸(亦称为膈式呼吸)是通过延展横膈膜、下降腹肌来进行的呼吸方式。

通过腹部的扩张,空气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到肺部。

腹式呼吸提供了更多的气息供应,有助于产生更加饱满和富有力量感的音色。

除此之外,腹式呼吸还可以减轻声带的压力,提升声音的稳定性和控制力。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介绍如何进行腹式呼吸:1.放松身体: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放松身体并舒展。

身体的放松有助于顺利进行腹式呼吸。

2.手放在腹部:将双手放在腹部,一只手掌放在肚脐,另一只手放在背后。

这样可以提醒你使用腹部进行呼吸。

3.慢慢吸气:缓慢地吸气,让空气通过鼻子流入,直到你感到肚子在轻微地扩张。

要保持肩膀和胸口的放松,重点放在腹肌和横膈膜的运动上。

4.慢慢呼气:缓慢地将气息通过嘴巴吹出,感受腹部下降的运动。

要确保呼气的时间和吸气的时间相等。

练习腹式呼吸可以通过下面这些练习来帮助提高准确度和稳定性:1.平躺呼吸练习:平躺在地板上,将手放在腹部,进行腹式呼吸。

感受腹肌的伸展和收缩。

2.踩气球练习:想象你正在踩着一个气球,以腹式呼吸的方式进行呼吸。

这样可以帮助你有意识地使用腹部。

3.读书练习:选择一本书,将手放在腹部,通过腹式呼吸的方式朗读一段文字。

练习时要注意力的集中和吐词的清晰。

除了腹式呼吸,在歌唱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呼吸技巧:1.放松肩膀和颈部:保持肩膀和颈部的放松是进行腹式呼吸的关键。

如果这些部位紧张,呼吸就会受到限制。

歌唱中的呼吸方法和气息运用

歌唱中的呼吸方法和气息运用

歌唱中的呼吸方法和气息运用歌唱中的呼吸方法和气息运用是歌唱技巧的基础之一,对于歌手来说,掌握好呼吸方法和气息运用的技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情感,保护声带,提高音质和音程的稳定性。

以下是关于歌唱中呼吸方法和气息运用的一些重要知识和技巧。

一、呼吸方法1.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指通过放松腹部,用膨胀的腹部来吸气。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得气息充分填满肺部,提高气息的持久力和稳定性,使得声音更加富有力量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躺下或者坐姿来练习腹式呼吸,将手放在腹部,感受腹部在吸气时的膨胀和松弛。

2.肋式呼吸:肋式呼吸是指通过放松胸部肌肉,用扩张的肋骨来吸气。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帮助歌手提高音量、音色的表达和控制能力。

可以通过用手放在侧腹,感受肋骨在吸气时的扩张和松弛。

3.锁骨式呼吸:锁骨式呼吸是指通过提升锁骨来吸气。

这种呼吸方法通常用在高音部分的唱法中,可以提高高音部分的发声力度。

一般来说,锁骨呼吸不宜过度使用,否则容易导致声音紧张和限制气息的流动。

二、气息运用1.吸气与呼气的平衡:歌唱中的气息运用要求吸气和呼气的平衡,即在不用力过度的情况下,保持气息的稳定流动。

吸气时要感受气息自然地充满整个肺部,并且确保吸入的气息不过多或者过少。

呼气时要保持气息的平稳流动,避免呼气过快或者过慢。

2.呼吸断句:在歌唱中,呼吸的位置和时机非常重要。

合理的呼吸断句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控制气息,并且在歌曲中增加艺术表现力。

一般来说,在句子的自然停顿,或者歌词的重音处进行呼吸断句是比较合适的。

3.支撑力的运用:支撑力是指利用腹肌和腰部肌肉来控制呼吸和发声。

在吸气的同时,要感受到腹部和腰部肌肉的紧张和支撑,以保持气息的稳定流动,避免声音断断续续。

同时,在呼气时要保持腹肌和腰部肌肉的紧张和支撑,以保护声带,提高声音的稳定性。

4.气息的节奏控制:在歌唱中,气息的节奏控制非常重要。

灵活的气息节奏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在演唱中,根据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绪变化,合理地控制气息的流动速度和节奏,可以让歌唱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浅谈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呼吸在声乐演唱中起着重要作用。

正确的呼吸技巧不仅能够保证声音的顺畅流动,还能增加声乐演唱的表现力和音乐性。

本文将从声乐演唱中呼吸的基本原理、正确的呼吸技巧以及呼吸在表现力和音乐性方面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来探讨声乐演唱中呼吸的基本原理。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气管、支气管、肺和胸腔等组成的。

当我们深吸一口气时,肺部会充分膨胀,此时呼吸肌肉,特别是膈肌会收缩,使得肺部内部的压力降低,从而使外部空气进入肺部。

当我们呼出气时,呼吸肌肉放松,肺部内部的压力增加,使得空气从肺部流出。

在声乐演唱中,呼吸的基本原理也是相同的。

正确的呼吸技巧可以使得歌手充分获得气息,并且能够使用最小的力气产生最大的声音。

这是因为声乐演唱需要用到膈肌和腹肌等呼吸肌肉,这些肌肉的运用能够使得肺部膨胀更充分,从而使得气息更加稳定。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正确的呼吸技巧。

正确的呼吸技巧是指通过控制呼吸肌肉的运用,使得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更加稳定和有效。

一般来说,正确的呼吸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指通过膈肌和腹肌的运用,使得肺部膨胀更充分。

在呼吸时,应该感觉到腹部向外扩张,而不是只有胸部上下运动。

这样可以使得气息更加稳定,并且能够产生更大的声音。

2. 慢速呼吸:慢速呼吸是指慢慢吸气和慢慢呼气,以保证呼吸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呼吸过快而导致声音断断续续或者吐气过量。

3. 控制呼吸力度:在声乐演唱中,呼吸的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过强或者过弱的呼吸力度会影响声音的稳定性和表现力。

所以,歌手应该学会控制呼吸的力度,以保证呼吸的稳定和动力。

呼吸在声乐演唱中不仅仅是为了维持正常的歌唱过程,它还可以增强声乐演唱的表现力和音乐性。

正确的呼吸技巧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掌控声音的强弱、高低和持续时间等要素。

这样可以使得歌曲的表达更加准确和自然,并且能够更好地传递情感给观众。

呼吸还可以影响声乐演唱的音乐性。

歌唱呼吸的概念及其运用

歌唱呼吸的概念及其运用

歌唱呼吸的概念及其运用在歌唱中,呼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

呼吸的正确运用可以帮助歌手保持声音的稳定和持久,同时也对歌曲的表达和演绎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歌唱呼吸的概念。

歌唱呼吸是指控制气息的流动,使之满足歌曲的要求。

它需要正确地利用呼吸肌肉,调控气息的流动,使之更加合理高效地服务于歌曲的表达。

正常的呼吸过程主要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吸气是指通过扩胸和扩腹的运动吸入空气,这时横膈肌下降,间肋肌上提。

呼气是指通过胸腔和腹部肌肉的收缩将空气排出体外,这时横膈肌上升,间肋肌下降。

在歌唱中,合理运用呼吸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使用声音。

正确的呼吸可以帮助歌手获得足够的气息储备,使得歌唱过程中不会出现气息短缺或突然断气的情况。

通过正确调节呼吸的力度和速度,可以控制气流的流动,使得声音更加稳定和连贯。

歌唱呼吸对声音的质量和音色也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可以使声音更加饱满、富有力量和音域。

这是因为通过合理控制呼吸肌肉的协调运动,可以保持合适的气压和气流,使得声带能够正常振动,发出富有共鸣的声音。

歌唱呼吸还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表达和演绎歌曲。

通过控制呼吸的力度和速度,可以使得歌曲中的音符和音节更加清晰准确,达到更好的语音表达效果。

通过适时的呼吸断句,也可以使歌词的感情更加丰富,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在实际的歌唱训练中,有一些基本的呼吸练习可以帮助歌手训练和掌握歌唱呼吸的技巧。

腹式呼吸练习就是通过放松腹部肌肉,使其自然膨胀,从而实现通过腹部的呼吸。

又如,反常呼吸练习则是通过逆向运用呼吸肌肉,即吸气时收腹,呼气时腹部松弛,帮助歌手调整和控制呼吸的力度和速度。

歌唱呼吸是歌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正确的歌唱呼吸技巧可以帮助歌手保持声音的稳定和持久,同时也能够提升声音的质量和音色,让歌曲的表达更加生动和感人。

在歌唱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和掌握好呼吸技巧,使其成为我们歌唱的得力助手。

歌唱中气息的技巧

歌唱中气息的技巧

歌唱中气息的技巧1.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歌唱中最基本的呼吸技巧之一、通过收缩腹部肌肉,使空气进入肺部,从而增加肺活量。

当唱歌时,要放松腹部肌肉,让空气自然流出。

腹式呼吸可以使气息更加稳定,增加音准和音色的控制。

2.均匀呼吸:在唱歌过程中,要使呼吸均匀流畅。

避免急促的呼吸或过度的喘息,以免影响声音的稳定性和流畅度。

要通过练习和意识训练来确保呼吸的平稳。

3.控制音量:在唱歌时,我们要根据歌曲的要求和表达的情感,控制声音的大小和强度。

要根据歌曲的要求,在适当的位置加入深呼吸来增加音量。

但同时要注意,过度用力可能会导致声带和呼吸困难。

4.做好气息转换:良好的气息转换是实现良好音色和音准的关键。

在唱歌时,要注意在词语或乐句之间进行适当的休息和呼吸。

这有助于保持气息的稳定,保持歌曲的连贯性。

5.声音支撑:声音支撑是保持音量和音质的稳定性的关键。

在唱歌时,要通过运用适当的肌肉群来支撑声音,而不是仅依靠肺部或声带。

能力体验这种支持的方法是将手轻轻放在胸部或腹部,然后用力唱歌时感受腹部的扩张和肠胃的收缩。

6.练习持续呼吸:将歌曲分割成若干短语或乐句,然后用一气呵成的方法来演唱。

在每个短语的末尾,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呼吸来准备下一句的开始。

这样可以使歌曲更加流畅,并且可以更好地控制气息。

7.练习唇塞呼吸:这是一种练习气息稳定性和控制的方法。

将唇紧贴在一起并进行深呼吸,然后慢慢地将气息释放出来。

这可以帮助训练控制气息的速度和流量,改善歌唱的稳定性。

正确的运用气息是歌唱技巧的关键之一、通过练习和意识训练,歌手可以提高呼吸控制的能力,使音色更加稳定和饱满,同时增加音乐表达的力度和感情。

希望以上几点能够帮助你提高歌唱中的气息技巧。

声乐呼吸知识点总结

声乐呼吸知识点总结

声乐呼吸知识点总结一、呼吸的基本原理呼吸是人体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在声乐中,正确的呼吸是为了提供充足的气流,以支撑歌唱过程中的音调和气息流动。

声乐呼吸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呼吸肌肉(主要是膈肌和肋间肌)的协调运动,形成气流并将其用于歌唱。

因此,要想掌握声乐呼吸,就需要了解和训练这些呼吸肌肉的协调运动。

二、呼吸肌肉的训练1. 膈肌的训练膈肌是呼吸过程中最重要的肌肉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声音的质量和强度。

正确的膈肌训练可以帮助歌手获得更加稳定和可控的声音。

膈肌训练的方法一般包括深呼吸、腹式呼吸和膈式呼吸。

深呼吸是指通过扩张肺部来吸气,腹式呼吸是指通过腹部的运动来控制呼吸,膈式呼吸是指通过膈肌的协调运动来调节气流。

这些训练方法可以通过练习呼吸操和声音发声来进行。

2. 肋间肌的训练肋间肌是影响声音质量和音调的另一重要肌肉。

肋间肌的训练主要包括深呼吸、胸廓的扩张和锻炼,以及肋间肌的协调运动训练。

这些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合适的体式呼吸和声乐练习来进行。

三、呼吸的节奏和控制在声乐中,呼吸的节奏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呼吸节奏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也可以使歌唱更加自然和流畅。

呼吸的控制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调节音量和音色,使歌唱更加具有表现力和魅力。

因此,要想掌握声乐呼吸,就需要训练呼吸的节奏和控制。

1. 呼吸节奏的训练呼吸节奏的训练一般包括呼吸的深度、速度和顿挫的调节。

呼吸的深度可以通过练习深呼吸和腹式呼吸来进行,呼吸的速度可以通过练习快速呼吸和慢速呼吸来进行,呼吸的顿挫可以通过练习断续呼吸和连续呼吸来进行。

这些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合适的呼吸练习和歌曲练习来进行。

2. 呼吸控制的训练呼吸控制的训练一般包括呼吸的持续性、均匀性和稳定性的调节。

呼吸的持续性可以通过练习长音呼吸和滑音呼吸来进行,呼吸的均匀性可以通过练习呼吸操和和声练习来进行,呼吸的稳定性可以通过练习强调呼吸和弱化呼吸来进行。

这些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声乐练习和歌曲练习来进行。

歌唱中的气息入门知识讲解

歌唱中的气息入门知识讲解

歌唱中的气息入门知识讲解歌唱中的气息入门知识讲解掌握歌唱呼吸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正确运用气息的技法与技巧,是学习声乐者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下面是关于歌唱气息的相关知识讲解,欢迎阅读参考借鉴。

按照传统的观点,在歌唱中吸气点运用的正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吸气点运用的准确与否对声音的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选择好吸气当口还需要从作品的需要来定,根据演唱作品的不同的需要,会采用不同的吸气方法,过去的有关声乐论文中形容吸气方法如:急促的、平稳的、轻快的、深沉等等。

生理呼吸与气息(自然呼吸与气息)系指机体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主要为氧和二氧化碳)交换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血液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即由胸廓的节律性扩大和缩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肺被动地扩张(吸气)和回缩(呼气)而实现。

以肋骨运动为主者称为胸式呼吸,以隔和腹壁肌肉运动为主者称为腹式呼吸。

在自然呼吸中,气息流量的供应量与气息流量的需要量总是平衡的,这些吸气方法主要是由演唱作品的需要决定的。

在歌唱中气息运用得好坏至关重要,没有良好的歌唱气息运用和气功常识就没有良好的发声状态。

气息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本身就是情的化身,人活着就有情,人时刻生活在某种情绪之中,而各种情绪的呼吸状态又都不相同也影响我们对气息的运用。

从歌唱发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看,歌唱是人体自身功能活动,而在歌唱中能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而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演唱的质量。

就像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所说的元气说,古人认为歌唱从歌声的产生,到歌唱的技巧控制、乐感表现,特别是呼吸控制,都与气功相通,因而气功的功法原理也必然在歌唱中得到运用。

首先,基于所谓元气说,我们可知“善歌者必先调其气”。

我国古代诸多的论述中都谈到了这一点,而且都带有强烈的辩证思维特点。

秦代著作《吕氏春秋》已把“道”与音乐联系起来:“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故惟得道之人其可以言乐。

”意思是说音乐产生于元气,只有懂得气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人,才可以谈清音乐问题。

唱歌吸气和用气的原理

唱歌吸气和用气的原理

唱歌吸气和用气的原理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唱歌吸气和用气的原理,欢迎阅读。

首先是吸气。

呼吸运动的本质是胸腔容积扩张带动肺扩张形成与外界的负压差。

胸腔四周是由胸椎、胸骨、肋骨包围,上连接颈部,下与腹腔由横膈膜分隔。

胸腔容积扩张主要由肋间肌、膈肌收缩来完成,相应的呼气时肋间肌膈肌被动舒张。

一般呼吸根据不同的肌肉群运动可主要分为四种(四部分独立工作,日常呼吸多组合使用):肩式呼吸、提胸骨式肋间肌呼吸、肋骨横阔式肋间肌呼吸、腹式(横膈膜式)呼吸。

肩式呼吸——我更倾向于说少数人吸气就耸肩的坏习惯——对吸气基本没啥帮助反而让上半身僵掉,唱歌肯定错,不再提。

胸廓骨骼构造:要了解两种肋间肌呼吸要先了解相应骨骼构造。

先上个图肋骨都是一端连接着脊椎,另一端与胸骨直接(前七对)或间接相连(8、9、10)或不相连(11、12两对浮肋),其中包裹胸腔的主要是前10对肋骨(待考证)。

提胸骨式肋间肌呼吸指的是通过肋间肌收缩靠前5对肋骨抬动胸骨,增大胸腔容积的呼吸方式,重点是要抬胸骨。

这就是一般俗称的“提气”,也被称作“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时胸部有明显起伏。

由于抬动胸骨会带来1.吸气效率较低,2.牵动与第一根肋骨、胸骨、锁骨相连的喉部肌肉,3.使肩部颈部胸部等僵硬不利于胸腔共鸣,4.无法较好控制用于“用气”环节等问题而不在歌唱中使用。

肋骨横阔式肋间肌呼吸指的是通过通过第6-10对肋骨肋间肌收缩横向向外扩张,增大胸腔容积的呼吸方法。

这种方法据说在唱高音时会用到,实际上一般人唱歌以及声歌系学生初学并用不到,也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腹式呼吸,又称横膈膜式呼吸,是通过膈肌收缩横膈膜下降增大胸腔容积的呼吸方式。

能提供大约60%~80%的通气量,呼吸效率高。

因为横膈膜分隔胸腔和腹腔,当膈肌收缩时会把腹部器官向下、向前排,所以腹部要放松。

如果有人让你吸气时收紧腹部,那肯定是错的。

以上是四种呼吸原理简述。

综上可知歌唱时主要用腹式(横膈膜式)呼吸的方式吸气。

唱歌需要了解呼吸器官和呼吸原理

唱歌需要了解呼吸器官和呼吸原理

唱歌需要了解呼吸器官和呼吸原理(一)呼吸器官我们可以把呼吸通道中所包括的各生理器官、胸腔、膈肌、腹肌等看作呼吸器官。

1.呼吸通道呼吸总是沿着一定的路线进行的,这条路线就是呼吸通道。

它包括口、鼻、咽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泡。

吸和呼是沿着这样的路线进行的。

2.胸腔胸内的体腔部分是胸腔。

胸腔外部是胸廓,它是由肋骨、肋软骨、胸骨和胸椎等构成的骨支架,形似鸟笼。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是由胸部多组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完成的。

肺在胸腔内部,它可以随胸廓的运动纳入和排出空气。

3.膈肌膈肌(亦称横膈、横膈膜),位于胸腔底部,它象圆顶帽一样扣在那里,周围和胸腔壁相连,把胸腔和腹腔上下隔开。

膈肌属吸气肌。

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胸腔向下扩展;呼气时,膈肌放松,恢复原位,胸腔缩小。

实验表明,膈肌每降下一厘米,吸气量可以增加250-300毫升。

(二)呼吸原理肺虽然是重要的呼吸器官,但它不会主动进行呼吸,是被动器官。

呼吸要靠胸腔的扩大和缩小来完成。

吸气肌肉群收缩时,胸腔扩大,其内部气压就会小于体外气压,空气便由口、鼻经过呼吸通道进入肺泡,使肺叶扩张起来,这就是吸气过程。

相反,呼气肌肉群收缩,或吸气肌肉群自然放松,胸腔就会随之变小,肺叶里的气又会由于受到挤压经过呼吸通道排出体外,这就是呼气。

理解呼吸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呼吸两大肌肉群的重要作用。

生活中安静的呼吸和完成语言发声功能的呼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前者是一种自律性的生理活动,可以无意识完成,而后者有感情的参和,有意识的控制。

有控制的发声的呼吸,具有吸得多、吸得快和呼得省、呼得慢的特点,还表明了训练的明显效果。

(三)胸腹联合呼吸这是胸腹两种呼吸方式的结合,就是全面扩张或收缩胸腔所进行的呼吸。

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前两种呼吸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胸腹联合呼吸时吸气从前后、左右、上下径等方面全面扩大了胸腔的容积,吸气量最大;其次从动作特征来看,胸腹联合呼吸建立了胸、膈、腹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呼吸的稳健感,有利于控制;再次是采用胸腹联合呼吸后,易于产生坚实、响亮的音色,它是多种音色变化的基础。

唱歌时气息的应用原理

唱歌时气息的应用原理

唱歌时气息的应用原理简介唱歌是一项需要运用气息的活动,准确掌握气息的应用原理对于唱歌技巧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唱歌时气息的应用原理以及如何正确运用气息来改善唱歌技巧。

气息的重要性唱歌时,气息是声音的能量来源。

掌握气息的运用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音色、更长的音程和更强的音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气息应用原理。

深呼吸•唱歌时需要保持足够的气息供应,因此深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深呼吸可以扩大肺部容积,提供更多的氧气给身体供应。

•吸气时要使用腹式呼吸,使得腹部肌肉下降,通过放松膈肌实现。

气息控制•控制气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音调和音量。

•可以通过调整腹部肌肉的紧张程度来控制气息的流动。

•长音需要保持适量的气息流动,短音则需要控制气息的快速流动。

气息支撑•唱高音时,需要更多的气息支撑来保持音准和音量。

•气息支撑是通过腹部肌肉和膈肌的收缩来实现的。

•可以练习通过腹部肌肉的收缩来提高气息的支撑能力。

气息连贯性•唱歌时需要保持气息的连贯性,使得声音听起来更加稳定流畅。

•吸气和呼气之间应该没有明显的停顿。

•可以通过逐渐吸气的方式来实现气息的连贯性,同时避免过度用力。

如何练习唱歌时的气息应用原理了解了唱歌时气息的应用原理,下面是一些练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气息来提升唱歌技巧。

腹部呼吸训练1.平躺在地上或床上,放松全身。

2.将手放在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

3.慢慢地深呼吸,同时观察腹部的起伏。

4.吸气时,腹部肌肉下降;呼气时,腹部肌肉收缩。

5.反复练习,以便习惯使用腹式呼吸。

慢速唱歌练习1.选择一首慢歌,准备好歌曲的伴奏。

2.开始唱歌时,注意吸气和呼气的顺序和连贯性。

3.渐渐增加音程,注意保持音准和音量的稳定。

4.通过慢速唱歌的方式来锻炼气息的支撑能力。

高音训练1.选择一段高音的乐曲,准备好歌曲的伴奏。

2.开始唱歌时,注意吸气和呼气的顺序和连贯性。

3.对于高音部分,注意使用腹部肌肉来支撑气息。

4.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提高高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唱歌中的呼吸(气息)原理详解
该文作者是专业学声乐的,美声唱了六七年。

对于呼吸,真的是对于歌唱有着独到的感悟。

看到网上很多人说唱歌中呼吸的重要性(也有说气息,但我认为,‘呼吸’是自如的,自然的。

)是生理活动,会有多种方式,比如胸式呼吸,腹式呼吸,或者胸腹式呼吸。

对于歌唱中呼吸来说,没有独立存在的,意思是唱歌(因为我是美声的,所以该文所提及的歌唱都指专业唱法)中的呼吸,是和身体运作完美协调。

题主既然问歌唱的呼吸,咱们就说一说呼吸。

唱歌中的呼吸(气息)原理详解
1.肺部结构
要研究呼吸,当然要了解肺部,及肺部的运作。

肺是没有肌肉的,也就说它不能自主的呼吸,靠的是肋间肌肉扩收和横隔膜的撑开和收缩。

想要做好,控制好呼吸,必须在意识上感知这个。

有很多人说歌唱应该需要的是腹式呼吸,其实不然,了解了肺部运作后就会发现,既要吸入足够的气,又要让气自如的使用就需要肋间肌肉开、扩,又需要以肺部吸气来使横隔膜撑开以备腰腹运作(如下图,横隔膜在呼气时和放松状态如倒扣的碗,吸气“碗底”会下放,来使肺部获得足够的空间。

腰腹如何运作下面会讲)来获得歌唱中有力量和有弹性有活力的呼吸。

如果用腹式呼吸,肺部会因为胸腔没有足够的空间而过于向下压迫横隔膜形成正碗的形状而影响腰腹对肺部气的运作,使得呼吸
无力且没有弹性和活力下面,讲如何吸,如何呼。

2.吸
吸气是呼吸前提,肺部吸进气才有呼吸和动力。

想要歌唱中的自如的呼吸和有力,有活力的呼吸,肺部吸入气,一定是要扩张肋间肌肉的,但是前提横隔膜也一定要同时撑开。

这时,我们的肺就像一个活塞,扩张肋间肌肉来使活塞的空间更大,有更多的气,横隔膜就像活塞头,下拉也使肺部空间打开。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肋间肌肉不像我们的手指和舌头一样灵活…(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在脑子里闪了一下…不要在意那些小细节…)不可能每次都要不停的收缩扩张,所以,肋间肌肉扩张后横隔膜下放平铺,要保持扩张,和横隔膜的平铺,此时横隔膜更像是一张弹簧床,腰腹作用向上推动横隔膜以此来获得歌唱的气。

这只是在说上半腹,也不说下半腹不动,要随着横隔膜的下放,同时自如的下放。

下放的结果就是下腹部感觉充实了,特别是肋骨尖下的后腰和小腹。

下面是重点!!!!
歌唱中的吸气的感觉:开头说了歌唱是整个身体的协调运作,现在要体现出来了。

吸气时感觉,吸气过程中从脊柱的上半部分(肺部那一
截)伸出了触手、翅膀、保护罩…向身体两侧扩展,要保护身体,要包裹肺部的感觉。

同时横隔膜下放,横隔膜感觉上,那个保护你的触手、翅膀、保护罩…在心口和肋骨尖中间的那个高度,在身体上产生一个圈,从后背到到前胸,这个圈不会回缩,是个坚不可摧的动力。

大多数人的横隔膜撑开后,位置在心口到肋骨尖的中间位置。

在感觉上就是要把气吸到这个圈上。

如果喜欢简单粗暴的话,那就是:吸气扩背、扩胸,但是横隔膜一圈给我撑住咯!
3.呼
做好了吸,呼就显得简单很多。

上面说到,一个不会回缩的圈,一个坚不可摧的动力,意思就是这个弹簧床的一圈不能收缩,下面就是要推床面了。

其实只有一个动作就是收腹!这可能跟很多人的思路有点相悖,但是…歌唱生理,的确是这样的…
下面重点!!!
开始说的活塞还记得么,呼气时感觉上就是小腹上连着活塞的运动杆,它来控制着活塞的推和拉(推,呼气;拉,吸气)。

后腰感觉向外扩张,小腹来跟后腰特别是横隔膜对抗。

好了,总得来讲,呼吸自如自然,就好了。

文字所能表达的都太苍白,歌唱这事不是一朝一夕,贵在悟性和坚持。

加油,祝你进步。

好多人说,看不太明白,云里雾里的,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又扩又收,横隔膜撑开,小腹收缩。

找到这种感觉很容易:咳嗽前的蓄力的那个感觉。

在咳出来之前,可以摸着自己的小腹,横隔膜,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横隔膜的扩,和小腹的收缩。

只不过,咳嗽是一瞬间吧气出去了,歌唱的时候要控制这个气,让它根据自己的意愿出。

找到感觉后,练习可以用一张纸放在面前,然后吹气,把纸吹动,不让它回来。

前提是你找到了横隔膜和小腹扩收的感觉,然后吹纸来练习控制这两种力量,来到达一个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