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中的城市化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二中的城市化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二中的城市化进程在高中历史必修二的学习中,城市化进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城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过程。

这一进程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生活方式。

城市的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政治、宗教和商业中心。

然而,工业革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工业革命使得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成为可能,工厂纷纷建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这吸引了无数农民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于是,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例如,英国的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在工业革命期间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工业中心。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跟上。

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不断完善,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同时,城市的功能也日益多样化。

除了工业生产,商业、金融、服务业等也逐渐发展壮大。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许多显著的变化。

一方面,它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中的工厂能够大规模地生产商品,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贸易的繁荣。

另一方面,城市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城市里,人们的工作更加专业化,社交圈子也更加广泛。

同时,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也更加集中和丰富,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然而,城市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是环境污染问题。

工厂的大量排放、交通的拥堵等导致城市的空气、水和土壤受到污染,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威胁。

其次是住房问题。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住房需求急剧增加,而住房供应不足,使得很多人居住在拥挤、简陋的环境中。

再者是社会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贫富差距可能加大,社会矛盾也随之加剧。

同时,犯罪率可能上升,社会治安面临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各国政府和社会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

例如,加强环境保护立法,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大住房建设投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社会矛盾等。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4)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 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5)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 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 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gaojieyun
多功能城 市综合体
新型社区
文化场所
gaojieyun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
1.原因: 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 2.表现: (1)西方国家
供排水:钢铁管道促进水网的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 照明: 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通信: 电报、电话的发明和普及便利了人们的 通信联系。
gaojieyun
史料实证
材料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 新“济贫法”首次强 调了需要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实施社会救助是其应尽的 义务……1855年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 了泰晤士河的河水。在立法方面最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1875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 ……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 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公共卫生法》 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
②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③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2)生活服务: 更加便捷、丰富 ①社区服务蓬勃发展; ②仓储式商场、商超、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 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增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

城市的发展及中外城市化进程

城市的发展及中外城市化进程

(四)城市的发展及中外城市化进程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拓展延伸]全面认识城市化的影响针对练1《雾都孤儿》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品。

《雾都孤儿》写于《济贫法》通过之时,英国正经历一场转变,从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城市和工业国家的转变。

《济贫法》允许穷人依赖接受公共援助,却要求他们进行必要的劳动。

《济贫法》有提高穷人阶级的生活水平的作用,却对最无助的下层阶级施以惩罚。

该作品()A.揭示了英国政府救助贫困人群的责任B.反映了英国蒸汽时代繁杂的社会问题C.再现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完善D.说明了英国政府大力干预市场的经济答案 B解析依据“英国正经历一场转变,从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城市和工业国家的转变”可知,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济贫法》允许穷人依赖接受公共援助,却要求他们进行必要的劳动。

《济贫法》有提高穷人阶级的生活水平的作用,却对最无助的下层阶级施以惩罚”可知,体现了对于受救济的穷人阶层,《济贫法》呈现了既救济又强制,既提高生活又惩罚的两面性,实质上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济贫问题的复杂性,故B正确,A错误。

C、D两项所述题干未体现,故排除。

2.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拓展延伸]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乃至艺术形式都逐渐发生变化。

针对练2《中国的历史: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描述:顺着纵横于扬州城的运河(官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市”,这里不仅是大米和食盐交易之地,而且还从事金银器、丝织品、木材、茶叶等各种商品的交易……城内的“侵街”现象急速扩大,一到夜晚整个街道灯火通明。

据此可知()A.农产品开始商品化B.商帮兴起,专门贸易发达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D.运河开凿,经济重心南移答案 C解析材料“顺着纵横于扬州城的运河(官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市’”“城内的‘侵街’现象急速扩大,一到夜晚整个街道灯火通明”表明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反映了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故选C项。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

(二)近代中国的城市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上海等成为通商口岸,逐 渐发展期资本主义工商业。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开启了近 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摘编《经济与社会生活》
年份 1820 1840 1893 1920 1936 1949
近代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
③城市发展不平衡
(三)现代中国的城市化
上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发展 进程。结合所学,分别指出AB、BC、CD三个 阶段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原因。
①AB段(1949-1961):城市化快速发展;原 因:“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大跃进”运 动,大办厂矿企业。
②BC段(1961-1977):城市化趋缓甚至倒退; 原因:“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建设陷入 停滞。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 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 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曼彻斯特约 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 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不够人口居住的 工人房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 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 美化了,在城市的最外边东南方,那里开 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 屋。”
的后果是寒热病,我还屡次见到由此而起的肺痨病
例……
这些寄宿舍的恐怖景象是很难描述的:一个新从乡
间来的房客往往睡在前一住客留下的、尚布满传染病
菌的床上,或者几个钟点以前才从这个床上抬走一具
患伤寒而死的尸体。
②人与社会:阶级分化严重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③人与人:社会问题突出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yy 主题:顸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改善及问题。

世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世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上海世博会以及世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上海区域发展史:(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时期:《南京条约》开上海为通商口岸。

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中关于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的款,迫使上海地方官员,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在中国变相攫取并建立了最早的租界。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①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洋务派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和洋务派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

②方举赞在上海创办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昌机器厂,最终被英商开办的上海耶松船厂吞并。

③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淞沪铁路,表明近代铁路的起步(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①1912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一战期间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后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业资本家。

②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从1919年6月初起,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

③1920年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④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它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⑤1927年春,北伐军进驻上海。

为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失败,第三次在陈独秀、周恩来亲自指挥下,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⑥1927年4月12日,在蒋介石指使下,反动武装在上海进行血腥大屠杀,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抗日战争时期:①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史称“八一三事变”;②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5)过渡时期:1956年,以荣毅仁等知名企业家为代表的上海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探索和“文革”时期: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交通和社会变迁

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交通和社会变迁

材料十六 以往城市的规模取决于周围地区所能生产的粮食的 数量。因而,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分布于流域地区。随着工业革 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巨大 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 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 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合意。因而,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 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 一。
探究二: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及变化规律
据材料思考战国城市布局所体现的思想?
材料一:《考工记》说:“匠 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 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 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 宫 社 必 市 立 体 执 秩 王 法左之于面者市现中序族)者左王而利于的((和人;宫向之王思中等平道右之之所宫想庸级民所者右,在之:)观之亲地;故,北念间,道朝立必)的”故所者朝后父立尊义于而子祖,之王背关庙故所宫之系于立在之,(王国,南故宗;
2.085
城市化水平(%) 10.6 ---
1994
622
16702
3.34
28.14
2000
663
18800
4.559
36.09
2004
5.434
41.8%
1、建国后,城市数量、人口有了很大发展,城市化建设成就瞩目
材料十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50-80
80-00
年均增长 年均增长
手工工场时期
圈地运动促进城 市化
工业革命城市化迅速发展 蒸汽机,大量工厂进驻城市 工厂制的迅速发展 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 交通的
发展加强城乡联系,也加快劳 动力流动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运动和新航线的开辟。使世界经济中心从意大 转移到北海沿岸的尼德兰、英国,在那里逐步 兴起很多工商业城市。
1、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



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城市发展进入一个 崭新的时代。 随着资本、工厂、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一 些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煤田和沿海地区)形 成城市密集区域。 如英国的兰开夏地区,德国的鲁尔地区,美国 大西洋沿岸地区和五大湖地区都形成城市密集 区域。
欧洲“自由城市”的形成



欧洲新城市发展的核心是“自治市”或称“自 由城市”、“帝国城市”。实际上以城市为中 心、管辖有周围农村的一种政体。与古希腊城 邦不同的是,它是一种封建制度下的共和政体。 12—13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 那亚、德意志的汉堡、不来梅、卢卑克、克隆 等都属于这样的城市国家。 至今,汉堡、不来梅仍拥有庞大的自由港区。
四、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20世纪上半叶,城市化仅出现在先进的工业国 家,并未在世界范围内铺开。1900年时,城镇人 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只有英、澳、德三国。 1940年增加到十几个,大部分为发达的工业国。 二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从50年代到 7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发展迅速,殖民地半殖民 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 这一切都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中世纪欧洲城市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1、以城市为单元,结成政治性同盟。如汉萨同盟。 最多时参加城市达160多个。 2、以城市为中心形成城市国家、自由城市、帝国 城市等政治客体,说明城市在地区政治经济中的地 位,也是欧洲中世纪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3、城市规模较小,但城市商业比较繁荣。
现代国家出现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时期 城市化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概平况的重要标志
到1851年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西 1851—“二战” 方 二战之后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加快城市化步伐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2007年
世界城镇人口已达到总人口50.14%
背景
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迫使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 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城市化进程中的问出现的问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我们要正视并努力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尽量减少或 避免这些问题;
破 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城市治理的温度
解 城
强调科技创新的动力支撑,增强城市治理的效度

近代
表现
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乡村人口 进程,开启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现代
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迅猛发展
2011年,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
思考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和其发展的影响?
中国城市由“传统城市”的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 始的,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 起。通商贸易成为开埠城市的经济主体,城市商业得到发展, 洋行大量出现。兴办近代工业使中国城市化发展加快。这些城 市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 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 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 代化之旅。
清末上海街头的煤气路灯
2014年“五水共治”后的浦阳江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休闲娱乐: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 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_娱__乐__休__闲_等功 生活 能整合到一起 服务 文化娱乐: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 数量越来越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
4.拓展延伸——工业革命与居住条件的改善 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居住的房屋以木质结构为主,少数是石制,且 居住条件较差。工业革命开始后大量的钢铁被生产出来,配以同时 期发明的水泥,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大大增强了房屋的 坚固程度和居住舒适性。
项目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基础设施单一,服务空间范围
特点
小,多依据江河等自然条件来
人类所依赖的基础设施 逐步发展起来
发展基础设施
人类活动的空间能力有限,农 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
原因
业生产是主要生产 改造自然能力有限
方式,
集聚、客观条件
02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主题一 城市化进程及其问题 主题二 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3.思维拓展——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 (1)西方的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城市化起了推动作用。 (2)交通运输的发展是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条件。 (3)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是促进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知识点二 居住条件的改善 1.居住条件 (1)背景:城市的发展和_建__筑__技__术_的革新。 (2)表现
(3)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 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4)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 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 水平。 (5)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 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高中历史】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

【高中历史】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

二、城市化发展之果1、居住条件的改善源自图一图二住宅的进步:
①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 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住 宅中普及,使人们的生活 更加便捷。
住宅的进步:
②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的 一个住宅项目首次使用钢筋 混凝土技术。
钢筋混凝土
住宅的进步:
③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 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 等快速普及。
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区与工作区逐渐分隔,为解决远距离出行的交通问
题,人们越来越依赖汽车。
【课堂小节】
思 近代
维 以来 导 的城 图 市化
进程
城市化发展之 因
城市化发展之果
城市化发展之困
英国城市化兴起的原因 中国城市化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居住条件的改善 城市服务(社区服务、生活服务) 基础设施的发展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分化等
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 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19世纪,城市的工人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 干净水源。
3、交通拥堵
美国1950年城市公路里程为32.3万英里,到2000年达到85.9万 英里,但新拓出的道路很快就被汹涌的车流淹没。2011年美国单位车 辆平均年拥堵时间达到38小时。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导致空气污染;生活与工业废水造成水源污染。 城市化早期,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烟尘不断排放到大气中。工厂沿河而 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与工业废水排进河流,造成城市水污染。随着汽 车的普及,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开始出现。
2、贫富分化
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 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 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 运动。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解析:从材料的信息“50年代住草房,70年代住瓦房,80年代住楼 房,90年代住洋房”明显可以看出,农村居住条件逐渐得到改善,故选 D。材料无法体现出农村民居装修水平超越城市,也看不出城乡社会 生活趋于一致和农村之间的地区差异日趋缩小,排除A、B、C。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六十年至八十年以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只有很少 而且简单的工业,人口稀疏而且多半是农业人口。现在它和其他任何国 家都不一样了:有居民达250万人的首都,有巨大的工厂城市,有向全世 界供给产品而且几乎全部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工业,有勤劳智慧 的稠密的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从事工业。
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了……1839年,它被称 为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这说明在英国 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环境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得不到很好的 解决,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因此导致格拉斯哥魅力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工 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A、B、C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为D。
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具有半殖民地特征; 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空间布局不均衡:主 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
莒县城区变化图
沭 河
沭 河
2011年
2020年
勒·柯布西耶 马赛公寓 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 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
1952年,他在法国马赛市郊建成了一 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公寓住宅——马赛公寓。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就世界范围看,大约在几千年前,世界城市人口就占总人口的3%, 1850年为6.4%,1900年为13.6%,1950年为28.2%,到1990年已上 升到50%左右,如果没有工业革命,这是万万做不到的。

高三历史 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

高三历史 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

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新课标要求】要求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了解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从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真题感悟】结合课件从这些做过的高考题选择题正确选项和非选择题设问中体会。

考情分析:(1)近现代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多考查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的时代背景、历史发展。

(2)命题语言分析:经常采用“城市环境、成为大都市的因素、市镇化的条件、城市新变化、对城市化的认识”等词语。

(3)考查能力分析:选择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技能,非选择题开放式试题渐多,考查考生的史论结合、论证历史的能力。

(4)进行古今对比或中西对比是命题的重要角度。

【时空坐标】【整合探究】一、从人类居住条件变迁的角度观近现代城市化概况城市:一种主要由从事非农业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的区域社会共同体。

城市化:亦称“城镇化”“都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化的表现:数量、人口、设施水平、居住状况。

城市化的实质: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二、从文明交流和碰撞的角度寻近现代城市化的原因和特点【知识整合】发展轨迹:原因:表现:特点:【探究一】山东地方史材料19世纪中叶以前,山东交通以河运和官路运输为主。

济宁、临清、聊城、德州等地依托大运河的交通优势,迅速成为工商业繁荣的城市……运河沿岸成为明清时期山东经济较为兴盛的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烟台、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的被迫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始了飞跃式发展,逐步形成以青岛、烟台、济南为中心,以胶济铁路沿线为主干的新的经济中心。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以来山东城市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5分)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某一时期或多个时期“围绕近代中国首都的变动”自拟论题,并加以评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
【新课标要求】
要求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了解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从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真题感悟】
结合课件从这些做过的高考题选择题正确选项和非选择题设问中体会。

考情分析:
(1)近现代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多考查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的时代
背景、历史发展。

(2)命题语言分析:经常采用“城市环境、成为大都市的因素、市镇化的条件、城市新变化、
对城市化的认识”等词语。

(3)考查能力分析:选择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技能,非选择题开放式试题渐多,考
查考生的史论结合、论证历史的能力。

(4)进行古今对比或中西对比是命题的重要角度。

【时空坐标】
【整合探究】
一、从人类居住条件变迁的角度观近现代城市化概况
城市:一种主要由从事非农业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的区域社会共同体。

城市化:亦称“城镇化”“都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化的表现:数量、人口、设施水平、居住状况。

城市化的实质: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二、从文明交流和碰撞的角度寻近现代城市化的原因和特点
【知识整合】
发展轨迹:
原因:
表现:
特点:
【探究一】山东地方史
材料19世纪中叶以前,山东交通以河运和官路运输为主。

济宁、临清、聊城、德州等地依托大运河的交通优势,迅速成为工商业繁荣的城市……运河沿岸成为明清时期山东经济较为兴盛的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烟台、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的被迫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始了飞跃式发展,逐步形成以青岛、烟台、济南为中心,以胶济铁路沿线为主干的新的经济中心。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以来山东城市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5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某一时期或多个时期“围绕近代中国首都的变动”自拟论题,并加以评述。

(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2分)
三、从经济与生活互动的角度探近现代城市化的影响
【知识整合】
积极:
消极:
【材料型选择】法国学者保尔.芒图在《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工业化初期概况》中说: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工厂越来越多的开设,林立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那些赶忙建起来,太小而不够工人居住的棚屋绵延在工厂的周围,……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也建立起来一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富豪。

据此可知,工业化带给英国城市化的影响有
①经济发展②环境污染③贫富分化④人口拥挤⑤交通堵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探究】19世纪中叶,纽约人口大大增加。

一些学者提出大型城市公园将会促进各阶层间的交流与融合。

纽约商人也需要通过建设城市公园促进地产升值。

1873年该公园建成,实现了人工创作与自然环境的巧妙融合。

田园牧歌式的草地、风景如画的灌木丛、高低起伏的小山丘和平静如水的湖面,使人们在繁杂的城市空间中拥有了一处宁静、自然、惬意的休闲之所。

纽约中央公园开创了城市公园的先河,美国由此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

——据[美]兰克维奇《纽约简史》等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纽约中央公园兴建的作用。

(8分)
四、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思近现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问题
材料一建国后我国城市化
50年代前期优先发展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初步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50年代后期“大跃进”导致高速城镇化,使工业化和城市化脱离农业超常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60年代调整经济,70年代前期文革的影响,使城市化进程放缓。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体制改革,非农产业比重提高,推动城市化进程。

8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一些城市对外开放,城市经济活力增长,城市化稳步发展。

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和实施,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发展。

材料二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至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旭东《世界瘟疫历史》
材料三二战后,随着城市郊区化,纽约中央公园出现危机。

尤其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垃圾、涂鸦、高犯罪率等恶化了公园的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复兴中央公园运动兴起。

新成立的中央公园管理委员会与纽约市政府联合,对公园内重要的景观进行恢复和改造,并部署骑警加强巡逻。

时至今日,中央公园拥有2.6万棵树,275种鸟类等,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多达2500万人次。

公园逐步成为曼哈顿的绿肺,起着自然生态保护区和天然调节器的功能,是城市中各种野生动物最后的栖息地。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探究: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当今我们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综合训练:
材料一近代,仿西方而修建的公园、娱乐场所等逐渐成为公共空间结构的新要素。

新中国的城市和公共空间建设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偏好,历经波折,但也取得了较大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突出了广场、街道等传统方面,还顾及了社会弱势群体和邻里联谊等新兴需求,而且引入了社会资本和群体参与。

材料二15世纪以后的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打破了中世纪的封闭状态,宏伟的林荫大道和广场,早期古希腊城市规划思想中的几何学构图也重新出现,这些体现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有力控制。

19世纪以来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城市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大,产生了一系
列城市空间问题。

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人与环境、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等矛盾,20世纪初以来,英美等国着重从美观舒适、卫生、精神文化等方面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摘编自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现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特点和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欧洲国家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发展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