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 名词解释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
材料的化学组成是指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
材料中具有特定化学成分、特定结构和特定物理力学性能的物质或单质称为矿物。
材料的矿物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矿物种类和数量矿物是构成岩石和各类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单元。
材料中具有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凡是由两相或两相以上物质组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宏观结构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其尺寸在10-3m级(毫米级)以上。
细观结构是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结构,其尺寸范围在10-3~10-6m (微米级)。
微观结构是原子分子层次的结构,可用电子显其尺微镜或X射线衍射仪来分析研究该层次的结构特征,寸范围在10-6~10-10m(Å级,1Å=10-1nm)。
晶体是由离子、原子或分子等质点在空间按一定方式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胶体是指粒径为10-7~10-9m的颗粒在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俗称容重)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包含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
材料的变形性质是指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形状及体积变化的有关性质。
弹性变形是指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卸荷后可以自行消失的变形。
塑性变形是指在外力去除后,材料不能自行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保留的变形,也称残余变形。
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
材料在荷载作用下,若所产生的变形因受约束而不能发展时,其应力将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这一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力(荷载)作用引起的破坏的能力。
在静荷载作用下,材料达到破坏前所承受的应力极限值,称为材料的静力强度(简称材料强度)或极限强度。
材料在承受持久荷载下的强度,称为持久强度。
静力强度是材料在承受短期荷载条件下具有的强度,也称暂时强度。
实际结构物中材料承受的荷载大多为持久荷载。
材料在持久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徐变,使塑性变形增加,故材料的持久强度一般低于暂时强度。
建筑材料简介
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土木工程的各种材料的总称,可以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主要用于构成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和构件。
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主要用于美化建筑物的表面和空间。
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这些材料具有特殊的功能和用途,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和舒适度。
建筑材料的分类方式有很多,除了上述的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专用材料之外,还可以根据材料的来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建筑材料是建筑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不同建筑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研究,可以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也不断涌现,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
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 3)敷设耐蚀保护层。
10、最大粒径:粗集料中公称粒径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11、和易性:水泥混泥土在尚未凝聚硬化以前,称为水泥混泥土拌和物。新拌混泥土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质,称为工作性(和易性)
12、强度等级:混泥土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强度等级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12个强度等级。
1、岩石的物理常数:1)真实密度 2)毛体密度 3)孔隙率
2、岩石吸水性:岩石在规定条件下吸水的能力,采用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两项指标来表征
3、石灰的应用:1)石灰砂浆 2)加固软土地基 3)石灰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拌和制成石灰土,或与黏土、砂石、炉渣制成三合土,用于道路工程的垫层。 4)在道路工程中,随着半刚性基层在高等级路面中的应用,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及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等广泛用于路面基层。在桥梁工程中,石灰砂浆、石灰水泥砂浆、石灰粉煤灰砂浆广泛用于圬工砌体。 4、细度:指水泥颗粒粗细的程度。
5、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为使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6、凝结时间:从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时间。
7、体积安定性:反映水泥浆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膨胀变形的均匀程度。
8、强度:水泥技术要求中最基本的指标,也是水泥的重要技术性质之一。
9、水泥石腐蚀的防止:1)根据腐蚀环境特点,合理选用水泥品种。
17、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1)高温稳定性 2)低温抗裂性 3)耐久性 4)抗滑性
5)施工和易性
18、按照冶炼时脱氧程度钢的分类:1)沸腾钢(F) 2)镇静钢(Z) 3)半镇静钢(b)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建筑材料:一切用来建造建筑物和构造构造物所用的一切材料的总称。
2.弹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变形即行消失,材料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之为弹性变形。
(削荷以后能够自行恢复的变形)塑性变形:在外力作用下材料产生变形,如果取消外力,仍然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尺寸,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
这种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3.软化系数:软化系数是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
工程上常用K表示。
K要大于0.8 常用K=0.85~0.904. 混合砂浆:混合砂浆一般由水泥(胶凝材料、石灰膏、砂子拌和而成,一般用于地面以上的砌体。
混合砂浆由于加入了石灰膏,改善了砂浆的和易性,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有利于砌体密实度和工效的提高。
5. 两磨一烧:是水泥制造过程中的简称,即生料的磨细,生料烧成熟料。
6. 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的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材料(如水泥)或粒状材料(如砂,石)在堆积状态下。
单位体积的质量。
7.体积的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均匀变化的性能。
如果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即为体积安定性不良,安定性不良会使水泥制品或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8. 初凝和终凝:初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国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9. 水泥混凝土:是最常用的一种混凝土。
是由胶凝材料(如水泥)、水和骨料等按适当比例配制,经混合搅拌,硬化成型的一种人工石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10.标准稠度需水量:指按一定的方法将水泥调制成具有标准稠度的净浆所需的用水量。
标准用水量是作为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所用净浆的拌和水量的依据,也是水泥基本性能指标之一。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
建筑材料第一章材料的物理性质:指表示材料物理状态特点的性质,主要是指材料的质量(重量)、水、热、声有关的性质。
材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的性质和地看破坏的能力。
耐久性:是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其自身及环境因素的长期破坏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不变质、不破坏的能力,及材料保持工作性能直到极限状态的性制。
体积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也称容重。
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也叫视密度,是指直接以排水法求得的体积作为绝对密实状态下体积的近似值,按该体积计算出的密度。
堆积密度:指散粒材料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密实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即材料中固体物质的体积占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的百分率。
空隙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体积与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填充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颗粒体积占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百分率。
亲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湿润的性质称为亲水性。
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憎水性:也叫疏水性。
指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湿润的性质。
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吸水性: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吸水性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湿性。
吸湿性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质量吸水率:指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吸收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
用公式表示为;%10010120⋅⋅-=wV m m W ρ。
式中0W 为体积吸水率;21,m m 分别为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和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g );0V 为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w ρ为水的密度。
开口孔隙率:是指材料中能被水所饱和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其数值等于材料的体积吸水率。
含水率:材料在自然状态含水状态下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时质量的百分率称为材料的含水率。
建筑材料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建筑材料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建筑材料:是指各类土木建筑工程(水利、房屋、道路、港口)中所使用的材料。
2.绿色建材:也称为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健康建材,它是指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大量采用工业或城市固体废弃物以及农植物秸秆,所生产的无毒、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保和人体健康的建材。
3.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容重(又称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5.密实度:是指固体材料中固体物质的充实程度,即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
6.孔隙率:是指材料中的孔隙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数。
7.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或粉状材料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材料松散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数。
8.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的性质称为吸水性。
9.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蒸汽的性质,称为吸湿性。
10.平衡含水率:材料可以在湿润的空气中吸收水分,也可以在干燥的空气中扩散水分,最终使自身含水率与周围空气湿度相持平,此时材料处于气干状态,材料在气干状态下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11.耐水性: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12.抗渗性:也称不透水性,是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能。
13.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能够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14.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变形能够完全恢复的性质称为弹性。
15.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且材料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
16.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未发生显著变形就突然破坏的现象称为脆性。
17.韧性:材料在动荷载(或冲击荷载)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尚不致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也叫冲击韧性。
18.硬度:材料抵抗其他较硬物体刻划、压入的能力称为硬度。
19.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称为耐磨性。
20亲水材料21增水材料22水硬性胶凝材料指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40题)2.材料的表观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即整体材料的外观体积。
3.材料的表观密度:俗称“容量”,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4.材料的堆积密度: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5.抗渗等级:用标准方法进行透水试验时,材料标准试件在透水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并以字母P及可承受的水压力(以0.1MPA为单位)来表示抗渗等级6.材料的耐久性: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受各种内在或外来自然因素及有害介质的作用时,能长久地保持其性能的性质7.碳素钢:化学成分主要是铁,其次是碳,故也称铁——碳合金。
其含碳量为0.02%~2.06%。
此外尚含有极少量的硅。
锰和微量的硫,磷等元素8.抗拉性能:是建筑钢材最重要的技术性质,其技术指标为由拉力试验测定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9.冷弯性能: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是钢材的重要工艺性能10.熟化:工地上使用石灰时,通常将生石灰加水,使之消解为消(熟)石灰——氢氧化钙11.石灰砂浆:是将石灰膏,砂加水拌制而成,按其用途,分为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12.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13.水泥浆的水灰比:指水泥浆中水与水泥的质量比14.矿渣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20~70%的粒化高炉渣及适量石膏混合磨细而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15.混凝土:由胶凝材料,水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材料16.细骨料: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砂)17.粗骨料: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为粗骨料(卵石和碎石)18. 和易性: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并能获致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能,包括有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19.流动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版的性能20.粘聚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不致产生分层和商析的性能21.保水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得保水能力,不致于产生严重泌水的性能2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比例,确定这种数量比例关系的工作23.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
1、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堆积密度:材料为散粒或粉状(如砂、石子、水泥等),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空隙率:散粒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直接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4、耐水性:材料抵抗水破坏作用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5、强度: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6、耐久性: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自然因素及其有害介质的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而不变质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耐久性。
7、造岩矿物: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岩矿物。
(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8、气硬性胶凝材料:土木工程中用来将散粒材料(如砂、石等)或块状材料(如砖、砌块、石材等)粘结为一个整体的材料,统称为胶凝材料。
按化学组成分为两大类: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
根据无机胶凝材料凝结硬化条件的不同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发展其强度。
(常用的有石灰、石膏、水玻璃和镁质胶凝材料等)。
9、体积安定性: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能。
10、水泥石的腐蚀:硅酸盐水泥硬化后,在通常条件下,一般有较好的耐久性。
但当水泥石所处的环境中含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介质时,会逐渐受到腐蚀。
(腐蚀的类型有软水腐蚀、盐类腐蚀和酸类腐蚀。
)11、活性混合材料:(磨制水泥时掺入的人工或天然的矿物材料称为混合材料)该材料本身与水反应很慢,但当磨细并与石灰、石膏或硅酸盐水泥熟料混合,加水拌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在常温下能缓慢生成具有水硬性胶凝物质的矿物材料,称为活性混合材料。
12、碱—骨料反应:是指当水泥中含碱量(K2O/Na2O)较高,又使用了活性骨料(主要指活性SiO2),水泥中的碱类便可能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反应,在骨料表面生成复杂的碱—硅酸凝胶。
(这种凝胶体吸水时,体积会膨胀,从而改变了骨料与水泥浆原来的界面,所生成的凝胶是无限膨胀性的,会把水泥石胀裂。
什么是建筑材料
什么是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包括钢材、混凝土、砖瓦、木材、玻璃、塑料等。
这些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建筑结构的稳固性、美观性、保温性、隔热性等方面提供支撑。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对于建筑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首先,钢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建筑结构的承重部分,如梁柱和桁架等。
钢材的优点在于其轻质、高强度和可塑性,能够满足大跨度建筑结构的需要,同时也能够减少建筑物的自重,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在现代建筑中,钢结构建筑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建筑形式,其灵活性和美观性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其次,混凝土是另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常用于建筑结构的基础和墙体等部分。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和外部环境的侵蚀。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够满足各种建筑结构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在现代建筑中,混凝土已成为主流的建筑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中。
除了钢材和混凝土,砖瓦、木材、玻璃和塑料等材料在建筑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砖瓦作为传统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和保温性能,常用于建筑墙体和地面铺装。
木材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能和装饰性能,常用于室内装饰和家具制作。
玻璃作为一种透明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采光性能,常用于建筑的外墙和窗户。
塑料具有轻质、耐腐蚀和易加工的特点,常用于建筑的装饰和管道系统。
总的来说,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和性能。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施工性能和经济性能等方面,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的热点,例如生态建筑材料、节能建筑材料和可再生建筑材料等,将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选择和可能性。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和应用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和性能。
建筑材料中名词解释
1.夯实土壤有两种含义:一种,就象pengzhiping582 - 助理二级所说的,对于回填土,有密实度的要求,所以要夯实。
另一种,是地基处理的方法,一般用于大面积堆场等工程中。
由于土壤的表层土承载力较底,换填方量又很大,往往就采用夯实的方法,术语为:强夯法。
就是将重物从高处自由落下,使表层土达到变形挤密的效果。
这种方法,一般可以处理表层4~5米范围内的土壤。
2.三合土:是三种材料经过配制、夯实而得的一种建筑材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三合土。
但其中熟石灰不可或缺,三合土存在于没有水泥或水泥奇缺点年代,所以,说三合土中有水泥是不对的。
我国的地质存在大量的“亚粘土”俗称“黄土”“红土”。
在有泥土地地方,三合土地材料为:泥土、熟石灰、沙。
其实际配比视泥土的含沙量而定。
即泥土地含沙量多,则沙的量减少。
熟石灰一般占30%。
3.石材(Stone)作为一种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多数人对可用于装饰的石材的种类、性能都不甚了了。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石材主要有大理石、花岗岩、水磨石、合成石四种,其中,大理石中又以汉白玉为上品;花岗岩比大理石坚硬;水磨石是以水泥、混凝土等原料锻压而成;合成石是以天然石的碎石为原料,加上粘合剂等经加压、抛光而成。
后两者因为是人工制成,所以强度没有天然石材高。
4.毛石是不成形的石料,处于开采以后的自然状态。
它是岩石经爆破后所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形状不规则的称为乱毛石,有两个大致平行面的称为平毛石。
乱毛石:乱毛石性形状不规则,一般要求石块中部厚度不小于150mm,长度为300~400mm,质量约为20~30kg,其强度不宜小于10MPa,软化系数不应小于0.75。
平毛石:平毛石由乱毛石略经加工而成,形状较乱毛石整齐,其形状基本上有六个面,但表面粗糙,中部厚度不小于200mm。
毛石常用于砌筑基础、勒脚、墙身、堤坝、挡土墙等,也可配制片石混凝土等。
5.耐火砖一般分为两种,即不定型耐火材料和定型耐火材料。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
1.材料的间隙率【代码】【答案】材料间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间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2.堆积密度【代码】【答案】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材料的强度【代码】【答案】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4.材料的耐久性【代码】【答案】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周围各类因素的作用下,经久不变质、不破坏,长期地维持其工作性能的性质。
5.塑性:【代码】【答案】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仍能维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非产生裂痕的性质。
6.密度:【代码】【答案】物体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7.耐水性【代码】【答案】是指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8.密实度【代码】【答案】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9.弹性【代码】【答案】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撤掉后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
10.亲水材料【代码】【答案】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其润湿边角θ≤90°即说明该材料为亲水材料。
11.软化系数【代码】【答案】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f与干燥状态下抗压强度f之比,是表示材料耐水性的指标。
12.材料的热容【代码】【答案】材料受热时贮存热量或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能13.体积密度【代码】【答案】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14.石灰陈状【代码】【答案】为消除过火石灰在利用进程中的危害,熟石灰在利用前必需在储灰坑中寄存半个月以上方可利用,这一进程称之石灰陈状15.水硬性【代码】【答案】加水拌合后不仅能在干燥空气中凝结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维持或进展其强度的性质。
16.石灰的熟化【代码】【答案】生石灰加水进行水化生成熟石灰的进程。
17.胶凝材料【代码】【答案】能够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从浆体变成坚硬的固体,并能把散粒材料(如砂、石)或块状材料(如砖和石块)胶结成为一个整体的材料。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建筑材料名词解释1. 水泥: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混凝土和其他建筑结构的粘结剂。
它由石灰石、粘土、铁矾土等原料通过煅烧和研磨制成。
水泥具有强硬、耐久和抗压强度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中。
2. 砂浆:砂浆是一种由水泥、砂子和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粘结材料,用于砌筑砖块、砌块和其他建筑结构。
砂浆可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添加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调配,以实现不同性能需求。
3. 砖块:砖块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粘土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经过烧结而成。
砖块具有耐用、隔热、吸声等特点,广泛用于墙体和其他建筑结构的构筑。
4. 钢筋:钢筋是一种用于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构件材料。
它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混凝土结构中以增加其承载能力。
5. 砂石:砂石是建筑中常用的骨料材料,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的配制。
砂石可分为粗砂、细砂和砾石等不同规格,根据不同施工要求进行选择。
6. 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水和适量的添加剂通过搅拌而成的材料。
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耐火性能等特点,在建筑中广泛应用于楼板、柱、梁等结构的施工。
7. 防水材料:防水材料是一种用于防止水分渗透的材料,常用于地下室、卫生间、屋顶等部位。
防水材料可分为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喷涂防水等不同类型,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8.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是一种用于提高建筑物保温性能的材料,可有效减少能量损失。
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聚氨酯泡沫、岩棉等,根据不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9. 隔音材料:隔音材料是一种用于减少声音传播的材料,常用于墙体、地板、天花板等部位。
隔音材料可分为隔音板、隔音毡、隔音砖等不同类型,根据具体施工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
10. 防火材料:防火材料是一种用于提高建筑物防火性能的材料,可阻止火焰的蔓延。
常见的防火材料包括防火涂料、防火板、防火门等,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附件:1. 图片:水泥制作过程示意图2. 数据:各类建筑材料的性能比较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国家关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法律规定的法律法规。
建筑结构材料的名词解释
建筑结构材料的名词解释建筑结构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的构造和支撑的材料。
这些材料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常见的建筑结构材料及其特点。
混凝土:混凝土是用水泥、砂、石子和水混合而成的坚硬材料。
它广泛用于建筑物的基础、柱子和梁等部分。
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耐久性强,能够承受重力和外部压力。
它还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隔声性能。
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同时使用混凝土和钢筋的结构材料。
混凝土提供了压缩强度,而钢筋提供了抗拉强度。
这种组合使钢筋混凝土在建筑和桥梁等大型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强度,适用于经常承受重力和地震力的场所。
砖块:砖块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粘土和其他天然材料制成。
砖块可以用于墙体和隔离墙的建造,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耐火性。
不同类型的砖块有不同的特点,如实心砖块、空心砖块和轻质砖块等。
木材: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建筑业历史悠久。
它可以用于建造框架结构、地板和屋顶等部分。
木材具有较低的导热性能,可以提供良好的隔热效果。
尽管木材容易受到腐烂和虫蛀的影响,但经过防腐处理后,它仍然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建筑材料。
玻璃: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窗户、幕墙和天花板等部分。
它具有良好的光透性和美观性。
现代建筑中的大型玻璃幕墙使建筑物充满了现代感和开放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玻璃也逐渐具备防火和隔热等功能。
钢材:钢材在建筑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可塑性。
钢材可用于建造梁、柱子和框架等部件。
其抗拉和抗压性能优异,使得建筑物能够承受重大荷载和风力等外部力量。
石材:石材是一种稳定耐用的建筑材料。
它广泛用于墙壁、地面和门窗等部分。
石材可分为天然石和人造石。
天然石材如大理石和花岗岩具有高档和豪华的外观,而人造石材则可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颜色和纹理。
综合材料:综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各种材料的优点,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C)和玻璃钢等。
建筑材料定义
建筑材料定义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各种材料,包括了用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建筑设备等方面的材料。
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根据其用途和性能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首先,建筑结构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的材料,包括了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等材料经过搅拌、浇筑、养护而成的人工石材,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钢材则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韧性的金属材料,常用于构筑框架结构和梁柱等部位。
而木材则是一种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拉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梁柱和地板等部位。
其次,建筑装饰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的内部装饰和外部装修的材料,包括了瓷砖、涂料、地板材料等。
瓷砖是一种常用的墙面和地面装饰材料,具有防潮、耐磨、易清洁等特点,适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场所的装修。
涂料则是一种表面涂覆材料,可以用于墙面、天花板等部位的装饰,具有美观、防水、防火等功能。
地板材料包括木地板、复合地板、石材地板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地板材料进行铺装。
最后,建筑设备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的设备和管道的材料,包括了管材、电线电缆、暖通设备等。
管材是建筑中常用的输送介质的管道材料,包括了钢管、塑料管、铜管等,根据介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管材进行安装。
电线电缆是建筑中常用的输电和通讯线路材料,具有导电性能和绝缘性能,用于建筑物的电气系统。
暖通设备材料包括了空调机组、风管、散热器等,用于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等设备。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建筑结构、建筑装饰、建筑设备等方面的材料。
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各自特点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对于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会对建筑工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材料的解释
建筑材料的解释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工程的各种材料,包括砖瓦、水泥、钢材、混凝土、玻璃等。
建筑材料的选择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经济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常见的建筑材料进行解释。
首先,砖瓦是建筑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它主要用于建筑墙体的搭建。
砖瓦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红砖、空心砖、瓷砖等。
红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质地坚硬、抗压性强的特点,适合用于建筑墙体的承重结构。
而空心砖则因其轻质、隔热性能好而常用于建筑内墙的施工。
瓷砖则主要用于地面和墙面的装饰,其表面光滑、易清洁,适合用于厨房、卫生间等场所。
其次,水泥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它主要用于混凝土的拌合,以及砌筑墙体、地面、基础等。
水泥的种类有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
普通水泥是最常见的水泥种类,其强度高、耐久性好,适合用于一般建筑工程。
硅酸盐水泥因其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强,常用于海洋工程、化工厂等特殊环境下的建筑。
硫铝酸盐水泥则因其耐高温、抗腐蚀性好,适合用于高温烟道、烟囱等场所。
再次,钢材是建筑中常用的结构材料,它主要用于建筑框架、梁柱、钢结构等。
钢材的种类有角钢、工字钢、槽钢、钢板等。
角钢主要用于建筑结构的连接、支撑等,其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工字钢常用于梁、柱的制作,其截面形状适合受弯承载,能够有效减少结构自重。
槽钢则常用于钢结构的构件制作,其截面形状适合受拉承载,能够有效承受拉力。
钢板则常用于建筑墙体、屋面、隔墙等,其具有抗压、抗弯、抗震的特点。
最后,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主要用于建筑结构的浇筑、砌筑等。
混凝土的种类有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
普通混凝土是最常见的混凝土种类,其强度适中、施工方便,适合用于一般建筑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因其受力性能好,常用于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等结构中。
自密实混凝土则因其密实性好、抗渗性能强,适合用于地下结构、水工建筑等场所。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经济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筑材料考试名词解释
术语解释①建筑材料:指构成土木工程的材料总和,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②吸水性:指材料在水中的吸水性质,用吸水率定量表示。
③吸湿性: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水的性质,用含水率表示。
④强度:指材料的试验强度,是模拟实际结构或构件的形状、承受荷载的类型等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得的材料强度。
⑤比强度:数值上等于材料的强度与表观密度的比值,它是衡量材料高强性能的主要指标。
⑥亲水性:当材料与水的界面张力小于材料与空气的界面张力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⑦憎水性:当材料与水的界面张力大于材料与空气的界面张力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⑧韧性:再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多能量并能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能。
⑨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能。
⑩耐水性:在水的作用下不发生破坏,强度也不明显降低的性质。
用软化系数表示。
⑪软化系数:K软=f饱/f干K软越小耐水性越差⑫F饱:材料在吸水饱和下的抗压强度。
F干:材料在干燥条件下的抗压强度。
⑬K软值:表明材料在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程度。
⑭密实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体积内被固体充实的程度。
即固体体积占表观体积的比例。
⑮石灰的消解或熟化:建筑工地上使用石灰时通常将生石灰加水使之消解为氢氧化钙即熟石灰后,在进行施工,这个过程称为石灰的消解或熟化。
⑯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进行硬化并且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发展其强度。
⑰石灰的陈伏:消石灰粉和石灰膏消解时静置14天以上的过程。
⑱建筑石膏:是β型半水石膏磨细而成的白色粉末材料。
⑲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状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⑳活性混合材料:常温下能与氢氧化钙和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硬性的化合物,并能够逐渐凝结硬化产生强度的混合材料。
21水泥的初凝和终凝:凝聚结构的形成是的水泥开始失去塑性,此时为水泥的初凝,初凝时间为1-3h。
使得水泥完全失去塑性同时又是强度发展的起点,此时为水泥的终凝,时间为3-6h.22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均匀。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 考试专用
1.材料的空隙率;材料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2.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3.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4.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周围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经久不变质、不破坏,长期地保持其工作性能的性质5.胶凝材料;凡能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为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6。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强度的胶凝材料7.水泥的初凝时间;从水泥开始加水拌合到可塑性开始失去的时间称为水泥的初凝时间。
8.硅酸盐水泥;凡由适量的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的石膏磨细而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9.砂率;指砂用量与砂、石总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10.徐变;指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沿作用力方向随时间的延长而慢慢增加的塑性变形.11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在一起的组合情况12.混凝土的和易性;指混凝土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能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性能。
13.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指边长为150㎜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用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标准抗压强度值。
14.活性混合材料;磨细的混合材料与石灰、石膏加水拌合后,能生成胶凝性材料,并且能在水中硬化的材料.15.弹性模量;钢材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地增长,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16.屈服强度;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
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
17.疲劳破坏;钢材在交变荷载反复多次作用下,可在最大应力远低于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就发生突然破坏,这种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建筑名词解释1、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
当受力筋在垂直方向无钢筋固定时,加设的钢筋。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2、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当箍筋角部无纵向钢筋固定时,加设的钢筋。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3、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4、梁吊筋:是提高主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梁吊筋的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总而言之,吊筋作用对抗剪有利。
5、弯起钢筋与吊筋的区别:弯起钢筋是沿梁纵向走向的,是从梁下的主筋上弯的。
就是主筋。
吊筋是在有梁交叉时设置的。
如次梁和主梁之间,次梁是搭在主梁上的,吊筋就是设置在主梁上的,好像是兜住次梁的,即在次梁下方,沿主梁方向设置的,目的是抵抗次梁对主梁产生的集中力。
6、正筋:就是正弯矩筋,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如梁板等,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对于连续梁板,一般就在跨中,同理,负筋一般在支座处(上部受拉)。
7、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架立筋是梁的上部非受力筋,主要是使梁成为一个骨架。
8、冷底子油:是用稀释剂(汽油、柴油、煤油、苯等)对沥青进行稀释的产物。
它多在常温下用于防水工程的底层,故称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粘度小,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涂刷在混凝土、砂浆或木材等基面上,能很快渗入基层孔隙中,待溶剂挥发后,便与基面牢固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材料名词解释1.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的条件下)作用生成碳酸钙的过程。
2.亲水性:材料表面可使水铺展开的性质(或材料表面可被水润湿的性质或润湿角度小于等于90°)。
其实质是材料对水分子的吸附力大于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
3.碱骨料反应:水泥(或水泥石)中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或活性碳酸盐石)发生反应,在骨料表面生成复杂的碱硅酸凝胶(或水镁石等),吸水膨胀,使混凝土开裂破坏。
4.纤维增强塑料(聚合物基纤维增强材料):以树脂(聚合物、塑料)为基体,以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
5.乳化沥青:沥青微粒均匀分散在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中所得到的稳定的乳液称为乳化沥青。
6.吸水性: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能力为吸水性。
7.比强度:单位体积质量的材料强度。
8.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拌和水量。
9.混凝土砂率: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10.碳素结构钢的牌号Q235B.F:屈服强度为235MPa的B级沸腾钢。
11.沥青的针入度:标准针以规定的试验方法贯入到沥青内的深度,以1/10mm为单位(1度)来表示。
(针入度指沥青材料在规定温度条件下,以规定质量的标准针经过规定时间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
)12.气硬性凝胶材料:凝胶材料的一种,是是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能保持和继续发展强度的材料。
13.合理砂率:在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坍落度达到最大的砂率。
14.混凝土徐变: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除产生瞬间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外,还会产生随时间而增长的非弹性变形,这种变形称为徐变。
15.堆积密度:是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16.孔隙率(P):只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Vp)占材料总体积(Vo)的百分率。
17.混凝土和易性:指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一种综合性能。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18.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混凝土在所处的自然环境中及使用条件下经久耐用的性能,即混凝土对受到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的破坏作用的抵抗能力。
例如: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风化性、抗碳化性,以及预防碱骨料反应等,统称混凝土的耐久性。
19.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所谓养护,即设法使混凝土处于一种保持足够湿度和温度的环境中进行凝结硬化。
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90%以上。
20.混凝土泌水现象: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灌捣实过程中,随着较重的骨料颗粒下沉,较轻的水分将逐渐上升并在混凝土表面泌出的现象叫做泌水现象。
21.软水侵蚀:雨水、雪水、蒸馏水、工厂冷凝水以及含重碳酸盐很少的河水与湖水等均属软水。
软水能使水泥水化产物中的Ca(OH)2溶解,如为流动水即中使Ca(OH)2进一步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他水化物发生分解的现象称为软水侵蚀。
软水侵蚀又称溶出性侵蚀(软水使水泥水化产物中的Ca(OH)2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的其他水化产物发生分解)。
22.混凝土减水剂:在保持混凝土流动性不变的情况下,能减少用水量,或者在不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能提高混凝土流动性的外加剂称为减水剂,也称塑化剂。
23.镇静钢:一种脱氧完全的钢。
它是除了在炼钢炉中加锰铁和硅铁脱氧外,还在盛钢桶中加铝进行补充脱氧而成。
残留在钢中的氧极少,铸锭时钢水很平静,无沸腾现象,故名。
24.低合金钢:除含有铁和碳之外,还含有一种至多种合金元素如硅、锰、铬、镍、钛、钒等的钢称为合金钢,当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时钢为低合金钢。
25.冲击韧性值:采用V型缺口试件作为标准试件,在摆锤一次撞击下进行弯曲冲击试验,以破坏时缺口处冲断面单位面积上所吸收的冲击功a k(J/cm²)表示,a k称为冲击韧性值。
a k越大,钢的冲击韧性越好。
26.低温冷脆性:冲击值a k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并在某一温度范围内急剧下降而呈脆性断裂,使冲击值显著降低的现象称为低温冷脆性,与之相对应的温度(范围),称为脆性转变温度(范围)。
27.时效:钢材经冷加工后,随时间的进展,钢的强度逐渐提高,而塑性和韧性相应降低的现象称为时效(指冷拉后的钢筋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将继续随时间而提高的过程)。
28.木材纤维饱和点:木材干燥时,首先失去自由水,然后失去吸附水,当木材细胞壁中的吸附水达到饱和,而细胞腔内尚无自由水时的木材含水率称为木材纤维饱和点。
它是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是否随含水率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其值一般取30%。
29.木材标准含水率:为了便于比较各种木材在不同含水量时的强度,采用含水标准值,我国和国际上都定为15%。
30.塑料老化:指在使用条件(阳光、氧、热等)作用下,塑料中聚合物(即树脂)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塑料性质恶化的现象。
31.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这是根据聚合物在热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质不同而划分的两类。
热塑性聚合物指加热时软化甚至融化,冷却后硬化,而不起化学变化,不论加热和冷却重复多少次,均能呈现这种性能的聚合物。
而加热即行软化,同时产生化学变化,相邻的分子互相连接(交联)而逐渐硬化,最后成为不融化、不溶解的物质,即热固性聚合物。
前者为线性机构,包括所有的加聚物和部分缩聚物,后者为体形结构,包括大部分的缩聚物。
32.塑料:以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制成型,且在常温下保持产品形状不变的材料。
3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指立方体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34.石灰陈伏:石灰加水消解后,在贮浆坑中保存14天以上,这个存放过程称之为石灰的陈伏。
35.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单位表观体积(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的质量。
36.缓凝剂:是指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37.石料吸水率:是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石料试件吸水饱和的最大吸水质量占其烘干质量的百分率。
38.单体:可以聚成高聚物的低分子化合物。
39.工作性:指新拌混凝土具有的能满足运输和浇筑要求的流动性;不为外力作用产生脆断的可塑性;不产生分层、泌水的稳定性和易于振捣密致的密实性。
40.软化系数: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和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
41.产浆率:是单位质量的生石灰经消化后,所产石灰浆体的体积。
42.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凝胶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43.水泥净浆标准稠度:是采用稠度仪测定,以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距离为6mm±1mm时的水泥净浆。
44.表征水泥硬化后体积变成均匀性的物理性能指标。
45.凝结时间是水泥从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46.水泥混凝土:是以水泥、粗细集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在一定的条件下硬化成为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一种人工石材。
47.碱集料反应: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碱与某些碱活性集料发生活性反应,可引起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这种化学反应称为碱集料反应。
48.砂率:是指砂与砂石的质量比。
49.基准配合比:指根据初步配合比,采用施工实际材料进行试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调整材料用量,所提出的满足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
50.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51.缓凝剂:是能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52.混凝土掺合料:是在混凝土拌合物制备时,为了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而加入的天然的或人造的矿物材料。
53.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氧、硫、氮)的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
54.溶胶型结构:指当沥青中沥青质分子量较低,并且含量很少,同时有一定数量的芳香度较高的胶质,这样使胶团能够完全胶融而分散在芳香分和饱和分的介质中的胶体结构。
55.环球法软化点:是沥青试样在规定的加热速度下进行加热,沥青试样逐渐软化,直至在钢球荷重作用下,使沥青滴落到下面金属板时的温度。
56.针入度指数:用以表示沥青温度敏感性和划分沥青胶体结构的指标,表达公式:PI=30/(1+50A)-10。
57.沥青老化:是指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水分等因素作用下,化学组分发生了转变,使其塑性降低,稠度增大,逐渐脆硬,直至失去使用功能的过程。
58.延性:是沥青材料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
59.闪点:指沥青加热挥发出的可燃气体,与火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
是沥青安全指标。
60.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是指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是按级配原则,从大到小各级粒径都有,按比例相互搭配组成的混合料。
61.骨架-空隙结构:指当采用连续性开级配矿质混合料与沥青组成的沥青混合料,这种矿质混合料递减系数较大,粗集料所占比例较高,细集料则很少,甚至没有。
按此组成的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可以相互靠拢形成骨架,但由于细集料数量过少,不足以填满粗集料之间的空隙,因此形成“骨架-空隙结构”。
62.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经车辆荷载长期重复作用后,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
63.热塑性树脂:指可反复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的树脂。
64.稳定度:是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采用马歇尔仪测定的沥青混合料试件达到最大破坏的极限荷载。
65.沸腾钢:是脱氧不充分的钢,在浇筑或钢液冷却时,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逸出,钢液呈激烈沸腾状。
66.合金钢:是为改善钢的性能,在钢中特意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如锰、硅、钒、钛等),使钢材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
67.屈服强度:是指钢材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并开始产生大量塑性变形时所对应的应力。
68.伸长率:是指钢材拉伸试验中,钢材试样的伸长量占原标距的百分率。
69.冲击韧性:是钢材在瞬间动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70.冷弯性能:是钢材在常温条件下承受规定弯曲程度的弯曲变形的能力,并且是显示钢材缺陷的一种工艺性能。
71.纤维饱和点含水率:指湿材放置在空气中干燥,当自由水蒸发完,而吸附水仍为饱和状态时的含水率。
72.吸声材料:是一种能在较大程度上吸收由空气传递的声波能量的建筑材料。
73.沥青的组分: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74.软化系数:吸水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f w与材料在干燥状态下抗压强度f比值,用K表示。
75.砂的颗粒级配:砂子粒径大小不同的颗粒互相搭配的比例情况。
76.钢材的冷脆性:钢材的冲击韧性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幅度较小,当温度降至某一温度范围内时,冲击韧性急剧下降,钢材脆性断裂。
77.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程度指标M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