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美、秩序美》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称美、秩序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什么叫对称美、秩序美,并能运用多种表现方式来进行制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巧妙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深刻领会对称美、秩序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创造生活的态度,形成一种亲近大自然、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美的一种人文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认识对称美、秩序美的基本方式,并能通过多种美术语言去表现、创造对称美、秩序美。
教学难点:
1.如何巧妙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解决对称美、秩序美的排列规律。
2.如何设计制作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审美性的对媒体课件,给予学生感悟、理解掌握对称美、秩序美的方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展示台、彩纸等。
学具准备:剪刀、纸、彩笔、颜料、各种小实物等。
教学过程:
板块一游戏激趣,引导发现美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好不好?”
“看看有什么发现呢?”(每组学生拿出老师准备好的图片进行拼摆)
“你觉得怎样拼摆才最美呢?”(小组讨论)
生1:“可以把不同大小的松树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生2:“把两个半边的叶子拼到一起,合成一个叶子也很美啊!”
生3:“如果一大一小不同的动物排排队也很漂亮呀……”
从学生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引出课题。(多媒体演示课题)板块二创设情境,欣赏感受美
画面一:欣赏对称美秩序美的图片
师:“那对称美、秩序美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图片吧。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关对称的图片,你能发现什么?”
生1:“猫头鹰的脸正面看是左右对称的。”
生2:“老师,老虎、猫头鹰脸部是对称的,那人的脸部也应该是的喽?”(师及时表扬)
生3:“这一片树林排列的很整齐,风景特别漂亮……”
生4:“那花很美丽,一个个花朵像个小灯笼一样挂在花枝上。”
师“刚才小朋友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么你能从下面的图片中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一种共同的美吗?它们有规律可循吗?”
(图片的提示线是有规律的动画演示,对称美学生已经掌握,所以这一环节让学生重点说一说秩序美的规律。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发现很多的排列规律,根据学生发现结果总结:依照一种规律井然有序地存在就叫做秩序。)画面二:互相交流、欣赏、讨论
①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你从大自然中,生活中找到对称美、秩序美了吗?”
“请你将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吧!”
美术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的对称美和秩序美的事物,可以请个别小朋友在实物展示台上讲解搜集这张图片的目的,使学生体会到美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生活的情感。
②欣赏对称美、秩序美
师:“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的向大自然学习,并且在许多领域,大量的运用了对称和有序,快来找找吧!”
师:“看看哪些是对称美的图片?哪些又运用了秩序美的原理,你能把它区分开吗?”(出示课件内容: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等)
通过找图片,学生很快将新知加以应用,细心的学生还发现有的图片并不存在这两种美,让学生加以比较,进一步巩固新知,使学生了解到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在帮助人类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③小组交流讨论
师:“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美?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心中、眼里的最美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和交流的机会。
教师示范,直观表现美
老师示范两种表现方法:一是利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表现对称或有序,二是通过对应的方法进行表现。
示范后提问:“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通过交流讨论他们会想出很多办法。比如:运用绘画的形式,或者利用小物件进行拼摆等。
多种形式,自主创造美
师:“现在请大家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大胆表现吧!”
鱼、卡通动物和辣椒是电脑操作的,根据学生的喜好可以自主的表现对称美、秩序美。老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要加以指导,肯定学生的设计,也要指出设计制作中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了运用电脑操作来表现,可以请个别感兴趣的学生来试一试。
成果展示,多元评价美
针对这节课的教学,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根据整个的学习过程,我设计了一个评价表,主要从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程度、探究能力、成果展示四个方面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