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尼斯圆定理及拓展及解题
阿波罗尼斯圆及其直接应用 (解析版)
1专题一:阿波罗尼斯圆介绍及其直接应用主干知识:1、阿波罗尼斯圆的定义在平面上给定两点,A B ,设P 点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PAPBλ=,当0λ>且1λ≠时,P 点的轨迹是个圆,称之为阿波罗尼斯圆.(1λ=时P 点的轨迹是线段AB 的中垂线)2、阿波罗尼斯圆的方程【定理1】设()()()1,,,0,,0P x y A a B a -.若PAPBλ=(0λ>且1λ≠),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2222221211a x a y λλλλ⎛⎫+⎛⎫-+= ⎪ ⎪--⎝⎭⎝⎭,其轨迹是以221,01a λλ⎛⎫+ ⎪-⎝⎭为圆心,半径为221a r λλ=-的圆.例题讲解例1.(2022·河北盐山中学高二期中)已知两定点()2,1A -,()2,1B -,如果动点P满足PA =,则点P 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分析】设(,)P x y ,根据题设条件,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列方程并整理即可得P 的轨迹方程,即知轨迹为圆,进而求其面积即可.【详解】设(,)P x y ,由题设得:2222(2)(1)2[(2)(1)]x y x y ++-=-++,∴22(6)(3)40x y -++=,故P的圆,∴图形的面积等于40π.故答案为:40π例2.(2022四川涪陵月考)若ABC ∆满足条件4, 2 AB AC BC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分析】设BC x =,则2AC x =,由余弦定理得出cos B ,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出x 的范围,再由三角形面积公式,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设BC x =,则2AC x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16(2)163cos 248x x x B x x+--==⨯⨯由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2442x x x x +>⎧⎨+>⎩,解得443x <<,即216169x <<14sin 222ABCS x B ∆∴=⋅⋅⋅===当2809x =时,ABC ∆面积取最大值163故答案为:163答案第2页,共3页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xOy 中,已知点()()1,0,4,0A B ,若直线0x y m -+=上存在点P 使得12PA PB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分析】根据12PA PB =得出点P 的轨迹方程,又点P 在直线0x y m -+=上,则点P 的轨迹与直线必须有公共点,进而解决问题.【详解】解:设(,)P x y则PA PB ==因为12PA PB ==,同时平方,化简得224x y +=,故点P 的轨迹为圆心在(0,0),半径2为的圆,又点P 在直线0x y m -+=上,故圆224x y +=与直线0x y m -+=必须有公共点,2≤,解得m -≤例4.阿波罗尼斯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被称为亚历山大时期数学三巨匠,他对圆锥曲线有深刻而系统的研究,阿波罗尼斯圆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指的是:已知动点M 与两个定点A ,B 的距离之比为λ(0λ>,且1λ≠),那么点M 的轨迹就是阿波罗尼斯圆.若平面内两定点A ,B 间的距离为2,动点P满足PA PB=22PA PB +的最大值为()A.16+B.8+C.7+D.3【分析】设()()1,0,1,0A B -,(),P x y,由PA PB=P 的轨迹为以()2,0为圆心,半()222221PA PB x y +=++,其中22x y +可看作圆()2223x y -+=上的点(),x y 到原点()0,0的距离的平方,从而根据圆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设()()1,0,1,0A B -,(),P x y ,因为PA PB=,即()2223x y-+=,所以点P 的轨迹为以()2,0因为()()()222222221121x y x y x y PA PB =++++-+=++,其中22x y +可看作圆()2223x y -+=上的点(),x y 到原点()0,0的距离的平方,所以()(222max27x y+=+=+,所以()22max2116x y ⎡⎤++=+⎣⎦22PA PB +的最大值为16+3故选:A.例5.(2022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首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著作中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0k k >且)1k ≠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点()1,0A -,()2,0B ,圆()()()221:204C x y m m -+-=>,在圆上存在点P 满足2PA PB=,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22⎣⎦B.542⎡⎢⎣⎦C.2⎛ ⎝⎦D.2⎥⎣⎦【分析】设(),P x y ,根据2PA PB =求出点P 的轨迹方程,根据题意可得两个圆有公共点,根据圆心距大于或等于半径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半径之和,解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设(),P x y ,因为点()1,0A -,()2,0B ,2PA PB =,=22650x y x +-+=,所以()2234x y -+=,可得圆心()3,0,半径2R =,由圆()()221:24C x y m -+-=可得圆心()2,C m ,半径12r =,因为在圆C 上存在点P 满足2PA PB =,所以圆()2234x y -+=与圆()()221:24C x y m -+-=有公共点,所以112222-≤≤+,整理可得:2925144m ≤+≤,解得:22m ≤≤,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2⎥⎣⎦,。
初中数学几何最值专题44:阿波罗尼斯圆问题(最全修正版)
阿波罗尼斯圆问题(阿氏圆)所谓“阿氏圆”,是指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提出的圆的概念,在平面内,到两个定点距离之比等于定值(不为1)的点的集合叫做圆.如下图,已知A 、B 两点,点P 满足PA :PB=k (k ≠1),则满足条件的所有的点P 构成的图形为圆.【问题引入】如图,在Rt △ABC 中,∠C=90°,AC=4,BC=3,以点C 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C ,分别交AC 、BC 于D 、E 两点,点P 是圆C 上一个动点,则12PA P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则PA+23P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解析提示:解析提示:【问题分析】这个问题最大的难点在于转化12PA ,此处P 点轨迹是圆,注意到圆C 半径为2,CA=4,连接CP ,构造包含线段AP 的△CPA ,在CA 边上取点M 使得CM=2,连接PM ,可得△CPA ∽△CMP ,故PA :PM=2:1,即PM=12PA .问题转化为PM+PB 最小值,直接连BM 即可. 【问题剖析】(1)这里为什么是12PA ?(2)如果问题设计为PA+kPB 最小值,k 应为多少?【小结】此类问题都是构造好的图形搭配恰当的比例,构造相似转化线段即可解决. 【思考】分析解析提示2中原理EAB C DPMPDCBA【问题引入】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3,以点C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C,分别交AC、BC于D、E两,则2PM+PN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则2PM+3PN的最小值为点,点P是圆C上一个动点,CM=1,CN=43__________;解析提示:解析提示:【问题分析】这个问题最大的难点在于转化2PM,此处P点轨迹是圆,注意到圆C半径为2,CM=1,连接CP,构造包含线段PM的△CMP,连接AP,可得△CPA∽△CMP,故PA:PM=2:1,即2PM=PA.问题转化为PN+PA最小值,直接连AN即可.【问题剖析】(1)这里为什么是2PM?(2)如果问题设计为PM+kPN最小值,k应为多少?【小结】此类问题都是构造好的图形搭配恰当的比例,构造相似转化线段即可解决.【思考】分析解析提示2中原理【例题精讲】例1、如图,点A、B在圆O上,且OA=OB=6,且OA⊥OB,点C是OA的中点,点D在OB上,且OD=4。
「高中数学」阿波罗尼斯圆在高考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阿波罗尼斯圆在高考中的应用阿波罗尼斯圆在高考中的应用我们在学习解析几何的时候,总会碰到一些关于圆的定点和定值类的问题,我们反复的联立求解,其实这些问题中有一种情形就是著名的阿波罗尼斯圆问题。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阿波罗尼斯圆:一、我们给出阿波罗尼斯圆的定义:在平面上给定相异的两点A、B。
设p点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p点的轨迹就是个圆,这个圆我们就称作阿波罗尼斯圆。
设M,N 分别为线段AB按定比入分隔的内分点和外分点,则MN为阿波罗尼斯圆的直径,且二、我们给出阿波罗尼斯圆的证明:以线段AB所在的直线为x轴,线段AB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AB=2c 则A(-c,0),B(c,0),P(x,y)三、了解阿波罗尼斯圆的性质:定理:A,B为两已知点,M,N分别为线段AB的定比为入,(入》0,入≠1)的内,外分点,则以MN为直径的圆o上任意点到A,B两点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入证明:以入>1为例,设AB=a,过点B做圆O的直径MN垂直的弦PQ通过以上的证明,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1、当入>1时,点B在圆O内,点A在圆O外. 当0<><>2、因AP^2=AM.AQ,故AP为圆O的一条切线,若已知圆O及圆O外一点A,则可做出点A对应的点B。
只要过点A做圆O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P,Q,连接PQ与AN交于点B,反之,可作出与点B对应的点A3、过点A做圆O的切线AP(P为切点)后,PM,PN分别为∠APB的内、外角平分线。
四、阿波罗尼斯圆在高考中的应用一、常见解法:二、阿波罗尼斯圆解决:例题选讲一:例题选讲二:从2018年高考大纲中提出加入数学文化,各个模拟卷中都适当的加入数学史中的一些典故。
阿波罗尼斯对圆锥曲线有深刻的研究,其主要的成果集中于他的代表作《圆锥曲线》一书,他与阿基米德、欧几里得成为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三巨匠”。
阿波罗尼斯圆
阿波罗尼斯圆一、适用题型1、已知两个线段长度之比为定值;2、过某动点向两定圆作切线,若切线X 角相等;3、向量的定比分点公式结合角平分线;4、线段的倍数转化;二、基本理论(一)阿波罗尼斯定理(又称中线长公式)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c b a ,,,中线长分别为c b a m m m ,,,则:222222222222221221221cb a mc b a m b c a m a c b +=++=++=+(二)阿波罗尼斯圆一般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1)λλ≠的点的轨迹是圆,此圆被叫做“阿波罗尼斯圆”()()()()则,若设不妨设,,1,0,0,0,,0,y x P a BP AP a B a A ≠>>=-λλλ()()2222y a x y a x +-=++λ化简得:2222221211⎪⎭⎫ ⎝⎛-=+⎪⎪⎭⎫ ⎝⎛-+-a y a x λλλλ 轨迹为圆心a a 12011222-⎪⎪⎭⎫ ⎝⎛-+λλλλ,半径为,的圆 (三)阿波罗尼斯圆的性质1、满足上面条件的阿波罗尼斯圆的直径的两端是按照定比λ内分AB 和外分AB 所得的两个分点;2、直线CM 平分ACB ∠,直线CN 平分ACB ∠的外角;3、BNANBM AM = 4、CN CM ⊥5、内在圆点内;在圆时,点O A O B ,101<<>λλ;6、若AD AC ,是切线,则CD 与AO 的交点即为B ;7、若点B 做圆O 的不与CD 重合的弦EF ,则AB 平分EAF ∠;三、补充说明1、关于性质1的证明定理:B A ,为两已知点,Q P ,分别为线段AB 的定比为()1≠λλ的内、外分点,则以PQ 为直径的圆O 上任意点到B A ,两点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λ。
证明:不妨设1>λ1,1,1,1,-=-=+=+==λλλλλλaBQ a AQ a BP a AP CD PQ O B a AB ,则垂直的弦的与直径作圆过点设 由相交弦定理及勾股定理得:λλλλλλλλ=-=-=-=-+=+=-=⋅=BC ACa AC a BC a a a BC AB AC a BQ BP BC 则于是,1,111122222222222222从而C Q P ,,同时在到B A ,两点距离之比等于λ的曲线(即圆)上,而不共线的三点所确定的圆是唯一的,因此圆O 上任意点到B A ,两点距离之比等于常数。
阿波罗尼斯圆的数学推导与证明
阿波罗尼斯圆的数学推导与证明阿波罗尼斯圆是指一个与一个给定圆相切于两个点,并且通过这两个切点和给定圆的另一个点的所得圆。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阿波罗尼斯圆的数学推导和证明。
1. 引言阿波罗尼斯圆是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Apollonius)在几何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在数学推导和证明过程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 阿波罗尼斯圆的定义阿波罗尼斯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得出:- 给定一个圆,记为O,以及这个圆上的两个点A和B。
- 连接OA和OB,并延长线段OA和OB,使其与圆O交于C和D 两个点。
- 以C和D为中心,AC和BD的长度为半径,分别画两个圆,记为P和Q。
- 阿波罗尼斯圆即为圆P和圆Q所交的部分。
3. 阿波罗尼斯圆的性质阿波罗尼斯圆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 阿波罗尼斯圆与给定圆O的切点处呈现相切的关系。
- 阿波罗尼斯圆与给定圆O的切线相互垂直。
- 阿波罗尼斯圆的切点和给定圆O的切点在一条直线上。
4. 数学推导与证明4.1 推导过程为了推导阿波罗尼斯圆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几何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定理进行推导,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利用勾股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阿波罗尼斯圆的半径与给定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 利用切线与半径垂直的性质,可以证明阿波罗尼斯圆与给定圆的切线垂直。
- 利用共线性以及圆的性质,可以证明阿波罗尼斯圆的切点和给定圆的切点在一条直线上。
4.2 证明过程为了证明阿波罗尼斯圆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严谨的数学推导和证明方法,具体证明过程如下:- 证明阿波罗尼斯圆的半径与给定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引入坐标系,运用几何和代数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方程和计算,从而得出两者之间的数学关系。
- 证明阿波罗尼斯圆与给定圆的切线垂直可以利用向量的性质、线段长度的计算以及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得出切线与半径垂直的结论。
- 证明阿波罗尼斯圆的切点和给定圆的切点在一条直线上可以通过运用共线性的证明方法,将几何图形转化为代数方程,并运用线性方程组求解的方法,从而得出切点在一条直线上的结论。
(完整版)阿波罗尼斯圆问题
APB阿波罗尼斯圆问题一【问题背景】苏教版《数学必修2》P.112第12题:已知点(,)M x y 与两个定点(0,0),(3,0)O A 的距离之比为12,那么点M 的坐标应满足什么关系?画出满足条件的点M 所构成的曲线.二、【阿波罗尼斯圆】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Apollonius )在《平面轨迹》一书中,曾研究了众多的平面轨迹问题,其中有如下结果:到两定点距离之比等于已知数的动点轨迹为直线或圆. 如图,点B A ,为两定点,动点P 满足PB PA λ=,则1=λ时,动点P 的轨迹为直线;当1≠λ时,动点P 的轨迹为圆, 后世称之为阿波罗尼斯圆.证:设PB PA m m AB λ=>=,02)(.以AB 中点为原点,直线AB 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0m A -),(0m B . 又设),(y x C ,则由PB PA λ=得2222)()(y m x y m x +-=++λ,两边平方并化简整理得)()()()(222222211121λλλλ-=-++--m y x m x ,当1=λ时,0=x ,轨迹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当1>λ时,22222222)1(4)11(-=-+-λλλλm y m x ,轨迹为以点)0,11(22m -+λλ为圆心,122-λλm 长为半径的圆.上述课本习题的一般化情形就是阿波罗尼斯定理.三、【范例】例1 满足条件BC AC AB 2,2==的三角形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解:以AB 中点为原点,直线AB 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01-A ),(01B ,设),(y x C ,由BC AC 2=得2222121y x y x +-⋅=++)()(,平方化简整理得88316222≤+--=-+-=)(x x x y ,∴22≤y ,则 22221≤⋅⨯=∆y S ABC ,∴ABC S ∆的最大值是22. 变式 在ABC ∆中,边BC 的中点为D ,若AD BC AB 2,2==,则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解:以AB 中点为原点,直线AB 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01-A ),(01B , 由AD BC CD BD 2,==知,BD AD 2=,D 的轨迹为阿波罗尼斯圆,方程为8322=+-y x )(,设),(y x C ,BC 的中点为D 得)2,21(yx D +,所以点C 的轨迹方程为 8)2(32122=+-+y x )(,即32522=+-y x )(, ∴2432221=≤=⋅⨯=∆y y S ABC ,故ABC S ∆的最大值是24.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1,0),(3,0),(0,),(0,2)A B C a D a +,若存在点P ,使得,PA PC PD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解:设(,)P x y =,整理得22(5)8x y -+=,即动点P 在以(5,0)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另一方面,由PC PD =知动点P 在线段CD 的垂直平分线1y a =+上运动,因而问题就转化为直线1y a =+与圆22(5)8x y -+=有交点,所以1a +≤a 的取值范围是[1,1]-.例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3A ,,直线24l y x =-:.设圆的半径为1 ,圆心在l 上.若圆C 上存在点M ,使2MA MO =,求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解: 设(),24C a a -,则圆方程为()()22241x a y a -+-+= 又设00(,)M x y ,2MA MO = ()22220000344x y x y ∴+-=+, 即()220014x y ++=这说明M 既在圆()()22241x a y a -+-+=上,又在圆()2214x y ++=上,因而这两个圆必有交点,即两圆相交或相切,2121∴-≤≤+,解得1205a ≤≤,即a 的取值范围是12[0,]5. 例4 已知⊙22:1O x y +=和点(4,2)M . (1)过点M 向⊙O 引切线l ,求直线l 的方程;(2)求以点M 为圆心,且被直线21y x =-截得的弦长为4的⊙M 的方程;(3)设P 为(2)中⊙M 上任一点,过点P 向⊙O 引切线,切点为Q . 试探究:平面内是否存在一定点R ,使得PQPR为定值?若存在,请举出一例,并指出相应的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设切线l 方程为)4(2-=-x k y ,易得11|24|2=+-k k ,解得815k ±=,∴切线l 方程为24)y x -=-. (2)圆心到直线12-=x y r ,则9)5(2222=+=r∴⊙M 的方程为9)2()4(22=-+-y x(3)假设存在这样的点),(b a R ,点P 的坐标为),(y x ,相应的定值为λ,根据题意可得122-+=y x PQ ,∴λ=-+--+2222)()(1b y a x y x ,即)22(12222222b a by ax y x y x ++--+=-+λ (*),又点P 在圆上∴9)2()4(22=-+-y x ,即114822-+=+y x y x ,代入(*)式得:[])11()24()28(1248222-++-+-=-+b a y b x a y x λ若系数对应相等,则等式恒成立,∴⎪⎩⎪⎨⎧-=-+=-=-12)11(4)24(8)28(22222b a b a λλλ,解得310,51,522,1,2======λλb a b a 或,∴可以找到这样的定点R ,使得PRPQ为定值. 如点R 的坐标为)1,2(时,比值为2; 点R 的坐标为)51,52(时,比值为310. 四、【练习】1.如图,在等腰ABC ∆中,已知AC AB =,)0,1(-B ,AC 边的中点为)0,2(D ,点C 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 .解:∵AD AB 2=,所以点A 的轨迹是阿波罗尼斯圆,易知其 方程为4)3(22=+-y x ,设),(y x C ,由AC 边的中点为)0,2(D 知),4(y x A --,所以C 的轨迹方程为4)()34(22=-+--y x ,即4)1(22=+-y x ,面积为π4.2.如图,已知平面α⊥平面β,A 、B 是平面α与 平面β的交线上的两个定点,,DA CB ββ⊂⊂,且DA α⊥,CB α⊥,4AD =,8BC =,6AB =,在平面α上有一个动点P ,使得APD BPC ∠=∠,求PAB ∆的面积的最大值. 解:将空间几何体中的线、面、角的关系转化 为平面内点P 所满足的几何条件.DA α⊥ DA PA ∴⊥,∴在PAD Rt ∆中, APAP AD APD 4tan ==∠, 同理8tan BC BPC BP BP∠==, APD BPC ∠=∠AP BP 2=∴ ,这样就转化为题3的题型.在平面α上,以线段AB 的中点为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0,3(),0,3(B A -,设),(y x P 0)y =≠ 化简得:16)5(22=++y x ,2216(5)16y x ∴=-+≤,||4y ∴≤, PAB ∆的面积为1||||3||122PAB S y AB y ∆=⋅=≤,当且仅当5,4x y =-=±等号取得,则PAB ∆的面积的最大值是12.AP BDCβα3.圆1O 与圆2O 的半径都是1,421=O O ,过动点P 分别作圆1O 、圆2O 的切线PN PM ,(N M ,分别为切点),使得PN PM 2=.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解:以1O ,2O 的中点O 为原点,1O ,2O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则)0,2(1-O ,,2(2O ,因为两圆的半径都为1,所以有:)1(212221-=-PO PO ,设P (x,y ),则]1)2[(21)2(2222-+-=-++y x y x , 即33)6(22=+-y x ,此即P 的轨迹方程.4.已知定点)0,0(O ,点M 是圆4)1(22=++y x 上任意一点,请问是否存在不同于O 的定点A 使都为MAMO常数?若存在,试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A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n m A ,设),(y x M ,0>=λMAMO. 则λ=-+-+2222)()(n y m x y x , 又),(y x M 满足4)1(22=++y x ,联立两式得0)3(32)222(222222=++-++-+n m y x m λλλλ ,由M 的任意性知⎪⎩⎪⎨⎧=++-==-+0)3(3020222222222n m y m λλλλ,解得)0,3(A ,21=λ.。
(完整版)阿波罗尼斯圆及其应用
阿波罗尼斯圆及其应用数学理论1.“阿波罗尼斯圆”:在平面上给定两点B A ,,设P 点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λ=PB PA 当0>λ且1≠λ时,P 点的轨迹是个圆,称之为阿波罗尼斯圆。
(1=λ时P 点的轨迹是线段AB 的中垂线)2.阿波罗尼斯圆的证明及相关性质定理:B A ,为两已知点,Q P ,分别为线段AB 的定比为)1(≠λλ的内外分点,则以PQ 为直径的圆O 上任意点到B A ,两点的距离之比为.λ证 (以1>λ为例)设λ===QBAQ PB AP a AB ,,则 1,1,1,1-=-=+=+=λλλλλλa BQ a AQ a PB a AP . 由相交弦定理及勾股定理知,1,1222222222-=+=-=⋅=λλλa BC AB AC a BQ PB BC 于是,1,122-=-=λλλa AC aBC .λ=BCAC 而C Q P ,,同时在到B A ,两点距离之比等于λ的曲线(圆)上,不共线的三点所确定的圆是唯一的,因此,圆O 上任意一点到B A ,两点的距离之比恒为.λ性质1.当1>λ时,点B 在圆O 内,点A 在圆O 外;当10<<λ时,点A 在圆O 内,点B 在圆O 外。
性质2.因AQ AP AC ⋅=2,过AC 是圆O 的一条切线。
若已知圆O 及圆O 外一点A ,可以作出与之对应的点,B 反之亦然。
性质3.所作出的阿波罗尼斯圆的直径为122-=λλa PQ ,面积为.122⎪⎭⎫ ⎝⎛-λλπa 性质4.过点A 作圆O 的切线C AC (为切点),则CQ CP ,分别为ACB ∠的内、外角平分线。
性质5.过点B 作圆O 不与CD 重合的弦,EF 则AB 平分.EAF ∠数学应用1.(03北京春季)设)0)(0,(),0,(>-c c B c A 为两定点,动点P 到点A 的距离与到点B 的距离之比为定值),0(>a a 求点P 的轨迹.2.(05江苏)圆1O 和圆2O 的半径都是1,421=O O ,过动点P 分别作圆1O 和圆2O 的切线N M PN PM ,(,分别为切点),使得PN PM 2=,试建立适当坐标系,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3.(06四川)已知两定点).0,1(),0,2(B A -如果动点P 满足PB PA 2=,则点P 的轨迹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4.(08江苏)满足条件BC AC AB 2,2==的ABC ∆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5.在等腰ABC ∆中,BD AC AB ,=是腰AC 上的中线,且,3=BD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6.已知P A ),0,2(-是圆16)4(:22=++y x C 上任意一点,问在平面上是否存在一点B ,使得21=PB PA 若存在,求出点B 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变式:已知圆16)4(:22=++y x C ,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A 和点B ,使得对于圆C 上任意一点P ,都有?21=PB PA 若存在,求出B A ,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7.在ABC ∆中,AD AC AB ,2=是A ∠的平分线,且.kAC AD =(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ABC ∆的面积为1,求k 为何值时,BC 最短.。
完整版阿氏圆问题归纳
阿氏圆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阿氏圆〔阿波罗尼斯圆〕为背景的几何问题近年来在中考数学中经常出现,对于此类问题的归纳和剖析显得非常重要 .阿氏圆定理〔全称:阿波罗尼斯圆定理〕,具体的描述:一动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比等于定比n〔丰1〕,那么P点的轨迹,是以定比n内分和外分定线段AB的两个分点的连线为直径的圆.这个轨迹最先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该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定理读起来和理解起来比较枯燥,阿氏圆题型也就是大家经常见到的PA+kPB 〔k丰1〕P点的运动轨迹是圆或者圆弧的题型.PA+kPB,〔k丰1〕P点的运动轨迹是圆或圆弧的题型阿氏圆根本解法:构造母子三角形相似【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在x轴、y轴分别有点C〔m, 0〕 , D〔0, n〕.点P是平面内一动点,且OP=r,求PC+kPD勺最小值.阿氏圆一般解题步骤:第一步:确定动点的运动轨迹〔圆〕,以点.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假设圆已经画出那么可省略这一步〕第二步:连接动点至圆心0〔将系数不为1的线段的固定端点与圆心相连接〕,即连接OR OD第三步:计算出所连接的这两条线段OR OD长度;第四步:计算这两条线段长度的比k;第五步:在OD上取点M,使得OM:OP=OP:OD=k第六步:连接CM与圆.交点即为点P.此时CMgP所求的最小值.一…,括号外边,将其中一条线段的系数化成;,再构造△相似进行计算】习题【旋转隐圆】如图,在Rt A ABC中,/ ACB=90 , D为AC的中点,M为BD的中点,将线段AD绕A点任意旋转(旋转过程中始终保持点M为BD的中点),假设AC=4, BC=3那么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咔度的取值范围是.1.Rt △ ABC中,/ ACB=90 , AC=4 BC=3 点.为^ ABC内一动点,满足CD=2 贝U AD+2 BD3 的最小值为.2.如图,菱形ABCD勺边长为2,锐角大小为60° , O A与BC相切于点E,在O A上任取一-3……点P,贝U PB+业3 PD的最小值为2【旅转隐圆】第1鞭第2题3.如图,菱形ABCD勺边长为4, / B=60° ,圆B的半径为2, P为圆B上一动点,贝U PD+11 PC的最小值为.24.如图,点A, B在O.上,OA=OB=12,OA OB点C是OA的中点,点D在OB上,OD=10.动.,, …1…点P在③.上,贝U PC+— PD的最小值为.25.如图,等边△ ABC的边长为6,内切圆记为.O P是圆上动点,求2PB+PC勺最小值.第3题第4题第5题6.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内切圆记为③ O, P是圆上的动点,求J2PA+PB勺最小值.7.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P 是正方形内部任意一点,且BP=2那么PD+1PC的最小值2为; <2 PD+4PC勺最小值为.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2 , 0) , B(0,2) , C(4, 0), D(3, 2) , ?是左AOB7卜部的第象限内一动点,且/ BPA=135 ,贝U 2PD+PC勺最小值是.10.如图,在 Rt△ ABC 中,/ A=30° , AC=8,以 C 为圆心,⑴试判断O C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⑵点F 是③C 上一动点,点 D 在AC 上且CD=2试说明△ FCL^A ACF 1 ……EF+— FA 的最小值.211.(1)如图1,正方形 ABCD 勺边长为4,圆B 的半径为2,点P 是圆B 上的一个动点,求PD+1 PC 的最小值和PD-1PC 的最大值;22⑵如图2,正方形 ABCD 勺边长为9,圆B 的半径为6,点P 是圆B 上的一个动点,那 ,2,, 一…2…,…么PD+—PC 的最小值为 , PD-—PC 的最大值为 .3 3⑶如图3,菱形 ABCD 勺边长为4, Z B=60° ,圆B 的半径为2,点P 是圆B 上的一个 动点,那么PD+1PC 的最小值为 , PD-1PC 的最大值为 .22ZABC=60 , O A 的半径为6, P 是O A 上的动点, 连接PB PC,4为半径作O C.9,在^ ABC 中,AB=& BC=8那么3PC+2PB 勺最小值为⑶ 点E 是AB 上任意一点,在(2)的情况下,试求出B•••PD=1BP, ••• AP+1 BP=AP+PD221……,请你完成余下的思考,并直接写出答案:AP+—BP 的最小值为 .2⑵自主探索:在“问题提出〞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P+BP 的最小值为 .3⑶ 拓展延伸:扇形 COW, / COD=90 , OC=6 OA=3 OB=5,点P 是弧CD 上一点,求 2PA+PB 的最小值.【二次函数结合阿氏圆题型】13.如图1,抛物线y=ax2+(a+3)x+3 (a丰0)与x 轴交于点 A (4, 0),与y 轴交于点B,在 x 轴上有一动点E (m 0) ( 0v rnK 4),过点E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 AB 于点N,交抛物线 于点P,过点P 作P 机AB 于点M⑴求a 的值和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⑵设△ PMN!勺周长为 C1, △ AEN 的周长为 C2, 假设C6,求m 的值; C25⑶如图2,在(2)条件下,将线段 OE 绕点O 逆时针旋转得到 OE',旋转角为a ( 0° Va V90° ),连接E' A 、E' B,求 E' A+2E' B 的最小值.3问题背景:如图1,在^ ABC中,BC=4, AB=2AC问题初探:请写出任意一对满足条件的AB与AC的值:AB=问题再探:如图2,在AC右侧作/ CADW B,交BC的延长线于点问题解决:求△ ABC的面积的最大值.,AC=D,求CD的长.1.小明的数学探究小组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类比定义:类比等腰三角形给出如下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邻等四边形.探索理解:⑴如图1,A、B C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你协助小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画出格点D,连接DA DC 使四边形ABCC^邻等四边形;r_r T-r -i r ~r~r ~r _r _i尝试体验:⑵如图2,邻等四边形ABCW, AD=CD Z ABC=120 , / ADC=60 , AB=2, BC=1,求四边形ABCD勺面积.解决应用:⑶如图3,邻等四边形ABCW, AD=CD Z ABC=75 , Z ADC=60 , BD=4小明爸爸所在的工厂,需要裁取某种四边形的材料板,这个材料板的形状恰巧是符合如图3条件的邻等四边形, 要求尽可能节约.你能求出这种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吗如果能,请求出此时四边形ABCE®积的最小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邻边四边形〞.(1)如图1,在四边形ABC/,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是“等邻边四边形〞.请写出你添加的一个条件.⑵如图2,等邻边四边形ABCg, AB=AD Z BAD% BCD=90 , AG BD为对角线,AC^2AR试探究BC, BD的数量关系.(3)如图3,等邻边四边形ABC" AB=AD AC=2, / BAD=^ BCD=60 ,求等邻边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S'。
10阿波罗尼斯圆模型解析版
所谓“阿氏圆”,是指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提出的圆的概念,在平面内,到两个定点距离之比等于定值(不为1)的点的集合叫做圆.如下图,已知A 、B 两点,点P 满足PA :PB=k (k ≠1),则满足条件的所有的点P 构成的图形为圆.下给出证明法一:首先了解两个定理(1)角平分线定理:如图,在△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则AB DBAC DC=. FEDCBA证明:ABD ACDSBD SCD =,ABD ACDS AB DE AB SAC DF AC ⨯==⨯,即AB DBAC DC=(2)外角平分线定理:如图,在△ABC 中,外角CAE 的角平分线AD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 ,则AB DBAC DC=. ABCDE证明:在BA延长线上取点E使得AE=AC,连接BD,则△ACD≌△AED(SAS),CD=ED且AD平分∠BDE,则DB ABDE AE=,即AB DBAC DC=.接下来开始证明步骤:如图,PA:PB=k,作∠APB的角平分线交AB于M点,根据角平分线定理,MA PAkMB PB==,故M点为定点,即∠APB的角平分线交AB于定点;作∠APB外角平分线交直线AB于N点,根据外角平分线定理,NA PAkNB PB==,故N点为定点,即∠APB外角平分线交直线AB于定点;又∠MPN=90°,定边对定角,故P点轨迹是以MN为直径的圆.法二:建系不妨将点A、B两点置于x轴上且关于原点对称,设A(-m,0),则B(m,0),设P(x,y),PA=kPB,即:()()()()()()2222222222222222212210221x m y k x m k yk x y m k m x k mm k mx y x mk++=-+-+-++-=++-+=-解析式满足圆的一般方程,故P点所构成的图形是圆,且圆心与AB共线.除了证明之外,我们还需了解“阿氏圆”的一些性质: (1)PA MA NAk PB MB NB===. 应用:根据点A 、B 的位置及k 的值可确定M 、N 及圆心O . (2)△OBP ∽△OPA ,即OB OPOP OA=,变形为2OP OA OB =⋅. 应用:根据圆心及半径和A 、B 其中一点,可求A 、B 另外一点位置. (3)OP OB PAk OA OP PB===. 应用:已知半径及A 、B 中的其中一点,即可知道PA :PB 的值.N1.如图,在△ABC 中,AB=4,AC=2,点D 为AB 边上一点,当AD= 时,△ACD ∽△ABC.B解:若△ACD ∽△ABC 则有AC ADAB AC=即2AC AB AD =⋅ ∵AB=4,AC=2∴21AC AD AD== 故答案为1.2.如图,点P 是半径为2的O 上一动点,点A 、B 为O 外的定点,连接PA 、PB ,点B 与圆心O 的距离为4.要使12PA PB +的值最小,如何确定点P ,并说明理由.【思路分析】构造相似三角形,将所求两条线段的和转化为一条线段,此线段与圆的交点即为所求.【详解】连接OB ,OP ,在OB 上截取1,211,2212OP OC POC BOP OB OP POC BOPPC PB PC PB PA PB PA PC AC==∠=∠∴∴==∴+=+≥即 当点A 、P 、C 三点共线时,PA+PC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AC 的长,即当点P 与'P 重合时,PA+12PB 的值最小.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4,0),B (0,3),点E 在以原点O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运动,求23AE BE +的最小值.【思路分析】在坐标轴上找一点,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将两条线段的和转化为求一条线段的长,即为最小值.【详解】如图,在y 轴上取一点M 43(0,),连接OE ,EM ,AM ,则OE=2,OB=3,OM=43∴23OE OM OB OE == 又∵EOM BOE ∠=∠ ∴EOM BOE ∽ ∴23EM OM BE OE ==,即23EM BE = ∴23AE BE AE EM AM +=+≥当A 、E 、M 三点共线时,AE+BM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AM 的长. 在t R AOM中,3AM ==∴当E 为线段AM 与O 的交点时,23AE BE +有最小值为3.4.如图,已知抛物线239y=-344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E 的坐标为(2,0),将线段OE 绕点O 逆时针旋转得到'OE ,旋转角为α()90α︒︒0<<,连接'BE 、'CE ,求2'+'3BE CE 的最小值.【思路分析】由旋转可知'E 点的运动轨迹为以原点O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在第一象限内的一段圆弧,在y 轴上找一点,构造相似三角形,再结合各点坐标求解即可.【详解】解:∵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9y=-344x x ++ ∴()()4,0,0,3B C ∵点E 的坐标为(2,0)∴点'E 的运动轨迹为以原点O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在第一象限内的一段圆弧. 如图在y 轴上取一点43M (0,),连接',',OE E M BM ,则'2OE =,3OC =,43OM = ∴'2'3E M OM OC OE == 又∵'=COE'E OM ∠∠ ∴''E OM COE ∽ ∴'2='3E M CE 即2''3E M CE =∴2'+'''3BE CE BE E M BM =+≥当'B E M 、、三点共线时,''BE E M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BM 的长.∵3BM ===∴当'E 为BM 与圆弧的交点时,2'+'3BE CE有最小值为3.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55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C 两点,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A ,C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B .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B 点坐标;(2)若点M 为x 轴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MA 、MB 、BC ,当点M 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四边形AMBC面积最大,求此时点M 的坐标及四边形AMBC 的面积;(3)如图2,若P 点是半径为2的B 上一动点,连接PC 、PA ,当点P 运动到某一位置时,12PC PA +的值最小,请求出这个最小值,并说明理由.【分析】(1)由直线55y x =-+求点A 、C 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进而求得点B 坐标. (2)从x 轴把四边形AMBC 分成ABC ∆与ABM ∆;由点A 、B 、C 坐标求ABC ∆面积;设点M 横坐标为m ,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段MH ,则能用m 表示MH 的长,进而求ABM ∆的面积,得到ABM ∆面积与m 的二次函数关系式,且对应的a 值小于0,配方即求得m 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进而求点M 坐标和四边形AMBC 的面积最大值.(3)作点D 坐标为(4,0),可得1BD =,进而有12BD BP BP AB ==,再加上公共角PBD ABP ∠=∠,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可证PBD ABP ∆∆∽,得PD PA 等于相似比12,进而得12PD AP =,所以当C 、P 、D 在同一直线上时,12PC PA PC PD CD +=+=最小.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即求得CD 的长.【解答】解:(1)直线55y x =-+,0x =时,5y = (0,5)C ∴550y x =-+=时,解得:1x = (1,0)A ∴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A ,C 两点 ∴10005b c c ++=⎧⎨++=⎩ 解得:65b c =-⎧⎨=⎩∴抛物线解析式为265y x x =-+当2650y x x =-+=时,解得:11x =,25x =(5,0)B ∴(2)如图1,过点M 作MH x ⊥轴于点H (1,0)A ,(5,0)B ,(0,5)C 514AB ∴=-=,5OC =11451022ABC S AB OC ∆∴==⨯⨯= 点M 为x 轴下方抛物线上的点∴设(M m ,265)(15)m m m -+<<22|65|65MH m m m m ∴=-+=-+-222114(65)212102(3)822ABM S AB MH m m m m m ∆∴==⨯-+-=-+-=--+ (2210[23)82(3)18ABC ABM AMBC S S S m m ∆∆⎤∴=+=+--+=--+⎦四边形 ∴当3m =,即(3,4)M -时,四边形AMBC 面积最大,最大面积等于18(可以直接利用点M 是抛物线的顶点时,面积最大求解)(3)如图2,在x 轴上取点(4,0)D ,连接PD 、CD 541BD ∴=-=4AB =,2BP =∴12BD BP BP AB == PBD ABP ∠=∠ PBD ABP ∴∆∆∽∴12PD BD AP BP ==, 12PD AP ∴=12PC PA PC PD ∴+=+∴当点C 、P 、D 在同一直线上时,12PC PA PC PD CD +=+=最小CD OC =12PC PA ∴+的最小值为4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二次函数最大值,解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二次方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线段与线段的几分之几的和的最小值,一般将“线段的几分之几”进行转换,变成能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图形来求最小值.2.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3A 0),B 两点(点B 在点A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且33OB OA OC ==,OAC ∠的平分线AD 交y 轴于点D ,过点A 且垂直于AD 的直线l 交y 轴于点E ,点P 是x 轴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F x ⊥轴,垂足为F ,交直线AD 于点H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当FH HP =时,求m 的值;(3)当直线PF 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时,以点H 为圆心,12HC 为半径作H ,点Q 为H 上的一个动点,求14AQ EQ +的最小值.【分析】(1)求出A 、B 、C 的坐标,利用两根式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 (2)求出直线AH 的解析式,根据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首先求出H 的半径,在HA 上取一点K ,使得14HK =,此时73(K ,15)8-,由2HQ HK HA =,可得QHK AHQ ∆∆∽,推出14KQ HQ AQ AH ==,可得14KQ AQ =,推出14AQ QE KQ EQ +=+,可得当E 、Q 、K 共线时,14AQ QE +的值最小,由此求出点E 坐标,点K 坐标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由题意(3A 0),(33B -0),(0,3)C -,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3)(3)y a x x =+, 把(0,3)C -代入得到13a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23333y x x =-.(2)在Rt AOC ∆中,tan 3OCOAC OA∠== 60OAC ∴∠=︒,AD 平分OAC ∠,30OAD ∴∠=︒, tan301OD OA ∴=︒=,(0,1)D ∴-,∴直线AD 的解析式为31y =-,由题意2123(,3)33P m m m +-,3(,1)3H m m -,(,0)F m , FH PH =,23312311(3)3333m m m m ∴-=--+- 解得3m =-或3(舍弃),∴当FH HP =时,m 的值为3-.(3)如图,PF 是对称轴,(3F ∴-,0),(3H -,2)-,AH AE ⊥,60EAO ∴∠=︒,33EO OA ∴==,(0,3)E ∴,(0,3)C -,22(3)12HC ∴+=,24AH FH ==,112QH CH ∴==, 在HA 上取一点K ,使得14HK =,此时7(38K 15)8-,21HQ =,1HK HA =,2HQ HK HA ∴=, ∴HQ KH AH HQ=, QHK AHQ ∠=∠,QHK AHQ ∴∆∆∽, ∴14KQ HQ AQ AH ==, 14KQ AQ ∴=, ∴14AQ QE KQ EQ +=+,∴当E 、Q 、K 共线时,14AQ QE +的值最小,最小值== 方法二:(可以不求点K 坐标,在Rt AKE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圆的有关知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3.已知直线2y kx =-与抛物线2(y x bx c b =-+,c 为常数,0)b >的一个交点为(1,0)A -,点(,0)M m 是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1)当直线2y kx =-与抛物线2(y x bx c b =-+,c 为常数,0)b >的另一个交点为该抛物线的顶点E 时,求k ,b ,c 的值及抛物线顶点E 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设该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C ,若点Q 在抛物线上,且点Q 的横坐标为b ,当12EQM ACE S S ∆∆=时,求m 的值;(3)点D 在抛物线上,且点D 的横坐标为12b +2DM +的最小值为4b 的值. 【分析】(1)将A 点坐标代入直线与抛物线的解析式中求得k 的值和b 与c 的关系式,再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代入求得的直线的解析式,便可求得b 、c 的值,进而求得E 点的坐标;(2)先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得C 、Q 点坐标,用m 表示EQM ∆的面积,再根据12EQM ACE S S ∆∆=列出m 的方程进行解答;(3)取点(0,1)N ,则45OAN ∠=︒,过D 作直线AN 的垂线,垂足为G ,DG 与x 轴相交于点M ,此时22DM DG +=的值最小,由2DG b 的方程求解便可. 【解答】解:(1)直线2y kx =-与抛物线2(y x bx c b =-+,c 为常数,0)b >的一个交点为(1,0)A -, 20k ∴--=,10b c ++=,2k ∴=-,1c b =--,∴直线2y kx =-的解析式为22y x =--,抛物线2y x bx c =-+的顶点坐标为(2b E ,24)4c b -, (2b E ∴,244)4b b ---, 直线22y x =--与抛物线2(y x bx c b =-+,c 为常数,0)b >的另一个交点为该抛物线的顶点E , ∴2442242b b b ---=-⨯-, 解得,2b =,或2b =-(舍),当2b =时,3c =-,(1,4)E ∴-,故2k =-,2b =,3c =-,(1,4)E -;(2)由(1)知,直线的解析式为22y x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0,3)C ∴-,(2,3)Q -,如图1,设直线22y x =--与y 轴交点为N ,则(0,2)N -,1CN ∴=, ∴111111122ACE ACN ECN S S S ∆∆∆=+=⨯⨯+⨯⨯=, ∴12EQM S ∆=, 设直线EQ 与x 轴的交点为D ,显然点M 不能与点D 重合,设直线EQ 的解析式为(0)y dx n d =+≠,则234d n d n +=-⎧⎨+=-⎩, 解得,15d n =⎧⎨=-⎩, ∴直线EQ 的解析式为5y x =-,(5,0)D ∴,11111|4||3||5|22222EQM EDM QDM S S S DM DM DM m ∆∆∆∴=-=⨯--⨯-==-=, 解得,4m =,或6m =;(3)点1(2D b +,)D y 在抛物线21y x bx b =---上, ∴2113()()12224D b y b b b b =+-+--=--, 可知点1(2D b +,3)24b --在第四象限,且在直线x b =的右侧, 2222()AM DM AM DM +=+,∴可取点(0,1)N ,则45OAN ∠=︒,如图2,过D 作直线AN 的垂线,垂足为G ,DG 与x 轴相交于点M ,9045GAM OAN ∠=︒-∠=︒2GM =, 则此时点M 满足题意,过D 作DH x ⊥轴于点H ,则点1(2H b +,0), 在Rt MDH ∆中,可知45DMH MDH ∠=∠=︒,DH M H ∴=,2DM MH ,点(,0)M m ,310()()242b b m ∴---=+-, 解得,124b m =-, 27222DM +=, ∴1112722[()(1)]22[()()]242244bb b ---++--=, 解得,3b =, 此时,3150244m =-=>,符合题意, 3b ∴=. 【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第(2)小题关键是由面积关系列出m 的方程,第(3)22AM DM +的最小值为2DG 的值.。
阿波罗尼斯圆解析几何
阿波罗尼斯圆解析几何
阿波罗尼斯圆是解析几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定三个点A、B、C,如果以三角形ABC的边长为半径作圆,则该圆被称为阿波罗尼斯圆。
具体地说,如果以AB、AC、BC三边长度为r1、r2、r3,则阿波罗尼斯圆的半径R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R = r1*r2*r3 / 4 * S
其中S是三角形ABC的面积。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阿波罗尼斯圆的半径与三角形ABC各边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除了半径之外,阿波罗尼斯圆还有一些其他的性质:
1. 阿波罗尼斯圆与外接圆相切。
2. 阿波罗尼斯圆是唯一一个同时与三角形ABC和其内切圆相切的圆。
3. 如果将阿波罗尼斯圆和内切圆都画出来,则两个圆心连线与BC垂直,并且两个圆心连线长度相等。
4. 如果将阿波罗尼斯圆和外接圆都画出来,则两个圆心连线与BC平行,并且两个圆心连线长度相等。
阿波罗尼斯圆在解析几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可以用于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周长等。
此外,阿波罗尼斯圆还有一些拓展应用,比如可以用于构造正多边形、求解三角函数等。
总之,阿波罗尼斯圆是解析几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和应用对于学习解析几何和提高数学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微专题16 阿波罗尼斯圆问题梳理及其运用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圆 C 经过 A(0,2),O(0,0),D(t, 0)(t>0)三点,M 是线段 AD 上的动点,l1,l2 是过点 B(1,0)且互相垂直 的两条直线,其中 l1 交 y 轴于点 E,l2 交圆 C 于 P,Q 两点. (1)若 t=PQ=6,求直线 l2 的方程; (2)若 t 是使 AM≤2BM 恒成立的最小正整数,求三角形 EPQ 的面 积的最小值.
2
2
2
2
串讲 2 已知点 P 是圆 O:x2+y2=25 上任意一点,平面上有两个定点 13 1 M(10,0),N( 2 ,3),则 PN+2PM 的最小值为
5
.
解析: 设 x 轴上一定点 Q(m, 0), 记 PM∶PQ=λ, P(x, y), 由 PM∶PQ =λ 得(x-10)2+y2=λ2[(x-m)2+y2],化简得(λ2-1)x2+(λ2-1)y2+(20 -2mλ2)x+(λ2m2-100)=0,因为 x2+y2=25,所以
2 解析:依题意,PA2=PO2-12,PB2=PO2 - 2 ,因为 PB=2PA,所 1 2 2 2 2 以 PB2=4PA2,所以 PO2 - 4 = 4( PO - 1 ) , 可得 PO = 4 PO ,设 P(x, 1 1
4 2 2 64 y),可得(x-4 )+y =4(x +y )化简得(x+3) +y = 9 .所以满足条件的
2 2 2 2
4 8 点 P 在以(-3,0)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又因为点 P 在直线 x+ 3y 4 |-3-b| 8 -b=0 上,且恰有两个点,所以直线和圆应该相交,所以 <3, 1+ 3 20 解得- 3 <b<4.
变式 2 已知点 A(-2,0),B(4,0),圆 C:(x+4) +(y+b) =16,点 P PA 是圆 C 上任意一点,若PB为定值,则 b 的值为 0 .
微专题16 阿波罗尼斯圆问题梳理及其运用答案
微专题161.答案:(-∞,0]∪⎣⎡⎭⎫43,+∞.解析:设M (x ,y ),则由2MA=MB得2(x -1)2+y 2= (x -4)2+y 2,化简得x 2+y 2=4,设直线l :y=k (x -1)-2,则|-k -2|1+k 2≤2,整理得3k 2-4k ≥0,解得k ≤0或k ≥43.2.答案:[0,125].解析:因为圆心在直线y =2x -4上,所以圆C 的方程为(x -a )2+[y -2(a -2)]2=1.设点M (x ,y ),因为MA =2MO ,所以x 2+(y -3)2= 2x 2+y 2,化简得x 2+y 2+2y -3=0,即x 2+(y +1)2=4,所以圆心M 在以D (0,-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由题意得,点M (x ,y )在圆C 上,所以圆C 与圆D 有公共点,则2-1≤CD ≤2+1,即1≤a 2+(2a -3)2≤3.由5a 2-12a +8≥0,得a ∈R ;由5a 2-12a ≤0,得0≤a ≤125.所以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为[0,125].3.答案:{22,-22}. 解析:设P (x ,x +m ),则由P A PB =12可知(x -1)2+(x +m )2(x -4)2+(x +m )2=14,化简得到2x 2+2mx +m 2-4=0,由题意可知Δ=4m 2-4×2×(m 2-4)=0,即m 2=8,则实数m 的取值集合为{22,-22}.4.答案:52.解析:记12PB =PC ,那么PC PB =12,其中B (2,0),下面研究点C 的位置.设C (a ,b ),P (cos θ,sin θ),则由PC PB =12得 错误!=12,化简得(4-8a )cos θ-8b sin θ+4a 2+4b 2-1=0①,由于①式对任意θ都成立,则⎩⎨⎧4-8a =0,b =0,4a 2+4b 2-1=0,解得C (12,0).因此,P A +12PB =P A +PC ≥AC =52.5.答案:⎝⎛⎭⎫53,73. 解析:如图,设AB =3,AC =1,AD =k ,以点C 为原点,线段AC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Cy ,则点A 的坐标为(1,0),因为AB =3,所以点B 在以点A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圆的方程为(x -1)2+y 2=9(*).设D (x ,y ),由CD =2DB 得B (32x ,32y ),代入(*)式得(32x -1)2+(32y )2=9,化简得(x -23)2+y 2=4,所以r -13<k <13+r ,从而53<k <73.6.答案:l 22(1-k 2).解析:如图,以B 为原点,BD 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By .设A (x ,y ),y >0.因AD =kAC =kAB ,故AD 2=k 2AB 2,于是(x -l )2+y 2=k 2(x 2+y 2).所以y 2=-(1-k 2)x 2+2lx -l 21-k 2=错误!≤k 2l2(1-k 2)2,于是,y max =kl1-k 2,(S △ABD )max =kl 22(1-k 2),所以,(S △ABC )max=1k(S △ABD )max =l 22(1-k 2).7.答案:2+ 3. 解析:易知点B 的轨迹是阿波罗尼斯圆,记圆与线段AC 的交点为F ,圆心为D ,则AB BC =AFFC=m ,从而BF 为∠ABC 的平分线,即∠ABF =∠CBF =π6,此时∠BCD =∠BFC +∠CBF =5π12,∠CAB =π12,∠ACB =7π12.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m =AB BC =sin ∠ACB sin ∠CAB=2+ 3.8.答案:存在;λ=12,理由略.解析:假设存在点P (x ,y )满足题意,则x 2+y 2+8x =0,所以P A 2=(x +2)2+y 2,PB 2=(x -4)2+y 2,由P A 2=λ2·PB 2,可得x 2+y 2+4x +4=λ2(x 2+y 2-8x +16),整理得(1-x )(1-4λ2)=0,由点P (x ,y )为圆C 上任意一点,且λ>0,于是取λ2=14,即有λ=12.。
阿波罗尼斯圆相关结论
阿波罗尼斯圆相关结论阿波罗尼斯圆也被称为桑德曼圆,是17世纪德国数学家奥古斯特·桑德曼提出的一个关于半径的的几何性质的定理。
它是圆内接四边形的内接圆,四边形的四个角点关于这条内切圆的四个切点关于圆心均对称。
该定理可用如下数学证明:首先,考虑圆心(O)和两个相邻的角点(A、B)组成的三角形,计算出两个角的夹角$\angle AOB$ 。
其次,考虑刚刚的三角形的对称形,将第二个角点(B)移动到第一个角点(A)的对称点(B'),此时$\angle AOB' = 2 \angle AOB$,两个角点关于圆心O对称,对于任意一条半径OA和OB',可知OA=OB',两条半径关于圆心O对称。
由此,可以证明,当四个角点关于圆心O对称时,四边形内接圆也即为桑德曼圆。
桑德曼圆的几何特性很容易证明。
该圆的半径为$r =\frac{\overline{OA}}{\cos{\frac{\angle AOB}{2}}} =\frac{\overline{OB'}}{\cos{\frac{\angle AOB'}{2}}}$,其中$\overline{OA}$是四边形的边长,对于任意的边长,桑德曼圆的半径总是有定值。
此外,桑德曼圆的形状也非常简单,它也称为数学上的精美之物,也就是说,将它当作一个装饰品,可以在家庭、学校等各个场合中被应用。
由于桑德曼圆形状简单,多应用在各种绘图实际中。
比如由桑德曼圆形所构成的菱形,可以表示多种空间关系——重点在于这种表达方式比把多面体拆成多个三角形更体现出结构而非一个实体的特征。
另外,桑德曼圆定理也可以用于近曲线的曲率的计算,因为近曲线的拐点通常出现在桑德曼圆的两个切点上。
换句话说,圆的曲率可以直接由曲线两个关联的桑德曼圆半径计算而得出。
阿波罗尼斯圆定理及应用
x
l
A
O
y
例2、(08年江苏,13题)若AB=2,AC= √2 BC,则三角形ABC的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
变式: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如图,AB=AC,BD 是腰AC的中线,且BD= √3 ,则 三角形 ABC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
A
D
B
C
课后巩固,检验定理
课后作业: 1、已知点P是圆O:x2+y2=25上任意一点, 平面上有两个定点M(10,0),N(13/2,3) 则PN+1/2PM的最小值为_____
特殊到一般,提出猜想
猜想: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 的动点轨迹是圆。
总结提炼 ,得到定理
阿波罗尼斯圆定理:在平面上给定两点A,B 设点 P 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 PA/PB= λ , 当 λ>0且λ ≠1 时,点 P 的轨迹是一个圆。 称之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 (当 λ=1 时,点 P 的轨迹是线段AB的垂直平 分线)
2、一缉私艇巡航至距领海边界线l(一条南北方 向的直线)3.8海里的A处,发现在其北偏东 30 °方向相距4海里的B处有一走私船正欲逃跑,缉 私艇立即追击。已知缉私艇的最大航速是走私船 最大航速的3倍。假设缉私艇和走私船均按直线 方向以最大航速航行。问:无论走私船沿何方向 逃跑,缉私艇是否总能在领海内成功拦截?并说 明理由。
阿波罗尼斯圆定理及其应用
.
教材入手,奠定基础
问题1 (必修2 习题2.2(1)探究拓展第12题)已知 点M(x,y)与两点O(0,0),A(3,0) 的距离之比为 1/2 ,那么点M的坐标应满足什 么关系?
教材入手,奠定基础
问题2 (选修2-1.2.6.2求曲线的方程例2)求平面内 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比为2的动点M的轨迹 方程。
高考数学阿波罗尼斯圆及其应用 阿波罗尼斯圆介绍及其直接应用(含答案)
阿波罗尼斯圆及其应用阿波罗尼斯圆介绍及其直接应用阿波罗尼斯圆及其应用阿波罗尼斯圆介绍及其直接应用【微点综述】动点的轨迹问题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和重点,尤其是阿波罗尼斯圆在高考中频频出现.处理此类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寻找动点满足的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一个定圆,从而把问题转化为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转化与化归、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阿波罗尼斯(Apollonius 约公元前262~192),古希腊数学家,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并称为亚历山大时期数学三巨匠.阿波罗尼斯年青时到亚历山大城跟随欧几里得的后继者学习,和当时的大数学家合作研究.他对圆锥曲线有深刻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他的代表作《圆锥曲线论》一书中,阿波罗尼斯圆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1.阿波罗尼斯圆的定义在平面上给定两点A ,B ,设P 点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PAPB=λ,当λ>0且λ≠1时,P 点的轨迹是个圆,称之为阿波罗尼斯圆.(λ=1时P 点的轨迹是线段AB 的中垂线)2.阿波罗尼斯圆的证明【定理1】设P x ,y ,A 1-a ,0 ,B a ,0 .若PA PB =λ(λ>0且λ≠1),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x -λ2+1λ2-1a 2+y 2=2aλλ2-1 2,其轨迹是以λ2+1λ2-1a ,0 为圆心,半径为r =2aλλ2-1的圆.证明:由PA =λPB 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x +a 2+y 2=λ2x -a 2+y 2 ,化简可得1-λ2 x 2+1-λ2 y 2+21+λ2 ax +1-λ2 a 2=0①,(1)当λ=1时,得x =0,此时动点的轨迹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2)当λ≠1时,方程①两边都除以1-λ2得x 2+y 2+2a 1+λ2 x 1-λ2+a 2=0,化为标准形式即为:x -λ2+1λ2-1a 2+y 2=2aλλ2-1 2,∴点P 的轨迹方程是以λ2+1λ2-1a ,0 为圆心,半径为r =2aλλ2-1的圆.图① 图② 图③阿波罗尼斯圆的另一种形式:【定理2】A ,B 为两已知点,M ,N 分别为线段AB 的定比为λλ≠1 的内外分点,则以MN 为直径的圆C 上任意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比为λ.证明:以λ>1为例.如图②,设AB =2a ,AM MB =AN NB =λ,则AM =2aλ1+λ,BM =2a -2aλ1+λ=2a1+λ,AN =2aλλ-1,BN =2aλλ-1-2a =2aλ-1.过B 作AB 的垂线圆C 交于Q ,R 两点,由相交弦定理及勾股定理得QB 2=MB ⋅BN =4a 2λ2-1,QA 2=AB 2+QB 2=4a 2λ2λ2-1,于是QB =2a λ2-1,QA =2aλ2-1,∴QA QB =λ.∵M ,Q ,N 同时在到A ,B 两点距离之比等于λ的圆上,而不共线的三点所确定的圆是唯一的,∴圆C 上任意一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比恒为λ.同理可证0<λ<1的情形.3.阿波罗尼斯圆的相关性质由上面定理2的证明可得如下的性质:性质1:当λ>1时,点B 在圆C 内,点A 在圆C 外;当0<λ<1时,点A 在圆C 内,点B 在圆C 外.性质2:因AQ 2=AM ⋅AN ,故AQ 是圆C 的一条切线.若已知圆C 及圆C 外一点A ,可以作出与之对应的点B ,反之亦然.性质3:所作出的阿波罗尼斯圆的直径为MN =4aλλ2-1 ,面积为4πa 2λ2λ2-12.性质4:过点A 作圆C 的切线AQ (Q 为切点),则QM ,QN 分别为∠AQB 的内、外角平分线.性质5:阿波罗尼斯圆的直径两端是按比例内分AB 和外分AB 所得的两个分点,如图所示,M 是AB 的内分点,N 是AB 的外分点,此时必有PM 平分∠APB ,PN 平分∠APB 的外角.证明:如图①,由已知可得PA PB =MA MB =NA NB =λ(λ>0且λ≠1),∵S ΔPAM S ΔPBM =MA MB=λ,又S ΔPAM =12PA ⋅PM sin ∠APM ,S ΔPBM =12PB ⋅PM sin ∠BPM ,∴PA ⋅PM sin ∠APMPB ⋅PM sin ∠BPM=λ,∴sin ∠APM =sin ∠BPM ,∴∠APM =∠BPM ,∴PM 平分∠APB .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PN =∠DPN ,∴PN 平分∠APB 的外角.性质6:过点B 作圆C 不与QR 重合的弦EF ,则AB 平分∠EAF .证明:如图④,连结ME ,MF ,由已知FA FB =EA EB =λ,∴EB FB =EA FA.∵S ΔABE S ΔABF =EBFB (λ>0且λ≠1),又S ΔABE =12AB ⋅AE sin ∠BAE ,S ΔABF =12AB ⋅AF sin ∠BAF ,∴AB ⋅AE sin ∠BAE AB ⋅AF sin ∠BAF =EB FB =AEAF,∴sin ∠BAE =sin ∠BAF ,∴∠BAE =∠BAF ,∴AB 平分∠EAF .∴sin ∠BAE =sin ∠BAF ,∴∠BAE =∠BAF ,∴AB 平分∠EAF .【典例刨析】1.(2022·河北盐山中学高二期中)已知两定点A -2,1 ,B 2,-1 ,如果动点P 满足PA =2PB ,则点P 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2.(2022四川涪陵月考)若ΔABC 满足条件AB =4,AC =2BC ,则Δ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3.已知圆O :x 2+y 2=9,点B -5,0 ,在直线OB 上存在定点A (不同于点B ),满足对于圆O 上任意一点P ,都有PAPB 为一常数,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A 的坐标,并求PAPB.4.在平面直角坐标xOy 中,已知点A 1,0 ,B 4,0 ,若直线x -y +m =0上存在点P 使得PA =12PB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5.阿波罗尼斯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被称为亚历山大时期数学三巨匠,他对圆锥曲线有深刻而系统的研究,阿波罗尼斯圆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指的是:已知动点M 与两个定点A ,B 的距离之比为λ(λ>0,且λ≠1),那么点M 的轨迹就是阿波罗尼斯圆.若平面内两定点A ,B 间的距离为2,动点P 满足PAPB =3,则PA 2+PB 2的最大值为( )A.16+83B.8+43C.7+43D.3+36.(2022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首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著作中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k k >0 且k ≠1 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点A -1,0 ,B 2,0 ,圆C :x -2 2+y -m 2=14m >0 ,在圆上存在点P 满足PA =2PB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22,62B.54,212C.0,212D.52,212【针对训练】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O :x 2+y 2=1,O 1:x -4 2+y 2=4,动点P 在直线x +3y -b =0上,过P 点分别作圆O ,O 1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若满足PB =2PA 的点P 有且只有两个,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8.已知A ,B 是平面上两个定点,平面上的动点C ,D 满足|CA |CB=|DA|DB =m ,若对于任意的m ≥3,不等式CD≤k AB 恒成立,则实数k 的最小值为______.9.已知点A (0,1),B (1,0),C (t ,0),点D 是直线AC 上的动点,若|AD |≤2|BD|恒成立,则最小正整数t =__________.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O :x 2+y 2=1,圆O 1:(x +4)2+y 2=4,动点P 在直线l :x -22y +b =0上(b <0),过P 分别作圆O ,O 1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若满足PB =2PA 的点P 有且只有一个,则实数b 的值为______.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M ,N 是两定点,点P 是圆O :x 2+y 2=1上任意一点,满足:PM =2PN ,则MN 的长为.12.(2022辽宁·高二期中)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齐名,他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A ,B 的距离之比为定值λ(λ>0且λ≠1)的点的轨迹是圆”.后来,人们将这个圆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2,0),B (4,0),动点P 满足|PA ||PB |=12.设点P 的轨迹为C 1.(1)求曲线C 1的方程;(2)若曲线C 1和⊙C 2:(x -4)2+(y -6)2=r 2(r >0)无公共点,求r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答案】40π【分析】设P (x ,y ),根据题设条件,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列方程并整理即可得P 的轨迹方程,即知轨迹为圆,进而求其面积即可.【详解】设P (x ,y ),由题设得:(x +2)2+(y -1)2=2[(x -2)2+(y +1)2],∴(x -6)2+(y +3)2=40,故P 的轨迹是半径为40的圆,∴图形的面积等于40π.故答案为:40π2.【答案】163【分析】设BC =x ,则AC =2x ,由余弦定理得出cos B ,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出x 的范围,再由三角形面积公式,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设BC =x ,则AC =2x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B =16+x 2-(2x )22×4×x =16-3x 28x由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x +2x >4x +4>2x ,解得43<x <4,即169<x 2<16∴S ΔABC =12⋅4⋅x ⋅sin B =2x 1-cos 2B =2x 1-16-3x 2 264x 2=2569-916x 2-809 2当x 2=809时,ΔABC 面积取最大值163故答案为:16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值,涉及余弦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3.【答案】A -95,0 ,PA PB=35【分析】根据两点距离的坐标运算可得10λ2+2a x +34λ2-a 2-9=0,进而得10λ2+2a =034λ2-a 2-9=0 ,即可求解.【详解】设P (x ,y ),A (a ,0),a ≠-5,设PA PB=λ>0故PA PB=x -a 2+y 2x +52+y2=λ,且x 2+y 2=9,化简得:10λ2+2a x +34λ2-a 2-9=0,该式对任意的x ∈-3,3 恒成立,故10λ2+2a =034λ2-a 2-9=0 ,解得a =-95λ=35或a =-5λ=1 (舍去),故PA PB=35,A -95,0 4.【答案】-22,22【分析】根据PA =12PB 得出点P 的轨迹方程,又点P 在直线x -y +m =0上,则点P 的轨迹与直线必须有公共点,进而解决问题.【详解】解:设P (x ,y )则PA =(x -1)2+(y -0)2,PB =(x -4)2+(y -0)2,因为PA =12PB ,所以有(x -1)2+(y -0)2=12(x -4)2+(y -0)2,同时平方,化简得x 2+y 2=4,故点P 的轨迹为圆心在(0,0),半径2为的圆,又点P 在直线x -y +m =0上,故圆x 2+y 2=4与直线x -y +m =0必须有公共点,所以|m |1+1≤2,解得-22≤m ≤2 2.【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轨迹问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题意中转化出动点的轨迹,并能求出点的轨迹方程.5.【答案】A【分析】设A -1,0 ,B 1,0 ,P x ,y ,由PA PB=3,可得点P 的轨迹为以2,0 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又PA 2+PB 2=2x 2+y 2+1 ,其中x 2+y 2可看作圆x -2 2+y 2=3上的点x ,y 到原点0,0 的距离的平方,从而根据圆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设A -1,0 ,B 1,0 ,P x ,y ,因为PA PB=3,所以x +1 2+y 2x -12+y2=3,即x -2 2+y 2=3,所以点P 的轨迹为以2,0 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因为PA 2+PB 2=x +1 2+y 2+x -1 2+y 2=2x 2+y 2+1 ,其中x 2+y 2可看作圆x -2 2+y 2=3上的点x ,y 到原点0,0 的距离的平方,所以x 2+y 2 max =2+3 2=7+43,所以2x 2+y 2+1 max =16+83,即PA 2+PB 2的最大值为16+83,故选:A .6.【答案】D【分析】设P x ,y ,根据PA =2PB 求出点P 的轨迹方程,根据题意可得两个圆有公共点,根据圆心距大于或等于半径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半径之和,解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设P x ,y ,因为点A -1,0 ,B 2,0 ,PA =2PB ,所以x +12+y 2=2x -2 2+y 2即x 2+y 2-6x +5=0,所以x -3 2+y 2=4,可得圆心3,0 ,半径R =2,由圆C :x -2 2+y -m 2=14可得圆心C 2,m ,半径r =12,因为在圆C 上存在点P 满足PA =2PB ,所以圆x -3 2+y 2=4与圆C :x -2 2+y -m 2=14有公共点,所以2-12≤3-2 2+m 2≤2+12,整理可得:94≤1+m 2≤254,解得:52≤m ≤212,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52,212,故选:D .7.【答案】-203,4.【分析】设出点的坐标,将原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圆相交的问题,求解关于b 的不等式即可求得实数b 的取值范围.【详解】由题意O (0,0),O 1(4,0).设P (x ,y ),则∵PB =2PA ,∴x -42+y 2-4=2x 2+y 2-1,∴(x -4)2+y 2=4(x 2+y 2),∴x 2+y 2+83x -163=0,圆心坐标为-43,0 ,半径为83,∵动点P 在直线x +3y -b =0上,满足PB =2PA 的点P 有且只有两个,∴直线与圆x 2+y 2+83x -163=0相交,∴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43-b 1+3<83,∴-43-163<b <-43+163,即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203,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方程及其应用,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直线与圆是位置关系的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8.【答案】34【分析】建立坐标系,得点C ,D 的轨迹方程,分离参量求范围即可求解【详解】不妨设AB =1,以A 为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 0,0 ,B 1,0 ,设C x ,y ,∴x 2+y 2x -1 2+y2=m ⇒x -m 2m 2-1 2+y 2=m 2m 2-1 2故动点C ,D 的轨迹为圆,由CD≤k AB 恒成立,则k ≥CD max =2m m 2-1=2m -1m≥34故答案为34【点睛】本题考查圆的轨迹方程,平面问题坐标化的思想,是难题9.【答案】4【解析】设点D x ,y ,根据|AD |≤2|BD|列出关于D x ,y 的关系式,再数形结合分析即可.【详解】设点D x ,y ,因为点D 是直线AC 上的动点,故y -1x =-1t⇒x +ty -t =0.由|AD |≤2|BD |得x 2+y -1 2≤4x -1 2+y 2 ,化简得x -43 2+y +13 2≥89.依题意可知,直线AC 与圆x -43 2+y +13 2=89至多有一个公共点,所以43-43t 1+t 2≥89,解得t ≥2+3或t ≤2- 3.所以最小正整数t =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和向量的综合运用,需要设点的坐标表达所给的信息,再数形结合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列式求解.属于中档题.10.【答案】-283.【分析】根据圆的切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得到PO 1 =2PO ,求得点P 的轨迹方程,再根据直线与圆相切,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得:O (0,0),O 1(-4,0),设P (x ,y ),如下图所示∵PA 、PB 分别是圆O ,O 1的切线,∴∠PBO 1=∠PAO =90°,又∵PB =2PA ,BO 1=2AO ,∴△PBO 1∽△PAO ,∴PO 1 =2PO ,∴PO 1 2=4PO 2,∴(x +4)2+y 2=4(x 2+y 2),整理得x -43 2+y 2=649,∴点P (x ,y )的轨迹是以43,0 为圆心、半径等于83的圆,∵动点P 在直线l :x -22y +b =0上(b <0),满足PB =2PA 的点P 有且只有一个,∴该直线l 与圆x -43 2+y 2=649相切,∴圆心43,0 到直线l 的距离d 满足d =r ,即43+b 12+(22)2=83,解得b =203或-283,又因为b <0,所以b =-28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切线的性质,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根据圆的切下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求得点P 的轨迹方程,再根据直线与圆相切,列出方程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11.【答案】32【分析】不妨就假设M ,N 在x 轴上,设M (m ,0),N (n ,0),P (x ,y ),由PM =2PN 可得x 2+y 2+2m -8n3x +4n 2-m 23=0,然后和方程x 2+y 2=1对比,就可以求出m ,n 【详解】由于M ,N 是两定点,不妨就假设M ,N 在x 轴上如图所示:设M (m ,0),N (n ,0),P (x ,y ),PM =2PN ,∴PM 2=4PN 2,∴(x -m )2+y 2=4(m -n )2+y 2 ,即x 2-2mx +m 2+y 2=4x 2-8nx +4n 2+4y 2,3x 2+(2m -8n )x +3y 2+4n 2-m 2=0,x 2+y 2+2m -8n 3x +4n 2-m 23=0与x 2+y 2=1表示同一个圆.∴2m -8n =0m 2-4n 23=1∴{m =2n =12或m =-2n =-12∴MN =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的方程和点的轨迹方程的求法,较简单.12.【答案】(1)(x +4)2+y 2=16(2)(0,6)∪(14,+∞)【分析】(1)设P (x ,y ),然后根据|PA ||PB |=12列方程化简计算即可得曲线C 1的方程,(2)先求出两圆的圆心和半径,再由题意可得两圆外离或内含,从而可得C 1C 2 >4+r 或C 1C 2 <r -4,从而可求出r 的取值范围(1)设P (x ,y ),因为A (-2,0),B (4,0),动点P 满足|PA ||PB |=12,所以(x +2)2+y 2(x -4)2+y 2=12,化简得x 2+y 2+8x =0,即(x +4)2+y 2=16,所以曲线C 1的方程为(x +4)2+y 2=16,(2)曲线C 1的圆心为C 1(-4,0),半径为4,⊙C 2:(x -4)2+(y -6)2=r 2(r >0)的圆心为C 2(4,6),半径为r ,因为曲线C 1和⊙C 2:(x -4)2+(y -6)2=r 2(r >0)无公共点,所以两圆外离或内含,所以C 1C 2 >4+r 或C 1C 2 <r -4,所以(-4-4)2+(0-6)2=10>4+r 或(-4-4)2+(0-6)2=10<r -4,所以0<r <6或r >14,所以r 的取值范围为(0,6)∪(14,+∞)。
专题09 圆中的最值模型之阿氏圆模型(解析版)
专题09 圆中的最值模型之阿氏圆模型最值问题在中考数学常以压轴题的形式考查,“阿氏圆”又称“阿波罗尼斯圆”,主要考查转化与化归等的数学思想。
在各类考试中都以高档题为主,中考说明中曾多处涉及。
本专题就最值模型中的阿氏圆问题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背景】已知平面上两点A、B,则所有满足PA=k·PB(k≠1)的点P的轨迹是一个圆,这个轨迹最早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故称“阿氏圆”。
【模型解读】如图 1 所示,⊙O的半径为r,点A、B都在⊙O外,P为⊙O上一动点,已知r=k·OB,连接PA、PB,则当“PA+k·PB”的值最小时,P点的位置如何确定?如图2,在线段OB上截取OC使OC=k·r,则可说明△BPO与△PCO相似,即k·PB=PC。
故本题求“PA+k·PB”的最小值可以转化为“PA+PC”的最小值,其中与A与C为定点,P为动点,故当A、P、C三点共线时,“PA+PC”值最小。
如图3所示:注意区分胡不归模型和阿氏圆模型:在前面的“胡不归”问题中,我们见识了“k·PA+PB”最值问题,其中P点轨迹是直线,而当P点轨迹变为圆时,即通常我们所说的“阿氏圆”问题.【最值原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垂线段最短解题。
例1.(2022·安徽·九年级期末)如图,在Rt△ABC中,∠ACB=90°,CB=7,AC=9,以C为圆心、3为半径作⊙C,P为⊙C上一动点,连接AP、BP,则13AP+BP的最小值为()A.7B.C.4D.例2.(2022·湖北·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B的半径为2,点P是⊙B上的PC的最大值为_____.一个动点,则PD﹣12例3.(2023·成都市·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4,=60B а,B e 的半径为2,P 为B e 上一动点,则12PD PC +的最小值_______.PC PD 的最小值_______∵221PB BG ==,422BC PB ==,∴PB BC BG PB =,∵PBG PBC Ð=Ð,∴PBG CBP D D :,∴PG BG PC PB =∴1PG PC =,∴1PD PC DP PG +=+,∵DP +3∵四边形ABCD 是菱形,且60ABC Ð=°, ∴AC ⊥BD ,∠AOB =90°,∠ABO =∠CBO =12∠ABC =30°,例4.(2022·江苏·无锡市九年级期中)如图,⊙O与y轴、x轴的正半轴分别相交于点M、点N,⊙O半径为3,点A(0,1),点B(2,0),点P在弧MN上移动,连接PA,PB,则3PA+PB的最小值为___.例5.(2022·江苏淮安·九年级期中)问题提出:如图1,在等边△ABC中,AB=12,⊙C半径为6,P为圆上一动点,连结AP,BP,求AP+12BP的最小值.(1)尝试解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面给出一种解题思路:如图2,连接CP,在CB上取点D,使CD=3,则有CDCP=CPCB=12,又∵∠PCD=∠BCP,∴△PCD∽△BCP,∴PDBP=12,∴PD=12BP,∴AP+12BP=AP+PD.请你完成余下的思考,并直接写出答案:AP+12BP的最小值为.(2)自主探索:如图1,矩形ABCD中,BC=7,AB=9,P为矩形内部一点,且PB=3,13AP+PC的最小值为.(3)拓展延伸:如图2,扇形COD中,O为圆心,∠COD=120°,OC=4,OA=2,OB=3,点P是 CD上一点,求2PA+PB的最小值,画出示意图并写出求解过程.例6.(2022·重庆·九年级专题练习)(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9,圆B的半径为6,点P是圆B上的一个动点,那么PD+23PC的最小值为__,PD﹣23PC的最大值为__.(2)如图2,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4,∠B=60°,圆B的半径为2,点P是圆B上的一个动点,那么PD+12PC的最小值为__,PD﹣12PC的最大值为__.如图3中,在BC 上取一点6342PB BG ==Q ,BC PB PBG CBP \V :V ,\23PG PC \=,PD \221PB BG ==Q ,422BC PB ==,PBG CBP \V :V ,PG BG PC PB \=PD PG DG +³Q (当且仅当G PD PG \+的最小值为DG , 例7.(2022·江苏·苏州九年级阶段练习)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已知平面上两点A B 、,则所有符合0(PA k k PB=>且1)k ¹的点P 会组成一个圆.这个结论最先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称阿氏圆. 阿氏圆基本解法:构造三角形相似.【问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在x 轴,y 轴上分别有点()(),0,0,C m D n ,点P 是平面内一动点,且OP r =,设OP k OD =,求PC kPD +的最小值.阿氏圆的关键解题步骤:第一步:如图1,在OD 上取点M ,使得::OM OP OP OD k ==;第二步:证明kPD PM =;第三步:连接CM ,此时CM 即为所求的最小值.下面是该题的解答过程(部分):解:在OD 上取点M ,使得::OM OP OP OD k ==,又,POD MOP POM DOP Ð=Ð\Q V :V .任务:()1将以上解答过程补充完整.()2如图2,在Rt ABC V 中,90,4,3,ACB AC BC D Ð=°==为ABC V 内一动点,满足2CD =,利用()1中的结论,请直接写出23AD BD +的最小值.课后专项训练2.(2023·江苏·苏州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在Rt△ABC中,∠ACB=90°,CB=4,CA=6,⊙C半径为2,P为圆上一动点,连结AP,BP,则2AP+BP的最小值为( )A.B.12C.2D.8,3.(2023·广西·南宁市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0,2)、C(4,0)、D(3,2),P是AOB 外部的第一象限内一动点,且∠BPA=135°,则2PD+PC的最小值是_____.4.(2022·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Rt ABC V 中,∠C =90°,CA =3,CB =4.C e 的半径为2,点P 是C e 上一动点,则12AP BP +的最小值______________23+PB PA 的最小值_______∵12DC PC PC BC ==,∠PCD =∠BCP ,PDC BPC D ∽,∴12PD PB =,且12PA PB PA PD AD +=+³,∴229110AC CD =+=+=,∴PA PB 1+的最小值为10,故答案为:10;∵221PB BG ==,422BC PB ==,∴PB BC BG PB =,∵PBG PBC Ð=Ð,∴PBG CBP D D :,∴PG PC ∴12PG PC =,∴12PD PC DP PG +=+,3∵四边形ABCD 是菱形,且60ABC Ð=°,∴AC ⊥BD ,∠∴AO =12AB =2,BO =22224223AB AO -=-=,∴BD【答案】410【分析】延长OB 到2CM DM +的最小值问题转化为求【详解】解:延长6OM =Q ,3OD DB ==,MOD TOM Ð=ÐQ ,MOD \△2CM DM CM MT CT +=+³Q【答案】17【分析】取点(0,1)T ,连接PT ,12PT OP PA OA ==,进而可得12PT =则有1172BP AP +³,问题得解.【详解】解:如图,取点(0,1)T ,连接(0,1)T Q ,(0,4)A ,(4,0)B ,OT \2OP =Q ,2OP OT OA \=×,\OP OT11.(2022·重庆·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RT△ABC中,∠,AB=CB=2,以点B为圆心作圆与AC相切,圆C,点P为圆B上的一动点,求AP PC的最小值.12.(2023·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已知:图1 图2 图3(1)初步思考:如图1, 在PCB D 中,已知2PB =,BC=4,N 为BC 上一点且1BN =,试说明:12PN PC =(2)问题提出: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圆B 的半径为2,点P 是圆B 上的一个动点,求12PD PC +的最小值.(3)推广运用:如图3,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4,∠B﹦60°,圆B的半径为2,点P是圆B上的一个动点,求12 PD PC-的最大值.PB BC13.(2023·山东·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Rt △ABC 中,∠C =90°,CA =3,CB =4,C e 的半径为2,点P 是C e 上的一动点,则12AP PB +的最小值为?由题意得:PC =2,∵CD =1,BC ∵∠PCB =∠PCD ,∴△PCD ∽△BCP14.(2022·江苏·无锡市九年级阶段练习)问题提出:如图①,在Rt ABC △中,90C =o ∠,4CB =,6CA =,⊙C 的半径为2,P 为圆上一动点,连接AP 、BP ,求12AP BP +的最小值.(1)尝试解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面给出一种解题思路:如图①,连接CP ,在CB 上取一点D ,使1CD =,则12CD CP CP CB ==.又PCD BCP Ð=Ð,所以PCD V ∽BCP V .所以12PD CD BP CP ==.所以12PD PB =,所以12AP BP AP PD +=+.请你完成余下的思考,并直接写出答案:12AP B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2)自主探索:在“问题提出”的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13AP BP +的最小值;(3)拓展延伸:如图②,已知在扇形COD 中,90COD Ð=o ,6OC =,3OA =,5OB =,P 是 CD上一点,求2PA PB +的最小值.OP ,OAP ∽OPE V ,∴OA OP OP OE ==、P 、B 三点共线时,15.(2022·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点A 、B 在O e 上,且OA =OB =6,且OA ⊥OB ,点C 是OA 的中点,点D 在OB 上,且OD =4,动点P 在O e 上.求2PC +PD 的最小值.16.【问题背景】如图1,△ABC中,∠BAC>∠B,点D在边BC上,若∠CAD=∠B,则可得△CAB∽△CAD,进而可得,进一步变形有AC2=CD•CB.【简单运用】(1)如图1,若AC=2,BC=4,则BD长为 ;= .(2)如图2,⊙O中,弦AD、BC相交于点E,已知AB=2AE,BE=15,且C是劣弧AD的中点,求CD的长.【灵活运用】如图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9交于坐标轴于A、B两点,点P坐标为(m,n),且m2+n2=36,连接PA,PB,则3PB+2PA的最小值为 .【解答】解:(1)∵AC2=CD•BD,∴4CD=4,∴CD=1,∴BD=BC﹣CD=3,∵△CAB∽△CAD,∴===,故答案是3,;(2)如图1,∵=,∴∠B=∠CAE,由上知,∴△ACE∽△BCA,∴====,AC2=CE•BC,∴AC=2CE,∴4CE2=CE•(CE+15),∴CE=5,∴CD=AC=2CE=10;【灵活运用】如图2,由题意得,OA =OB =9,∵且m 2+n 2=36,∴OP =6,在OA 上截取OC =4,∴=,又∵∠AOP 是公共角,∴△AOP ∽△POC ,∴=,∴PA =PC ,∴PB +PA =PB +PC ≥BC ,当B 、P 、C 共线时,(PB +PC )最小=BC ==,∵3PB +2PA =3(PB +PA ),∴(3PB +2PA )最小=3,故答案是3.17.(2022·河北·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1,在RT △ABC 中,∠ACB =90°,CB =4,CA =6,圆C 的半径为2,点P 为圆上一动点,连接AP ,BP ,求:①12AP BP +,②2AP BP +,③13AP BP +,④3AP BP +的最小值.∵1CD =,2CP =,4CB =∴12PD BP =,即12PD BP =,∴当A 、P 、D 三点共线时,∵在Rt ACD V 中,AD AC =②∵122(2AP BP AP BP +=+∵23CE =,2CP =,CA =又∵ECP PCA Ð=Ð,∴ECP V ∴当B 、P 、E 三点共线时,【问题呈现】如图1,∠AOB=90°,OA=4,OB=5,点P在半径为2的⊙O上,求12 AP【问题解决】小明是这样做的:如图2,在OA上取一点∠COP=∠POA,所以可得△COP ∽△POA,所以CP AP=又因为,所以1AP BP+[能力提升]在BC 上取一点E 2163CE BE \==,41123CF BF ==连接DE ,DF ,由DEC DBE S EC S BE =V V \点E ,F 到BD ,CD 的距离相等,Q 点D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过点O 作DG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和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圆的性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直角,角平分线的判定,最短路径,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构造辅助线是角本题的关键19.(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一模)如图1,平面内有一点PC ,若有222PA PB PC =+,则称点P 为V (1)如图2,在55´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B 、C 、点D 是ABC V 关于点______的勾股点;若点F 在格点上,且点E 是ABF △中画出ABF △;(2)如图3,菱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点E 是平面内一点,且点点E 的勾股点.①求证:OE AB =;②若12OA =,1OB =,则AE 的最大值为③若12OA =,1OB =,且ABE V 是以AE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AE 的长.(2)解:①∵点O是∵菱形ABCD中,AC②∵12OA=,1OB=,∴点E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3)解:如图4,在BC 上取点∵C 是ABE V 关于点A 的勾股点,在Rt ABC △中,22AC AB =又∵ECB FCE Ð=Ð,∴CFE △∴34AE BE AE EF +=+,∴当【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圆外一点到圆上一点距离的最值问题,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等等,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阿波罗尼斯圆的切线与法线的性质
阿波罗尼斯圆的切线与法线的性质阿波罗尼斯圆是由两个不同的焦点F1和F2,以及一个与两个焦点的连线长度之和相等的定值d构成的轨迹,即F1F2的长度是定值d。
在研究阿波罗尼斯圆的性质时,我们关注其切线和法线的性质。
一、阿波罗尼斯圆的切线性质1.定理:阿波罗尼斯圆上的任意一点P的切线与其向两焦点F1和F2的连线夹角相等。
证明:设阿波罗尼斯圆的方程为(x-a)²+y²=a²+b²,其中a为焦距,b 为焦点之间的距离d的一半。
任取阿波罗尼斯圆上的一点P(x1,y1),其到F1和F2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则有以下方程:√[(x1-a)²+y1²] - √[(x1+a)²+y1²] = r1 --(1)√[(x1-a)²+y1²] + √[(x1+a)²+y1²] = r2 --(2)由(1)和(2)相减,消去二次根号项,并整理得:x1-a = (r1²-r2²)/(4a) --(3)再由(1)和(3)相加,可得与y1无关的方程:y1[x1-a+(r1²-r2²)/(4a)] = r1²-r2² --(4)从(4)可知,当y1≠0时,x1是常数;当y1=0时,x1的值有两个,分别为(a+r1)/2和(a-r1)/2。
因此,当y1=0时,切线的斜率为-a/[(a+r1)/2]或-a/[(a-r1)/2],即焦点之间的连线斜率的相反数。
综上所述,阿波罗尼斯圆上任意一点P的切线与其向焦点的连线斜率的相反数相等。
二、阿波罗尼斯圆的法线性质1.定理:阿波罗尼斯圆上任意一点P的法线与其向两焦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重合。
证明:设阿波罗尼斯圆上一点P(x1,y1),其相对于焦点F1的距离为r1。
根据切线的性质,切线的斜率为-a/[(a+r1)/2]。
模型17 阿氏圆最值问题(解析版)
模型介绍背景故事:“阿氏圆”又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如下图,已知A、B两点,点P满足PA:PB=k(k≠1),则满足条件的所有的点P的轨迹构成的图形为圆.这个轨迹最早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故称“阿氏圆”.模型建立:当点P在一个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上运动时,如图所示:易证:△BOP∽△POA,∴对于圆上任意一点P都有.对于任意一个圆,任意一个k的值,我们可以在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直线上,在同侧适当的位置选取A、B点,则需+ 的最小值时,利用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构造母子型相似 【技巧总结】计算PA k PB三角形+ 的值最小,解决步骤具体如下:问题:在圆上找一点P使得PA k PB①如图,将系数不为1的线段两端点与圆心相连即OP,OB②计算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比OP k OB=③在OB 上取一点C ,使得OC k OP =,即构造△POM ∽△BOP ,则PC k PB=,PC k PB = ④则=PA k PB PA PC AC ++≥ ,当A 、P 、C 三点共线时可得最小值例题精讲【例1】.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B =4,CA =6,⊙C 半径为2,P 为圆上一动点,连接AP ,BP ,则AP +B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如图1,连接CP ,在CB 上取点D ,使CD =1,则有==,又∵∠PCD =∠BCP ,∴△PCD ∽△BCP ,∴=,∴PD =BP ,∴AP +BP =AP +PD .要使AP +BP 最小,只要AP +PD 最小,当点A ,P ,D 在同一条直线时,AP +PD 最小,即:AP +BP 最小值为AD ,在Rt△ACD中,CD=1,AC=6,∴AD==,AP+BP的最小值为变式训练【变式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B的半径为2,P为⊙B上的动点,则PD+PC 的最小值等于5.解:如图,在BC上截取BE=1,连接BP,PE,∵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B的半径为2,∴BC=4=CD,BP=2,EC=3∵,且∠PBE=∠PBE∴△PBE∽△CBP∴∴PE=PC∴PD+PC=PD+PE∴当点D,点P,点E三点共线时,PD+PE有最小值,即PD+PC有最小值,∴PD+PC最小值为DE==5故答案为:5【变式1-2】.如图,在△ABC中,∠A=90°,AB=AC=4,点E、F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点P是以A为圆心、以AE为半径的圆弧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解:如图,在AB上截取AQ=1,连接AP,PQ,CQ,∵点E、F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点P是以A为圆心、以AE为半径的圆弧上的动点,∴,∵AP=2,AQ=1,∴,∵∠PAQ=∠BAP,∴△APQ∽△ABP,∴PQ=PB,∴PB+PC=PC+PQ≥CQ,在Rt△ACQ中,AC=4,AQ=1,∴QC===.,∴PB+PC的最小值.,故答案为:.【变式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圆心作半径为4的圆交x轴正半轴于点A,点M的坐标为(6,3),点N的坐标为(8,0),点P在圆上运动.则PM+PN的最小值是5.解:如图,作MB⊥ON于B,则BM=3,OB=6,取OA的中点I,连接OP,PI,IM,∴OI=2,OP=4,∴==,==,∴,又∠POI是公共角,∴△POI∽△NOP,∴,∴PI=PN,∴PM+PN=PM+PI≥IM,∴当M、P(图中Q点)、I在一条直线上时,PM+PI最小=MI===5,故答案是5.【例2】.如图,在⊙O中,点A、点B在⊙O上,∠AOB=90°,OA=6,点C在OA上,且OC=2AC,点D是OB的中点,点M是劣弧AB上的动点,则CM+2DM的最小值为.解:延长OB到T,使得BT=OB,连接MT,CT.∵OM=6,OD=DB=3,OT=12,∴OM2=OD•OT,∴=,∵∠MOD=∠TOM,∴△MOD∽△TOM,∴==,∴MT=2DM,∵CM+2DM=CM+MT≥CT,又∵在Rt△OCT中,∠COT=90°,OC=4,OT=12,∴CT===4,∴CM+2DM≥4,∴CM+2DM的最小值为4,∴答案为4.变式训练【变式2-1】.⊙O半径为2,AB,DE为两条直线.作DC⊥AB于C,且C为AO中点,P 为圆上一个动点.求2PC+PE的最小值.解:延长OA到K,使AK=AO=2.∵C是AO的中点,∴OC=OA=1,∴=.又∵∠COP=∠POK,∴△COP∽△POK,∴,即PK=2PC.∴2PC+PE=PE+PK≥EK.作EH⊥BC于点H.∵在直角△COD中,cos∠DOC=,∴∠DOC=60°,∴∠EOH=∠DOC=60°,∴HE=OE•sin60°=2×,∴EK=.即最小值是2.故答案是:2.【变式2-2】.如图,在扇形OCD中,∠COD=90°,OC=3,点A在OD上,AD=1,点B为OC的中点,点E是弧CD上的动点,则AE+2EB的最小值是2.解:如图,延长OC至F,使得CF=OC=3.连接EF,OE,∵∠EOB为公共角∴△OBE∽△OEF∴∴2BE=EF∴AE+2BE=AE+EF即A、E、F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小值即由勾股定理得AF==故答案为【变式2-3】.如图,等边△ABC的边长6,内切圆记为⊙O,P是⊙O上一动点,则2PB+PC的最小值为3.解:如图,连接OC交⊙O于点D,取OD的中点F,作OE⊥BC于E,FG⊥BC于G,∴==,∵∠FOP=∠POC,∴△OPF∽△OCP,∴CP=2PF,∴2PB+PC=2(PC+PB)=2(PB+PF),∵PB+PF≥BF,∴PB+PF的最小值为BF,∵BC=6,∠OCE=30°,∴CE=3,OE=,OC=2,∴CF=,∴GF=,CG=,∴BG=BC﹣CG=,由勾股定理得,BF=,∴2PB+PC的最小值为2BF=3.故答案为:3.1.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内切圆记为圆O,P为圆O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2.解:设⊙O半径为r,OP=r=BC=2,OB=r=2,取OB的中点I,连接PI,∴OI=IB=,∵,,∴,∠O是公共角,∴△BOP∽△POI,∴,∴PI=PB,∴AP+PB=AP+PI,∴当A、P、I在一条直线上时,AP+PB最小,作IE⊥AB于E,∵∠ABO=45°,∴IE=BE=BI=1,∴AE=AB﹣BE=3,∴AI==,∴AP+PB最小值=AI=,∵PA+PB=(PA+PB),∴PA+PB的最小值是AI==2.故答案是2.2.如图,扇形AOB中,∠AOB=90°,OA=6,C是OA的中点,D是OB上一点,OD=5,P是上一动点,则PC+PD的最小值为.解:如图,延长OA使AE=OB,连接EC,EP,OP,∵AO=OB=6,C分别是OA的中点,∴OE=12,OP=6,OC=AC=3,∴==,且∠COP=∠EOP∴△OPE∽△OCP∴==,∴EP=2PC,∴PC+PD=(2PC+PD)=(PD+PE),∴当点E,点P,点D三点共线时,PC+PD的值最小,∵DE===13,∴PD+PE≥DE=13,∴PD+PE的最小值为13,∴PC+PD的值最小值为.故答案为:.3.如图,半圆的半径为1,AB为直径,AC、BD为切线,AC=1,BD=2,P为弧AB上一动点,则PC+PD的最小值为.解:∵AC是⊙O的切线,∴∠OAC=90°,∴OC==,取OC的中点I,连接PI,DI,∵,,∴,又∠O是公共角,∴△POI∽△COP,∴==,∴PI=PC,∴PC+PD=PI+PD,∴当D、P、I在一条直线上时,PC+PD最小=DI,作IF⊥AB于F,IE⊥BD于E,∵BE=IF=AC=,∴DE=BD﹣BE=,IE=BF=OB+OF=,∴DI==,∴PC+PD最小=DI=.故答案是:.4.在Rt△AOB中,∠AOB=90°,OA=8,OB=10,以O为圆心,4为半径作圆O,交两边于点C,D,P为劣弧CD上一动点,则PA+PB最小值为2.解:如图,连接OP,取OC的中点E,∵,∠POE=∠AOP,∴△POE∽△AOP,∴=,∴PA+PB=PE+PB,∵PE+PB≥BE,∴当B、P、E共线时,PE+PB最小,∵OE=OC=2,OB=10,∴BE===2,∴PA+PB的最小值是2.5.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M为AB上一点,且BM=2,N为边BC上一动点,连接MN,点B关于MN对称,对应点为P,连接PA,PC,则PA+2PC的最小值为6.解:∵B、P关于MN对称,BM=2,∴PM=2,如图所示,则点P在以M为圆心,BM为半径的圆上,在线段MA上取一个点E,使得ME=1,又∵MA=6﹣2=4,MP=2,∴,,∴,又∵∠EMP=∠PMA,∴△EMP∽△PMA,∴,∴,∴PA+2PC=2()=2(PC+PE)≥2CE,如图所示,当且仅当P、C、E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小值2CE,∵CE=,∴PA+2PC的最小值为6.6.如图,矩形ABCD中,AB=2,AD=4,M点是BC的中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交AD于点E.点P在上运动,则PM+DP的最小值为.解:取AE的中点K,连接PK,KM,作KH⊥BC于H,则四边形ABHK是矩形.可得AK=BH=1,HK=AB=2.∵AP=2,AK=1,AD=4,∴PA2=AK•AD,∴=,∵∠KAP=∠PAD,∴△PAK∽△DAP,∴==,∴PK=PD,∴PM+PD=PM+PK,∵PM+PK≥KM,KM==,∴PM+PK≥,∴PM+DP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7.如图,在△ABC中,∠A=90°,AB=3,AC=4,D为AC的中点,以A为圆心,AD为半径作OA交AB于点E,P为劣弧DE上一动点,连接PB、PC,则PC+PB的最小值为.解:在AB上取F,使AF=,连接CF与⊙A的交点即是满足条件的点P,连接AP,如图:∵AD=AC=2,∴AP=AD=2,∵AB=3,AF=,∴AP2=AF•AB,∵∠PAB=∠FAP,∴△PAB∽△FAP,∴==,∴PF=PB,∴PC+PB=PC+PF=CF,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PC+PB=CF最小,∴PC+PB最小值为CF===,故答案为:.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0,2)、C(4,0)、D(3,2),P是△AOB外部的第一象限内一动点,且∠BPA=135°,则2PD+PC的最小值是4.解:如图,取一点T(1,0),连接OP,PT,TD,∵A(2,0)、B(0,2)、C(4,0),∴OA=OB=2,OC=4,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在优弧AB上取一点Q,连接QB,QA,∵∠Q=AOB=45°,∠APB=135°,∴∠Q+∠APB=180°,∴A、P、B、Q四点共圆,∴OP=OA=2,∵OP=2,OT=1,OC=4,∴OP2=OC•OT,∴,∵∠POT=∠POC,∴△POT∽△POC,∴,∴PT=,∴2PD+PC=2(PD+PC)=2(PD+PT),∵PD+PT≥DT,DT==2,∴2PD+PC,∴2PD+PC的最小值是4.故答案为:4.9.如图,在Rt△AOB中,∠AOB=90°,OA=3,OB=2,⊙O的半径为1,M为⊙O上一动点,求AM+BM的最小值.解:如图,连接OM,在OB上取点C,使OC=,连接MC,AC,∵OB=2,⊙O的半径为1,∴,∵∠MOC=∠COM,∴△OMC∽△OBM,∴,∴MC=,∴AM+BM=AM+MC,∴AM+BM的最小值即为AM+MC的最小值,∴A、M、C三点共线时,AM+MC最小,在Rt△AOC中,由勾股定理得:AC=.∴AM+BM的最小值为.10.问题提出:如图1,在等边△ABC中,AB=12,⊙C半径为6,P为圆上一动点,连接AP,BP,求AP+BP的最小值.(12,连接CP,在CB 上取点D,使CD=3,则有==,又∵∠PCD=∠BCP,∴△PCD∽△BCP,∴=,∴PD=BP,∴AP+BP=AP+PD.请你完成余下的思考,并直接写出答案:AP+BP的最小值为3.(2)自主探索:如图3,矩形ABCD中,BC=7,AB=9,P为矩形内部一点,且PB=3,AP+PC的最小值为5.(3)拓展延伸:如图4,扇形COD中,O为圆心,∠COD=120°,OC=4,OA=2,OB=3,点P是上一点,求2PA+PB的最小值,画出示意图并写出求解过程.解:(1)解:(1)如图1,连接AD,过点A作AF⊥CB于点F,∵AP+BP=AP+PD,要使AP+BP最小,∴AP+AD最小,当点A,P,D在同一条直线时,AP+AD最小,即:AP+BP最小值为AD,∵AC=12,AF⊥BC,∠ACB=60°,∴CF=6,AF=6,∴DF=CF﹣CD=6﹣3=3,∴AD==3,∴AP+BP的最小值为3;(2)如图,在AB上截取BF=1,连接PF,PC,∵AB=9,PB=3,BF=1,∴,且∠ABP=∠ABP,∴△ABP∽△PBF,∴,∴PF=AP,∴AP+PC=PF+PC,∴当点F,点P,点C三点共线时,AP+PC的值最小,∴CF===5,∴AP+PC的值最小值为5;(3)如图,延长OC,使CF=4,连接BF,OP,PF,过点F作FM⊥OD于点M,∵OC=4,FC=4,∴FO=8,且OP=4,OA=2,∴,且∠AOP=∠AOP,∴△AOP∽△POF,∴,∴PF=2AP,∴2PA+PB=PF+PB,∴当点F,点P,点B三点共线时,2AP+PB的值最小,∵∠COD=120°,∴∠FOM=60°,且FO=8,FM⊥OM,∴OM=4,FM=4,∴MB=OM+OB=4+3=7,∴FB==,∴2PA+PB的最小值为.11.(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圆B的半径为3,点P是圆B上的一个动点,则PD+PC的最小值为,PD﹣PC的最大值为.(2)如图2,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4,∠B=60°,圆B的半径为2,点P是圆B 上的一个动点,求PD+PC的最小值,以及PD﹣PC的最大值.解:(1)如图1,在BC上截取BE=,∴,∵∠PBE=∠PBC,∴△PBE∽△CBP,∴,∴PE=PC,∴PD+PC=PD+PE≥DE,PD﹣PC=PD﹣PE≤D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D=90°,∴DE===,∴PD+PC的最小值为:,此时点P在P′处,PD﹣PC的最大值为:,此时点P在P″处,故答案为:,;(2)如图2,在BC上截取BE=1,作DF⊥BC交BC的延长线于F,∴,∵∠PBE=∠PBC,∴△PBE∽△CBP,∴,∴PE=PC,∴PD+PC=PD+PE≥DE,PD﹣PC=PD﹣PE≤DE,在Rt△DCF中,∠DCF=∠ABC=60°,CD=4,∴CF=4•cos60°=2,DF=4•sin60°=2,在Rt△DEF中,DF=2,EF=CE+CF=3+2=5,∴DE==,∴PD+PC的最小值为:,此时点P在P′处PD﹣PC的最大值为:,此时点P在P″处12.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已知平面上两点A、B,则所有符合=k(k>0且k≠1)的点P会组成一个圆.这个结论最先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称阿氏圆.阿氏圆基本解法:构造三角形相似.【问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x轴,y轴上分别有点C(m,0),D(0,n),点P是平面内一动点,且OP=r,设=k,求PC+kPD的最小值.阿氏圆的关键解题步骤:第一步:如图1,在OD上取点M,使得OM:OP=OP:OD=k;第二步:证明kPD=PM;第三步:连接CM,此时CM即为所求的最小值.解:在OD上取点M,使得OM:OP=OP:OD=k,又∵∠POD=∠MOP,∴△POM∽△DOP.任务:(1)将以上解答过程补充完整.(2)如图2,在Rt△ABC中,∠ACB=90°,AC=4,BC=3,D为△ABC内一动点,满足CD=2,利用(1)中的结论,请直接写出AD+BD的最小值.解(1)在OD上取点M,使得OM:OP=OP:OD=k,又∵∠POD=∠MOP,∴△POM∽△DOP.∴MP:PD=k,∴MP=kPD,∴PC+kPD=PC+MP,当PC+kPD取最小值时,PC+MP有最小值,即C,P,M三点共线时有最小值,利用勾股定理得.(2)∵AC=m=4,=,在CB上取一点M,使得CM=CD=,∴的最小值为.13.(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圆B的半径为2,点P是圆B上的一个动点,求PD+的最小值和PD﹣的最大值;(2)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9,圆B的半径为6,点P是圆B上的一个动点,那么PD+的最小值为,PD﹣的最大值为.(3)如图3,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4,∠B=60°,圆B的半径为2,点P是圆B上的一个动点,那么PD+的最小值为,PD﹣的最大值为.解:(1)如图1中,在BC上取一点G,使得BG=1.∵==2,==2,∴=,∵∠PBG=∠PBC,∴△PBG∽△CBP,∴==,∴PG=PC,∴PD+PC=DP+PG,∵DP+PG≥DG,∴当D、G、P共线时,PD+PC的值最小,最小值为DG==5.∵PD﹣PC=PD﹣PG≤DG,当点P在DG的延长线上时,PD﹣PC的值最大(如图2中),最大值为DG=5.(2)如图3中,在BC上取一点G,使得BG=4.∵==,==,∴=,∵∠PBG=∠PBC,∴△PBG∽△CBP,∴==,∴PG=PC,∴PD+PC=DP+PG,∵DP+PG≥DG,∴当D、G、P共线时,PD+PC的值最小,最小值为DG==.∵PD﹣PC=PD﹣PG≤DG,当点P在DG的延长线上时,PD﹣PC的值最大,最大值为DG=.故答案为,(3)如图4中,在BC上取一点G,使得BG=1,作DF⊥BC于F.∵==2,==2,∴=,∵∠PBG=∠PBC,∴△PBG∽△CBP,∴==,∴PG=PC,∴PD+PC=DP+PG,∵DP+PG≥DG,∴当D、G、P共线时,PD+PC的值最小,最小值为DG,在Rt△CDF中,∠DCF=60°,CD=4,∴DF=CD•sin60°=2,CF=2,在Rt△GDF中,DG==∵PD﹣PC=PD﹣PG≤DG,当点P在DG的延长线上时,PD﹣PC的值最大(如图2中),最大值为DG=.故答案为,.14.如图,抛物线y=﹣x2+bx+c与直线AB交于A(﹣4,﹣4),B(0,4)两点,直线AC:y=﹣x﹣6交y轴于点C.点E是直线AB上的动点,过点E作EF⊥x轴交AC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1)求抛物线y=﹣x2+bx+c的表达式;(2)连接GB,EO,当四边形GEOB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G的坐标;(3)①在y轴上存在一点H,连接EH,HF,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以A,E,F,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求出此时点E,H的坐标;②在①的前提下,以点E为圆心,EH长为半径作圆,点M为⊙E上一动点,求AM+CM它的最小值.解:(1)∵点A(﹣4,﹣4),B(0,4)在抛物线y=﹣x2+bx+c上,∴,∴,∴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4;(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n过点A,B,∴,∴,∴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4,设E(m,2m+4),∴G(m,﹣m2﹣2m+4),∵四边形GEOB是平行四边形,∴EG=OB=4,∴﹣m2﹣2m+4﹣2m﹣4=4,∴m=﹣2∴G(﹣2,4).(3)①如图1,由(2)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4,∴设E(a,2a+4),∵直线AC:y=﹣x﹣6,∴F(a,﹣a﹣6),设H(0,p),∵以点A,E,F,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4,直线AC:y=﹣x﹣6,∴AB⊥AC,∴EF为对角线,∴EF与AH互相平分,∴(﹣4+0)=(a+a),(﹣4+p)=(2a+4﹣a﹣6),∴a=﹣2,P=﹣1,∴E(﹣2,0).H(0,﹣1);②如图2,由①知,E(﹣2,0),H(0,﹣1),A(﹣4,﹣4),∴EH=,AE=2,设AE交⊙E于G,取EG的中点P,∴PE=,连接PC交⊙E于M,连接EM,∴EM=EH=,∴=,∵=,∴=,∵∠PEM=∠MEA,∴△PEM∽△MEA,∴,∴PM=AM,∴AM+CM的最小值=PC,设点P(p,2p+4),∵E(﹣2,0),∴PE2=(p+2)2+(2p+4)2=5(p+2)2,∵PE=,∴5(p+2)2=,∴p=﹣或p=﹣(由于E(﹣2,0),所以舍去),∴P(﹣,﹣1),∴PC==,即:AM+CM的最小值为.15.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C(2,﹣3),且与x轴交于原点及点B (8,0).(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顶点A的坐标及直线AB的表达式;(3)判断△ABO的形状,试说明理由;(4)若点P为⊙O上的动点,且⊙O的半径为2,一动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AP匀速运动到点P,再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PB 匀速运动到点B后停止运动,求点E的运动时间t的最小值.解:(1)∵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过C(2,﹣3),且与x轴交于原点∴c=0,二次函数表达式可设为:y=ax2+bx(a≠0),将C(2,﹣3),B(8,0)代入y=ax2+bx得:,解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x﹣4)2﹣4,∴抛物线的顶点A(4,﹣4),设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kx+m,将A(4,﹣4),B(8,0)代入,得:,解得:,∴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x﹣8;(3)△AB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方法1:如图1,过点A作AF⊥OB于点F,则F(4,0),∴∠AFO=∠AFB=90°,OF=BF=AF=4,∴△AFO、△AFB∴OA=AB=4,∠OAF=∠BAF=45°,∴∠OAB=90°,∴△AB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方法2:∵△ABO的三个顶点分别是O(0,0),A(4,﹣4),B(8,0),∴OB=8,OA===,AB===,且满足OB2=OA2+AB2,∴△AB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如图2,以O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则点P在圆周上,依题意知:动点E的运动时间为t=AP+PB,在OA上取点D,使OD=,连接PD,则在△APO和△PDO中,满足:==2,∠AOP=∠POD,∴△APO∽△PDO,∴==2,从而得:PD=AP,∴t=AP+PB=PD+PB,∴当B、P、D三点共线时,PD+PB取得最小值,过点D作DG⊥OB于点G,由于,且△AB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有DG=1,∠DOG=45°∴动点E的运动时间t的最小值为:t=DB===5.。
(完整版)阿氏圆问题归纳
阿氏圆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阿氏圆(阿波罗尼斯圆)为背景的几何问题近年来在中考数学中经常出现,对于此类问题的归纳和剖析显得非常重要.具体内容如下:阿氏圆定理(全称:阿波罗尼斯圆定理),具体的描述:一动点P 到两定点A 、B 的距离之比等于定比n m (≠1),则P 点的轨迹,是以定比n m内分和外分定线段AB 的两个分点的连线为直径的圆.这个轨迹最先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该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定理读起来和理解起来比较枯燥,阿氏圆题型也就是大家经常见到的PA+kPB ,(k ≠1)P 点的运动轨迹是圆或者圆弧的题型.PA+kPB,(k ≠1)P 点的运动轨迹是圆或圆弧的题型阿氏圆基本解法:构造母子三角形相似【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在x 轴、y 轴分别有点C(m ,0),D(0,n).点P 是平面内一动点,且OP=r ,求PC+kPD 的最小值.阿氏圆一般解题步骤:第一步:确定动点的运动轨迹(圆),以点O 为圆心、r 为半径画圆;(若圆已经画出则可省略这一步) 第二步:连接动点至圆心O(将系数不为1的线段的固定端点与圆心相连接),即连接OP 、OD ; 第三步:计算出所连接的这两条线段OP 、OD 长度; 第四步:计算这两条线段长度的比k ;第五步:在OD 上取点M ,使得OM:OP=OP:OD=k ;第六步:连接CM ,与圆O 交点即为点P .此时CM 即所求的最小值.习题【旋转隐圆】如图,在Rt △ABC 中,∠ACB=90°,D 为AC 的中点,M 为BD 的中点,将线段AD 绕A 点任意旋转(旋转过程中始终保持点M 为BD 的中点),若AC=4,BC=3,那么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M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Rt △ABC 中,∠ACB=90°,AC=4,BC=3,点D 为△ABC 内一动点,满足CD=2,则AD+32BD 的最小值为_______.2.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锐角大小为60°,⊙A 与BC 相切于点E ,在⊙A 上任取一点P ,则PB+23P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3.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4,∠B=60°,圆B 的半径为2,P 为圆B 上一动点,则PD+1P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6.如图,边长为47.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P 是正方形内部任意一点,且BP=2,则PD+21PC 的最小值为______;2PD+4PC 的最小值为______.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2,0),B(0,2),C(4,0),D(3,2),P 是△AOB 外部的第一象限内一动点,且∠BPA=135°,则2PD+PC 的最小值是_______.9.在△ABC 中,AB=9,BC=8,∠ABC=60°,⊙A 的半径为6,P 是⊙A 上的动点,连接PB 、PC ,则3PC+2PB 的最小值为_______.10.如图,在Rt △ABC 中,∠A=30°,AC=8,以C 为圆心,4为半径作⊙C . (1)试判断⊙C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点F 是⊙C 上一动点,点D 在AC 上且CD=2,试说明△FCD ~△ACF ; (3)点E 是AB 上任意一点,在(2)的情况下,试求出EF+21FA 的最小值.11.(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圆B 的半径为2,点P 是圆B 上的一个动点,求PD+21PC 的最小值和PD-21PC 的最大值; (2)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9,圆B 的半径为6,点P 是圆B 上的一个动点,那么PD+32PC 的最小值为______,PD-32PC 的最大值为______. (3)如图3,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4,∠B=60°,圆B 的半径为2,点P 是圆B 上的一个动点,那么PD+21PC 的最小值为______,PD-21PC 的最大值为________.2PA+PB 的最小值.【二次函数结合阿氏圆题型】13.如图1,抛物线y=ax ²+(a+3)x+3(a ≠0)与x 轴交于点A (4,0),与y 轴交于点B ,在x 轴上有一动点E (m ,0)(0<m <4),过点E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N ,交抛物线于点P ,过点P 作PM ⊥AB 于点M .(1)求a 的值和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 (2)设△PMN 的周长为C1,△AEN 的周长为C2,若5621=C C ,求m 的值; (3)如图2,在(2)条件下,将线段OE 绕点O 逆时针旋转得到OE ′,旋转角为α(0°<α<90°),连接E ′A 、E ′B ,求E ′A+32E ′B 的最小值.问题背景:如图1,在△ABC中,BC=4,AB=2AC.问题初探:请写出任意一对满足条件的AB与AC的值:AB=_____,AC=_______.问题再探:如图2,在AC右侧作∠CAD=∠B,交BC的延长线于点D,求CD的长.问题解决:求△ABC的面积的最大值.1.小明的数学探究小组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类比定义:类比等腰三角形给出如下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邻等四边形.探索理解:(1)如图1,已知A、B、C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你协助小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画出格点D,连接DA、DC,使四边形ABCD为邻等四边形;尝试体验:(2)如图2,邻等四边形ABCD中,AD=CD,∠ABC=120°,∠ADC=60°,AB=2,BC=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决应用:(3)如图3,邻等四边形ABCD中,AD=CD,∠ABC=75°,∠ADC=60°,BD=4.小明爸爸所在的工厂,需要裁取某种四边形的材料板,这个材料板的形状恰巧是符合如图3条件的邻等四边形,要求尽可能节约.你能求出这种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吗?如果能,请求出此时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邻边四边形”.(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是“等邻边四边形”.请写出你添加的一个条件.(2)如图2,等邻边四边形ABCD中,AB=AD,∠BAD+∠BCD=90°,AC、BD为对角线,AC=2 AB,试探究BC,BD的数量关系.(3)如图3,等邻边四边形ABCD中,AB=AD,AC=2,∠BAD=2∠BCD=60°,求等邻边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30
40
R2 0
R15
60
图 14 题目 2 题解 扩展 1 扩展:动 点 Pp 到两定点 A、B 的距离之比为定值 kp, 动点 Pt 到两定圆 OA (同 A 点) 、 OB (同 B 点) 切线的长 度之比 kt,两比值相 等(kp=kt ≠1)时, 两点 Pp、 Pt 运动轨迹 的阿氏圆是两个同 心圆。见图 15。
k
2
1 x 2 y 2 2ak 2 x R A a 2 k 2 0
8
2
60
4a
Y TA
RA
P(x,y)
kL
R
L
O OA
a
X C
Xo
图 26 点圆阿氏圆方程
OB
OQ
D
此公式为圆方程式,证明了动点到定点距离与到定圆切线长度为定比的轨迹是一个圆。 令 y 0 ,求 C 点 D 点的 x 坐标:
图 15 扩展 1 扩展——同心阿氏圆 从前面的点点阿氏圆圆心公式和圆圆阿氏圆圆心公式, 可以得知两个阿氏圆圆心为同一 个点,圆心的 x 坐标相同:
xQ
ak 2 a a 2 2 k 1 k 1
20
绘制阿氏圆的方法七,同心阿氏圆法。几何原理,扩展 1 扩展。见图 16、图 17、图 18。
50
0 R6
A
120
C
B
714 285 4 1 . R57 R82 .85 R6 714 0 286
图 16 运用方法七同心阿氏圆法绘制阿氏圆 1
6
R7
5.
在绘制阿氏圆的基础上 绘制出题目 2,见图 14
65
71 2
2a
12 8
3a
20
60
A
120
C
B
60
714 285 4 1 . R57 R82 . 85 714 28
R4 0
图 23 题目 4 题解—— 运用方法八点圆定比分点法解题
7a
0 R5
扩展 3:动点 P 到定圆 OA(半径 RA)作切 线,切点为 TA,动点 P 到切点 TA 的距离 PTA 与 动点 P 到定点 B 的距离 PB 之比为定值 k (PTA/PB =k,k≠1) ,则动点 P 点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 —阿氏圆。——点到圆点切距定比。见图 25。
R1
5
R7 5. 65 71 21 28 0 2 R
60
图 11 运用方法四三公切线法绘制阿氏圆
65 5. R7 2 21 71
45
R
15
R2
0
8
60
图 12 运用方法五定比切线点一对圆法绘制阿氏圆
30
R1 5
R2 0
60 60
40
图 13 运用方法六定比切线点两对圆法绘制阿氏圆
5
R7 5. 65 71 21 28
Y
kL
P(x,y)
R
L
X O A
a Xo
C
B
Q
D
图 1 阿氏圆——点到两定点距离定比 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
图 2 点点阿氏圆方程
x 2 y 2 k 2 L2
,
x a 2 y 2 L2
,
x 2 2ax a 2 y 2 L2
k 2 x 2 2ak 2 x a 2 k 2 k 2 y 2 k 2 L2
阿波罗尼斯圆定理及拓展及解题
一点到多点到两弧圆的定比例距离定比例分段定比例长度切线
南江石 2018 年 04 月 16 日 2018 年 5 月 8 日 阿氏圆又称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平面上两点 A、B,则所有满足 PA/PB=k 且不等于 1 的点 P 的轨迹是一个圆,这个轨迹最先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故称阿氏圆。 ——点到两定点距离定比。见图 1。 阿氏圆是以定比 m:n(m/n=k)内分和外分定线段的两个分点的连线为直径的圆。 点点阿氏圆方程,见图 2。
120
图 24 题目 5——点到圆点切距定比
图 25 扩展 3——点到圆点切距定比 点圆阿氏圆方程,见图 26。 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
x 2 y 2 R A k 2 L2
2
,
x a 2 y 2 L2
x 2 2ax a 2 y 2 L2 k 2 x 2 2ak 2 x a 2 k 2 k 2 y 2 k 2 L2
4 71 85 2 4
5a
47
A
120
C
B
R5
7.
1
2a
D
80
120
图 3 题目 1 点到两点距离定比
图 4 运用方法一内外分点法绘制阿氏圆
绘制阿氏圆的方法二,内分点一对圆法,内分点定比点三点圆法。几何原理,到两定点 距离为定比的点在阿氏圆上,三点定圆。见图 5。
R10
0
.14 R57 7 285 14
2
2
2ak 2 2k 1
2
1
2ak
2 2
2 2 4k 2 1 a 2 k 2 R A k 2 R B
x
1 ak 2 2 2 2 2 2 a 2 k 4 a 2 k 4 k 2 RA k 4 RB a 2 k 2 R A k 2 R B 2 k 1 k 1
a
TB OQ
R
X D
C
Xo
OB
图 9 圆圆阿氏圆方程
3
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
x 2 y 2 R A k 2 L2
2
,
x a 2 y 2 RB 2 L2
2
x 2 2ax a 2 y 2 RB L2 k 2 x 2 2ak 2 x a 2 k 2 k 2 y 2 k 2 RB k 2 L2
题目 2,点到两圆切线定比,见图 10。 绘制阿氏圆的方法四,三公切线法,三 公切线定比分点法。几何原理,到两定圆切 线长度为定比的点在阿氏圆上,三点定圆。 见图 11。
40
3a
2a
5 R1
R2 0
图 10 题目 2 点到两圆切线定比
4
绘制阿氏圆的方法五, 定比切线点一对圆法,公切 线定比分点定比切线点三点 圆法。几何原理,到两定圆 切线长度为定比的点在阿氏 圆上,三点定圆。见图 12。 绘制阿氏圆的方法六, 定比切线点两对圆法,定比 切线点三点圆法。几何原理, 到两定圆切线长度为定比的 点在阿氏圆上,三点定圆。 见图 13。
a 1 2 2 x a 2 1 k 2 RA k 2 R B a 2 k 2 2 k k 1 1
得到 C 点 D 点的 x 坐标:
xC
ak 2
1 k R
2 2
k 2 R B a 2k 2 k 1
A 2
2
2
xD
ak 2
1 k R
k 2 R B a 2k 2 k 1
A 2
2
2
得到阿氏圆圆心的 x 坐标:
xQ
得到阿氏圆半径:
ak 2 a a 2 2 k 1 k 1
圆圆阿氏圆圆心公式
R
1 2 2 1 k 2 RA k 2 R B a 2 k 2 k 1
2
6
50
图 17 运用方法七同心阿氏圆法绘制阿氏圆 2
R5 14 57 28 14 7.
A
20 60 120
50
C
B
R82 .85
714 286
图 18 运用方法七同心阿氏圆法绘制阿氏圆 3 题目 3 见图 19,题目 4 见图 20。
7a 4a
a a
140
0 R7
90
R7
0
图 19 题目 3 点圆定比分点
2
k
2
1 x 2 y 2 2ak 2 x R A k 2 a 2 R B 0
2
2
此公式为圆方程式,证明了动点到两定圆切线长度为定比的轨迹是一个圆。 令 y 0 ,求 C 点 D 点的 x 坐标:
k
x
2
1 x 2 2ak 2 x R A k 2 a 2 R B 0
9
R50
R
. 95
68
0
84 82
7
R48
120 84
图 27 应用方法九点切距定比法绘制阿氏圆
图 28 扩展 3 扩展——同心阿氏圆 从前面的点点阿氏圆圆 心公式、圆圆阿氏圆圆心公 式和点圆阿氏圆圆心公式, 可以得知同比例的三个阿氏 圆圆心为同一个点, 圆心的 x 坐标相同:
a 1 2 x a 2 1 k 2 RA a 2 k 2 2 k 1 k 1
得到 C 点 D 点的 x 坐标:
xC
ak 2
1 k R
2
2 A
a 2k 2
k2 1 ak 2
xD
得到阿氏圆圆心的 x 坐标:
1 k R
2
2 A
k
2
1 x 2 y 2 2ak 2 x a 2 k 2 0
此公式为圆方程式,证明了动点到两定点距离定比的轨迹是一个圆。 令 y 0 ,求 C 点 D 点的 x 坐标:
k
x
1
2
2
1 x 2 2ak 2 x a 2 k 2 0
2ak 2 2k 1 x
2
R1
00 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