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蚕观察日记教学提纲
养蚕日记文档
![养蚕日记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c087e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2.png)
养蚕日记概述养蚕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文化活动,种蚕养蚕是人们将蚕和桑树相结合,通过人工干预培养蚕的生长,并获得蚕丝的一种特殊方式。
本文将记录我个人的养蚕经历,并分享一些关于养蚕的知识和技巧。
养蚕准备工作在养蚕之前,我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选购了一些健康的蚕种,并提前购买了足够数量的桑叶作为蚕的食物。
此外,我还准备了适当的蚕室来饲养蚕,并购置了一些常用的养蚕器具。
第一天:孵化蚕种在第一天,我将蚕种放置在孵化箱中。
孵化箱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帮助蚕种更好地孵化。
在数天后,我发现蚕种开始孵化,它们呈白色小虫的形态,非常可爱。
第二天至第五天:蚕的喂养在第二天至第五天期间,我每天都需要对蚕进行喂养。
我将桑叶剪成小片,然后将其放在蚕室的养蚕网上。
蚕对桑叶有很高的需求,因此我每天都需要补充新鲜的桑叶供蚕食用。
第六天至第十二天:蚕的生长从第六天开始,我注意到蚕种开始迅速生长。
它们的身体颜色逐渐变深,体形也变得更大。
这段时间,我每天都需要继续喂养蚕,确保它们获得充足的食物供应。
第十三天:蚕开始吐丝第十三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蚕种开始吐丝了。
我在蚕室上方悬挂了一些蚕丝网,蚕种会爬上网格并开始吐丝。
这是一项耐心的工作,我需要等待蚕把丝吐完后再进行下一步。
第十四天至第十五天:收蚕茧在第十四天至第十五天期间,我开始收蚕茧。
我小心地将蚕茧剪下来,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干燥。
蚕茧是蚕丝的来源,处理好蚕茧对于蚕丝的质量至关重要。
第十六天至第二十天:蚕茧加工在第十六天至第二十天之间,我进行了蚕茧的加工。
首先,我将蚕茧放入热水中进行煮沉。
然后,我小心地将蚕茧取出并进行脱茧,即将蚕丝从蚕茧中解开。
最后,我将蚕丝团成线,并进行整理,以便后续的加工。
结语通过记录养蚕日记,我不仅体验到了养蚕的乐趣,还学到了很多关于蚕丝的知识和技巧。
养蚕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种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
希望这篇养蚕日记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养蚕,体验其中的乐趣。
《饲养家蚕收集我国养蚕的历史资料》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单元教学设计
![《饲养家蚕收集我国养蚕的历史资料》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c38a5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9.png)
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饲养家蚕,观察记录,对家蚕的生命活动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养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科学思维的方法。
【科学思维】能系统地把握养蚕的方法,能够设计出创造性和新颖性的物化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形成初步的创造性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能力。
【探究实践】饲养家蚕,观察记录。准备物化成果①走近古蚕桑史——搜寻中国古桑历史;②蚕宝宝的一生——解析家蚕的一生;③养蚕的那些事——述说养蚕方法和注意事项;④蚕文化我表达——飞花令“蚕”、养蚕日志谁家好、蚕工艺品、蚕丝绸服装等展示;⑤我与蚕共成长——交流活动感想,自评互评,复盘反思。
【态度责任】乐于思考科学现象的发生原因、规律及理论问题,表现出对创新的乐趣,初步形成质疑、创新的品格。
重点
难点
【重点】饲养家蚕,如实记录。准备物化成果。
【难点】饲养家蚕的组织和物化成果的准备。
学情
分析
通过前期的准备,学生对本次活动的主题有了清晰的认识。有的同学有过饲养家蚕的经历,但是如何科学养蚕、处理养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学们还很欠缺。实践过程中,如何表现中国蚕文化,如何体现养蚕过程等等,还需要同学们去认真实践、思考、再实践。
【科学思维】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物化成果,能基于所学的科学知识,从多角度提出具有新颖性和合理性的观点,形成初步的创造性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能力。
【探究实践】展示物化成果:④蚕文化我表达——飞花令“蚕”、养蚕日志谁家好、蚕工艺品、蚕丝绸服装等展示。⑤我与蚕共成长——交流活动感想,自评互评,复盘反思。
【态度责任】善于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科学问题;感受科学与技术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科学思维】利用生活中简单易得的材料设计并制作恰当的饲养家蚕的装置,进而建构模型。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蚕的生长变化观察日记
![蚕的生长变化观察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fde998c8b90d6c85ed3ac6f7.png)
蚕的生长变化观察日记蚕的生长变化观察日记14月12日气温25度星期日今天,我把蚕卵拿出来,铺在白纸上,放在一个纸盒里,盖上扎好孔的盖子,放在桌上。
注意不能让太阳晒到。
蚕卵逐渐变大、变白、透明。
4月20日气温27度星期一蚁蚕孵出来了,我把准备好的新鲜桑叶切成条状喂给蚁蚕吃。
注意:一定要让蚁蚕吃饱吃好,喂养的桑叶一定要保持新鲜干燥,并要经常清理粪便和残叶。
4月28日气温27度星期二又过了一个星期,蚕宝宝有一些反常,不吃桑叶,有时一动也不动。
这就是蚕宝宝要蜕皮的现象。
蚕宝宝一般每隔一周蜕皮一次。
经过4次蜕皮之后,蚕宝宝比以前更白、更胖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就不再吃桑叶了,身体也发亮了,这时的蚕宝宝就要开始结茧了。
5月21日气温29度星期四一早,为了方便蚕宝宝结茧,我用木棍给蚕宝宝搭了一个架。
放学回家,我发现小木棍上有一些凌乱的茧丝,可能是蚕给自己结茧制造的支架吧。
没有两天,蚕越来越小,被它吐出的大量的丝包围住,就这样,蚕茧做好了。
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这就是我所观察到的蚕的生长过程。
蚕的生长变化观察日记2又过了一个星期,蚕宝宝有一些反常,不吃桑叶,有时一动也不动。
这就是蚕宝宝要蜕皮的现象。
蚕宝宝一般每隔一周蜕皮一次。
经过4次蜕皮之后,蚕宝宝比以前更白、更胖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就不再吃桑叶了,身体也发亮了,这时的蚕宝宝就要开始结茧了。
蚕的生长变化观察日记34月5日星期六阴今天爸爸帮我从街上买了几十只蚕,说要我写观察日记。
我拿来装蚕宝宝的盒子,我怕他们拉屎,所以特意在里面放了些纸,这样既卫生有可以随时保持盒子的清洁了,真是一物两用。
盒子里的蚕宝宝用他那饥不择食的嘴,不停的吃着美味的桑叶,好像永远吃不饱似的。
蚕的身体有10节,每节都有4条腿。
小小的眼睛露出渴望成为飞蛾的眼神。
爸爸对我说:“看样子,下个星期3就咬脱皮了。
4月8日星期二阴转多云今天早上。
我看了看蚕,发现蚕不吃不喝,神情萎靡的卧在一边,我心想:该不会病了?于是我连忙喊醒熟睡中的爸爸,他睁开朦胧的睡眼,不耐烦地说:“我说了今天蚕脱皮。
三年级科学养蚕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养蚕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8cf24f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2.png)
三年级科学养蚕观察记录我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在科学课上进行了一项有趣的活动——养蚕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蚕的知识,了解了蚕的生命周期和生活习性。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蚕的变化和成长。
首先,我们收到了一些蚕卵。
老师告诉我们,这些蚕卵孵化出来的蚕叫做“桑蚕”,它们以桑叶为食物。
我们把这些蚕卵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里,然后等待它们孵化。
几天后,蚕卵孵化出了小小的幼虫。
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两毫米长,像一条细细的线。
我们把桑叶放在容器里,让它们开始进食。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清洗容器和更换食物,以保持蚕的健康。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每天观察蚕的变化和成长。
我们看到它们的身体逐渐变长,体形也逐渐变得饱满。
它们的头部逐渐变宽,身体也变得更加有弹性。
我们还看到它们蜕皮的过程,每次蜕皮后的幼虫都比之前更加壮实。
几周后,我们的蚕开始变成蛹。
这个过程非常神奇,我们看到蚕在身体外面吐出一层绸缎状的物质,然后在里面逐渐变成一个蛹。
我们把蛹放在一个干燥通风的地方,等待它们变成成虫。
最后,我们看到蛹逐渐变成了蝶。
它们从蛹中爬出来,身体湿漉漉的,然后展开漂亮的翅膀。
我们把蝶放在容器里观察了一段时间,然后把它们放回大自然中。
这个过程是如此的神奇和有趣,让我们在科学课上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蚕的变化和成长。
我们每天记录蚕的体长、体重和身体变化,还画了蚕的生命周期图。
这个过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蚕和蚕丝的生产过程,也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养蚕》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养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dc98e3bb68a98270fefa0f.png)
小学三年级下册《养蚕》教案(共3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养蚕》教案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有些学生还养过蚕,但他们对蚕的了解仅仅是表面的,不够深入。
四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观察能力,本课将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研究蚕的一生,培养他们探究的能力和科研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过程和方法:
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的各个时期形态;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在不同时期的形态;
4.能够对蚕的一生各时期的变化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的一生各个阶段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体验养蚕的乐趣;
3.提高观察力;
4.培养探究精神;
5.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三、教学重难点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并能进行准确的描述
四、教学准备
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材料准备:蚕一生各个时期的图片,蚕的一生视频
五、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45min)
六、教学过程。
养蚕日记教案
![养蚕日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856e2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1.png)
养蚕日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养蚕的过程,培养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成长,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关爱生命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蚕的成长过程,记录关键信息,培养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成长,理解生命的可贵。
三、教学准备1.蚕宝宝、桑叶等养蚕所需材料。
2.记录本、彩笔等记录工具。
3.投影仪、PPT等辅助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蚕宝宝,引导学生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特征。
3.教师介绍养蚕的基本知识,如蚕的生长过程、所需食物等。
第二课时:养蚕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领取蚕宝宝、桑叶等养蚕材料。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喂养蚕宝宝,注意事项等。
3.学生开始养蚕,记录养蚕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第三课时:观察记录1.学生每天观察蚕宝宝的成长,记录关键信息,如吃桑叶的量、蜕皮次数等。
2.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记录,指导学生如何记录更准确、详细。
3.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蚕宝宝成长过程,交流养蚕心得。
第四课时:生命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蚕宝宝的成长,理解生命的可贵。
2.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讨论如何关爱生命。
第五课时:成果展示1.学生整理养蚕过程中的记录,制作PPT进行展示。
2.每组学生代表进行成果汇报,分享养蚕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养蚕过程中的观察、记录能力应用到其他学科。
3.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蚕宝宝的观察、记录能力。
2.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
3.学生在合作、分享、关爱生命方面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养蚕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关爱生命。
2.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养蚕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和反思机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养蚕的基本知识,培养了观察力和记录能力,而且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蚕宝宝观察记录范文
![蚕宝宝观察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8e34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0.png)
蚕宝宝观察记录范文蚕宝宝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昆虫。
它们通过吃桑叶、制造丝线来产生丝绸。
在这个观察记录中,我将记录下我对蚕宝宝的观察记录。
第一天:我在一个小容器里放了一些新鲜的桑叶,并将10只蚕宝宝放入其中。
它们的身体呈黄色,有一定的透明度。
我观察到它们的饥饿感非常强烈,迅速地开始啃食桑叶。
蚕宝宝的身体随着吃食的进行逐渐变得圆润。
它们的身体上有一些细小的黑点,应该是身上寄生虫的卵。
第二天:蚕宝宝们在一夜之间快速生长,身体变得肥胖。
它们的颜色也开始由黄色转变为白色。
我观察到它们非常喜欢吃桑叶的嫩叶部分。
一些蚕宝宝开始结丝,它们用丝线将自己附着在桑叶上。
第三天:蚕宝宝继续吃食桑叶,并且变得越来越大。
它们的头部和尾部逐渐变得深色。
我注意到有些蚕宝宝的丝线比其他的要厚实。
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在制造丝线时用了更多的丝腺分泌物。
第四天:有几个蚕宝宝已经吃得非常饱,它们停止了进食,静止在桑叶上。
这应该是它们准备进入蛹的过渡阶段。
有一只蚕宝宝开始吐白色的丝线,逐渐将自己包裹起来。
其他的蚕宝宝也纷纷效仿,整个容器内充满了丝线。
第五天:蚕宝宝蛹已经全部形成。
它们的外形呈卵圆形,表面光滑。
蛹的颜色呈棕色,看上去很惊人。
我观察到蛹的表面有一条明显的缝隙,应该是蛹化时在丝囊上留下的。
第六天:蚕宝宝蛹安静地躺在容器的底部。
它们没有任何活动迹象,表面没有丝线散发出的动态。
这个阶段的蚕宝宝已经完全蜕变成蛹,正在等待蛹化结束,进行最后一次蜕变。
第七天:第一个蛹化成蝶的蚕宝宝出现了!它从蛹中爬出来,展开了翅膀。
这是一只小小的、纤细的白色蝴蝶。
我非常兴奋地看着它展翅飞舞。
其他蝴蝶也陆续地脱离蛹,它们的外形和颜色各不相同。
一只蝴蝶的翅膀呈黄色,上面有黑色的斑点,非常美丽。
第八天:所有蚕宝宝都已经化为了蝴蝶。
它们在容器内翩翩起舞,活泼而美丽。
我观察到蝴蝶用它们细长的口器舔食花蜜,它们的翅膀展开时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色彩。
通过这次观察,我对蚕宝宝的成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养蚕的观察日记
![养蚕的观察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b46c784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1.png)
养蚕的观察日记1、养蚕的观察日记春夏之际正是养蚕的季节,为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荥阳市第一幼儿园中一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养蚕活动,这一活动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养蚕是一段快乐的科学探究历程,“蚕宝宝”得到了幼儿特别的关注。
在刚开始养蚕时,孩子们有着很多问题:小蚕宝宝怎么是黑色的?蚕宝宝自己会吃东西吗?它们会不会饿死?孩子们的问题接踵而来,养蚕活动中,小朋友都自愿担当了饲养员,每天早早来幼儿园喂蚕宝宝、清理蚕盒,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知道了蚕的生活习性。
蚕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四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
蚕以卵过冬,春天桑树发芽时孵化成幼虫,幼虫食桑叶生长,经4天蜕皮,25天左右开始结茧。
两天后吐丝完毕,再经2—3天在茧内蜕皮化蛹。
蛹大约经10天变为成虫,就是蚕蛾。
家长朋友们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趁着周末带领孩子给蚕摘鲜嫩的桑叶,并且隔三差五的送到幼儿园,因为稍微干一点的叶子蚕宝宝就不吃了。
这项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关系,还培养了小朋友的爱心。
有了蚕宝宝,孩子们课余饭后多了一道风景,他们细心的照料,认真的观察,明白了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
在养蚕的日子里,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蚕宝宝形态变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自己获得了探究体验的机会,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养蚕的观察日记在我的卧室里,有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那是我给蚕宝宝制作的小屋,我天天像照顾宝贝似得照顾着它们。
蚕宝宝太可爱了!白白胖胖的身子一扭一扭地蠕动着,贪婪地吃着桑叶,还不时地把头抬起来,好像在感谢我对它们的照顾。
它们的头一摇一摆,小嘴还不停地啃着,一会就把桑叶啃个大洞。
忽然,一只调皮的蚕宝宝压到了另一只身上,可底下的蚕宝宝只顾着吃,根本不理会它,上面这只只好悻悻地滑下来,独自去玩了。
蚕宝宝吃饱了,躺在盒子里一动不动地休息,像是一群玩累的孩子,倒在草地上休息似的。
我无限爱怜地看着它们,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对了,帮他们打扫卫生吧!于是我把蚕宝宝一只一只拽起来,放到桌子上,然后拿起盒子,把吃剩下的桑叶和它们的粪便倒出来,再给它们放上新的桑叶。
幼儿园蚕宝宝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蚕宝宝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38af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5.png)
幼儿园蚕宝宝教案(通用15篇)幼儿园蚕宝宝篇1活动目标:1.尝试将粘土揉团成圆,按一个紧接着一个连成蚕宝宝,表现出蚕宝宝在桑叶上的不同形态。
2.发展手指的小肌肉群动作,提高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3.利用油性勾线笔添画出蚕宝宝的眼睛和脚。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2.材料准备:白色超轻粘土、已完成的印有叶子的黑色卡纸、油性勾线笔、ppt。
活动重难点:重点:揉搓粘土,按一个接着一个轻轻按压连成蚕宝宝。
难点:利用材料表现蚕宝宝吃桑叶的不同造型,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活动过程:1.调动对蚕宝宝已有的生活经验。
(1)教师出示蚕宝宝图片,提问:今天老师带来可爱的蚕宝宝来班级做客,谁来说说蚕宝宝长什么样?小结:蚕宝宝白白的、长长的、身体有环节像小火车,有许多小脚。
(2)通过图片重点观察蚕宝宝。
欣赏蚕宝宝吃桑叶的图片,提问:蚕宝宝在桑叶上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你们猜猜它们都在干嘛?小结:有的蚕宝宝抬起头来寻找哪里的桑叶更好吃,有的在睡觉,有的埋着头吃桑叶,还有的和好朋友在玩耍……。
2.学习揉搓的技能,表现蚕宝宝的不同造型(1)激发幼儿主动创作的兴趣。
(2)出示作画材料:白色超轻粘土、油性黑色勾线笔。
(3)利用轻泥学习揉团成圆。
教师以儿歌(轻粘土,揉一揉,揉成圆,一个接着一个,像开小火车)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创作。
(注意:提醒幼儿将揉成圆的轻粘土一个挨着一个连成蚕宝宝。
)(4)用勾线笔装饰蚕宝宝的眼睛和腿。
(注意:每个圆上点两个黑点)小结:蚕宝宝们在桑叶上发生好多有趣的事!有的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耍,有的把头埋在桑叶底下,有的躺着休息……)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作品欣赏(1)谁来分享一下,你的蚕宝宝们在桑叶上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2)今天每位小朋友表现都很棒,蚕宝宝们玩得非常开心!让我们也来学学蚕宝宝的爬行动作,一起到外面吃树叶吧!幼儿园蚕宝宝教案篇2【案例背景】小班的孩子还没有什么绘画的技巧,甚至个别的孩子还不太愿意拿蜡笔或水彩笔作画,但是他们对于鲜艳的色彩比较感兴趣,于是我想通过玩色活动来培养孩子们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
综合实践养蚕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养蚕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211fe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0a.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及其特征。
- 掌握养蚕的基本方法,包括选种、饲养、病虫害防治等。
- 理解蚕丝的来源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学会关爱生命。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环境1. 教室:用于讲解理论知识、展示图片和视频。
2. 实验室:用于进行养蚕实验操作。
3. 校园空地:用于放置蚕室和观察蚕的生长。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蚕的生命周期、养蚕方法、蚕丝的应用等。
2. 实验器材:蚕卵、桑叶、蚕室、温度计、湿度计、显微镜等。
3. 图片和视频:展示蚕的生长过程、蚕丝的制作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讲解与观察1. 导入:- 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你们知道蚕吗?蚕有哪些特点?” - 展示蚕的生命周期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蚕的生命周期:- 详细讲解蚕的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 强调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3. 讲解养蚕方法:- 讲解如何选种、饲养、病虫害防治等。
- 强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蚕生长的重要性。
4. 观察蚕:- 组织学生观察蚕的生长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 引导学生思考蚕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蚕的生命周期和养蚕方法。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记录蚕的生长过程。
第二课时:养蚕实验与探究1. 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部分蚕的饲养。
2. 准备蚕室:- 指导学生如何搭建蚕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 饲养蚕:- 分发蚕卵和桑叶,指导学生如何饲养蚕。
- 强调定时喂食、观察蚕的生长情况。
4. 实验操作:- 利用显微镜观察蚕的组织结构。
四年级养蚕的观察日记
![四年级养蚕的观察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2ff3ad8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1.png)
四年级养蚕的观察日记第一天:初次见面,小小的生命今天,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五个蚕宝宝,它们小小的,白白的,像极了米粒,只是比米粒更柔软,更光滑。
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在准备好的蚕盒里,蚕盒底部铺着干净的桑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蚕宝宝们似乎闻到了香味,开始蠕动着小小的身体,寻找食物。
我观察到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小小的触角,不停地摆动着,可爱极了!我给它们取名为“小白”、“小灰”、“小黑”、“小胖”和“小巧”,希望它们都能健康成长。
第二天:蚕宝宝的食量惊人今天早上,我迫不及待地去看望我的蚕宝宝们。
哇!它们吃桑叶的速度真快!昨天晚上放进去的桑叶已经被吃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叶脉。
我赶紧又放进去一些新鲜的桑叶,它们立刻爬上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我发现蚕宝宝吃桑叶的时候,会先用嘴巴咬住叶片,然后慢慢地啃食,吃得非常认真。
它们的食量惊人,我感觉每天都要准备大量的桑叶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
第三天:蜕皮的秘密今天,我发现“小胖”一动不动地躺在桑叶上,身体看起来有点僵硬。
我以为它死了,心里难过极了。
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它的身体开始微微蠕动,然后,它的旧皮裂开了,一只新的、更大的蚕宝宝从旧皮里钻了出来。
原来,这是蚕宝宝在蜕皮!我仔细观察了蜕皮的过程,发现蜕皮后的蚕宝宝身体更加饱满,颜色也更加洁白。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自然现象!第四天:蚕宝宝的排泄物今天,我注意到蚕盒里出现了一些黑色的颗粒状物质,这是蚕宝宝的粪便。
我查阅了资料,了解到蚕宝宝的粪便可以用来做肥料,因为它富含营养物质。
我决定把这些粪便收集起来,以后可以用来种植花草。
同时,我也更加注意保持蚕盒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蚕宝宝的粪便,避免滋生细菌。
第五天:蚕宝宝的生长速度五天的时间,我的蚕宝宝们已经明显长大了一些,身体也变得更加粗壮。
它们吃桑叶的速度也更快了,我每天都要准备大量的桑叶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
我开始担心,如果桑叶不够,我的蚕宝宝们会不会饿肚子?我决定明天去附近的桑树林里采摘一些新鲜的桑叶。
养蚕观察日记
![养蚕观察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68e6b312ee06eff9aef80740.png)
养蚕观察日记
蚕宝宝每天都要吃足够的桑叶,才能长大,所以我每天都要喂蚕宝宝许多桑叶。
一开始,我不知道应该喂蚕宝宝多少桑叶,
上学前就喂了两、三片,放学回家后一看,不行,蚕宝宝都在啃叶茎了。
我想:“放少了不行,那
我就放多一些吧。
”第二天早上,我放了六、七
片嫩桑叶,放学回家后,我又去看了一次,见还
有很多桑叶,就想:“放多了不行,放少了也不行,只好放中等,让它们够吃就很好。
”
今天我放学后,做完作业,我去观察蚕宝宝,发现今天蚕宝宝一动不动,都昂着头,仔细一看,发现它们都换下了一层黄黄的衣服。
可我以前只
知道蛇会蜕皮,现在我知道了蚕等昆虫也会蜕皮的。
蜕皮说明它们又长大了一些。
之后我把盒子
翻了一个面,蚕宝宝才开始吃桑叶。
我每天都要把蚕宝宝吃剩的桑叶和黑色的粪
便进行清理,换上新的桑叶,保持它们房屋的干净。
我会精心地喂养蚕宝宝,并且认真地观察,
做好记录。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https://img.taocdn.com/s3/m/55793568783e0912a2162a59.png)
(6)讨论:请你根据昆虫的共同特征说一说,什么样的动物是昆虫?
(7)教师小结: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是昆虫。(其中三对足这个特征最重要。)凡是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动物都不是昆虫。
2、导学生辨认昆虫
3.指导学生认识昆虫一生要经过变态
(1)提问:①昆虫用什么繁殖后代?(卵)
②蚕蛾的一生经过哪几个生长发育阶段?(卵——幼虫——蛹——成虫)还有哪些昆虫像蚕蛾一样,一生也要经过这样四个阶段?(出示蝉的生长发育过程图。)
③蝉的一生经过几个生长发育阶段?(卵——若虫——成虫)哪些昆虫像蝉一样,一生经过三个阶段?
养蚕计划
1、准备养蚕用具
2、给蚕宝宝一个舒适的家
3、每天为蚕宝宝准备好食物
4、仔细观察蚕宝宝怎样长大
5、做好观察日记
二课时
准备材料:放大镜、温度计
一、导入:
提问:怎样才能让蚕宝宝更快孵化出来呢?
二、蚕卵的观察观察:
1、出示蚕卵、认识蚕卵是什么样子?
2、观察蚕卵,让学生思考:蚕卵也是有生命的,那蚕的生命在哪里啊?
(5)记录蚕宝宝的这些变化情况。
(6)观察蚕宝宝蜕皮过程的录像片。
(7)讨论:蚕宝宝为什么要退蜕皮?
(8)将要蜕皮的蚕宝宝是怎样的?
(9)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和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差别?
(10)蚕宝宝慢慢长大了,谁给它换新衣服?
(二)观察身体肥壮的蚕宝宝。
(1)用放大镜观察蚕宝宝身体的各部分是什么样的。
科学知识:
1、知道幼蚕生长过程中身体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过程。
2、知道幼蚕身体特性。
我的观察日记养蚕
![我的观察日记养蚕](https://img.taocdn.com/s3/m/dbb7d932cf84b9d529ea7a2d.png)
我的观察日记养蚕一个黑豆豆,童时变黑虫,长大白姑娘,窝里长翅膀。
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对了!是蚕。
起初,我只有一颗蚕卵,虽然已过了很多天,可是还不见蚕出来,我不禁泄气啦,心想:唉!看来蚕是不愿出来与我相见啦!我垂头丧气地摇摇头,叹着气。
这时,希望的火光突然在我面前闪亮着,蒋涵对我说:“杨钰,现在小店三元卖一盒蚕!”我十分惊讶!见好机会近在眼前,我赶紧去小店花了三元买了一盒蚕。
数一数,只有五条,可人家都有十七八条,为什么我的就五条呢?算啦,只要有蚕养就可以啦。
我回到家,决定细心喂养它们。
我先到门口的桑树上采了三片又大又绿又新鲜的桑叶,然后用剪刀把它们剪成繁花朵朵,把蚕和桑叶放进我精心制作的盒子里,让蚕有了自己温暖的家。
此时,我真为它们感到高兴。
蚕姑娘看到这些美味的食物,不由自主地吃起来。
我十分好奇:这些蚕吃桑叶时,为什么专门从桑叶的边缘吃起?疑惑不解的我赶快去网上寻找答案。
哦!原来是这样——它们没有尖尖的小嘴,无法把桑叶从中间撕开,只好从边缘吃起。
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幸的事发生了!有两条可怜的蚕宝宝结束了它们短暂的生命,我十分惋惜。
这剩下的三条蚕是我唯一的希望,我更加小心地饲养着它们。
最终,它们还是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如愿以偿,终于结成了两个黄,一个白的茧,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在养蚕的过程中,我觉得最精彩的还是蚕结茧——只见它们吐丝时,头一直摆动着,头部肌肉随着来回伸缩,将体内的蚕丝抽出来,这蚕丝一碰空气就立刻成固体,蚕丝成“8”字型丝圈,织好一头再织另一头,就成了一个茧。
瞧,蚕结茧是不是很神奇呢?听了我的蚕故事,你一定对蚕刮目相看吧!总有一天,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养蚕,就有许许多多的茧了!今天,我就要和大家说说我现在正在养的蚕宝宝,它们可调皮了,不时地上蹿下跳,而且很“挑食”,对食物挑三拣四的,有时对一些食物不屑一顾。
尽管如此,我却还是很喜欢它们。
起初,黑黑的蚕卵好似一颗颗小黑点。
过了一个星期后,它们破壳而出,变成了一条条蚁蚕,它们的身长只能与不起眼的小蚂蚁相提并论。
养蚕观察日记
![养蚕观察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3b69f07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e.png)
养蚕观察日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中的第一节“动物行为”。
具体内容包括动物行为的分类、特点和意义。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多样性,理解动物行为对个体和种群生存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记动物行为的概念、分类、特点和意义,能够列举实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动物行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学生能够理解动物行为对个体和种群生存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行为的兴趣,提高保护动物、关爱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物行为的分类、特点和意义。
难点: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图片。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养蚕观察日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行为。
2. 讲解:介绍动物行为的定义、分类、特点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养蚕观察日记中的实例,解释不同类型的动物行为。
4. 讨论:分组讨论动物行为对个体和种群生存的作用。
6. 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动物行为分类:本能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等。
特点:适应性、可塑性、多样性。
意义:个体生存、种群繁衍、适应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动物的行为,并说明它们属于哪种类型。
(2)分析养蚕观察日记中的实例,阐述动物行为对个体和种群生存的作用。
2. 答案:(1)举例:狼的捕食行为、鸟的迁徙行为、猴的社会行为。
类型:狼的捕食行为属于本能行为,鸟的迁徙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猴的社会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2)养蚕观察日记中的实例:蚕的进食行为、蚕的吐丝行为、蚕的蜕皮行为。
作用:蚕的进食行为有利于获取营养,蚕的吐丝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蚕的蜕皮行为有利于适应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养蚕观察日记这一实例,使学生了解了动物行为的多样性,认识到动物行为对个体和种群生存的重要性。
观察日记蚕宝宝
![观察日记蚕宝宝](https://img.taocdn.com/s3/m/c280e09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f.png)
观察日记蚕宝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观察日记蚕宝宝》。
本课主要介绍了蚕宝宝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通过观察蚕宝宝,学生可以了解生物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蚕宝宝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学会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蚕宝宝,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记录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蚕宝宝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学会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变化。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记录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蚕宝宝标本、观察日记模板。
学具:放大镜、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蚕宝宝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观察蚕宝宝标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特点,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3. 合作交流: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蚕宝宝的成长变化。
5.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观察日记模板,记录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6.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优秀观察日记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变化。
7.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蚕宝宝,完成观察日记,教师巡回指导。
8.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蚕宝宝外形特点:身体柔软、呈白色、有许多腿生活习性:喜欢吃桑叶、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生长过程:卵、幼虫、蛹、成虫七、作业设计1. 观察蚕宝宝,完成观察日记。
2. 家长协助学生观察家里的蚕宝宝,并记录生长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养蚕观察日记
![养蚕观察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6bc6bd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2.png)
养蚕观察日记作者:***来源:《学与玩》2024年第05期相信很多小读者都有养蚕的经历,看着蚕宝宝从一粒粒的小黑点一點点长大,再吐丝结茧,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事。
本文的小作者就记录了自己和蚕宝宝相处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8 月1 日星期日小小的饲养盒中,不均匀地分布着密密麻麻如黑芝麻粒似的蚕卵,这是我的好朋友刚到家的样子。
今天,大多数蚕宝宝破茧而出,伸展着小蚂蚁似的身子,我根本想象不出它们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丢弃的卵壳一下子变得透明了,如西餐中的奇亚籽一样。
它们刚来到这个世界,充满着对未知的好奇,扭动着细小的身体,似乎在探寻着什么。
8 月8 日星期日桑叶下,几十条蚕宝宝慢慢蠕动着。
它们的身体呈灰白色,黑米似的小脑袋不时地左顾右盼,嫩黄的足拥有很强的黏性,像强力胶一样牢牢地粘着桑叶。
蚕宝宝睡觉的样子可妙了!它们会昂起半个身子,看着真像一架架白色的、十分光滑的大滑梯。
我看着它们都觉得非常累呢!可它们一动也不肯动,保持着这昂首挺胸的姿势,睡得可香了。
8 月14 日星期六蚕宝宝吐出一点丝,粘在尾部。
我很奇怪:难道蚕宝宝要结茧了?后来,我看到它们从旧皮里慢慢爬出,原来它们在蜕皮啊!真像脱掉了一只只袜子。
蜕下的皮软软的,很有弹性。
蜕完皮的蚕宝宝身上光洁无瑕,令人有种想伸手触摸的冲动。
8 月18 日星期三蚕宝宝发疯似的长大长胖,已经长到了七八厘米。
这个时候的蚕宝宝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大胃王,只要你拿出几片嫩嫩的桑叶放进盒子里,蚕宝宝立刻就激动起来,用自己最快的速度飞爬向诱人的桑叶。
不一会儿,桑叶就只剩下几根青色的叶脉了!无论一天喂它们多少次,它们都不会烦,永远大口大口地吃着桑叶。
看看!蚕宝宝们的肚子是不是个无底洞!看着它们从上到下,扭动着白白胖胖的身体,一下一下地吃着桑叶,我暗暗地给蚕宝宝起了一个名字——胖可爱。
8 月23 日星期一这几天,蚕宝宝开始吐丝了!它们一下下吐出丝线,像小学生一笔笔画着素描一样。
养蚕观察日记
![养蚕观察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05a2a21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18.png)
养蚕观察日记养蚕观察日记1今年,我们学校流行一种新玩意儿——蚕。
看着同学们高兴奋兴地捧着蚕回家的情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去年养蚕的经历。
去年三月,我偶然得知学校门口的商店里有蚕卖,我便兴冲冲地买了3只大的,老爷爷又送了我3只小的,我就兴高采烈地回了家。
回家后,我便仔细地端详它们:蚕身上全身都是白色的,像身披一件“白大褂”的“大夫”。
它还长有8——9对毛茸茸的小脚,看上去真惹人喜爱,蚕爬行时,先抬起第一对脚,然后依次一对一对跟上来,像钢琴家灵活的手指在弹奏一首流畅的钢琴曲一样非常协调和优美。
蚕最有趣的时候就要数吃食了。
蚕的头上长有一对小刀般的颚,你可别小看这个东西,它在蚕吃食时却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吃食时,它们先将颚撕下一小片桑叶,然后再送到嘴里。
就这样,不一会儿一片桑叶便被蚕干干净净地“消灭”了。
蚕没过几天,就悲惨地死去了。
因为,桑叶吃光了。
我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办法,把树叶代替桑叶,但都无济于事,没有了食物,蚕再坚强,也会倒在饥饿之中。
看着它们躺在盒子里一动不动的样子,我伤心了好几天。
眼前的同学们的结局,会和我一样吗?养蚕观察日记2妈妈在学校门口给我买了12只蚕宝宝和一袋桑叶。
回到家以后,妈妈拿出了一个酸奶盒子,在上面铺了几层卫生纸,把蚕宝宝放了进去。
妈妈对我说:“蚕非常爱干净,不能用脏手摸它,也不能让它接触到水,要不就会死的。
”每天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喂蚕宝宝。
可是有一天,我发现蚕宝宝们都昂着头,我给它桑叶它也不吃。
我忙问妈妈:“妈妈,妈妈,蚕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呀?”妈妈告诉我:“蚕宝宝是在眠呢,然后会蜕皮。
”原来,蚕宝宝一共要蜕四次皮,每蜕一次皮蚕宝宝就会长大的。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去看了看蚕宝宝。
咦?我的蚕宝宝怎么不见了呀?只有几个椭圆形状像小球一样的东西。
我连忙叫妈妈:“妈妈,不好了,蚕宝宝不见了!”妈妈跑过来说:“你看,蚕宝宝其实就在这个椭圆的壳里吐丝。
”怪不得,昨天我就发现蚕宝宝总是往盒子外面爬,原来在找地方准备吐丝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蛾阶段
*本图来自网络*
三十八—四十五天
有一天起床的时候发现已经有蚕破 茧而出变成了蛾子。
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偶尔会扇动 一下翅膀。
蛾这时候也会产卵,不知道这些卵 明年会不会能长出蚕来。
到了四十五天的时候所有的蚕都开
始出蛾了。
三十八天
观察日结写完也想到了一句关于蚕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个时候有的蚕已经结茧,有 的还在继续努力生长。
一开始吐得丝是很凌乱的,随
着一层一层的加厚,就变成了
这种椭圆形的样子。
三十二天
三十五天 这个时候所有的蚕都已经结茧了。
我从网上查了资料,蚕结成茧衣后, 还要在里面继续吐丝,每织20多个 丝圈,变动一下身体的位置,然后继 续吐织下面的丝列,一头织好后再织 另外一头,因此家蚕的茧总是两头粗, 中间细。家蚕每结一个茧,需要变换 250-500次位置,编织出6万多个8字 形的丝圈,一个茧的丝长达7001500米。丝腺内的分泌物完全用尽, 放化蛹成蛾。
它的食量也愈发的惊人,每天起床 后未洗漱我就去看蚕,每次都发现 前一天放的桑叶已经被吃光了,只 留下了一堆的粪便。
这个时候每天要更换三次桑叶。我 觉得它开始像小猪了。
二十天
二十五天
这个时候蚕大约长到了6—7厘米, 我觉得它不是在吃就是在拉。 身体软软的,肥肥的,像个大胖虫 子,妈妈还不太敢碰它。 每天换桑叶的时候我都要把它们从 桑叶上拽下来。食量大极了。
十天左右
蚁蚕阶段
三天左右 刚出生的时候大约像蚂蚁那 么大,深灰色,食欲很小。
十天左右 到了十天左右,身体变浅了 一些,长度大约1厘米长, 食量依然不是很大,开始排 泄小粒的粪便。
十天左右
开始脱皮
*本图来自网络*
十二天 蚕开始经历脱皮,脱完就进入二龄幼蚕 期。 脱皮的时候大约一天会不吃不动,就像 死了一样,我爸爸因为这个还扔了我两 条蚕,他以为蚕死掉了。我好伤心!
十六天左右 蚕大约长到了2厘米左右,这个时候蚕 开始一天一个样,每天都能看到明显的 生长。 随之而来的是食量的大增,每天都要给 它们换新的桑叶。
十八天左右
十六天
身体依然在长,食量还是那么大,身体
慢慢的开始变白。
熟蚕阶段
*本图来自网络*
二十天
蚕明显变胖了,身体大约长到了4.5 厘米,像一只白色的大虫子。
二十五天
蚕茧阶段
*本图来自网络*
二十五天—三十天
陆陆续续的蚕开始吐死丝了,这个 时候它们基本不再吃桑叶了。蚕的 身体颜色又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白 色了,有点发黄发绿。
找了个网状物放在盒子里,让它们 能更好的吐丝,爸爸妈妈说这个叫 蚕上山了。
二十五天
三十天后
用来方便蚕结茧的那个网实在 不方便观察,就把它去掉了。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我的养蚕观察日记
观察总结: 蚕的一生大约仅仅为50天左右。 分为五个阶段。 蚕卵阶段—蚁蚕阶段—熟蚕阶段— 蚕茧阶段—蚕蛾阶段
蚕的一生很短暂。
*本图来自网络*
蚕卵阶段
*本图来自网络*
蚕卵期 最初的时候,就是 小小的一个个小小 的蚕卵,灰黑色的。 蚕卵慢慢的变白, 直到有一头变成一 个小黑点,蚕宝宝 就从里面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