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学者:谁控制了黄海谁就主导了东北亚

合集下载

黄海海战的背景是什么

黄海海战的背景是什么

黄海海战的背景是什么
黄海海战中,中国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完全处于下风,属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战争背景太过复杂,所以黄海海战背景也成为后代历史学家讨论的话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黄海海战的背景,希望大家喜欢!
黄海海战背景
在黄海海战发生之前大清朝和日本两个国家局势已经非常紧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综合实力大增,逐渐有了占领亚洲攻打中国的想法,而且通过战争从中国掠夺财富也是对日本局势非常有利的。

其实黄海海战背景还应该包括朝廷之中主战派和主降派的党派之争,清朝末期统治十分混乱,光绪皇帝没有能力挽救大局,他却一直摇摆在主战派和主降派之间,主战派的主要领导者林则徐等一度主张光绪皇帝跟日本人拼死一战,还有胜算的把握,而主降派的官员贪生怕死畏首畏尾,他们故意夸大战局抹黑北洋水师,污蔑洋务运动所带来的成效,企图混淆视听,让光绪皇帝认为中国海军不堪一击,还是早日投降为好,割地赔款也在所不惜。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光绪皇帝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决定要与日本人背水一战,但是可惜当时朝廷中没有几个人是支持光绪皇帝的,一些主降派的官员占了大多数,他们在朝廷之中煽风点火四处捣乱,不仅让光绪皇帝的政令贯彻不下去,还给北洋水师的组建造成很大困扰,这也是黄海海战背景之一。

中国海疆态势

中国海疆态势

美韩2010年下半年以来五次军演,意在 中国和朝鲜
2011年2月美韩举行“关键决心”联合军事演习
• 美国与菲律宾举行“肩并肩”军事演习 • 2011年4月5日——15 日美国与菲律宾举行 “肩并肩2011” 军事 演习。包括驻韩美军 约500人在内的3000名 美军士兵参加。 • 4月9日菲律宾总统阿 基诺发表讲话,称菲 律宾在安全和主权面 临威胁时,“没有比 美国和日本更伟大的 朋友了”
谢谢大家
沿海区域包括内海和领海两部分
• 内海是指伸入一国大陆内部,有狭窄水道 与大洋相通,与本国领海相连的海域。外 国非军用船舶和飞机不享有“无害通过 权”。 • 领海则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之下的与其海岸 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水域。外国非 军用船舶和飞机享有“无害通过权” • “无害通过权”是指不损害沿岸国的和平、 良好秩序或安全,也不违反国际法准则。
越南宣布32亿美元军火定单,欲维护南海“主权” 越南向俄罗斯 购买最新型反舰导 弹系统,该系统有 效攻击距离为300 公里。 每个炮组将备 好8枚可直接发射 的导弹。其作战位 置到沿海地区的距 离可达200公里。
我国周边海域争端骤然升级的 原因
第一,日本制造事端,源自首相支持率 下降,要把国内危机转移到中国头上。 第二,菲律宾、韩国等制造事端,源于 他们要把“南海主权问题”作为今年东 亚峰会的议题制造根据,使其国际化。 第三,越南挑衅南海,主要是由于强化 国内政治权力和摆脱经济危机的需要。 第四,美国的插手、干涉是中国周边海 域争端激化的最主要根源。
(二)我国海疆的现状
我国有300万平方公 里海洋国土,1.8万公里 海岸线,居世界第四; 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 五;专属经济区面积位 居世界第十。 我国与14个国家的陆 地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 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 区相连接。 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 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

南海矛盾要服从于东海矛盾

南海矛盾要服从于东海矛盾

南海矛盾要服从于东海矛盾作者:张文木来源:《领导文萃》2017年第03期东海问题是主要矛盾,南海问题是次要矛盾目前东海和南海出现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台湾问题的牵制。

如果中国完成了台海统一,南海问题的解决会相对容易得多。

因此,台湾问题就是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中的瓶颈因素,是中国在西北太平洋面对的诸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核心,找到了解决西北太平洋海权问题的抓手。

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在矛盾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与日本在东海的矛盾是围绕太平洋战争后所建立的雅尔塔和平体系的“敌我矛盾”,南海矛盾则是雅尔塔体系中反法西斯力量间的“人民内部矛盾”,各国之间的矛盾源于胜利国家间的战后利益分配不合理或对领土认知的差异,这些矛盾对雅尔塔和平体系不具颠覆性质。

任何一个国际体系都有一个被镇压对象,日本法西斯势力是雅尔塔体系在亚洲的镇压对象。

当前日本修改和平宪法中关键条目说明,其对雅尔塔体系是敌视的,其目的是要在远东恢复轴心国体系及与此相关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其一旦得势就会谋求以前的势力范围,如菲律宾、马六甲乃至关岛。

这也是它在东亚盟友很少、很孤立的原因。

有观点认为,南海石油资源丰富,因而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

但笔者认为,仅从石油资源角度考虑南海问题并不属于国家战略层面而属公司层面考虑的“坛坛罐罐”问题。

战略是谋势的学问。

如果将三海连为一体观察,则南海对中国的西太平洋谋势不具有纲举目张或关键“抓手”的意义,却有配合和策应主要方向的作用。

如果我们错将南海当作“主要矛盾”,就会在日本这个对手之外平添美国和南海这些曾与中国并肩战斗国家的矛盾,将本不愿紧跟美国遑论日本的南海国家推向美国,并使其与日本形成南北战略互动,这将使我们解决台湾问题面临的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

中美矛盾不是绝对的矛盾,中国与日本是绝对矛盾中国与美国的矛盾比较复杂,但也有逻辑可寻——目前中美之间更多的一种是雅尔塔体系内部利益分配不合理的矛盾,与雅尔塔体系之外的中日矛盾比,矛盾性质不同。

大东亚共荣圈是假侵略是真

大东亚共荣圈是假侵略是真

“大东亚共荣圈”共荣是假侵略是真2008年05月10日14:49人民日报【大中小】【打印】一些日本政要辩护说,当年战时的日本与纳粹德国不同的是,日本的目的不是侵略,而是“解放亚洲”。

其实对历史略加回顾,即可识破其狡辩不过是一块千疮百孔的遮羞布罢了。

维护“主权线、利益线、生命线”是近代日本国所致力追求的战略目标,建设“大东亚共荣圈”是这一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

日本侵略亚洲原本就蓄谋已久:“大东亚”理念的创始人佐藤信渊(1769—1850),在其《防海策》中就建议日本政府,在南海无人岛屿从事“殖民兴农事业”;以琉球为根据地出其不意地攻占吕宋岛,再以此为“南进”的基地夺取爪哇等地,最终扬“武威”于南洋。

他认为,应“采取适当的侵略、吞并手段”以“增进国家利益”。

这成为日本“南进”方略的第一个腹稿。

幕府末期思想家吉田松阴(1830—1859)也鼓吹:“在贸易上失于俄、美者,应由朝鲜和满洲以土地补偿之”。

他主张,“先钳制二虏(指俄、美),乘隙富国强兵,开垦虾夷(指北海道),夺取满洲、朝鲜,吞并南方,挫败美国,制服欧洲。

”1890年12月6日,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届帝国议会上发表《施政方针》,为日本的“大陆政策”定调,将朝鲜半岛视为“利益线”。

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将其“利益线”推进到中国东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将其“利益线”推进到中国的华北地区。

东条英机上台后称,“驻军就是生命线”。

“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精心构筑的“特殊利益圈”。

在这个利益圈内,亚洲各国只有为日本的繁荣提供方便条件的义务,而没有与其共同分享利益的权利。

为攫取更大的在华利益,日本将侵略战争扩大到整个中国。

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对外扩张一直是近代日本政治与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

它不仅规定了日本外交的方向,也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结构以及东亚国际秩序产生了影响。

1938年前后,日本陆军省军务局军事科就曾起草过一个“国防国策案”,称国防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东亚共荣圈”。

甲午海战之后的东北亚局势

甲午海战之后的东北亚局势

甲午海战之后的东北亚局势何金来内容摘要甲午战争是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的惨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而战胜国日本则国力日益强大,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甲午战争后,日本的崛起和扩张加剧了东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变化,给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带来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东亚国际秩序由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宗藩朝贡体系土崩瓦解。

甲午战争不仅与中、日、朝等当事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也调动了英、俄、美、德、法等主在西方强国的神经、配置着这一地区政治、军事力量的组合,给20世纪东亚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以直接影响。

关键词甲午战争中朝日关系东亚格局甲午战争以前,在东亚事务中发挥作用的国家主要有四个,即:中国、日本、俄国和英国。

而甲午战争的结局,导致了这四股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因而直接影响着东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

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大、最古老的国家。

16世纪以前,它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后来开始衰落下去,到19世纪时,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

进入19世纪后半期。

清王圾正在搞洋务运动(或叫“同光新政”),这是统治集团中一部分人力图赶上世界的一次尝试,但由于本身不易克服的弊病失败了,从而失去了一次机遇。

在标榜“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中,确实兴办了一些工厂,修了一些铁路,造了一些轮船,开设了电报,又创建了海军,引进了西放手科学技术,在经济上、军事上、文化教育上都出现了一些变化。

可是洋务运动存在着一个致使的弱点,那就是在政治领域里依然是一潭死水,政治改革遥遥无期。

在腐朽的封建主义体制下,生产力是很难冲破牢笼,迅速向前发展的。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一个衰朽的、暮气沉沉的政权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会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富裕和强盛。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就是这场富强梦的破灭。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打击最大,真是创痛深巨,割地之多,赔款之巨,条约之苛;屈辱之深是前所未有的。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虽说还是东亚最大的国家,但已被挤出东亚重要政治、军事力量的圈子之外。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及面临的主要威胁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及面临的主要威胁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及面临的主要威胁一1 、对我国安全环境复杂性的基本判断:总体稳定,局部严峻,安全问题趋于复杂且风险加大2,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因素。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陆上有15个邻国相接壤,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就了周边环境的复杂性。

我国地缘环境可谓先天不足,有后天难补的一面,但也有后天可塑的一面,我国拥有世界第二长边界线,陆地边界长达2.2万公里,海疆线长达1.8万公里,邻国众多,强邻不少,领土领海问题自然存在不好分歧。

二、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三大方向和两个重点地区”。

三大方向:东北亚、中亚和海洋,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交叉。

东北亚方向:影响我安全环境的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朝鲜半岛问题,二是日本问题。

如果说朝鲜半岛在我周边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仅次于台湾海峡的话,那么日本对我国家安全的威胁就仅次于美国。

中国上海社科院亚太所副所长刘鸣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即便不明确表述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范围”,那也只是一种文字游戏,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并没有变。

就在中国人还在琢磨美国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立场时,日本媒体又披露了美日将于12月举行联合军演的消息。

虽然美日每年都会举行例行演习,但今次演习的区域竟包含钓鱼岛周边水域,针对中国的意图非常明显。

《读卖新闻》报道称,过去日本防卫省出于对周边国家的政治考虑等原因,一直回避以夺岛为假想的大规模演习。

不过,近年中国海军和空军的活动日趋频繁,已对日本构成了相当的威胁,报道援引日本防卫省官员的话说,这次训练就是要“表明日本有决心和能力守卫西南岛屿。

这对中国将起到遏制作用”。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要求美方重申安保条约包括钓鱼岛也好,与美国在钓鱼岛附近水域举行联合军演也好,都是企图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下,借美国之力来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

日本媒体普遍认为,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和势力范围的扩大,日本自卫队和美军之间建立牢不可破的防卫合作态势,才是最重要的遏制力量。

张文木:关于甲午战争的大历史总结

张文木:关于甲午战争的大历史总结

张文木:关于甲午战争的大历史总结1894年10月25日,日军第三师团先头部队在虎山战斗中遭遇清军增援部队抵抗,最后清军溃败。

10月29日,日本第一军大部队渡过鸭绿江,踏上中国东北的土地。

"今年是甲午年。

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义。

"[1]1895年的"甲午战争"及其结局,对后来的远东政治影响是深远的。

甲午战争的研究不能就事论事,不能仅仅从技术和细节比较中孤立地研究这场战争,而应将这场战争放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大历史中来考虑,因为这期间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不仅是日本,更有中国乃至整个亚洲。

因此,我们只有将这场战争及其后果放到大历史,即甲午战争后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中,加以辩证总结,我们才能得到较为科学和正确的结论。

一研究甲午战争,就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即甲午海战日本是赢了还是败了呢?就事论事地孤立看,日本当然是赢了;但把它放在大历史中看,日本又败了,因为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失败了。

我们看,在太平洋战争失败前日本在甲午战争时所具有的所有优势要素不仅不变甚至还更为强化,同样的优势使日本在1895年打败了中国、1905年又打败了俄国,而到1945年却为中国联合美国和苏联所打败。

这是为什么呢?中国有个说法叫"过错",有很多事过了就错。

中国和西方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有所不同:西方是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中国人则认为正确与否不在事情本身而在于节度,有些正确的事,若做过了,也就错了。

所以中国人叫"记大过",不叫"记大错".会开车的人栽在高速路上,会游泳的人栽在水里,会讲演的栽在电视上,会打拳的栽在拳头上。

谁见过盲人被车撞了的?实际上,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很节制,轻易不出手,这样的人最后往往都很成功。

由此也可以说,人的缺点就是优点的过度使用,而制节中的优点才是优点。

我们常讲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很有道理的。

依靠美国:日本解决领土纠纷问题之路——原贵美惠对东北亚领土纠纷问题的主要观点

依靠美国:日本解决领土纠纷问题之路——原贵美惠对东北亚领土纠纷问题的主要观点
2 0 1 3 年第4 期 第2 7 卷 ( 总第 1 6 9 期)
日本 问 题 研 究
Ja pan e s e Re s e a r c h
, , . 27
. 4
De c . 2 0l 3
依 靠 美 国 : 日本 解 决 领 土 纠 纷 问 题 之 路
— —
原 贵 美 惠① 对 东 北 亚 领 土 纠纷 I ' q题 的 主 要 观 点
但 是都 未 明确 记 载每 个领 土 问题 处理 的严 密 范 围
原贵美惠代 表性 专著为 《 旧金 山和平条约 的盲 点—— 亚 太 地 区冷 战 和 “ 战后 未解 决诸 问题 ” 》

书,书中将 1 9 5 1 年9 月8 E t 签署 的 《 旧金 山对 日媾
和 条约 》中所 涉及 的 全部 对 日领 土 问题 逐一 列举 并 加 以分 析 。如 :第 一 章 、 “ 朝 鲜 ”处 理——朝 鲜 半 岛问题 和 独 岛 ( 竹 岛 );第 二章 、 “ 台湾 ” 处 理—— 台湾 海 峡 问题 ;第 三 章 、 “ 千 岛群 岛 ”
土 纠纷 ,是 日本 朝 野 上 下 的共 同 选择 。
关键词 :领土 纠纷 ;旧金 山和约 ;东北亚国际关 系
中图分类号 :D 8 3 / 8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4 — 2 4 5 8( 2 0 1 3) 0 4 — 0 0 0 1 - 0 6
关 于东 北 亚地 区领 土纠 纷 问题 ,可 以说 长期 以来一 直 是学 界研 究 热 门课题 ,近来 伴 随 日本 与 周 边 国 家 间 领 土 纠纷 问 题 凸 现 ,使 之 关 注 度 提 升 。 自称 日本 “ 海 外 ”学 者 的原 贵美 惠 ,近几年 就 东北 亚 地 区各 国领 土 纠纷 问题 ,特 别 是 日本 与 周 边 国家 间领 土 纠纷 问题 ,发 表 了许 多研 究 成果

张文木:国防新常态应当包括台湾回归祖国的安排

张文木:国防新常态应当包括台湾回归祖国的安排

张文木:国防新常态应当包括台湾回归祖国的安排在研究中国海权的初期曾把海权置于很高的地位,那是因为当时中国海权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矫枉过正。

在2014年出版的《论中国海权》(第三版)和《印度与印度洋——基于中国地缘政治视角》两书中里,鉴于中国海上力量已有长足推进,这一立场已有适度回调。

在上述两书中,提出绝对的制海权要依托于绝对的制陆权,反之,绝对的制陆权也要依托于绝对的制海权。

在陆权和海权的边际地带,制陆权可以反作用于制海权,同样,制海权也可以反作用于制陆权。

占据较大版图的制陆权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影响(反作用)周边的制海权,同样,占据较广阔海域的制海权也可以影响(反作用)制陆权。

比如,在印度洋地区,因占领了印度半岛,近代英国在此地区拥有比当代美国更大的制海权;同样,由于拥有广阔海域的制海权,近代英国曾使陆权霸主沙俄帝国多面受敌,疲于应对。

马汉(AlfredMahan)也曾论述过海权与陆权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他并没有这么从整体予以强调,更没有形成理论概括,而且出于是美国国情的需要,马汉更多强调的是远海。

陆权与海权的作用与反作用理论告诉我们,尽管中国海权起步较晚,但自然条件相对于英国和美国还是有比较大的优势。

中国东接西北太平洋、南近北印度洋,因超大的近海大陆板块,特别是具有中远程导致打击技术,使得当代中国对两海有着强大的反作用力以及由此形成的较强的近海制海能力。

西方国家因距离印度洋太远,因此产生了“岛屿链”思维,但这实属无奈之举,这是因为,最有效的制海权一般都有依托大陆板块的条件,并由此获得可持续的巨量资源跟进。

而在远海建立岛屿链则需要巨大的资源支持,英国和美国要控制或占领印度洋,而首先从大西洋经过地中海和太平洋过来,而中国进入印度洋遑论太平洋则可就近直达,如果中南半岛国家同中国建立了紧密合作的关系,则中国可将在该地区更占主动。

这种地缘政治中的大陆板块优势,使得中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被西方人所认为的海权不足。

日本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政策

日本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政策

日本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政策金明善 王厚双 60年代初,日本就提出了其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政策构想,经过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的两次大调整,其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政策已经基本定型:把促成日本可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环太平洋连带构想”的实现作为日本的长期奋斗目标;把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次区域经济圈作为近期的奋斗目标。

由于日本经济受其所固有的战略性弱点的制约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为实现上述目标,开放的地区主义是日本坚持的基本原则。

为了弱化在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所面临的矛盾,日本把“雁行模式”作为其主导模式,并通过投资、贸易、援助来强化这一模式作用的力度,努力构建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迎接区域经济集团化所带来的挑战。

目前,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正方兴未艾。

日本作为亚太地区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对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态度和政策如何,将对该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性质和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认真研究日本在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及其政策,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特别是对我国制定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日本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构想的演变日本是亚太地区最早关心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家之一,其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而其中的三个问题使日本对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了关注:一是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与欧美,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二是日本把重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使资源贫乏的日本对资源需求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而战后以来,日本不但产品的出口主要依赖美国市场,而且所需要的资源也大多依靠美国提供,继续延续这种状况显然是有问题的;三是在这个时期,欧共体的《罗马条约》已开始生效,出现了一个排它性的欧洲区域经济集团,日本已明显地感到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倾向的压力。

从钓鱼岛问题看中日关系

从钓鱼岛问题看中日关系

从钓鱼岛问题看中日关系作者:刘亚洲来源:《当代世界》2015年第10期中日关系,既是周边问题,又是大国关系。

把钓鱼岛问题当成当前中日关系的重点和焦点问题,是战略误判。

认为非重点问题就不会影响国家安全和改革开放进程,同样也是战略误判。

大势不能孤立地看待钓鱼岛问题,也不能孤立地看待中日交恶问题,要把这一切放在国际格局的大视野中去看。

一全世界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中国崛起,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快速崛起不适应、不包容,甚至不接受。

新世纪以来,美国已视中国为其全球霸权的主要挑战者。

日本向来自诩为“亚洲领头雁”,但GDP现已被中国超越。

这一变化使日本备感失落,受到刺激。

所以它一改在国际问题上不事张扬的套路,一反常态地跳出来,挑战中国。

二中国面对的一切国际问题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根据丛林法则,“老大”是不允许“老二”好好过日子的,因为,“老大”一直十分担心“老二”时刻可能取代自己的地位。

美国人很有战略眼光,不仅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布局了日本这个战略棋子,而且,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我们周边晃悠,尤其是最近。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处于历史最低点,这当然是日本造成的。

与东盟关系因为南海纠纷和美国使用其影响力分化东盟而造成紧张;中美关系日趋转向一种战略性对抗关系。

三中日对立,绝非只因历史旧怨。

当今世界,各种争斗,争的是国家、民族、政权的生存权。

美国跟我们争的,是这个;日本跟我们争的,也是这个。

只不过日本的诉求、格局比美国小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中日两国迟早要发生一场对抗和危机,即使不在钓鱼岛,也会在其他方面。

四两千多年的中日交往,两国基本是“强弱型”关系,从古代到近代是中国强日本弱,日本学习中国。

1868年日本走上明治维新道路后,日本强中国弱,日本反过来侵略中国。

而随着中国崛起的步伐加快,中日将第一次面临“强强型”关系。

如何处理好这一全新的关系,两国都不适应。

过去二十年是日本衰落的二十年,却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二十年,日本社会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成为日本右翼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土壤。

东北亚三次大海战与《黄海战图》

东北亚三次大海战与《黄海战图》
第3 4卷 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V0 l _ 3 4 NO . 4
J 0 URNAL OF DALI AN UNI V ERS I TY
Au g.2 0 1 3
东北亚 三次大海 战与 《 黄海 战图》
王 琰1 , 张 晓 刚2
1 1 6 6 2 2 ) ( 1 . 中国大百科全 书 出版社 ,北京 1 0 0 0 3 7 ;2 . 大连大学 东北亚研究院,辽宁 大连
意 要 表现 的 日本 联合 舰 队主 力。 远方 敌 方 舰 队亦 成 线 式 战 斗 队列 运 动 ,敌 方舰 队发 射 的大 口径 炮弹 在 日本 舰 队 先 导舰 周 边 炸起 多个 巨大 的 白色水 柱。 画面 无 声 地 告 诉观 众 ,这 是一 场 决定 两 国间 战争 胜 负 的激 烈 的
舰 队避免 北上决战 ,通 过辅 助船 定期赴胶 州湾和上海港采 买获得补给 坚持在 黄海、 东海、 南海施行一段 时间破 交战才 是惟一能够 实现 开赴远 东所抱战略 目的的作战样式。 日俄黄 海海战是世 界海战 史上第一次 以蒸汽装 甲战列舰 编队 交战
为主的 大规模海上 战役。旅 顺 口分舰 队突围港 会合海参崴分舰 队的成 败是 决定俄 国在这场战争 中命运 的关键。2 0 世 纪
初 日本军 史画家创作 的 黄海战 图》描绘 的正是 日俄黄海 大战双方胜负发 生逆转的一幕 ,而与 中 日黄 海大战或 E l 俄对
马 海 战 无 关。
关键词 :东北 亚制 海权 ;三 次大海战;《 黄海 战图) ) ;敌 前大转向;机 动破 交战 0 1 3 . 0 2 — 0 5
十年 来 中国 与 日本 》意 义重 大 , 自不 待 言 ,但 把 日本 军史 画 家画 的这 幅海 战 图作 为 中 日黄 海海 战 图收入 书

北师大版(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件(共35张PPT)

北师大版(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件(共35张PPT)

第二阶段 辽东地区 辽东战役 占领旅顺并大屠杀 (1894· 10-北洋舰队被灭 山东半岛 威海卫战役 1895初)
辽东战役
旅顺大屠杀
平壤战役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 战争结束
丰岛海战 开始的标志
平贵 壤牺 陷牲年 落, 统月 帅战 叶役 志爆 超发 逃; 跑左 ,宝
9
1894
黄海大战 丁汝昌 年9月17日 邓世昌 时间:1894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VS日本舰队 结果: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俄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国
北极熊代表,虎代表 3 、美国“门户开放” 时间: 1899年 英国;大肠代表德国; 内容:承认各国在中 青蛙代表法国;太阳 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 代表日本;东南部飞 利益特权,同时要求 来一只秃鹰代表美国, 各国的租借地和“势力 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 范围”享有同等贸易的 中国“迟到者”,他不 机会 会吃剩下的残羹剩饭 影响:反映出美国与 就善罢甘休,而是另 其他国家在侵华政策 有所图。 上的矛盾
“朝廷无力以卫吾 台,能卫吾台者, 1)原因:《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侵 吾民耳?众志成城, 略权益 山可移,海可干, 2)过程:三国与清政府提出照会,武力强迫清政府 愿吾血随吾台具尽, 3)结果: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勒索了 吾头与吾台具碎, 3000万两 安知终不可有为耳?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徐骧
二、中日《马关条约》
4、影响:
1)割地:
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列强瓜分中 国的野心
大肆借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 2)赔款: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财政,增强日本实力 化的社会性质 3)开放口岸: 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内地

军事:日本专家称中日开战谁也控制不了谁

军事:日本专家称中日开战谁也控制不了谁

军事:日专家对话中国少将称中日若开战谁也控制不了2014-09-29 10:08 来源:环球时报9月28日,第10届中日北京—东京论坛在日本举行。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东北亚的和平与中日两国的责任——通过对话的力量超越困难。

”在开幕式上,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作为日方代表发表讲话称,日中关系到了摆脱互相仇视争吵的时候,两国领导人要从大局的国际观点进行判断,解决问题。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发言中要求日本在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上为改善关系做出努力,同时要坚持在海洋问题等方面的对话和沟通。

“中国促日方拿出行动、日本要中国保持自制”,是《环球时报》记者对此次论坛最大的感受。

在大会讨论上,日中两国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

国防大学教授朱成虎少将率先发言,他说,历史、领土、海洋等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却是可以克服的。

目前,中日在军事上时有对峙发生,如在钓鱼岛和南海等问题上,稍有不慎就会擦枪走火。

因此,尽量维持海洋的和平非常重要。

他表示,美日安保同盟是冷战的产物,本该消失,但是现在反而在加强。

中国对此表示关切是正常的。

前日本防卫大学校长五百旗头真发言说,回顾历史,民族主义高涨往往会带来战乱,不管各国之间是否保持了力量均衡。

一旦发生战争是谁也控制不了的,谁都以为自己会赢,实际上却并不那么简单。

只有大国自制,才能保持和平。

“我想请求中国的友人们意识到,目前中国的崛起比当年俄国具有更大的冲击力。

中国军事抬头会给周边造成多大的压力。

欧美总有人问,日中何时打起来?希望我们不要被历史左右,而是要努力和平共处。

”中日首脑是否能在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实现会谈,也是本次论坛的热点议题之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魏建国副理事长表示,只要日中双方努力,特别是日本方面努力,首脑会谈就能够实现。

这取决日本在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上有明确表态,承认领土问题的存在,不再继续参拜靖国神社。

他说,日中关系的恶化已经影响到了经济领域,过去日本是中国最大贸易国,现在日本可能会落后于韩国等甚至成为中国第6大贸易对象国。

历史趣谈露梁海战:决定了东北亚三百年政治格局

历史趣谈露梁海战:决定了东北亚三百年政治格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露梁海战:决定了东北亚三百年政治格局导语:日本的北进扩张公元1598年,大明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九,在朝鲜半岛南端、釜山以西200余里的露梁津,子时刚过,800余艘各式战船,正在趁日本的北进扩张公元1598年,大明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九,在朝鲜半岛南端、釜山以西200余里的露梁津,子时刚过,800余艘各式战船,正在趁夜做战前的最后准备,他们是大明与朝鲜联军的水师部队。

16世纪末,东北亚局势出现了一些变化,在日本,大名纷争的“战国时代”结束,丰臣秀吉完成了日本国内的基本统一。

随着统一战争的进展,丰臣的野心和信心逐步膨胀,他不仅要把当时尚不属于日本的北海道并入日本版图,而且还将琉球和朝鲜两个明朝的藩属王国也列入了扩张的目标,甚至已经开始做一统中国的准备,在1591年他给朝鲜国王的书信中称,“本朝开辟以来,朝政盛事,洛阳壮丽,莫如此日也。

人生一世,不满百龄焉,郁郁久居此乎?不屑国家之远,山河之隔,欲一超直入大明国,欲易吾朝风俗于四百余州(当时日本认为中国地方有四百余州)。

”并威逼朝鲜臣服于日本。

在被朝鲜国王断然拒绝之后,1592年,丰臣秀吉动员军队20万,出兵朝鲜,发动侵略战争。

当时的朝鲜,正处于国内政治昏庸、党争不断、军力衰弱之际,只能求助于明朝出兵。

此时的明朝政权,虽然处于万历帝不理朝政的最高权威空白状态之中,但戚继光练兵和张居正改革的影响还在。

经过官僚体系短时间的混乱之后,明军在短期内进行了战争动员,并于1592年年底,出兵援朝,史称“壬辰战争”。

战事持续到1598年,已历时七载,其间,战局起伏不定,但总体上逐渐对日本不利。

日军出兵后,迅速占领了汉城和平壤,但明军于生活常识分享。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如何巩固对东北的控制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如何巩固对东北的控制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如何巩固对东北的控制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随后,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并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巩固其对东北的控制。

军事镇压是日本巩固对东北控制的首要手段。

日本在占领东北后,大量增派军队,对东北各地进行军事管制。

他们建立了严密的军事防线,对任何可能的反抗力量进行残酷镇压。

在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设立关卡,检查过往行人,对有反抗嫌疑的人立即逮捕甚至杀害。

在广大农村地区,日军实行“扫荡”政策,烧毁村庄,屠杀无辜百姓,制造了无数惨绝人寰的悲剧。

经济掠夺是日本巩固控制的重要方式。

日本通过垄断东北的资源开发,控制了东北的工业、农业和商业。

他们强行霸占了东北的煤矿、铁矿、森林等资源,建立了一系列为日本本土服务的工厂和企业。

在农业方面,实行强制征粮政策,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生活陷入极度贫困。

同时,日本还操纵货币,发行伪满洲国货币,控制金融市场,对东北的经济进行了全面的掠夺和控制。

文化洗脑是日本巩固统治的阴险策略。

日本在东北推行奴化教育,妄图磨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他们修改教材,美化日本的侵略行为,宣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禁止教授中国历史和文化,强迫学生学习日语,试图从思想上使东北人民对日本产生认同和依赖。

此外,日本还通过控制新闻、出版等媒体,宣传日本的文化和价值观,打压中国的传统文化。

政治压迫也是日本巩固控制的惯用手段。

他们扶持傀儡政权,建立了伪满洲国。

通过操纵这个傀儡政权,日本表面上给予了东北一定的“自治权”,实际上却牢牢掌握着政治的主导权。

对敢于反抗的政治人物进行迫害和暗杀,使得东北的政治环境充满了恐怖和压抑。

在社会管理方面,日本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和保甲制度。

通过这种方式,对东北人民进行严密的监控和管理。

邻里之间相互监督,一旦发现有反抗日本统治的行为,全家甚至整个社区都要受到牵连。

黄海大战小故事

黄海大战小故事

黄海大战小故事
【引言】
在中国近代史上,黄海大战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海战。

这次战斗发生在1904年,是日俄战争中的一场关键战役。

当时,俄国与日本为争夺我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黄海大战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黄海大战背景】
在日俄战争爆发之前,我国东北地区一直是俄国势力范围。

然而,随着日本实力的不断壮大,两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双方在陆地战场上互有攻守,但始终未能分出胜负。

此时,日本意识到要想最终战胜俄国,必须控制黄海海域。

【黄海大战过程】
1904年5月,日本海军在黄海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海战。

这场战斗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日本海军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对马海峡击败了俄国舰队。

第二阶段,双方在鸭绿江口附近展开激战,俄国舰队损失惨重。

第三阶段,日本海军实施围攻战术,将俄国舰队困在旅顺口。

经过激烈的战斗,日本取得了黄海大战的胜利。

【黄海大战的影响】
黄海大战的胜利,使得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此后,俄国逐渐丧失了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日本取而代之,使得我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然而,黄海大战也使得日本海军实力大损,为二战时期美国在太平洋战场
击败日本奠定了基础。

【结论】
黄海大战是一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役。

它不仅改变了日俄战争的走向,也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认识到海权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警惕周边潜在威胁。

影响黄海安全的因素研究

影响黄海安全的因素研究

影响黄海安全的因素研究作者:丁俊杰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06期摘要:黄海是我国的四大海域之一,是我国渤海的咽喉和京津的门户。

确保黄海的安全对我国北部安全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黄海的战略价值入手,结合当前黄海的安全现状,分析了新形势下影响我国黄海安全的因素。

关键词:黄海安全战略价值安全因素黄海是被我国山东半岛、江苏沿岸和朝鲜半岛包围着的一块半封闭性大陆架浅海。

黄海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以欧亚大陆为代表的陆权势力与以太平洋为代表的海权势力利益碰撞之处,也是中、日、美等各大国进行角逐的舞台,历来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

日本军事历史学者司马辽太郎的话也许可以很好地说明黄海的地缘战略价值:“谁控制了黄海,谁就主导了在东北亚大陆说话的话语权。

”[1]1.黄海的战略价值1.1政治价值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当中,黄海是离我国首都北京最近的具有划界争议的海域,黄海的不稳定,将会给我国的政局带来极大地不稳定。

黄海的位置过于敏感,这里不仅毗邻我国经济发达的山东和江苏两省,同时也是京、津等重要城市的海上门户。

黄海在我国历史上也一直产生着重大影响,甚至曾经改变过我国历史的进程。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能否夺取黄海海域的控制权不仅是我国的政治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1.2经济价值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快的今天,环黄海经济圈已经开始形成。

这个包括我国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河北、辽宁和日本九州岛以及韩国全罗南道、全罗北道、忠清南道、京畿道、釜山、大田、仁川的经济圈人口超过3亿,贸易额和GDP都超过东盟自由贸易区,同时黄海已经成为东北亚海上物流中心,全球30大港口有3个在黄海。

1.3军事价值黄海是我国京津、东北、华北等重要政治经济区的前哨,是北方疆防的重要门户,也是最靠近我国政治心脏的敏感水域。

黄海对保卫我国北部沿海具有重大的军事战略意义。

(1)北海舰队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应付黄海及渤海方向的安全威胁,成立了北海舰队,因其拱卫京畿,装备精良,被称为“海上御林军”。

东北亚局势

东北亚局势

事件: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美国重返东亚战略首先是通
过双边军事同盟这个重要途径推进的。美国利用朝鲜半岛 紧张局势和中日“岛屿之争”,全面提升原有双边军事同 盟关系,强化美军在东亚的军事存在。 2010年,朝鲜核问题尚未缓解,又出现“天安号事件” 和“炮击事件”,半岛局势突然恶化。美国抓住这一机遇 ,与韩国在 7、9、11月联合举行规模超常的军事演习,展 示美国在东北亚安全保障上的不可或缺性,向中朝施压。
目的:直指中国、朝鲜,危机转嫁中国;
巩固日美、韩美同盟插手地区事物, 控制东北亚局势,实现战略野心
2.日本:谋求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1)二战前:侵略、控制、占领、殖民统治(南进北进) (2)二战后:逐步谋求主导地位 ①以日美安保合作为掩护,谋求在东北亚地区发挥军事作用 ②保持对华接触,实施对话合作与防范牵制相结合的对华战 略 ③防止来自朝鲜的“威胁”,力争在半岛和平进程中发挥重 要作用 ④力图收回北方领土,缓解来自俄罗斯的压力 ⑤倡导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力争东 北亚安全事务主导权
李明博:放弃阳光政策,对朝态度
看看看
五、中国东北亚战略
1. 确保东北亚地区安全稳定 防止大国独霸东北亚的均势战略 关键:控制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 2.主张: ① 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是中国坚定的立场原则 ② 坚持通过协商与对话方式和平解决问题,反对武力威胁 ③ 极力劝阻朝鲜弃核,对其施加压力 ④ 缓和美日韩对朝的过激举动 ⑤ 与俄罗斯合作,争取在解决朝核问 题中的主导权 ⑥ 积极推动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立
事演习,导致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加剧。
美日 美韩同盟关系分析_clip.mp4
3.中俄两国合作基础薄弱
(1)中国威胁论 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一直积弱不振。导致美国一 国做大,成为了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以美国为首的 北约集团和太平洋周围韩、日、澳大利亚等国际集团由于 猛然间失去对手而自己又没有走出冷战思维,从而产生了 一种彷徨、无力的感觉,在这个时候,中国改革开放已走 上了正规,国力正大力增长,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飞跃 式发展 。这些成绩都让国际社会产生担心怕强大后的中 国会是对世界的一种威胁。因而也导致了 俄罗斯对中国始终存有戒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知名学者:谁控制了黄海谁就主导了东北亚
2010-08-09 09:08 来源:东方早报
马尧海权问题学者
中国如此强烈地反对美韩黄海军演,除了历史上黄海带来的屈辱与灾难让中国对其他大国在黄海的军事行动抱有高度警惕外,还有现实的考虑。

最近的美韩联合军事演习使国人乃至全世界的注意力集中在黄海。

黄海位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北面和西面濒中国,东邻朝鲜半岛。

中国的主要河流,如淮河、碧流河、鸭绿江及朝鲜半岛的汉江、大同江、清川江等注入黄海,其因河水携带泥沙过多,使近呈黄色而得名。

黄海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是毗邻中国大陆的三大海域中最小的一个。

从地图上看,黄海是被中国山东半岛、江苏沿岸和朝鲜半岛包围着的一块半封闭状的海,日本九州岛往西的一部分也面对着黄海。

黄海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以欧亚大陆为代表的陆权势力与以太平洋为代表的海权势力利益碰撞之处,也是各大国进行角逐的舞台,历来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

日本军事历史学者司马辽太郎的话也许可以很好地说明黄海的地缘战略价值:“谁控制了黄海,谁就主导了在东北亚大陆说话的话语权。


纵观历史,黄海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甚至曾经改变过中国历史的进程。

中国是人类传统海洋大国和强国,首开中国数千年辉煌海战史先河的,就是发生在东周春秋晚期吴国和齐国之间的黄海海战。

公元前485年,吴国和齐国之间在黄海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海战,齐国获胜,直接扼制了吴国对北方地区的扩张和称霸战争。

公元663年在黄海爆发的白江村海战是中日关系史上的第一次战争,其结果是日本惨败,被迫停止了对朝鲜半岛的扩张,此后近1000年里,未曾向朝鲜半岛用兵。

日本也由此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积极向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巩固了大化改新的成果。

而中国则借此建立和巩固了东亚的朝贡体系,使之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该地区的国际关系模式。

公元1598年在黄海发生的露梁海战是援朝逐倭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

中朝联军在明朝水师将领陈璘的指挥下,在黄海的露梁海域打败日军最精锐的小西行长所部。

朝鲜水师名将李舜臣和明朝水师将领邓子龙在此役中牺牲。

露梁海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援朝逐倭战争的成功。

日本向朝鲜扩张的企图又一次受到严重挫折。

然而由于此战消耗军费及伤亡数字惊人,被称为明朝后期的“三大征”之一,明帝国因此耗尽了国力并激化了矛盾,导致前有农民起义,后有后金崛起的困境出现,并最终使明朝走向灭亡。

公元1894年的黄海大东沟海战的胜利终于使日本向亚洲大陆扩张的梦想成真。

而中华民族则因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大清帝国由此走向半殖民地的屈辱境地,由此产生的台湾问题一直影响到现在。

有资料显示,百年来我国从海上被入侵达84次之多,仅从黄海地区入侵的就达26次。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应付黄海及渤海方向的安全威胁,成立了北海舰队,因其拱卫京畿,装备精良,被称为“海上御林军”。

在冷战期间,北海舰队一度拥有中国海军所有的驱逐舰(当
时海军最大的水面战斗舰只)和核潜艇,是三大舰队中实力最强劲的一支,也是任务最为艰巨的一支。

冷战结束后,黄海依然不太平。

1994年美国航母“小鹰号”在黄海跟踪我核潜艇;2010年,黄海地区又发生“天安”舰事件,并由此引发地区局势紧张,美韩借此机会企图在黄海举行军事演习,遭到中国的强烈抗议后暂时作罢。

中国如此强烈地反对美韩黄海军演,除了历史上黄海带来的屈辱与灾难让中国对其他大国在黄海的军事行动抱有高度警惕外,还有现实的考虑:
第一,黄海的位置过于敏感,这里不仅毗邻中国经济发达的江苏和山东两省,同时也是京、津等重要城市的海上门户。

美韩联军在此进行军事演习,可将上述地区都纳入航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和舰载巡航导弹的射程之内,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第二,如果美韩联军在黄海进行军事演习,可借机熟悉该海域的地质水文情况。

将来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可以借机在此部署兵力,将中国海军最为精锐的兵种潜艇部队封堵在沿海浅滩,使其战场生存能力和突击能力大为下降从而被动挨打。

同时,美国还可将其“宙斯盾”战舰部署在该地区,拦截中国的弹道导弹,从而削减中国的核威慑能力。

第三,美韩联军在黄海进行军事演习,也可通过舰载或机载的侦察设备对中国沿海及内陆地区的情况进行抵近侦察。

这种行为将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安全。

然而,黄海对于中国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军事安全问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快的今天,环黄海经济圈已经开始形成。

这个包括中国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河北、辽宁和日本九州岛以及韩国全罗南道、全罗北道、忠清南道、京畿道、釜山、大田、仁川的经济圈人口超过3亿,贸易额和gdp都超过东盟自由贸易区,同时黄海已经成为东北亚海上物流中心,全球30大港口有3个在黄海。

可以说黄海的安全局势事关整个东北亚的安全。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黄海的和平与稳定对中国不仅仅意味着自身的国家安全问题,也意味着中国是否有能力和意愿去提供海上公共安全,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