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反应、反应速率方程
102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反应级数是由实验测定的。
例如:
r k0
r k[A]
零级反应
一级反应
r k[A][B] 二级,对A和B各为一级
r k[A]2[B] 三级,对A为二级,对B为一级
r k[A][B]-2
负一级反应
r k[A][B]1/2
(3) H Cl2 HCl Cl k3[H][Cl2 ]
(4) 2Cl M Cl2 M k4[Cl]2[M]
基元反应的反应物微粒(原子,分子等)数之和,称为 反应的分子数.
例如: 基元反应
(1) Cl2 M 2Cl M
反应速率r
k1[Cl2 ][M]
(2) Cl H2 HCl H k2[Cl][H2 ]
k 的单位随着反应级数的不同而不同。
可以提问题:上页几个具体反应准级数反应(pseudo order reaction) 在速率方程中,若某一物质的浓度远远大于其他 反应物的浓度,或是出现在速率方程中的催化剂 浓度项,在反应过程中可以认为没有变化,可并 入速率系数项,这时反应总级数可相应下降,下 降后的级数称为准级数反应。例如:
质量作用定律(law of mass action)
对于基元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 度的幂乘积成正比。幂指数就是基元反应 方程中各反应物的系数。这就是质量作用 定律,它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例如: 基元反应
(1) Cl2 M 2Cl M
反应速率r
k1[Cl2 ][M]
(2) Cl H2 HCl H k2[Cl][H2 ]
例如,下列反 H2 Cl2 2HCl 应为总包反应: H2 I2 2HI
H2 Br2 2HBr
第2节 基元反应动力学规律
[A] ln k1 t [A]0
写成指数形式:
[A] [A]0 exp- k1 t
1. 一级反应动力学
如果令[A]0= a,至 t 时刻反应物消耗的浓度为x,反 应物剩余的浓度为 a - x . 那么转化率为 y = x / a ,则:
a-x ln k1 t a
或
ln(1 - y ) k1 t
一、质量作用定律
某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Σ(与其有关的反应速率×相应的计量系数)
H2 ( g ) Br2 ( g ) 2HBr( g )
•总包反应对应的基元反应序列
r1 d [ Br2 ] k1[ Br2 ][ M ] dt
r2 k2 [ Br ][ H 2 ]
r3 r4 d [ Br2 ] k3 [ Br2 ][ H ] dt
3. 单纯 n 级反应
t =0 t =t
nA → P a 0 a–x x (2)速率的定积分式:(n≠1)
x
0
t dx kdt n 0 (a x )
(1)速率的微分式:
r=dx/dt=k(a-x)n
(3)半衰期的一般式:
1 1 1 kt n 1 n 1 1 n a (a x )
反应 微分方程 2 A → P ,速率方程: r = k2 [A]
2
d[A] 2 k 2 [A] 2d t
d [A] 2 k A [A] dt
积分方程
1 1 kA t [A] [A]0
y kA a t 1 y
令:[A]0= a, [A] = a –x (转化率 y = x / a )
第2节 基元反应动力学规律
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
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1. 概述反应速率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单位时间内化学反应物质的消耗量或生成量。
而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本文中,将详细探讨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
2. 反应速率常数的定义反应速率常数k是指当反应物浓度均为单位1mol/L时,反应速率v 的大小。
即对于简单反应aA+bB→cC+dD,其速率方程为v=k[A]^a[B]^b,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
3. 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定义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是指单个分子参与的反应速率常数,它描述了反应物的摩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举例而言,对于简单的一步反应aA+bB→cC+dD而言,其基元反应速率常数即反映了反应A和B的摩尔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4. 反应速率常数与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反应速率常数与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反应速率常数可以通过基元反应速率常数来推导或计算。
在温度确定的情况下,若已知所有基元反应速率常数,可通过一定的推导方法计算得到整体反应速率常数。
5.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在气相反应中,反应速率常数通常可以通过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以及活化能等参数来推导。
以气相反应为例,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通常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而基元反应速率常数可以通过分子碰撞理论以及能量分布等因素来进行计算和推导。
6. 结论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等参数的推导和计算,可以得到反应速率常数的数值,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
对于这一关系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7. 参考文献[1] 王庆柱, 康香, 郭世彬. 反应速率常数及其与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1(6):30-32.[2] 李明明, 赵兴军. 反应速率常数与基元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关系[J]. 化学动力学, 2005(4):25-27.8. 研究方法和实验分析为了深入研究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分析。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
速率方程为:v = k [NO]2[O2]
什么是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的反应,又称为简单反应。
化学反应式多数情况下不能说明反应的过程。
现实中有的反应是一步完成,而多数的反应需要经历若干个步骤才能完成。
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规律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即:基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数值相应方次乘积成正比;其方次即为各物质前面系数,均取正值。
从微观上看,反应物分子一般总是经过若干的简单反应步骤,才最后转化为产物分子的。
每一个简单的反应步骤,就是一个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步骤要求反应物一步变成生成物,没有任何中间产物。
按照基元反应定义,所有的可逆反应均为非基元反应。
种类:
基元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分子数之和称为反应分子数,按照反应分子个数可将基元反应划分为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具体如下:
1、单分子反应
方程式:A→产物
2、双分子反应
方程式:A+B→产物或者2A→产物
3、三分子反应
方程式:A+B+C→产物或者2A+B→产物或者A+2B→产物。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学案及训练)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学案及训练)知识梳理1.基元反应基元反应又称为简单反应。
是指反应中反应物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的反应,没有中间产物。
2.速率方程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计量数幂的乘积成正比。
如A→产物v=kc(A)A+B→产物v=kc(A)c(B)2A→产物v=kc2(A)3.速率常数上述速率方程中的k即为速率常数。
影响因素:温度、催化剂,与反应浓度无关4.应用反应速率的比较与计算,k值的计算。
强化训练1.(1)[2018·全国Ⅰ,28(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O5NO2+NO3快速平衡第一步N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第三步NO+NO3―→2NO2快反应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C.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答案AC(2)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 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 a________v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x 2SiHCl 3-k 逆x SiH 2Cl 2x SiCl 4,k 正、k 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 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 处的v 正v 逆=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答案 大于 1.32.(1)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 Bodensteins 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 2(g)在716 K 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 (HI)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下表: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 正=k 正x 2(HI),逆反应速率为v 逆=k 逆x (H 2)x (I 2),其中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则k 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K 和k 正表示)。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2)
r k[H ][A] r k ' [A]
积分速率方程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一级反应(first order reaction)
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的反应称为一级反应。常见的一级反应有放射性 元素的蜕变、分子重排、五氧化二氮的分解等。
226 88
Ra
222 86
1 y 2k2C A,0 1 y
二级反应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c0
ct=c0/(1+c0k2t)
1/2c0 1/4c0
1/8c0
0 t1/2 3t1/2 8t1/2 t
二级反应(纯二级反应)的特点
1. 速率常数 k 的单位为[浓度]
-1
[时间]
-1
2. 半衰期与起始物浓度成反比
t1/ 2
1 2k2CA,0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速率方程(rate equa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速率方程又称动力学方程。它表明了反应速 率与浓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或浓度等参数与 时间的关系。速率方程可表示为微分式或积 分式。
1 dc r f c v dt
微分式
ABC P 2A B P 3A P r k3[A][B][C] r k3[A] [B]
2
r k3[A]3
三级反应(纯三级反应)的特点
1.速率系数 k 的单位为[浓度]-2[时间]-1 2.半衰期 t1/ 2
9 2k3C A,02
3.
1 C A2
与t 呈线性关系
练习:推导纯三级反应的积分速率方程及半衰期关系
以lnt1/2~lna作图从直线斜率求n值。从多个实验数据 用作图法求出的n值更加准确。
速率方程(动力学方程)
速率方程中第一项中的 PNH31 表示生成物 NH3 对
正反应有阻抑作用;
而第二项 :
k 2
PNH3 P1.5
H2
表示存在逆反应,其中 PH21.5 的表示 H2 对逆反应有
阻抑作用。 12
例2
乙烯在 Cu 催化剂上加氢反应:
C 2 H 4 H 2 Cu catalysts C 2 H 6
20
注意:
零级反应 n = 0,多属某些多相表面催化反 应,但没有零分子反应。
因此,有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三分 子反应;
三个分子空间同时碰撞并发生反应的几率 很小,所以三分子反应很少;
没有四分子反应。
21
常见基元反应式:
单分子反应: A P 双分子反应: 2 A P
§7.3 速率方程(动力学方程)
一、基元反应
通常, 化学方程式仅为反应物与最终产物之间 的化学计量关系, 不代表真正实际的反应历程;
例如常见的(气相)反应: H2 + I2 2 HI (1)r∝[H2][I2] H2 + Cl2 2 HCl (2)r ∝[H2][Cl2]1/2
虽然计量式相同,各自的反应机理却不同。 1
基元反应具有简单的整数级数: n = 0,1,2,3
3 级反应已很少,无 4 级反应; n = 0 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如某些
条件下的表面催化反应或酶催化反应。
2)非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
由于速率方程较复杂,往往没有简单的整数级数; 反应级数可整数、分数、正数、负数,有时还无法确
A+BP 三分子反应: 3 A P
2A + B P A+B+C P
11.3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反应机理又称为反应历程,指组成宏观总反应的基
元反应的总和及其序列。在有些情况下,反应机理还要
给出所经历的每一步的立体化学结构图。 同一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有不同的反应机理。
了解反应机理可以掌握反应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好的驾
驭反应。
反应机理(reaction mechanism)
如前述三个总包反应的机理如下:
总包反应(overall reaction)
总包反应的速率方程应由实验确定, 其形式各不相同。例如: (1) H2+I22HI
r kcH 2 cI 2
(2)
(3)
H2+Br22HBr
H2+Cl22HCl
r
kcH 2 c Br2 k' c HBr 1 c Br2
r kcH 2 cCl 2
准级数反应(pseudo order reaction)
在速率方程中,若某一物质的浓度远远大于其他 反应物的浓度,或是出现在速率方程中的催化剂浓度 项,在反应过程中可以认为没有变化,可并入速率系 数项,这时反应总级数可相应下降,下降后的级数称 为准级数反应。例如:
(1)
r k[A][B] r k [B]
总包反应(overall reaction)
我们通常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只代表反应的化学计 量式,而并不代表反应的真正历程。如果一个化学计 量式代表了若干个基元反应的总结果,那这种反应称 为总包反应或总反应。
例如,下列反应为总包反应:
H 2 Cl 2 2HCl H 2 I 2 2HI H 2 Br2 2HBr
' '
[A] [B] ( k k [A]) 准一级反应
H 为催化剂 (k ' k [H ]) 准一级反应
第2节 基元反应动力学规律
= 165 s
例
某金属钚的同位素进行β放射,14 d 后,同位素 活性下降了6.85%。试求该同位素的: (1) 蜕变常数,(2) 半衰期,(3) 分解掉90%所需时间。
解:
1 a 1 100 -1 ln 0.00507d (1) k1 ln t a x 14d 100 6.85
M
1 ba
1 ba
1 1 1 1 (a x)(b x) b a ( a x ) ( b x )
dx k 2 a x b x dt
ln[(a-x)/(b-x)]~t作图,为直线
1 ba x ln k2 t a b ab x
200 79.52
67.87
70.91 74.45
已知反应开始前系统中只有AB,求该温度下的反应速 率系数 k 及 t1 / 2 。
例8-3 P254
解:设 p0,p 分别表示AB 的初始压力与 t 时刻的压力。 AB = A + B t=0 p0 0 0 t 时刻 p (p0 - p) (p0 - p) 此时系统的总压为 : p总= p + 2(p0 – p) AB在 t 时刻的压力为: p = 2 p0 –p总 t/s 0 p / kPa 50.65 t/s 120 p / kPa 30.39 20 46.60 150 26.85 50 41.03 180 23.81 80 35.43 200 21.78 100 33.43
d [ Br2 ] k4 [ Br ]2 [ M ] dt
d [ Br2 ] ? dt
d [ Br2 ] k1[ Br2 ][ M ] k3[ Br2 ][ H ] k4 [ Br ]2 [ M ] dt
基元反应、反应速率方程
第二、三节 基元反应、反应速率方程
第二节 基元反应
一. 计量方程与机理方程
计量方程: 只表示反应前后的物料平衡关系。例如:
2O33O2
机理方程: 表示实际反应过程(反应历程)的方程。 例如上述反应经历了两个步骤:
第三节 反应速率方程
微分速率方程:恒温下以微分形式表达的反应速率r与各反应 组分浓度的函数关系式, 又称为反应的速率方程(rate equation):
r = f(c)
速率方程也可用积分形式表达为反应组分浓度与时间的 函数关系式,称为反应的积分速率方程或动力学方程(kinetic equation):
对某基元反应A+2D G, 由质量作用定律可得:
r kcAcD2
k: 反应速率常数
对总包反应, 例如:
H2+I2 2HI
可分解为两步基元反应:
(1) I2+M(高能)
k1 k2
2I+M(低能)
快
(2) H2+2I k 3
2HI
慢
反应(1)中正反应速率为: 逆反应速率为:
r1 = k1cI2cM r2 = k2cI2cM
一.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 质量作用定律
反应(2)的速率为: r3 = k3cI2cH2 实验表明, 反应(1)的速率快, 能迅速达到平衡,则:
k1cI2cM = k2cI2cM
整理得:
cI2
k1 k2
cI2
反应(2)的速率慢, 总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2)的速率
基元反应速率方程
∵ ∴
1
变化的可能性 研究化学变化 变化的现实性
化学热力学:解决变化的方向、限度及变化过程的能量转化。
化学动力学:解决变化的速率及分析变化的具体过程。
化学动力学(chemical kinetics):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rate of reaction)和反应机理(mechanism of reaction)的化学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反 应机理,探索物质结构与反应能力之间的关联。 研究方法:
B0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
可以表达为:
B
B
反应速率r :反应进度 ζ 随时间的变化率。
dξ 1 dn B r dt B dt
def
这样定义的反应速率r与所选取的物质无关, 但与化学反应计量式的写法有关。
定义
1 dξ υ V dt 3
恒容条件:反应速率可用某组分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表示。 ∵ dcB=dnB/V;∴
6
反应的机理:揭示一个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反应过程 中经历的实际反应步骤。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否为基元反应必须通过实验才能确定。
二、基元反应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rate equa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 : 表示反应速率与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浓度及影响反应的各种 因素之间的关系,也称为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最为简单。
a b
浓度影响:c
B
浓度以外因素影响:K
速率常数 k反映了除浓度以外的其它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不同的反应,k值不同;即使同一反应,当温度、溶剂、催
速率方程式
速率方程式
速率方程,是指化学反应中利用反应物浓度或分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方程。
速率方
程能够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作用物(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压或浓度的关系。
例如,对于一
个化学反应m A + n B → C,假设基元反应为αA+dD=gG+hH,则反应速率V为: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m A + n B → C {displaystyle mA+nBrightarrow C}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与复杂反应速率方程相比较)的一般形式写作:在这个方程中,[ X ] {displaystyle } 表示
一种给定的反应物X {displaystyle X} 的活度,单位通常为摩尔每升(mol/L),但在实际计算
中有时也用浓度代替(若该反应物为气体,表示分压,单位为帕斯卡(Pa)。
k {displaystyle k} 表示这一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温度、离子活度、光照、固体反应物的接触
面积、反应活化能等因素有关,通常可通过阿累尼乌斯方程计算出来,也可通过实验测定。
指数x {displaystyle x} 、y {displaystyle y} 为反应级数,取决于反应历程。
在基元反应中,反应级数等于化学计量数。
但在非基元反应中,反应级数与化学计量数不一
定相等。
复杂反应速率方程可能以更复杂的形式出现,包括含多项式的分母。
上述速率方程
的一般形式是速率方程的微分形式,它可以从反应机理导出,而且能明显表示出浓度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便于进行理论分析。
Classified as Internal。
2.2反应速率方程_吴元欣_化学反应工程
第2章反应动力学基础2.2反应速率方程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压力、溶剂、催化剂,定量描述反应速率与温度及浓度的关系式叫做速率方程或动力学方程,即(2.11)对于基元反应: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得:(2.12)对于非基元反应,则要将反应分解成基元反应来研究:分解成基元步骤如下:速率控制步骤:所有反应步骤中速率最慢的一步。
非速率控制步骤:达到平衡或等于速率控制步骤的反应速率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2.14为速率控制步骤):(2.17)对于非速率控制步骤(2.13)而言,根据平衡关系得到如下的关系式:或然而也存在这样的非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情况,如下面的这个反应:2NO+O2→2NO2假设机理如下:NO+NO→2(NO)所以有:反应速率化简得:仍对上述反应,假设机理如下:按照非基元反应的速率的推导反应速率如下:反应速率化简得:注意:由机理可以推导出方程,而由方程推到的机理却不是唯一的。
幂函数型的速率方程:对于可逆反应而言,如对下面这个反应有:平衡时:则有,设A、B及R均为理想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由热力学可知,ν:化学计量数,表示速率控制步骤出现的次数如在下面的反应中,其值为2速率控制步骤下面我们以例题2.2为例来了解速率方程的推导过程:例2.2等温下进行醋酸(A)和丁醇(B)的酯化反应:醋酸和丁醇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2332和1.16kmol/m3。
测得不同时间下醋酸转化量如下:试求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解:由于题给的数据均为醋酸转化率低的数据,且丁醇又大量过剩,可以忽略逆反应的影响。
同时可以不考虑丁醇浓度对反映速率的影响。
所以,设正反应的速率方程为:根据题给数据,由醋酸的初始浓度减醋酸转化量得到c A值,列于表2.2-1。
然后用多项式回归c-t关系,结果为c=0.0005t2-0.0132t+0.2313,(R2=0.9978)再根据c~t关系求出(结果见表2.2-1)最后,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中的;目标函数结果为表2.2-1原始数据及计算结果t(h)012345678c A(mol·m-3)0.23320.21680.20590.19660.18790.17920.17230.16490.1592r实验0.01320.01220.01120.01020.00920.00820.00720.00620.005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和反应机理
汇报人:XX
目录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与反 应机理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和反 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 浓度的关系
速率方程的推导过 程
速率方程的形式和 意义
速率方程的应用和 限制
速率方程是描 述化学反应速 率与反应物浓 度的关系的数
研究方向:深 入研究反应机 理,探索新的 反应路径和机
理
挑战:提高反 应速率和选择 性,解决反应 过程中的能源
和环境问题
发展趋势:利 用计算机模拟 和人工智能技 术,预测和优 化化学反应过
程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化学与其 他学科的交叉 合作,推动化 学反应研究和
应用的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确定反应速率方 程:通过实验数 据拟合反应速率 方程,探究反应 机理
反应机理验证: 通过实验结果与 理论预测的对比, 验证反应机理的 正确性
反应机理应用: 利用反应机理指 导实验设计和优 化,提高实验效 率和产物收率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分 析反应机理的适 用范围和局限性, 为进一步研究提 供依据
单击添加标题
反应机理的应用:一旦验证了反应机理,就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学 研究中,为新材料的开发、药物合成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和反应机理的研究 进展
计算机模拟技术:用于预测化 学反应的机理和速率
高能光谱学技术:用于研究反 应中间体的结构和性质
激光技术:用于控制化学反应 的条件和过程
速率方程在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 反应过程。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些概念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些概念质量作用定律: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为剧烈。
显然,反应物浓度越大,活化分子浓度也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实验表明: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幂(幂次等于反应方程式中该物质分子式前的系数)的乘积成正比,这一规律称为质量作用定律, 对某一基元反应:c C +d D ─→ y Y + z Z其表示式为:υ= k c ·{c (C)}c ·{c (D)}d (2.2.2)式中υ为反应的瞬时速度,物质的浓度为瞬时浓度, k c称为反应速率常数,式(2.2.2)称为经验速率方程。
例如: (1) 2NO 2 ─→ 2NO + O 2υ1 ∝ {c (NO 2)}2 υ1= k 1·{c (NO 2)}2(2) NO 2 + CO ─→ NO + CO 2υ2 ∝ c (NO 2)·c (CO) υ2 =k 2·c (NO 2)·c (CO)一定温度下,不同反应的k 值往往不同。
对同一个反应来说,k 值与反应物浓度、分压无关,只与反应的性质、温度及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k 值越大,表明给定条件下的反应速率越大。
必须指出,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由反应物一步就直接转变为生成物的反应──基元反应(亦即简单反应)。
大多数化学反应其反应物要经过若干步基元反应才能转变为生成物,这类复杂反应称为非基元反应,对非基元反应来说,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非基元反应中的每一步基元反应,因此,一般不能根据非基元反应的总反应直接书写速率方程。
例如,非基元反应:2NO + 2H 2 ─→N 2 + 2H 2O 根据实验测定结果,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υ =k ·{c (NO)}2·c (H 2) 而不是 υ =k ·{c (NO)}2·{c (H 2)}2 原因是该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慢) 2NO + H 2 ─→N 2 + H 2O 2 第二步(快) H 2O 2 + H 2 ─→2H 2O由于第一步反应进行得慢,成为影响整个非基元反应快慢的决定性步骤,所以总反应的快慢就取决于第一步反应的速率,即:υ =k ·{c (NO)}2·c (H 2)在书写速率方程式时,请注意以下情况:(1) 稀溶液中有溶剂参加的化学反应,其速率方程中不必列出溶剂的浓度。
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
k1
N2O5
k-1
NO 2 NO 3
①
NO 2 NO3 k32NO2
③
(1) 若NO和NO3均为活泼的中间物,试用恒稳态处理法求O2 的生成速率。
(2) 若步骤②为慢速反应,试用平衡态处理法求O2的生成速 率。
解(1): O2 k2NO 2 NO 3
d d
NO
dt
NO
dt
3
k2NO 2 NO3 k3NONO3 k1N2O5 k1NO 2 NO 3
0 k2 NO
2
NO
3
k3
NO
NO
3
0
例:N2O5气相分解反应的机理如下:
2Cl
(快)
Cl CO M kk22 COCl M(快)
COCl Cl 2 k3 COCl 2 Cl ( 慢)
例:
C O C l 2 C O C l 2
Cl 2 kk11 2Cl (快)
Cl CO M k2 COCl M (快) k2
COCl Cl 2 k3 COCl 2 Cl (慢)
链反应机理
H 2 B r2 2HB r
(3)链终止Br2 M k1 2Br M
失去传两递个活活性B性r;传 或递H与物2器相壁碰k相2形碰成,稳H形B定r成分稳子H定或 分发子生,岐放化, 出的能量被器H壁 吸B收r,2 造成k3 反应H停B止r 。Br
H HBr k2 H 2 Br
lnk1
1 2
ln
k1
Ea
E3
E2
E2
1 2
dT E1 E1
例:
2N O O 2 2N O 2
NO NO kk11 N2O2 (快)
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的区别和通联一、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的概念1. 基元反应:指单一分子之间发生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只与一个分子的变化有关。
2. 非基元反应:指多个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反应,其反应速率与多个分子的变化有关。
二、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的特点1.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存在简单的关系。
2. 反应速率只与一个分子的变化有关。
3. 速率方程往往具有简单的表达形式,如一阶反应速率方程或二阶反应速率方程。
三、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的特点1. 反应速率与多个反应物的浓度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2. 反应速率与多个分子的变化有关。
3. 速率方程往往具有复杂的表达形式,如三阶反应速率方程或复合反应速率方程。
四、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之间的通联1. 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都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数学方程。
2. 无论是基元反应还是非基元反应,都可以利用速率常数、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次数等参数来表达反应速率的数学关系。
3. 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和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都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建立和求解。
五、不同类型反应速率方程的应用1. 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在研究简单化学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规律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在研究复杂化学反应机理和复杂体系中的反应速率规律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和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理论,对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论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是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和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规律的重要工具。
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但又存在着一定的通联和相互作用。
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理解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有助于揭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对于指导工业生产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作为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工具,在化学动力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元反应 速率方程
基元反应速率方程
在化学动力学中,基元反应是指由一个分子或一个反应中间体直接转变为反应产物的元素步骤。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描述了该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一般来说,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速率 = k[A]^m[B]^n[C]^p...
其中,速率是反应的速率,描述了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产物生成的量;k表示反应速率常数,是与温度有关的常数;[A]、[B]、[C]表示反应物的浓度,m、n、p等为对应反应物的反应级数,表示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一些简单的基元反应,可以根据实验结果直接确定速率方程中各反应物的反应级数。
例如,对于双分子的基元反应,速率方程为一级反应,即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对于三分子的基元反应,速率方程为二级反应,即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需要注意的是,速率方程中的反应级数是实验结果得出的,与反应机理无关。
在确定反应级数时,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不同反应物浓度下的速率,利用统计方法,将浓度与速率的关系用最佳拟合方法表示出来,从而确定反应级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反应分子数
参加基元反应的分子数目称为反应分子数。 参加基元反应的分子数目称为反应分子数。此处的分 反应分子数 子应理解为分子、离子、自由原子或自由基的总称。已知 子应理解为分子、离子、自由原子或自由基的总称。 的反应分子数只有1、 和 。 的反应分子数只有 、2和3。
第三节 反应速率方程
第三节 反应速率方程
k
3
k1 k2
2I+M(低能 低能) 低能 2HI r1 = k1cI2cM r2 = k2cI2cM
快
反应(1)中正反应速率为 反应 中正反应速率为: 中正反应速率为 逆反应速率为: 逆反应速率为
一.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
反应(2)的速率为: 反应 的速率为: 的速率为 r3 = k3cI2cH2 k1cI2cM = k2cI2cM 整理得: 整理得
α、δ、ε……: 实验测得的各反应物的级数。 实验测得的各反应物的级数。
反应的总级数: 反应的总级数: n=α+δ+ε+…… 注意:各反应物的级数与其计量系数 、 、 无关。 注意:各反应物的级数与其计量系数a、d、e……无关。 无关
二. 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
说明: 说明: (1) 反应级数可以是整数 也可以是分数 可以是正数 也可以 反应级数可以是整数, 也可以是分数; 可以是正数, 是负数或零; 有些反应也可能无级数可言; 是负数或零 有些反应也可能无级数可言 (2)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不同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不同; (3) 由于其他与反应速率有关的反应物浓度保持恒定(或近似恒 由于其他与反应速率有关的反应物浓度保持恒定 或近似恒 定), 而使反应速率只与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的一级反 应 , 又 称 为 假 一 级 反 应 或 准 一 级 反 应 (pseudo first-order reaction); 例如蔗糖水解反应即可视为准一级反应: 例如蔗糖水解反应即可视为准一级反应: r = kc蔗糖
k1k3 = cI2 cH2 = k总cI2 cH 2 k2
k1、k2、k3: 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 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 k 总:为总包反应的速率常数。 为总包反应的速率常数。 为总包反应的速率常数
二. 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
总包反应的速率方程应由实验确定, 其形式各不相同。 总包反应的速率方程应由实验确定 其形式各不相同。例 如: (1) H2+I2→ →2HI H2+Br2→ →2HBr H2+Cl2→ →2HCl
2 c I
实验表明, 反应(1)的速率快, 能迅速达到平衡,则: 实验表明, 反应 的速率快, 能迅速达到平衡, 的速率快
k1 cI 2 = k2
反应(2)的速率慢, 总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2)的速率 反应 的速率慢, 总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 的速率 的速率慢
r总 ≈ r3 = k c c
2 3 I H 2
r = kc H 2 c I 2
(2)
r=
kc H 2 c Br2 k' c HBr 1+ c Br2
(3)
r = kcH 2 cCl 2
反应(1)和 的速率方程的比例常数 称为反应速率常数 的速率方程的比例常数k称为 反应 和(3)的速率方程的比例常数 称为反应速率常数 (reaction-rate constant)或比反应速率 或比反应速率(specific reaction rate), , 简称速率常数 比速率。 速率常数或 简称速率常数或比速率。
一.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
质量作用定律:在恒温下, 质量作用定律:在恒温下 基元反应的速率正比于各反应物浓 度幂的乘积, 度幂的乘积 各浓度幂中的指数等于基元反应方程中各相应反 应物的系数。 应物的系数。 注意:对于总包反应 只有分解为若干个基元反应后, 注意:对于总包反应, 只有分解为若干个基元反应后 才能逐个 运用质量作用定律。 运用质量作用定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
(4) 同一化学反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级 数。 例如在含有维生素A、 例如在含有维生素 、 B1 、 B2 、 B6 、 B12 、 C、 叶酸 、 、 叶酸、 烟酰胺等的复合维生素制剂中, 叶酸的热降解反应在323 K 烟酰胺等的复合维生素制剂中 叶酸的热降解反应在 以下为零级反应, 以上为一级反应。 以下为零级反应 在323 K以上为一级反应。 以上为一级反应
二. 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
速率方程中, 各反应物浓度幂中的指数, 速率方程中 各反应物浓度幂中的指数 称为该反应物的 级数; 所有反应物的级数之和, 称为该反应的总级数 总级数或 级数 所有反应物的级数之和 称为该反应的总级数或反应级 数(order of reaction)。 。 aA+dD +eE +……→ →G → 其反应速率方程具有反应物浓度幂乘积的形式: 其反应速率方程具有反应物浓度幂乘积的形式 dc A δ ε rA = = k A c α c D cE A dt
二. 基元反应与总包反应
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由反应物微粒 分子、原子、 分子、 基元反应 :由反应物微粒(分子 原子、 离子或自由基等)一步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 一步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 离子或自由基等 一步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 总包反应(overall reaction):由多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反应,又 总包反应 :由多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反应, 称为复杂反应(complex reaction)。 称为复杂反应 。 例如H 的气相反应: 例如 2和I2的气相反应 H2+I2 2HI 这是一个总包反应, 由以下基元反应组成: 这是一个总包反应 由以下基元反应组成 (1) (2) I2+M(高能 高能) 高能 H2+2I 2HI 2I+M(低能 低能) 低能
微分速率方程:恒温下以微分形式表达的反应速率 与各反应 微分速率方程:恒温下以微分形式表达的反应速率r与各反应 组分浓度的函数关系式, 又称为反应的速率方程 速率方程(rate equation): 组分浓度的函数关系式 又称为反应的速率方程 r = f(c) 速率方程也可用积分形式表达为反应组分浓度与时间的 函数关系式, 称为反应的积分速率方程 动力学方程(kinetic 积分速率方程或 函数关系式 , 称为反应的 积分速率方程 或 动力学方程 equation): : c = f(t)
一.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
对某基元反应A+2D→ G, 由质量作用定律可得 → 由质量作用定律可得: 对某基元反应
2 r = kc A c D
k: 反应速率常数 H2+I2→ 2HI
对总包反应, 例如: 对总包反应 例如 可分解为两步基元反应: 可分解为两步基元反应 (1) (2) I2+M(高能 高能) 高能 H2+2I
单击网页左上角“后退”退出本节 单击网页左上角“后退”
第二、 第二、三节 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反应速率方程
第二节 基元反应
一. 计量方程与机理方程
计量方程: 只表示反应前后的物料平衡关系。例如: 计量方程 只表示反应前后的物料平衡关系。例如 2O3→ 2 →3O 机理方程: 表示实际反应过程(反应历程 的方程。 反应历程)的方程 机理方程 表示实际反应过程 反应历程 的方程。 例如上述反应经历了两个步骤: 例如上述反应经历了两个步骤 (1) (2) O3 O+O3 O2+O 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