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 (2)
2升华和凝华
A.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
B.钢水浇铸成钢球
C.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
D.早晨有浓雾
4.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的实验中,只要对烧瓶微微 加
热即可,这是为了防止碘温度过高,出现熔化现象 ,为了达到
此目的,在装置上可以使用水浴 法。
物理
一、填空题
◆ 课堂基础训练 ◆
1.在北极,当气温降低到-50 ℃的时候,人们发现自己吐出来的
点为 3 410℃。
5.即使在0 ℃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升华 .
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 吸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
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液于化
现象,需放要热
。
物理
6.据报载,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果蔬脱水新方法——升 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在低压的环境 中,使冰直接从 固 态变为 气 态。
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
物理
二、选择题
1.食品运输中,常使用干冰,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
(D)
A.液化放热
B.凝华放热
C.熔化吸热
D.升华吸热
物理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C ) A.铁水被铸成工件 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 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
物理
3.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
水汽直接变成细小的雪花。这些小雪花如果互相碰撞,还会发
出声响,好像翻动书页的声音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填
物态变化的名称)。
物理
2.“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 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降低 而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凝华 而形成的;雪后寒是由于雪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2)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知道升华和凝华定义
2.学生初步体验带回的录像视频。
课件展示自选课题结果
维点拨。
己说出来,启发学生运用比较法、理想实验推理法、
验并改进实验方案,
评语。
例如:碘:启发学生用热空气加热;干冰:根据课前错题本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实验探究;霜:启发学生猜想霜的形成条件,
想启发学生设计制霜实验,
串的形式展现。
例如:如何获得较多的水蒸气?反过来如何使容器
人工制霜实验
——物态变化现象准确辨别
应用展示干冰制造舞台烟雾创意展示碘遇淀粉变蓝
查看答题情况柱状图
归纳总结
1. 解释现象:qq群讨论包有樟
脑丸的棉布燃烧后,棉布未
烧破的原因。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试题答案及解析1.今年夏季,我市进行了人工降雨,使用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固体干冰,使用固体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应用了干冰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特点。
【答案】升华吸收【解析】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可以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的温度快速下降,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实现人工降雨.【考点】升华吸热2.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答案】D【解析】A: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B: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C: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D: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考点】物态变化3.初冬的早晨,常常看到草地上有一层霜,这层霜是(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服经过数个星期变干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答案】凝华升华【解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雪、冰花、雾凇的形成也都是凝华现象;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冰直接变为水蒸气了,是升华,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会变细,也是由于钨直接升华了。
【考点】升华和凝华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箱子里的樟脑丸,过些时间变小B.固态碘变成气态的碘蒸气C.冬天,窗玻璃上结冰花D.白炽灯用久了,钨丝变细【答案】C【解析】升华是固态变成气态现象,ABD都是升华现象。
凝华是气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冬天,窗玻璃上结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华现象,所以C正确【考点】升华5.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口中呼出的“白气”冰冻的衣服晾干玻璃上的“冰花”河面上的冰块【答案】B【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A、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故A错误;B、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B正确;C、玻璃窗上有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错误;D、河面上的冰块,是河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6.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答案】C【解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粹后的粉末,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固态的卫生球升华成卫生球的蒸气.遇到树枝凝华成“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是固态的卫生球又慢慢升华成了卫生球的蒸气。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2)分析
烧黑的灯泡
钨丝 固态
吸 热
升华
钨蒸气 气态
放
热 凝华
钨的 颗粒
固态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1.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2.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的 升华吸热来降温,防止食 品腐烂变质。
人工降雨
干冰(固态 升华
二氧化碳)热Biblioteka 凝华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二氧化碳气体 冰晶 小水珠
雨
总结: 物态变化
物态之间的变化
固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液态
汽化(吸热)
气态
液化(放热)
想一想:你能举出生活中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或 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例子吗?
?
熔化 (吸热)
汽化 (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液化 (放热)
?
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吗?
思考
舞台上“烟雾缭绕”的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实验器材: 烧瓶、橡皮塞、酒精灯、铁架台 1、实验前, 猜想:把碘加热会 ? 2、实验过程中,给烧瓶里的碘 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有无 液态碘出现?
请举例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寒冷的冬天, 在窗玻璃上会出 现冰花
电灯泡用的时间长了, 就会发黑
举例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a.严寒的冬天, 一直冰 冻 冰的 冻衣服也能晾干。
★潮湿衣服晾干 a
b.放在衣厨中的樟脑丸 会越变越小,最后消失。
b
c.在寒冷的冬天, 在玻璃 窗的内表面会有冰花。
★秋冬季节, 玻璃窗上会“出
汗”出。 汗 c
d.冰棍外表的 “白白粉粉” d
专题4.7 升华与凝华(原卷版+解析)
20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4章物质的特性4.7升华与凝华目录 (1) (2) (3) (4) (6)一、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真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和凝华是相反的过程。
3.现象和应用(1)衣柜里的樟脑球,时间放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这是樟脑球升华现象。
(2)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在阴凉处也会变干,这是冰的升华现象。
(3)有微风的、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针状雾淞,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4)夏天从冰柜里拿出来的棒冰纸外面的冰霜是水蒸气凝华现象。
(5)普通灯泡用久了,玻璃内壁发黑,这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而形成的。
4.升华和凝华的微观解释:升华是固态物质表面的分子克服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进入空气中的过程,而凝华则是气体分子碰到固态物质的表面,并被固态物质分子的引力所束缚的过程。
【重要提醒】①升华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人们常利用升华吸热的特性来降低物体的温度。
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的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因此对一些常见现象要记住。
二、云、雨、雪、雾、露的形成云:由水蒸气温度降低后凝结成的小水珠、小冰晶聚集而成。
雨:当小水珠和小冰晶变成大水滴时就下雨了。
雪:如果云内的温度很低,小水珠也会凝固成小冰晶,冰晶增大后就会下雪。
雾:在没有风时,暖湿气流(水汽)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雾。
露:夜间的温度比白天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在植物或其他物体表面上液化形成的。
霜: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体和植物而凝华形成的。
【相同点】都是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形成的位置为:云、雪、雨在高空,雾在低空,露、霜在地面。
1.物态变化小结(1)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三个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
(3)三个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
(4)三个互逆过程: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
2.4-升华和凝华课件(2)
B.露
C.霜
D.雨
4.下列各组物态变化中,都放出热 的是( D ) A.熔化 液化 凝华 B.汽化 凝华 凝固 C.熔化 汽化 升华 D.液化 凝固 凝华
5.当温度是-2℃时,水这种物质
的存在方式是( D )
A.冰和水
B.只有冰
C.可能有水
D.冰和水蒸气
6.夏天,小明去商店买冰糕,当售货 员从冰柜中拿出冰糕时, 发现包装 纸上结满了“白霜”,这是凝华 现 象; 他剥开冰糕包装纸,看到冰糕 冒“白气”,这是液化 现象;他把冰 糕放在杯子里,一会儿杯子的外壁 “出汗”,这是液化 现象;不一会儿 杯子里的冰糕全部成了液体,这是
干冰升华、水蒸气凝华、小冰晶熔化
小资料:
制造“舞台白雾”时,把干冰颗 粒倒在大盘里,由于干冰很快 变成二氧化碳,使周围空气迅 速降温,再用风扇把冷空气缓 缓吹向舞台,于是一路上冷空 气便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 成小水珠,从而形成“白雾”。
想一想: 1.制造“舞台白雾”过程中经历了 哪些物态变化?
分析:冬天,室内气温高,空气 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遇到比空 气冷得多的的玻璃后,可以放出 热量,在玻璃的内表面直接凝华 成冰花。
答: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上遇冷 放热凝华成冰花,附着在玻璃的 内壁。
知识应用
1.解释下列现象
•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着的衣服 也会变干 •放在衣厨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会有冰花 •电灯泡用得时间长了,电灯泡上会 发黑
干冰的升华、水蒸气的液化
2.为什么周围的空气温度为下降?
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D )
A.夏天,冰棍上面有一层白霜 B.夏天,冰块上面冒白气 C.潮湿的天气里,自来水管外面会 出汗 D.用久了的灯泡钨丝会变细
4.7升华与凝华(讲义)(原卷版)2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七节升华与凝华【知识点分析】一.升华和凝华1.定义:物质从固态真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华。
2.吸放热情况: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和凝华是相反的过程。
3.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消失干冰消失冻住的衣服变干4.常见的凝华现象:雾凇窗花雪糕上的霜二.云、雨、雪、雾、露、霜云雨雪雾露霜【三态变化的特点】1.汽化,熔化,升华吸热2.液化,凝固,凝华放热3.相关的转化是相反的。
【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去年冬天,百山祖风景区出现美丽雾凇,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雾凇是水蒸气发生了()A.熔化B.液化C.升华D.凝华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湖面结冰,这是凝固现象B.夏天在早晨的树叶上常有露珠产生,这是液化现象C.冬天放在室外结冰的湿衣服也能干,这是凝华现象D.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这是蒸发现象3.电冰箱是常用家用电器。
小明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以下是小明对所看到的这些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将水放入冷冻室后不久,水便结成冰凝固B.夏天打开电冰箱门,门口有一团白雾汽化C.放在冷冻室里的棒冰包装纸上有白色的霜凝华D.从电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瓶壁上有水滴液化4.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诗词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呜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5.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6.如图甲是登山爱好者在安吉龙王山拍到的雾凇美景。
下列事例与雾凇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A.冬天清晨河面上的白雾B.夏天狗吐出舌头C.用久的灯泡内壁变黑D.衣柜中变小的樟脑丸7.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C.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8.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雾是汽化现象B.露是液化现象C.霜是升华现象D.雪是液化现象9.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种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凝华过程C.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D.丙为液态,由丙到甲是汽化过程10.如图所示,在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中,“碘锤”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主要原因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7℃、沸点是184.4℃)A.使“碘锤”中的碘受热均匀B.使实验中产生的碘蒸气更多C.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确保碘不会熔化D.水的沸点低于碘的沸点,确保碘不会汽化11.下面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B.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D.冰箱的制冷剂应该在冰箱冷冻室汽化,在冰箱冷凝器液化1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液②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出现湿润现象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玻璃窗上出现了冰花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3.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A.气化,升华B.液化,凝华C.凝固,凝华D.升华,熔化14.小花从冰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她发现不一会儿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自动消失了。
3-4升华和凝华(解析版)
3.4升华和凝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过关(共2小题)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升华的过程要不断吸热,凝华的过程要不断放热,干冰是一种很容易升华的物质,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上的烟雾效果。
【答案】升华;凝华;吸热;放热;升华【解答】解:升华指的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凝华指的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放热;干冰是一种很容易升华的物质,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上的烟雾效果。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吸热;放热;升华。
2.如图是一个知识网络图,请按要求作答。
(1)A:气态(填一种物质的状态)。
(2)B:液化(填一个物态变化名称)。
(3)C:寒冬玻璃上出现的冰花(举出一例自然现象)。
(4)D: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1)气态;(2)液化;(3)寒冬玻璃上出现的冰花;(4)放热。
【解答】解:(1)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故A是气态;(2)B: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3)C: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自然现象如寒冬玻璃上出现的冰花;(4)D: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故答案为:(1)气态;(2)液化;(3)寒冬玻璃上出现的冰花;(4)放热。
二.过关检测(共8小题)3.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答】解:①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③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④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
第4节 升华和凝华2
第4节升华和凝华课题升华和凝华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知道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介绍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试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碘、樟脑丸、水循环挂图、热水等教学难点理解大自然中水循环时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吸、放热情况,能正确说出云、冰、霜、雪等的形成过程.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过程要吸热.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过程要放热.3.实验中的升华与凝华:给密闭烧瓶中的碘加热,过一会儿固态碘直接升华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停止加热后,直接凝华变成固态碘,附着在烧瓶内壁上.4.自然界中的升华与凝华:雪、霜、冰花、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冬季的冰雕逐渐变小属于升华.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备课笔记新课导入我们知道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并发言.生:应该可以吧,比如固态空气清新剂过一段时间后变小了,甚至消失了.这就是固态的空气清新剂直接变成了气态,并飘散到空气中去了.同学们说得很正确,固态物质是可以直接变成气态的,那么气态物质是否也可以直接变成固态呢?请大家举例说明.生:气态物质也可以直接变成固态,比如深秋和初春时出现的霜就是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体小冰晶.同学们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升华和凝华.进行新课升华、凝华1.升华教师向学生演示“人造雪景”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演示实验(人造雪景):在一个烧瓶内放入少许樟脑丸粉末,然后加热,樟脑丸消失,再将一枯树枝放入烧瓶内,这时便可以看到气态的樟脑丸在枯树枝上变成雪花状.学生仔细观察后,提出疑问:这个实验真神奇,樟脑丸粉末是如何跑到枯树枝上的?同学们问得很好,这个实验涉及了两个物态变化,首先是固态的樟脑丸粉末在受热后,直接由固态变成了气态,这个过程就是升华,然后是气态的樟脑丸遇到冷的枯树枝又凝结成了固态樟脑丸,这个过程叫做凝华,我们一会儿再学.板书: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2.识别升华现象时要抓住“两个状态,一个关键词”:初状态(固态)、末状态(气态)、关键词[直接(不经历液态)]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升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你见过的升华现象.生1:冬天,放在外面的结冰的衣服,过一段时间后衣服干了(冰没有熔化).在衣服干了的过程中,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生2:用久了的灯泡会变暗,仔细观察发现钨丝变细了.钨丝变细的原因是钨丝由固态直接变成了钨蒸气.【例1】(多媒体展示)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口袋里的樟脑丸变小了B.路边的“雪人”没有融化却越变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C.霜的形成D.碘放在火上烤一烤,产生紫色的气体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辨别升华现象.升华现象就是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樟脑丸、雪、碘都是固态,后来都变成气体,故选项A、B、D都是升华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而成,不属于升华现象.答案:C2.凝华教师引导学生做教材P64“想想做做”的实验: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注:装有碘的试管一定要塞紧盖子,以防碘蒸气外泄),发现碘固体消失了,产生了紫色蒸气;再将该试管放入凉水中,紫色蒸气消失,碘蒸气变成了固体碘.备课笔记规律总结:(1)在升华、凝华这两种物态变化中并不存在液态这一环节.(2)升华、凝华的形成及其进行的快慢与温度、物质自身的性质有关,如室内的水蒸气只有遇到寒冷的窗玻璃等物体才会凝华,白炽灯中的灯丝是由金属钨制成的,只有在高温下钨才会升华,使灯丝变细.(3)初中阶段涉及升华、凝华的现象不多,主要是碘、冰、樟脑丸、干冰这几种物质的升华;霜、雪、雾凇、冰花、冰晶等物质的形成过程是凝华.进行新课请同学们试着分析这个实验的过程.生1:放入热水中时,固体碘不见了,试管内看到有紫色蒸气产生,这说明固态碘受热升华成碘蒸气.生2:放入冷水中时,紫色碘蒸气消失了,试管壁上有黑色固体产生,这说明气态碘蒸气遇冷变成了固态碘.同学们分析得很对,固态物质直接变成气态物质是升华现象,它的逆过程气态物质直接变成固态物质是凝华现象.板书:1.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2.识别凝华现象时要抓住“两个状态,一个关键词”:初状态(气态)、末状态(固态)、关键词[直接(不经历液态)]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凝华现象,它也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你见过的凝华现象.生1: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粒.生2:寒冷的冬天,早晨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凝华成固态冰,形成冰花.【例2】(多媒体展示)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B.房间窗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D.正在跑步的人嘴中呼出“白气”解析:A项中结冰的衣服变干的过程中,固态的冰变成水蒸气,属升华;B项中窗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的过程中,室内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变成冰晶(冰花),属凝华;C项中湖面的冰晶是由水冻成的,属凝固;D项中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由此可见,本题选B.答案:B升华吸热、凝华放热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我们知道汽化和液化互为相反过程,熔化和凝固互为相反过程,升华和凝华互为相反过程.已知一个过程为吸(放)热过程,则它的逆过程一定为放(吸)热过程.下面请同学们试着来分析升华和凝华的吸放热情况.生1:我们在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时,把装着固态碘的试管放入热水中后,出现了固态碘升华成碘蒸气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热水对碘加热了,因此碘的升华过程是吸热过程.生2:我们把装着碘蒸气的试管放入冷水中时,出现了碘蒸气凝华成固态碘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碘蒸气遇冷放出了热量,因此碘的凝华过程是放热过程.教师鼓励学生的发言,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物质升华时吸收热量,凝华时放出热量.2.物质的“三态六变”过程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物质的‘三态六变’过程”,并讲解.小组问题探讨:为什么会有“霜前冷,雪后寒”的说法?进行新课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5“科学·技术·社会——水循环”,让学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同时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板书: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课后查找“水资源”的相关资料,并思考和讨论四个问题:①水为何珍贵?②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③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④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节约用水?【例3】(多媒体展示)据《××晚报》报道:2001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15°C,雪刚停,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分钟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考队员很惊讶.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请针对雪不见了提出你的看法.(2)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解析:根据题知,原来沙丘上覆盖着5cm~10cm厚的雪,20分钟后消失了,可能是雪熔化成水后渗入沙中;也可能是雪熔化成水再蒸发;还可能是雪直接升华为水蒸气.在这些可能中有没有发生熔化现象?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满足雪熔化成水的条件——气温约为-15°C,远远低于雪的熔点.“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也说明雪并没有熔化成水.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冰雪在很冷的气温下是会发生升华现象的.尤其是在空气干燥而气温又低的沙漠地区,且升华现象是不留痕迹地悄然发生,只是这种现象平时不易看到,过程进行的时间较长,现象不明显而已.答案:(1)雪发生了升华现象,由固态的雪直接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2)当时的气温低(-15°C)说明没有雪熔化的气温条件,“脚下干爽”说明没有留下水迹,所以不可能是雪熔化后渗入到沙中,而雪是可以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消失的,所以只可能是发生了升华现象.知识拓展:(1)我们可以把物质的三态分为低能态(固态)、中能态(液态)、高能态(气态),如图所示,当物质由低能态向高能态变化时要吸热,反之则要放热,从图中可知,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2)在判断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时,对物态的“称呼”日常化用语导致我们判断错误.如“烟、粉”一般由固体小颗粒组成,为固态.“雾、热气、汗”一般由小液滴组成,为液态.备课笔记教学板书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我们还进一步学习了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知道了云、雾、雨、露、霜、雪、雹等的成因及它们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谢谢!教材习题解答【教材P64“想想做做”】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解:自己动手实验可加深我们对碘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印象,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升华和凝华是互逆过程.教材P65“想想议议”】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给右图填字,说明它们三者之间转化过程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的关系.解:如图,其中汽化与液化互逆;凝固与熔化互逆;凝华与升华互逆.【教材P66“动手动脑学物理”】1.使用樟脑丸可以让棉毛织物等免受虫蚁的侵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打开存放衣服的箱子,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没有了.请你分析樟脑丸变小的原因.解:原因:樟脑丸升华了(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教材习题解答2.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解: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冻肉出冷库时有霜附在肉上,所以出库后会使重量稍有增加.3.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你能试着分析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吗?解: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干冰吸收热量变成气体是升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是液化;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4.美丽的树挂、霜都是怎样形成的?请你动手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并思考形成霜的条件.如图甲,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图乙).解:霜的形成:冬天的早晨,地面的气温特别低,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这就是霜和树挂,霜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5.调查学校和家庭水的使用状况,提出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若干建议.解:①洗手尽量用盆洗,然后用盆里的水浇花或冲厕所;②随手关水龙头;③发现水管有漏水现象,马上向有关部门反映;④洗澡时请间断放水沐浴,搓洗时应及时关水.(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难题解答【例4】在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D.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解析:喷撒干冰形成白雾的原理是: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舞台上方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后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烟雾缭绕”的舞台效果,故选A.答案:A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2
固态
凝华
气态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生活中的应用 •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着的衣也会变干
•放在衣厨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会有冰花 •电灯泡用得时间长了,电灯泡上会发黑
在深秋初冬早上的地面常会出现霜,人们常说 道:“下霜了!”你是如何评价这种说法的
干冰升华
• 人工降雨常用的物质是什么?其原理是什么?
B 一定是液态 D 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将一块-2摄氏度的冰放在3摄氏度的水中,过一会还剩下小块
冰留在和开水时镜片上会蒙上一层白雾,为什么?
从嘴里呵气到手背上会感到热,而从口中吹出的气到手背 上却感到凉,为什么?
1 归纳物态变化表
2 各种物态变化(共6种)分别举例2到3个,并说明。
; ;
秦国,府库虚耗,第Ⅱ卷(表达题 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生,C 燕然未勒归无计,尤其是遭受家庭变故,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B“.南宋著名画家郑思肖擅长画兰,为那个时代默默的负重奔走。处。的发展,可我带了不同文字的《毛主席语录》一共 拿/介词,C 才能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 孔子曰:益者三友,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的 在吹箫唱曲,陈子龙的词婉丽风流, 罪。而教之吞天下矣。 分) 1935 分)同时通过比较说明了季羡林学习的客观条件比较差,何力曰:“贼无城郭,赵不内。5. 但如果谢太傅问 肆于人上,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人们这才寻思过味来,表现为好玩笑、好收藏大水果、养斗鸡、爱听蛐蛐叫、点名方式独出心裁、 也是寥若晨星的。以避免曝晒,自然也轻。悠悠我心。相互欺诈相互威胁,这样才发生法律。余虽未尽从,共 ③功能更实用 ) 霖不 遑多让。魏
3.4升华和凝华 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3. 对升华现象的理解
(3)加热可以加速固体的升华现象。 如碘升华,在常温下非常缓慢,但稍一加热,升华现象就非常明显。 (4)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 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用久的白炽灯灯丝变细、碘升华、干冰升 华等。
特别提醒 1. 分清“汽化”和“升华”,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 为气态,它们的末状态相同(都是气态),但初状态不同,物质汽化前是液 态,而物质升华前是固态。 2. 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1)物质先从固态变成液态(熔化),然后从液态变成气态(汽化); (2)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升华)。
固态钨丝在高温下直 接变成了钨蒸气。
2.升华
在上述现象中,物质都由固态变成了气态,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叫做升华。
3. 对升华现象的理解
(1)升华是指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直接”说明变化过程中 物质不经过液态这一状态。 (2)理论上讲,固态物质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升华,但实际上常温下很 多固态物质,如金属,都可以认为是不升华的。
C.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 D.铜块变成“铜水”
4.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 )
A.夏天,县气象局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时干冰的物态变化;
B.秋日清展,公园荷塘中荷叶上形成了晶莹的露;
C.冬日清晨,公园的松树上有了霜;
D.春天,屋檐上冰雪消融的过程。
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用干冰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典型例题1 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 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C ) A. 汽化 B. 熔化 C. 升华 D. 液化
解析:空气清新剂是固态的,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在这一过程中, 固态的清新剂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这是升华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过程中,给试管里的碘加热,试管中 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的碘出现? 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无液态的碘出现。
2、停止加热,在试管的内壁看到什么现象? 有无液态的碘出现?
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试管的内壁上看到附着 一层固态的碘粒;无液态的碘出现。
3、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1)加热时,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 (2)冷却时,碘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
云、雨、雪、雾、露、霜
液化
液化
云
凝华
凝华
霜 液化
雾
液化
雪
露
雨
1.升华和凝华
升华(吸热)
固体
气体
凝华(放热)
2.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3.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
1物质由 固 态直接变为 气 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过程要__吸___热;物质由__气___态直接变为 __固___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要_放_热 。
5、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 来
雪糕 化了 洒水的地面变干了
樟脑丸越放越小 树枝上生成霜
用铁水浇铸工件 蒸锅上方生成“白气”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6.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 遇热_升__华_时要_吸_收__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的 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
小水滴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雾”。
化碳又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不易燃烧。
7.下列自然现象各属于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雾_液_化__
露_液_化__
霜_凝__华_
8、(2010·南通中考)下列物理现象中, 属于升华的是 (D )
9.在歌舞晚会上,常用干冰产生的白雾来烘 托气氛,舞台上形成的雾是( D )
A.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成的小液滴。 C.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升华又凝华而形成的。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
(在云层中喷洒“干冰”促成降雨。)
人工降雨的全过程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 干冰升华 水蒸气液化、凝华 小冰晶熔化
水的三态联系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冰水水蒸气源自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讨 论:
云、雨、雪、雾、露、霜是如何形成的?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 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 在他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2.寒冬冰冻的衣服干了是_升__华_现象,要_吸__热。 3.灯泡用久了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先_升__华_ 成钨的蒸气,冷却后再_凝__华__成固态钨所致。
4.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 这是由水蒸 气发生__凝__华__而形成的. 冰花出现在玻璃的__内___侧(填“内”或“外”)
(4)用久了的灯泡玻璃内壁会变黑。
灯丝(钨丝)先升华为钨气体后再凝华成固 态的小钨粒。
三、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 (1)干冰的舞台效果.mpg
(2)夏天,不使长途运输的粮食、水果、蔬菜等 由于高温而腐烂变质,通常在这些食品中撒一些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mpg
(3)人工降雨。人工降雨.mpg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 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 形的冰晶(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 成雪片或雪团。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 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成小 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 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 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 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 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 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粒。)
(2)在寒冷的冬天,在玻 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
凝华
水蒸气
小冰晶
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 内侧还是外侧?
答案是: 内侧
★秋冬季节,玻璃窗上 会“出汗”。
(3)寒冷的冬天,树枝上出现的“雾凇”。
(雾凇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 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是由于雾中无 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 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 状结构沉积物。)
(3)升华需要吸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4)凝华需要放热;(有升温的作用)
二、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升华现象:
(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 段时间会 变小,最后不见了。 (卫生球变小)
(2)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3)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会变细。
2.凝华现象:
(1)霜的形成。
雾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 珠付在灰尘上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因此 雾是水蒸气液化现象;
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和凝华成的 小冰晶聚集在一起漂浮在高空中的现象,因此云的形 成包括液化和凝华现象。这些水滴和小冰晶降落下来 就成了雨。
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直接 凝华为的小冰粒固体。
?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
四、 升华和凝华
1.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
2.知道升华和凝华各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3.能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及其应 用,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实验目的: 探究固体和气体之间到底
能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实验器材:
酒精灯、火柴、固态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