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国家智慧应急管理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国家智慧应急管理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经济效益:提 高应急响应速 度,减少灾害
损失
社会效益:保 障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维护
社会稳定
生态效益:保 护环境,促进
可持续发展
政治效益:提 升政府形象, 增强国家安全
保障能力
风险识别: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准确判断和预测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风险应对: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的影响 风险监控:持续监控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和措施
效益评估:定期对系统进行效益评估,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风险控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优化升级:根据评估结果,持续优化系统功能和性能 用户反馈:积极收集用户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智慧应急管理平台系统的建设是必 要的,可以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 率。
平台系统的建设需要与现有应急管 理流程和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 共享和协同工作。
汇报人:
介绍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实现方式和 工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展示国家智慧应急管理平台系统中 的数据可视化模块
强调数据可视化在应急管理中的重 要性和优势
平台架构:采 用多层架构, 确保系统安全

数据加密:对 传输和存储的 数据进行加密 处理,保证数
据安全
访问控制:采 用身份认证和 权限管理机制, 防止未经授权
跨部门协同: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 配合,形成应急合力
公众信息发布与互动:及时发布应急信息, 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公众情绪
数据采集方式: 传感器、摄像 头、无人机等
数据处理技术: 云计算、大数 据分析、人工
智能等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docx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docx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范维澄陈涛【背景】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尤其是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对提高应急能力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

应急平台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是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它具备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估等功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明确提出,要“加快国务院应急平台建设,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人民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形成连接各地区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也都对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作出了相应部署。

建立以国务院应急平台为核心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是形成以国务院应急机构为运转中枢的一体化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技术手段,是对《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具体实施。

【应急平台建设情况】应急平台的研究最早于2004年在清华大学等单位开展;2005年第二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对应急平台的建设进行了交流,2006年全国应急管理大会上,清华大学介绍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2006年底,在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组织下,启动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和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2006-2008)。

积极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看我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系统建设【字号大中小】发布时间:2007-09-04 来源: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2007年5月11日,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及企业应急管理与处置突发事件信息技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会上,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有幸请到工程院院士范维澄接受本网专访。

栏目编辑:我国当前应急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应急救援工作有什么特点?范院士:在应急救援方面我国做了很多工作,也有很多比较成功的案例。

近期比较成功的应急案例就是我国成功抗击SARS。

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如果SARS发生在其他国家,不可能像中国这样迅速地把SARS病毒控制住。

再如98年我们战胜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

实际上,在中国有很多成功的应急救援实践。

在政府的工作方面,比较系统的,自觉地研究在非常态之下实施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是在SARS之后全面开展的,这也是我们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第一个里程碑。

美国和英国以前遇到的突发事件也比较多,另外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程度,在欧美西方社会比较早地认识到。

再加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有非常强大的基础。

所以当政府或社会考虑到要把这些科学技术用于应急领域的时候,实现的就比较快,形成了一些比较强有力的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的技术装备和应急体系的变化、应急法律法规的变更。

所以就我们国家而言,多年来,党和政府在这一方面高度重视,当党和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是非常得力的。

政府在事故灾难的教训当中进行了学习和总结,从管理到科学技术如何作得更好,这一届政府下了非常大的决心。

当前,我国的应急体系建设推进速度比很多国家都快,正在逐步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全面提升国家抗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作为当前的应急项目建设过程中,科技部科技支撑保障有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迅速。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

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加强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三)编制并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编制并尽快组织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一规划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环发[2010]146号 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

环发[2010]146号 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

关于印发《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的通知环发〔2010〕1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加强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水平,规范环境应急管理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的有关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主题词:环保应急标准通知抄送:环境保护部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环境保护部2010年12月28日印发—3—附件: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为适应当前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加强全国环境应急能力,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水平,推进中国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对应急队伍和装备的建设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以提高省级环境应急指挥能力为核心、以强化地市级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对能力为重点,各有侧重的制定了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内容包括环境应急管理机构与人员、硬件装备、业务用房等。

同时按照实际情况,分别将省、市、县级标准分为三级,鼓励有需求的地区进一步提高能力建设标准。

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执行《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核与辐射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另行规定。

—4—表1 机构与人员备注:1.第1项“环境应急管理机构”指具有行使环境应急管理行政职能,可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的专门机构或部门;2.第2项“人员规模”指专职从事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含兼职人员;3.第3项“人员学历”指新招人员学历;4.第4项“培训上岗率”指通过国家级或省级环保部门组织的环境应急管理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比例;5.选调政治思想觉悟高、文化程度和业务素质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从事环境应急管理工作;6.人员经费按照政府有关部门核定的编制内实有人数和国家规定的工资、津贴、补贴标准核定;7.环境风险等级高的地区可在标准基础上扩大人员规模。

关于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强应急管理,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各地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和提供公共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

当前,全省正处于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我省应急管理基础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不够健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亟待提高。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预防与处置并重,做好常态与非常态管理有机结合,兼顾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着力解决应急准备与突发事件处置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促进应急管理从事后被动应对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变,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为全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各地政府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管理工作,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应急管理工作,各企事业和基层组织认真履行安全防范与处置的主体责任。

二是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保障下倾,强化风险管理、源头治理、前端处理,做好常态下的风险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和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工作;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优化信息直报体系,健全应急决策指挥机制,强化应急救援协调配合,提升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水平。

三是整合资源、突出重点。

加强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军地之间的全方位协同联动,促进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加强应急管理体系薄弱环节和优先发展能力建设,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不断提升应急基础能力。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围绕打造贵州应急管理升级版,进一步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扎实有效,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法规日趋完善,应急平台全面建成,应急救援队伍全面加强,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公众危机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加有力保障。

应急平台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应急平台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的 出处 等 等 。
33 -信息 、 知识组 织的技 能 生活在信 息瞬息剧增 的时代 , 多无 序的信息需要 我们去发 现和 众 整理 , 校学科馆员 除了在无序 的海 量学科信息 源中去检索 和获取 信 高 息, 还要对相关信息 自觉地进行组织 和加工 , 滤无用和相关度不大的 过 信息 , 将信 息 、 知识 编码化 、 有序化 , 有效地 组织 、 储信 息 , 存 将新 的信 息、 知识结合到现存的知识体系 中, 以方便以后的获取与利用。 34 息 分 析 的技 能 .信 高校学 科馆员 的信息分析是指对 大量 的相关 学科信息进行 分析 、 归纳、 综合 , 中得 出有 价值 、 足学科 信息用 户需求 的知识 的过程 。 从 满 常用 的信息分 析的方法是开发 和应用模型 , 通过大量 的数据 分析导 出 信息 间的关联 , 从而实现知识 的迁移与转化 。电子表格 、 计软件 、 统 数 据挖 掘软件等 提供 了分析信息 的方法 , 但在 建立各种分 析软件模型 的 工作 中 , 由于主体人 的多样性 , 分析 的结果也往往不 同。
3 信 息 表达 的技 能 . 5
参考文献 [] 1孔德超. 个人知识管理 [ . 论 I 图书馆建设, 0 ( ] 2 3) 0 3 【 ] tv at. raigadMa aigteK o e g— ae n 2 Se eB r C et n ngn h n wld e B sdE — h n
应急 平 台 建 设 巾 的 主 要 问 题
东营 市政 府 办公 室 隋 雷
[ 摘 要] 本文对应急平台体 系建设 的现状进行 了分析 , 就应 急平 台建设的前景进行 了展望。 [ 关键词 ] 急平台 管理制度 应 随着我 国应 急管理体 系的逐 渐建立 , 各级 各政府部 门单位逐步建 立起服务 于各 自部 门的应 急指 挥或应急信 息系统 , 防御重大灾害 和 科馆 员的 自我 角色定位 []河 南图书馆 3权 f 学刊, 0 () 2 76 0 [ ] 煦 论 图 书馆 从 业人 员个人 知识 管 理 [ . 4李 I 高校 图书馆 3 作, ] -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xxx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及基本概念1.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指导思想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应该以“一案三制”(完备的应急预案、高效的运作机制、健全的应急体质、成熟的社会法制)为核心,平战结合,依托信息平台,帮助监狱管理者做好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工作。

2.监狱突发事件有哪些?依据《国家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分为4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13分类、近50种类。

监狱突发事件包括:3.项目建设依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应急管理软件应用系统建设指导意见》《xxx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网上没找到,客户应该有)二、应急指挥中心总体架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显示终端大屏幕PDA 手机电话传真互联网应急网站指挥大厅:指挥调度相关部门进行突发事件处置的场所,指挥大厅主要包括显示系统、会议音响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综合保障系统。

效果图如下:基础支撑系统:包括有线通讯系统、无线集群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IP视频会议系统、现场图像视频接入系统。

数据库系统:包括基础信息库、突发事件库、地理信息库、监管信息库、预案库、知识库、案例库、文档库等。

应急应用系统:依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北京市应急管理软件应用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xxx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应该包括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风险隐患管理、预测预警、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指挥调度、应急评估、应急模拟演练等功能。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三、分项建设方案1.应急应用系统应急管理讲究平战结合,应急应用系统分类如下:1)应急值守接报系统应急值守接报系统主要实现突发事件的接报和日常的应急值班管理功能,具体如下:(一)突发事件接报接警人员录入突发事件基本信息。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及基本概念1.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指导思想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应该以“一案三制”(完备的应急预案、高效的运作机制、健全的应急体质、成熟的社会法制)为核心,平战结合,依托信息平台,帮助监狱管理者做好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工作。

2.监狱突发事件有哪些?依据《国家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分为4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13分类、近50种类。

监狱突发事件包括:3.项目建设依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应急管理软件应用系统建设指导意见》《xxx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网上没找到,客户应该有)二、应急指挥中心总体架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法规与标准规范安全保障体系法律法规物理场所安全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应用层数据库系统基础支撑系统应急通信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图像接入应急指挥场所指挥大厅移动应急平台容灾备份标准规范信息展示移动应急手持终端基础库事件库地理信息监管信息知识库文档案例库预案库安全保障系统显示终端大屏幕PDA 手机电话传真互联网应急网站应用支撑层内容管理组件单点登录组件GIS 服务组件CTI 服务组件流媒体服务组件电子表单组件工作流组件报表服务组件门户展现组件应急值守接报系统…权限服务组件数字化预案管理系统风险隐患监控预警系统应急保障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应急评估系统应急模拟演练系统移动应急管理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应急门户指挥大厅:指挥调度相关部门进行突发事件处置的场所,指挥大厅主 要包括显示系统、会议音响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综合保障系统。

效果图如下:基础支撑系统:包括有线通讯系统、无线集群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IP视频会议系统、现场图像视频接入系统。

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状况与优化建议

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状况与优化建议

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状况与优化建议作者:李清彬宋立义申现杰来源:《改革》2021年第08期摘要: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是由目标体系、组织体系、防控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构成的有机系统。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既具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大的制造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新技术新工具广泛渗透应用等显著优势,也存在“两个不协调”“三个不平衡”“四个不适应”等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视程度空前提升、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等提供了有利机遇,但突发事件发生频率加快,复杂性、危害性加大,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等构成了新的挑战。

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下,以科学正确的理念引导行动,通过制度改革创新和技术研发应用两条路径,加快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全链条防控体系、夯实支撑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安全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应急管理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1)08-0012-13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次大考,抗疫成功实践再次彰显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制度优势,但也暴露出不协调、不平衡、不适应等多方面的短板和弱项。

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赋予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更高层次、更丰富功能的定位,坚持科学理念,合理确立建设目标,一手抓制度改革创新,一手抓技术进步及应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

一、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理论分析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知识领域的综合性话题,大量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应急管理制度完善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但从不同视角分析,相关认识和政策建议的方向与侧重点也会有明显差异。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2.27•【文号】环发[2010]146号•【施行日期】2010.12.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的通知(环发[2010]1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加强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水平,规范环境应急管理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的有关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附件: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为适应当前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加强全国环境应急能力,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水平,推进中国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对应急队伍和装备的建设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以提高省级环境应急指挥能力为核心、以强化地市级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对能力为重点,各有侧重的制定了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内容包括环境应急管理机构与人员、硬件装备、业务用房等。

同时按照实际情况,分别将省、市、县级标准分为三级,鼓励有需求的地区进一步提高能力建设标准。

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执行《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核与辐射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另行规定。

备注:1.第1项“环境应急管理机构”指具有行使环境应急管理行政职能,可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的专门机构或部门;2.第2项“人员规模”指专职从事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含兼职人员;3.第3项“人员学历”指新招人员学历;4.第4项“培训上岗率”指通过国家级或省级环保部门组织的环境应急管理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比例;5.选调政治思想觉悟高、文化程度和业务素质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从事环境应急管理工作;6.人员经费按照政府有关部门核定的编制内实有人数和国家规定的工资、津贴、补贴标准核定;7.环境风险等级高的地区可在标准基础上扩大人员规模。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减灾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9.23•【文号】国防减救办发〔2024〕13号•【施行日期】2024.09.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国防减救办发〔2024〕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以下简称应急物资)是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抢险救援救灾的重要保障,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及大国储备体系建设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锚定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立足抢大险、救大灾应急物资需求,夯实实物储备基础,拓展多元储备渠道,强化快速投送能力建设,强化应急物资统筹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基层、规范引领,逐步建成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政社协同、节约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二、提高应急物资实物储备能力(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及设施设备建设。

要因地制宜,通过新建、改扩建及租赁等方式,加强各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点),特别是重点地区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储备库(点)建设。

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全国县级储备库(点)覆盖率达到100%,2030年前,力争实现多灾易灾地区乡镇级储备库(点)全覆盖。

鼓励加快、加大新质生产力投入力度,引入现代仓储物流技术和设备,加快储备库设施改造和设备升级;结合发展低空经济、数字经济、创新社会服务等,根据实际需要为储备库配备应急通信装备、物流终端设备、电动叉车、液压拖车等实用新型装备。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

秘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二00七年九月目录1适用范围 (8)2国家应急平台体系 (8)2. 1平台体系结构 (8)2 2总体功能要求 (9)2 3平台基本构成 (10)3国务院应急平台 (11)3. 1应急通信系统 (11)3. 1. 1电话调度系统 (12)3.1.2多路传真系统 (14)3.1.3卫星通信系统 (15)3 .2计算机网络系统 (17)3. 2. 1局域网 (18)3 2 2网络与系统管理 (19)3 2 3服务器与存储系统 (20)3 2 4广域网 (21)3 3视频会议系统 (24)3 3 1功能要求 (24)3 3 2 性能要求 (24)3 3 3接口要求 (25)3 3 4引用标准 (25)3 4图像接入系统 (26)3 4 1功能要求 (26)3 4 2性能要求 (26)3 4 3接口要求 (26)3 4 4引用标准 (26)3 5综合应用系统 (27)3.5 .1技术架构要求 (28)3 .5.2 运行环境 (28)3.5.3性能要求 (28)3.5 .4综合业务管理 (28)3 5 5风险隐患监测防控 (30)3 5 6综合预测预警 (30)3 5 7智能辅助方案 (31)3 5 8指挥调度 (33)3 5 9应急保障 (33)3.6数据库系统 (34)3 6 1功能要求 (35)3 6 2 DBMS性能要求 (35)3 6 3基础信息数据库 (35)3 6 4地理信息数据库 (36)3 6 5事件信息数据库 (36)3 6 6预案库 (37)3 6 7模型库 (37)3 6 8知识库 (37)3 6 9案例库 (38)3 7应急指挥场所 (39)3 7 1显示系统 (39)3 7 2供电系统 (39)3.7 .3综合布线 (40)3 7 4其他要求 (40)4省级应急平台 (41)4 1应急通信系统 (41)4 1 1有线调度系统 (42)4 1 2无线调度系统 (44)4 1 3多路传真系统 (45)4 1 4短波通信 (46)4 1 5卫星通信系统 (47)4 2计算机网络系统 (48)4 2 1局域网 (48)4 2 2广域网 (48)4 .3视频会议系统 (49)4 3 1功能要求 (49)4 3 2性能要求 (49)4 3 3接口要求 (50)4 3 4引用标准 (50)4 4图像接入系统 (50)4 4 1功能要求 (50)4 4 2性能要求 (50)4 5综合应用系统 (51)4 5 1技术架构要求 (51)4 5 2综合业务管理 (51)4.5.3风险隐患监测防控 (51)4.5.4综台预测预警与研判 (51)4.5.5能辅助方案 (52)4 5 6指挥调度 (52)4 .5.7应急保障 (52)4.5.8应急评估 (52)4.5.9模拟演练 (52)4 6数据库系统 (53)4 6 1基础信息数据库 (53)4 6 2事件信息数据库 (53)4 6 3预案库 (54)4 6 4模型库 (54)4 6 5知识库 (54)4 6 6案例库 (54)4 6 7文档库 (54)4.7应急指挥场所 (55)4.7 .1显示系统 (55)4 .7.2供电系统 (55)4.7.3综合布线 (56)4 .7.4 其他要求 (56)5 部门应急平台 (57)5.l应急通信系统 (57)5. 2计算机网络系统 (58)5. 3视频会议系统 (58)5 4图像接入系统 (59)5 4 1性能要求 (59)5 4 2引用标准 (59)5 5综合应用系统 (59)5 5 1技术架构要求 (59)5 5 2综合业务管理 (59)5 5 3风险隐患监测防控 (59)5 5 4预测预警 (60)5 5 5智能辅助决策 (60)5 5 6指挥调度 (60)5 5 7应急保障 (60)5 5 8应急评估 (60)5 5 9模拟演练 (60)5 6数据库系统 (60)5 6 1基础信息数据库 (60)5 6 2地理信息数据库 (61)5 6 3事件信息数据库 (61)5 6 4预案库 (61)5 6 5知识库 (62)5 6 7模型库 (62)5 7应急指挥场所 (62)5 7 1功能要求 (62)5 7 2引用标准 (62)6移动应急平台 (63)6.1大型移动应急平台 (63)6 1 1功能要求 (63)6.1.2性能要求 (63)6 1 3综台应用软件 (65)6 1 4车载数据库 (65)6 1 5接口要求 (65)6 1 6引用标准 (65)6 2中型移动应急平台 (65)6 2 1功能要求 (66)6 2 2性能要求 (66)6 .2.3综合应用软件 (67)6.2.4车载数据库 (68)6.2 .5接口要求 (68)6 2 6引用标准 (68)6 3小型移动应急平台 (68)6 3 1功能要求 (68)6 3 2性能要求 (68)6 3 3综合应用软件 (69)6 3 4便携数据库 (69)6 3 5接口要求 (69)6 3 6引用标准 (69)7 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 (70)7 1数据交换 (71)7.1.2性能要求 (73)7 .1.3技术要求 (73)7 2数据共享 (73)7 2 1功能要求 (74)7 2 2技术要求 (74)7 2 3共享机制 (74)7 3省级共享与交换节点 (75)7 4部门共享与交换节点 (75)8安全保障体系 (76)8 1总体要求 (76)8 1 1原则要求 (76)8 1 2分级分域安全保障要求 (76)8 2安全保障要求 (78)8 2 1通信系统安全保障 (78)8 2 2基于内网的应急平台系统 (78)8 2 3基于外网的应急平台系统 (78)8 2 4移动应急平台 (79)8 3安全管理 (80)8 4容灾备份 (80)8 4 1本地备份. (80)8.4.2异地容灾 (80)9规范性引用文件 (81)10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82)10.1术语和定义 (82)1 0.1.1突发公共事件 (82)10.1.2应急平台 (82)10 1 3移动应急平台 (82)10 .1. 4应急方舱 (82)10 .2缩略语 (82)ﻬ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为了指导和规范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研发和建设工作,保证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十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技术要求。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建议稿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建议稿

应急指挥中⼼建设⽅案建议稿xxx应急指挥中⼼建设⽅案⼀、指导思想及基本概念1.应急指挥中⼼建设指导思想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通过建⽴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应该以“⼀案三制”(完备的应急预案、⾼效的运作机制、健全的应急体质、成熟的社会法制)为核⼼,平战结合,依托信息平台,帮助监狱管理者做好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作。

2.监狱突发事件有哪些?依据《国家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分为4⼤类(⾃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事件、13分类、近50种类。

监狱突发事件包括:3.项⽬建设依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可⾏性研究报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应急管理软件应⽤系统建设指导意见》《xxx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上没找到,客户应该有)⼆、应急指挥中⼼总体架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显⽰终端⼤屏幕PDA ⼿机电话传真互联⽹应急⽹站指挥⼤厅:指挥调度相关部门进⾏突发事件处置的场所,指挥⼤厅主要包括显⽰系统、会议⾳响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综合保障系统。

效果图如下:基础⽀撑系统:包括有线通讯系统、⽆线集群通讯系统、计算机⽹络系统、IP视频会议系统、现场图像视频接⼊系统。

数据库系统:包括基础信息库、突发事件库、地理信息库、监管信息库、预案库、知识库、案例库、⽂档库等。

应急应⽤系统:依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北京市应急管理软件应⽤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xxx应急指挥中⼼项⽬应该包括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风险隐患管理、预测预警、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指挥调度、应急评估、应急模拟演练等功能。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三、分项建设⽅案1.应急应⽤系统应急管理讲究平战结合,应急应⽤系统分类如下:1)应急值守接报系统应急值守接报系统主要实现突发事件的接报和⽇常的应急值班管理功能,具体如下:(⼀)突发事件接报接警⼈员录⼊突发事件基本信息。

应急管理体系及相关要求

应急管理体系及相关要求
行业标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不同行业领域进行了分类指导,包括危险化学品、交 通运输、公共场所、医疗卫生等领域。
行业标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结合企 业实际情况,根据国家法规和行业标 准的要求进行具体实施。
制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 流程、措施和资源需求 。
建立预警机制,及时获 取和处理相关信息,提 前采取应对措施。
应急资源保障 体系
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平 台等,确保应急资源得 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对应急管理体系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
应急管理体系只针对大型突发事件 ,忽略日常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最大程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和经济社会影响。
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
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应急管理法 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 织的职责和义务。
组织体系
预案体系
预警体系
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组 织体系,包括领导机构 、协调机构、执行机构 等。
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 告突发事件进展情况,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 部门的沟通协调。
现场指挥与决策
紧急避险与疏散
在应急处置与救援过程中,现场指挥人员需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决策,合理调配资源 ,确保处置效果最大化。
在必要时,组织群众进行紧急避险和疏散, 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事后恢复与重建
根据应急需要,制定资源储备计划, 明确储备方式、数量、存储地点等, 确保应急时能够及时调用。
要点三
资源动态管理
对应急资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 时更新资源信息,确保资源的可用性 和可靠性。

国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

国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原则 (3)5 功能要求 (3)6 技术条件 (6)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实际需要,参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 211 号)的要求制定。

本标准明确了公司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基本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条件,考虑了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与设备的使用,以及将来卫星遥感图像的接收、分析、利用功能,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要求,保证基层单位与总部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的互联互通。

各单位可在此基础上,应根据自身实际,采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功能。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世明、李伯中、陈希、朱朝阳、谢迎军、潘磊。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明确了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场所、基础支撑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技术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重点城市供电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和《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靠信息技术和安全科技,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安全生产事故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分级实施。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涉及到各级政府、各专业部门和各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协调指挥机构,要按照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和分级管理,以大、中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

实现业务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的有机结合。

2.因地制宜,整合资源。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协调指挥机构,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部门职责,本着节约的原则,突出建设重点,注重高效实用,防止重复建设。

整合自身应急平台所需资源,以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为主体进行建设,同时考虑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和部门业务系统的利用,采用接口转换等技术手段,实现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平台以及其它相关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3.注重内容,讲求实效。

既要重视应急平台硬件和软件建设,更要重视应用开发和信息源建设,保证应急平台的实用性;既要立足应急响应,又要满足平时应用,防止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充分发挥应急平台的作用。

应急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应急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应急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编制根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建设目旳...................................................................................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业务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业务流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业务功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九月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九月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二〇〇七年九月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 (1)2.1平台体系结构 (1)2.2总体功能要求 (2)2.3平台基本构成 (2)3 国务院应急平台 (3)3.1应急通信系统 (3)3.2计算机网络系统 (6)3.3视频会议系统 (10)3.4图像接入系统 (11)3.5综合应用系统 (11)3.6数据库系统 (16)3.7应急指挥场所 (18)4 省级应急平台 (19)4.1应急通信系统 (19)4.2计算机网络系统 (23)4.3视频会议系统 (24)4.4图像接入系统 (24)4.5综合应用系统 (25)4.6数据库系统 (26)4.7应急指挥场所 (27)5 部门应急平台 (28)5.1应急通信系统 (28)5.2计算机网络系统 (28)5.3视频会议系统 (28)5.4图像接入系统 (29)5.5综合应用系统 (29)5.6数据库系统 (29)5.7应急指挥场所 (30)6 移动应急平台 (31)6.1大型移动应急平台 (31)6.2中型移动应急平台 (32)6.3小型移动应急平台 (34)7 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 (34)7.1数据交换 (35)7.2数据共享 (37)7.3省级共享与交换节点 (37)7.4部门共享与交换节点 (38)8 安全保障体系 (38)8.1总体要求 (38)8.2安全保障要求 (39)8.3安全管理 (40)8.4容灾备份 (40)9 规范性引用文件 (41)10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41)10.1术语和定义 (41)10.2缩略语 (42)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为了指导和规范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研发和建设工作,保证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技术要求。

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方案目录CONTENTS建设内容03总体架构020104场景案例公司简介建设背景根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快编制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以及《应急管理信息化2019年第一批地方建设任务书》、《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2020年建设任务书》的相关指示,建设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是部里下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

8/22/2023402010403现阶段应急指挥工作面临的问题•源、重要防护目标,底数是否清晰、 状态是否明了,在哪里、怎么调用、 怎么联系、能力如何?⚫如何快速确立应急指挥体系?如何•实现应急联动?⚫如何准确获取和传递现场信息,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面对跨领域、跨层级、跨时空重大突发事件,如何快速协同会商、综 合协调和高效处置?•监测与预警•如何掌握重大危险源、风险源,城•市生命线工程和环境致灾因子的状态和 异变情况,及时、精准预警并发布到公 众和应急责任人?•事后恢复与重建•全面掌握突发事件处置的记录,如•何量化评价应急能力,如何形成案例应急资源、应急队伍、重大危险应急处置与救援预防与准备功能架构部里统建突发事件接报、救援资源调度子系统,供省、市、县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用,灵活配置、功能拓展。

省级统筹协同会商、指挥调度等子系统建设。

科信部门提供数据融合、底层计算、语音调度等基础设施,业务处室负责本领域的业务需求、数据来源等,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实际配套建设基础支撑和物理场所。

数据架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应实现统一 专题研判、灾情报告、信息发 布、协同会商、指挥调度等功 能,其中,突发事件接报、应 急资源管理使用应急管理部统建系统功能。

数据 交换事 资 值件 源 班接 调 值报 度 守指 协 专挥 同 题调 会 研度 商 判。

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流程架构数据治理和服务提供强大支撑应用支撑 组件空间地理 服务算法模型 工场知识图谱通用服务专题服务标签魔方应急智搜全息档案“一张图” 应用知识图谱其他危化品扩散模型事故风险评 估模型应急灾害链分析应急灾害推演应急预案推荐其他数据资源池资源库主 题 库事件事故管理对象应急力量应急资源其它专 题 库危化品监管专题防汛抗旱专题煤矿安全监察专题数据可视化专题基础地理信息专题机关司局部属单位地方省厅外部委互联网社会单位其他专题库资源服务总线协同 会商指挥 救援 子系 统挂接挂接挂接挂接服务服务服务服务辅助 决策指挥 调度综合 分析体系 管理指挥 演练专题 研判案例 推演数字 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二00七年四月目次1适用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4)3.1术语和定义 (4)3.2缩略语: (5)4国家应急平台体系 (5)4.1应急平台体系构成 (6)4.2应急平台的基本组成部分 (7)5国务院应急平台技术要求 (7)5.1指挥场所 (7)5.2通信系统 (10)5.3计算机网络系统 (16)5.4视频会议系统 (17)5.5图像接入系统 (19)5.6综合应用系统 (21)5.7数据库系统 (28)6省级应急平台技术要求 (32)6.1指挥场所 (32)6.2通信系统 (34)6.3计算机网络系统 (40)6.4视频会议系统, (40)6.5图像接入系统 (40)6.6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 (40)6.7空间数据库 (41)7部门应急平台技术要求 (42)7.1指挥场所 (42)7.2通信系统 (42)7.3计算机网络系统 (42)7.4视频会议系统 (42)7.5图像接入系统 (43)7.6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 (43)8移动应急平台技术要求 (44)8.1大型移动应急平台 (44)8.2中型移动应急平台 (45)8.3小型移动应急平台 (47)9安全保障体系技术要求 (47)9.1总体要求 (48)9.2应急指挥场所物理安全 (48)9.3通信保密 (49)9.4网络和系统安全 (53)9.5移动应急平台安全 (59)9.6应用系统安全 (61)9.7容灾备份 (62)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为了指导和规划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电子政务建设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技术要求。

1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国务院、省级和部门应急平台的建设;省级以下应急平台和部门向下延伸的应急平台的技术要求,由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参照本技术要求制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所引文件和标准中的有关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3.1术语和定义3.1.1突发公共事件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财产的重大损失,并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3.1.2应急平台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具备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功能的综合性软硬件集成的平台。

3.1.3移动应急平台能够针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现场语音、视频和数据采集,信息传输、指挥调度,能够独立或与其他应急平台协同工作的可移动平台。

3.1.4应急方舱自身无机动能力,但适于多种运输工具,用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专用舱体,包括便携式应急方箱。

3.1.5前置机前端用于数据共享和交换的系统。

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DLG Digital Line Graphic (数字线划图)WFS Web Feature Service (网络要素服务)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数据)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MCU Multipoint Control Unit (多点控制单元)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QoS Quality of Service(网络服务质量)SBC 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边界会话控制器)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时分多路复用)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不间断电源系统)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VOIP V oice Over IP(IP语音)WMS Web Map Service (网络地图服务)4国家应急平台体系4.1应急平台体系构成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包括国务院、省级和部门应急平台,以及依托中心城市辐射覆盖到城乡基层的面向公众紧急信息接报平台。

省级应急平台在满足本地区应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与国务院应急平台、部门应急平台以及省级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地市级和县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重点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调度指挥、异地会商和现场图像采集等主要功能。

按照国务院应急平台要求完成有关任务,提供国务院应急平台所需的数据、图像、资料等。

部门应急平台针对本部门或本领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接报处理、跟踪反馈和应急处置等应急管理需要,建设并完善本系统专业应急平台,与相关应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重点生成预测预警、信息报告、指挥调度和异地会商等功能。

按照国务院应急平台要求完成有关任务,并提供所需的专业数据和实时图像等信息。

应急平台可根据需要与军队(武警)应急平台和国际应急机构实现信息数据的互联。

4.2应急平台的基本组成部分各级应急平台主要由应急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和移动应急平台等部分组成。

5国务院应急平台技术要求国务院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枢纽,能够满足同时处置多起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其主要功能包括信息采集、风险隐患监测防控、预测预警、智能方案、指挥调度、应急资源信息管理、综合业务管理和模拟演练等。

5.1指挥场所国务院应急指挥场所包括国务院应急指挥厅、总值班室、会议室/会商室、专家工作室/案例室、领导休息室等。

主要建设显示系统、供电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灯光照明系统、音响系统、智能控制和安全保障系统等。

5.1.1显示系统5.1.1.1功能要求国务院应急指挥场所在应急指挥厅、值班室和会商室等应急指挥场所设置显示系统。

应|能接入和显示计算机、图像、视频会议和电视等多种来源的信号,满足日常值班、应急处置、指挥调度等业务的需要。

5.1.1.2性能要求5.1.1.2.1指挥厅显示系统满足同时显示32路视频会议信号,显示至少32路来源的图像信号,并能独立控制和选择显示信号。

5.1.1.2.2值班室显示系统'满足同时显示8路视频会议信号,显示至少8路来源的图像信号,显示指挥厅的音视频信号,并能独立控制和选择显示信号。

5.1.1.2.3会商室显示系统满足同时显示2路视频会议信号,显示至少2路来源的图像信号,显示指挥厅的音视频信号,并能独立控制和选择显示信号。

5.1.2供电系统5.1.2.1功能要求供电系统包括供配电、UPS、备用发电机、接地、防雷措施等,满足下述要求: 供配电系统为一级负荷,采用双路供电:UPS备用电池供电时间不小于2小时,并做好有长时间断电的应急工作准备;配电符合《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要求,实现三级防雷,接地满足要求。

5.1.2.2引用标准《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74-19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5.1.3综合布线5.1.3.1功能要求综合布线应满足保密要求,布线包括数据线路、语音线路、音视频线、控制线等多种线缆,应符合《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内网布线按照国家保密局有关计算机涉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执行,语音线路采用与数据网络相同的六类综合线,大屏幕和音箱等音视频设备为共享使用,单向连接到内外网上的视频会议和图像接入等系统。

5.1.3.2引用标准《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设计指南》5.1.4其他要求5.1.4.1照明系统系统设计应遵守《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照明系统建设需实现不少于4组的分组控制,满足视频会议、会商、值班等不同场合下的照明要求:指挥厅、会议室/会商室、侯会室的灯光照明要求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lx) UGR Ra0.75M水平面300 19 80总值班室、专家工作室/案例室灯光照明要求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lx) UGR Ra0.75M水平面500 19 80领导休息室、夜间值班室灯光照明要求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lx) UGR Ra0.75M水平面150 - 80l5.1.4.2音晌系统音响系统应满足召开视频会议的要求,系统设计遵循《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和《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5.1.4.3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图像接入、计算机显示、视频会议等音视频信号的切换、灯光分组开关、音响等环境控制。

在指挥厅、值班室、会商室有单独的智能控制系统,值班室的智能控制系统应同时作为应急指挥厅的备份系统,应满足同时处置多起突发公共事件的要求。

5.1.4.4其他应用标准《GB9361-19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2887-19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50174-19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U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5.2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应支持话音、数据、视频的传输。

应充分利用保密电话网、公共交换电话网、部门专用电话网、公共移动电话网、数字集群系统、卫星通信和短波等通信资源,为各级应急平台与上、下级平台和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信息传输提供通信链路和手段,确保应急通信安全、可靠。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保证应急管理机构人员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的通话优先权。

通信系统主要由有线和无线调度系统、多路传真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等组成。

5.2.1电话调度系统电话调度系统由有线电话调度、无线调度、IP电话调度、多路传真和数字录音等系统组成。

5.2.1.1有线电话调度系统5.2.1.1.1功能要求有线电话调度系统实现国务院对部门和省级应急平台的电话调度,包括组呼和群呼、电话会议、数字录音、优先呼叫、强插强拆、缜密监听等功能。

可与省级应急平台电话调度系统互连。

在应急指挥厅、总值班室和会商室设置调度台,满足同时组织至少三组独立电话会议,电话会议总容量不大于60方同时通话。

5.2.1.1.2性能要求有线电话调度系统应支持电话调度功能,并与普通电话网互联互通,可组织包括普网电话、公网电话、移动电话、卫星电话及无线集群电话等的电话会议: 系统应满足同时组织至少三组独立电话会议,电话会议总容量满足工作需要;每个调度台应能同时接入4路电话、同时接昕2路电话,同时具备2个呼出电话,可显示被叫号码,被叫号码能自动关联用户名及相关信息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