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四单元导读课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导读)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4892c861168884868762d6a1.png)
糟糕 埋怨 顾惜 仍旧 膝盖 淳朴 汹涌澎湃 自作自受 慷慨激昂 不由自主 气喘吁吁 怒不可遏 落荒而逃 神通广大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沉香救母 体裁 题材 方法 情感
列夫 · 托尔斯泰作品
第四单元
人间真情
(单元导读课型)
单元导语 生活处处有真情。 真情是盲老人点起的明灯,指引路人通向光明的 道路; 真情是永远不落的藤叶,让垂危的生命有了生的 希望; 真情是那张粗糙的生日卡片和十一支康乃馨,滋 润了父母干渴的心田; 真情是理想的风筝,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 真情流露,是世界上最甜美的享受,让我们共同 感受真情的美好,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童年》导读课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童年》导读课](https://img.taocdn.com/s3/m/8bf9a35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2.png)
《童年》导读课教学设计内容简介:《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作品,这是高尔基以自身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
《童年》的主人公名为阿廖沙,这本书叙述的是阿廖沙三岁至十岁的故事,阿廖沙三岁时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从此被母亲寄养在外祖父家。
外祖父以前家境还算不错,但阿廖沙去的时候已经家道衰弱,外祖父也因此脾气越来越暴躁和专横,家里还有两个整日为了财产争斗不休的舅舅,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一个善良热爱生活的外祖母,给予阿廖沙温暖。
在这里阿廖沙还结识了善良乐观的小茨冈和正直的老工人格里高利。
后来阿廖沙的母亲改嫁,继父输光财产后,母亲也患上肺结核去世。
阿廖沙不得不流落人间,结束了他的童年生活。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高尔基,以及《童年》的写作背景。
2.了解《童年》的大致内容,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3.理清《童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初步学习善良、正直等品质。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
【教学准备】师完成PPT课件制作,生搜集高尔基相关资料并对《童年》进行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童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歌吗?2.是的,这首歌的名字啊,就是《童年》。
那么同学们你们的童年是怎么样的呢?(请学生回答)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的乐趣一定会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
梦回童年,回忆往事,我们总有说不尽的话。
或是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得到一个好玩的玩具,还是和爸爸妈妈外出游玩……那么老师今天啊,也要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童年,是谁的童年呢?答案就是他(PPT出示高尔基图片)——高尔基。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由学生谈谈自己的高尔基的了解。
2.教师补充说明。
作者简介:高尔基,前苏联作家,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流浪俄国各地,经验丰富。
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作业设计案例:跨学科设计语文六下4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作业设计案例:跨学科设计语文六下4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35a13f3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7.png)
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作业设计案例:跨学科设计语文六下4单元01大单元大主题统编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训练要素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介绍;表达教学训练要素是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心愿;梳理探究学习是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巨变中那些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生活而做出努力的无数革命英雄的“奋斗历程”。
结合本单元的单元页、单元课文内容、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在单元课文学习中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去学习无数革命英雄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伟大志向,去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也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用智慧、毅力和汗水创造美好未来。
围绕这个总体要求,可以把“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看一看、听一听、记一记、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做一做、体会、表达观点”作为本单元学习中要进行的学习实践任务,并将这些学习实践任务概括为“走进和继承”,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梳理、探究、”去梳理课本里伟人的奋斗历程,进行学科实践任务。
把“表达观点、分享交流、体会”作为本单元学习中要进行的素养实践任务,并概括为“继承”,继承先辈们的伟大遗志和精神品质,拟定本单元大主题为:走进奋斗历程,继承光荣传统。
02大主题大目标本单元围绕“奋斗的历程”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三首》《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千里,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效国家的志向;《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吹袭,表现了作者坚定顽强的精神;《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你给女儿的视角,介绍了它的父亲甘愿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献身的伟大志向;《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主要抓住他的神态、言行来表现他为了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舍生忘死的伟大志向;《综合性学习》则是围绕“奋斗的历程”进行梳理探究等实践活动,学生先去书里发现那些甘愿为人民幸福生活的他们的伟大志向,用自己的方式,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书信等,表达对他们的真情流露。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b55814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7.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一个单元需要复习的内容大体可分为生字词、课文内容、语文园地三个方面。
本节复习课,为了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我把单元导语、课后思考练习题,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和学生一起开启第四单元的复习之旅。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对生活有所体验和感悟,思想也开始走向成熟,正是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期。
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具有比较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但是在复习的时候,更是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重点是夯实学生的基础,以基础训练为主,加强语文“双基”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加深认识。
其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学习,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引入导语页,关注单元整体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个侧重点就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材每单元前的课文导读就给出了单元重点。
所以,我在复习的过程中以这个单元重点为主线来贯穿整个单元的课文复习。
把每篇课文的内容、文后的重点题目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知。
从篇章页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再出示本单元的课文,让学生明白课文编排的意图,以指导学生明确第一单元复习目标和要点,避免复习的盲目性。
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然后从三个板块开启本单元的复习之旅,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借助课后题,串联阅读要点阅读方面的复习,首先是梳理好每一个单元的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回忆起课文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我把每篇课后习题以复习提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较快地回顾了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知识要点有了清晰的整体建构。
三、注重字词基础训练,夯实语文学习根基在一个单元中,要求学生积累的无非是单元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要求背诵的课文及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等。
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导读课
![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导读课](https://img.taocdn.com/s3/m/874212b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4.png)
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导读课《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导读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本非常精彩的书籍——《鲁滨逊漂流记》。
在开始我们的阅读之旅之前,让我先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们独自一人被扔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没有亲人朋友的陪伴,没有充足的食物和水,你们会怎么办?是不是觉得很可怕?但有一个人,他不仅在这样的困境中生存了下来,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王国”,这个人就是鲁滨逊。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
笛福生活在一个充满冒险和探索的时代,他的作品也充满了对冒险和求生的精彩描绘。
这本书出版于 1719 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了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故事的主人公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本可以过着安稳舒适的生活,但他却一心向往着冒险和航海。
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航海的征程。
然而,他的航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多次遭遇风暴和海难。
在一次航海中,鲁滨逊所乘坐的船只遭遇了可怕的风暴,最终触礁沉没。
幸运的是,鲁滨逊幸存了下来,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这个小岛没有名字,没有人类的足迹,只有无尽的荒野和未知的危险。
刚到岛上的鲁滨逊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
他没有食物,没有住所,没有工具,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但是,鲁滨逊并没有被恐惧和绝望打败。
他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求生的本能,开始了艰难的生存之旅。
他首先在岛上四处寻找,幸运地发现了一些可以食用的野果和水源。
为了有一个安全的住所,他用树枝和树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帐篷。
后来,他又学会了如何制作工具,用石头和树枝制作了斧头、锤子等,用来砍伐树木、建造房屋。
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鲁滨逊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有意义。
他种植庄稼,养殖家畜,制作陶器,甚至还自己缝制衣服。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遇到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总是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导读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导读课](https://img.taocdn.com/s3/m/a8ecb7d9852458fb770b56ca.png)
本文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本文指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 四面八方。
理解词义:
13.支吾:说话含混躲闪。 弥漫:充满。 鱼饵:钓鱼用的鱼食。 收敛:减弱或消失。本课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宿营地:军队在行进或战斗后住宿的地方。 奄奄一息:形容呼吸微弱,生命垂危。本课指老 班长的生命已经走到最后时刻。 奄奄一息的老战士,依旧对战争的胜利充满了希 望。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本课指草地无边际,没尽 头。
于谦:《石灰吟》这首诗是他12岁时写的。主要作品《荒村》《北风吹》等。名 言佳句: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 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他人评价: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徐悲鸿 11.李星华:李星华(1911-1979) 李大钊的女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 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主要作品:《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前的回忆》 等。 12.毛泽东:主要作品《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 13.杨旭:《田野上的风》《流星》
pì chǒu 僻瞅 僻静 瞅一眼 偏僻
xuē mó xínɡ hnɡ bǎng kěn páo zhí 靴 魔 刑哼绑 啃 袍 执
靴子 魔鬼 苦刑 绑起来 啃食 旗袍 执行
12. chè 彻
彻底
qiān 迁
搬迁
tài 泰
泰山
pò 迫
压迫
pī biāo xī chuī zàng
批 标 牺炊
葬
批评 目标 牺牲 炊事员 葬礼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四单元《导读课》 人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四单元《导读课》 人教部编版 (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90d045647d27284b735182.png)
《穷人》
奥莱尔 《在柏林》
走进这三篇小说,说说每篇小说都讲了一个怎 样的故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感知
谈歌 《桥》
列夫·托尔斯泰
《穷人》
奥莱尔 《在柏林》
再次浏览课文,说说课文的主人翁是谁?你认识了 一位什么样的主人翁?
整体感知
谈歌 《桥》
列夫·托尔斯泰
《穷人》
奥莱尔 《在柏林》
仔细读读本组课文,你为本单元制订的主题是?
办小?、得字把体他可们根抱据来需求,进同行死更人改待。在点一击此起处怎添么加行文!字哦描,述,我们, 我文们字总颜能色熬、过大去小的、字!体快可去根!据别需等求他进行们更醒改来。。点”击此处添
加文字描述,文字颜色、大小、字体可根据需求进行更改。
写一写
嗓废澎湃熬霉
写一写
熬
整体感知
谈歌 《桥》
列夫·托尔斯泰
加文字描述,文字颜奥色、莱大尔小、字体可《根在据柏需林求》进行更改。
读一读
清瘦
胸膛 沙哑
凶得像只豹子 党支部书记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
桥。
读一读
点她击的此处心添跳加得文很字厉描害述,,文自字己颜也色不、知大道小为、字什体么可要根这样
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单元导读课
《桥》《穷人》 《在柏林》
谈 歌
奥 莱 尔
列夫·托尔斯泰
谈歌
《桥》
点击此处添加文列字夫描·述托,尔文斯字泰颜色《、穷大人小》、字体可根
据需求进行更改。点击此处添加文字描述,文字颜色、大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PPT课件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0753be16fc700abb68fcfc.png)
——《腊八粥》
交流平台
同桌交流:这个结尾有什么特点? 通过侧面描写,如“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
了”来体现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也给我们传 递了一份如腊八粥一般甜蜜的浓浓亲情。
字词句段运用
猜一猜 分男女生对比朗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说说你 的感想。
字词句段运用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 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 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
我看到了他的脸。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说明父亲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交流平台
开门见山式开头
文章的开头: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
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
交流平台
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呢?
开头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只用一个简洁的短句“这次,我 看到了草原”即抒发了老舍先生为终于能看到美丽的草原而感到 自豪。通过景物描写,融情于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一碧 千里、明朗宽广的特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字词句段运用
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扁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 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扁鼻子军官向前伸出两只大手,扭着雨来的两 只耳朵,向两边拉。 ——《小英雄雨来》
字词句段运用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 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 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 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指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e8fe6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8.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指南1. 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第四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
- 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课时:课文导读- 通过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课文理解- 使用阅读理解策略,如预测、推理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 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重要信息,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第三课时:词语学习-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进行词义解释和造句练习。
- 学生分组进行词语比赛,巩固词汇记忆和运用能力。
第四课时:写作练习- 通过课文内容和小组合作活动的讨论,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主题的短文。
- 学生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和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第五课时:课堂表演- 学生分组进行小剧场表演,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剧本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 通过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4. 教学评价- 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5. 教学资源-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 阅读理解策略和方法的教学参考资料。
- 课堂表演的相关资源和道具。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指南的内容和安排。
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高效、简单地进行备课和教学。
六年级语文童年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童年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60f97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5.png)
《童年》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童年》的背景、内容及主题。
2.学会阅读整本书要关注的内容。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制定合适的阅读计划。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用色彩来形容你的童年,你想用什么颜色?为什么?2、加上书名号,你想到了什么?3、是不是只有美好而愉快的童年才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幸福、让未来有所成就呢?苏联作家高尔基笔下的《童年》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童年》导读课堂。
二、读薄——明相关信息,读整本书籍交流:走近文本之前,大家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快速了解这本书呢?。
(一)欣赏封面我们可以先从读封面开始,你觉封面关键信息是什么?课件出示封面。
(二)读序言、作品导读或前言1.与这本书相关的信息还可以从哪里知道?书中的“序言”可以给我们提供信息。
你能从序言或前言中读懂什么呢?预设:因为版本不同,有的书前面没有安排序言,也可能是作品导读或者是前言。
无论是哪部分,都能让我们了解与这本书的相关信息。
3.重点读“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为了深入理解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在读前言或序言时,应该重点读懂哪一部分?预设:我们最重要的是了解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通过这两点能了解高尔基虽然身处黑暗社会,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反而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是俄国一代新人的代表。
他不向恶势力屈膝,坚强而善良,勇敢而自信。
加深对小说中人物认识,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初识《童年》,了解自传体小说1.同学们,再读读阅读《童年》内容简介与作者简介,并进行对比,你有什么发现?2.小结:我们发现,作者的经历和小说主人公的经历相似。
像这样以主人公的生平经历和事迹为素材写成的传记,我们称为“自传体小说”。
(四)了解目录1.读目录:说说你从目录中知道了什么?并试着进行推测。
2.目录中有哪些人名呢?请用笔圈出目录中的人物姓名,和这些名字打打招呼吧,以后的阅读中,可能会成为朋友呢!教师小结:通过刚才“读封面”“名师导读方案”“名著阅读导航”“鉴赏与品读”“读目录”这些方面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了这本书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说这就是先把书读“薄“。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四单元-导读课《桥》《穷人》《在柏林》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四单元-导读课《桥》《穷人》《在柏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9f575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d.png)
这个单元是小说单元。
那我们先来了解了解小说。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1.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三位名人,(出示作家图片)他们所带来的三篇小说,也就是我们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出示图片)2.现在来检查一下你们昨天的预习情况:第一板块:(抽生读)清瘦胸膛沙哑凶得像只豹子党支部书记…….3.提示:这一部分的词句都是对谁的描写?第二板块:桑娜脸色苍白,……4.提示:读书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标点符号哟。
第三板块: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5.通读课文之后,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三篇小说,说说每篇小说都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相机板书:情节6.再次浏览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主要人物?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相机板书:人物老汉舍己为人桑娜与渔夫勤劳善良老夫妇孤独无奈7.对主人公的描写,我们一般都是从他们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方面来描写的。
但是,我们来看这三篇小说,除了这些内容之外,还有以下语句。
比如:(出示《桥》的环境片段)这些语句,具体写了当时的——(雨、山洪、桥)你读到了什么?(当时情况危急、气氛紧张、山洪来势凶猛等、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我们再读一遍,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再读)这里的环境描写,仅仅就是为了写雨、写洪水、写桥吗?(为了突出老汉形象的伟大)8.《穷人》这篇课文中,也有环境描写的片段,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出示《穷人》一课的片段)思考:透过对海上风暴和这两个家庭环境的描写,你读到了什么?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这样恶劣的环境还要出海打鱼,体现了渔夫一家生活的贫苦;屋内温暖干净,突出了桑娜的勤劳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四单元《导读课》 人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四单元《导读课》 人教部编版 (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90d045647d27284b735182.png)
(ǹ加g文)字,描揍述我,一文字顿颜也色好、!大”小、字体可根据需求进行更改。
读一读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ǹg), 是个问点题击!此”处他添搔加文搔字后描脑述勺,说文,字“颜色嗯、(大ń小g、)字,体你可看根怎么
据需求进行更改。点击此处添加文字描述,文字颜色、大
加文字描述,文字颜奥色、莱大尔小、字体可《根在据柏需林求》进行更改。
读一读
清瘦
胸膛 沙哑
凶得像只豹子 党支部书记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
桥。
读一读
点她击的此处心添跳加得文很字厉描害述,,文自字己颜也色不、知大道小为、字什体么可要根这样
据需求进行更改。点击此处添加文字描述,文字颜色、大
小做、,字但体是可根觉据得需非求这进样行做更不改。可点。击此处添加文字描述,
文字颜色、大小、字体可根据需求进行更改。点击此处添 加文字描述,文字颜色、大小、字体可根据需求进行更改。
读一读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 什么呢?点这击此是处闹添着加玩文的字吗描?述,自文己字的颜五色个、孩大子小、已字经体够可他根受的 了…据…需是求他进行来更啦改?。…点…击不此处,添还加没文来字!描…述…,文为字什颜么色把、他大们抱过 来啊小?、…字体…可他根会据揍需我求的进!行更那改也。活点该击,此我处自添加作文自字受描…述…,嗯
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单元导读课
《桥》《穷人》 《在柏林》
谈 歌
奥 莱 尔
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集体备课
![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1a10ba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png)
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集体备课一、备课目标1. 掌握第四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备课内容1. 单元课文:《山海经之海内经》。
2. 词语解释:解释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进行问题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作文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备课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山海经之海内经》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课前预: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课文,标注重点词语和短语。
3. 集体阅读:整体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语音语调。
4. 词语解释:解释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扩展词汇量。
5. 阅读理解: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回答问题。
6. 作文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如写一篇关于神奇海兽的短文。
7. 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如制作课文的漫画或剧本,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8.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思考自己的研究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资源1. 课本《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2.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导入和引发学生兴趣。
3. 黑板、白板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评估方法1. 课堂练:通过阅读理解题和作文训练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2. 合作活动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研究反馈:与学生进行面谈或书面反馈,了解学生的研究收获和困难,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反思1. 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自主研究能力,避免简单灌输。
2. 针对学生不同的研究特点和水平,设置不同的练和任务,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支持。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abc9bc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c.png)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分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六年级下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回忆录。
通过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在父亲被害十六年后回忆其父亲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与敌人坚决斗争的情景及被害后一家人的悲痛之情,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比敬仰与深切怀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文本中的许多语言文字含蓄耐嚼,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鲜明,运用了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直接描写主要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和对比描写不同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李大钊的精神品质。
【学情分析】进入小学最后的学习阶段,学生能够自主地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进行体会。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语文要素的落实,引导学生立足语言文字,透过细节表现挖掘本质,实现语言的建构、思维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
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收集、整理与使用资料的方法。
但基于理解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筛选有效信息,加深理解的能力仍然有待加强。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随着阅读理解的推进,有针对性地选择资料。
课前,查阅时代背景资料,了解人物所处的环境;课中,补充人物相关事件的资料,加深对人物品质的体会;课后,查阅革命时期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资料,丰富对革命英雄人物的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课内与课外的关联,在与课文的阅读中,学生能不断地借助资料反观语言文字,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学习李大钊被捕前部分,初步掌握作者抓住人物言行,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4.体会李大钊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汤姆 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说课稿
![《汤姆 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f3fb9d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f.png)
《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说课稿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下面我将从说读本、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和说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读本分析《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主题为“漫步世界名著花园”的“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书目。
它是一部备受人们关注的儿童小说,作者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
小说中,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曾半夜与哈克到墓地检验胆量,与乔奇、哈克到杰克逊岛当“海盗”,与贝琪去山洞探险……他的经历可谓丰富多彩,扣人心弦。
一百多年来,汤姆·索亚的“顽童”形象一直享誉世界。
通过阅读这本名著,可以让学生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种种困难和奇遇,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欢乐与艰辛,收获智慧和勇气。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但是外国文学名著一般篇幅较长,人物众多,关系比较复杂,语言十分精妙。
想要保证整本书的阅读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就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
因此,老师上好导读课,抓住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前提。
三、教学目标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和单元教学目标的把握以及对读本的理解,依据学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对阅读国外名著有兴趣,能初步感知《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及语言特点。
2.通过局部事例,让学生对汤姆·索亚这一故事主角有初步的认识,并对他的历险经历产生浓厚的兴趣。
3.能制订读书计划并自主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习做读书笔记。
四、教学重难点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能产生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了解故事内容。
第四单元名著导读《童年》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名著导读《童年》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33caf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3.png)
用不同颜色的笔划出外祖父,外祖 母,雅科夫舅生舅活在火中场的的不同表现, 评出“我”心中的智救者火强英者雄,写一段颁 奖词。(p65-68)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穷的智慧。
天才出于勤奋。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 被忽视而令人后悔的是时间。
时间给勤劳者留下串串的果实,而给懒汉只留下一头白发和空空的 双手。
阿廖沙雕像 位于俄罗斯的摩尔曼 斯克,从纪念碑所在的 位置,游客可以欣赏不 冻港的美景,此地迷雾 缭绕,犹如仙境。这是 全俄第二高的大雕塑, 为了纪念二战包围苏联 的士兵而建,气势非常 宏伟,阿廖沙下的火还 是长年不熄灭的火。
疼爱 外祖母( 扑 )到我面前,
一把( 抱 )住我, ( 喊 )道:“不准碰阿
“我当时吓坏了!” “瞧你人高马大的!真不害臊, 瓦尔瓦拉!我这老太婆都不怕! 你真是不害臊!”
列克谢!我不许你碰他, 从对母亲的质问中我读出了
你这个魔鬼!”
从这几个动词中可以看出
外祖父来看过我之后,其他人便纷纷效仿,所以从早到 晚,我的天床花边是总一是种坐烈性着传来染陪病我,说病话原逗体我是天开花心病的毒人。。
外祖父
萨沙
外祖父
我
外祖父 家庭不外祖幸母
外祖父
舅舅
米哈伊尔舅舅 塔利亚舅妈
米哈伊尔舅舅 外祖母
继父
母亲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已经不多见了(p84)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导读教案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导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8c928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f.png)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导读教案我的思路是按照:从整体着手,本着“导趣──导读──导法”的思路,让学生对单元内容产生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单元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自读本单元的内容,了解单元学习主题;感知四篇课文大意,体会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弄清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能根据本单元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
3、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切入主题。
1、导入:(课件播放)欣赏一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让你给这组图片配个标题,你会配什么标题呀?小结学生交流,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环境被污染,树木被乱坎的现象可多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同走近课本的第四单元,去学习一组描写“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课文。
(板书:第四单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2.揭示单元主题。
师问:我们每组课文前面都有一篇什么?你知道单元导语的作用吗?学生自由读一读本单元的导语,想一想: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总结:是呀,祖国山河如此壮丽!却让一些没有环保意识的人类肆意糟踏,再这样下去,地球毁灭了,人类将无处生存。
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本组的专题就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预设:(1)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现象。
(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3)明确了学习任务。
师:明确了哪些学习任务?(一)感悟人类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
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这个主题下有哪些学习内容?(导学生用逐篇翻阅或者查看目录的方法初步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
统编六下《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导读课教学设计
![统编六下《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导读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4157f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8.png)
统编六下《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基本信息,走近作者,走进作品。
2.浏览目录和全书概述,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欣赏精彩片段,引发学生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激发学生对《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期待。
3.渗透阅读策略,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阅读整本书。
教学重难点:【导读重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欣赏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导读难点】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导读过程:一、看图猜人,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书是我们最忠实最有益的伙伴,读一本好书,便是与书中的一个个人物交上了好朋友。
那么,同学们,你们最喜爱哪本书的哪位人物呢,为什么?(学生畅谈)2.看图猜人物《小王子》——小王子《大侦探福尔摩斯》——福尔摩斯《木偶奇遇记》——匹诺曹二、初识汤姆,感受顽劣1.出示小说的开篇文字,播放音频。
2.汤姆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预设:顽劣淘气、熊孩子、机灵追问:熊孩子顽劣还会体现在生活的哪些方面?你还想知道汤姆其他出人意料的惊天动地的事迹吗?(学生大胆预测)师:你们知道吗?这样的一个熊孩子,最终他却被称为全世界男孩子的偶像,从熊孩子到偶像,这中间究竟经历了什么呢?(相机板书)3.猜一猜(1)波莉姨妈惩罚汤姆劳动——刷栅栏。
那么长的一排栅栏,汤姆会老老实实干完吗?他可能会怎么做呢?(学生畅谈)(2)出示文章节选,学生角色扮演读一读。
(选自同名电影《汤姆索亚历险记》)师:苦困的刷墙日,却让汤姆意外成为了大富翁,瞧,这些都是他的战利品。
太难以置信了!(3)现在你们是否刷新了对汤姆的印象呢?三、认识作者,走近作品1.了解作者作者简介:马克.吐温是美国的文学之父,他也有着传奇的一生,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原本的意思是水上在航行是表示安全的指令,最终被他当做了笔名。
2.人推荐海伦凯勒曾直言不讳的表达过对马克吐温的喜欢;鲁迅先生也称他是讲笑话的好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连看
孙悟空 豪放倔强、勇敢机智
《三国演义》
武松
顽皮可爱、勇敢无畏
《西游记》
凤辣子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红楼梦》
诸葛亮
泼辣张狂、口齿伶俐、 见风使舵
《水浒传》
第四组
❖ 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 还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 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阅 读这些作品,我们既能与文学大师进行交流, 又能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
——选自《鲁滨孙漂流记》原著
❖ 连做一块木板都要四十二天,可是他最 后变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 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较“豪华” 的住所,他拥有了自己的王国……
他曾经这样说道:“我的脾气是要决 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决不放手的”, “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 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 我就不肯倒下……”
❖(2)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精彩片段,找人物描写方法,
凸显人物品格。
读书要求(时间为10分钟)
❖1重点读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有时间再学其他内容。
❖2参照你手中记录卡上的内容。
❖3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批 注。
卖火柴的小女孩 凡卡
主要内容:
❖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 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她为了暖和 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 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 最后小女孩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
作者简介
❖ 契诃夫:(1860-1904)俄国著名作家, 全名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代表作 品有短篇小说《苦闷》《变色龙》《套 中人》等;中篇小说《六号病房》《跳 来跳去的女人》等,戏剧《海鸥》《樱 桃园》《三姐妹》。
推荐阅读:
❖ 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 笛 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作者简介
❖ 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11岁父逝,母亲改嫁,童 年生活困顿。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 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 40年间共写了160余篇。作品有《丑小鸭》、 《小克劳斯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 《夜莺》、《拇指姑娘》《海的女儿》、 《她是一个废物》等,被后世人誉为世界童 话之王 。
主要内容:
❖通过九岁的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 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 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 制度的黑暗。
主要内容:
❖ 这篇文章叙述了十七世纪有个叫鲁滨孙 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 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为了战胜死 亡,他依靠船上剩下的一点资料,同大 自然顽强斗争,最后重返英国的故事。
外 国 名 篇 名 著
鲁 滨 孙笛 漂福 流 记
汤马 姆克 索吐 亚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凡卡 ❖鲁滨孙 ❖汤姆·索亚
安徒生 契诃夫
笛福 马克.吐温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 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要是读者知道我怎样制造这些陶器,一定会为 我感到又可怜又可笑。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 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 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 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 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 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 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合好,运回 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 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 法把它们叫作缸。
❖ 通过本组的学习,了解两篇外国短篇作品, 接触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阅读时要把握主要内 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 命运。有条件的,还可以再找一些外国名著读 一读。
学习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 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
❖再找一些外国名著读一读。
提示:学习方法
❖ (1)速读 (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可以 采用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 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 种方法适合在短时间内读大量的文 字。)
❖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莫泊桑作品《羊脂球》 ❖ 《安徒生童话全集》·《契诃夫作品选》·《汤
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板书:
卖
丑 小 鸭
海 的 女 儿
火 柴 的 小 女
安 徒 生
孩
小 仲 马
. .
……
凡 卡契 诃 夫主内容:❖ 梗概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一是和哈克 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二是和哈克、乔 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三是和哈克 到鬼屋寻宝;四是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 洞迷路──真正的历险;五是和哈克再次 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了强盗藏匿的金 币。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 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主人公,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