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周年复习】专题01 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1840—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热点直击】
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同时,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隐性考查为主,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
一、鸦片战争
1.爆发背景
(1)鸦片战争前的中西方对比:西方,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根本原因:为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开展虎门销烟。
2.过程
(1)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厦门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英军。英军继续北上,一度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3)清政府革职查办林则徐,派琦善与英方“议和”。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道光帝感到有失尊严,对英宣战。
(4)在镇江,清军满族将领海龄率守军同敌人浴血战斗,最后壮烈殉国。
(5)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3.结果
(1)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商定。
(2)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3)1844年,美法两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4.影响
(1)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2)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3)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全面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三、全面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对外关系上: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国门被迫开放。
(3)思想文化上:封建传统思想受到冲击,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刺激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经济上: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5)社会生活上:外国的生活方式、习惯、衣着、饮食首先传入,西方的社会习俗也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四、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对比
【考法预测】
考法一考查背景、原因
【例1】鸦片战争时期,英国舰队司令伯麦对清朝谈判人员说:“断鸦片可,断一切贸易不可。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著名传教士领袖李提摩太也说:“泰西各国素以爱民为治国之本,不得不藉兵力以定商情。”上述材料表明
A.英国承认鸦片走私的不合法性
B.西方世界对英国发动战争的支持
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
D.英国对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不满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不并在于禁止鸦片贸易,而是打开中国商品市场,便于英国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故C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英国对鸦片贸易的态度,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西方国家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态度,排除;D项,材料未涉及英国对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态度,排除。
【例2】1830年,47名在华英商上书英国国会,历数在华遭受的禁止乘轿等诸多限制,控诉广东当局称其为“奸夷”。1834年,80余名英商致国王的请愿书建议发动战争解决对华关系问题。这反映出
A.侵华战争舆论氛围逐渐形成
B.“海禁”政策阻断了中英贸易
C.英国寻求平等的对华关系
D.英商旨在维护大英帝国尊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商人上书内容从控诉中国对英国商人的限制到要求通过战争解决中英问题,而且上书人数增加,显示战争舆论氛围逐渐形成,选项A正确;从材料中英国商人认为受到歧视可知,中英之间存在贸易关系,排除B;选项C只是表象,排除;英国商人的行为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利益,而非维护帝国尊严,排除D。
考法二考查结果、影响
【例1】有学者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由清初建立起来“天朝”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全然被废除。各通商口岸需要实行一种新制度。尽管《南京条约》在文字上,对这种制度未作过多的具体规定,但从精神上理解,应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该学者认为,《南京条约》
A.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为以后列强扩大战争埋下伏笔
【答案】A
【解析】《南京条约》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这有利于中国贸易的近代化,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故A正确;材料反映《南京条约》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肯定了《南京条约》在客观上的积极影响,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 错误。
【例2】1859年,清政府任命李泰国为中国海关第一任总税务司,李泰国不仅“霸占”了中国海关的最大权利,还在其任期内将司税改为税务司,税务司的实际地位就相当于各地海关行政最高长官。海关税务司的设立
A.便利了英国对华倾销工业品
B.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C.实现了中国海关近代化转型
D.打开列强进入内地的门户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李泰国不仅‘霸占’了中国海关的最大权利”“税务司的实际地位就相当于各地海关行政最高长官”等信息可知,李泰国是英国人,而李泰国掌握中国海关的最大权力有利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即便利了英国对华倾销工业品,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规定标志着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人掌控我国海关权力,便利了英国对华倾销其商品,便利了英国对中国侵略,而不是实现中国海关的近代化,故C选项错误;英国人掌握中国海关的最大权力有利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而不是打开列强进入内地的门户,列强进入中国内地主要通过开放通商口岸,故D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