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道别教案
音乐送别教案
音乐送别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理解音乐送别的含义和形式;2. 分析音乐送别作品的结构特点;3. 通过欣赏音乐送别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4. 探讨作曲家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传达思想的手法。
教学准备:1. 音乐送别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2. 画纸、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 黑板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 老师与学生一同回顾“音乐送别”这个概念。
请学生简单阐述他们对音乐送别的理解。
二、学习音乐送别的含义和形式 (15分钟)1. 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音乐送别”这个主题。
如:为什么在音乐中会经常出现送别的情节?送别有哪些形式?2. 介绍音乐送别的几种常见形式,如舞曲、合唱曲、独唱曲等。
给出一些具体例子,并播放相应的音乐片段。
三、分析音乐送别作品的结构特点 (15分钟)1. 老师与学生一同分析音乐送别作品的结构特点。
例如,曲式起伏、情感转折等。
2. 请学生在黄色字条上写下自己对音乐送别作品的结构特点的理解,并将其贴于黑板或白板上。
四、欣赏音乐送别作品 (20分钟)1. 老师播放一段音乐送别作品,要求学生认真欣赏,并注意其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 学生们合作讨论他们对这段音乐送别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 随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音乐送别的理解。
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场景、人物或符号等。
五、探讨作曲家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传达思想的手法(15分钟)1. 学生们分享他们的绘画作品,并阐述自己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 老师与学生一同探讨作曲家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手法,表达情感和传达思想的方式。
六、总结 (5分钟)1. 老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再次强调音乐送别的含义和形式。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送别的含义和形式,分析音乐送别作品的结构特点,以及探讨作曲家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传达思想的手法。
音乐《离别》教案
音乐《离别》教案教案标题:音乐《离别》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离别》的背景和意义;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3. 提升学生的音乐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离别》的背景介绍;2. 音乐《离别》的曲调分析;3. 音乐《离别》的情感表达;4. 学生个人对音乐《离别》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1. 利用音乐《离别》的片段作为引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和情感。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音乐《离别》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第二步:背景介绍(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音乐《离别》的背景,如作曲家、创作背景等。
2. 分享音乐《离别》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第三步:曲调分析(15分钟)1. 向学生解释音乐《离别》的曲调特点,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2. 播放音乐《离别》的完整版,引导学生聆听和分析曲调的变化和情感表达。
第四步:情感表达(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离别》所表达的情感,如悲伤、温暖等。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离别》的情感,可以是绘画、写作、舞蹈等形式。
第五步:学生表达和分享(15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表达作品,并向全班分享他们对音乐《离别》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表达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第六步: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表达作品。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人们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以及音乐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评估:1. 学生对音乐《离别》的背景和意义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音乐《离别》的曲调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3. 学生个人对音乐《离别》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1. 邀请音乐专家或演奏家来校进行音乐《离别》的现场演奏和讲解;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音乐展览,进一步拓展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备注:教案中的时间分配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反应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
苏少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6年最新版本)
苏少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目录(2016年)目录第一单元音乐联网第一课时学唱《与世界联网》第二课时欣赏《洋葱》《多么美好的世界》第三课时学唱《你将我托起》欣赏《多么美好的世界》第四课时欣赏《斯蒂芬·福斯特名曲联奏》第二单元同窗心语第一课时学唱《同一首歌》第二课时学唱《朋友》第三课时欣赏《举杯吧朋友》、《梦幻曲》第三单元戏曲百花第一课时江山无限第二课时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片段)第四单元感恩的心第一课时亲亲我的宝贝第二课时学唱《如歌的行板》第五单元音乐永相随第一课时演唱《友谊地久天长》第二课时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和《拉德茨基进行曲》第三课时演奏《青年友谊圆舞曲》第一单元音乐联网第一课时学唱《与世界联网》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活泼、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2、附点及延音线的作用3、通过演唱歌曲、创编舞蹈等活动,体味歌曲所蕴含的青春活力和宽阔胸怀教学重点:1、用积极的态度演唱《与世界联网》2、能主动参与表演教学难点:1、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的时值及延音符的时值2、在迪斯科音乐中找到稳定的节拍并为歌曲创编舞蹈学情分析:这种欢快,活泼的歌曲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很感兴趣并充满激情,但处于初中时段的学生羞于表演,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创编,积极表演。
教学方法:聆听、体验、感悟、表现、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导入:很高兴与同学们再次相约音乐课堂,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一首歌曲,在学习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这首歌曲的视频音乐,然后回答我两个问题1、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与世界联网》)2、节奏和旋律有很特点?(节奏稍快,充满青春活力)师:大家喜欢这首歌曲吗?生:喜欢师:那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一起学唱这首充满青春活力的歌曲吧。
新课1、学唱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二页,我们对应着书本上的歌词来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变大了什么样的情感呢?生:(这首歌以丰富的想象力表现了中国少年放眼世界、关心人类命运的宽广胸怀)再次聆听歌曲,边听边唱,找出这首歌曲中比较难唱的地方生:(聆听并找出难点)师生共同解决难点1=D 4/4⌒⌒5 ︱ⅰⅰⅰ 5︱7﹒77 7︱6﹒ 5 5 3 5 ︱ 5 ――解决方法:1、教师讲解附点、延音线的作用及其相应的时值2、划拍子,读节奏3、对应拍子朗读歌词4、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唱歌谱5、教师钢伴,学生唱歌词师:让我们一起跟随范唱来整体的学唱一遍歌曲(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唱)师: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这样只动嘴巴的干唱能不能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啊?生:(不能)师:那我们要怎么样来表达呢?生:(我们可以站起来唱,我们可以拍手唱,我们可以…)2、即兴表演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为歌曲即兴伴奏⑴加入声势、利用肢体语言表达欢快的节奏⑵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乐器有:沙锤、手鼓、木鱼等)教师总结:同学们为歌曲伴奏的特别好,老师很欣赏你们的表演,刚才我们只是利用手上的动作为歌曲进行了伴奏,那么大家的全身想不想动起来呢?生:(想)1、学生编创舞蹈(我是小小设计师)⑴小组表演⑵(每组选几个动作)全班齐演教师总结:大家的歌声很美,舞蹈更是感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先跳到这里吧。
九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告别时刻学历案
单元教学结构图活动设计:一、情境创设——故事导入。
师:奥地利的维也纳始终是和音乐连在一起的。
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都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
在几百年前的奥地利,刚才说到的几位著名的音乐家其中的一位,他被称为“交响乐之父”,同学们知道是谁吗?(学生回答:海顿)对,海顿长期担任了一个公爵的宫廷乐长。
这位尼古拉斯公爵在一个可以俯瞰诺吉托拉湖全景的风光明媚的地区,修建了一座豪华、壮丽的宫殿,并将它命名为“艾斯特哈齐堡”。
宫内规定,管弦乐团的团员和杂役们都不许携带家属进人。
多数的团员们全年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得住在宫殿里,见不到家人。
海顿在乐团里一直是最有威望的团长,所以团员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想办法改善目前这种不便的生活海顿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现在大家想一下,如果你是海顿,你将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生:各抒己见。
师:答案就在音乐当中,请你闭上眼睛安静聆听,欣赏完之后请你起来回答。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故事导入新课,既精炼简洁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问题的提出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问题探究——欣赏全曲。
1.初次聆听。
学生:讨论交流感受。
2.揭示课题。
老师:没错,在乐曲的最后,海顿请乐师们轮流轻轻吹灭为乐谱照明的蜡烛,拿着乐器相继退场。
最后只留下了两个小提琴手,他们静静地奏完最后一个音符,也悄然退席。
借此表现出乐团团员们的心情。
据说,本曲首次演奏是在公爵和他邀请到的众多好友聚会时,当音乐结束后,大家响起了热烈地掌声。
公爵和客人都被这种新颖的艺术效果所折服。
公爵也当场宣布:“各位乐师,放假回家和家人团聚过圣诞节吧!”这首乐曲就是海顿著名的《告别交响曲》。
3.哼唱主题。
4.画旋律线:在唱熟主题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5.再次聆听。
(1)乐曲分为几个乐章?每个乐章风格是怎样的? (2)你能听出各个乐章的主奏乐器吗? (3)小组讨论并选派一人回答问题。
送别初中教案音乐
送别初中教案音乐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并理解离别的情绪,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会用音乐的方式与他人告别,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感受并表达离别情绪。
2. 学会用音乐与他人告别。
教学难点:1. 离别情绪的深入理解。
2. 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一首动听的离别歌曲《送别》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离别的情绪。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离别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基本内容(15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离别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离别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离别情绪,可以选择唱歌、演奏乐器或创作音乐等方式。
3.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三、音乐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可以选择唱歌、演奏乐器或创作音乐等方式。
2. 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让学生认识到离别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要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离别情绪的理解和表达。
2.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3. 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并理解离别的情绪,学生通过唱歌、演奏乐器或创作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离别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离别情绪,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程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离别情绪的理解和表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音乐表现力也得到了提高。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送别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送别第一章:课程引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送别”,并解释音乐在表达送别情感方面的作用。
2. 播放一首经典的送别音乐作品,如《友谊地久天长》,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大家有没有经历过离别?离别时的心情是如何的?2. 播放音乐《友谊地久天长》,让学生闭目聆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3. 讨论:这首音乐给你们的感受是什么?你们能用词语来形容吗?第二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风格的送别音乐作品,如《送别》、《再见》等。
2. 播放这些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其中的情感。
教学活动:1. 介绍不同风格的送别音乐作品,并播放片段。
2.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音乐,并说明理由。
3. 讨论:这些音乐作品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它们是如何表达送别情感的?第三章:音乐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送别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送别音乐作品。
教学活动:1. 介绍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和技巧,如旋律创作、和声编配等。
2. 让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送别音乐作品。
3. 展示各组的作品,并讨论它们的创意和表达方式。
第四章:音乐表演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演奏和表演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演表达送别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简单的音乐演奏技巧和表演方法。
2.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音乐表演,表达送别情感。
教学活动:1. 介绍简单的音乐演奏技巧和表演方法,如歌唱、器乐演奏等。
2.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已学过的送别音乐作品进行表演。
3. 展示各组的表演,并讨论它们的表现和情感传达。
初中歌曲送别音乐教案
初中歌曲送别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音乐的情感,通过歌曲《送别》的学习,感受音乐中的离别情绪。
2. 使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送别》的背景介绍2. 歌曲的歌词解析3. 歌曲的旋律分析和演唱技巧4. 合唱部分的指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送别》的演唱,理解歌曲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协调,正确的呼吸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送别》的背景,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示范演唱: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示范学习歌曲。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部分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整体演练: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问题。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送别》。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情感,正确表达歌曲的离别情绪。
3.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送别》的合唱比赛,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2. 引导学生创作与离别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3. 邀请家长或音乐专家来校进行音乐讲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送别》,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音乐送别教案
音乐送别教案【教案名称】音乐送别教案【教案目的】通过本节音乐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对离别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适用对象】适用于中学音乐课程的初中阶段学生。
【教学内容与方法】一、导入(10分钟)1. 老师准备一段描写离别场景的音乐片段,如《别恋》、《再别康桥》等。
2. 教师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通过音乐中所传达的情绪,引导学生思考离别的感觉和场景。
二、活动一:情感体验(15分钟)1. 老师出示几幅关于离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表达看到的情感。
2. 学生分组进行情感交流,彼此分享观察到的离别情感和场景,并加以讨论。
三、活动二:欣赏音乐(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优美的送别音乐,如《送别》、《泪的奉献》等。
2. 学生聆听音乐,用自己的方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如闭上眼睛、轻轻摇动身体等。
3. 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通过绘画或写作等方式进行表达。
四、活动三:情感表达(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创作,根据所听音乐的情感表达写下自己的文字或创作一幅画作。
2. 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展示,并解释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创作灵感。
五、活动四:情感拓展(15分钟)1. 老师播放关于离别的视频或故事情节,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2. 学生根据所看到的视频或故事情节,进行情感分享和发表思考。
3. 老师适时进行引导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六、归纳总结(10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再次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作用。
2.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所感悟的内容。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达的情感力度。
2. 学生创意性及表达方式与情感一致性。
3. 学生对音乐所传达情感的理解程度。
4. 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
【课后延伸】学生可到图书馆或网上搜索有关离别的诗词、歌曲或音乐作品,进行更深入的欣赏和解读,并完成相关的读书笔记或分享。
送别 初中音乐教案
送别初中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初中音乐课本》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歌曲《送别》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增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内容:1. 歌曲《送别》的旋律、歌词及创作背景。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3. 音乐欣赏与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歌词,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二、歌曲学习(10分钟)1. 教师介绍歌曲《送别》的创作背景及作者,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
2.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分析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4.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三、演唱练习(10分钟)1. 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独唱练习,提高学生的个体表现力。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演唱中充分表达歌曲情感。
四、音乐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版本的《送别》,感受不同演唱风格的魅力。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分析,探讨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增进彼此间的交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送别》的情感表达。
2. 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用音乐丰富自己的生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送别》的演唱效果。
2. 学生在音乐欣赏与分析环节的表现。
3. 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苏少版九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与世界联网第1课与世界联网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2、能用歌声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放眼世界,关心人类命运的宽广胸怀。
教学重点歌曲的掌握教学难点唱出青少年学生的宽广胸怀教学内容《与世界联网》教学过程一、导入找一找歌曲中提及到的地名和名胜,都了解吗?查一查,你知道“与世界联网”的含义吗?二、新歌教学1、聆听师:首先我们来欣赏全曲,听完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通过初听,让学生初步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2、复听3、节奏练习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4、学唱歌曲(1)师弹奏歌谱,学生轻声学唱,找出自己觉得最难的一句。
(2)学生随琴用‘la”模唱。
5、学唱歌词。
6、师: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我们唱的情绪和CD中唱的情绪是一样的吗?生交流讨论,回答。
师小结。
7、歌曲情感处理。
三、小结下课四、作业练唱歌曲第2课青春的旗帜在飘扬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歌曲。
2、听赏《生命之怀》。
教学重点歌曲的掌握教学难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内容《青春的旗帜在飘扬》、《生命之杯》教学过程一复习1 师:复习歌曲《与世界联网》,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这首歌曲,希望能用流畅和谐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生:全体演唱。
(录音)2 播放录音,学生自我评价,并改正。
二欣赏《生命之怀》1 播放乐曲,初听,整体感知。
2 简介。
生:交流收集的材料师补充:这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歌。
歌曲鼓舞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光。
这首洋溢着生命力量的歌,其传播已超越球赛和国界的范围。
它鼓舞人民弘扬个性,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复听《生命之怀》请问: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呢?4学生回答,教师可做补充。
三学唱《青春的旗帜在飘扬》1 感受歌曲:播放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并体会歌曲的含义。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送别》
成功之处
教学目标达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 能够掌握《送别》这首歌曲的基 本旋律、节奏和歌词,教学目标
达成情况良好。
课堂氛围浓厚
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以及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氛围
浓厚,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
学生参与度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 和互动,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展 示等形式,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THANKS
感谢观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听、唱、奏、演 等多种方式,感受和 理解《送别》的音乐 美。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 生了解不同版本《送 别》的特点和表现方 式。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 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音 乐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送别》所表达的离别之 情,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 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教师评价
教学目标达成
教师能够根据教案完成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
排合理。
课堂氛围营造
教师能够营造出良好的 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运用
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 教学方法,如讲解、示
范、互动等。
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能够有序组织学生 进行学习活动,确保教
学顺利进行。
家长反馈
01
02
03
04
孩子参与度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基础较差
由于学生音乐基础存在差异,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掌握歌曲时 存在困难,需要加强基础训练。
课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某些环节的调整,导致课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 ,影响了教学进度。
部分学生缺乏自信
在个人展示环节,部分学生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展示自己,需要加 强心理疏导和鼓励。
离别音乐教学设计
离别音乐教学设计离别音乐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音乐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离别的情境下表达情感、找到宣泄方式,并加深对离别主题的理解。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离别音乐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离别的含义和不同类型的离别情境,并了解有关离别的常见词汇和表达方式;2. 培养学生对离别主题音乐的欣赏能力,学会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分析和解读离别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a. 选取多种类型的离别音乐作品,包括悲伤、庆祝、振奋等,让学生能够感受不同类型离别音乐所传达的情感;b.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并对音乐进行个人评价;c. 结合音乐欣赏,让学生了解有关离别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离别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音乐创作:a. 鼓励学生通过音乐创作表达自己关于离别的情感和故事;b. 提供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和工具,如和弦进行,旋律构建等,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c. 分享学生的音乐作品,让他们能够互相欣赏和交流,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选取一段具有离别主题的音乐,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联想。
引导学生了解离别的概念和常见情境。
2. 音乐欣赏:a. 教师选择多种类型的离别音乐作品,播放给学生听,并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分析音乐的要素和情感表达;b. 让学生对音乐进行个人评价,提问如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是否能够表达出离别的情感?等等。
3. 音乐创作:a.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离别的情境,如毕业、分别、离异等,用自己喜欢的音乐创作工具,如吉他、钢琴等,进行音乐创作;b. 提供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如和弦进行,旋律构建等,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c.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欣赏和交流,提供反馈和意见。
4. 总结与展示:a. 学生汇报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示他们对离别主题的理解和个人表达能力;b.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通过音乐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故事;c.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创作进行总结,分享收获与感想。
道别-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道别-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是针对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课程中的“道别”模块编写的。
该模块通过教授歌曲《道别》来引导学生感受学生时代的悲欢离合,强化学生对于家庭亲情的理解与珍惜,激发学生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歌曲《道别》的歌词和旋律,并掌握歌曲歌词的含义;•学会通过歌曲唱出自己对于故乡和亲情的感触;•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欣赏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歌曲唱出自己的情感,强化情感表达能力;•学会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学会通过感受音乐重视亲情和家庭,培养珍惜亲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于亲情的认识和珍惜;•强化学生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悟和情感分寸;•培养学生的美好向往和追求精神层面的和谐生活。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歌曲欣赏和分析1.教师播放歌曲《道别》;2.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旋律和歌词;3.倾听学生对歌曲的反应和感受;4.分析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2. 歌曲练唱1.逐句教唱歌词,并带领学生一起练唱各个段落;2.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用歌声表达出来,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3.辅导学生调整唱腔,让唱腔更符合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3. 情感连线1.让学生听音乐,自由发挥,通过音乐来表现出对于家人、亲情、故乡的情感和感悟;2.让学生成小组,互相交流各自的情感及感受;3.分享自己的情感,让每位同学对于自己的情感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4. 总结反思1.结合歌曲,引导学生对于自己的情感、家庭和亲情进行总结和反思;2.学生自己写下总结心得,并与班级分享。
四、教学评价方法1.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倾听和互动等方式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2. 教学作业的评价学生通过写下自己对于亲情和故乡的感受,以及对于歌曲的理解来评价学生的情感自我认知和文学理解水平。
初中音乐教案送别教案设计
初中音乐教案送别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送别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2. 通过对送别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和感受送别歌曲的情感。
2. 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和感受送别歌曲的情感。
2. 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音响设备。
3. 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送别歌曲的概念和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对送别歌曲的感受和经历。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25分钟)1. 教授音乐知识:a. 向学生介绍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概念。
b.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巧,如音阶、琶音、附点音符等。
2. 学习送别歌曲:a. 向学生介绍将要学习的送别歌曲《XXX》(例如《送别》)。
b. 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c.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d. 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唱。
3. 实践与表演:a.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送别歌曲进行学习和表演。
b. 学生可以通过加入舞蹈、朗诵等元素,使表演更加丰富和生动。
c. 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三、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3. 提醒学生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可以在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学习)1. 让学生回家后,自主学习一首送别歌曲,并尝试进行表演。
2. 让学生思考和总结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送别歌曲的理解和感受程度。
2. 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合作程度。
送别教案音乐初中理解
送别教案音乐初中理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送别的意义,感受送别时的情感。
2. 通过音乐、诗词、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送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恩和告别。
教学重点:1. 理解送别的情感和意义。
2.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体验送别的情景,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会告别,珍惜当下。
教学准备:1. 音乐:《送别》、《再见》等。
2. 诗词:《登鹳雀楼》、《别董大》等。
3. 故事:关于告别的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送别?你经历过送别吗?送别时你有什么感受?2. 学生分享自己的送别经历和感受。
二、音乐欣赏(10分钟)1. 播放音乐《送别》、《再见》,让学生感受送别时的情感。
2. 引导学生谈谈对音乐的感悟,分享自己的送别经历。
三、诗词欣赏(10分钟)1. 朗读诗词《登鹳雀楼》、《别董大》,让学生体验送别的情景。
2. 分析诗词中的离别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送别的意义。
四、故事分享(10分钟)1. 讲述一个关于告别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离别时的情感。
2. 引导学生谈谈对故事的感悟,分享自己的送别经历。
五、情感表达(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形式(如唱歌、跳舞、表演、绘画等)表达送别时的情感。
2.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送别时的感受。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送别的意义,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珍惜和告别的实际行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诗词、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送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送别经历,感受到了离别时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送别的意义,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告别。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送别音乐教案初中
送别音乐教案初中教案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送别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培养学生对送别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3.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感悟生命的美好与离别的不舍。
教学重点:1. 送别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欣赏和分析送别音乐的方法;3. 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教学难点:1. 送别音乐的情感表达;2. 音乐与人生的感悟。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送别音乐的音频和视频资料;3. 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送别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对送别音乐产生兴趣;2. 播放一段经典的送别音乐,让学生感受送别音乐的气氛。
二、欣赏和分析送别音乐(15分钟)1. 播放几首不同风格的送别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情感表达;2. 引导学生分析每首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送别音乐;3.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送别音乐的欣赏心得。
三、情感表达与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送别音乐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探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2.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向大家介绍所选歌曲的情感内涵和表达方式;3.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送别音乐的演唱或演奏,让学生亲身体验送别音乐的情感。
四、音乐与人生(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让学生分享自己与音乐相关的人生经历;2. 教师分享一些关于音乐与人生的感悟,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美好与离别的不舍;3. 让学生写一段关于送别音乐的心得体会。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送别音乐的情感表达和音乐与人生的关系;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欣赏和表达送别音乐方面的成长;3.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欣赏和研究送别音乐,撰写一篇关于送别音乐的分析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分析和实践送别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真诚地面对离别,感悟生命的美好。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道别教案
作为欧洲文化的摇篮,意大利曾孕育出罗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现在,意大利共拥有4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道别》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欣赏歌曲《道别》。
2、能够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把握音乐情绪。
2、能够感受音乐表现出来的离别时的忧伤和不舍之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共唱问好歌!
二、新课新授:
1、教师简介作者出生地:
意大利(Italy),全称意大利共和国,是一个欧洲国家,主要由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所组成。国土面积为301333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人口6002万。
2、教师简介莎拉·布莱曼:
英国的跨界音乐女高音歌唱家、演员,世界古典跨界唱法的历史革命者,被称为“月光女神”、”首席红伶“等,是继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后世界乐坛涌现出的另一个天后级人物,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位在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上引吭高歌过的女歌唱家,她还将有望在2015年成为世界上首位在太空放歌的专业歌手。她与安德烈·波切利被称为是古典跨界的标志性艺人。
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师生共同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再次听赏歌曲,注意歌曲节奏。
6、全班一起以道别为话题讨论离别的感情。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将要到毕业季了,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最后在一起的时光,一起度过一个美丽快乐的年纪。
道别-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道别-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道别”这首歌曲的背景、意义及其重要性。
2.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能用正确的方式演唱歌曲。
3.能够演唱歌曲、跟随节奏演奏打击乐器,表现出音乐的感觉。
教学内容第一节:介绍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及意义1.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和基本节奏。
2.在讲解歌曲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以及其所表达的意义和观点。
第二节:学习歌曲的歌词1.分段学习歌曲的歌词,让学生了解每一句的意义并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段唱歌,熟练掌握歌曲。
第三节:练习唱歌和演奏伴奏1.教师引导学生重复音乐的节奏,并让学生练习演唱并跟着节奏演奏打击乐器,表现出音乐的感觉。
2.让学生小组合作演唱,擅长打击乐的同学可以尝试掌握打击乐器的节奏,通过演唱展示自己的天赋和技能。
第四节:展示表演和评价1.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整体的表演。
2.在展示表演后,教师给予学生评价和指导,让学生在互相学习和有效吸收教导的基础上迅速提高。
教学方法1. 实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歌曲的背景故事,或用相关的图片、视频影像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并刺激他们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合作和表演等方式,学会歌曲的演唱和表达方式。
2. 实行差异化教学以不同的角度,循序渐进地展开歌曲细节的分析,采用针对不同优势反应方式的教学技巧,促进学生各自的学习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反思本次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感觉。
在展现过程中,学生从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开始,到表演和使用打击乐器,教师全程引领学生,帮助他们全面学习,发挥个人长处。
同时,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素质和兴趣,教师采用了差异化的教学方式,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我们从中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并希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继续发挥创造力,促进学生们更有效、更轻松地学到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欣赏歌曲《道别》。
2、能够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把握音乐情绪。
2、能够感受音乐表现出来的离别时的忧伤和不舍之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共唱问好歌!
二新课新授:
1、教师简介作者出生地:
意大利(Italy),全称意大利共和国,是一个欧洲国家,主要由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所组成。国土面积为301333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人口6002万。
意大利古时称过“艾诺利亚”“艾斯佩利亚”“威大利亚”,后因语言变化,称“意大利亚”,意为“小牛生长的乐园”。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约和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也是G8、20国集团和欧洲四大经济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议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成员。
作为欧洲文化的摇篮,意大利曾孕育出罗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现在,意大利共拥有4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师生共同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5、再次听赏歌曲,注意歌曲节奏。
6、全班一起以道别为话题讨论离别的感情。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将要到毕业季了,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最后在一起的时光,一起度过一个美丽快乐的年纪。
2、教师简介莎拉·布莱曼:
英国的跨界音乐女高音歌唱家、演员,世界古典跨界唱法的历史革命者,被称为“月光女神”、”首席红伶“等,是继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后世界乐坛涌现出的另一个天后级人物,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位在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上引吭高歌过的女歌唱家,她还将有望在2015年成为世界上首位在太空放歌的专业歌手。她与安德烈·波切利被称为是古典跨界的标志性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