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判断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2377b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9.png)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地理教材《常见的天气系统》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天气现象;高低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学会判断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 了解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能解释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
难点: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现象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气压计、风向仪;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各地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关注,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差异这么大?”2. 新课导入: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 案例分析:讲解气旋、反气旋的判定方法,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举例说明。
4.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实例。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3. 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天气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判断下列天气图中的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解释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和锋面系统形成过程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天气系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天气系统的分类及特点;2. 教学目标中学会判断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现象的解释;4. 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设置及答案解析。
地理高中必修课件常见的天气系统
![地理高中必修课件常见的天气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6ffc4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3.png)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导 致大气压力带和风带的 移动
地形地势:地形地势影 响大气压力和温度分布
海洋:海洋对大气温度 和湿度有重要影响
季节变化:季节变化影 响大气压力和温度分布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 大气成分和温度有影响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影响农业生产:天气系统的变 化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影响交通出行:恶劣的天气条 件可能会导致交通中断或延误
类型:气旋可以分为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极地气旋等不同类型,每种类 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范围。
反气旋系统
定义:气压高于四周的气旋系统 特点: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影响:带来晴朗、干燥的天气 例子:冬季的蒙古高压、夏季的副热带高压
热带气旋系统
定义: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地区的一 种强烈天气系统,由热带低压、热带风 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和强台风等不同 强度的热带气旋组成。
天气系统是指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风等)的空间 分布和变化规律。
天气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 系统等。
天气系统的定义和分类是地理高中必修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了解天气系统的定义和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 化。
天气系统的分类
高压系统:控制 晴朗、干燥的天 气
结构:热带气旋的中心是一个低压区,周 围是高压区,气旋的强度随着气压梯度的 增加而增强。
形成条件:热带气旋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 的温度、湿度、风速和地转偏向力等条件。
影响:热带气旋会带来强烈的风雨天气, 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如洪涝、风暴 潮等。
3
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影响
形成原因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 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动 力来源
【课件】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件】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a3a77c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d.png)
风向
北半球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一、低气压(气旋)
3:低气压(气旋)与天气
低压中心气流旋转上升,常出现 阴雨天气。
低
风向
北半球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一、低气压(气旋)
4:天气实例——台风
(1)概念:当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时、 风速达每秒32.7m的热带气旋均可称为台风。
(2)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发生于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地区的成为飓风; 发生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成为台风。
【能力提升】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第一步:确定低气压中心 高压中心因空气辐散不能形成锋面。 图中①处等压线闭合且气压数值由中 心向四周升高,为低气压中心。 第二步:确定低压槽 图中AB和CD所在的狭长区域是从低 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为低压槽。 第三步:确定锋面位置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位置,锋线往往与 低压槽槽线重合,如图中AB、CD处。
三、锋面气旋
1、概念:
近地面的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2、锋面气旋形成原理(北半球)
1025
北
冷气团 1000
975
低
低压槽
暖气团
低压槽
低压槽,空气辐合形成锋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气流方向
雨带
2、锋面气旋形成原理(南半球)
二、高气压(反气旋)
1.高气压: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简称高压。
下降
高
风向
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
晴天
二、高气压(反气旋) 2.反气旋:
南半球反气旋运动状态:逆时针辐散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c5942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b.png)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一、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它由海洋中的暖湿气流引发。
在中国,台风经常在夏季和秋季出现,给沿海地区带来强风和暴雨。
台风通常呈螺旋形,中心有一个清晰的眼,周围被密集的云团包围。
台风的风力非常强大,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公里以上,甚至更高。
台风还会引发海浪和海啸,对沿海地区的居民和建筑物造成威胁。
二、季风季风是一种周期性的风系统,主要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出现。
季风的形成是由于大陆和海洋的温度差异。
在夏季,大陆上升的热空气使海洋上的冷空气流向大陆,形成湿润的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而在冬季,大陆上冷空气下降,海洋上的暖湿空气流向大陆,带来干燥的季风。
中国的华南地区和印度的喜马拉雅山脉周围地区就是典型的季风地区。
三、冷锋和暖锋冷锋和暖锋是冷暖气团交界处的边界,它们是常见的天气系统。
当冷锋和暖锋相遇时,会形成云层和降水。
冷锋通常伴随着阵雨、雷暴和强风,空气温度骤降。
暖锋则常常带来持续的降雨,空气温度逐渐升高。
冷锋和暖锋的交汇处会形成锋面,锋面上空气流动剧烈,天气多变。
四、高压和低压高压和低压是大气压力的两种状态。
高压指的是大气压力较大的区域,空气下沉,天空晴朗,风力较小。
低压则是大气压力较小的区域,空气上升,天空多云或阴雨,风力较大。
高压和低压之间的压力差会形成气流,引发风和降水。
在气象图上,高压常用H表示,低压则用L表示。
五、锋区锋区是不同气团之间的边界,也是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区通常伴随着天气的变化,如降雨、降温等。
当冷锋和暖锋相遇时形成的锋区叫做温度锋,它带来的降水多、天气多变。
而湿度锋则是湿空气和干空气相遇的边界,降水量较小。
锋区的位置和移动会对降雨和气温产生影响,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六、雾雾是由地表水汽凝结而成的悬浮小水滴,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雾的形成通常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饱和,温度降低导致水汽凝结成小水滴。
雾的能见度较低,给交通和能见度带来困扰。
雾分为地面雾、辐射雾、对流雾等不同类型,形成原因和特点各不相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课件(共35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课件(共35张)](https://img.taocdn.com/s3/m/83c15fcc4431b90d6d85c7bc.png)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
气团
气团概念: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性质较
均匀、大气稳定的大团空气
性质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晴
朗
2、气团分类
温度特征: 冷气团(冷空气):气团向比它暖的下垫面移
动, 一般形成于高纬度地区,由高纬度流向低纬
度的气团,叫冷气团。使到达地区变冷。 天气特点:晴朗、寒冷、干燥 暖气团(暖空气):气团向比它冷的下垫面移
动, 一般形成于低纬度地区,由低纬度流向高纬
度的气团,叫暖气团。使到达地区变暖。 天气特点:晴朗、温暖、湿润
认识锋面
• (1)填写锋面结构示意图。 •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
______云_、__大_风__、_降__水_______等天气。
锋与天气 (1)冷锋。
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
锋面的特点: 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
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冷锋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冷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 气
团被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形成 降水。
冷 锋 天 气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过境时:云层增厚,阴天、下雨、刮风、降 温 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雨区位置:主要在锋后
日的梅雨天气。
昆明准静止锋.swf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 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 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 锋等类型,具体如下所示:
类型
冷锋
暖锋
符号
降水 区的 位置
气温 变化
气压 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超全-完整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超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8fe5db9ec3d5bbfd0a74a2.png)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大气层)太阳活动影响外日冕太阳风磁暴、极光内色球耀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日珥光球太阳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1.3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公转自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周期恒星年(365d6h9m10s)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一最快远日点(7月初)一最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赤道1670Km\h,两极为0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3常见天气系统 课件(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3常见天气系统 课件(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2235020242a8956aece40e.png)
3.教材P43“图2.21 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 分布(局部)” 提示:气压的空间分布为气压场,气压场有低气压、低压 槽、高气压、高压脊、鞍形气压区五种基本形式。图中出 现了二个高压中心,五个低压中心,标出了二条高压脊和 一条低压槽,几种气压场的基本形式,统称为地面气压系 统。在不同的气压系统中,天气状况是不同的。
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移动 冷气团的移动 暖气团的移
方向 方向
动方向
来回摆动
锋前 暖气团在前, 冷气团在前,
主 锋后 冷气团在后
暖气团在后
要 锋面 区 坡度
较大
较小
小
别 雨区 锋前锋后均有, 位置 以锋后为主
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 大范围
雨区 范围
小
中
大
锋 图
图简 示图
天 气 图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图雨 示区
4.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_冷__气__团___方向移动的锋。暖锋通 常伴随__多__云__和_降__雨___天气,因为暖锋移动的速度比冷锋 慢,所以可能形成_连__续__性__降__水___或雾。暖锋过境后,气温 _上__升___,气压__下__降__,天气__转__晴__。
5.准静止锋:是__冷__暖__气__团___势力相当 ,使锋面来回摆动 的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春的“梅__雨____”天气,就是
(二)、4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
![(二)、4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ec7cb1ff18583d0496459fb.png)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三)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第一课时 锋面系统与天气
(一)锋的基本知识
1、气团: ◆位于对流层下部,水平方向上一定范围内, 性质均一的大团空气。 ◆冷气团 ◆暖气团
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
密度 湿度 温度 气压
较大 较小
天气 特征
过境时
过境后
气压下降、气温上升、 天气转晴 时间长,强度小 锋前
降水时间、强度
降水位置 天气实例
一场春雨一场暖
四、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看符号:
利用符号还可确定锋面运动方向: 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方向。
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 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 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准静止锋
合作探究:在不同锋面系统中,冷、暖气团的势力强弱如何?
冷锋
被迫抬升
冷气团
暖气团
C
B
A
冷锋
思考: 1)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 2)冷锋形成的降水主要分布在锋的什么位置?
二、冷锋与天气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城市受 暖 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气温较高 , 气压较低 。 大风、降温、雨雪 出现 天气。 城市受 冷 气团控制,天气转晴 ,气温降低 , 气压 升高。
昆明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
每年11月---次年4月,由于受云贵高原上一系列山脉 的层层阻挡,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就渐渐地静止下来,形 成准静止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常见的天气系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常见的天气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ecb3b4c2cc58bd63086bd2e.png)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气团
1.概念:
气团——指在水平方向上的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 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冷气团
2.分类状况
据温度特征分: 暖气团
海洋性气团 据湿度特征分:
大陆性气团
3.冷气团和暖气团的性质差异: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密度大,气压高。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密度小,气压低。
注: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单调、稳温
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
特
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 暖气团 控制,气温升高,
征 过境后 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巩固练习
1.下图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 B )
2.下图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则影 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二、锋
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时,他们之间会出现一个倾 斜的交界面,称为锋面。 锋面和地面的交界线就是锋线。
锋面+锋线=锋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0a602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b.png)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 1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②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③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①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②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重点:①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②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①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②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
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3单元 第4讲 常见天气系统 课件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3单元 第4讲 常见天气系统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da39d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5.png)
短以及危害性三个方面分析,如龙卷风形态壮观、历时短难以发现、
危害性大等。
考点四 常见的天气系统
-28-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素养提升4
命题立意 本题以美国中部龙卷风为主题创设情境,层层递进的 四个小题考查的知识及能力要求包括:第(1)题从大气受热过程、 气旋、锋面系统等角度分析湿热气团抬升的原因,意在考查普遍性 的规律。第(2)(3)题从美国中部平原自然环境的特异性出发,分析 地形对龙卷风形成的影响和春季高发的原因,重在考查普遍中的特 殊性。第(4)题则从人地关系的视角考查“追风”的原因,引导考生树 立科学的灾害观和减灾意识。四个小题多属于“由果溯因”的原因 分析,重在分析多个地理要素在特定区域中的相互联系,意在考查 考生对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程度,以甄别考生的综合思维 能力与水平。
考点四 常见的天气系统
-31-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素养提升4
2.气旋与反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 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右图所示为北半球气 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 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考点四 常见的天气系统
-30-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素养提升4
整合构建 1.气旋、反气旋思维链 (1)气旋:低压中心→水平方向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垂直方向 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实例:夏秋季节的台风(飓风)。 (2)反气旋:高压中心→水平方向气流由中心向周围辐散→垂直方 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实例:江淮地区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起风、阴天、 降水(发生于 锋前,多连续 性降水)(暖锋 控制)
3.1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课件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3.1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课件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668a24b9e45c3b3566ec8bdc.png)
⑴气旋与天气
⑵反气旋与天气
闭合等压线风向
1030 1020 1010
1010 1020 1030
A
B
北半球近地面
气旋
反气旋
北半球 南半球
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气 压流
位置
近地面 水平气流
运行
垂直 气流 运行
天气 特点
实例
低 压
高 压
4.锋面气旋:
⑴成因:
高纬—冷气团
低
等压线闭合,数值四周大中 间小,气压四周高中间低
阴雨
高压脊
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 域,等压线向低处凸出,比 晴朗 两侧气压高
脊线 低压槽 槽线 鞍部
高压脊上气压最高的区域
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向高处凸出, 比两侧气压低;锋面在内发育
阴雨
低压槽上气压最低的区域,锋线与槽线重合
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之间的区域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⑴冷锋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形成的锋, 冷气团在运动过程中暖气团被迫抬升。
表示方法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 锋后
暖气团 锋前
➢锋后降水,雨区狭窄,强度大,时间 短,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
过境前 晴朗、温 暖、湿润
过境时 阴天、下雨、 刮风、降温
过境后 天气转晴,气 压升高,气温湿 度骤降
4、5月华南雨带
9月初雨带南退 雨带退到长江以南 10月退出我国大陆
4-5月 7-8月
6-7月 10月
江淮准静止锋.sw雨连绵
位于暖空气一侧 位于冷空气一侧
影响我国局部天气的准静止锋
分布 范围
[全]高中地理(锋面气旋、冷锋、暖锋、风向的判断)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锋面气旋、冷锋、暖锋、风向的判断)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b0cab6a76a20029bc642d40.png)
高中地理(锋面气旋、冷锋、暖锋、风向的判断)考点详解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它的出现往往会带来降水、大风、降温。
以北半球为例,锋面气旋的特点如下:①气旋中心为低气压,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逆时针辐合;②北侧为冷气团(范围大),南侧为暖气团(范围小);③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④降水集中在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⑤冷锋过境时,阴天+大风+降温+强降水;暖锋过境时,连续性降水;⑥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变晴;暖锋过境后,气压降低,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图1 锋面气旋示意图例题图2 例题答案:D、D精讲精析:(1)分析等压线的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之间为高压中心,丙地的西侧为低压中心,总体上气压西高东低。
(2)分析冷锋存在的区域。
冷锋,即为冷气团势力强大,主动向暖气团移动,与暖气团相遇。
①高压中心的气流方向,为顺时针辐散,因此冷暖气团都向外运动,不会相遇产生冷锋,因此冷锋应该在低压中心;②在低压中心(图中的东北地区),西侧和北侧为冷气团,东侧为暖气团,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因此丁处为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丙处为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因此丁为冷锋,丙为暖锋。
(3)分析风向。
风向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因此戊地的风向应该为由北指向南,并沿着风向,向右偏转(向西),因此为东北风。
总结风向的判断在地理高考中,经常会考查风的方向。
风向与气压的分布、南北半球有关,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判断:①垂直于等压线,作一条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画出风向;②沿着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来修正风向,得到最终的风向。
图3 风向的判断。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同步知识点汇总第三单元 大气运动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同步知识点汇总第三单元 大气运动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28e4437f6bec0975f565e294.png)
第一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1、冷锋与天气(1)冷锋含义: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简图剖面图如下:(2)天气变化: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天气温暖晴朗;过境时:阴天、强风、降温、雨雪;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湿度下降,天气转晴。
(3)气温气压曲线变化:(4)降水:降水位置:锋后;降水区域:冷锋的坡度大,所以雨带较狭窄。
(5)天气实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的寒潮、沙尘暴;一场秋雨一场寒。
2、暖锋与天气:(1)暖锋含义: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简图下:(2)天气变化:过境前:受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湿度小,天气低温晴朗;过境时: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下降,气温、湿度升高,天气转晴。
(3)气温气压曲线变化:(4)降水:降水位置:锋前;降水区域:暖锋的坡度小,所以雨带较宽阔。
(5)天气实例:华北春雨连绵;一场春雨一场暖。
3、准静止锋与天气:(1)准静止锋含义: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简图(2)天气变化:连续性降水(3)天气实例:梅雨-江淮准静止锋;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
4、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1)正常年份推移规律:4、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北地区出现春旱;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长江流域出现伏旱;9月:雨带南撤至长江流域;10月:雨季结束。
(2)影响:①北方雨季短,降水少,南方雨季长,降水多。
②异常年份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雨带北移速度快,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雨带北移速度慢,易出现北旱南涝。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低压(气旋)与天气:(1)气压状况:气压中心低,四周高,(2)气压梯度力方向:从四周指向中心(3)气流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中心上升;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中心上升(4)图像(北半球为例)(5)气温气压曲线变化:(6)天气状况:阴雨(7)我国的典型天气: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2、低压(气旋)与天气:(1)气压状况:气压中心高,四周低(2)气压梯度力方向:从中心指向四周(3)气流流向:北半球:顺时针辐散中心下沉;南半球:逆时针辐散中心下沉(4)图像(北半球为例)(5)气温气压曲线变化:(6)天气状况:晴朗干燥(7)我国的典型天气: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3、锋面气旋与天气:(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判断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9b292698964bcf84b9d57be0.png)
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判断一、锋面系统1. 锋面的定义锋面示意图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
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
2.冷锋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
冷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可分为三种时态:①将来时,冷锋即将过境,目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为晴暖或晴间多云;②现在进行时,冷锋正在过境,一般出现刮风、阴雨和降温天气,③过去时,冷锋已经过境,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但天气转晴。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冷锋雨区在锋后。
3.暖锋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
暖锋雨区在锋前。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
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就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
表一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运动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符号—————锋面视图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天气温暖晴朗受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湿度小,天气低温晴朗连续性降水过境时阴天、强风、降温、雨雪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湿度下降,天气转晴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下降,气温、湿度升高,天气转晴降水位置锋后锋前—————天气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寒潮、沙尘暴华北春雨连绵长江中下游的梅雨★1、冷暖锋判断法1.平面图判断法。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1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1节《常见的天气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83aba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c.png)
常见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
学习目标 结合古诗词表达的天气现 象,判断影响该天气现象 的锋面天气系统,绘制其 示意图并分析不同锋面天 气系统造成的天气状况。
基础概念:气团 气团的概念:是指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
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 气团的尺度:水平范围几百千米到数千千米,厚度几千米到十几千米。 气团的分类:冷气团、暖气团。 性质:冷气团——冷空气密度大、温度低、气压高
3.锋的类型
①冷气团势力>暖气团,主动向暖Fra bibliotek团进攻。形成 冷锋 。
②暖气团势力>冷气团,主动向冷气团进攻。形成 暖锋 。 ③冷气团与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 准静止锋 。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冷锋与天气
(1)锋面符号:
冷锋
锋前
(2)降水位置:主要集中在锋后
降水
锋后
暖锋与天气
(1)锋面符号: (2)降水位置:主要集中在锋前
(2022山东潍坊期中)2021年我国国庆节期间,潍坊市经历了一场天气变化,下 图示意潍坊市该时期的气象要素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题。
3.与4日相比,7日 A.出现冻害 B.风速更大 C.气温日较差大 D.大气逆辐射强
202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 尘暴,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 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4.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 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华南准静止锋
时间:冬、春多见 现象:清明时节雨纷纷 成因:冷空气南下后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判断
一、锋面系统
1. 锋面的定义
锋面示意图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
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
2.冷锋
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
冷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可分为三种时态:①将来时,冷锋即将过境,目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为晴暖或晴间多云;②现在进行时,冷锋正在过境,一般出现刮风、阴雨和降温天气,③过去时,冷锋已经过境,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但天气转晴。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冷锋雨区在锋后。
3.暖锋
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
暖锋雨区在锋前。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
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就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
★1、冷暖锋判断法
1.平面图判断法。
在下面等压线图中,
(1)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如PM;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如PN。
(2)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
冷气团移动的箭头A指向锋面PM,而暖气团B则背离锋面,此为冷锋;反之,为暖锋PN。
(3)根据雨区的位置。
雨区在锋后(A侧)的为冷锋,雨区在锋前(C侧)的为暖锋。
2.侧视图判断法。
在锋面天气侧视图中,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
(1)锋面坡度。
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
(2)冷气团移动的方向。
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
(3)雨线倾斜方向。
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而暖锋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因冷锋是冷气团推动锋面移向暖气团,暖锋相反。
(4)雨区的位置。
同上。
例题: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可能在()
A.①附近B.②附近
C.③附近D.④附近
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盛行偏南风B.②③两地可能出现降水
C.④⑤两地气压最高D.③地风力小于⑥地
读“天气系统图”,回答5~6题。
5.图A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图B中()
A.①线绘制的B.②线绘制的
C.③线绘制的D.④线绘制的6.图B所示天气系统()
A.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C.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B.P处气温高于Q处气温D.多出现在海洋上,陆地一般不会出现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1.低压(气旋)系统
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所以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
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2、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
(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
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
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锋面气旋是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十分常见,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动速度。
如果冷锋移速较慢,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的雨区,并伴有大风降温;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两锋之间的地区则为暖气团天气,如果水汽充足而又不稳定,可出现弱的降水,若气团干燥,则为晴转多云天气。
若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追赶暖锋,直至暖空气完全被抬升,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明显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同上
2.高压(反气旋)系统
反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外流出后,垂直方向上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
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其中所含水汽不易凝结。
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
例如,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3、气旋周围的风向
我们以北半球为例,如图。
首先,我们找到研究点所受的风向,根据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那么,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图中B点所受风向是AB,很明显可以看出其风向为偏西风。
从图中我们不难得出:北半球气旋各部位所吹风向为:东部—偏南风,南部—偏西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
即“东南西北风,往后退一风”。
我们还应推出:南、北半球的反气旋与同半球的气旋相反;南半球的气旋与北半球的气旋相反,南半球的气旋与北半球的反气旋相同;南半球的反气旋与北半球的反气旋相反,南半球的反气旋与北半球的气旋相同。
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气流上升速度快B.形成锋面雨
C.凝结核多D.气温较低
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下图为“西太平
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②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③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④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0.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雨滴梧桐秋夜长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