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行为问题儿童的沙盘游戏咨询案例分析
幼儿园沙盘故事分享:心理疏导与情感管理案例
![幼儿园沙盘故事分享:心理疏导与情感管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5b061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2.png)
幼儿园沙盘故事分享:心理疏导与情感管理案例幼儿园沙盘故事共享:心理疏导与情感管理案例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心理疏导和情感管理更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沙盘故事作为一种心理疏导和情感管理的工具,在幼儿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简到繁地探讨幼儿园沙盘故事在心理疏导和情感管理中的作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这一主题。
1. 案例一:小明的独立性问题在一次幼儿园的沙盘游戏中,小明选择了一个孤独的小人作为主角,沙盘中没有其他人或建筑。
经过和小明的沟通,老师得知小明最近总是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总是一个人待在角落。
经过观察发现,小明可能存在独立性问题,害怕与他人互动。
老师通过沙盘故事让小明在虚拟的环境中主动与其他小人互动,慢慢地让他明白互动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2. 案例二:小红的情绪管理小红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情绪失控,哭闹不止。
在沙盘故事中,小红制作了一个情绪爆发的场景,她告诉老师这是她最害怕的事情。
通过沙盘故事,小红慢慢地学会了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找到了情绪管理的方法。
3. 案例三:小华的自我认知小华是一个过分自信的孩子,总是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在沙盘故事中,她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城堡,城堡上面有她的名字。
经过和老师的沟通,小华慢慢地发现,她的自我认知可能过于偏执,需要更多的与他人合作。
沙盘故事帮助小华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并更加平衡了她的自我认知。
在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沙盘故事在心理疏导和情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虚拟的场景,沙盘故事能够深入触及孩子心灵的脆弱点,让他们在游戏中慢慢地找到情感的出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回顾通过沙盘故事,幼儿园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幼儿园沙盘故事的实际运用中,除了以上案例所述的心理疏导和情感管理之外,还可以用于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促进合作意识的培养等。
沙盘故事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管理工具。
自闭症儿童沙盘治疗案例分享
![自闭症儿童沙盘治疗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e734ae67f5335a8102d22019.png)
自闭症儿童沙盘治疗案例分享基本资料:来访者因出生时缺氧导致轻微脑瘫,后治愈。
现表现自闭、孤独。
父母反映其人际关系较糟糕,在家经常有欺负弟弟的行为,在学校人际关系差,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正常上学。
初始沙盘主要反映的是家庭关系。
来访者描绘摆了一个动物园。
分别用了三只老虎来表示爸爸、妈妈和自己,而用了一只猪来代表弟弟。
整个沙盘明显被栅栏分成两边,一边是有爸爸妈妈和弟弟,一边只有自己一个。
爸爸非常高大,妈妈和弟弟很亲密,和自己一样都埋在沙堆里,弟弟埋得最深,几乎看不到。
从这个看来,在家庭中来访者是比较孤立的,妈妈比较偏心弟弟,而来访者对弟弟的态度是比较敌对的。
来访者解释沙盘中的车队是去动物园看他们的车辆,这可能由于其长期被忽略,希望被关注的愿望。
自闭症儿童的第二次沙盘与第一次一样,沙盘还是呈明显的割裂主题。
沙盘呈现的是一幅敌众我寡的对抗画面。
敌方有四个人和许多武器,车辆,但自己却孤立无援。
来访者主要讲述了自己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的事。
很气愤,很害怕,于是把自己层层包围起来,用柜子,墙,栅栏,鸿沟把自己与敌方隔绝开来。
最后还在墙的后面放了一把锁,这可以看成是一把心锁,来访者为了自我保护,把自己的心锁上了。
有锁意味还没有完全把自己封闭,关键是怎么找到这把锁,怎么解开它?青少年心理科咨询师印象:两次的沙盘都以创伤性主题为主,反映了来访者在家庭、学校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
来访者让人感觉是孤立无援的,想通过封闭的方式来自我保护,同时却又是非常渴望别人关注的。
处理建议:从母亲口中了解到,来访者的问题行为都是在弟弟出生之后出现的,纵观家庭中的同伴(兄弟姐妹)关系,第二个孩子的出生通常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而使第一个孩子感到被冷落,被忽视,从而引发焦虑、情绪障碍、问题行为。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能否一碗水端平,如果父母厚此薄彼,被忽视的一方会想方设法制造问题吸引父母的注意。
针对本案例,建议母亲给予来访者更多的关注、理解、欣赏。
沙盘游戏干预多动行为幼儿的个案
![沙盘游戏干预多动行为幼儿的个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b4d7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2.png)
情绪管理能力
观察个案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 ,评估其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情况。
社交技能
观察个案在游戏中与他人互动 的情况,评估其社交技能的发 展状况。
问题行为改善情况
对比干预前后个案在家庭和学 校中的问题行为发生频率和严
重程度。
评估结果
注意力集中程度
经过沙盘游戏干预,个案的注意力集 中时间明显延长,稳定性也有所提高 。
中等收入家庭,居住条件良好 ,无重大经济压力。
多动行为表现
活动过度
小明在课堂上和课间活动中表现 出明显的活动过度,经常无法安 静地坐在座位上,频繁离开座位
走动或跑动。
注意力不集中
小明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容 易分心,对老师讲解的内容不感兴 趣,经常东张西望或做其他事情。
冲动行为
小明常常表现出冲动行为,如未经 允许就抢夺其他小朋友的玩具,难 以等待轮到自己玩游戏等。
干预材料
沙盘
提供不同材质、大小的沙盘,以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需求。
玩具和道具
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道具,如 人物模型、动物模型、家具模型 等,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创
造力。
游戏指导手册
为干预者提供游戏指导手册,包 括游戏规则、情景模拟设计、角 色扮演建议等,以确保干预的专
业性和有效性。
04
干预效果评估
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等 方面均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沙盘游戏干预多动行为幼儿的机制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沙盘游戏是如何影响多动行为幼儿的行为、情绪和社交能力的,以 期为干预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扩展沙盘游戏在不同类型和年龄段幼儿中的应用
幼儿园沙盘教育案例
![幼儿园沙盘教育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0751a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b.png)
幼儿园沙盘教育案例幼儿园沙盘教育案例引言:沙盘教育是一种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来促进儿童发展和学习的教育方法。
它使用沙盘和各种小道具,让孩子们通过建立场景和角色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情感和经历。
在幼儿园,沙盘教育被广泛应用,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个幼儿园沙盘教育的案例,探讨其有效性和影响。
案例描述:在某市的一所幼儿园,班级里有一个名叫小明的男孩,他在学校表现出一些困扰。
他经常在与同学互动时表现出内向和缺乏自信,也不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老师们决定通过沙盘教育来帮助小明改善这些问题。
第一阶段:观察和评估在开始沙盘教育前,老师首先观察和评估了小明的行为和表现。
他们注意到小明在与同学交流时经常低头不语,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并且在沟通中缺乏表达自己的能力。
通过深入了解小明的家庭和背景,他们发现小明经历了一些家庭变故,导致他对情感表达有所抵触。
第二阶段:沙盘教育介入在了解小明的情况后,老师们决定在沙盘教育中帮助他表达情感和发展社交技巧。
在班级的角落里,他们设置了一个小型的沙盘区域,放置了各种小道具,如人物模型、动物模型和建筑模型。
老师们定期组织小明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沙盘游戏,并观察他们的表现。
在最初的几次沙盘游戏中,小明表现得非常内向,只是默默观察和移动一些模型,没有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开始主动参与其中,制造自己的故事情节,并与其他同学互动。
老师们鼓励他们彼此分享自己的建议、想法和情感,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第三阶段:总结和回顾在几个月的沙盘教育后,小明的变化非常明显。
他在与同学互动时更加自信,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他也开始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并展现出更多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沙盘教育为小明提供了一个情感表达的平台,帮助他重新建立自信,并与他人建立起更好的关系。
观点和理解: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意识到幼儿园沙盘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园沙盘游戏教育案例分享与交流
![幼儿园沙盘游戏教育案例分享与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961828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7.png)
幼儿园沙盘游戏教育案例共享与交流在幼儿园教育中,沙盘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
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空间感知和情感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通过共享幼儿园沙盘游戏教育案例,来探讨沙盘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1. 案例一:小明的情感表达小明是一个内向的幼儿,平时不善言辞,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幼儿园老师决定通过沙盘游戏来帮助小明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沙盘游戏中,小明选择了一只孤独的小猫作为自己的形象,并在沙盘中创造了一个安静的小角落。
通过观察小明在沙盘中的表现,老师发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不安。
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小明开始慢慢地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并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2. 案例二:小花的冲突解决小花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孩,经常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
在沙盘游戏中,老师设计了一些场景,让小花和其他小朋友共同构建一个小社区。
在游戏中,小花遇到了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小朋友,开始产生了摩擦和冲突。
通过和小朋友们的讨论和引导,小花逐渐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了与他人和平相处。
3. 案例三:小明的空间感知沙盘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表达情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在一次沙盘游戏中,小明通过自己构建的场景,展现出了对空间的敏感和想象力。
他将沙子、小木块和小玩具摆放在沙盘中,构建出了一个立体的城市场景。
通过这样的游戏,小明不仅培养了自己对空间的感知能力,还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以上的案例共享,我们可以看到沙盘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表达情感、解决冲突,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和想象力。
幼儿园教育者应该重视沙盘游戏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案例共享和交流,不断完善和提升沙盘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方案,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4. 案例四:小明的认知发展在一次沙盘游戏中,小明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认知。
幼儿园沙盘游戏案例分享:心理健康与情感培养
![幼儿园沙盘游戏案例分享:心理健康与情感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08eb6e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c.png)
幼儿园沙盘游戏案例分享:心理健康与情感培养在幼儿教育领域,沙盘游戏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心理辅导工具,通过沙盘游戏,儿童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表达和诠释内心世界,促进心理健康和情感培养。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享,深入探讨幼儿园沙盘游戏在心理健康与情感培养方面的作用。
案例一:小明的沙盘故事小明是一个内向而敏感的孩子,他在幼儿园中经常表现出对亲人的依赖和恐惧,老师决定通过沙盘游戏来帮助他。
在游戏中,小明选择了一座孤独的小房子,房子四周是黑暗的山洞和满是荆棘的小路。
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小明默默地布置完整个场景,然后老师开始与他交谈。
通过交谈,小明逐渐表达出对于新环境的恐惧和期待,以及对于亲情的渴望。
通过沙盘游戏,小明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并逐渐克服了对陌生环境和分离的恐惧情绪。
案例二:小花的情感表达小花是一个外向而活泼的女孩,但她在家庭中又常常表现出暴躁和易怒的情绪。
老师决定通过沙盘游戏来引导她表达内心的情感。
在游戏中,小花选择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中有五彩斑斓的花朵和欢快的小鸟。
在游戏过程中,小花开始讲述花园中发生的各种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她表达了自己对于家庭纷争的理解和情感,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在沟通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沙盘游戏在心理健康和情感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沙盘游戏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安全而自由的表达空间,他们可以通过布置沙盘和讲述故事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沙盘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识和情感调节能力,通过游戏的过程,孩子们可以逐渐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感,学会如何调节和表达情感。
在我看来,幼儿园沙盘游戏不仅在心理健康和情感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孩子们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础,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健康和自信。
希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能够重视沙盘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案例三:小明的沙盘故事续写经过一段时间的沙盘游戏辅导,小明的心理健康和情感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
幼儿园沙盘游戏案例分享及心理发展分析
![幼儿园沙盘游戏案例分享及心理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1f46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2.png)
幼儿园沙盘游戏案例共享及心理发展分析1.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沙盘游戏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活动,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
通过沙盘游戏,孩子们可以在虚拟的场景中自由表达、创造和模拟各种情景,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本文将通过共享一个沙盘游戏案例,结合心理学理论,探讨幼儿园沙盘游戏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
2.案例共享小明是一名三岁的男孩,他在沙盘游戏中经常选择搭建城堡或者建造小镇。
他会用小石子代表人物,在沙盘中划出道路、建造房屋,并且进行角色扮演。
在一次沙盘游戏中,小明通过搭建一个城堡,然后用玩具人物进行战斗,表现出对权力和竞争的强烈兴趣。
在另一次沙盘游戏中,他又模拟了一个小镇的生活场景,通过操纵不同的玩具人物来展现社会化和情感交流。
这些游戏中,小明展现了自己对社会角色和情感世界的理解和探索。
3.心理发展分析根据心理学理论,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沙盘游戏则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沙盘游戏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建造、布景、角色扮演等活动,表达内心的情感、需求和认识。
通过共享和交流,孩子们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从而提升自我认同和社交能力。
沙盘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智力发展。
4.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幼儿园沙盘游戏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活动。
通过沙盘游戏,孩子们可以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体验各种情景和情感,并在游戏中得到认同和启发。
这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还可以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我认为幼儿园沙盘游戏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以更好地满足孩子们多样化的心理需求。
5.总结通过共享小明的沙盘游戏案例,结合心理学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沙盘游戏对孩子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沙盘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创造性的空间,在游戏中他们能够体验和表达各种情感和情景,促进心理发展。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应该重视沙盘游戏的教育意义,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到沙盘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和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沙盘治疗案例
![沙盘治疗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ee035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b.png)
沙盘治疗案例沙盘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操纵沙盘中的小道具和材料,来帮助患者表达情感、思想和内心体验。
下面是一个沙盘治疗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沙盘治疗的过程和作用。
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正在上小学的男孩,最近在学校和家里都出现了行为问题,比如情绪爆发、缺乏自控力等。
父母带他来到了心理咨询师处,希望能够通过心理治疗来解决小明的问题。
治疗过程:在治疗的第一次会话中,心理咨询师让小明自由地在沙盘中选择一些小道具,然后放到沙盘里。
小明选择了一只恐龙、一个房子、一辆小汽车和一些小石子。
然后心理咨询师让小明用这些小道具来构建一个场景,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
小明在沙盘中用小石子做了一条小路,然后把房子摆在路的尽头,把恐龙放在房子旁边,最后把小汽车停在了恐龙的前面。
小明说:“这是一座恐龙家,恐龙在家里睡觉,车子开过来吵醒了它。
”心理咨询师问小明恐龙为什么会生气,小明说:“因为恐龙想要睡觉,车子开过来吵到了它。
” 。
心理咨询师继续引导小明,让他用小道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小明又把一块黑色胶布放在了恐龙的旁边,说这是一个黑色的大坏人。
他说恐龙很害怕这个大坏人,所以很生气。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小明逐渐表达了他内心的恐惧和愤怒。
在接下来的几次治疗会话中,小明继续通过沙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随着治疗的进行,小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体验,并学会了如何去处理负面情绪。
他的行为问题也得到了缓解。
治疗效果:通过沙盘治疗,小明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他在沙盘中构建的场景反映了他内心的感受,通过这样的表达,小明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明学会了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并逐渐调整了自己的情绪状态。
在治疗的过程中,小明的行为问题得到了改善,他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结语:沙盘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沙盘,患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沙盘游戏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解析
![沙盘游戏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9230b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7.png)
沙盘游戏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解析引言:心理咨询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增进心理健康的一种专业服务。
而沙盘游戏疗法作为心理咨询中的一种创新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解析,探讨沙盘游戏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儿童焦虑症小明是一个六岁的男孩,他的父母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因为他经常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症状。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决定使用沙盘游戏疗法来帮助小明表达内心的焦虑情绪。
在沙盘游戏中,小明被鼓励选择各种小型沙盘道具,用来构建一个他内心世界的场景。
通过观察小明在沙盘中选择和安置道具的方式,心理咨询师能够获得对他内心世界的一些线索。
在沙盘游戏疗法的过程中,小明选择了一只代表自己的小人和一些代表他的家庭成员和学校的道具。
他将这些道具放置在沙盘中,构建了一个家庭和学校的场景。
通过观察小明在沙盘中的表现,心理咨询师发现他对于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存在着一些焦虑和紧张。
在后续的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小明互动,引导他表达他内心的焦虑情绪,并帮助他找到一些应对焦虑的方法。
通过沙盘游戏疗法的应用,小明逐渐学会了面对自己的焦虑,并找到了缓解焦虑的有效途径。
案例二:青少年自尊问题小芳是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她在学校中经常感到自卑和无助。
她的父母带她来咨询,希望能够帮助她提升自尊心。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决定运用沙盘游戏疗法来探索小芳内心的问题。
在沙盘游戏中,小芳选择了一些代表自己和她的同学、老师的道具,并将它们安置在沙盘中。
通过观察小芳在沙盘中的表现,心理咨询师发现她对于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存在一些困扰和冲突。
在后续的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小芳互动,引导她表达她内心的痛苦和困惑,并帮助她找到一些提升自尊心的方法。
通过沙盘游戏疗法的应用,小芳逐渐学会了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她的自尊心也得到了提升。
结论:沙盘游戏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心理咨询方法,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幼儿园沙盘游戏案例分析
![幼儿园沙盘游戏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da61e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e.png)
幼儿园沙盘游戏案例分析幼儿园沙盘游戏案例分析一、主题沙盘游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儿童心理治疗、教育、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工具。
本文将通过一个幼儿园沙盘游戏的案例,分析该游戏的目的、内容、过程、效果等方面,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幼儿沙盘游戏的参考和启示。
二、案例1. 游戏目的:在幼儿园中,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明,他经常因为品行不良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排斥和批评。
为了帮助他改正错误,老师决定使用沙盘游戏来引导他表达内心情感,并了解他心理成长的需要。
2. 游戏内容:(1)沙盘:选择了一个带有小河流和桥梁的小花园沙盘,其中有各种不同的玩具、动物和小人物。
(2)规则:小明可以自由地选择沙盘中的任何物品,并在场景中排列。
(3)时间:每次游戏时间为45分钟。
3. 游戏过程:(1)第一次游戏:小明第一次进行沙盘游戏时,他一开始表现得很不自信,只是简单地放置了几个玩具在沙盘中,然后就离开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在旁边观察,没有干预。
(2)第二次游戏:在第二次游戏中,老师鼓励小明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明开始认真思考,并在场景中添加了一条小河流和一座小桥。
他说:“我想在这里放点水,让小人过桥。
”老师问:“那他们要去哪里呢?”小明回答:“他们要去探险呀!”(3)第三次游戏:第三次沙盘游戏中,小明更加自信,他增加了更多的细节,如小人的服装颜色和不同的表情。
他还增加了一些小车和小动物,场景更加丰富。
小明在游戏过程中不时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 游戏效果:(1)沙盘游戏提供了一个安全而开放的环境,使小明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游戏过程中,小明开始逐渐掌握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增强了自信心。
(3)通过沙盘游戏,小明学会了如何在情感和行为上表达自己。
5. 结语:通过对这个幼儿园沙盘游戏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沙盘游戏在幼儿心理治疗和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上,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幼儿园沙盘小镇奇梦:儿童沙盘游戏教学案例
![幼儿园沙盘小镇奇梦:儿童沙盘游戏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ee0dfc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1.png)
幼儿园沙盘小镇奇梦:儿童沙盘游戏教学案例在幼儿园教学中,沙盘游戏作为一种非常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所重视和采用。
沙盘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进行情感表达、社交技能培养、问题解决和冲突处理等方面的训练,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介绍一个幼儿园沙盘小镇的教学案例,深入探讨沙盘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教学案例介绍小明是一名3岁的幼儿园学生,他在沙盘游戏中选择了一组小房子和一辆小车,然后开始在沙盘上进行自由布置。
当老师问及他关于这个小镇的想法时,小明犹豫了一下,然后开始用小车将小房子连接起来,说这是他的家和他的朋友的家,他希望他们都住在一起。
小明开始用沙子在小镇的周围画起了围墙,并解释说这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朋友。
在游戏中,小明还将一些小玩具放置在小镇的各个角落,并讲述了一些有关他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的故事。
2. 深度分析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小明通过沙盘游戏展现了自己对于家庭、友谊和安全的理解和渴望。
他不仅通过布置小镇和连接小房子表达了对于家庭和朋友的依恋,还用围墙和小玩具展现了对于安全和保护的需求。
这样的行为可以引导老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促进和孩子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这样的教学案例,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通过模拟和表达来学习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的技能,对于他们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个人观点作为一种启发学习的方法,沙盘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孩子们通过自由的表达和塑造,展现出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面。
而教师和家长也能够通过观察和引导,更加深入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善于运用沙盘游戏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学习成长。
总结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沙盘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进行情感的表达和社交技能的培养,还能够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促进更加深入的交流和理解。
儿童心理沙盘案例分析
![儿童心理沙盘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9a833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d.png)
儿童心理沙盘案例分析儿童心理沙盘是一种通过沙盘和小玩具来进行心理疗法和心理咨询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儿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心理专家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问题。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儿童心理沙盘的作用和效果。
小明,一个8岁的男孩,因为家庭变故,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学习成绩下降。
在心理专家的引导下,他开始接受心理沙盘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小明选择了一只破损的玩具熊放置在沙盘中心,周围摆放着一些小石子和树木模型。
他告诉心理专家,这只破损的玩具熊就是他自己,而周围的小石子和树木则代表着他的家人和朋友。
通过沙盘的呈现,心理专家发现小明对自己的认同感较低,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种被伤害和忽视的情绪。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专家通过引导小明重新布置沙盘中的小玩具,让他在沙盘中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景。
小明在布置沙盘的过程中,表达了对家庭的渴望和对友情的依赖,也逐渐释放了内心的压抑情绪。
随着治疗的进行,小明的情绪逐渐稳定,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他学会了更好地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也逐渐建立了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通过心理沙盘的治疗,小明逐渐重建了自信,也学会了更好地面对家庭变故带来的心理困扰。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心理沙盘在帮助儿童处理心理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它能够帮助儿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困扰,让他们在沙盘中找到情感的出口,释放内心的压抑。
同时,心理专家在治疗过程中的引导和观察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能够通过沙盘的呈现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儿童心理沙盘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工具,对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能够帮助儿童释放内心的情感,还能够帮助心理专家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希望越来越多的儿童能够通过心理沙盘找到心灵的治愈和成长。
沙盘游戏疗法改善亚斯伯格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个案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改善亚斯伯格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个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28b625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0.png)
医学鉴定 教育评估 心理评估
个案的确定 沙盘游戏治疗
Rutter 儿童行为 问卷评估(父母 卷和教师卷)
个案沙盘作品的系列分析
图 1 沙盘游戏疗法对亚斯伯格症儿童心理辅导作用的研究思路图
(二)研究内容与过程 本研究的出发点是探究沙盘游戏对亚斯伯格症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的改善作用。通过父 母和教师对个案在干预前、干预过程中和干预后的行为表现评估以及沙盘游戏系列作品的分 析来探讨学生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行为及心理的变化。
课题名称:沙盘游戏疗法改善亚斯伯格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个案研究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亚斯伯格症也称阿斯伯格征,是一种以社交困难和局限、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主要特 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是自闭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症状最轻微的”的一个亚型。 与传统的自闭症儿童相较,他们并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力发展迟滞,所以这类儿童大多数在 普通小学就读,而且不存在学业上的困难。但是他们在社会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方面的质的 缺陷,导致他们经常会给老师和同伴带来严重困扰,比如不能遵守班级规则、经常和同学发 生冲突以及频繁“莫名其妙”的大发脾气等。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疏通和引导,随着年龄的 增长,他们的缺陷会越来越严重,不仅会影响自己的社会功能,甚至会出现伤害他人的行为。 因此有必要在儿童时期对亚斯伯格症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通过促进他们情绪、情感以及人格 的整合发展,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有关亚斯伯格的研究国内外主要集中在症状描述、如何鉴定以及教育安置等理论层面, 在如何有效干预方面的研究非常少,所以本研究从实际接手的个案出发,尝试运用沙盘游戏 疗法对一名亚斯伯格症儿童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改善其 情绪行为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及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沙盘案例
![沙盘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4111a29a0116c175e0e486a.png)
沙盘案例————————————————————————————————作者: ————————————————————————————————日期:ﻩ1、林南(化名)是8岁的男孩,由于父母的冲突和争吵带来的焦虑和心理压力,被带来接受沙盘游戏治疗。
这是他的初始沙盘。
2、在经历了8个月左右的沙盘游戏之后...尽管显示生活中父母依然有冲突与争吵但在沙盘游戏治疗师的帮助下..ﻫ林南拥有了可以抵御外在心理压力的内在的慰藉和温暖这是林南的结束沙盘。
2、一个2岁10月的男孩,小A胆小易哭,情绪很不稳定,在她妈妈的陪同下进行沙盘治疗。
他一进沙盘游戏室,就迫不急待的玩起沙具。
他第一个挑的是龙虾,然后是蜘蛛(长着两个红色毒牙的黑色的大蜘蛛),当他拿蜘蛛的时候还说,蜘蛛会咬人,并表现出害怕的样子,接着就摆鸭子,汽车,乌龟,鱼和机器猫,然后在摆上毒蝎。
这些沙具在沙盘上的呈现是一条斜线,并且沙具头的方向是一致的。
在他把这个沙盘的时候,我感觉出他的家庭对他教导的严厉,因为他摆每一个动物都是很认真和小心,好像生怕别人对他的惩罚,这与2岁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很不协调。
摆完沙盘后,我问小A在沙盘中,他是谁?他说是龙虾,我问谁是龙虾的妈妈呢?他说的蜘蛛,他妈妈在一边听了第一反映是很生气,觉得她对他那么好他这么把她看蜘蛛呢!其实蜘蛛象征母亲很正常,因为蜘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大母神。
但是沙盘中的蜘蛛两个毒牙露出,并结合他说蜘蛛咬人,可以知道,他妈对他造成一定的伤害。
然后,小A又在沙盘中玩汽车,我在让问他爸爸是那个,他说是鸭子,让后便找另外一只鸭子当妈妈。
鸭子的象征是比较缺乏保护力,可能他爸爸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较低。
如果用精神分析的理论,男孩是通过认同父亲的角色而成长。
所以,这不利于小A男性特征形成。
接小A找了一条鲨鱼,我问他鲨鱼与谁是好朋友,他说是蜘蛛。
边说边玩鲨鱼与蜘蛛打斗,请并且鲨鱼打胜,还说被鲨鱼咬了一口。
这也可以知道,他妈在他的潜意识里面是比较可怕的,虽然他把所有的沙具摆成队,整整齐齐。
幼儿园沙盘游戏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幼儿园沙盘游戏心理辅导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768d0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d.png)
幼儿园沙盘游戏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幼儿园沙盘游戏心理辅导案例分析1. 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心理辅导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沙盘游戏作为一种心理辅导工具,对幼儿的情感表达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本文中,将通过一个幼儿园沙盘游戏心理辅导的案例分析,探讨沙盘游戏在幼儿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2. 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4岁的男孩,最近在幼儿园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
老师发现他经常独自玩沙盘游戏,而且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紧张和沮丧的情绪。
老师决定通过观察小明在沙盘游戏中的表现来进行心理辅导。
3. 沙盘游戏观察在进行沙盘游戏观察时,老师发现小明经常选择用沙子搭建高高的山和深深的坑,然后在山和坑之间放置玩具车和动物模型。
小明还会模仿车辆在山和坑之间穿梭,但总是在快要到达山顶或者坑底的时候停下来,并表现出害怕和不安的情绪。
4. 分析与解读通过观察和与小明交谈,老师得知小明最近家里搬了新房子,他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和不安。
在沙盘游戏中,小明建造高山和深坑的行为反映了他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而在游戏中模拟车辆通过这些障碍的行为,则表达了他希望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并安全抵达目的地的愿望。
5. 心理辅导策略针对小明的情绪问题,老师决定通过沙盘游戏进行心理辅导。
她在游戏中加入了一些新的玩具,比如桥和隧道,以及一些代表安全和温暖的物品,比如小房子和玩偶。
通过引导小明在沙盘游戏中使用这些新元素,帮助他建立起对新环境的积极认知,并缓解焦虑情绪。
6.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小明在沙盘游戏中的表现逐渐有所改善。
他开始尝试穿越桥和隧道,并将玩具车安全地送到目的地,同时表现出更多的愉快和放松的情绪。
在教师的关心和引导下,小明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焦虑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7. 结论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沙盘游戏作为一种心理辅导工具,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沙盘游戏,幼儿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困扰,同时也能够在游戏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解决幼儿园沙盘游戏常见问题的案例分析
![如何解决幼儿园沙盘游戏常见问题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3464f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0.png)
如何解决幼儿园沙盘游戏常见问题的案例分析主题:如何解决幼儿园沙盘游戏常见问题的案例分析幼儿园沙盘游戏是一种让孩子们通过模拟游戏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方法,非常受到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欢迎。
然而,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游戏流程不清晰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幼儿园沙盘游戏更加有意义和有效呢?以下是一项成功的案例分析,可以为您提供有关如何解决幼儿园沙盘游戏常见问题的实际经验和示范。
案例:某幼儿园沙盘游戏课程的教学改进1. 问题分析幼儿园老师们反映,孩子们在沙盘游戏时注意力不集中,游戏流程不清晰,无法理解游戏目的,缺乏想象力,难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解决方案在一次师生讨论会上,教师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以改善幼儿园沙盘游戏的质量和效果:2.1 设置游戏目标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向孩子们简单明了地解释游戏目标,并明确游戏规则。
孩子们需要知道自己在游戏中需要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做。
这有助于孩子们理解游戏,提高其游戏参与度。
2.2 模拟真实场景沙盘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到真实的场景,例如城市、农村、海滩等。
通过模拟这些真实场景,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情形,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3 鼓励想象和创造力沙盘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激发想象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
这有助于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提高其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4 互动交流沙盘游戏需要孩子们之间互相交流和沟通。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交流,讨论游戏中的情况,以及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将有助于孩子们进一步理解游戏,提高其个人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效果评价经过以上改进措施,孩子们的表现和游戏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对游戏目标和规则的理解更加清晰,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且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总结以上案例表明,在幼儿园沙盘游戏中,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常见问题,并且提高游戏的质量和效果。
幼儿园亲子沙盘游戏案例与心理辅导分享
![幼儿园亲子沙盘游戏案例与心理辅导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56510ac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e.png)
【幼儿园亲子沙盘游戏案例与心理辅导共享】近年来,亲子沙盘游戏在幼儿园教育领域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通过沙盘游戏,孩子们可以表达内心世界,而家长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共享幼儿园亲子沙盘游戏的心理辅导效果和意义。
案例一:小明的家庭变故小明是一名刚入园的男孩,他的父母最近发生了婚姻矛盾,导致家庭氛围变得紧张。
在幼儿园的沙盘游戏中,小明经常选择封闭的房屋和倒塌的建筑搭建模型,并用沙子隔离各个元素。
心理辅导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小明在沙盘游戏中表现出对安全和家庭的关注和焦虑。
通过和小明的亲子沙盘游戏,父母得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内心的状况,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家庭关系调整。
案例二:小芳的情绪管理小芳是一名外向开朗的女孩,但最近在家里遇到了一些小挫折,导致她的情绪变得不稳定。
在幼儿园的沙盘游戏中,小芳经常选择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小动物和花朵等元素,并在游戏中进行安抚和调节。
通过观察和幼儿园老师的引导,小芳在沙盘游戏中学会了借助元素的排列和布置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在家进行情绪引导和表达的方式。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亲子沙盘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意义和心理辅导效果。
沙盘游戏能帮助幼儿表达内心世界,让他们有一个安全的空间来展现情感和状况。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沙盘游戏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进而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支持。
亲子沙盘游戏还能在情绪管理和心理疏导方面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一种有益的方式。
在实际中,我们希望幼儿园老师能够在开展亲子沙盘游戏时,注重观察孩子的选择和排列,引导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达到更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家长也应该学会通过观察和共同参与沙盘游戏,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亲子沙盘游戏作为一种有益的心理辅导方式,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和家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具体案例的共享,我们相信亲子沙盘游戏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成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
小学生心里咨询沙盘疗法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里咨询沙盘疗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f84f88a45177232e60a2b0.png)
沙盘中呈现了混乱的主题,表现为分散与分裂,没有形状和规则,任意和随意性较大。
比如,来访者把各种不同的沙盘模型胡乱地放入沙盘中,没有任何界限也忽视了外在的现实;尽管来访者细心地挑选了各个物件,但是放置却没有任何联系。
来访者使用极少的沙盘游戏模型,或者是只使用那些没有生命感觉的沙盘游戏物件,给人一种沉默抑郁,对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兴趣的感觉。
比如,几乎是全部空洞的沙盘,只是在一个角落放置了一颗枯萎的树。
整个沙盘显得分散,各部分之间没有任何连接,呈现出分裂的迹象。
比如,来访者从沙盘的底部往上摆放了一辆汽车、一个棺材、一只鸟笼、一头大象;似乎是各自分隔了沙盘的一部分空间,在所使用的沙盘游戏物件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联系。
受伤主题中限制的表现,一般是本来表现为自由形象的沙盘游戏模型,在沙盘中显得陷入了困境,或者是被关押了起来。
比如,鸟被关在了鸟笼里面,沙盘中的人物被圈起的沙墙四周围了起来。
沙盘中所呈现的被忽视的感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沙盘中的角色显得孤独和孤立,失去了本来可以获得的帮助和支援。
比如,一个婴儿被放在高高的椅子上,而母亲却在隔壁的房间里睡觉。
沙盘中出现的明显的运动迹象或线索,比如顺着某一道路的或者是围绕某一个中心的运动,都是沙盘游戏治愈主题的“旅程的表现”。
比如,在沙盘中,一个土著的印第安人,划着一只独木舟顺流而下。
沙盘中呈现出的活力、生气和运动等,都属于能量的表现。
比如,树木、作物或有机体开始生长,建筑工地开工,机器开始运作,汽车呈现出启动或运动,轮船开始航行或飞机从跑道上起飞等。
8.连接的表现沙盘中治愈主题的“连接的表现”,反映在各物件之间的连结,或者是对立物件的结合上。
比如,在地面和一棵大树的旁边所出现的梯子,便属于这种连接的表现;或者是在象征天使和魔鬼的物件之间出现的桥梁,便属于对立双方沟通与结合的可能。
沙盘游戏中呈现出的“深入”属于治愈的主题表现。
所谓的“深入”,意味着一种深层的探索或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8, 8(9), 1364-1373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18.89159A Case Study on Sandplay Therapy for aChild with Behavioral ProblemsZhao Zhang, Yuying Chen, Xianhua Liu*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HunanReceived: Sep. 1st, 2018; accepted: Sep. 18th, 2018; published: Sep. 25th, 2018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sandplay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behavioral problems.Method: A child with learning disability and kleptomania received a 7-session individual sandplay therapy during two months. Result: The child felt satisfied, his inner world was integrated and learning behavior improved. Conclusion: Sandplay therapy has a good effect on children’s beha-vioral problems.KeywordsSandplay, Child with Behavioral Problem, Case Study一例行为问题儿童的沙盘游戏咨询案例分析张照,陈钰滢,刘衔华*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湖南衡阳收稿日期:2018年9月1日;录用日期:2018年9月18日;发布日期:2018年9月25日摘要目的:了解沙盘游戏治疗行为问题儿童的效果。
方法:对1名具有学习不良和偷窃行为问题儿童进行了2个月共7次个体沙盘游戏治疗。
结果:来访者情感得到满足、内心得到整合并且学习不良行为得到改善。
结论:沙盘游戏疗法对儿童行为问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通讯作者。
张照等关键词沙盘游戏,行为问题儿童,个案法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儿童行为问题通常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谷平,章小雷,黄钢,马红霞,陈毅怡,2015)。
并且那些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倾向于通过行为表达冲突,如攻击性行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撒谎和偷窃等(Han, Lee, & Suh, 2017)。
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行为问题儿童人数约占儿童总数的10%左右,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而且行为问题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代价越小。
因此,行为问题儿童的矫正与治疗已成为了广泛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黎婉勤,2007)。
本研究采用沙盘游戏疗法对一名具有学习问题、撒谎和偷窃行为问题儿童进行心理咨询,探讨该疗法的咨询效果和过程特征,为解决儿童行为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来访者的基本情况背景资料:L,男,12岁,某小学四年级二班,父母现均在家。
但父亲曾被公安局人员逮捕并坐过牢,具体原因不详;母亲则成天沉溺于打牌,对来访者较忽视。
爷爷奶奶与来访者家庭关系一般。
L上课不遵守纪律,经常在教室后面爬来爬去。
学习态度不认真,且经常不做作业。
此外,L还有撒谎、偷窃行为,甚至有一次被罚站在教师办公室时,从某老师抽屉里偷了一百元钱,后来与同伴分享了这件事并且消费了这笔钱,将购买之物分享给同学,但事后老师因学生反馈而找他询问时却又不承认此事。
该个案在接受本系列个体沙盘游戏咨询之前还接受过团体沙盘游戏咨询。
据其班主任反馈,接受团体沙盘游戏咨询之后,该个案行为问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反而他的性格从较为安静变得较为开放、活跃,变得“更难管教”,加之近期的偷窃事件让老师们更为头痛,所以班主任向沙盘游戏咨询师转达学校老师意见,希望他单独接受辅导,以期改掉问题行为。
3. 案例分析从背景资料中我们可以得知,来访者成长过程中,照顾者对其较忽视,使其难以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据研究,这样易导致小孩体验到更多情绪不安定和适应困难,从而影响其人格发展,甚至导致青春期和成年后出现问题,产生较多的内在的和(或)外在的心理行为问题(Han et al., 2017)。
而且,该个案的父亲被抓一事是他内心一个创伤,这个创伤可能包含恐惧、无助、哀伤还有羞愧等感觉,这些负性情绪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长期压抑也会导致他的情绪、行为问题。
所以,提供自由、受保护空间的个体沙盘游戏能够满足该个案内心对于稳定、亲密、温柔、积极关注等体验的渴望;前期的团体沙盘游戏咨询在其老师看来没有效果,甚至起到了反作用,让个案变得更“闹腾”、“更难管教”,原因可能是在沙盘游戏空间里,来访者体验到了表达愤怒和攻击情绪是安全的,所以会从较为压抑、被动攻击的状态转变成较为放松和开放的状态,这其实是一种发展。
因为该个案对于沙盘游戏的熟悉,所以本咨询采张照等用个体沙盘游戏疗法。
又由于条件所限,不方便湿沙操作,所以咨询都是在干沙条件下进行的。
4. 沙盘游戏方案设计咨询师结合他们学校上课时间,安排个案一周进行一次沙盘,每次20至30分钟,共7次。
每次咨询都是让个案自由发挥,选择沙具在沙箱里创作自己的世界。
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不给予任何指导,静静等待和陪伴,需要时给予来访者回应,并记录个案的玩具放置顺序和言语、非言语信息,除非来访者坚持要自己收拾沙盘,一般不在来访者面前拆除沙盘(Loue, 2016)。
具体咨询步骤如表1所示:5. 咨询过程5.1. 初始沙盘图1是L的第一次沙盘作品,拍摄角度为来访者所坐位置。
从其主题来分析:呈现的是创伤主题里的攻击主题特征(对立的交战双方),表现为现实生活里他的攻击性行为;也有治愈主题里的旅程主题特征(向左行进的火车)和能量主题特征(建筑用车和高吊塔、高大的绿树),这反映了他内在的治愈潜力和能量。
从其沙盘内容来分析:“幻想的世界”说明沙盘内容反映的是非现实的、无意识层面的内容。
L的沙盘表现得和上学期的一样的有秩序,士兵和恐龙一起参加战争,体现了来访者内在依然有强烈的冲突,不过他在努力进行控制和调整;沙盘上所有的黄色建筑用车依然存在,表明来访者内在建设性的能量依然存在,也表明现实世界来访者拥有较好的照顾自我的能力。
5.2. 第二次沙盘图2为L的第二次沙盘,拍摄角度为来访者所坐位置。
从主题来看:本次主题同前一次沙盘,双方交战的故事也没变。
不过旅程主题特征变成了培育主题特征(可制作食物的液化气灶)和疗愈特征(急救帐篷),也增加了缓和主题特征(交战双方有绿植隔离)。
从沙盘内容来看:液化气灶和急救棚这些象征情感满足和自愈力的玩具出现了,其中液化气灶被置于来访者自己的前方、沙盘的下方,这代表了L自我治愈力从个人无意识里开始发生作用;花和树放在了灶的右边,这代表了一种生能量,也象征着女性力量的保护、关怀等作用;沙具士兵放在沙具城堡的下面,这是一种不安、寻求庇护的象征;客运飞机被放在了沙盘上方的壁上,并且朝着沙盘游戏室右边的门口方向,这反映出他内心对这个环境和咨询师的不信任和害怕,是一种随时方便自己逃离危险的象征,可见来访者与咨询师的信任关系依然没有建立起来。
Table 1. Content outline of the sandplay therapy program表1. 沙盘游戏咨询步骤步骤内容第一步骤创造沙盘世界(咨询师静静等待、陪伴,积极关注个案)第二步骤体验与重新配置(体验:展现无意识,建立意识与无意识的交流;重新配置:意识对无意识的干预)第三步骤讨论(咨询师以好奇、欣赏的姿态听来访者讲述沙盘故事;对话交流)第四步骤记录(对沙盘游戏的过程如放玩具的顺序、来访者的讲述予以记录;给作品拍照)第五步骤回到现实世界(帮助来访者把沙盘的世界与现实进行连接)第六步骤作品处理(保留还是拆除,鼓励来访者表达自我意愿、保持呈现出的意象以及发展来访者处理问题的能力)张照 等Figure 1. The 1st sandtray: Demons rule the world图1. 第一次沙盘:幻想的世界Figure 2. The 2nd sandtray: A world of fantasy图2. 第二次沙盘:幻想的世界5.3. 第三次沙盘图3为L 的第三次沙盘。
从主题来分析:本次沙盘依然充满幻想色彩,不过攻击力量减弱。
出现了一个圆形的结构,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能量场,是一种整合,属于转化主题特征和治愈主题特征。
从沙盘游戏过程来看:来访者在放置火车这个玩具时,由于车身过长的原因,来访者无法将之整个的放在他想放的位置上,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选择把火车放回玩具架或者换个地方放置,而是留下了三截火车放置在轨道上,由此可知这个火车以及它的位置承载了来访者较多的潜意识能量;结合其方向来张照等Figure 3. The 3rd sandtray: A world of magic and wonders图3. 第三次沙盘:魔幻的世界分析,这表达了来访者内心的冲突或者负面情绪想要对外发泄出来,也象征着他即将开始改变自己的旅途、一场面向现实和将来的旅途。
从沙盘内容来看:交战的其中一方势力明显减少,恐龙这一类象征本能的、攻击性的沙具不见了,这表明来访者内心对于环境和咨询师的攻击力下降。
来访者将6辆车子放在圆形车轨上,并且车头方向一致,像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能量场,这象征来访者内在治愈能量的运行,沙盘中的圆形及椭圆形一般象征着自性(Self),根据荣格理论来理解,自性(Self)是一切心理问题治愈的核心所在,是最具治愈力量的原型(张鳅元,李洁,冯建国,刘建新,高岚,2014)。
被放在急救帐篷里的人物从士兵变成了外星人,客运飞机从沙箱边缘到沙箱里面,这表明了来访者从焦虑不安、防御的状态转变成对内心以及对世界的好奇、探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