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试验法(学习策略)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设计者(陈风景、厦门市内厝中学)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山东教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经能够从化学平衡的视角对水自身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等化学平衡问题进行分析,并初步形成了从平衡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继续用化学平衡的观点来研究的另一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而且沉淀溶解平衡在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学好本节知识,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1.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2)根据溶解度和化学平衡的理论,掌握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沉淀的溶解、转化等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经历认识事物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演绎能力及辩证看待问题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体会化学平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发展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根据溶解度和化学平衡的理论,能从化学平衡角度研究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移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及对沉淀溶解的讨论,学会变换问题角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能优化实验方案,选择可能出现鲜明实验现象的药品,并从中体会化学学科思想——对比实验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由于在化学平衡知识的学习中,运用平衡观点看问题贯穿始终;学生过去很少开放、自主地一次用多种药品来实验,并且实验药品紧贴第三节内容创设思维冲突,也为下节课沉淀的转化进行了铺垫。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确定为:学生通过理论探究及实验探究,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并学会从平衡角度判断溶解平衡的移动。
心理学试题
1998中科院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2.社会化3.图式(schemata)4.平行加工5.蒲金野(J.Pulkinje)现象6.系统脱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评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2. 简评乔姆斯基(N.Chomsky)的学说。
3. 概述注意的资源限制说。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试分述现代神经心理学(或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及当代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2. 试述传统的双重记忆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当代记忆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1999中科院一、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30分)1. 颜色视觉后象2. 帕帕兹环路3. 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4. 人文主义心理学5. 情节记忆6. 测验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托尔曼的新行为主义。
2. 简述专业知识对于问题求解(problem solving)的影响。
3. 简述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评述当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注意研究较有影响的理论。
2. 评述乔治.凯利的人格认知理论。
2000中科院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层次网络模型(由科林斯和奎林提出)2. 边缘系统3. 智慧的结构理论(由吉尔福特提出)4. 主题统觉测验5. 行波说(由贝克西提出)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 简述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方法。
2. 简述柯勒的顿悟学习理论。
3. 简述言语活动的特性。
4. 什么是意识和内觉?它们的关系如何?5. 冯特(德国人,1823—1920)在心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什么是需要?需要可以根据哪些标准分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什么特色?有什么缺陷?2001中科院一、名词解释20分1、言语运动中枢2、马赫带3、知觉学习4、自我心理学5、构造主义二、简答题40分1、简述信号侦察论。
空白试验法
空白试验法-学习的策略英文名称:BLANK简介: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是对某一类事物的概括。
概念形成也称作概念学习,是指个人掌握概念的过程。
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现代心理学中已经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
关于概念形成曾经有好几种观点,但占主导地位的是Bruner,Goodnow和Austin提出的假设考验说。
这种观点认为,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储存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这些可能的假设组成一个假设库。
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被试首先从假设库中取出一个或几个假设并据此作出反应,对假设进行考验。
如果被试作出的这个反应被告诉是正确的,就继续使用这个假设,否则就更换假设,持续这个过程直到形成某个概念。
Levine对概念形成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进一步发展了假设考验说。
1966年,Levine为了直接度量被试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的假设和假设考验的行为,提出了空白试验法(Blank Trial Procedure)。
这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让被试在主试不给予反馈的条件下,对一系列的刺激作出反应,那么就可能确定这种反应的基础即假设。
这种方法可以客观地揭示被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假设。
应用空白试验法的一个典型实例是:给被试成对地呈现两个刺激,例如字母X和T。
这两个字母还在大小、颜色(黑白)、横杠的位置(左右)等维度上有区别。
这样就有四个维(量)度,每个维度有两个值。
在一对刺激中,两者在四个维度上有区别,但每次实验只安排一个属性为有关属性。
也就是说,在一对刺激中,一个刺激为肯定实例,另一个则为否定实例,只有一个属性将两者区分开来,并把这一点告诉被试。
在这样的刺激安排中,共有8个可能正确的假设,肯定实例可以是大的,小的,黑的,白的,左边的,右边的,X或T。
可以设想,在任何一次试验中,这8个假设中的一个将引导被试作出选择。
Levine的实验的特点在于:他将四对刺激即4次试验作为一组,对被试进行多组试验。
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教案
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实训)本次课的教学分析职业能力提升合作、策划、分析、组织(一)学情分析ID对应课时内容资源任务1第一课时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一)慕课视频、仿真软件、实验实训 线上讨论(有效言论+1分)阿司匹林含量的慕课视频、仿实际操作,拍第1课时: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一)四、课前任务清单刻苦练习 合作竞争五、教学活动安排(一)识样品测定(课前)授课内容:◇双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对称样操作的进一步掌握◇对阿司匹林原料药进行前处理教学步骤与方法10min)程度掌握相应知识2. 认真听讲讨论、分享知识,加深对仪器的理解,增强小组团队凝养成严谨、规范操作、合作的好习惯20min)程度在师生互动中,讲解阿司匹林药品的称样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2.积极跟随老师思路积极参与到阿司匹林药片的操作练习实验中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加深对分析天平的使用认识(四)样品处理(15min)时间(min)程度15在师生互动中,讲解阿司2.认真讨论3.小组内练习通过演示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容量瓶的使用规范(五)完成报告(课后)内容实验报告1.学生在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班上有15%的同学分不清楚,减量称量法和直接称量法的区别。
要求用直接称量法进行称量,但是未按照要求来进行。
对于这部分的同学鼓励其课后多复习理论知识;对于称量操作有问题的同学,安排帮扶学习小组长,进行专门的指导。
阿司匹林称样操作非常流畅比较流畅不太流畅称样错误第2课时: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二)五、教学活动安排(一)识样品测定(课前)授课内容:◇双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对阿司匹林原料药滴定操作学习◇对阿司匹林药有效含量的计算教学步骤与方法教学示意图及手段2.完成线上讨论3.查看反馈(二)样品滴定(30min)内容程度掌握相应知识设计意图及教学手段阿司匹林药品平行测定3次引导学生实验后所用的废弃试剂不能随意丢弃,以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污染,给(三)数据处理(15min)内容程度阿司匹林含量计算应用相关计算知识。
高考数学6大题型答题技巧
⾼考数学6⼤题型答题技巧⾼考即将来临,你准备好了么?你是否已经攻克下数学这个困难呢?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希望⼤家喜欢!⾼考数学6⼤题型答题技巧1·三⾓函数题注意归⼀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三⾓函数时,套⽤归⼀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很容易因为粗⼼,导致错误!⼀着不慎,满盘皆输!)。
2·数列题1.证明⼀个数列是等差(等⽐)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项,谁为公差(公⽐)的等差(等⽐)数列;2.最后⼀问证明不等式成⽴时,如果⼀端是常数,另⼀端是含有n的式⼦时,⼀般考虑⽤放缩法;如果两端都是含n的式⼦,⼀般考虑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定利⽤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
利⽤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转化到⽬标式⼦,⼀般进⾏适当的放缩,这⼀点是有难度的。
简洁的⽅法是,⽤当前的式⼦减去⽬标式⼦,看符号,得到⽬标式⼦,下结论时⼀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3.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构造函数,利⽤函数单调性很简单(所以要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3·⽴体⼏何题1.证明线⾯位置关系,⼀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2.求异⾯直线所成的⾓、线⾯⾓、⼆⾯⾓、存在性问题、⼏何体的⾼、表⾯积、体积等问题时,最好要建系;3.注意向量所成的⾓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锐⾓问题)。
4·概率问题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哪个公式;3.记准均值、⽅差、标准差公式;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5.注意计数时利⽤列举、树图等基本⽅法;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7.注意“零散的”的知识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图、分层抽样等)在⼤题中的渗透;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9.注意平均分组、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
5·圆锥曲线问题1.注意求轨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法上有直接法、定义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知道弦中点时,往往⽤点差法);注意判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7分,争9分,想12分。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优秀9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优秀9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
作者运用极其巧妙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人们带进无穷的想象空间,似乎在精雕细刻一座永恒的雕塑,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体裁是回忆录和传记,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的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学习本文,是要让学生们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我确立一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作者,明背景,扫清字词障碍。
2.赏句子,品语言,了解人物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标1.懂手法,明主旨,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学技巧,会合作,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对人物外貌细腻而夸张的刻画所运用的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可以说是空白,所以课前应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托尔斯泰的材料,增加对这位大文豪的认识。
三、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结合我校十二五市级科研课题“课堂师生互动有效策略研究”之“情感互动”和“认知互动”的有效策略,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有效提问”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
课堂环节采用我校的“六环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的课堂环节如下:1.学生借助学习用具设计自学笔记。
(学生课前完成)1)知作者明背景扫障碍2)赏句子品语言悟情感3)解文题明主旨懂结构2.教师导入并出示自学提纲。
(3分钟)【创设情境】3.教师分配各组学习任务。
(2分钟)【以学定教】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14分钟)【质疑探究】5.学生汇报展示。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精选5篇】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描述部分所调查生物的特征三、课前准备: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
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目的,步骤,各小组自由选择调查范围(不可在教学区)然后汇报到老师处,每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老师处。
强调调查范围的要求是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2、注意事项:如安全、不伤害动植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应特别关注一些小生物。
如树皮上、草丛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飞行的生物。
3、据报告册P2~3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记录,布置作业是星期四交齐。
4、纪律要求: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响其他班同学。
各小组提前十分钟回到教室,各小组要跟老师对好时间,要求本小组长组织好纪律。
5、利用下课前十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类方法)并对个别小组作出表扬。
总结本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
(问题:1、你们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2、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语义记忆
1、语义记忆:对语词、概念、规则和定律等抽象事物的记忆。
2、典型性效应:指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要快于非典型成员的判断。
3、模式识别:当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别开来。
4、控制加工和自动加工:控制性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自动加工是不受人所控制的加工,不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予以改变。
5、表象、表征: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
6、客体优势效应:在一个结构严谨的三维图片中的线段识别起来要优于组织较差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
7、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指对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都要顺序检查一遍。
8、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指在记忆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同一项目匹配以后,就不在搜索下去。
四简答1、认知心理学的实质: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把这些心理过程看成信息加工过程。
2、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感受器接受外界信息,效应器作出反应。
信息加工系统都以符号结构来标志其输入和输出。
记忆可以贮存和提取符号结构。
3、两种记忆说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此学说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存在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不同的记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结构。
长时记忆是一个信息库,又称永久记忆。
外部信息经过感觉通道先进入短时记忆。
它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
代表人物是Waugh和Norman。
两种记忆说的核心是承认在长时记忆以外还存在着短时记忆。
4、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的作用:(1)问题的表征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也受到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制约。
(2)人们已储存的知识经验可以帮助选择有关的信息,引导人们提取有关的算子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等。
(3)问题的外部表征形式对人形成什么样的内部表征有重要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概念ppt
❖ 实验结果还表明,在概念形成的过程,假设 的提出与考验还体现出一定的策略。
❖ 总体假设:把主试呈现的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 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该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
❖ 部分假设:根据主试呈现的一个肯定实例所包 含的部分属性来形成关于未知概念的假设。
❖ 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假设考验有4种: ①同时性扫描:对所有的假设进行扫描验 证 ②继时性扫描:一次只扫描验证一个假设, 假设考验失败后再更换假设。
❖ 基本思想:让被试在主试不给予反馈的条件 下,对一系列的刺激作出反应,如果被试能 对这些刺激作出系统的反应,那么就可能确 定这种反应的基础即假设。
❖ Levine的空白试验的刺激及对应8种假设的反 应模式。
❖ 空白实验法的实验过程为:给被试成对地呈现两个 刺激,如字母X和T,这两个字母在大小、颜色(黑 白)、位置(左边)三个维量上都有区别。共有4 个维量8个属性值。在一对刺激中,两者都在4个维 量上有区别,但每 次实验只安排一个属性为有关 属性。也就是说,在一对刺激中,一个刺激为肯定 实例,另一个则为否定实例,只有一个属性可以将 两者区分开来,并把这一点告诉被试.
❖ 儿童在实验中常采用以下三种策略: ①位置固执:他们总是选择左边或右边的刺 激而不管刺激的内容。 ②位置交替:这次选择这边的刺激下次选择 另一边的刺激。 ③刺激偏好: 如偏好选择大的刺激而不顾主 试的反馈信息。 总体聚焦呈随着年龄而增长的趋势
3) 内隐学习说
❖ (implicit learning theory)的基本 观点 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 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 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 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 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 假设库大小
空白实验法实验发现,一个被否定的假设 在以后实验中得到再次应用的概率很低,这 意味着随着实验的进行,被试的假设库也将 变小。其他可应用的假设的数目也越来越少。 最后将会只剩下一个假设,即为概念所包含 的属性。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优秀8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优秀8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篇一一、实验内容: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并渴望了解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科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本学期将把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并增加活动与探究实践,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切身体会到过程提供了条件。
演示实验有:A、火山与地震的成因B、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C、能量转化实验D、模拟地球公转,研究四季变化的原因E、制作太阳系模型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分组实验有:A、观察不同生物体的细胞B、找出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的异同C、研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D、研究电磁铁特性的实验E、利用葱叶来做仿生实验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从实验成果中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实验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并提高实验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学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验目标:科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实验技能是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科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1、能学会简单仪器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标本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和动手能力。
4、认识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5、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2016年福建自考《认知心理学》考试大纲
2016年福建自考《认知心理学》考试大纲。
(二)模式识别识记:模板说、原型说、特征说应用:(1)模板说的核心思想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样本。
基本思想是刺激与模板匹配,而且这两种匹配要求两者有限度的重叠。
模板说的基本观点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
(2)原型说认为在记忆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Prototype)。
对于原型说来讲,关键点在于是否存在这种原型,目前已有一些实验结果提示原型确实存在。
(3)特征说认为,模式可以分解为诸特征。
照特征说来看,特征和特征分析在模式识别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结构优势效应识记:结构优势效应包括字词优势效应、客体优势效应、构型优势效应、字母优势效应。
这些效应都表明上下文,或者严格地说,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所起的有利的作用,可统称为结构优势效应。
第三章注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
明确中枢能量理论,认识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识记:过滤器模型是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于1958年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
Cherry应用追随程序所做的双听实验也支持过滤器模型。
识记:Treisman提出了衰减模型,并将阙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
理解:(1)衰减模型(2)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二)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识记:(1)反应选择模型以Deutsh为代表(2)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主要差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
理解:(1)反应选择模型(2)两类注意模型的比较(三)中枢能量理论理解:双作业操作识记:(1)一些心理学家并不设想一个瓶颈结构,即存在于某个位置的过滤器,而是将注意看做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和资源,用这种能量或资源的分配来解释注意。
PES心理实验系统-基础医学院医学机能学教学实验室
PES®心理实验系统简介PES®心理实验系统教学版提供普通心理学的课堂演示和儿童实验。
课堂演示部分可以用于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普通心理学知识,以及心理学中经典而基础的现象的演示和介绍。
相当数量的演示还提供人机交互,可以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图形的调节,亲身体会心理学现象,从而加深对心理学的认识理解。
用于教学,可使教师授课内容系统化、多样化,增强趣味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直观地掌握心理学概念和现象。
另外还包含8个专门针对儿童设计的儿童心理学实验。
一方面可以测查儿童的一些基本心理能力,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和特点;另一方面,通过亲身实验来领会儿童心理学实验的内容和方法,学习有关的实验设计,对于师范院校的教育系或心理系的学习尤为重要。
特点:1.针对性强,能够专用于普通心理学教学;2.趣味性强,并能提供相当数量交互性演示;3.儿童心理学实验可作为进行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辅助工具。
实验目录第一部分:普通心理学演示实验(共10个)1.错觉图形演示集2. 知觉的特性3. 深度知觉4. 观察力5.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6. 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7. 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8. 想象和表象9. 概念形成10. 彩色后像与颜色混合第二部分:儿童心理学实验(共8个)11. 思维策略12.辨别学习的策略13.空间认知的发展14.空间想象能力15.天平实验16.认知方式17.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18.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测定第三部分:基本心理能力的实验测定(共9个)19.注意广度20.注意分配21.时间知觉22.速度知觉23.短时记忆广度24.空间位置记忆广度25.工作记忆广度26.再认能力测定27.简单、选择和辨别反应时第四部分:经典心理实验(共13个)28. 明度的差别阈限29. 音高的差别阈限30.线段长度差别阈限31.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作32.瞬时记忆33.评价法─信号侦察论34.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系列位置效应)35. 句子理解速度36.似动现象37.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38. STROOP效应39.河内塔40. 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第五部分:认知心理学实验(共10个)41.表象的心理旋转42. 减法反应时实验43. 学习的策略─空白试验法44.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45. 记忆的加工水平46. 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47. 内隐记忆48.记忆错觉49. 无意识知觉的实验研究─错误再认50.汉语词汇加工过程的抑制机制。
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简介: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
实验室中为了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常使用人工概念。
制造人工概念时先确定一个或几个属性作为分类标准,但并不告诉被试,只是将材料交给被试,请其分类。
在此过程中,反馈给被试是对还是错。
通过这种方法,被试可以发现主试的分类标准,从而学会正确分类,即掌握了这个人工概念。
通过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
一般来讲,被试都是经过概括-假设-验证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
叶克斯复杂选择器可用来制造人工概念。
本实验模拟叶克斯复杂选择器来研究简单空间位置关系概念的形成。
方法与程序:本实验共有4个人工概念,难度顺次增加,被试可以任选其中1个。
实验时,屏幕上会出现十二个圆键,有空心和实心两种。
其中只有一个实心圆与声音相联系,此键出现的相对位置是有规律的,被试要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概念),找到这个键。
被试用鼠标点击相应的实心圆,如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表明选择错误;如果有声音呈现,同时该圆变为红色,则表明选择正确。
只有选择正确,才能继续下一试次。
当连续三次第一遍点击就找对了位置时,就认为被试已形成了该人工概念,实验即结束。
如果被试在60个试次内不能形成正确概念,实验自动终止。
结果与讨论:结果文件第一行是被试达到标准所用的遍数(不包括连续第一次就对的三遍)。
其后的结果分三列印出:第一列是遍数;第二列为每遍中反应错的次数,如为0则表示这一遍第一次就做对了;第三列表示这一遍所用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根据结果试说明被试概念形成的过程。
交叉参考:思维策略参考文献: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19-321页表象的心理旋转简介:表象是类似于知觉的信息表征。
七十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重要的一项是表象旋转的研究。
Cooper等人1973年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即镜像)字母来研究表象的旋转。
实验要求被试在看到呈现的字母后,不管其具体方位和倾斜角度如何,尽快判断该字符是正的还是反的,并按键作出反应。
空白试验与对照试验
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 及相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发展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获取有关物质在空
间和时间方面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欧洲化
学联合会) 。
4
4
分析化学的任务
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获取图像、数据等相关信息用于 鉴定物质体系的化学组成、测定其中有关成分的含量和确 定体系中物质的结构与形态。
资源勘探矿藏石油煤矿等自然资源开収利用工业生产原料中间体成品质量检测农业生产从土壤成分化肥粮食农药分析到作物生长过程的研究核工业高科技产业原子能材料半导体材料超纯物质中微量杂质分析各种质量保障体系建立1010在医药生命科学领域药品的质量标准制定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新药研究新成分鉴定结构确定质量控制方法的制定
5
5
分析化学的任务
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定性分析 (Qualitative analysis) 测量各组成的含量——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表征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 表征物质价态、晶态、结合态特征 ——形态分析(Speices analysis)
30
转化。
30
分析化学的进展
1.由分析对象来看
无机物分析
有机物分析
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2.由分析对象的数量级来看
常量
微量
痕量
分子水平
3.由分析自动化程度来看
手工操作
仪器
31 自动化
智能化
31
分析化学主要的发展趋向:
32
32
第五节 分析化学文献
一、专著
1. 汪尔康.21世纪的分析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李龙泉,朱玉瑞,金谷,江万权,邵利民. 定量化学分析.第2版[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出版社,2005 3. 吴性良,孔继烈.分析化学原理.第2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 马双成,刘明理,黄悯嘉. 2010年版《中国药典》化学药品标准物质分析方法及应用图谱[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5. 郝玉林.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应用实例[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6. David S H, James D C.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数学教案)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通过大量动手操作活动来挂念同学生疏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让同学主动积累高的表象,并形成高的概念,为今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根底,并在活动过程中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沟通力量。
一起看看冀教版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欢送查阅!冀教版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动手做等活动,生疏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
2、力量目标:会用三角板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3、情感目标:培育同学动手操作、概括、语言表达等力量,树立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由于同学对几何图形方面的学问了解不多,其认知水平还处于形式水平阶段,所以我把重点定为:通过动手操作生疏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同学在学习几何图形方面的学问时,同学的操作力量和思维力量往往都存在肯定的困难。
所以我认为教学难点是:会用三角板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教法学法:在教学中,好的教、学法往往会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接受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融观摩、操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同学体验对平形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探究,留意让同学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具预备:为了更好地让本节课所授的学问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同学面前,到达抱负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预备了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剪刀,三角板,尺子等教具与学具。
教学过程:依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并结合五班级同学的认知心理特征,我将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为4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课件出示万能阿曼接到求助的情境。
通过同学生疏的卡通形像,以及好玩的故事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产生猛烈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新课标强调,要让同学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同学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活动一:做桌面我出示活动要求,问同学你们愿不情愿和阿曼一起挂念解决这个困难好,让我们来动手做一做。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精选5篇)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篇1】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知识拓展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播放录像:煤的用途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混合物2、焦碳、煤焦油、煤气3、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
认知⼼理学复习资料认知⼼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认知⼼理学:从⼴义上来说,是指⼀切对认知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等。
从狭义上来说,认知⼼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观点为特征的⼼理学,即信息加⼯⼼理学。
信息加⼯所谓的信息加⼯观点就是将⼈脑与计算机进⾏类⽐,将⼈脑看做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系统。
2、⾃下⽽上的加⼯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通常是说先对较⼩的知觉单元进⾏分析,然后再转向较⼤的知觉单元,经过⼀系列连续阶段的加⼯⽽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上⽽下的加⼯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般知识开始的加⼯,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的所有阶段或⽔平,从调整特征觉察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
Navon实验,H和S 先整体后局部,⼀些视觉加⼯有着有限的深度,只有总体特征可被知觉。
整体加⼯对于⼀个客体,先知觉整体,再由此知觉其各部分。
局部加⼯对于⼀个客体,先知觉其各部分,进⽽再知觉整体。
3、模式识别当⼈们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常表现为把所知觉的模式纳⼊记忆中的相应的范畴,对它加以命名,即给刺激⼀个名称。
模式是指由若⼲元素或成分按照⼀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模板说⼈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与外部模式有着⼀⼀对应关系的模板,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与模板进⾏⽐较,匹配程度最⾼的模板(最⼤程度重叠)即被认为与外部刺激相同,外部刺激从⽽得到识别。
完整的模板说加⼊了⾃上⽽下加⼯和预加⼯过程。
但仍有明显局限——模板数量巨⼤,记忆负担沉重,模式识别缺少灵活性、呆板原型说 Posner原型研究三⾓形畸变模式原型是⼀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反映⼀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概括表征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与原型进⾏⽐较,当刺激与某⼀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得到识别。
⽐较完整;明确地阐述了原型的具体特征和编码形式;强调原型在范畴⽔平的分类操作中的作⽤;可以容纳模板匹配——灵活,富有弹性减轻记忆负担缺陷:只有⾃下⽽上加⼯,⽽没有⾃上⽽下加⼯。
四年级数学下册 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知识归纳 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有关信息,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画图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策略的价值,会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教学难点:借助画图的策略解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流程,我分为五大环节,充分挖掘多媒体课件所蕴含的优势,围绕目标层层推进,既体现了重难点的把握,又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0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0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分析与处理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散文。
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难点)2、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单元已经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
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喜欢的内容。
课前准备:因为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方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二、提供信息点拔启发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2、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三、学生研究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学习。
(每个小组讨论后填写研究报告单)2、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你又喜欢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4、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5、讨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6、师主共同讨论研究,并一起完成板书。
学习策略
盯着课桌或黑板的中心点,头部不动。只转动眼球。按顺时针方向看桌 子的四个角,数“1、2、3、4、5、6、7、8”共转两周。然后按逆时 针方向转。结束长“呼——”一口气。
额叶训练
1、倒背如流 选一组数字,一句话,一首诗等,倒着背。 2、手指点名 双手手指交叉,给手指编号 右:大拇=1 食=2 中=3 无名=4 尾=5 左:大拇=6 食=7 中=8 无名=9 尾=0 按下面顺序抬起手指 1765390824 2861390457
1483926057
每天都是 美好的一天!
从上面的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虽 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我们用对方法, 是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到达目的地的!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路上是不是也应当 选择一种更快,更有效的方法前进呢……
集思广益
我们学习中的优与劣
优点
不足
想一想 学一学
故事一
有一位画家,举办过十几次个人展,参加过上百次画展。无论参加者 多与否,有没有获奖,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开心的微笑。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呢?”他微笑着 反问我:“我为什么要不开心呢?”尔后,他给我讲了他儿时经历过的一 件事情:我小的时候,兴趣非常广泛,也很要强。画画、拉手风琴、游泳、 打篮球,样样都学,还必须都得第一才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 闷闷不乐,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一次我的期中考试成绩竟排 到全班的最后几名。 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骂我。晚饭之后,父亲找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米 种子,放在桌子上。告诉我说:“今晚,我想给你做一个试验。”父亲让 我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然后捡起一粒种子投到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着 漏斗滑到了我的手里。父亲投了十几次,我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几粒种子。 然后,父亲一次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面,玉米粒相互挤着,竟 一粒也没有掉下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这个漏斗代表你,假如你 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 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20多年过去了,我一直铭记着父亲的教诲:“每天做好一件事,坦然微笑 地面对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白试验法(学习策略)
概念形成是指个人掌握概念的过程。
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现代心理学中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
在认知心理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假设考验说。
它是由Bruner,Goodnow和Austin(1956)首先提出的。
假设考验说认为,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贮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
这些可能的假设组成一个假设库。
在概论形成的实验中,对任何一个刺激作出反应之前,被试必须从他的假设库中取出一个或几个假设进行考验。
这种假设考验的过程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
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形成和考验假设并不是任意的或没有规则的。
在这个过程中,人作出有关决定的序列可被看作包含一定目的的策略。
即被试是按照一定的策略来作出选择的,也意味着假设的考验是有一定策略的。
Levine(1966,1975)在概念形成的研究中进一步发展了假设考验说,提出了空白试验法(Blank Trial Procedure)。
应用空白试验法的典型实验是:给被试成对呈现两个刺激。
例如字母X和T,这两个字母还在大小、颜色(黑,白)、位置(左,右)上有区别。
共有4个维量,每个维量有两个值。
在一对刺激中,两者都在4个维量上有区别,但每次实验只安排一个属性为有关属性。
即在一对刺激中,一个刺激为肯定实例,另一个则为否定实例,只有一个属性将两者区分开来,并把这一点告诉被试。
在这样的刺激安排中,共有8个可能正确的假设(大的、小的、黑的、白的、左边的、右边的、7或4)。
可以设想,在任何一次试试验中,这8个假设中的一个将引导被试作出选择。
Levine的实验特点在于:将四对刺激即4次试验作为一组,对被试进行多组试验。
在这些试验中,主试对被试的反应不给予反馈,由此而称为空白试验法。
Levine设计出包含空白试验的16次试验程序。
16次中仅在第1、6、11和16次试验给予被试反馈,在两次反馈试验之间嵌进4次空白试验。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被试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来掌握概念,同时又可以直接度量被试的假设掌握的行为。
如果被试能对反馈提供的全部信息进行最优加工,则在第一次反馈后,就能从8个可能的假设中排除4个,第二次反馈又从剩下的4个假设中排除2个,第三次反馈给被试留下一个正确的假设,而第四次反馈则对这个假设进行验证。
应用这样的16次试验程序,不管被试是否能进行最优的信息加工,都可揭示被试的假设考验行为或概念形成的过程。
一、目的
1.了解空白试验法实验。
2.揭示被试假设检验的策略即概念形成的过程。
二、仪器与材料
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数字两个,7和4成对呈现,它们可以是大的或小的、红色的或蓝色的,
也可以在左边或右边。
三、方法
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
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
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空白试验法”,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指导语是
这是一个关于学习策略的实验。
实验开始后屏幕会多次呈现数字7和4,每次一对。
这两个数字在大小、颜色(红蓝)、位置(左右)上有区别。
每次实验有一种属性为计算机预先设定的标准,请你试着把它找出来。
设定的标准可能是大的、小的、蓝的、红的、左边的、右边的、7或4。
例如:预先设定的标准为蓝色,则每次当蓝色的数字出现在屏幕时,你就依据蓝色数字出现的位置(左边或右边),分别按1号反应盒上的左键(“-”号)或右键(“+”号),做出相应反应。
实验共进行16次,其中第1、6、11、16次,屏幕将反馈。
您的选择(按键)是否正确。
您可以根据反馈确定或修改您的猜测标准。
当您完全明白了操作要求后,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3.实验开始后,屏幕逐对呈现刺激材料共16对。
被试依据指导语要求做出反应,
直至16次呈现完毕为止。
弹出实验结束提示框。
四、结果
1.结合详细数据,请被试述说是如何进行假设考验的。
五、讨论
1.根据被试正确选择标准及述说的情况,分析其概念形成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
并说明符合哪个概念形成理论?
2.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参考文献
1.王甦.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5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