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全册教案设计

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全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综合探究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法治国家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法治政府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法治社会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科学立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严格执法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公正司法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民守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事力量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明确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自力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回顾近代中国先后有哪些政事力量登上过历史舞台,对比三种建国方案,坚信中国**党找到并可以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结合案例,思考新中国“新”在哪,理解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

核心素养【政事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要确信由中国**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对比三种建国方案,认识中国**党的方案的科学性。

通过历史脉络的把握和近代社会情况的分析,懂得中国**党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共同参与】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中国**党成立前后中国政事、社会情况;比较三种建国方案,从而明白**党对中国革新的意义和作用。

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坚持党的领导》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坚持党的领导》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1框坚持党的领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重点,结合历史与现实,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形成、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本单元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分三课进行阐述。

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入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并且把握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纪元,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1框“坚持党的领导”,介绍了党的领导方式,新世纪怎样加强党的领导。

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明确党的领导是社会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认同党的领导,树立“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意识。

教学目标与重点素养教学目标:1.坚持理解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识记党的领导方式的含义、体现和要求。

2.理解新世纪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极其重要意义。

3.区分党的领导方式的异同;理解党领导并不是包揽一切。

重点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政治认同:认同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明确党的领导方式是一套有密切联系的科学系统;通过身边事例,理解新世纪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体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自觉学习党的理论,立足自身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党的领导方式的含义、体现和要求;新世纪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及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党领导并不是包揽一切。

课前准备上网了解中国共产党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的领导重点作用。

结合预习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阻击新型冠状病菌的战争打破了祥和的春节气氛。

2020年2月3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

部编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教案设计

部编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必要性和重要性;知道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关系;了解国家职能的内容。

2.能力目标:具备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支持国家履行职能。

教学重难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的国家职能。

2.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的国家职能。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组织学生完成探究与分享“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阅兵式上,解放军方队的威武雄壮之姿,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各自的作用。

二、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1.组织学生完成探究与分享“民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依据教材,讲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

2.讲授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结合。

3.组织学生完成探究与分享“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1.依据教材,讲解我国的对内职能。

2.组织学生完成探究与分享“也门撤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谈谈对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

3.讲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国家安全的具体内容。

4.结合上述探究与分享,依据教材,讲解我国的对外职能。

四、结束新课我国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对人民实行民主,对*人实行专*。

国家职能的履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

国家履行对内对外职能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太平、荣誉和利益。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必要性和重要性,知道了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能够更加对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充满信心,能够更加自觉地爱护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太平。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并支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和人大代表行使职责。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教学设计
展示材料一并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教师进行知识归纳总结:
1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呈现的状态:统一、相持、平衡、静止)
2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呈现的状态:统一被分解,平衡、静止被破坏)
展示、分析、练一练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跬步、小流与千里、江海相比,变化是逐渐的、不显著的而千里、江海则是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
教师进行知识归纳总结: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展示材料三并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懂得判断“吹气球”、“背单词”过程中哪些是量变、哪些是质变,从而进一步明确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总结: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三教学计划

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三教学计划

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三教学计划最新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三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础知识,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XXX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国家进行政治建设的目的和状况。

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觉悟,能够初步说明最常见的政治现象,提高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研究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政治学知识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有坚定的政治目的和方向,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二、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国的领导》,本单元以“XXX的领导”为核心,结合历史与现实,探究XXX领导和执*地位的形成、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本单元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探究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中国优势的民主形式,使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制度安排上,显现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中;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本单元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核心,探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

此教材的编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相统一,坚持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观点,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导和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突出政治与生活的联系,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模块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在日常教学中也能辅之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政教工作的开展。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知识点为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的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中“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重要知识点。

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与理解新事物的含义,并能够判断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能够运用知识点分析生活现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并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及方法论”的知识指导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热点视频分析,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理解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树立“理想”的必要性和在理想实现过程中对困难的预见性。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激情的同时要不断努力,做好迎接困难和挫折的准备。

三、学情分析学生以初步掌握部分哲学理论,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案例分析、实例分析、讲练结合五、教学过程:导入:观看视频《华为5G不可阻挡》配合材料,提出问题。

5月16日,特朗普发布总统令,禁止所有美国企业购买华为设备。

此外,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还将华为列入其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实体名单”中,禁止华为从美国企业那里购买技术或配件。

探究1结合大家的预习和视频、材料,请大家思考,华为5G的发展之路说明了什么?引出知识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探究2、华为5G为什么能够逐渐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根据学生回答追问:5G是新事物吗?学生总结,教师展示:1、前途是光明的探究3新事物的成长会一帆风顺么?为什么?学生思考,结合预习总结回答,教师展示2、道路是曲折的教师总结引导:那么,面对当今的世界局势,华为5G该如何发展?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如何看待自己的发展之路呢?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方法论五、小结:可以让学生总结本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举例。

六、课堂练习: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盒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长出许多豆子。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部编版必修1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部编版必修1
6. 练习题和案例分析题: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讨论。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思考能力。
7.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的参考书籍、学术文章、历史资料等,供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8. 网络资源:准备一些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历史网站、学术论坛、在线视频等,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学习状态。
例题5: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主要包括:一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二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三是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四是为中国的国际地位提供了支撑。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经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首先,课堂上的互动环节设计得不够充分,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表现得不够积极,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提出问题时没有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其次,我在讲解知识点时,有时候表达不够清晰,导致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此外,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 部编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8.2法治政府(1)教案部编版必修3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8.2法治政府(1)教案部编版必修3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政府官员、律师、记者等角色,模拟法治政府运作过程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
(2)实验:设计一堂关于法治政府的实验课,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法治政府的重要性。
(3)游戏:设计一款关于法治政府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b. 案例中是如何体现法治政府的重要性?
c. 案例中政府是如何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问题的?
3.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关于法治政府的宣传方案,包括宣传海报、宣传口号等。
作业反馈:
1. 阅读理解:
a. 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b. 对于学生没有理解到位的地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治政府的概念、特点及其重要性。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4)报纸杂志、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阅读相关报纸杂志和网络资源,了解法治政府建设的最新进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政素养。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法治政府的概念、特点及其重要性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法治政府的概念、特点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 使学生认识到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教学重点:
1. 法治政府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法治政府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
2.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

9-1中国与联合国 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二思想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9-1中国与联合国 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二思想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③中国加入多项国际人权公约并认真履行公约义务,与联合国在人权事务上保持良好合作,与多国展开。
(4)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主张
①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
②中国主张改革应有利于坚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
③应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
50年前,赞比亚前驻联合国大使弗农·姆旺加曾代表赞比亚,投票赞成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他表示,这个结果不仅是联合国宪章的胜利,也是公平正义的胜利。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乔冠华在听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时激动地仰天大笑的原因?怎样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不仅是中国重大胜利,也是公平正义的胜利?
议学提示: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中国积极推动多起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应对巴以冲突,中国提出“两国方案”。在此危急之际,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积极伸出援手,全力协助巴勒斯坦渡过难关。通过环球网的报道我们得知,为了尽快结束巴以冲突,中方连续与美国、沙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进行电话沟通
(2)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①中国积极推动多起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②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
③在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领域,中国努力维护现有多边条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支持发挥联合国在防扩散领域的核心作用。
知识拓展: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
(1)单边主义,是指美国奉行的一种对外政策。所谓单边主义,并不是“单干”,而是指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仅仅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独断专行,不考虑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不同其他国家进行磋商。这是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一种表现。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必修三 第七课 第一框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必修三 第七课 第一框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2)识记、理解中华民族的内涵(3)深刻的理解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2能力目标1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树立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2联系历史和现实,使是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理性爱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

难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三、新课教学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曾经辉煌过,也曾经衰落,中华民族在一次次跌倒中又一次次的站起来,一场逐梦的奔跑,奔跑了五千年,中华民族依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中华民族在一次次跌倒中站起来的?导入——视频我们的自信文化篇(中华之魂)学生回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板书)1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板书)那么什么是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含义:P72过渡(师)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廷不绝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与我们刚刚感受到的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们大家它们有什么关系?生: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板书)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板书)师:那么中华民族精神到底具有这样的作用呢?(3)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①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师;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这就告诉了我们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因为它本身就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同样的我们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高中思想政治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模版

高中思想政治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模版
(举例)
活动1:
xx体验
(举例)
活动2:
身边故事
(举例)
活动3:
明辨是非
(举例)
活动4:
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教学
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能力目标
(注意目标要指向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体现过程与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识目标
注意目标要指向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体现过程与方法。
教学
资源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解读
方法
教学
方法
学习
方法
教学
手段
教学
准备
教学
过程
教学
环节(举例)
教学内容概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景
导入
二、
活动
探究
三、
课堂
小结
(举例)
感受XX:
播放视频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解读
教材
内容
标准
对应课标内容。
教材
地位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注意目标要指向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体现过程与方法。)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课题2023年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第一课第 1 课时总课时教学过程个人复备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时间(二)七年级上学期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与同伴、老师和家人的交往,核心词是成长,以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话题。

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三)认识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目标题,并熟练定位五、学习方法及要求1.学习总体要求:三多:多思:上课认真听讲多说:上课积极发言多写:按时完成作业三要:要听:上课认真听讲要记:完整做好笔记要问:不懂勇于开口2.课前:预习课本内容相关用具:课本、作业本/练习册、至少两支不同颜色的笔(一红一黑一荧光)3.课中:(1)认真听:知识重难点、关联案例、同学观点等(2)动脑想:探究活动、问题思考、小组合作等(3)积极讲:举手发言、不怕讲错(4)勤笔记:划横线、标序号、圈关键,书写工整(5)端正坐:笔直、抬头、专注。

4.笔记如何做笔记在空白处做。

(1)先在课本上找到答案教学目标1.认识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为道法道德与法治课学习展开奠定基础。

2.在小学学习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道德法课性质和重要性。

3.初步理解初中和七年级上册道法课程安排,形成统一整体认识。

4.初步形成教师要求认真学习道法课的认识,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5.新学期,先开始,新起点,喜欢学习道法课的情感。

教学重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安排教学难点道法课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型新授课有无课件有其它准备教学过程个人复备一、课程导入教师自我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姓名:xxx家乡、、爱好、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教学风格……二、出示目录,明确本节课主要内容三、课程性质、地位(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是奠定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

最新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教学计划

最新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教学计划

最新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研究思想政治,使学生能够:1. 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知识和理论,了解国家制度、政治制度以及党的基本原理;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理解力和判断力;3.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 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介绍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分工等内容;2. 党的基本原理:介绍中国的基本原理和组织制度,包括党的性质、党的纲领、党的领导等内容;3. 社会主义义务教育思想政治课程:探讨社会主义义务教育思想政治课程的意义和教学方法;4. 当代青年学生的主要任务:讨论当代青年学生的主要任务,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理论;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演练、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掌握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和表达能力等;2. 日常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学期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工作,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教科书:使用最新的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教科书作为主要教材;2. 多媒体设备:准备多媒体设备,支持多媒体教学;3. 教学课件:制作针对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4. 辅助资料:提供相关的辅助资料和参考书目,帮助学生深入研究和拓宽知识面。

高中统编版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 教学设计

高中统编版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 教学设计
重点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方式;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及产生原因;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主要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
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历程的意识;树立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社会主义取代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导入:《资本主义的瘟疫正从法国向美国等国扩散》
导入新课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在直登天堂,人们还直在下地狱。”
板书
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
1、“最好”和“最坏”的时代
2、不可克服的痼疾
3、不可调和的矛盾
统编版
8、思考: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哪些问题?新时期“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有实质性的变化吗?为什么?
9、教学小结:资本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发生的变革,不能根治资本主义痼疾,也无法使资本主义社会摆脱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
10、教师讲授: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相对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14、教师讲授: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主要表现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
15、教学总结
学生学习思考讨论问题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生活化教学理念
贴近高考要求,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坚持新发展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新开展理念微课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树立新开展理念的必要性。

一、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标:1知道新开展理念的内容。

2明确新开展理念注重解决的问题。

〔重点〕提升核心素养:1科学精神:全面理解新开展理念的内涵。

2法治意识:全面贯彻新开展理念。

3公共参与:为贯彻新开展理念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坚持新开展理念的原因和根本内涵;难点:如何坚持新开展理念;三、教学过程探究一:谈一谈家乡的变化和开展。

思考: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开展?学生交流讨论,自学课本知识。

学生答复下列问题。

老师总结:坚持新开展理念的必要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开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开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开展阶段。

〔2〕推动高质量开展,破解开展难题,厚植开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开展理念。

新开展理念的根本内涵略。

设计意图:调查学生对家乡变化的描述,提升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活泼课堂气氛,导入新课。

探究二:活动一:观看视频,长三角绿色智能制造协同示范区工程的产生表达了新开展理念的哪些内容?学生看视频,思考答复下列问题。

老师总结:创新理念,协调理念、绿色理念注重解决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活动二:观看视频海南自贸区的建立,表达了新开展理念的哪些内容?学生看视频,思考答复下列问题。

老师总结:开放理念注重解决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活动三:观看视频,说说医保并轨表达了新开展理念的哪些内容?学生看视频,思考答复下列问题。

老师总结:共享理念注重解决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活动四:新开展理念五个方面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生合作交流,答复下列问题。

老师总结:新开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开展理念,相互贯穿、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开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开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更加真实反映新开展理念的内涵,增强政治认同素养。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全册)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

”据此,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

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

XX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

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政治生活:自觉参与的课例研究[课例名称]《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选自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课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四课。

[课例类型]新授课[课例主题]政治生活:自觉参与的课例研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政治生活的内容,以及如何参与政治生活②参与政治生活的几个要求和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对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现实情况的探究和以及学生在参与政治生活,撰写关注民生的社情民意论文的讨论中,使学生逐渐提高对政治生活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并在此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以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度。

甚至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树立高度的主人翁意识以及作为中学生身在校园,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操。

教学分析1、重点分析:①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和要求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2、难点分析:①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理解的几个原则和意义。

二、学法指导1、学清分析:学生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对国家的性质和公民的权利义务有所理解,但是对公民应该和参与政治生活,以及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注意的原则的认知并不清晰和明确。

因此,对课程的内容上学生会根据自身实际的生活经验对本课产生一定的兴趣,通过前几课知识的学习,有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2、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读、议、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

3、探究合作学习。

结合教材的逻辑顺序,通过情景材料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以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学习我们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那么在上课之前,我想先请大家做一个现场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政治第三册《文化
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
(二)主要学习内容: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
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

(2)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相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1(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竞争:⎩⎨⎧增强综合国力发展先进文化
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2()1( 二、学生分析: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经济、
政治的基础内需,并在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
关系的理性认识基本上是空白。

三、设计思想
(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 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
(二)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
(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本框内容是本课的核心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知道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国际竞争中有重大作用,我们要从中体会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理解发展文化事业,特别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八、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是因为()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3.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文化发展上
面临严峻挑战,新形势下,要提升文化竞争力,就要做到()
①大力发展科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③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④"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
⑤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4.下列有关文化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B.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阻碍作用
C.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D.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对个人的成长起作用
5.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
和精神生活。

这说明()
A.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6.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这句话主要揭示了()
A.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C.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
D.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二)非选择题
7.2004年,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了十多场专项展览,如数字广播电视产业展、国际动漫画及卡通游戏展、中外文化精品展、中国国粹暨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国际印刷精品暨技术设备器材展等。

"文博会"引来全国70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380多亿元,其中超亿元的项目80个,5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54个。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是否是一种文化活动? 为什么?
(2)"文博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说明了什么?
8.材料一:20世纪中叶,面对超级大国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我国在技术基础薄弱而又得不到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相继制造出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材料二: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我国成为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1)根据上面的材料,谈谈你对文化与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结合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谈谈材料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三)探究题
9.文化产业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还包括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用品、设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调查:我县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