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钱钟书)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认为,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 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 同点。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 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在中国诗里 是零碎的,薄弱的,到西洋诗里发展得 明朗圆满,反过来也一样。因此,“读 外国诗每有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 引导读者“回到本国诗”。
123
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作者在第7段指出,中国诗除社交 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外,在内容 上与西洋诗“无甚差异”。例如,外国 也有“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
123
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外国:史诗——戏剧——抒情诗
1、史诗
中国:抒情——戏剧——无史诗 外国:诗的篇幅愈短愈妙。 2、篇幅 中国: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 二三分钟。 长诗比起外国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 剪掠。
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 的立场,就是说,谈起中国诗,眼中要有 外国人和外国诗在。因为只读中国诗的人, 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没有居高 临远的观点,就“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 职”。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 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 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
123
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 特点及其规律。 按照一般的说法,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 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则不然, 抒情诗出现得异常之早,戏剧诗随后,史诗没 有。因此,中国诗是早熟的,一蹴而至崇高的 境界,但以后缺少变化。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 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123
长篇小说 《围城》 散文集 《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学术著作 《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 《七缀集》等。
《围城》有英、法、德、俄、日、西语 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开创性的中西 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经 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的比较 上辨析、阐发。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 《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 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 节译为中文。
123
下列词语中红色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A、梵(fàn)文 轻鸢(yuān)剪掠 B、颦蹙(pí ncù) 吞声咽(yà n)理 C、缄(qiān)默 jiān 呶呶(náo)不休 D、叫嚣(xiāo) 了(liǎo)不足奇
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 形容威力大。
123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 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 “中国”的地方。
123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123
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 的特点。
百度文库
123
阅读课文3-7段,抓住关键句,筛选出 和西方诗歌相比,中国诗所具有的特点。 1、篇幅短小。 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 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123
1、篇幅短小。 作者在第3段指出,“中国诗是文 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 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 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原因是, “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 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一蹴而就:迈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 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数,屡次, 经常。鲜,新鲜,新奇。
123
数典忘祖:比喻忘本。 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 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 穷,尽头。 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 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异 同
123
3、韵味
外国:听不见的音乐更美。 中国:言有尽而意无穷。
同 异
外国: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 4、风格
中国: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像良心的声音又 细又静。 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而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5、内容
中国诗和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同
123
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 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123
123
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 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1935年携妻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后赴法国巴黎大 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在昆明 西南联大、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 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曾任北京大学文 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
123
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者在第4、5段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 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 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 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连接着确切”,意思一 样。“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 示”,是正确的说法。作者还认为,这富于暗示, “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 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中国诗用疑问 语气做结束的”,比“西洋的任何一诗来得多”,例 如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 得最多。
123
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作者在第6段指出,“西洋读者也觉 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 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 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原因是,一跟 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 西洋诗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代诗人“对 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 “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B
倾轧(yà) 引吭(kàng)高歌 háng 给(jǐ)予 应(yì ng)运而生 精髓(suǐ) 数(shuò)见不鲜 熨(yùn)帖 yù 一蹴(cù)而至
123
回肠荡气:形容文采,乐曲等十分动人。
拔木转石:能把树拔出来,能把推转起来, 形容力量很大。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 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123
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作者在第7段指出,中国诗除社交 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外,在内容 上与西洋诗“无甚差异”。例如,外国 也有“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
123
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外国:史诗——戏剧——抒情诗
1、史诗
中国:抒情——戏剧——无史诗 外国:诗的篇幅愈短愈妙。 2、篇幅 中国: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 二三分钟。 长诗比起外国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 剪掠。
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 的立场,就是说,谈起中国诗,眼中要有 外国人和外国诗在。因为只读中国诗的人, 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没有居高 临远的观点,就“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 职”。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 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 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
123
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 特点及其规律。 按照一般的说法,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 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则不然, 抒情诗出现得异常之早,戏剧诗随后,史诗没 有。因此,中国诗是早熟的,一蹴而至崇高的 境界,但以后缺少变化。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 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123
长篇小说 《围城》 散文集 《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学术著作 《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 《七缀集》等。
《围城》有英、法、德、俄、日、西语 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开创性的中西 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经 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的比较 上辨析、阐发。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 《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 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 节译为中文。
123
下列词语中红色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A、梵(fàn)文 轻鸢(yuān)剪掠 B、颦蹙(pí ncù) 吞声咽(yà n)理 C、缄(qiān)默 jiān 呶呶(náo)不休 D、叫嚣(xiāo) 了(liǎo)不足奇
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 形容威力大。
123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 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 “中国”的地方。
123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123
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 的特点。
百度文库
123
阅读课文3-7段,抓住关键句,筛选出 和西方诗歌相比,中国诗所具有的特点。 1、篇幅短小。 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 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123
1、篇幅短小。 作者在第3段指出,“中国诗是文 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 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 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原因是, “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 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一蹴而就:迈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 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数,屡次, 经常。鲜,新鲜,新奇。
123
数典忘祖:比喻忘本。 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 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 穷,尽头。 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 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异 同
123
3、韵味
外国:听不见的音乐更美。 中国:言有尽而意无穷。
同 异
外国: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 4、风格
中国: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像良心的声音又 细又静。 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而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5、内容
中国诗和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同
123
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 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123
123
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 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1935年携妻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后赴法国巴黎大 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在昆明 西南联大、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 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曾任北京大学文 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
123
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者在第4、5段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 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 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 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连接着确切”,意思一 样。“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 示”,是正确的说法。作者还认为,这富于暗示, “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 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中国诗用疑问 语气做结束的”,比“西洋的任何一诗来得多”,例 如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 得最多。
123
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作者在第6段指出,“西洋读者也觉 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 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 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原因是,一跟 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 西洋诗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代诗人“对 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 “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B
倾轧(yà) 引吭(kàng)高歌 háng 给(jǐ)予 应(yì ng)运而生 精髓(suǐ) 数(shuò)见不鲜 熨(yùn)帖 yù 一蹴(cù)而至
123
回肠荡气:形容文采,乐曲等十分动人。
拔木转石:能把树拔出来,能把推转起来, 形容力量很大。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 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