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及记录
滴定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2024版
![滴定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9e61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a.png)
滴定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2024版1.引言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为了确保滴定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的操作步骤,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材料准备2.1滴定液配制所需试剂:2.1.1纯化水:用于试剂的配制和溶液的稀释。
2.1.2原料试剂:根据滴定方法所需的试剂种类,准备相应的原料试剂。
2.2滴定液标定所需试剂:2.2.1标准物质:根据滴定方法的要求,准备相应浓度的标准物质。
2.3仪器设备准备:2.3.1称量器具:包括精密电子天平等。
2.3.2均质器:用于充分混合试剂。
2.3.3天平:用于定量取样。
2.3.4酸碱滴定仪:用于滴定操作。
3.滴定液配制3.1确定滴定液所需的试剂种类和配比。
3.2使用精密电子天平,称取所需的试剂。
3.3将称取的试剂倒入干净的容器中。
3.4使用均质器将试剂均匀混合,直至完全溶解。
3.5检查溶液的颜色和透明度,确保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3.6用纯化水稀释溶液,直至达到所需的浓度。
4.滴定液标定4.1使用酸碱滴定仪,准确取样。
4.2将样品转移至滴定皿中。
4.3使用标准物质,滴定至指示剂变色点。
4.4记录滴定所需的标准物质用量。
4.5重复步骤4.1至4.4,直至滴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标准要求。
4.6根据所记录的标准物质用量,计算出滴定液的浓度。
5.滴定液使用5.1在滴定前,检查滴定仪和滴定装置是否干净、无杂质。
5.2使用纯化水将滴定仪和滴定装置进行清洗和漂洗。
5.3使用天平准确称取样品。
5.4将样品转移至滴定皿中。
5.5用滴定液进行滴定操作,直至达到终点。
5.6记录所需的滴定液用量。
5.7根据所记录的滴定液用量,计算出样品的含量。
6.结论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是滴定法分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滴定液配制和标定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滴定法的正确应用。
亚硝酸钠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
![亚硝酸钠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09cf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4.png)
亚硝酸钠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一、亚硝酸钠滴定液的配制:1. 配置亚硝酸钠溶液:将20克亚硝酸钠溶解在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整体积至1000毫升,得到1mol/L的亚硝酸钠溶液。
2. 配制滴定液:取适量的1mol/L的亚硝酸钠溶液,稀释至所需浓度。
通常使用10ml容量瓶将浓稀液混合,使其浓度为0.1mol/L。
3.配制滴定液储存:配制好的滴定液应存放于暗处,避光保存。
并确保瓶塞密封良好,防止气体泄漏和污染。
二、亚硝酸钠滴定液的标定:1. 标定之前应校准滴定管的体积:使用计量瓶准确量取10ml的蒸馏水,滴定到滴定管的垂线处,记录下滴定管刻度对应的体积。
2. 开始标定:取10ml的标准氨糖溶液,加入烧杯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粉红色)。
用1mol/L的硫酸溶液滴定,滴定至溶液颜色由粉红变为淡黄色时停止滴定。
3.计算滴定液的浓度: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硫酸溶液的体积,计算出亚硝酸钠滴定液的浓度。
三、亚硝酸钠滴定液的操作规程:1.准备滴定皿:取一个干净的滴定皿,用蒸馏水漂洗几次,然后用亚硝酸钠滴定液漂洗几次,以去除皿壁上的杂质。
2. 加入待测物:在皿中加入约10ml待测物的溶液(如硝酸)。
3.加入指示剂:加入几滴适量的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粉红色)。
酚酞指示剂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用于指示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
4. 滴定操作:用1mol/L的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滴定时应缓慢滴加,并充分搅拌待测溶液。
滴定至溶液颜色由粉红变为淡黄色时,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滴定液体积。
5.计算待测物的浓度: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亚硝酸钠滴定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
四、注意事项:1.在配制滴定液和滴定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滴液溅入眼睛或皮肤上。
2.滴定液应保存在暗处,避免光照。
3.在滴定过程中要缓慢滴加滴定液,并充分搅拌待测溶液,以确保滴定的准确性。
4.滴定结束后,要仔细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滴定液体积,以便后续计算待测物的浓度。
2020版《中国药典》硫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
![2020版《中国药典》硫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ad6d95552ea551811a68721.png)
一、目的:建立硫酸滴定液(0.5mol/L、0.25mol/L、0.1mol/L、0.05mol/L)的配制与标定标准操作规程,规定了硫酸滴定液(0.5mol/L、0.25mol/L、0.1mol/L、0.05mol/L)的配制、标定操作内容、方法与要求。
二、范围:适用于硫酸滴定液(0.5、0.25、0.1、0.05mol/L)的配制和标定操作。
三、职责:化验室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四、内容:1、仪器与用具:电炉、高温炉、电子天平(万分之一)、坩埚、锥形瓶(100ml、150ml、250m1)、量筒(500ml、1000m1)、滴定管(25.0ml、50.0m1、A级)、称量瓶、具塞玻璃瓶(250ml、500ml、1000m1) 2、试药与试液:2.1硫酸(AR)2.2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2.3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见EK/SOP-QC8003指示剂与指示液配制操作规程)3、配制:3.1分子式:H2S04分子量:98.083.2欲配浓度:49.04g →1000.0ml;24.52g →1000.0ml;9.81g → 1000.0ml;4.904g →1000.0ml。
3.3操作:硫酸滴定液(0.5mol/L):取硫酸30ml,缓缓注入适量水中,冷却至空温,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3.4硫酸滴定液(0.25mol/L、0.1mol/L或0.05mol/L):照上法配制,但硫酸的取用量分别为15ml、6.0ml或3.0ml。
4标定与复标:4.1原理:2Na2CO3十H2SO4→ 2NaHCO3+Na2SO42NaHCO3+H2SO4→ Na2SO4+2H2O+2CO2↑2Na2CO3+2H2SO4→ NaHCO3+2Na2SO42NaHCO3+2H2SO4→ 2Na2SO4+2H2O+2CO2↑4.2操作方法:4.2.1硫酸滴定液(0.05mol/L):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15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
高锰酸钾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操作规程
![高锰酸钾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a6efb3e83c4bb4cf7ecd1c8.png)
广东和本堂科技制药有限公司
目的:为0.02mol/L高锰酸钾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规定一个标准操作程序,以便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范围:适用于高锰酸钾滴定液配制和标定。
职责:QC化验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质量保证部经理负责监督实施。
规程:
分子式:HMnO
分子量:158.03
4
1.配制:取高锰酸钾3.2g,加水1000ml,煮沸15分钟,密塞,静置2日以上,
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摇匀。
2.标定
2.1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草酸钠约0.2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
250ml与硫酸10ml,搅拌使溶解,自滴定管中迅速加入本液约25ml,待褪
色后,加热至65℃,继续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并保持30秒钟不褪;当滴定
终了时,溶液温度不低于55℃。
每 1ml的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相
当于6.70mg的草酸钠。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草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
浓度。
即得。
2.2如需用高锰酸钾滴定液(0.002mol/L)时,可取高锰酸钾滴定液 (0.02mol/L)
加水稀释,煮沸,放冷,必要时滤过,再标定其浓度。
3.计算公式
103W F=────
V×T
F: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的浓度校正因子,即实际摩尔浓度与理
论浓度的比值
V:高锰酸钾滴定液的消耗体积(ml)
:空白溶液消耗高锰酸钾滴定液的体积(ml)
V
W:基准草酸钠的称样量(g)
T:每1ml高锰酸钾的滴定液(0.02mol/L)相当于草酸钠6.70mg 4. 贮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密闭保存。
滴定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
![滴定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cc4757cf12d2af90242e6a8.png)
范围:滴定液职责:检验室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正文:1.简述1.1滴定液系指在容量分析中用于滴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标准溶液,具有准确的浓度(取4位有效数字)。
1.2滴定液的浓度以“mol/L”表示,其基本单元应根据药典规定。
1.3滴定液的浓度值与其名义值之比,称为“F”值,常用于容量分析中的计算。
2.仪器与用具2.1分析天平其分度值应为0.1mg或小于0.1mg。
2.2滴定管应附有该滴定管的校正曲线。
2.3移液管其真实容量应经校准,并附有校正值。
2.4容量瓶应符合国家A级标准,或附有校正值。
3.试药与试液3.1均应按照中国药典附录XV F“滴定液”项下的规定取用。
3.2基准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与领用。
4.配制——滴定液的配制方法有间接配制法与直接配制法两种,应根据规定选用,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4.1所用溶剂“水”,系指注射用水或纯化水,在未注明有其他要求时,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4.2采用间接配制法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根据规定量进行称取或量取,并使制成后滴定液的浓度值应为其名义值的0.95-1.05;如在标定中发现其浓度值超出其名义值的0.95-1.05范围时,应加入适量的溶质或溶剂予以调整。
当配制量大于1000ml时,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按比例增加。
4.3采用直接配制法时,其溶质系采用“基准试剂”,并按规定条件干燥至恒重后称取,取用量应为精密称定(精确至4-5位有效数字),并置100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配制过程中应有核对人,并在记录中签名,以示负责。
4.4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滴定液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于临用前精密量取浓度等于或大于0.1mol/L的滴定液适量,加新沸过的冷水或规定的溶剂定量稀释制成。
4.5配制成的滴定液必须澄清,必要时可滤过;并按药典中各该滴定液项下的[贮藏]条件贮存,经下述标定其浓度后方可使用。
5.标定——“标定”系指根据规定的方法,用基准物质或已标定的滴定液准确测定滴定液浓度(mol/L)的操作过程;应严格遵照药典中各该滴定液项下的方法进行标定,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滴定液(标准液)配制、标定、使用管理规程
![滴定液(标准液)配制、标定、使用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6908b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a.png)
滴定液(标准液)配制、标定、使用管理规程.doc滴定液(标准液)配制、标定、使用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确保实验室滴定液(标准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管理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滴定液(标准液)的配制、标定及使用管理。
第三条管理原则滴定液(标准液)的配制、标定及使用应遵循准确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原则。
第二章配制管理第四条配制环境配制滴定液(标准液)应在清洁、干燥、无尘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
第五条配制设备使用校准合格的量器、天平、磁力搅拌器等设备进行配制。
第六条配制材料使用分析纯或更高纯度的化学试剂,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第七条配制方法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进行配制,确保配制过程的准确性。
第八条配制记录详细记录配制日期、试剂批号、配制浓度、配制人等信息。
第三章标定管理第九条标定目的通过标定确保滴定液(标准液)的准确浓度。
第十条标定方法采用标准物质或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标定。
第十一条标定频率根据使用频率和稳定性要求,定期进行标定。
第十二条标定记录记录标定日期、标定结果、标定人等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
第四章使用管理第十三条使用条件滴定液(标准液)应在规定的条件下储存和使用。
第十四条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滴定液(标准液),避免污染和误差。
第十五条使用记录记录使用日期、使用量、使用人等信息。
第十六条异常处理发现滴定液(标准液)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调查处理。
第五章储存管理第十七条储存条件滴定液(标准液)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
第十八条储存期限根据滴定液(标准液)的稳定性,设定合理的储存期限。
第十九条储存记录记录储存日期、储存条件、有效期等信息。
第六章质量控制第二十条质量标准制定滴定液(标准液)的质量标准,并进行定期审核。
第二十一条质量检测定期对滴定液(标准液)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二条质量记录记录质量检测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滴定液及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
![滴定液及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72faf89f121dd36a32d8244.png)
目的:建立滴定液及标准液的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
适用范围:滴定液及标准溶液。
责任:配制、标定及复核人。
内容:1.配制:滴定液是用来滴定被测物质的溶液,标准溶液是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限度的标准物质,溶液制备由专人管理具体操作参照中国药典。
1.1直接法:根据所需滴定液的浓度,计算出基准物质的重量,准确称取并溶解后,置于量瓶中稀释至一定的体积。
1.2间接法:根据所需滴定液的浓度,计算并称取一定重量试剂,溶解或稀释成一定体积,并进行标定,计算滴定液的浓度。
2.标定:用间接法配制好的滴定液,必须由专人进行滴定度测定。
标定份数是指同一操作者,在同一实验室,用同一测定方法对同一滴定液,在正常和正确的分析操作下进行测定的份数,不得少于3份。
3.复标:滴定液经第一人标定后,必须由第二人进行重复标定,其标定份数也不得少于3份。
4.计算:WF=V×T式中:F为滴定液的校正因子。
W为基准物的取样量。
T为该滴定液的滴定度。
V为该滴定液的体积。
4.1标定和复标计算的相对偏差均不得超过0.1%。
4.2误差限度:以标定计算所得的平均值和复标计算所得平均值为各自测定值,计算二者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0.15%,否则应重新标定。
4.3计算结果:如果标定与复标结果满足误差限度的要求,则将二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
5.使用期限:滴定液必须规定使用期,除特殊情况另有规定外,一般规定为一到三个月,过期必须复标,出现异常情况必须重新配制及标定。
6.滴定液、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完毕,应在贮液瓶贴上标签,标示其品名、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配制人等。
配制及标定时应做好记录,并安善保存。
记录内容应有品名、浓度、标化时温度、日期、标化人及复核人签名。
7.注意事项:滴定液浓度的标定值应与名义值相一致,若不一致时,其最大与最小标定值应在名义值的±5%之间。
盐酸滴定液(0 1mol/L)配制及标定记录
![盐酸滴定液(0 1mol/L)配制及标定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c277b4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c.png)
盐酸滴定液(0 1mol/L)配制及标定记录
1. 实验目的
通过制备盐酸滴定液并进行标定,掌握滴定法的基本操作和方法,培养实验仔细、严谨的态度。
2. 实验原理
滴定法是一种通过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与另一种未知浓度的溶液反应,根据反应的等当点(即摩尔比例)以计算未知溶液浓度的方法。
标定是指通过已知浓度的溶液与一个待定浓度的溶液的反应,确定该待定溶液的浓度值的方法。
本实验中,通过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再通过酸碱滴定法计算其浓度,从而得出盐酸滴定液的准确浓度值。
3. 实验仪器和药品
所需仪器:滴定管、容量瓶、洗瓶、草酸等。
所需药品:氢氧化钠、多聚甲醛指示剂、纯净水和实验用盐酸。
4. 实验步骤
4.1 盐酸滴定液配制
(1)准确称取7.5mL的实验用盐酸,加入250mL容量瓶中。
(2)加入50mL的纯净水,摇匀。
(3)用多聚甲醛指示剂,在试管中加入几滴。
(4)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来滴定,从而确定盐酸滴定液的摩尔浓度。
(1)在滴定管中取5mL草酸溶液。
(5)重复以上步骤2~3次,直到3次测量值之间误差小于0.1mL。
5.实验结果
盐酸滴定液摩尔浓度为0.101mol/L。
6.实验讨论
在制备盐酸滴定液的过程中,需准确地称取药品和加入纯净水,以避免因误差的产生导致浓度值的偏差。
同时,在滴定草酸溶液时,也需要注意每次滴定时滴管中残留的滴液
量,以免导致误差。
在实验过程中,需保持仪器和试剂的干燥和清洁,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盐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
![盐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56b6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0.png)
盐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掌握盐酸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1.仪器:容量瓶、三角漏斗、滴定管、电子天平、计时器、酒精灯等。
2.药品:浓盐酸、去离子水、甲基橙指示剂。
三、实验操作过程:1.盐酸滴定液的配制:(1)称取适量浓盐酸,溶解于1000ml去离子水中,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2)用去离子水冲洗移液管,将水加入容量瓶中至刻度线,摇匀即为盐酸滴定液。
2.盐酸滴定液的标定:(1)准备标定溶液:用准确称量的标准稀钠碱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2)加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溶液变为橙黄色,摇匀。
(3)滴定操作:将盐酸滴定液装入滴定管中,加入较少量的盐酸滴定液,使溶液颜色由橙黄色变成粉红色。
(4)快速而轻柔地滴加盐酸滴定液,用滴定管的壁上的药液,渐渐溶解,并保持溶液颜色的变化。
(5)滴加盐酸滴定液至溶液颜色由粉红色变成橙黄色,记录滴定液的体积为V1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佩戴安全眼镜和实验手套,保证个人安全。
2.实验操作中要轻柔均匀地滴加盐酸滴定液,避免误差。
3.盐酸滴定液的配制要准确称取药品和水的质量,保证溶液浓度准确。
4.滴定时要注意滴定速度和滴定液的流动状态,避免过量滴定而造成滴定结果的不准确。
5.滴定前要进行预实验,熟悉滴定操作步骤和滴定液的变化规律,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信度。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1.计算盐酸滴定液的标定结果:滴定实验中记录滴定液的体积为V1,标定溶液的容积为V2C1=(V2/V1)×C2其中,C2为标定溶液的浓度。
2.对滴定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比较标定结果与预期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六、实验安全与环保措施:1.实验过程中要戴上实验手套和安全眼镜,避免实验操作对身体和眼部造成伤害。
2.实验中产生的废液要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020版《中国药典》草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
![2020版《中国药典》草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d41f5ba6c30c2258019e21.png)
一、目的:建立草酸滴定液(0.05mol/L)配制与标定标准操作规程,规定了草酸滴定液(0.05mol/L)的配制、标定内容、方法与要求。
二、范围:适用于草酸滴定液(0.05mol/L)的配制、标定操作。
三、职责:化验室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四、内容: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万分之一)、刻度管(10ml )、胖肚管(25ml )、锥形瓶(250m1)、滴定管(25.0ml 、50.0ml 、A 级)、取样勺、水浴锅。
2、试药与试液:2.1草酸(AR )2.2高锰酸钾滴定液(0.02 mol/L ):(见EK/SOP-QC8007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2.3硫酸(AR )3、配制:3.1分子式:C 2H 2O 4·2H 2O 分子量:126.073.2欲配浓度:6.304g → 1000ml3.3取草酸6.4g ,加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 ,摇匀。
4、标定与复标:4.1原理:2MnO 4- +5C 2O 42- +16H + =2Mn 2+ +10CO 2 +8H 2O4.2操作方法:4.2.1精密量取本液25ml ,加水200ml 与硫酸10ml ,用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 )滴定,至近终点时,加热至65℃,继续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并保持30秒钟不褪;当滴定终了时,溶液温度应不低于55℃。
根据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 )的消耗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4.2.2如需用草酸滴定液(0.25mol/L )时可取草酸约32g ,照上法配制与标定,但改用高锰酸钾滴定液(0.1mol/L )滴定。
4.3计算:草酸滴定液的浓度c(mol/L)按下式计算:V2V C 5mol/L C 11⨯⨯⨯=)( 式中:C 1为高锰酸钾滴定液的浓度,mol/L ;V 1为高锰酸钾滴定液的消耗量,m1;V 为草酸滴定液的消耗量,ml。
5、贮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瓶中,密闭保存。
滴定液配制及标定记录(氢氧化钠滴定液)
![滴定液配制及标定记录(氢氧化钠滴定液)](https://img.taocdn.com/s3/m/e03b72907e21af45b207a871.png)
滴定液的复标
复标方法:取基准的邻苯二甲酸氢钾适量置称量瓶内在℃干燥至恒重,称量瓶加基准物第一次称重
g,第二次称重g,取干燥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约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本滴定液的体积。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同法操作平行试验份。
复标结果
标定次数
空白
1
2
3
基准物重量
——
滴定体积
——
计算结果
——
相对平均偏差标准规定
应不得大于0.1%
相对平均偏差
平均浓度
结果
初标平均值和复标平均值的相对偏差标准规定
应不得大于0.1%
初标平均值和复标平均值的相对偏差
初标和复标的平均浓度
结论:滴定液Biblioteka 浓度为,F值为。标定人/日期
复标人/日期
计算公式:
m:为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称取量(mg);
V:为本滴定液的消耗量(ml);
204.2为与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000mol/L)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标定结果
标定次数
空白
1
2
3
4
基准物重量
——
滴定体积
——
计算结果
——
相对平均偏差标准规定
应不得大于0.1%
相对平均偏差
滴定液名称
配制批号
配制数量
配制日期
标定温度
初标日期
复标温度
复标日期
滴定液的配制
配制方法:量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ml,加新沸过的冷水成ml,摇匀,即得。
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https://img.taocdn.com/s3/m/6b09250116fc700abb68fc32.png)
0.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配制】取氢氧化钠40.00g,加水1000ml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如需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5mol/L、0.02mol/L或0.01mol/L)时,可取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加新沸过的冷水稀释制成。
必要时,可用盐酸滴定液(0.05mol/L、0.02mol/L或0.01mol/L)标定浓度【贮藏】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塞中有2孔,孔内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与钠石灰管相连,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
0.1mol/L、0.2mol/L、0.5mol/L和1.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一、配制:将氢氧化钠配成饱和溶液,注入塑料桶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使用前以塑料管虹吸上层清液。
浓度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不含CO2的水0.1mol/L量取5ml1000中摇匀0.2mol/L量取10ml1000中摇匀0.5mol/L量取26ml1000中摇匀1.0mol/L量取52ml1000中摇匀二、标定:1、原理:KHC8H4O4+NOH→KNaC8H4O4+H2O酸式酚酞碱式酚酞HIn→In-+H+(无色)(红色)酚酞为一有机弱酸,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当碱色离子增加到一定浓度时,溶液即呈粉红色。
2、仪器:滴定管50ml;三角瓶250ml。
3、标定过程0.1mol/LNOH标准溶液称取0.4-0.6克;0.2mol/L称1-1.2克;0.5mol/L称取3克于105-110℃烘至恒重的苯二甲酸氢钾,称准至0.0002克,分别溶于50ml;80ml不含二氧化碳水中,加2滴1%酚酞指示剂,用配好的待标定溶液至溶液呈粉红色与标准色相同。
滴定液的配制、标定与复标标准操作规程
![滴定液的配制、标定与复标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eb7c7c376baf1ffc4fad69.png)
4.4.3.采用直接配制法时,其溶质应采取“基准试剂”,并按规定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后称取,取用量应为精密称定(精确至4-5位数),并置100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过程中应有核对人,并在记录中签名以示负责。
4.4.4.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滴定液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于临用前精密量取浓度等于或大于0.1mol/L的滴定液适量,加新沸过的冷水或规定的溶剂定量稀释制成。
干燥的具塞玻瓶中,用以直接转移至滴定管内,或用移液管量取,避免因多次取用而反复开启;取出后的滴定液不得倒回原贮存容器中,以避免污染。
4.6.6.当滴定液出现浑浊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该滴定液应弃去,不得再用。
4.6.4.当滴定液用于测定原料的含量时,为避免操作者个体对判断滴定终点的差异而引入的误差,由使用者按要求重新进行标定;其平均值与原标定值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1%,并以使用者复标结果为准。
4.6.5.取用滴定液时,一般应事先轻摇贮存有大量滴定液的容器,使滴定液与粘附于瓶壁的液滴混合均匀,而后分取略多于需用量的滴定液置于洁净
题 目
滴定液的配制、标定与复标标准操作规程
制 定
部门审核
质量部审核
制定时间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 准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盐酸滴定液(0.1mol/L)配制及标定记录
![盐酸滴定液(0.1mol/L)配制及标定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087291ecc7931b764ce1508.png)
基准试剂
基准无水碳酸钠
配制数量
标定日期
标定温度
指示剂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配制日期
复标日期
复标温度
方法依据
GB/T 601—2002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
批号
有效期至
滴定液配匀。
配制人:复核人:
标定方法:
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15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盐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5.30㎎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相对平均偏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定人:复核人:
复标记录:
基准无水碳酸钠消耗本滴定实测得盐酸
的取用量(g)液的体积(ml)浓度(mol/L)
1
2
3
实测盐酸浓度平均值(mol/L):________________
相对平均偏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 C-盐酸的浓度,mol/L
m-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单位g;
V-消耗本液的体积,单位ml;
M-基准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106.00g/mol。
标定记录:
基准无水碳酸钠消耗本滴定实测得盐酸
的取用量(g)液的体积(ml)浓度(mol/L)
1
2
3
实测盐酸浓度平均值(mol/L):_________________
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操作规程
![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f603c9f5a8102d276a22fb7.png)
目的:建立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操作规程,使配制、标定操作规范化。
范围: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操作。
责任人:QC员、QC主管。
内容:1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1.1【配制】取乙二胺四醋酸二钠19g,加适量的水使溶解成1000ml,摇匀。
1.2【标定】取于约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0.12g,,精密称定,加稀盐酸3ml使溶解,使水25ml,加0.025%甲基红的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水25ml与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10ml,再加铬黑T指示剂少量,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069mg的氧化锌。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氧化锌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即得。
1.3计算W(称重)F=T×VEDTA试中 W——基准氧化锌称重T——4.069mg(0.004069g)EDTA滴定度V——氧化锌消耗0.05mol/L EDTAml数1.4 注意事项:1.41由于络合反应速度慢,因此缓缓滴定并振摇。
1.42所需要的水必须是重蒸馏水。
1.5 【贮藏】置玻璃塞瓶中,避免与橡皮塞、橡皮管等接触。
2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
2.1 【配制】取亚硝酸钠7.2g,加无水碳酸钠(Na2CO3)0.10g,加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摇匀。
2.2 【标定】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对氨基苯磺酸约0.5g,精密称定,加水30ml与浓氨试液3ml,溶解后,加盐酸(1→2)20ml,搅拌,在30℃以下用本液迅速滴定,滴定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洗涤尖端,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用永停法(附录Ⅶ A)指示终点。
每1ml的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7.32mg的对氨基苯磺酸。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取用量,算出本液浓度,即得。
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
![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bee8d5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f.png)
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一、滴定液配制:1.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作为滴定液的原料。
2.准备容量瓶、移液管、磁力搅拌器等仪器设备,并清洗干净。
3.根据滴定液的浓度需求,按照配制计算公式,称取适量的原料溶液。
4.将称取的原料溶液转移至配制容量瓶中,并用去离子水加至刻度线,轻轻摇匀。
二、设备准备:1.标定瓶:用作配制滴定液和储存滴定液的容器,需提前清洗干净并烘干。
2.移液管:用于取滴定液和待测样品,必须清洗干净并用去离子水冲净。
三、标定曲线的绘制:1.首先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要求浓度不同但相互之间能够组成一个连续的范围。
2.利用已知溶液,分别取不同浓度的体积,并将其转移到标定瓶中。
每组至少取3个不同体积的样品。
3.分别加入适量指示剂,轻轻摇匀。
常用的指示剂有甲基橙、溴酚蓝、苯酚酞等。
4.使用滴定管,取一个待测样品的适量,加入至标定瓶中。
搅拌均匀,直至颜色出现明显转变。
5.记录每组样品滴定消耗的体积,并计算出对应滴定液的平均滴定值和标准偏差。
6.根据不同浓度样品的滴定消耗体积,绘制标定曲线。
横坐标为样品浓度,纵坐标为滴定消耗体积。
四、滴定操作:1.准备待测样品溶液,需进行预处理和稀释等步骤。
2.使用容量瓶取适量待测溶液,并加入标定瓶中。
3.根据滴定需求,选择适量滴定液。
使用移液管取适量滴定液,缓慢加入待测溶液中。
4.每次滴定加入一滴液滴后,搅拌瓶内液体,并观察变色反应。
5.当颜色出现明显转变时,立即停止加液,并记录滴定消耗的体积。
6.根据标定曲线和滴定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需要严格遵循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试剂的配制和保存条件,仪器设备的清洗和保养,以及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
同时,还需注意操作顺序、操作技巧和实验数据的记录,以提高滴定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效果。
锌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锌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c083f3e518964bcf847ce4.png)
锌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目 的:制订锌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锌滴定液(0.05 mol/L )的配制和标定。
责 任:检验室人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规 程:1.仪器及用具 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箱式电阻炉、容量瓶、锥形瓶、刻度吸管、量筒、滴定管等。
2.试剂及试液 乙二胺四醋酸二钠、蒸馏水、0.025%甲基红的乙醇溶液、基准氧化锌、稀盐酸、氨试液、氨―氯化铵缓冲液(P H=10.0)、铬黑T指示剂。
3.配制3.1取硫酸锌15g (相当于锌约3.3g ),加稀盐酸10ml 与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 ,摇匀。
4.标定精密量取本液25ml ,加0.025%甲基红的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水25ml 、氨-氯化铵缓冲液(P H =10.0)10ml 与络黑T指示剂少量,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 mol/L )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根据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 mol/L )的消耗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即得。
5.结果计算: F F V V Zn EDTA EDTAZn =⨯式中:Zn F 表示锌滴定液的校正因子。
EDTA F 表示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的校正因子。
Zn V 表示锌滴定液的取样量。
EDTA V 表示消耗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的体积。
6.注意事项6.1乙二胺四醋酸二钠与金属离子配位化合产生的内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度与介质中的氢离子浓度有密切的关系。
P H值愈高,配位化合物愈稳定;但滴定时的P H值也不能太高,以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物沉淀。
6.2溶解氧化锌时加有稀盐酸,在滴定前,要加0.025%甲基红的乙醇溶液为指示剂以氨试液中和后,再加氨-氯化铵缓冲液,控制溶液的pH 值为10左右,以适合于铬黑T的颜色变化和配位化反应。
6.3氧化锌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锌。
800℃灼烧是使碳酸锌分解, 变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
盐酸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操作规程
![盐酸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c29c8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b.png)
盐酸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操作规程一、盐酸滴定液的配制:1.实验器材:(1)电子天平(2)容量瓶(3)滴定瓶(4)烧杯(5)移液管(6)玻璃棒2.实验药品:(1)浓盐酸(36%)(2)去离子水3.操作步骤:(1)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的浓盐酸(36%),记录称取的质量。
(2)将称取的浓盐酸加入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容量刻度线。
(3)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使溶液充分混合。
二、盐酸滴定液的标定:1.实验器材:(1)容量瓶(2)滴定瓶(3)烧杯(4)移液管(5)酚酞指示剂(6)稀溶液2.实验药品:(1)已配制的盐酸滴定液(2)稀溶液(例如标准碳酸钠溶液)3.操作步骤:(1)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的稀溶液(例如标准碳酸钠溶液),记录称取的质量。
(2)取一定量的稀溶液加入烧杯中。
(3)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现粉红色。
(4)在滴定瓶中放置稀溶液,打开滴定瓶的活塞,缓慢滴加盐酸滴定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
当溶液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时,记录滴定液的消耗量。
(5)重复实验至滴定结果达到3次测定相对偏差小于0.1%为止。
(6)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和稀溶液的质量,计算盐酸滴定液的浓度,按照规定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标定并记录。
三、注意事项:1.在配制盐酸滴定液时,应用净化水稀释浓盐酸,避免造成浓盐酸对仪器和容器的腐蚀。
2.搅拌过程中要均匀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3.酚酞指示剂一般选择粉红色到无色的转变范围。
4.滴定过程中,滴液要缓慢滴加,以免过量添加造成误差。
5.滴定过程中要均匀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
6.滴定结束后要及时记录滴定液消耗量,计算滴定液的浓度。
7.滴定结果应重复多次,取平均值,并计算相对偏差,确保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通过按照上述盐酸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的操作规程,可以得到准确和精确的滴定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操作,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氢氧化钠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氢氧化钠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5cd65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3.png)
氢氧化钠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标准操作规程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1⽬的:规范氢氧化钠滴定液配制和标定的标准操作程序,使其操作过程规范化,避免⼈为错误。
2适⽤范围:适⽤于氢氧化钠滴定液配制和标定的标准操作。
3责任:QC⼈员对本SOP实施负责。
4内容4.1.名称:氢氧化钠滴定液4.2.分⼦式、分⼦量NaOH=40.0040.00g→1000ml;20.00g→1000ml;4.000g→1000ml4.3.配制浓度1mol/L、0.5mol/L、0.1mol/L4.4.所⽤仪器电热恒温⿎风⼲燥箱、电⼦天平、容量瓶(1000ml)、⼲燥器、滴定管(碱式,50ml)、锥形瓶、量筒(1000ml)、称量瓶、量杯(1000ml)、移液管(5ml)4.5.试药基准邻苯⼆甲酸氢钾酚酞指⽰剂(取酚酞1g,加⼄醇100ml使溶解,即得。
)4.6.配制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澄清后备⽤。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使成1000ml,摇匀。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28ml,加新沸过的冷⽔使成1000ml,摇匀。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使成1000ml,摇匀。
4.7.标定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取在105℃⼲燥⾄恒重的基准邻苯⼆甲酸氢钾约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液2滴,⽤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溶液显粉红⾊。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甲酸氢钾。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甲酸氢钾的取⽤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取在105℃⼲燥⾄恒重的基准邻苯⼆甲酸氢钾约3g,照上法标定。
版滴定液配制、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版滴定液配制、标定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3a78338c77da26925c5b0ed.png)
制药企业用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标准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规范性与正确性。
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8006。
3.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
4.责任配制者、标定者、复核者、QC主任监督5. 内容概述滴定液系指在容量分析中用于滴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标准溶液,具有准确的浓度(通常取4 位有效数字)。
仪器与用具分析天平其分度值(感量)应为m g或小于;毫克组砝码需经校正,并列有校正表备用。
滴定管 10、25和50 ml 应附有该滴定管的校正曲线或校正值。
移液管 10、15、20和25 ml 其真实容量应经校准,并附有校正值。
试液试剂均应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8006项下的规定取用。
基准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与领用。
配制滴定液的配制方法有间接配制法与直接配制法两种,应根据规定选用,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所用溶剂“水”,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在未注明有其他要求时,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采用间接配制法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根据规定量进行称取或量取,并且制成后滴定液的浓度值应为其名义值的~;如在标定中发现其浓度值超出其名义值的~范围时,应加人适量的溶质或溶剂予以调整。
当配制量大于1000ml时,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按比例增加。
采用直接配制法时,其溶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并按规定条件干燥至恒重后称取,取用量应为精密称定(精确至 4 ~5 位有效数字),并置100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配制过程中应有核对人,并在记录中签名以示负责。
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mol / L的滴定液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于临用前精密量取浓度等于或大于0. l mol / L的滴定液适量,加新沸过的冷水或规定的溶剂定量稀释制成。
. 5 配制成的滴定液必须澄清,必要时可滤过;并按药典中各该滴定液项下的[贮藏]条件贮存,经下述标定其浓度后方可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定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及记录
编号:001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
滴定液名称硫酸滴定液名义浓度L
贮藏条件室温保存有效期3个月
配制日期年月日配制人
配制方法取硫酸,缓缓注入适量水中,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1000ml。
标定方法标定物名称:基准无水碳酸钠处理条件:270~300℃干燥至恒重
步骤: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精密称定,加水50ml 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
每1ml硫酸滴定液L)相当于的无水碳酸钠。
计算:1.校正因子Fi = (Wi×1000)/(Vi×
2.相对平均偏差d =
∑|F i−Fa|
3×Fa×100%
要求:1.校正因子应为~
2.相对偏差应≤%
初标记录i
无水碳酸钠
重Wi(g)
消耗滴定液
体积Vi(ml)
校正因子Fi
校正因子
平均值Fa
相对平均
偏差d(%) 1
2
3
初标日期年月日初标人
复标记录i
无水碳酸钠
重Wi(g)
消耗滴定液
体积Vi(ml)
校正因子Fi
校正因子
平均值Fa
相对平均
偏差d(%) 1
2
3
复标日期年月日复标人
标定结果室温(℃)
备注
滴定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及记录
编号:002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滴定液名称氢氧化钠滴定液名义浓度L
贮藏条件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有效期3个月
配制日期年月日配制人
配制方法
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标定方法标定物名称: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处理条件:105℃干燥至恒重
步骤: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
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L)相当于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计算:1.校正因子Fi = (Wi×1000)/(Vi×
2.相对平均偏差d =
∑|F i−Fa|
3×Fa×100%
要求:1.校正因子应为~
2.相对偏差应≤%
初标记录i
邻苯二甲酸
氢钾重Wi(g)
消耗滴定液
体积Vi(ml)
校正因子Fi
校正因子
平均值Fa
相对平均
偏差d(%) 1
2
3
初标日期年月日初标人
复标记录i
邻苯二甲酸
氢钾重Wi(g)
消耗滴定液
体积Vi(ml)
校正因子Fi
校正因子
平均值Fa
相对平均
偏差d(%) 1
2
3
标定结果室温(℃)
备注
滴定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及记录
编号:003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滴定液名称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名义浓度L
贮藏条件置玻璃塞瓶中,避免与橡皮塞、
橡皮管等接触。
有效期3个月
配制日期年月日配制人
配制方法取乙二胺四醋酸二钠19g,加适量的水使溶解成1000ml,摇匀。
标定方法标定物名称:基准氧化锌处理条件:约800℃灼烧至恒重
步骤:取于约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约,精密称定,加稀盐酸3ml 使溶解,加水25ml,加%甲基红的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水25ml与氨-氯化铵缓冲液10ml,再加铬黑T指示剂少量,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L)相当于的氧化锌。
计算:1.校正因子Fi = (Wi×1000)/(Vi×
2.相对平均偏差d =
∑|F i−Fa|
3×Fa×100%
要求:1.校正因子应为~
2.相对偏差应≤%
初标记录i
氧化锌重
Wi(g)
消耗滴定液
体积Vi(ml)
校正因子Fi
校正因子
平均值Fa
相对平均
偏差d(%) 1
2
3
初标日期年月日初标人
复标记录i
氧化锌重
Wi(g)
消耗滴定液
体积Vi(ml)
校正因子Fi
校正因子
平均值Fa
相对平均
偏差d(%) 1
2
3
标定结果室温(℃)
备注
滴定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及记录
编号:004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滴定液名称高氯酸滴定液名义浓度L
贮藏条件置棕色瓶中,密闭保存有效期3个月
配制日期年月日配制人
配制方法
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750ml,加高氯酸(70~72%),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ml,边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
标定方法标定物名称: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处理条件:105℃干燥至恒重
步骤: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高氯酸滴定液L)相当于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计算:1.校正因子F = (W×1000)/(V×
2.相对平均偏差d =
∑|F i−Fa|
3×Fa×100%
要求:1.校正因子应为~
2.相对偏差应≤%
初标记录i
邻苯二甲酸
氢钾重Wi(g)
消耗滴定液
体积Vi(ml)
校正因子Fi
校正因子
平均值Fa
相对平均
偏差d(%) 1
2
3
初标日期年月日初标人
复标记录i
邻苯二甲酸
氢钾重Wi(g)
消耗滴定液
体积Vi(ml)
校正因子Fi
校正因子
平均值Fa
相对平均
偏差d(%) 1
2
3
复标日期年月日复标人标定结果室温(℃)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