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选读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史记》人物选读季布(附:巩固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史记》人物选读季布(附:巩固练习及答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史记》人物选读季布(附:巩固练习及答案)我们看到,2019年高考语文的文言文阅读材料来源更靠前,选取了“二十四史”中成书最早的《史记》,且都是考生熟知的历史人物,体现了对教材知识的迁移。
让我们来回顾《史记》中的高考试题:2001年的《史记田单列传》,2002年的《史记李将军列传》,2004年福建卷的《史记张丞相列传》,2005全国卷II《史记滑稽列传》,2006年的文言文选材仍以人物传记为主,范围进一步扩大。
17套试卷中有9套从二十四史中取材,其中《史记》就占了3篇:全国卷II《史记季荀栾布列传》,福建卷《史记伯夷列传》,山东卷《史记儒林列传》。
2008年浙江卷给文言断句的材料就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时隔十载,王者归来,让我们再与司马迁牵手——中国“二十四正史之首”《史记》,因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为教育部推荐的新课标必读书目,在中小学的学习、考试中,大量经典选篇都出自《史记》。
季布(生卒年不详),楚地人,曾效力于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败亡后,被汉高祖刘邦悬赏缉拿。
后在夏侯婴说情下,刘邦饶赦了他,并拜他为郎中。
汉惠帝时,官至中郎将。
汉文帝时,任河东郡守。
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著称。
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也是从这儿来的。
忍辱负重幸得赦免是金子,到哪天都会发光的季布者,楚人也。
为气任侠,有名于楚。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
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
敢有舍匿,罪及三族。
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
季布匿濮阳周氏。
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
《史记选读》书后文言知识练习
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③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19
3、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③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④乃丹用朱砂书帛曰“陈胜王” ⑤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20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词类活用: 1.驴不胜怒,蹄之。 名作动,用蹄踢。 2.可烧而走也。 动词使动,使……走。 3.襟三江而带五湖。 名词意动,以……为襟。 4.置人所罾鱼腹中。名作动,用网捕。 5.赵王之子孙侯者。名作动,(被)封侯。 6.饮且食兮寿而康。名作动,得到长寿,得到安康。 7.火尚足以明。 名作动,照明,照亮。
《史记》文言知识
通假字: 1.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毫 2.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 毫 3.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叛 4.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赐 馈 5.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 俟尔命。 6.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幅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 弼 肱之臣配焉。 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背 8.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隙
形容词使动,使……背负。
36.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形容词使动,使……完成。使……归。
37.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形容词意动,认为……贱,认为……贵。
被动句: 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3.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4.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5.是以见放。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8.兵挫地削。
名作动,戴礼帽。
1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名作状,像北斗,像蛇一样。 名作状,像对待奴隶一样。 15.人皆得以隶使之。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四章管仲列传巩固提升案 含解析
A.鲍叔终善遇之 善:很好地
B.鲍叔遂进管仲进:举荐
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知:了解
D.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修:修建
解析:选D。修:恢复。
7.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①鲍叔知其贤
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③鲍叔遂进管仲
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⑤故论卑而易行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③④⑥D.①③⑤
解析:选A。④⑤两句是讲管仲在齐国施政以及其主张平易而容易实施,没有表现鲍叔牙“能知人”,可以排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或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而管仲辅佐公子纠,公子纠死后,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尽心竭力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贬斥,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这是没有遇到时机。
(2)百姓想要的,趁机给百姓;百姓认为不好的,趁机去掉。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如?”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君曰:“诺。”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史记》练习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史记》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梁孝王来朝,因病免,客游梁。
居数岁,著子虚之赋.。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武帝。
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
”上惊,乃召问相如。
相如曰:“有是。
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
请为天子游猎赋。
”上许,令尚书给笔札。
其卒章归结为节俭,因以讽谏。
奏之天子,天子大悦,以为郎。
时邛、筰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
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筰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
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
”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
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
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筰之君皆请为内臣。
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沫、若水,南至牂柯为徼。
还报天子,天子大说。
相如使时,蜀长老多言通西南夷不为用,大臣亦以为然。
相如欲谏,业已建之,乃著书,籍以蜀父老为辞,而已诘难之,以风天子,且因宣其使指,令百姓知天子之意。
相如口吃而善著书。
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间居,不慕官爵。
相如病甚,为一卷书,言封禅事。
相如既死,使者奏其书,天子异之。
太史公曰:《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
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不已亏乎?(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B.《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C.《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速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D.《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速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汉族传统复姓之一,本为官名,掌管边防军务,后成为担任该职人的后代的姓。
《史记》选读1-4专题测试题(2)
史记选读 1-4专题测试班级:?? ?????姓名:一、现代文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语文是盐胡展奋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常。
但渐渐地,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脆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
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灵性了;又说什么“断烂语法”怎么扼制他们的创造力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语文教育之弊。
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语文是什么?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因为它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如同盐——《尚书》:“欲作和羹,尔为盐梅。
”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但是语文课的终极关怀并不是“批量地产生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断文识字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纵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是的,有的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喜欢说,我从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
没有语法之前,人类就不交流了?金文有什么语法?甲骨文有什么语法?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语法?我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就拿我来说,不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
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过河拆桥”。
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用水”很多年了,但这一点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作油来使。
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宣言就像“伟大”的厨师宣称“我用酱油、用味精照样烧菜,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髓质”还不是盐吗?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怎么能睁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假如不“入泮”,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遑论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吧。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言文阅读训练班级:姓名: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
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以刑徒阴.见阴:暗中B.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再:第二次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客气D.明日..为五万灶明日:明天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①赵急,请救于.齐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C.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②门虽设而.常关D.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刑馀之人不可②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③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⑥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A.①③⑤ C.②③⑥ B.②⑤⑥ D.②④⑥19、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并帮助齐国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同步精练:专题六 第19课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众.辱之 众:当众 B .信由此日夜怨望.望:盼望 C .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购:悬赏,征求D .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矜:夸耀 答案 B解析 望:怨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不伐.己功,不矜其能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B.⎩⎪⎨⎪⎧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C.⎩⎪⎨⎪⎧ 羞与绛、灌等.列等.死,死国可乎 D.⎩⎪⎨⎪⎧吾如.淮阴沛公起如.厕 答案 B解析 B 项宿营/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A 项夸耀。
C 项同等。
D 项到,往。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B.⎩⎪⎨⎪⎧ 又可尽亨之邪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C.⎩⎪⎨⎪⎧ 于是信孰视之相国绐信曰 D.⎩⎪⎨⎪⎧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答案 C解析 “相国绐信曰”中无通假字。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愿君留意..臣之计B.假令韩信学道谦让..C.乃为儿女子..所诈D.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答案 B解析“谦让”古今义都为谦恭退让。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A.欲东.下井陉击赵B.羞.与绛、灌等列C.水上军开入.之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答案 C解析C项和例句均为使动用法。
A项名词作状语,B项意动用法,D项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其锋不可当。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南越王尉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南越王尉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
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
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
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黑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
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忙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
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
”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
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
会暑湿,士卒大疲,兵不能逾岭。
岁余,高后崩,即罢兵。
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
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
太史公曰:尉佗之王,本由任嚣。
遭汉初定,列为诸侯。
隆虑离湿疫,佗得以益骄。
瓯骆相攻,南越动摇。
汉兵临境,婴齐入朝。
其后亡国,征自樛女;吕嘉小忠,令佗无后。
楼船从欲,怠傲失惑;伏波..困穷,智虑愈殖,因祸为福。
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第五十三》)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仍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夏本纪演练 Word版含解析
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九泽既陂.陂:堤防 B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兴:征集 C .西被.于流沙 被:遭遇 D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受:遭受 解析:选B 。
A.陂:动词,筑堤防;C.被:覆盖;D.受:被。
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觉今是.而昨非 B.⎩⎪⎨⎪⎧ 鲧为人负.命毁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 身为度.度.九州 D.⎩⎪⎨⎪⎧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解析:选A 。
B.动词,违背;动词,背,用背驮东西。
C.名词,法度;动词,测量。
D.动词,察看,考察;名词,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其⎩⎪⎨⎪⎧ ①其.仁可亲,其言可信②女其.往视尔事矣 是⎩⎪⎨⎪⎧①女平水土,维是.勉之②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A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B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C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D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解析:选D 。
其:代词,他的;副词,还是。
是:代词,它;形容词,正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鲧为人负命毁族B .行山表木C .东渐于海D .以均诸侯解析:选A 。
B 项,表,名词活用作动词,表记;C 项,东,名词作状语,向东;D 项,均,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均衡。
5.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B .过家门..不敢入 C .天下于是太平..治 D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解析:选A 。
百姓:百官。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9题。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
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
(完整版)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选读
《史记》(选读)综合训练(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训练: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于是从沛公,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
汉王四年,拜为御吏大夫,常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与萧、曹①等俱封,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
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
"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
”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
”高祖曰:“善。
”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
”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遗赵王。
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注]萧、曹:指萧何、曹参. (节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还走:转身跑。
史记选读练习题
史记选读练习题一.基础知识。
(5×8=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A.召忽shào 愠怒yùn 给予jǐ景行行止h ángB.糒醪bèiláo 后稷jì黥布qióng 讷口少言n èC.喟然wèi 长揖yī狎侮xiá匡救其恶èD.祗台zhīyí稽首qǐ上山陈chén 数奇之命j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5分)A.孔子知言之不用实不用其命B.故槐里故李将军C.九年而水不息晚有儿息D.南绝幕而绝江河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5分)A.女其往视尔事矣其德不违B.等之未有贤于鲧者幽于缧绁C.乃用张良计乃以秦王属吏D.乃以秦王属吏稍征关中兵以自益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5分)A.于是帝锡禹玄圭B.乃自以精兵走之C.画地为军陈D.秦人憙,秦军解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近的是()(5分)A.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B.通货积财C.固以能宽容D.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是()(5分)A.贵轻重B.四维不张,国乃灭亡C.召忽死之D.管仲因而信之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5分)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体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出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高中语文《史记选读》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高二《史记选读》专题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C.①臣固知公子之.还也②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D.①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解析:选A。
A.均为“无论”。
B.①径直;②只是。
C.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我”。
D.①如果;②但是。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公子从.车骑,虚左A.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B.北救赵而西却.秦C.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D.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解析:选B。
均为使动用法,A.意动用法,C.为动用法,D.名词活用为动词。
3.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偶语:偶尔谈论。
B.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约束:规约。
C.方飨士,旦日合战..合战:会战。
D.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堵:不迁动,不变更。
解析:选A。
A (相聚而语)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由此日夜怨望.望:怨恨B.人言公之畔.畔:通“叛”,背叛,叛乱C.阴.使人至豨所阴:暗中,暗地里D.弟.举兵,吾从此助公弟:弟弟,代陈豨解析:选D。
弟,副词,只管。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辟左右与之步于.庭②得复见将军于.此B.①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②乃.持项王头视鲁C.①三至,必怒而.自将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D.①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解析:选A。
都是介词,在。
B.①表转折,却;②于是,就。
C.①表顺承;②表修饰。
D.①指示代词,这,这些;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A.欲东.下井陉击赵B.羞.与绛、灌等列C.水上军开入.之D.信师.事之解析:选C。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孟尝君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孟尝君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孟尝君名文,姓田氏。
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
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
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
婴卒,谥为靖郭君。
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
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
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
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
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
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
客惭,自刭。
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
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
”于是秦昭王乃止。
囚孟尝君,谋欲杀之。
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
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
”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
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
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
”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
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
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
夜半至函谷关。
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
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
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
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
自是之后,客皆服。
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
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
”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节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材料二: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
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之《孙膑》阅读训练.doc
《孙膑》阅读训练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②者蹶③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陕,而旁多隘阻,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到,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注释】①孙膑:春秋战国时代有两位孙子,都是杰出的军事家。
孙武:春秋齐国人,也称孙武子。
著《孙子兵法》八十二篇。
孙膑:战国齐人,孙武的后代,著《孙膑兵法》,后失传,1974年发现。
②趣利:去争利。
趣,通“趋”,趋向。
③蹶:挫败,使……受挫折。
【译文】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
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
魏将庞涓听到消息,离开韩国赶回魏,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
孙子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
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
(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
”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
”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子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
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四章管仲列传巩固提升案 Word版含解析
一、积累运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合:会合 B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贾:做买卖 C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欺:欺负,占便宜 D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游玩 解析:选D 。
游:交际,交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思垂空文以自见.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 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解析:选B 。
B.介词,表被动/动词,“显露”。
A.介词,“替”;C.连词,表转折,“可是”;D.语气助词,不译。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B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C .吾尝三战三走.D .岂以为周道衰微..解析:选D 。
A.古义:不贤,没有才能;今义:品行不好。
B.古义:交换货物;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
C.古义:逃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富.国强.兵 B .然孔子小.之 C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D .贵.轻重 解析:选A 。
A.使动,使……富、使……强;B.意动,以……为小;C.意动,以……为羞、以……为耻;D.意动,以……为贵。
5.与“管仲既用”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吾幽囚受辱B.岂管仲之谓乎C.管仲之谋也D.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解析:选A。
A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
B项,宾语前置句;C项,判断句;D项,状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9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河渠书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河渠书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玉簟(diàn) 神妪(yù)阡陌(xiān) 霰雪(xiàn) B.栖隐(qī)地坼(chì)羁旅(jī)渔樵(jiāo) C.国殇(shāng)剽掠(piāo)子嗣(sì)怙恶(gǔ)D.桎梏(gù)佝偻(lóu)垣墙(yúan)修葺(qì)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
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
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
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
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
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
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
台榭苑园,宜以为后。
”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
”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
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
”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
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
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
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
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
太守孙邕见,出过勋。
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
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
”廷尉法议:“正刑五岁。
”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
”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
帝不许,遂诛勋。
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
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书:书信 B.恚望滋甚恚望:怨恨C.刘晔佞谀不忠佞谀:巧言谄媚 D.勋奏绌遣绌:通“黜”,罢免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之所急,唯在军农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B.①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②后哀之而不鉴之C.①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D.①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②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 )①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勋不敢擅纵,具列上③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④百僚严惮,罔不肃然⑤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⑥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四章管仲列传巩固提升案+Word版含解析
一、积累运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合:会合 B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贾:做买卖 C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欺:欺负,占便宜 D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游玩 解析:选D 。
游:交际,交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思垂空文以自见.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 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解析:选B 。
B.介词,表被动/动词,“显露”。
A.介词,“替”;C.连词,表转折,“可是”;D.语气助词,不译。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B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C .吾尝三战三走.D .岂以为周道衰微..解析:选D 。
A.古义:不贤,没有才能;今义:品行不好。
B.古义:交换货物;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
C.古义:逃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富.国强.兵 B .然孔子小.之 C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D .贵.轻重 解析:选A 。
A.使动,使……富、使……强;B.意动,以……为小;C.意动,以……为羞、以……为耻;D.意动,以……为贵。
5.与“管仲既用”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吾幽囚受辱B.岂管仲之谓乎C.管仲之谋也D.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解析:选A。
A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
B项,宾语前置句;C项,判断句;D项,状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9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选读)综合训练(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训练: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于是从沛公,从入关,破秦。
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
汉王四年,拜为御吏大夫,常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与萧、曹①等俱封,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
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
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
”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
”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
”高祖曰:“善。
”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
”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1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遗赵王。
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注]萧、曹:指萧何、曹参。
(节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还走:转身跑。
B、大臣固.争之,莫能得固:固执。
C、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即:假使。
D、公不得已强.行强:勉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哀也B、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昌因.谢病不朝见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3、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周昌:“周昌,木强人也。
”意思是说周昌是一个像木石一样刚直、倔强的人,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周昌“刚直、倔强”的一项是①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②周昌廷争之强③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④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⑤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⑥周昌因谢病不朝见A、①②⑥B、①⑤⑥C、②③⑤D、②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昌早年追随刘邦参加推翻强秦的斗争,屡立战功,官职也因此一再升迁。
其为人刚强敢于直言,包括皇帝、大臣在内,人人都敬畏他。
B、司马迁通过描写刘邦骑在周昌的脖子上和周昌挺直脖子骂皇帝的动作,既刻画2出刘邦的丑态,又非常突出地表现了周昌耿直、倔强的性格。
C、周昌的刚强、正直可谓人所共知,人人敬畏,但并没有给他带来好结果,反而受到排挤,就连原先感激他的吕后,也对他百般刁难和迫害。
D、用“期”“期”的口吃声来描写周昌反对另立太子,以表现也的憨直和因愤怒而口齿不清的特点,司马迁运用语言的深厚功力可见一斑。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训练:甘罗者,甘茂孙也。
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地’。
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
”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
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
甘罗曰:“臣请行之。
”文信侯叱曰:“去,吾自身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何遽叱臣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
”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
”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3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张唐曰:“请因孺子行。
”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
”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
”“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
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
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5.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明知:明明知道B.令装治行治行:准备出发C.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有日:有一天D.燕秦不相欺无异故异故:不同的缘故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1)君侯不快之.甚也(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1)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1)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2)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D.(1)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2)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或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吾自身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2)秦归.燕太子(3)甘罗者.,甘茂孙也.(4)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A.(1)(2)相同(3)(4)相同 B.(1)(2)不同(3)(4)相同C.(1)(2)相同(3)(4)不同 D.(1)(2)不同(3)(4)不同48.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1)臣请行之君其试臣(2)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3)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4)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5)臣不知卿所死处矣(6)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A.(1)(3)(4) B.(2)(5)(6) C.(2)(3)(6) D.(2)(4)(5)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
B.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张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
为了秦燕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10.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译:(2)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译:(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训练:专诸者,吴堂邑人也。
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
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
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俗自力报私5仇也,非能为吴。
”吴王乃止。
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
”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
九年而楚平王死。
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盍余、属庸将兵围楚之潜(水名);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
楚发兵绝吴将盍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
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保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专诸曰:“王僚可杀也。
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
方今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介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
夹立侍,皆持长铍。
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史记·刺客列传》)11.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进专诸于公子光进:推荐。
B.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客:好客。
C.公子光详为足疾详:通“佯”,假装。
D.既至王前,专诸擘鱼擘:掰,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内空无骨鲠..也..之臣 B.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C.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为王.. D.尽灭之,遂自立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6A.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敛赀财以.送其行C.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D.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良乃.入,具告沛公1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阖闾事成原因......的一组是①光真王嗣,当立②方今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③夹立待,皆持长铍④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⑤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平王死后,吴王僚趁火打劫,派兵围楚。
不料楚国出兵断其回路,导致国内空虚,给公子光夺位造成可乘之机。
B.专诸认为,公子光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欲把王位传给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专诸才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
C.公子光看到夺位之机已到,一方面解除专诸后顾之忧,让其刺杀王僚;另一方面设宴邀请王僚,王僚终于上当被杀。
D.公子光依靠专诸夺位成功,他没有忘记自己对专诸的承诺,还是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