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是如何形成的煤石油
六年级地理自然资源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地理自然资源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d6f3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d.png)
六年级地理自然资源练习题及答案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物质、能源和生命力的总和。
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六年级的地理学科中,我们学习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方式。
为了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下面是一些自然资源练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题目一:请简要描述化石燃料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一:化石燃料是指来源于古生物遗体、植物残骸或有机物质的燃料,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化石燃料形成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动植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和残骸会沉积在海底或湖泊底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机物质被压力和高温所埋藏。
逐渐形成的沉积物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被压实并逐渐形成沉积岩。
经过数百万年的地壳运动,这些沉积岩被埋藏在地下深处。
由于高温和高压的影响,有机物质逐渐转化成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题目二:列举三种常见的金属矿石及其用途。
答案二:常见的金属矿石有铁矿石、铜矿石和铝矿石。
1. 铁矿石:主要用于制造钢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工具、机械制造等领域。
2. 铜矿石:铜是一种重要的导电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电子工业以及制造业。
3. 铝矿石:铝是一种轻便耐腐蚀的金属,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
题目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环境保护有何重要意义?答案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排放的污染物。
例如,合理使用水资源可以减少用水量和排放污水的量,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健康。
其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裂。
例如,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最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未来世代的资源供应。
如果过度开发和浪费自然资源,将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灾难。
综上所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减少浪费和污染,还可以保护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化石燃料的形成原理和可持续性问题
![化石燃料的形成原理和可持续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1b5671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3.png)
化石燃料的形成原理和可持续性问题化石燃料是指在地球的地表下通过化学反应、封存、加压、高温等自然作用而形成的燃料。
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它们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可持续性问题。
本文将介绍化石燃料的形成原理、分类、使用情况以及可持续性问题。
一、化石燃料的形成原理化石燃料是经过上百万年的生物和地质过程形成的。
煤炭主要是由植物化石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则是由动物化石和海洋中的腐殖质形成的。
这些生物体在死亡后被埋在地下,而它们的遗体和腐殖质就在地下经过高温、高压和机械压力作用下逐渐转化成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二、化石燃料的分类化石燃料根据其化学组成和采矿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类。
1.煤炭煤炭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化石燃料,包括褐煤、焦炭和无烟煤等三种主要类型。
褐煤含湿度较高,热值较低,常用于能源供应不足的地区;焦炭主要用于钢铁冶炼,其热值较高,但污染较严重;无烟煤是质量最高的煤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用途。
2.石油石油是由海洋生物残体和腐族质等组成的油类物质,分布在地球的各个地方。
石油分为原油和天然气凝析油两种,原油是地下油藏中的液态烃油,包含有各种不同的烃族化合物;天然气凝析油是天然气经过冷却和压缩过程,产生的液态烃质。
3.天然气天然气是地下油气藏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由甲烷和少量的烷烃组成。
它是一种环保能源,相比于煤炭和石油,其污染物要少得多。
三、化石燃料的使用情况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现代社会中非常广泛,主要用途包括发电、交通运输、农业、建筑等领域。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储量分别为1.05万亿吨、1.7万亿桶和850万亿立方英尺。
截止目前,全球化石燃料消耗量约为1.8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的消耗量最大,占总量的50%以上,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
然而,虽然化石燃料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但它的使用也带来了很多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四、化石燃料的可持续性问题1.能源过渡随着全球的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化石燃料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渐提高并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等。
煤、石油和天然气生成过程
![煤、石油和天然气生成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d1569c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1.png)
煤、石油和天然气生成过程燃料是由可燃物质、不可燃成分和水分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常规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大量热量。
化石燃料是由于地壳内部深处的动植物残骸,历经数千万年漫长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变化而形成的,如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
化石燃料中的化学能最初来源于太阳。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收集、转化了太阳能,接着转存于动植物的有机体中,成为化石燃料的原料。
由于形成的原因、地质条件与年代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种类的化石燃料。
煤主要是远古时代的高等植物在地壳运动中被深埋在地下或水中,其残体在缺氧条件下被厌氧细菌生化降解,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等被分解并聚缩,形成胶体状的腐殖酸。
其余具有抗腐能力的部分如树脂、角质、孢子等保留原有形态分散在腐殖酸中,逐步变成含水很多、黑褐色的泥炭。
这是成煤的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泥炭在地热和泥沙覆盖层不断增厚或地壳下沉而受压增大的作用下,泥炭层被压实、失水,其化学性质和成分发生变化。
泥炭的密度和碳含量相对增加,腐殖酸、水分、氧、氢和甲烷等挥发物逐渐减少。
随着泥炭的质变由浅到深,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褐煤、烟煤、无烟煤等。
这是成煤的第二阶段,煤化阶段。
石油的生成过程与煤相似。
它的形成物质主要是低等动、植物遗体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这些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在地壳长期缓慢下降中不断增厚,或在深水中被沉积保存。
同样经历了缺氧或强还原环境中的细菌分解阶段和温度、压力增加条件下的转化阶段,碳和氢的含量富集,形成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性液体。
石油的生成条件要求较严格,沉积过程初期,温度和压力不够,不能生成石油。
当沉积深度达到1 000~4000m,温度达到60~50℃时有机质生成大量石油。
若压力和温度进一步增加,有机质被热分解,如深度超过4000m,温度超过150~200℃后几乎不能生成石油。
天然气的形成物质非常广泛。
除石油有机物质可以产气外,高等植物中的木质纤维腐烂分解,无机物质如地下深处碳钙等各种矿物的分解,都可以生成天然气。
煤的液化的原理
![煤的液化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39dd5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8.png)
煤的液化的原理煤的液化原理煤的液化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由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组成。
煤的液化过程可以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从而提高煤的利用价值,并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
煤的液化原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煤的破碎和煤的加氢裂解。
首先是煤的破碎。
煤通常是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因此需要将煤破碎成较小的颗粒,以增大其表面积,便于后续的反应。
煤的破碎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机械破碎或磨碎来实现。
接下来是煤的加氢裂解。
在加氢裂解过程中,首先将煤与氢气反应,生成一系列的中间产物。
煤中的碳和氢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一系列的烃类化合物。
这些烃类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
此外,还会生成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如水和一氧化碳等。
在加氢裂解过程中,煤中的碳和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烃类化合物。
这些烃类化合物可以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
煤的液化可以得到不同种类的液体燃料,如煤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等。
这些液体燃料可以用于发电、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煤的液化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反应,其中最关键的是加氢反应。
加氢反应是指煤中的碳和氢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烃类化合物的过程。
在加氢反应中,需要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以及催化剂的存在。
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煤的液化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化学反应和工艺步骤。
煤的液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转化技术。
煤的液化可以提高煤的利用价值,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总结起来,煤的液化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煤的液化原理包括煤的破碎和煤的加氢裂解。
煤的液化可以得到不同种类的液体燃料,如煤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等。
煤的液化技术具有重要的能源转化意义,有助于提高煤的利用价值,并减少环境污染。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31d52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7c.png)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它们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如图所示:.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具体情况分别是:1.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此外,煤中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2.石油也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也叫原油,是一种黑色或深棕色不溶于水的黏稠状液体,密度比水的稍小.如图所示:.3.天然气也是混合物,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另外,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但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困难.因为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但是已经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化石燃料的主要用途如图所示:;它们的综合利用分别如下:1.煤的综合利用: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和粗氨水等.其中,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可作为洁净的生活燃气和化工原料;粗氨水可用于制化肥;焦炭可冶炼金属(如炼铁等)、制水煤气、做电极等;黑糊糊的煤焦油也是个大宝库,已经从它里面分离出了上百种化合物,又进一步制成了各种有用的物质,如染料、炸药、农药、药物、化肥、涂料和塑料等.如图所示:.2.石油的综合利用: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得到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等不同的产品,如图所示:;从而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例如,人们常利用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的燃烧,给工厂、农村、汽车和家庭生活等提供了所需要的动力和热量.又如,化学科技工作者设法把燃料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含二个、三个、四个碳原子等的小分子,然后把它们加工制成各种产品,像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农药、炸药、化肥、染料、洗涤剂等.这就是20世纪兴起的综合利用石油产品的工业﹣﹣石油化工,它已经并正在为满足和丰富人类的物质需要作出贡献.如图所示:.3.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在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通常也把池沼中的气体称为沼气.如图所示:.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燃料问题.如图所示:.天然气除主要用作燃料外,也用于制造化工原料、化肥和炭黑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空气污染及防治、酸雨的产生及其危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石油的组成、石油加工的产物、海洋中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三大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及其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别、甲烷的验纯及其燃烧”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可以根据它们的元素组成,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解.。
化石燃料如何形成
![化石燃料如何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8091f4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8.png)
化石燃料如何形成化石燃料是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它们是地球上数百万年前植物和动物遗体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来源,但它们的形成过程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
一、煤炭的形成过程煤炭是由植物遗体在地下经过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下面是煤炭形成的主要过程:1. 植物死亡和堆积:数百万年前,地球上的植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会堆积在湖泊、河流和沼泽等地方。
2. 植物遗体分解:植物遗体在湿润的环境中分解,形成腐殖质。
3. 沉积和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遗体和腐殖质被沉积物覆盖,并受到地下水的压力作用,逐渐形成泥炭。
4. 煤化作用:泥炭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逐渐转化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不同等级的煤炭。
二、石油的形成过程石油是由海洋生物遗体在地下经过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下面是石油形成的主要过程:1. 海洋生物死亡和沉积:数百万年前,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海洋植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会沉积在海底。
2. 沉积物覆盖和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洋生物的遗体被沉积物覆盖,并受到地下水的压力作用,逐渐形成沉积岩。
3. 热解作用:沉积岩在地下经过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发生热解反应,产生石油和天然气。
4. 运移和聚集:石油和天然气在地下岩石中向上运移,聚集在含油气层中。
5. 采集和提炼:通过钻井等方式,将石油和天然气从地下开采出来,并进行提炼和加工,得到可用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品。
三、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天然气是由有机质在地下经过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下面是天然气形成的主要过程:1. 有机质沉积:数百万年前,陆地上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会沉积在湖泊、河流和沼泽等地方。
2. 沉积物覆盖和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质被沉积物覆盖,并受到地下水的压力作用,逐渐形成沉积岩。
3. 热解作用:沉积岩在地下经过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发生热解反应,产生天然气。
化石燃料知识点总结
![化石燃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8ba3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2.png)
化石燃料知识点总结化石燃料是指地球上埋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球深层化石残体所形成的能源资源。
这些能源资源是地球上亿万年前植物和动物遗体经过压力和高温等地质变化作用而形成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本文将从化石燃料的产生与形成、运用与利用、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化石燃料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化石燃料的产生与形成1. 化石燃料的产生要经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死亡和埋藏等多个阶段。
首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形成有机物质。
然后,植物死亡后,有机物质被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有机物质逐渐转化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整个过程经历了几亿年的时间。
2. 煤炭是由植物遗体经过压力和高温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之一。
3. 石油是由微生物、藻类等海洋生物的遗体经过埋藏和分解作用形成的,主要存在于地下的裂隙和孔隙中。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化工等方面。
4. 天然气是由植物和藻类等生物遗体经过压力和高温作用形成的,主要存在于地下的气体藏中。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化石燃料,广泛用于发电、供暖等领域。
5. 化石燃料的产生与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地质过程,其形成需要时间、温度、压力等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具有不可再生和资源有限的特点。
二、化石燃料的运用与利用1. 化石燃料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两个方面。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用于发电、燃料制造、化工生产等领域。
2. 火力发电是化石燃料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来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以转化为电能。
火力发电是目前世界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之一。
3. 化石燃料还广泛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石油为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提供动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4. 化石燃料在化工生产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石油为合成材料、化肥、塑料等化工产品提供了原料,推动了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课题2 燃料和热量](https://img.taocdn.com/s3/m/981560dcad51f01dc281f17c.png)
活动与探究
讨论或思考:
1、、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
燃料?这些燃料都是从哪里提炼出来?
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
阅读教材回答:
1、燃料发展史?
2、化石燃料是如何形成的?
煤的形成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煤 组 成 主要元素 其他元素 炼制方法
石油
C H.N.S.O
C H
分解
分馏
主要产品及用途
焦炭.煤气 汽油.煤 油.柴油 等 等
这是什么 气体呢?
天然气
甲烷 1、主要成分: (CH4)
2、归纳甲烷的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 小于空气
点燃 CH4+2O2=====CO2+2H2O
思考:
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甲烷,你认为煤矿 应采取什么安 全措施?应在什么地方、 贴怎样的安全标志?
练习: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1)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多种产品
(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
B、煤的形成 C、石油的形成 D、从石油里分馏出汽油等
(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
2、有什么优点?
3、目前还未大规模使用的
原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 氧化反应,金属和酸
吸热反应: 条件为“加热”和 “高温”的反应
C+CO2====2CO
高温
1、炼钢炉炼钢时为什么要不停地鼓入空 气? 2、在篝火燃烧时,木柴为什么不平放 在地上,却要架空? 3、这两种做法对燃料而言有什么好处? 对环境来说又什么帮助?
燃烧和热量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燃烧和热量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c1265b328ea81c758f578f8.png)
燃烧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内容】燃烧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知识要点】一、化石燃料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我们常称它们为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这一过程被称为煤的干馏,这是一个化学过程。
煤干馏产品的主要用途如下:焦炉气——作气体燃料,化工原料煤焦油——提取有机产品或原料焦炭——冶金、电石、合成氨造气、燃料2.石油石油是混合物,呈黑色或深棕色粘稠状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比水稍轻,无固定熔、沸点。
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他们分馏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这是一个物理过程。
石油污染产生的危害:⑴石油比水轻,浮于水面,且极易扩散形成油膜,油膜覆盖在水面上,使水与空气隔绝,阻止了大气中氧气的溶解,再加上水中有机物质分解需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因而使水体缺氧变臭。
⑵石油在水中发生氧化反应时,也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因而引起水体缺氧,水生生物窒息死亡。
⑶石油及其分解产物中存在许多有毒的物质,这些物质危害水生生物,造成水生生物畸变,甚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的肠、胃、肝发生病变,危害人体健康。
⑷受污染的水体还会引起动植物的大量死亡。
如1989年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泄油灾难。
⑸海面浮油还会玷污海兽的皮毛,使它们失去保温作用,海兽因丧失游泳的能力而死亡。
⑹石油污染还会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等。
减轻海洋石油污染,需要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及国际协议的支持。
现在已经通过了一些国际公约和协议来控制水体和海洋的石油污染。
目前,处理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方法有分散法、吸附法、凝固法和围拦法等,美国和韩国还研究出利用细菌治理石油污染的方法。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https://img.taocdn.com/s3/m/d9f4209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1.png)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
煤: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石油: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烧、环烷煌、芳香煌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古埃及、古巴比伦人在很早以前已开采利用石油。
“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天然气: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
于地层中的煌类和非麻类气体的混合物。
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
其组成以煌类为主,并含有非煌气体。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https://img.taocdn.com/s3/m/fc2c0f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6.png)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简介古生物遗存化石燃料是指自古代植物和动物的遗骸或残骸在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
这些化石燃料在能源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电力、燃料和热能等基本需要。
本文将探讨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应用价值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等相关问题。
形成过程古生物的遗存化石燃料主要形成于地质时代的生物残骸堆积和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
这些遗骸和残骸在水下或湿地等富含有机物的环境中被沉积并逐渐埋藏,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或煤炭等燃料。
1.石油:石油主要由由古代海洋中的微生物和浮游植物等有机物在海底沉积后形成。
这些有机物通过压力和地热作用,逐渐转变为含油页岩,随着地壳的运动,这些页岩被埋藏深处,经过高压和高温作用,有机物分解和重组,形成石油。
岩石中的石油可以通过钻井开采等方式提取并加工成为各种石化产品。
2.天然气:天然气主要由古代陆地和湖泊中的有机物沉积形成。
这些有机物经过地质过程逐渐转化为页岩、煤层等储层,在地壳运动和岩石变形的作用下,有机物产生裂解和气化的反应,形成天然气。
天然气可以通过钻井开采或随石油一同开采,并经过净化和加压处理后用于供暖、发电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3.煤炭:煤炭主要由古代植物残骸在湿地环境中沉积和堆积形成。
这些植物残骸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地热作用,逐渐转化为褐煤、烟煤或无烟煤等不同等级的煤炭。
在地壳运动和岩层受力的作用下,煤炭会被埋藏深处,并在适当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煤矿。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发电、钢铁生产和化工等行业。
应用价值古生物的遗存化石燃料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能源供给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1.能源供给: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能源来源,用于发电、供暖、燃料和交通等方面。
它们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便捷储存的特点,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给。
2.工业生产:化石燃料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石燃料文档
![化石燃料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46463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1.png)
化石燃料概述化石燃料是一种在地下形成的燃料,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这些燃料是地球上数百万年以前植物和动物的尸体经过长时间的高压和高温作用下而形成的。
化石燃料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环境和气候问题。
煤炭介绍煤炭是一种化石燃料,是由植物在地下经过数百万年的压缩形成的。
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被广泛用于发电、工业生产和家庭供暖等领域。
然而,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对气候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影响煤炭的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大气温度上升,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水、干旱和飓风等。
此外,煤炭的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解决方案为了减少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并寻找替代能源。
一些解决方案包括:1.提高能源效率:通过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煤炭的需求。
2.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替代煤炭用于发电。
3.推广清洁煤技术:煤炭行业可以采用更清洁的技术来减少燃烧排放物的排放。
4.促进碳捕获和储存技术:通过将二氧化碳捕获并储存于地下,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石油介绍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主要用途是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
石油是由在地下经过数百万年的生物残骸压缩形成的,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影响石油的开采、运输和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
大量的燃烧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威胁人类健康。
此外,石油泄漏事故也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解决方案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和减少环境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加强能源多样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需求。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节能措施,减少石油的消耗。
3.推广电动交通工具: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可以减少对石油的需求和排放。
煤炭和石油资源
![煤炭和石油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c8e293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0.png)
煤炭和石油资源煤炭和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们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煤炭和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经济发展、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煤炭和石油资源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煤炭资源煤炭是一种化石燃料,广泛应用于发电、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
它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资源之一,尤其在中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巨大。
煤炭的开采主要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方式。
地下开采是通过井口进入矿井,利用开采设备和技术将煤炭从地下开采出来。
这种开采方式相对安全,但成本较高。
而露天开采则是在地表直接进行开采,可以大规模地开采煤炭。
这种方式的成本相对较低,但对环境的破坏也更加明显。
煤炭的利用主要是通过燃烧来产生热能和电能。
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和温室效应。
因此,煤炭的利用也面临环境保护的挑战。
未来,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
二、石油资源石油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和农业等各个领域。
它是一种液态燃料,能够高效地产生能量。
石油资源主要存在于地下的油田中,通过钻井和开采设备将石油提取出来。
石油在全球范围内资源分布不均衡,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占据了全球石油储量的大部分。
其次是北美、南美和欧洲等地。
中国的石油资源相对有限,对于石油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石油的使用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导致了环境问题。
石油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
而且,石油的燃烧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技术创新。
同时,也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总结煤炭和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它们在经济发展、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它们的开采和利用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
化石燃料概述
![化石燃料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4c57b11bb68a98271fefa51.png)
化石燃料概述化石燃料(fossil fuel)也叫做矿石燃料,是烃或烃的衍生物的混合物,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是远古时代的植物和水生动物在地壳内经高压、高温作用下转化而成,统称做化石燃料,它们是一次能源,总储量也是有限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
先秦时期地理著作《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
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石史》,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
煤炭可以用作燃料或工业原料的矿物。
它是古代植物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地质作用而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早在800年前就已经开始。
煤被广泛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是从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开始的。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煤被广泛地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了工业的向前发展,随之发展起煤炭、钢铁、化工、采矿、冶金等工业。
煤炭热量高,标准煤的发热量为7000大卡/千克。
而且煤炭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一般也比较容易开采,因而被广泛用作各种工业生产中的燃料。
公元386—550年,魏收所著《魏书》中,第一次记载了新疆库车一带的石油产状。
公元512—518年,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其中对玉门和延长的石油及其应用都有记述。
公元103l一1095年,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所著《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提出“石油”这一名称。
同时,对延长石油的产状和用途,作了详细的论述。
我国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有着悠久的开采、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历史。
根据中国古代石油与天然气发展史大事记载: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西周初年成书的《易经》中,有“泽中有火”的记载。
不少学者认为它反映了在大自然中油气苗燃烧的现象,并被当时的人们赋予了浓厚雕神秘色彩。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战国时期的李冰在四川兴修水利、钻凿盐井。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共38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2620d8f8c75fbfc77db274.png)
2.如何选择合适的燃料?
3.选择燃料时应考虑的因素
会剩下多少灰烬 它产生多少烟
是否易于点燃 是否生成污染气体
是否能稳定地燃烧 它的价格是多少 使用它是否安全
能释放多少热量
是否易贮存和运输
选择燃料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活动天地6-5
阅读课本127页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烧烤常用木炭,而不是表中 的其他燃料? 产生相同的热量,木
本节课应掌握的内容: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 影响及防止措施:
①影响:温室效应、大气污染、 酸雨、热污染
②防止措施
3、解决能源危机: ①节约能源 如节约用电
②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
③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太阳能、核能、氢能源、 风能、潮汐能、地热能
课堂检测
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 益关注的热点。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
D.我国南海、东海海底已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
E.青藏高原的冻土层可能存在“可燃冰” ;
F.目前,我们在“可燃冰”的开采、运输和使用上已经没有难题
了。
7.2005年我国即将完成“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的主 要成分是 CH4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有报道说, 使用天然气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有以下好处:
料中最理想的是( D )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氢气
2、下列观点你不赞成的是( D )
A. 煤为人类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B. 氢气让人欢喜让人忧
C. 煤气化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潜伏着 无形杀手
D. 煤、石油、天气等资源虽然取之不尽,但也 应注意节约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煤、石油和天然气》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煤、石油和天然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12e161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e.png)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煤、石油和天然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一课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化石燃料的特点、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探究这三种化石燃料的性质、用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化石燃料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性质和环保问题还不是很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环保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石燃料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能源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及其环保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已学的有关化石燃料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特点:让学生观察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实物或模型,总结它们的颜色、状态等物理性质。
3.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4.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煤、石油和天然气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交通、供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 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懂得珍惜资源、合理开发资源的重要性,增强节能意识。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活动与探究
讨论或思考:
1、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
燃料?这些燃料都是从哪里提炼出来? 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什么?
这是什 么气体 呢?
天然气
1、主要成分: 甲烷(CH4)
2、归纳甲烷的性质 点燃 CH4+2O2=====CO2+2H2O
思考:
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甲烷,你认为煤矿应采 取什么安 全措施?应在什么地方、贴怎样的 安全标志?
国内垃圾填埋场隐患重重
经济日报
其实我国许多城市都发生过垃圾填埋场气体爆 炸事故:1994年2月4日,重庆市一座垃圾场发生严 重沼气爆炸事故,强大的气浪掀起的垃圾,将9名 临时工埋没,当场死亡4人; 1994年8月11日,湖南省岳阳市一座约2万立方 米的垃圾堆突然爆炸,上万吨的垃圾被抛向空中, 摧毁了垃圾场附近的一座水泵和两道污水堤; 1995年,江苏无锡市桃花山垃圾填埋场的两个 石笼突然起火,无法扑灭,燃烧多天经过一场暴 雨才熄灭
阅读:书135《海底“可燃冰”》
回答:1、可燃冰是冰嘛?
2、有什么优点? 3、目前还未大规模使用的原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 氧化反应,金属和酸 吸热反应: C+CO2====2CO
高温
比一比 赛一赛 你还能举出多少利用化学反应放 出热量的实例?
我国1998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
石油 天然气 煤 探明储量量 32.7亿吨 1.37 * 104 亿 立方米 1 145亿吨 年产量 1.6亿吨 217亿立方米 12.4亿吨
石油
天然气
煤
20年 40年 60不停地鼓入空气? 2、在篝火燃烧时,木柴为什么不平放在地 上,却要架空? 3、这两种做法对燃料而言有什么好处?对 环境来说又什么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重要的不 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氧气
B、氮气
C、甲烷
D、二氧化碳
1995年9月、10月、12月北京昌平县接连三次 发生垃圾场沼气爆炸事故,重伤2人……
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云南省通过建沼气池和改节能灶等农村能源建设, 有效减少了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其产生的效 益相当于每年节约了120万吨标煤的优质能源, 或是保护了53万亩林地 昆明日报 2004-12-09 由于用上了洁净的沼气,张永忠家屋里屋外显 得非常整洁,完全没有柴草乱堆乱放的景象。 张永忠高兴地说,现在他们村家家户户都用上 了沼气,做饭、烧水、温室内照明全用沼气, 又快捷又方便,还非常干净。真是一举数得的 好事。 内蒙古新闻网 2004-11-2
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
阅读教材回答:
1、燃料发展史?
2、化石燃料是如何形成的?
煤的形成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煤
组 成 主要元素 其他元素 炼制方法 主要产品及用途
石油
设计实验证明:石油(石蜡)中 有碳、氢元素?
讨论: 1、石油可直接作燃料吗?石油产品中有 哪些是常用的燃料?
2、煤气泄露会造成什么危害?如发生煤气 泄露应当怎么办?
练习: (1)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多种产品 (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 C、石油的形成 B、煤的形成
D、从石油里分馏出汽油等
(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