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PPT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2版)》教学课件
![第二章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2版)》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902aab59eef8c75ebfb3af.png)
第四节 测量误差
一、测量误差的概念 对于任何测量过程来说,由于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或大或小的测量误差。因此,每一个实际测得值往往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近被测几 何量的真值,这种实际测得值与被测几何量的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可 以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表示。 1.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指被测几何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之差, 2.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取绝对值)与真值之比
第二节 长度和角度基准及其量值传递
(2)长度量块的分级 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五级,即0,1,2,3,K级,其中0级精度最高,3 级精度最低。K级为校准级,用来校准0,1,2级量块。量块的“级”主要是根据量块长 度极限偏差±te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tv来划分的。量块按“级”使用时,以量 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不需要加修正值,使 用较方便,但不如按“等”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3)长度量块的分等 量块按检定精度分为1~5等,其中1等精度最高,5等精度最低。 (4)长度量块的尺寸组合
第二节 长度和角度基准及其量值传递
一、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 国际上统一使用的米制长度基准是在 1983 年第 17 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的,
以米作为长度基准。米的新定义为:“米为光于真空中在(1/299 792 458)s 的时间间 隔内所行进的距离”。为了保证长度测量的精度,还需要建立准确的量值传递系统。 鉴于激光稳频技术的发展,用激光波长作为长度基准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复现性。 我国采用碘吸收稳定的 0.633 μm 氦氖激光辐射作为波长标准来复现“米”。
第二节 长度和角度基准及其量值传递
(1)长度量块尺寸方面的术语 1)量块长度 l。 2)量块中心长度 lc。 3)量块标称长度 ln。 4)量块长度偏差e。 5)量块长度变动量 v。 6)量块测量面的平面度fd。
第八章_尺寸链_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_胡凤兰.ppt
![第八章_尺寸链_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_胡凤兰.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9d1df34693daef5ef73d3d.png)
6
8.1.2 尺寸链的类型
1.按在不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可分为: 按在不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可分为: (1)装配尺寸链 在机器设计或装配过程中, 在机器设计或装配过程中,由 一些相关零件形成有联系封闭 的尺寸组,称为装配尺寸链。 的尺寸组,称为装配尺寸链。 同一零件上由各个设计尺寸构 成相互有联系封闭的尺寸组, 成相互有联系封闭的尺寸组, 称为零件尺寸链。 称为零件尺寸链。
8
8.2 极值法
极值法是按各环的极限值进行尺寸链 计算的方法。 计算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从保证完 全互换着眼, 全互换着眼,由各组成环的极限尺寸计算 封闭环的极限尺寸,从而求得封闭环公差, 封闭环的极限尺寸,从而求得封闭环公差, 所以这种方法又称为完全互换法。 所以这种方法又称为1. 尺寸链 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 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 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该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该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如图所示为零件尺寸链。 如图所示为零件尺寸链。
3
装配尺寸链
图示车床主轴轴线与尾架顶尖轴线之间的高度 差A0,尾架顶尖轴线高度A1、尾架底板高度A2和主轴 等设计尺寸相互连接成封闭的尺寸组, 轴线高度A3等设计尺寸相互连接成封闭的尺寸组, 形成尺寸链。 形成尺寸链。
18
例题 8.2 解
④ 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作为调整尺寸,其余按“入体原则” 组成环A1作为调整尺寸,其余按“入体原则”确定各 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如下: 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如下:
⑤ 计算组成环A1的极限偏差
19
8.3 统计法
在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中, 在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中,零件实 际尺寸的分布是随机的, 际尺寸的分布是随机的,多数情况下 可考虑成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因此, 可考虑成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因此, 可利用这一规律,将组成环公差放大, 可利用这一规律,将组成环公差放大, 这样不但使零件易于加工, 这样不但使零件易于加工,同时又能 满足封闭环的技术要求, 满足封闭环的技术要求,从而获得更 大的经济效益。 大的经济效益。
8.1.2 尺寸链的类型
1.按在不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可分为: 按在不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可分为: (1)装配尺寸链 在机器设计或装配过程中, 在机器设计或装配过程中,由 一些相关零件形成有联系封闭 的尺寸组,称为装配尺寸链。 的尺寸组,称为装配尺寸链。 同一零件上由各个设计尺寸构 成相互有联系封闭的尺寸组, 成相互有联系封闭的尺寸组, 称为零件尺寸链。 称为零件尺寸链。
8
8.2 极值法
极值法是按各环的极限值进行尺寸链 计算的方法。 计算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从保证完 全互换着眼, 全互换着眼,由各组成环的极限尺寸计算 封闭环的极限尺寸,从而求得封闭环公差, 封闭环的极限尺寸,从而求得封闭环公差, 所以这种方法又称为完全互换法。 所以这种方法又称为1. 尺寸链 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 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 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该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该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如图所示为零件尺寸链。 如图所示为零件尺寸链。
3
装配尺寸链
图示车床主轴轴线与尾架顶尖轴线之间的高度 差A0,尾架顶尖轴线高度A1、尾架底板高度A2和主轴 等设计尺寸相互连接成封闭的尺寸组, 轴线高度A3等设计尺寸相互连接成封闭的尺寸组, 形成尺寸链。 形成尺寸链。
18
例题 8.2 解
④ 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作为调整尺寸,其余按“入体原则” 组成环A1作为调整尺寸,其余按“入体原则”确定各 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如下: 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如下:
⑤ 计算组成环A1的极限偏差
19
8.3 统计法
在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中, 在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中,零件实 际尺寸的分布是随机的, 际尺寸的分布是随机的,多数情况下 可考虑成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因此, 可考虑成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因此, 可利用这一规律,将组成环公差放大, 可利用这一规律,将组成环公差放大, 这样不但使零件易于加工, 这样不但使零件易于加工,同时又能 满足封闭环的技术要求, 满足封闭环的技术要求,从而获得更 大的经济效益。 大的经济效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配套课件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配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34c6c2de80d4d8d05a4f21.png)
公差与检测技术导论
互换性与公差
1. 互换性的概念
互换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 锁”。那么,为什么几把钥匙 能开同一把锁呢?这正是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互换性”在起 着作用。
1. 互换性的概念
什么是 互换性?
互换性
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 件,任取其一,不经过任 何挑选和修配,就能彼此 相互替换而使用效果相同 的特性。
6. 优先数系的实例
7. 本部分小结
✓ 优先数系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 调、简化、统一的一种科学数值制度。
✓ 国家标准规定,我国以“十进制的等比数 列”作为优先数系。
✓ 本课程中所涉及的有关标准里,基本上采用 优先数系。
公差与检测技术导论
几何量检测概述
1. 检测的概念 检验: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并作出
2.标准的概念
2.标准的概念
2.标准的概念
3.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贯彻实施的全部活动过
程。包括从调查标准化对象开始,经试验、分析和综合 归纳,进而制订和贯彻标准,以后还要修订标准,等 等。
4.标准的分类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4.标准的分类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4. 互换性的分类
按照互换的形式和程度不同,互换性可以分 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
分组互换 修配互换
......
5. 不完全互换举例
分组互换
13500.02
/
0.12 0.14
大尺寸,小公差
公差数值小 精度要求高 加工难度高
5. 不完全互换举例
分组互换
1350.02 0
互换性与公差
1. 互换性的概念
互换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 锁”。那么,为什么几把钥匙 能开同一把锁呢?这正是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互换性”在起 着作用。
1. 互换性的概念
什么是 互换性?
互换性
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 件,任取其一,不经过任 何挑选和修配,就能彼此 相互替换而使用效果相同 的特性。
6. 优先数系的实例
7. 本部分小结
✓ 优先数系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 调、简化、统一的一种科学数值制度。
✓ 国家标准规定,我国以“十进制的等比数 列”作为优先数系。
✓ 本课程中所涉及的有关标准里,基本上采用 优先数系。
公差与检测技术导论
几何量检测概述
1. 检测的概念 检验: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并作出
2.标准的概念
2.标准的概念
2.标准的概念
3.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贯彻实施的全部活动过
程。包括从调查标准化对象开始,经试验、分析和综合 归纳,进而制订和贯彻标准,以后还要修订标准,等 等。
4.标准的分类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4.标准的分类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4. 互换性的分类
按照互换的形式和程度不同,互换性可以分 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
分组互换 修配互换
......
5. 不完全互换举例
分组互换
13500.02
/
0.12 0.14
大尺寸,小公差
公差数值小 精度要求高 加工难度高
5. 不完全互换举例
分组互换
1350.02 0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件PPT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2fc23f312b3169a551a45f.png)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论
三、有关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定义
3. 极限偏差: 极限尺寸减去它的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极限偏差。有上极限偏 差和下极限偏差之分。
(1)上极限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公称尺寸 孔的上偏差用ES表示,轴的上偏差用es表示
(2)下极限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公称尺寸 孔的下偏差用EI表示,轴的下偏差用ei表示
例1 已知孔、轴的公称尺寸为φ60mm,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为φ60.030mm, 最小极限尺寸为φ60mm;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为φ59.990mm,最小极限 尺寸为φ59.970mm。求孔、轴的极限偏差和公差。
三、有关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定义
5. 尺寸公差带图:
ES
+
0
-
EI
+
es
0
-
ei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论
+0.025
轴
+0.018 -0.012
孔
-0.026
基本尺寸
Ф60
6.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是指两个极限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四、有关配合的术语定义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论
1. 配合及其种类
配合是指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配合 的种类有三种: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1)间隙配合 对于一批孔、轴,任取其中之一相配,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 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即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二、基本偏差系列
1. 基本偏差代号 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的基本偏差,小写字母表 示轴的基本偏差。28种基本偏差代号,由26个拉丁字母中除去5个容易与 其他参数混淆的字母I、L、O、Q、W(i、l、o、q、w),剩下的21个字母 加上7个双写字母CD、EF、FG、JS、ZA、ZB、ZC(cd、ef、fg、js、za、 zb、zc)组成。这28种基本偏差构成了基本偏差系列。
互换性(第2版) PPT 第5章
![互换性(第2版) PPT 第5章](https://img.taocdn.com/s3/m/3e0f548e02d276a200292e4e.png)
周文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2版) 配套课件
(3)基准线 ①轮廓最小二乘中线(m)
第5章 表面结构及其检测
指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一条参考线。基准线有两种。
指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线上各点的轮廓偏距yi(在测量方向上,轮廓上 各点至基准线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的线,即为最小。 图中所示O1O1、O2O2线为最小二乘中线。 ②轮廓算术平均中线 在取样长度内,与轮廓走向一致并划分实际轮廓为上、下两部分,且使 上部分面积之和与下部分面积之和相等的基准线。 用公式表示即: n n
0.032,0.040,0.063,0.080,0.125,0.160,0.25,0.32,0.50, 补充系列 0.63,1.00,1.25,2.0,2.5,4.0,5.0,8.0,10,16,20,32, 40,63,80,125,160,250,320,500,630,1000,1250
5.3.2 评定参数的选用
第5章 表面结构及其检测
5.4 表面结构的检测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有:比较法、光切法、针描法和干涉法。
5.4.1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原则
5.4.2 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谢 谢!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周文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2版) 配套课件
第5章 表面结构及其检测
5.1.2 表面结构对机械产品性能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 形状特性,它是由加工方法本身或其它因素形成的。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产品的使用性能 影响较大。
当机械零部件加工表面不能达到表面粗糙度的精度要求时,主要会 产生下列影响: 摩擦表面容易产生磨损; 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 ; 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和接触刚度 ; 影响零件的耐腐蚀性、密封性及外观。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全ppt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969d11fd0a79563c1e72fa.png)
ppt课件.
10
第1章 极限与配合及检测
教案 1
§2-2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定义
(1)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 (2)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一般要求符合标准的尺寸系列。 (3)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包含测量误差,且同一表面不同 部位的实际尺寸往往也不相同。用Da、da表示。 (4)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ppt课件.
4
绪论
教案 1
2、怎样才能使零件具有互换性
若制成的一批零件实际尺寸数值等于理论值,即这些零件完全相同, 这当然能够互换,但在生产上不可能,且没有必要。因而实际生产只要 求制成零件的实际参数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保证零件充分近似即可。
要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就应按“公差”制造。
ppt课件.
5
绪论
ppt课件.
2
绪论
教案 1
一、互换性概述
1、什么叫互换性
举例:组成现代技术装置和日用机电产品的各种零件,如电灯泡、自行车、手 表、缝纫机上的零件、一批规格为M10-6H的螺母与M10-6g螺栓的自由旋合。在现代 化生产中,一般应遵守互换性原则。
(1)定义:
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 要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配)直接装在机器上,达到规 定的功能要求。
2、“公差与配合”标准
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公差与配合部分的标准主要包括: 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1部分:词汇》 GB/T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 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 规定》 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 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 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77fd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4.png)
3
表面硬度
硬度不同会影响互换性。
技术测量方法和工具
技术测量的方法和工具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像三维扫描、激光测量、三坐标测量机等高端技术,也包 括各种方便实用的工具。
激光测量
可以快速地获得高精度的数据信息。
水平仪
可以帮助人们进行简单的测量工作。
角度测量仪
可以测量各种角度。
千分尺
一种非常常见的工具,可测量长度、厚度和内 外径。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PPT课件
本课件将深入介绍互换性和技术测量。了解互换性的重要性以及技术测量的 定义和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工具介绍,加深对于互换性和技术测量的理解。
互换性的定义和重要性
互换性可以定义为在机械、电子、化学和其他工业领域中,不同的部件之间互换所具有的能力。互换性 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加速产品交付时间和生产速度。
总结和展望
互换性和技术测量在制造业、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技 术测量和互换性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产品更加高效、更加稳定。
1 技术测量
通过各种检测测试手段,把产品或工程过程放置于标准范围之内。
2 互换性
不同部件之间互相替换的能力。
3 成功案例
通过严格的互换性和技术测量操作来大幅提升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
种类
互换性包括尺寸互换性、 形状互换性、方向互换性 等
影响因素
材料特性、制造精度等均 能影响互换性。
优点
互换性可以提高效率、降 低成本、优化生产流程。
技术测量的定义和作用
技术测量可以定义为通过各种检测、测试的手段,使得产品或者工程处于规定的标准之内的过程工艺。 技术测量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0aea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b.png)
制造误差
由于加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零件的实际尺寸、形状和 位置与理想状态存在偏差。
测量误差
由于测量设备、测量方法和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的 不准确性。
磨损与疲劳
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振 动等因素,导致零件的几何量精 度逐渐降低。
几何量精度的检测方法
1 2 3
比较测量法
将待测零件与标准件进行比较,通过直接观察或 使用测量工具来评定零件的几何量精度。
技术测量的定义是使用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对各种量值进行测量,以获得准确、 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详细描述
技术测量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物理原理的测量方法,通过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设备 ,对各种量值进行测量,如长度、宽度、高度、重量、温度等。它涉及到多个领 域的知识和技术,如几何量测量、机械量测量、电磁量测量等。
技术测量的基本要素
0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
系统误差: 由于某种确定的、经 常性的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其 大小和符号可以预测。例如,测 量仪器的偏差或老化。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随机误差: 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 测量误差,其大小和符号无法预 测。例如,温度、压力的微小波 动或测量仪器的不完善。
粗大误差: 由于测量者疏忽或外 部干扰引起的明显错误。例如, 读数错误或记录错误。
游隙的检测是为了确定轴承在安装后 是否具有足够的游隙,以保证轴承的 正常润滑和运转。
圆柱齿轮的互换性检测
01
02
03
04
圆柱齿轮的互换性检测主要包 括齿形精度、齿向精度和齿距
精度的检测。
齿形精度的检测是为了确保齿 轮的齿形符合设计要求,以减 小齿轮运转时的振动和噪声。
哈工大机械精度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件
![哈工大机械精度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ea70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0.png)
VS
详细描述
轴承精度设计需要考虑轴承的制造工艺、 材料、热处理等因素对轴承精度的影响。 在设计中,需要确定轴承的精度等级、旋 转精度、跳动量等参数,以确保轴承的旋 转平稳、噪音小、寿命长。
案例三:机床精度的检测与调整
总结词
机床精度检测与调整是保证机械加工 精度的关键环节,需要定期对机床进 行精度检测和调整。
可靠性原则
机械精度设计应保证机器或部件在 工作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耐 久性,防止因精度不足而引起的故 障和损坏。
机械精度设计的应用范围
汽车制造业
汽车零部件的尺寸、形状、相 互位置等参数需要进行精度设 计和控制,以确保整车的性能
和安全性。
航空航天业
航空航天器的零部件需要进行 高精度的设计和制造,以确保 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机床精度检测与调整包括几何精度检 测、运动精度检测和切削精度检测等 方面。通过定期检测和调整,可以及 时发现和解决机床的精度问题,提高 机械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05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践
实验一:零件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总结词
掌握零件尺寸的测量与检验方法
02 03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一,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对零件的长度、直径、 孔径等尺寸进行测量,并掌握如何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是否符合设计 要求。
多学科交叉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例如与物 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将为测量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04
机械精度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齿轮精度的设计
总结词
齿轮精度设计是机械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齿轮的制造误差、装配误差和使用过 程中的误差。
第5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4版)》教学课件
![第5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4版)》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569a54524de518974b7d46.png)
10
15
20
25
30
40Biblioteka 506070
80
90
选用Rmr(c)时,必须同时给出轮廓水平截距C的数值。C值多用Rz的百分数 表示,其系列如下:5%,10%,15%,20%,25%,30%,40%,50%,60 %,70%, 80%,90%。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表5-5 lr和ln的数值 (摘自GB/T 1031—2009)
高度参数相近,Rsm不同,密封性不同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3.混合参数
• 轮廓的均方根斜率RΔq:在取样长度内,纵坐 标斜率dz/dx的均方根值。
RΔq 1 lr ( dz )2 dx
lr 0 dx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4.曲线和相关参数
• 轮廓的支承长度率Rmr(c):在给定水平位置c上轮廓的实 体材料长度Ml(c)与评定长度的比率。
Rmr(c) Ml(c) ln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 Rmr(c)的大小反映了轮廓表面峰谷的形状,同样 水平位置下Rmr(c)值愈大,表面实体材料愈长, 接触刚度和耐磨性愈好。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三、评定参数的数值规定
• 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值应按国家标准GB/T 1031— 2009规定,从参数值系列中选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三、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其注法
a:有关评定参数及数值的信息(第一个要求),包括:传输带或取样长度 (单位 为m m)/粗糙度参数代号,评定长度,极限判断规则,评定参数数值(um)。例 如,“U0.08-0.8/Rz8max 3.2”中:U——上限,0.08-0.8——传输带,Rz——评 定参数代号,8——评定长度包含的取样长度个数,max——“最大规则”,3.2— —评定参数极限值,3.2与前面的代号之间有一空格。 b:有关评定参数及数值的信息(第二个要求); c:加工要求、镀覆、涂覆、表面处理或其它说明等; 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加工余量(单位为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基准: 用于测量已 加工表面位 置和尺寸依 据的标准
装配基准: 用来确定零件 或部件在机器 中位置所采用 的基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7
第二单元 几何公差及检测
二、几何公差及其检验 1.直线度误差检验 (1)在给定平面内或给定方向的直线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8
第二单元 几何公差及检测
(2)任意方向的直线度误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5
1.一般、常用优先轴公差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6
2. 一般、常用优先孔公差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7
3.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8
4.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9
5.公差等级的主要应用范围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2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1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3. 如果一根轴和多个孔配合,且配合性质不同时, 也选择基轴制。 发动机的活塞轴与连杆铜套孔和活 塞孔之间的配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2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4.允许采用非基准制配合。非基准制配合是指相配合的孔和 轴,孔不是基准孔H,轴也不是基准轴h的配合。 轴承盖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在箱体孔中装配有滚动轴承和轴 承盖,有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它与箱体孔的配合是基轴制配 合,箱体孔的公差带已由此而确定为 J7(H6H7J6J7等),如果轴承盖与箱体 孔的配合坚持用基轴制,则配合为J/h, 属于过渡配合。
T sdma d xm ine sei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4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3.公差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5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二、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
GB/T 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 GB/T 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 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 1800.4—1999《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 1801—1999《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 1803--2003《公差与配合尺寸至18ram孔、轴公差带》 GB/T 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规 定基本偏差28种,标准公差20级,它们可以组成很多种公差 带。 孔有:20X 27+3(J6、J7、J8)=543种; 轴有:20X 27+4(J5、J6、J7、J8)=544种。 由这些孔、轴公差带可以组合成近30万种配合。如果将这庞 大的配合种类都交付生产上使用,既起不到标准化的作用也 不利。
•
但轴承盖需要经常拆卸,应该采用间隙配合,同时考虑到 轴承盖的性能要求和加工的经济性,轴承盖配合尺寸采用 9精度,选择轴承盖与箱体孔的配合为 J7/f9。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轴承标注
13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5.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 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是指孔和轴加工难易程度应相同。
在常用尺寸段内,对间隙 配合和过渡配合,孔的公 差等级高于或等于IT8级时, 轴比孔应高一级,如H8/g7、 H7/n6。当孔的精度低于 IT8级时,孔和轴的公差等 级应取同一级,如H9/d9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3
第二单元 几何公差及检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4
第二单元 几何公差及检测
要点: ①国家标准规定的14个形位公差项目及其含义; ②形位公差的标注要点及其区别; ③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公差原则; ④形位公差的测量与误差评定方法; ⑤形位公差与配合的工程应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6
1.标准公差系列 为了实现零部件的互换性并满足各种使用要求,公差值必 须标准化。设计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标 准公差。
互标准对 孔和轴分别 规定了28种 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靠 近“0”线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8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3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2.尺寸公差 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 差与下偏差之差。它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 孔的公差:
轴的公差: T s
Ts
T sdma d xm ine sei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9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三、基准制 极限与配合制度规定出松紧不同的配合,来满 足各类机器零件配合性质的要求,以实现孔、轴的三 种配合。 基孔制:空的基本偏差为“0” 基轴制:轴的基本偏差为“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0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基孔制和基轴制选择的原则 1. 看所配零件中有没有标准件,如轴承,与轴承外圈配则 应该采用基轴制,而与轴承内圈配则应该采用基孔制; 2. 所配零件中没有标准件的,优先选用基孔制,因为孔比 轴难加工。轴的公差一般比孔的高一级。
25
第二单元 几何公差及检测
做好几何误差检验的关键点 1.掌握几何公差的概念(关键是公差带) 2.掌握几何公差的常用检验方法 3.掌握检验量具的使用方法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6
第二单元 几何公差及检测
设计基准: 定位基准: 根据零件在 在加工时, 机器中的位 用以确定工 置、作用, 件在机床上 为了保证其 或夹具中正 使用性能而 确位置所采 确定的基准。 用的基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9
第二单元 几何公差及检测
直线度检测方法 (1)刀形尺法 (2)径向圆跳动法:直线度=径向圆跳动的/2 (3)实效边界法(最大实体尺寸法) 孔:最大实体尺寸=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最小的孔)
-直线度公差 轴:最大实体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最大的轴)
-直线度公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30
第二单元 几何公差及检测
对过盈配合,孔的公 差等级高于或等于IT7 级时,轴应比孔高一 级,如H7/p6,而孔的 公差等级低于IT7级时, 孔和轴的公差等级应 取同一级,如H8/s8。 这样可以保证孔和轴 的工艺等价性。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4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四、一般、常用和优先使用公差带 孔、轴公差带是由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等级所组成。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