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脊髓损伤的康复PPT课件

脊髓损伤的康复PPT课件
10
(3)确定损伤平面时,该平面关键性的肌力必须≥3 级,该平面以上关键性的肌肉必须≥4级。
(4)损伤平面的记录:由于身体两侧的损伤水平可 能不一致,评定时需同时检查身体两侧运动损伤平面 和感觉损伤平面,并分别记录(右-运动,左-运动,右 -感觉,左-感觉)。
11
2.损伤程度的评定
可初步分为完全性损伤和 不完全性损伤。
1. 康复目的 防止废用综合征(制动综合征),如预防 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等,为后期的 康复治疗创造条件。
19
2. 具体措施
良肢位训练
电刺激
关节被动运动
体位变换
早期坐起训练
站立训练
呼吸及排痰训练 大、小便的处理
BackΒιβλιοθήκη 20神经源性膀胱指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伤病引起的排 尿功能障碍。
可以由药物、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外伤等引 起,导致排尿功能减弱或丧失,最终表现为尿 失禁和尿潴留。神经源性膀胱是康复医学中常 见的合并症之一,尤多见于脊髓损伤。
42
(3)步行训练的目标 1)社区功能性行走 要求达到:①终日穿戴支具并
能耐受;②能自己上下楼;③能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④ 能连续行走900m。
2)家庭功能性行走 能够完成上述3项活动,可在室
内行走,但行走距离不能达到900m,适合于L1-L3平面损伤 患者。
3)治疗性步行 上述4项活动均不能达到,但佩带骨
一般1次/4-6h,每日不超 过6次。每次导尿前,可配合 多种辅助方法进行膀胱功能训 练,诱导出现反射性排尿。出 现反射性排尿后,可根据排出 尿量多少调整导尿次数。
在无菌或清洁的条 件下,定时将尿管 插入膀胱内,使膀 胱有规律的排空尿 液。
27
目前常采用膀胱容量测定仪测量膀胱容量, 指导间歇导尿。一般情况下,残余尿量少于100ml 或只有膀胱容量的10﹪-20﹪即认为膀胱功能达到 平衡,可停止导尿。

脊髓损伤康复-PPT课件

脊髓损伤康复-PPT课件

05
康复治疗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机器人辅助康复
利用机器人技术为脊髓损 伤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 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患者 创造沉浸式康复环境,增 强康复训练的趣味性和效 果。
神经调控技术
利用神经调控技术如电刺 激、磁刺激等,促进脊髓 损伤患者的神经再生与功 能恢复。
通过使用低频电疗仪器,对损伤部位 进行电刺激,以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 恢复。
作业疗法
• 作业疗法是通过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和职业活动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治疗 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进食、洗澡等, 以及职业技能训练如木工、编织、打字等。
言语疗法
康复治疗的跨学科合作
医学与工程学的结合
将医学与工程学相结合,开发新型康复器械和技术,提高康复治 疗效果。
医学与心理学的结合
关注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促进患者的 全面康复。
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
加强社会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支持与关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融 入社会的能力。
提高康复治疗的可及性与普及率
康复治疗需要长期坚持, 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予患 者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03
康复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
温热疗法
通过使用热水、温泉、热疗仪器等手 段,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促进血液 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 痛。
电刺激疗法
冷敷与按摩
冷敷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按摩可以 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脊髓损伤康复-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脊髓损伤概述 •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 康复治疗方法 • 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 康复治疗的未来展望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PPT课件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PPT课件

枕骨粗隆 锁骨上窝 肩锁关节顶部 肘前窝的外侧面 *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肘前窝的外侧面 腋窝的顶部 第三肋间 * 第四肋间(乳线)* 第五肋间(T4—T6中点)* 第六肋间(剑突水平)* 第七肋间(T6—T8中点)*
T8 第八肋间(T6—T10中点)* T9 第九肋间(T8---T10中点)* T10 第十肋间(平脐)* T11 第十一肋间(T10---T12中点 T12 腹股沟韧带中点 L1 T12与L2之间的1/2处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髁 L4 内髁 L5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S4—S5 肛门周围(一个平面)
康复目标
损伤水平
康复目标
C4 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全部依靠他人帮助
C5 基本上不能自理生活,需大量帮助

C6 能部分自理生活,需中等量帮助
C7 基本上能自理生活,需小量帮助
C8-T2 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能独立,不能走路,能作治疗性站立
T3-T12 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能独立,能作治疗性步行
L1-L2 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能独立,能作家庭功能性步行
同侧运动丧失、深感觉消失;对侧痛、温觉消失。

脊髓圆锥综合征(conus medullaris syndrome) :

双下肢运动和感觉保留正常,大小便不能控制。

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 :
下肢不对称性损伤明显,预后较好。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8
四、主要的功能障碍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52
三、脊髓损伤并发症的防治
3.7 植物神经反射亢进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完整版.ppt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完整版.ppt

.精品课件.
41
被动活动
定义:通过外力活动失去肌肉力量或运动能力的肢体。
可由设备、他人、或本人的健康肢体协助进行。
原则:
1)每个肢体活动5分钟,要轻柔、缓慢 2)从近端到远端运动全身每一个关节 3)每个关节均做全运动方向的最大活动范围的运动 4)有痉挛者,应缓解痉挛后再做被动运动 5)被动活动要限制在无痛范围内 6)急性期需注意减少肩关节或髋关节的活动范围
.精品课件.
24
(四)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咳嗽无力 经常翻身,轻叩背部 能坐的患者鼓励多坐 呼吸训练 下肢静脉血栓 每日被动活动,减少卧床时间 将双下肢垫高 发生血栓后停止活动,以防栓子脱落 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找出诱因,着手解决
.精品课件.
25
三、训练内容和方法
翻身训练
起坐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
关节屈曲90时进行 3)当患者下段胸椎或腰椎有骨折时,作屈膝、
屈髋动作时要格外小心,勿使其腰椎活动
.精品课件.
30
被动运动
2. 注意事项:
4)被动活动要限制在无痛范围内 5)颈髓损伤患者不应同时进行腕关节背
屈和手指伸展
.精品课件.
31
(一)翻身训练
目的 防止身体局部受压时间过长造成褥疮 防治肺部感染 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精品课件.
9
二、康复基本知识
.精品课件.
10
(一) 康复的时机及主要方法
1、 治疗原则
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残存的功能,减轻 或消除功能上的障碍,在其身体许可的 范围内,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生活 和劳动能力,早日回归社会
2、康复治疗时机 尽早开始
.精品课件.
11
(一) 康复的时机及主要方法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PPT幻灯片课件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PPT幻灯片课件
43
(2)肌肉与关节牵张
包括腘绳肌牵张、内收肌牵张和跟腱牵张。 腘绳肌牵张是为了使患者直腿抬高大于90°, 以实现独立坐。内收肌牵张是为了避免患者因 内收肌痉挛而造成会阴部清洁困难。跟腱牵张 是为了保证跟腱不发生挛缩,以进行步行训练。 牵张训练是康复治疗过程中必须始终进行的项 目。牵张训练还可以帮助降低肌肉张力,从而 对痉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继续前期活动 2.垫上训练
(1)翻身 (2)肘胸位 (3)手膝位 (4)双肘支撑位下缓慢坐起
38
(5)帮助下坐起动作 (6)卧坐转移 (7)坐位平衡 (8)坐位下移动 (9)四点跪位 (10)膝跪位
39
原则如下:
技能从简单到复杂;将整个项目分解成 为简单动作,完成后再合成整体训练;使 用上肢、手活动、健存肌肉代替加强无力 或乏力肌肉,如果可能,锻炼期间运用体 重作为阻力进行抗阻训练;肌群应在他们 发挥功能性作用的姿势下进行。
40
41
1、运动功能康复
运动功能康复原则: 1.继续加强肌力训练: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
重点是上肢、肩及肩胛带肌肉的训练;不 完全损伤者则残留肌肉一并训练。 2.可定做截瘫助行器,在其帮助下逐渐进行 站立、平衡杠内步行及行走练习,也可在 水池中进行站立、行走等功能训练,同时 进行移坐、轮椅训练。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与手功能训练结 合进行。
认知功能训练 床-椅转移训练
ADL训练 (BADL为主) 床上坐起及床边坐位训练(静态/动态)
床上运动(良姿位,主动/被动)
注:BADL: 基本日常生活活动 LIADL:复杂日常生活活动
瘫痪康复治疗程序示意图
8
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
制定康复目标的注意事项 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拟要达到的目标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ppt课件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ppt课件

球海绵体反射
.
22
肛门反射
检查者用棉花签轻划或用大头针轻刺病人肛门周围会阴部 皮肤,正常时,即刻见肛门收缩。若上述反应迟缓或不发 生反应,即为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
.
23
损伤平面评定:ASIA(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A 完全性损害 B 不完全性损害 C 不完全性损害 D 不完全性损害 E 正常
.
19
常见并发症
1. 呼吸道感染 2. 关节挛缩 3. 脊柱畸形 4. 骨质疏松 5. 疼痛 6. 关节旁异位骨化 7. 褥疮 8. 肌肉痉挛 9. 深静脉血栓 10. 泌尿系感染
.
20
损伤平面评定:ASIA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A 完全性损害 B 不完全性损害 C 不完全性损害 D 不完全性损害 E 正常
无任何运动或感觉功能 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5)仅 保留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损伤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大部分 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 损伤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大部分 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运动和感觉功能正常
.
21
不完全性
骶段保留部分感觉和/或运动功能.(肛门
粘膜皮肤连接处或深部肛门有感觉,或
肛门外括约肌有自主收缩-球海绵体反
射、肛门反射纯在. )
13
损伤表现形式:
四肢瘫:是指四肢和躯干(包括呼吸肌)的完全
和不完全的瘫痪,由颈髓损伤造成
截瘫:是指下肢和躯干的完全和不完全的瘫痪,
由胸、腰、骶髓的损伤造成
以免造成误解
.
7
相关概念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通用课件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通用课件
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损伤水平以下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等症状,同时可能出现疼痛、痉挛、压疮等并发症。
诊断
脊髓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 MRI等。
CHAPTER 02
康复训练基础
康复医学概述
01
02
03
康复医学的定义
康复医学是一门专注于促 进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 恢复的医学学科。
提供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
社会应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 助脊髓损伤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建立支持网络
建立脊髓损伤患者的支持网络,让他 们能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成 长与进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持之以恒原则
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 以获得最佳效果。
康复训练目标
恢复功能
重返社会
通过训练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感觉 和日常生活能力。
使患者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参与工作 和社交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 社会负担。
CHAPTER 03
康复训练方法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脊髓损伤康复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物理因子刺激和运动治疗 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身体协调能力。
心理辅导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患者克服自卑、焦虑等 心理障碍,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CHAPTER 05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保持积极心态
面对脊髓损伤,保持乐观的心 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有助
于提高康复效果。
遵循医嘱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遵循医 生的建议和指导,不要擅自更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ppt课件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ppt课件
1. 2. 3. 4.
利用辅助具进食 使用手控电动轮椅 在他人帮助下完成床-轮椅转移
L3-L5
能进行L1-L2损伤患者的一切活动 社区功能性步行
佩戴踝关节矫形器,四点步,摆至步, 摆过步训练 8 其它训练计划同L1-L2
1.
病历一
张ⅹⅹ ,男性,45岁,农民,住平房,患者于 2011年2月5日因车祸致胸背部疼痛,双下肢感觉运 动丧失,大小便失禁,急送我院骨科,入院诊断 T10椎体骨折,T10脊髓完全性损伤。于2011年2月 8日行T10椎体骨折手术治疗,术后1月转我科行康 复治疗。专科情况:T10以下感觉运动功能丧失, 肌张力可,无并发症,大小便失禁。
患者及家属要求自理
9
病历二
哈X X 男 38岁 农民 住平房 患者于2006-7-9因外 伤致T12椎体骨折伴双下肢功能障碍、左股骨干粉 碎性骨折、大小便功能障碍在外院行T12椎体切开 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左股骨干骨折行牵引治疗后。 术后患者回家休息,患者未求康复治疗于2007-4-8 收入我科 。诊断1、T12椎体骨折脊髓损伤内固定 术后2、双下肢功能障碍3、左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 左膝关节僵直4、大小便功能障碍5、褥疮2度(骶 尾部)。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左膝关节活动 范围30度,左下肢短缩3cm,大小便障碍。
肌力训练 制作和训练使用进食自助具 长坐位及平衡训练 4.ROM 徒手翻身坐起 1. 徒手翻身训练 自己穿简单的衣服 2. 坐起训练 利用三脚架,横木做转移 3. 肌力训练 用抓捏支具抓捏物品 4. 驱动轮椅训练 生活基本自理 1. 动作训练 独立完成坐位上的减压 2. 各种转移训练 用滑板作各种转移动作 3. 肌力训练 独立床上活动 1. 加强上肢强度和耐力训练 独立轮椅活动 2. 坐位减压训练 独立处理大小便 3. 练习轮椅后轮平衡和上下马路沿,技巧 独立穿衣,写字,使用通讯工具 性轮椅造作技术训练 生活自理 1. 站立平衡训练 轮椅上独起立 2. 平行杠内迈步训练 治疗性步行 3. 摆至步和摆过步训练 能进行T3-T12患者的一切活动 1. 步行训练 利用膝,踝关节矫形器和肘拐,手杖进 2. 上下楼梯 行功能步行 3.上下坡训练 4. 跌倒爬起训练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共58张PPT)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共58张PPT)

❖ 依据损伤平面及患者相应的临床表现,每天 进行1~2次的被动运动至关重要,常规的指 导原则为每个关节活动3~5分钟,动作宜轻 柔,缓慢而有节奏感,强调在无痛或少痛范 围内。
❖ (四)康复护理
❖ 对于脊柱不稳定患者,伤后24小时内宜选用 动力床,而对脊柱稳定者,可使用减压床或 皮垫床等。
❖ 再三强调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发生不应有 的褥疮,同时要求翻身时应沿身体轴线翻滚 以防脊柱的扭转造成不应有的损伤。
❖ 在骨折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的优缺点这一问 题上尚存争议。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是骨折 复位并卧床休息,直到病人在有或无外界固 定装置的帮助下可自行活动。
❖ 多数患者骨折复位及愈合需要10周左右时间, 长时间的卧床会产生许多不良的生理和心理 问题。颈部损伤可以使用颈部牵引治疗,但 牵引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性,过度牵引会导 致骨折移位和感染。
❖ 而外科治疗是采取复位、固定术,提倡病人 早期下床活动,利于尽早开展护理工作,尽 快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
❖ 不论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 脊髓神经损伤的康复程度是近似的。总之, 无论是采取延长卧床时间的内科治疗,抑或 是有一定风险的外科治疗,必须从尽量减少 不良并发症的角度,权衡两种治疗方案的利 弊,选择比较适合病人情况的治疗措施。
❖ 由于该病的致残性严重,有不同程度的截瘫 或四肢瘫,在 年发病率约为30~32人/百万, 另有20人/百/百万,且有日趋增加趋 势。
❖ 脊髓损伤患者大多是青壮年,正处在年富力 强之时,伤病的困扰给自身和家庭造成残酷 的打击,随之而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 负担。为此世界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急救,从早期 康复到恢复期康复,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以 期尽可能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尽 早地回归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1
球海绵体反射
-
22
肛门反射
检查者用棉花签轻划或用大头针轻刺病人肛门周围会阴部 皮肤,正常时,即刻见肛门收缩。若上述反应迟缓或不发 生反应,即为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
-
23
损伤平面评定:ASIA(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A 完全性损害 B 不完全性损害 C 不完全性损害 D 不完全性损害 E 正常
和不完全的瘫痪,由颈髓损伤造成
截瘫:是指下肢和躯干的完全和不完全的瘫痪,
由胸、腰、骶髓的损伤造成
-
14
四肢瘫、截瘫示意图
-
15Leabharlann 原因外伤性 - 交通事故;工业事故;运动损伤;高处坠
落;暴力砸伤;刀伤枪伤
非外伤性
- 脊髓炎;肿瘤;血管破裂;脊髓前动脉血

-
16
脊髓损伤后的功能障碍
运动 感觉 脊髓反射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二便障碍 性功能障碍 心理障碍
-
4
相关概念
皮节(dermatome) 指每个脊髓节段神经的感觉神经轴突所支配
的相应皮肤区域。 肌节(myotome) 指受每个脊髓节段神经的运动神经轴突所支
配的相应的一组肌群
-
5
相关概念(平面:感觉、运动、神经、椎骨)
感觉平面 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脊髓
节段 运动平面 概念与感觉平面相似,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
损伤分类:
完全性
脊髓休克结束后骶段(脊髓最底段:S:3、 4、5 、Co)感觉、运动功能仍完全消 失(球海绵体反射、肛门反射消失)
不完全性
骶段保留部分感觉和/或运动功能.(肛门
粘膜皮肤连接处或深部肛门有感觉,或
肛门外括约肌有自主收缩-球海绵体反
射、肛门反射纯在- )
13
损伤表现形式:
四肢瘫:是指四肢和躯干(包括呼吸肌)的完全
运动关键肌(10对)
C5 C6 C7 C8 T1
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 L2 屈髋肌(髂腰肌)
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 L3 伸膝肌(股四头肌)
伸肘肌(肱三头肌)
L4 踝背伸肌(胫前肌)
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L5 伸趾肌(趾长伸肌)
小指展肌
S1 踝跖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
25
-
26
感觉关键点(28对)
平面
C2 C3 C4 C5 C6 C7 C8 T1 T2 T3 T4 T5 T6 T7
部位 枕骨粗隆 锁骨上窝 肩锁关节的顶部 肘前窝的外侧面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肘前窝的内侧面 腋窝顶部 第三肋间 第四肋间(乳线) 第五肋间(T4与T6中点) 第六肋间(剑突水平) 第七肋间(T6与T8中点)
坐骨结节
⑤马尾综合征:椎管内腰骶神经损害,临床表现 除相应的运动或感觉障碍外,无反射性膀胱及肠 道运动障碍,下肢功能包括反射活动的丧失。
-
19
常见并发症
1. 呼吸道感染 2. 关节挛缩 3. 脊柱畸形 4. 骨质疏松 5. 疼痛 6. 关节旁异位骨化 7. 褥疮 8. 肌肉痉挛 9. 深静脉血栓 10. 泌尿系感染
的病例,我们极力推荐使用单侧标记(左右)
的方法进行记录,而不采用单一的“平面”,
以免造成误解
-
7
相关概念
椎骨平面 指X线检查发现损伤最严重的脊椎节段。椎
骨平面与感觉平面、运动平面及神经平面 不一定完全相符!
-
8
脊髓节段解剖
-
9
脊髓损伤对应感觉平面
-
10
脊髓节段与椎体平面对应关系
-
11
-
12
-
20
损伤平面评定:ASIA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A 完全性损害 B 不完全性损害 C 不完全性损害 D 不完全性损害 E 正常
无任何运动或感觉功能 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5)仅 保留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损伤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大部分 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 损伤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大部分 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运动和感觉功能正常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要点
蓝海之略大医精诚医生集团
于文忠
-
1
内容
定义 康复基本知识 训练基本内容和方法
-
2
脊髓损伤 一、定义及相关基本知识
-
3
脊髓损伤定义
脊髓横断性损伤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神经功 能丧失(包括感觉、运动、大小便控制) 所致的综合征。由外伤或疾病造成,残存 的能力强弱取决于损伤平面高低和损伤程 度。
平面
T8 T9 T10 T11 T12 L1 L2 L3 L4 L5 S1 S2 S3 - S4.5
部位
第八肋间(T6与T10中点)
第九肋间(T8与T10中点)
第十肋间(脐水平)
第十一肋间(T10与T12中点)
腹股沟韧带中点
T12 与L2之间上1/2处
大腿前中部
股骨内髁
内踝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外踝
腘窝中点
-
17
脊髓损伤综合征特点
①脊髓中央综合征:脊髓中央部分损害,其主 要临床表现为上肢运动障碍比下肢运动障碍严 重,运动障碍比感觉障碍重,鞍区感觉有残留 等。
②前束综合征:脊髓前束和侧束损害为主,临 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温痛 觉障碍,而本体感觉存在。
③Brown-Sequard综合征:(脊髓半切综合征)
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肌力>3级且该 节段以上节段肌力≧4级的神经节段
-
6
相关概念
神经平面
神经平面是指在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 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实际上,身体两侧感觉、运动检查正常的神
经节段常常不一致。因此,在确定神经平面时,
适合用右侧感觉和左侧感觉及右侧运动和左
侧运动平面来区分。对于两侧正常节段不同
无任何运动或感觉功能 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5)仅 保留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损伤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大部分 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 损伤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大部分 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运动和感觉功能正常
-
24
损伤平面评定:ASIA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脊髓半侧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
同侧的运动及本体感觉障碍,对侧的温痛觉障

-
18
脊髓损伤综合征特点
④圆锥损伤综合征:脊髓圆锥和椎管内腰段脊神 经损害,临床表现除运动、感觉障碍外,通常为 无反射性膀胱和肠道运动障碍,下肢反射消失。 骶段神经反射如球海棉体反射和排尿反射、肛门 反射有时仍可保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