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名师专题讲座9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鲁科版)课件:第九章第二节

”.
(2)阻碍(导体的)相对运动——“来拒去 留”. (3)磁通量增加,线圈面积“缩小”,磁通 量减小,线圈面积“扩张”.
(4)阻碍线圈自身电流的变化(自感现象).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4.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1)利用右手定则判断闭合电路的一部 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感应 电流方向.
起来.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要点透析•直击高考
一、楞次定律的理解 1.因果关系:磁通量发生变化是原因,产 生感应电流是结果,原因产生结果,结果 又反过来影响原因.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2.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3.楞次定律的推广含义 (1)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增反减同
感应电流.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二、自感和涡流 1.互感现象
两个线圈之间并没有导线相连,但当一
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所产生的变 磁场 化的_____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 感应电动势 ___________的现象.互感现象可以把能 量由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 变压器 _______ 就是利用互感现象制成的.
时,D1亮一下,然后熄灭,D2马上熄灭,③错
误,④正确.故选项B正确.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题型探究•解码命题
题型 1 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例1 如图 9-2-4 为一种早期发电机原 理示意图,该发电机由固定的圆形线圈和 一对用铁芯连接的圆柱形磁铁构成,两磁 极相对于线圈平面对称.在磁极绕转轴匀 速转动过程中,
怎样进行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ppt课件

例3:小球A自高H处自由落体,同时小球B自其正 下方以初速v0竖直上抛,问何时何处相遇?为使在B球 上升过程中相遇,v0应满足什么条件?
说明变换参照系法对同时开始运动的情况 较方便,尤其是对抛体运动更方便。
2021/2/5
28 43
例4: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竖直向上抛出,
甲的初速度为2 v0,乙的初速为v0,问乙迟多久 抛出,两球能在空中相遇?
5.利用p—t图中等容过程和V—t图中等压过程的 特点作图与简单计算。
6.2利021/2用/5 图线所给的信息讨论或计算。
15 28
气态方程计算:
1.压强计算:主要强调以气体与外界的连接物 为研究对象列力学方程求解。
(1)玻璃管中水银柱的加减 (2)静止气缸问题的研究对象选取和平衡方程
的列法对象选取和力学
若木板倾角不同,物体能上滑的最大距离s也不同,右
图为得到的s-关系图像,则图中最低点P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时有: v02=2gs v0=14.1m/s
0时有: v02=2gs
任意角时有:
=1/ 3
sm (m)
10 3
a=g sin +gcos
10
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小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小于在轨道1上的周期,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 过Q点时的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
上经过P点时的向心加速度。
3
a=v2/R a=F/m
2
Q
1P
692021/2/5
高考物理总复习名师专题讲座9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24/66
(1)导体棒运动到 B 处时,电容 C 上的电量; (2)t 的大小; (3)F2 的大小. [解析] (1)当导体棒运动到 B 处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U=Bdv=2×0.5×5 V=5 V 此时电容器的带电量 q=CU=2000×10-6×5 C=1×10-2 C
25/66
(2)棒在 F1 作用下有 F1-BId=ma1, 又 I=ΔΔqt =CBΔdtΔv,a1=ΔΔvt 联立解得:a1=m+FC1B2d2=20 m/s2 则 t=av1=0.25 s (3) 由 (2) 可 知 棒 在 F2 作 用 下 , 运 动 的 加 速 度 a2 = m+FC2B2d2,方向向左,
名师专题讲座
1/66
电磁感应中的“杆+导轨”模型 模型一、单杆水平模型——初速度不为零
示意图
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 度为 B,棒 ab 长为 L,质量为 m,初 已知量 速度为 v0,水平导轨光滑,除电阻 R 外,其他电阻不计
2/66
设运动过程中某时刻棒的速度为 v,
动态 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棒 ab 的加速度为 a =Bm2LR2v,a、v 反向,随速度的减小, 棒的加速度 a 减小,当 a=0 时,v=0,
5/66
A.金属棒在导轨上做匀减速运动 B.整个过程中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m2v02 C.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在导轨上发生的位移为BqRL D.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为m2v02
6/66
[尝试解答] 设某时刻的速度为 v,则此时的电动势 E= BLv,安培力 F 安=B22LR2v,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安=ma,则 金属棒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选项 A 错误;由能量守恒 定律知,整个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阻 R 和金属棒 上产生的焦耳热之和,即 W 安=Q=12mv20,选项 B 错误,D 正确;整个过程中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 q=Δ2RΦ=B2·ΔRS=B2LRx, 得金属棒在导轨上发生的位移 x=2BqLR,选项 C 错误.
(1)导体棒运动到 B 处时,电容 C 上的电量; (2)t 的大小; (3)F2 的大小. [解析] (1)当导体棒运动到 B 处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U=Bdv=2×0.5×5 V=5 V 此时电容器的带电量 q=CU=2000×10-6×5 C=1×10-2 C
25/66
(2)棒在 F1 作用下有 F1-BId=ma1, 又 I=ΔΔqt =CBΔdtΔv,a1=ΔΔvt 联立解得:a1=m+FC1B2d2=20 m/s2 则 t=av1=0.25 s (3) 由 (2) 可 知 棒 在 F2 作 用 下 , 运 动 的 加 速 度 a2 = m+FC2B2d2,方向向左,
名师专题讲座
1/66
电磁感应中的“杆+导轨”模型 模型一、单杆水平模型——初速度不为零
示意图
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 度为 B,棒 ab 长为 L,质量为 m,初 已知量 速度为 v0,水平导轨光滑,除电阻 R 外,其他电阻不计
2/66
设运动过程中某时刻棒的速度为 v,
动态 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棒 ab 的加速度为 a =Bm2LR2v,a、v 反向,随速度的减小, 棒的加速度 a 减小,当 a=0 时,v=0,
5/66
A.金属棒在导轨上做匀减速运动 B.整个过程中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m2v02 C.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在导轨上发生的位移为BqRL D.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为m2v02
6/66
[尝试解答] 设某时刻的速度为 v,则此时的电动势 E= BLv,安培力 F 安=B22LR2v,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安=ma,则 金属棒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选项 A 错误;由能量守恒 定律知,整个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阻 R 和金属棒 上产生的焦耳热之和,即 W 安=Q=12mv20,选项 B 错误,D 正确;整个过程中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 q=Δ2RΦ=B2·ΔRS=B2LRx, 得金属棒在导轨上发生的位移 x=2BqLR,选项 C 错误.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鲁科版)课件:第九章第一节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转动 (2)线圈在磁场中_____. B变化 (3)磁感应强度_______. 3.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 无论电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线圈平面
磁通量 的________发生变化,电路中就有感应
电动势.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4.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产生 感应电动势 ____________,如果电路闭合则产生 感应电流 _____________;如果电路不闭合,则只有 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流 ___________而无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在线圈中半径为r2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 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
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
示.图线与横、纵轴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 导线的电阻不计,求:0至t1时间内 (1)通过电阻R1上的电流大小; (2)通过电阻R1上的电荷量q及电阻R1上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 磁通量的变化率 过这一电路的_________________成正 比.
ΔΦ n Δt 2.公式:E=_________.
3.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E Blvsinθ v与B =_______,其中θ为________的夹角.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解析: D.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 选 E l = d/sinθ, ∴ E = Blv = Bdv/sinθ,I = = R Bdv ,故选 D. Rsinθ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转动 (2)线圈在磁场中_____. B变化 (3)磁感应强度_______. 3.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 无论电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线圈平面
磁通量 的________发生变化,电路中就有感应
电动势.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4.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产生 感应电动势 ____________,如果电路闭合则产生 感应电流 _____________;如果电路不闭合,则只有 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流 ___________而无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在线圈中半径为r2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 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
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
示.图线与横、纵轴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 导线的电阻不计,求:0至t1时间内 (1)通过电阻R1上的电流大小; (2)通过电阻R1上的电荷量q及电阻R1上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 磁通量的变化率 过这一电路的_________________成正 比.
ΔΦ n Δt 2.公式:E=_________.
3.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E Blvsinθ v与B =_______,其中θ为________的夹角.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解析: D.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 选 E l = d/sinθ, ∴ E = Blv = Bdv/sinθ,I = = R Bdv ,故选 D. Rsinθ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九章 磁场 第2节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2)带电粒子的速度大小相同,所受洛伦兹力不一定相同。( √ )
(3)洛伦兹力和安培力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力。( × )
(4)粒子在只受到洛伦兹力作用时运动的动能不变。( √ )
应用提升1.如图所示,各图中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为B,带电粒子的
速率均为v、电荷量均为q。试求出图中带电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大小,并
解题指导
信息指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键词句
获取信息
在 0≤x≤h,-∞<y<+∞区域
匀强磁场左右有边界,上下无边界
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q>0)的粒 粒子带正电,根据偏转方向可以确定磁场
子
方向
粒子只受洛伦兹力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圆
沿 x 轴进入磁场,不计重力
心在 y 轴上
粒子经磁场偏转后穿过 y 轴正半
粒子进入磁场时,洛伦兹力沿 y 轴正方向
第九章
第2节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内
容
索
引
01
强基础 增分策略
02
增素能 精准突破
强基础 增分策略
一、洛伦兹力
1.洛伦兹力:磁场对
运动电荷
的作用力叫洛伦兹力。
2.洛伦兹力的方向
(1)判定方法:左手定则
洛伦兹力是安培力的微观解释
掌心——磁感线穿入掌心。
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 反方向 。
0
。
qvB 。
4.洛伦兹力与静电力的比较
项目
产生条件
大 小
力方向与场方向的关系
做功情况
洛伦兹力
v≠0且v不与B平行
F=qvB(v⊥B)
F⊥B,F⊥v
高中物理总复习专题讲座课件

热学
1 热传导
阐明热能传递的方式与机制,解答热传导方程。
2 热容和比热容
区分物体的热容和比热容,探究不同物体的热特性。
3 热力学定律
介绍热力学的基本定律,解析热力学过程的特性。
光学
1
反射和折射
揭示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与折射规律,探索光的传播路径。
2
凸透镜和凹透镜
研究透镜成像的特点和方法,展示透镜调节对成像的影响。
3
光的波粒二象性
展示光有波动和粒子特性,探讨光的奇妙性质。
电学
电荷和电场
研究电荷与电场的相互作用,揭 示电场的基本规律。
欧姆关 系,使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了解并应用串联和并联连接的电 路规律,简化复杂电路计算。
核物理
原子结构
探究原子的组成和结构,理 解原子核物质的属性。
放射性同位素
解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理与 应用,讲述半衰期和辐射风 险。
核反应与核能来源
了解核反应的过程与应用, 探索核能的重要性与潜力。
拓展内容
太阳能和风能
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原理和应用,探讨解决能源危 机的方案。
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展示物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增强学 生对物理的实践认知。
高中物理总复习专题讲座 课件
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全面总结物理知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核 物理以及拓展内容,一一探究。
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明白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揭示物体的运动规律。
动量定理
认识质量和速度对物体运动 的影响,讲述动量守恒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引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行星运动等。
名师课堂辅导讲座—谈谈 高考物理复习.ppt

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⑤
由以上五式解得
F= mg+ m(√2gh2+√2gh1)/△t ⑥ 代入数值得
F=1500N
⑦
解法二:从动能定理角度解该题
从h1高处下落刚接触网时速度大小为v1 v1=√2gh1 弹跳后到达高度为h2,刚离网时速度大小为v2 v2=√2gh2 运动员从接触网到离开网的过程中,重心发生位移为△s 则由动能定理得,(F - mg)△s=mv22/2 - mv12/2 由运动学公式得
3、物理方法蕴含在用物理概念,规 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 在复习中领会等效的方法、定性分析 方法、图像分析的方法、逆向思维的 方法、极值法等
如图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块放在不光
滑的水平地面上,现将一个质量为m的木
块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物快下
滑时,三角形木块M对水平面的压力为
12、在原子物理中通过光电效应的 方程来体现逸出功EK=hν-W。
1、恒力的功的计算:直接应用公式
2、变力功的计算一般有如下的方法 A、化变力为恒力 B、应用动能定理 C、应用功能原理 D、应用图像 E、应用W=P*t F、应用力的平均值
2、应用中加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一只船静止在湖面上,绳的一端固定在船上,人
有很多课后习题中介绍了相关的内容是 教材中正文没有的涉及到的知识在复习中不能 忽视。例如:运动学中照相问题中成像比例模 糊问题、民航客机逃生问题(气囊下滑速度时 间)、地铁车站的修建、跳高中的能量转化问 题、传感器的原理、太阳能电池、磁流体发电 机、系绳卫星、电磁驱动,电磁阻尼、电磁波 测量距离、超声波应用、响尾蛇的遥感功能、 牛顿环、红外线照相、核能发电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课件专题强化 (9)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力学中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如下
例 1 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从高度为 H 的平台上以速度 v0 水平 抛出,落在软基路面上出现一个深度为 h 的坑,如图所示.不计空 气阻力,对从抛出到落至坑底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 A.外力对小球做的总功为 mg(H+h)+2mv2 0 1 B.小球机械能的减少量为 mg(H+h)+2mv2 0 1 2 C.路基对小球做的功为-2mv0 mgH+h D.路基对小球平均阻力的大小为 h
教材回扣· 夯实基础 一、功能关系 1.功能关系 (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 化. (2)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而且能量转化必须通过 做功来实现.
2.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功 能量的变化 合外力做正功 动能增加 重力做正功 重力势能减小 弹簧弹力做正功 弹性势能减小 电场力做正功 电势能减小 其他力(除重力、弹力外)做正功 机械能增加
方法技巧 涉及弹簧的能量问题应注意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具 有以下特点: (1)能量变化上,如果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机 械能守恒. (2)如果系统每个物体除弹簧弹力外所受合外力为零, 则当弹簧 伸长或压缩到最大程度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多维练透 1.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一个小 物块(可视为质点)从 A 点以初速度 v0 向左运动,接触弹簧后运动到 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A、C 两点间距离 为 L,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μ,重力加速度为 g,则物块由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1 B.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mv02 C.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μmgL D.物块的初动能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 增加量与摩擦产生的热量之和
高考物理一轮后复习建议 PPT课件 课件 人教版

但从作答中看,很多考生对定滑轮的模型不
清楚,认为应该尽量减小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 像“选择光滑的绳子”、“往滑轮的槽上和绳子上 涂润滑油”、“选光滑的滑轮,以减小和绳子间的 摩擦”等等,头脑中不明确,定滑轮工作时绳子和 轮之间是没有相对滑动的。表现出对仪器的最基本 了解都不到位。反映在这个填空上的另一个问题是 文字陈述混乱,词不达意。明明要求写一条却写两 条或三条,叙述含义不清,不知所云。
要强调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各部分知识之间 的综合应用“运动和力”,“动量和能量” 渗透到高中物理的各个分支之中,抓好这两 条主线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建完整 的知识网络和能力体系。教师和考生要研 究学科内知识综合点,注重学科内的综合, 归纳总结解题思路和思维方法。这也是二 轮复习的重点。
(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对热点、 前沿科技要学会学以致用。
(六)夯实非重点基础知识
近几年高考中非重点知识振动和波、 热、光、原基本上在24分左右,多以选择 题出现,侧重对知识的理解的考查,有的 侧重对本部分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有一些 简单的综合,对这些知识的考查主要突出 了对后续学习产生的影响。但总体难度不 大。
(七)重视研究物理的思想和方 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
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重视力学和电学高中主干知识的复习,几年来 高考试题中,力学和电学内容约有七成以上比例。 这些主干知识是:力学:直线运动(匀速直线、匀 变速直线)、曲线运动(平抛和类平抛、匀速圆周 运动)、物体平衡、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定 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功和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 定律和功能关系。电学:电场、电路分析与计算,磁 场、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等 问题。因此,"力"和"能"是串接各部分知识的两条主 线。主干知识的梳理和整合,
清楚,认为应该尽量减小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 像“选择光滑的绳子”、“往滑轮的槽上和绳子上 涂润滑油”、“选光滑的滑轮,以减小和绳子间的 摩擦”等等,头脑中不明确,定滑轮工作时绳子和 轮之间是没有相对滑动的。表现出对仪器的最基本 了解都不到位。反映在这个填空上的另一个问题是 文字陈述混乱,词不达意。明明要求写一条却写两 条或三条,叙述含义不清,不知所云。
要强调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各部分知识之间 的综合应用“运动和力”,“动量和能量” 渗透到高中物理的各个分支之中,抓好这两 条主线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建完整 的知识网络和能力体系。教师和考生要研 究学科内知识综合点,注重学科内的综合, 归纳总结解题思路和思维方法。这也是二 轮复习的重点。
(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对热点、 前沿科技要学会学以致用。
(六)夯实非重点基础知识
近几年高考中非重点知识振动和波、 热、光、原基本上在24分左右,多以选择 题出现,侧重对知识的理解的考查,有的 侧重对本部分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有一些 简单的综合,对这些知识的考查主要突出 了对后续学习产生的影响。但总体难度不 大。
(七)重视研究物理的思想和方 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
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重视力学和电学高中主干知识的复习,几年来 高考试题中,力学和电学内容约有七成以上比例。 这些主干知识是:力学:直线运动(匀速直线、匀 变速直线)、曲线运动(平抛和类平抛、匀速圆周 运动)、物体平衡、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定 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功和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 定律和功能关系。电学:电场、电路分析与计算,磁 场、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等 问题。因此,"力"和"能"是串接各部分知识的两条主 线。主干知识的梳理和整合,
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实验九

栏目 导引
实验九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图7-5-1 4. 若采用如图7-5-3甲所示电路,
电流是准确的, 当I很小时,电压表的
分流很小, 但随电压的增大, 电流I增
大,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也逐渐增大.
栏目 导引
实验九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此种情况如图乙所示, 所以
E测=E真、r测>r真.
图7-5-3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的数据和实验原理, 你认
为第________(填序号)组数据是错误
的, 原因是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 请在所给的图乙坐 1 1 标系中绘出 - 关系图线. U R
栏目 导引
实验九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3)由图线可知, 该干电池的电动势E
栏目 导引
实验九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误差分析
1. 由读数误差和电表线性不良引起误
差.
2. 用图像法求E和r时, 由于作图不准 确造成的误差.
栏目 导引
实验九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3. 本实验采用的图7-5-1所示的测
量电路是存在系统误差的, 这是由于
电压表的分流IV引起的, 使电流表的
示数I测小于电池的输出电流I真. 因为I
E=1.92 V
图7-5-8
栏目 导引
实验九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从图像上取两点如 U1=1.80 V, I1 = 0.06 A, U2=1.12 V, I2=0.30 A, 求出 U1-U2 1.80-1.12 斜率 r′= = Ω= I2-I1 0.30-0.06 2.83 Ω 因 r′=R0+r=2.83 Ω 故内阻 r=(2.83-2) Ω=0.83 Ω.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鲁科版)课件:第九章第三节

图 9-3-1 1 A. E 2 2 C. E 3 1 B. E 3 D.E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解析:选 B.a、b 间的电势差等于路端电 1 压,而小环电阻占电路总电阻的 ,故 Uab= 3 1 E,B 正确. 3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二、电磁感应图象问题分析 1.图象问题可以综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律、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安培定则和
方向.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2)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所受安培 力的方向一定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 相反 方向_____. 四、电磁感应的能量转化
其他形式的能 1.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电能 和______之间的转化.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B2L2vm mgsinα· R mgsinα= ,则 vm= .由此式 R B2L2 可知,B 增大,vm 减小;α 增大,vm 增大;R 变 大,vm 变大;m 变小,vm 变小.因此 A、C、D 选项错,B 选项正确.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
自感现象
即时应用
2.(2012· 北京四中模拟)一矩形线圈位于 一随时间t变化的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 线圈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如图9-3-2 甲所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
如图乙所示.以I表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随着 ab 运动速度的增大,其加速度也增大 B.外力 F 对 ab 做的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电能 C.当 ab 做匀速运动时,外力 F 做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 的电功率 D.无论 ab 做何种运动,它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一定等于 电路中产生的电能
[解析] 金属棒 ab 在一水平恒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 右运动,随着 ab 运动速度的增大,产生的感应电流增大,所 受与 F 方向相反的安培力增大,其加速度减小,选项 A 错误; 外力 F 对 ab 做的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电能和导体棒增加的 动能之和,选项 B 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当 ab 做匀 速运动时,外力 F 做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的电功率,选项 C 正确;无论 ab 做何种运动,它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一定等于电 路中产生的电能,选项 D 正确.
当 a=0 时,速度最大为 vm=mBg2lR2 ,C 正确;下落 h 的 过程,回路中的面积变化量 ΔS=lh,则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q=ΔRΦ=BRΔS=BRlh,D 正确.
[答案] CD
[跟踪训练] 1.(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上有 一质量为 m 的金属棒 ab.导轨的一端连接电阻 R,其他电阻 均不计,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 金属棒 ab 在一水平恒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则 ()
[解析] 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总内能等于金属棒减少的动 能,A 正确;两种情况下,当金属棒速度相等时,在粗糙导 轨滑行时的加速度较大,所以导轨光滑时金属棒滑行的较远,
根据 q=It=ΔRΦt ·t=ΔRΦ=B·RΔS可知,导轨光滑时通过 ab 棒的 电荷量较大,B 错误;两个过程中,金属棒减少的动能相等, 所以导轨光滑时安培力做的功等于导轨粗糙时安培力做的功 与摩擦力做功之和,D 正确;因为电流所做的功等于安培力 做的功,C 错误.
[答案] AD
模型二、单杆水平模型——初速度为零
示意图
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 度为 B,棒 ab 长为 L,质量为 m,初 已知量 速度为零,拉力恒为 F,水平导轨光 滑,除电阻 R 外,其他电阻不计
动态分 析
能量转 化
收尾状 态
设运动过程中某时刻棒的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棒ab的加速度为a
[答案] D
[跟踪训练] (多选)水平固定放置的足够长的 U 形金属导轨处于竖直 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在导轨上放着金属棒 ab,开 始时 ab 棒以水平初速度 v0 向右运动,最后静止在导轨上, 就导轨光滑和粗糙两种情况比较,这个过程( ) A.产生的总内能相等 B.通过 ab 棒的电荷量相等 C.电流所做的功相等 D.安培力对 ab 棒所做的功不相等
=-,a、v同向,随速度的增加,棒 的加速度a减小,当a=0时,v最大, I=恒定
克服安培力做功,外力做功转化为内 能和动能
运动形式
匀速直线运动
力学特征
a=0,v恒定不变
电学特征
I恒定
(多选)(2015·包头测评)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 两条相距 l 的平行光滑导轨 ab 与 cd,阻值为 R 的电阻与导 轨的 a、c 端相连.质量为 m、电阻不计的导体棒垂直于导轨 放置并可沿导轨自由滑动.整个装置放于匀强磁场中,磁场 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导体棒的中点系一 个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绕过固定在桌边的光滑轻滑轮后,与 一个质量也为 m 的物块相连,绳处于拉直状态.现若从静止 开始释放物块,用 h 表示物块下落的高度(物块不会触地),g 表示重力加速度,其他电阻不计,则( )
A.金属棒在导轨上做匀减速运动 B.整个过程中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m2v02 C.整个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为m2v02
[尝试解答] 设某时刻的速度为 v,则此时的电动势 E= BLv,安培力 F 安=B22LR2v,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安=ma,则 金属棒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选项 A 错误;由能量守恒 定律知,整个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阻 R 和金属棒 上产生的焦耳热之和,即 W 安=Q=12mv20,选项 B 错误,D 正确;整个过程中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 q=Δ2RΦ=B2·ΔRS=B2LRx, 得金属棒在导轨上发生的位移 x=2BqLR,选项 C 错误.
A.电阻 R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 a 到 c B.物块下落的最大加速度为 g C.若 h 足够大,物块下落的最大速度为mBg2lR2 D.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为BRlh
[尝试解答] 题中导体棒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由右手 定则可得回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则电阻 R 中的 电流方向由 c 到 a,A 错误;对导体棒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FT-F 安=ma,又 F 安=BBRlvl,再对物块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有 mg-FT=ma,则联立可得 a=g2-B2m2l2Rv,则物块下落的最 大加速度 am=g2,B 错误;
I=0
能量 转化
收尾 状态
克服安培力做功,动能转化为内能
运动形式 力学特征 电学特征
静止 a=0,v=0
I=0
(2016·长安中学月考)如图所示,间距为 L,电阻 不计的足够长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左端用一阻 值为 R 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横跨一根质量为 m、电阻也为 R 的金属棒,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 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现使金属棒以初速度 v0 沿导 轨向右运动,若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电荷量为 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名师专题讲座
电磁感应中的“杆+导轨”模型 模型一、单杆水平模型——初速度不为零
示意图
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 度为 B,棒 ab 长为 L,质量为 m,初 已知量 速度为 v0,水平导轨光滑,除电阻 R 外,其他电阻不计
设运动过程中某时刻棒的速度为 v,
动态 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棒 ab 的加速度为 a =Bm2LR2v,a、v 反向,随速度的减小, 棒的加速度 a 减小,当 a=0 时,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