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第3章 厢式汽车结构与设计

合集下载

专用汽车课程设计

专用汽车课程设计

专用汽车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专用汽车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及相关技术,包括专用汽车的分类、结构与设计、动力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专用汽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专用汽车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技术,从而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2. 课程目标1.了解专用汽车的种类、结构和设计原理;2.掌握专用汽车的动力系统、驱动系统和制动系统;3.学习专用汽车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技术;4.了解专用汽车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3. 课程内容3.1 专用汽车分类与结构设计1.专用汽车的分类和应用领域;2.专用汽车的车身结构设计;3.专用汽车的动力总成结构设计。

3.2 专用汽车动力系统1.专用汽车动力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2.专用汽车发动机技术与特点;3.专用汽车的传动系统和变速箱。

3.3 专用汽车驱动系统1.专用汽车驱动系统构成;2.专用汽车驱动系统的原理;3.专用汽车四驱和六驱技术。

3.4 专用汽车制动系统1.专用汽车制动系统的类型;2.数控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专用汽车电子控制制动技术。

3.5 专用汽车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1.专用汽车的维护保养;2.专用汽车故障排除技术;3.专用汽车安全检查。

3.6 专用汽车应用与趋势1.专用汽车在军事、医疗、交通、环保、物流行业中的应用;2.专用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3.专用汽车的国内外市场分析。

4. 课程方式本课程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学生可以在指定时间通过网络听课,并参与讨论和答疑。

教师将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料和辅导服务。

5.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学习任务和在线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学习任务由教师针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制定,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交作业。

在线考试采用多选题和问答题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 参考资料1.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位课程教材:《汽车工程基础》;2.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位课程教材:《汽车加工制造工艺》;3.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位课程教材:《汽车制造自动化技术》;4.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位课程教材:《汽车工程测试与实验技术》。

专用车 第一章 总体设计

专用车  第一章 总体设计

表1-2
汽车型号中部4位数字的含义
中间两位数字表示汽车的主 要特征参数 数字表示汽车的总质量 (t) 注:总质量超过100t,允许 用三位数字。 数字×0.1m表示车辆总长度* 数字×0.1L表示发动机排量 数字表示汽车的总质量(t) 表示企业自定 产品序号。
首位(1-9)表示车辆类别
1 2 3 4 5 6 7 8 9 载货汽车 越野汽车 自卸汽车 牵引汽车 专用汽车 客车 轿车 (暂缺) 半挂车或专用半挂车
高压气体运输
Liebherr mobile crane LTM 1250-6.1 (72t)
Liebherr mobile crane LTM 1500-8.1 (96t)
Liebherr mobile crane LTM 1800 (max. 520 t )


日本运输省的公路车辆运输法中将汽车分为三类: 货车运输车:包括长头货车、平头货车、自卸车、厢式货车、 三轮货车、全挂车、半挂车等; 特殊用途车:包括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医疗防疫车、冷 冻车、冷藏车、宣传车、液灌车、洒水车、工程车、邮政车、

混凝土搅拌车、垃圾车等;

大型特殊车:包括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机、叉车、沥清车、 长货运输车、农用拖拉机等。
牵引汽车的总质量包括牵引座上的最大质量。
当总质量在100t以上时.允许用三位数字表示。越野汽车总 质量为越野运行时厂定总质量。
②客车及客车半挂车的主参数代号为车辆长度(m)(老标准 客车主参数代号是规定用座位数分级)。

当长度小于10m时,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并以长度值 的10倍数值表示。
③轿车的主参数代号为发动机排量(L)。应精确到小数点后 一位,并以其值的10倍数值表示。

专用汽车授课2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第一章PPT课件

专用汽车授课2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第一章PPT课件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88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89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1
2
3
4
第一章 专用汽车总体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二、专用汽车底盘的选型 所谓二类汽车底盘,即在基本型整车的基础上。去掉货箱。 所谓三类汽车底盘,一般是在基本型车的基础上,去掉货箱和驾驶室。 常规的厢式车、罐式车、自卸车等通常是采用二类汽车底盘改装设计。 底盘选型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1)适用性 (2)可靠性 (3)先进性 (4)方便性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03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03

撑架和车架2之间垫有硬橡胶、软塑料、木块等弹性软垫1,用螺
栓和U形螺栓连锁,此种弹性垫可缓冲支承座的动载荷。)
5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三、罐体支承座
滚体支承座常用的弹性固定装置:(2) 弹簧连锁(左图,连接块6通过弹簧7、 螺栓、螺母组成弹性连锁,常与刚性连锁配合使用。)(3) 弹性铰接式连锁(右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第三章 罐式汽车结构与设计
本章知识点:
1、液化气体运输车
2、粉粒物料运输车 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1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罐式汽车优、缺点
优点:(1) 可采用机械装卸,缩短了装卸时间,加快了车辆周转,因而提高
了运输效率。(2) 罐体为密封容器,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保证了物料在运输
20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第二节 液罐汽车结构与设计
二、化工液体运输车
2、盐酸运输车-常用钢制衬胶罐体(强度好,可采用气压排放)和玻璃 刚罐体(强度低,常在罐体外用钢制环加强,排液方式为重力排放)两 种。图为蜂窝型玻璃刚罐体部分放大结构,外包皮2和内包皮3均为厚 度较小的聚酯玻璃钢,中间夹层蜂窝芯板1是用六边形孔状玻璃纤维 布胶合而成,封头5用厚度较大的聚酯玻璃钢制成。为防止排液时罐 内出现局部真空,在盐酸运输车孔盖上应装有单向透气阀。
17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第二节 液罐汽车结构与设计
一、油罐汽车
2、加油车常用的放油阀有球阀和堞阀等。放油阀的操纵形式有手动 、液动、气动和电动等。 加油车的五种功能:给受油设备加油、自吸装油、循环搅油、移动泵 站作用、吸回加油软管中的油液。
18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第二节 液罐汽车结构与设计

第三章 罐式汽车结构与设计

第三章 罐式汽车结构与设计

优 点 :① 提高了运输效率; ② 保证物料在运输途中不变质; ③ 改善装卸条件,减轻劳动强度; ④ 节省包装材料、降低运输成本; ⑤ 有利于安全运输。
缺 点 :① 只能装载规定的物料,往往在返程时是空车; ② 装卸货物要有相应的装料设备和接收设备。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17:21
机械工程学院
第一节 概述
1-管体 2-外有机玻璃管 3-内有机玻璃 管 4-钨针 5-放气塞 6-定位销 7-螺钉
1-阀套 2-压圈 3-弹簧 4-阀座 5-阀芯 6-阀座圈 7-密封垫 8-衬套 9-套圈 10-底盖 11-O形密封圈 12-顶杆 13-连接杆 14-操纵手柄支架 15-操纵手柄 16-定位板
(5) 放油阀
油泵进口安装真空压力表

滤清器上安装压差表
球阀
油罐 底阀
滤清器
阀 球阀 球阀
球阀 绞盘总成
仪表板
流量计 球阀 球阀
大型加油汽车油路系统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17:21
机械工程学院
第二节 液罐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如何实现加油汽车的五种功能?
——操纵各种阀门的开启或关闭
给受油容器加油:开启阀
门5、7、10、16。
支撑座 沉淀槽
罐体形状 降低整车质心高度,减少自重; 增大容积效率,减小空气阻力; 与驾驶室外形相称,造型美观;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17:21
底阀及导 液位器 静电导线
机械工程学院
第二节 液罐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罐体容积
L1
L
圆形截面罐体的实际容积
V


4
Di2

L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第一章车身概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极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现代社会的象征,汽车工业在带动其它各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显示出其作为支柱产业的作用。

车身,作为汽车上的三大总成之一,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

(发动机、底盘、车身)据统计:客车、轿车、专用车——车身质量占整车整备质量的40~60%;货车——车身质量占整车整备质量的16~30%;各类车身的制造成本,则高于上述比例。

车身的定义:运送人、货物或各种生产、生活资料的具有特定形状的结构。

车身的特点:10、是使生产工艺、壳体力学、人体工程学、工业设计、材料学、运输学、心理学、经济学、销售学等众多各不相同的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工业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20、车身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物质技术条件;舒适性30、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货物完整性保护乘员安全40、汽车的更新换代,关键在车身;50、车身是汽车工业中一个最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分支;60、整车生产能力的发展取决于车身的生产能力,汽车的更新换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车身;70、对销售和用户心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80、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品:技术密集型——大量采用最尖端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自动加工、装配线、机械手、机器人等;劳动密集型——相当一部分仍需手工完成——车身钣金件的手工打磨、补焊、涂胶、内饰及附件装配等。

可以说,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支柱产业),其重中之重为车身。

车身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水平,要求高、投资大、技术难度大。

车身技术的开发历来为发达国家所重视。

我国车身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近二十年的事,水平十分落后,尚不完全具备设计开发能力,任务十分艰巨。

但近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特别是几大轿车基地的建设,已使我国的车身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1-1 车身的演变轿子→轿式马车→汽车车身。

早在5000年前的古代,世界上就有轿子出现,成为奴隶主或有一定地位的人的乘坐工具;3000年前,随着动物的训化,牛车、马车开始出现。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八、奥铃工厂厢货制造工艺
1、关键零部件采用冲压工艺
为了保证厢货产品生产的一致性,确保产品质量,设计及加工 制造过程中,尽量采用标准件及冲压件,尽量杜绝由于人为因素导 致的产品质量差异。
后尾板采用冲压件,确保 产品质量稳定美观
加强板采用冲压成型,确 保产品质量稳定美观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采用气动铆接工具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3、厢货生产工艺流程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4、优化厢货内部线路布局
为了确保布置在厢货内容电源线安全可靠,同时要求美观隐 蔽及方便后续维修等,在对电源线进行布置时,结合生产现场实 际情况,特采取相关工艺,对电源线进行系统化布局。
为了防止焊接铰链座 时高温烧坏导线,在 后立柱内侧焊线束夹, 固定线束
骨架结构设计除了满足车厢要求以外,还要考虑内外蒙皮装配的工艺
性和车厢骨架的系列化设计,以提高内外蒙皮、底架、门框(扇)等零部件 通用化系数,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厢式汽车的结构与设计及制造工艺 2、骨架结构设计原则及加工方法
骨架结构及加工方法:“井”字形的矩形框架。首先将组成车厢的 六大块,分别加工为骨架分总成,然后将这六大块骨架分总成焊接成 一个完整的车厢骨架。底架是整个车厢的安装基础,受力比较严重, 因此底架的纵梁和横梁均采用槽形截面,并且两者采用纵横搭接的结 构,以提高底架的强度和刚度。
厢式汽寸参数的确定 1、 车厢外廓尺寸:参照相关的法规和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 车厢内框尺寸(长×宽×高)确定了车厢容积的大小应从 车辆用途、装载质量、货物度以及包装方式、尺寸规格等 方面考虑,以便提高运输效率。
(3)车厢地板高度:影响货物装卸的方便性和汽车质心的高度

厢式汽车

厢式汽车



隔热车厢的结构型式有整体式和分片拼装式两种。 整体式车厢又可分为整体骨架式和整体隔热层式 两种。 整体骨架式车厢适合于聚苯乙烯泡沫填充或聚氨 脂喷涂发泡工艺,整体隔热层式车厢适合于用聚 氨酯注入发泡工艺。 分片拼装式车厢适合于用复合板预制粘接工艺。 拼装式复合板是由上下蒙皮和中间夹有隔热材料 板所组成,蒙皮材料为铝板、不锈钢板等金属板 或玻璃纤维强化聚酯。隔热材料为硬聚苯乙烯泡 沫板或硬聚氨酯泡沫板。
3. 隔热层厚度

隔热层厚度应该由车厢的使用要求和所选用的隔 热材料而定。增加隔热层的厚度可以降低传热系 数,但隔热层的厚度过厚又会影响车厢的装载容 积。
在选择车厢隔热层厚度时,应尽量采用均匀隔热 壁车厢。当隔热车厢容积相同时,均匀隔热壁比 非均匀隔热壁车厢的传热系数要小。因此,车厢 隔热壁最小厚度与最大厚度之比应大于0.7。通常 车厢的顶板和底板比其他板厚一些。
第五章 厢式汽车
第一节 概述 一、厢式汽车的定义与功能 厢式汽车是指具有独立的封闭结构的车厢 或与驾驶室联成一体的整体式封闭结构车 厢,装有专用设施,用于载运人员、货物 或承担专门作业的专用汽车和列车。
厢式汽车的分类

厢式汽车据其车厢的不同可分为客厢式和 车厢式。
客厢式的车厢与驾驶室一般为整体式结构, 如救护车、住宿车、环境监测车、餐车、 电视转播车等。 车厢式的车厢与驾驶室一般为分体式结构, 如厢式零担运输车、冷藏保温车等。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的用途及分类
一、 冷藏保温汽车的定义与用途
冷藏保温汽车是指装有冷冻或保温设备的厢式货车,用来 运输易腐或对温度有特定要求的货物。
二、冷藏保温汽车的分类 1.按有无制冷装置分

按是否装有制冷装置分为冷藏汽车和保温汽车。 装有隔热车厢且装有制冷装置的汽车称为冷藏汽车。 装有隔热车厢而未装任何制冷或加热装置的汽车称为保温 汽车。

专用汽车授课2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第一章教学文稿

专用汽车授课2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第一章教学文稿

4
第一节 概述
(5) 工作装置中的某些核心部件和总成要从专业生产厂家中优选 (6)在普通汽车底盘上改装要对一些重要的总成结构件进行强度校 核。 (7)专用汽车设计应满足有关机动车辆公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要求 (8) 专用汽车在很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有良好的适应性,工作可靠, 是要设安全性装置。
5
第一节 概述
17
第二节 专用汽车的总体布置
4.前、后悬 汽车的前、后悬直接涉及到汽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一般要求都在
25°以上,至少不小于20 °。前悬应满足车辆接近角和轴荷分配的要 求。前悬与驾驶室、发动机、转向器、前保险杠等总成布置有关。后悬 应满足车辆离去角和轴荷分配的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 即对于客车和全封闭厢式车辆,后悬不得超出轴距的0.65倍;对于其它 车辆,后悬不得超出轴距的0.55倍,但最长不得超出3.5m。
Ma >19×103 kg Pd=0.00478—0.007 kw/kg
目前,随着公路条件的改善,车辆运输速度的提高,比功率有增加的
趋势。例如有的国家规定规,对于大客车、货车(专用车)及汽车列车,其
比功率不能低于0.06kw/kg,以防止车辆的动力性不足,阻碍车流。
9
第二节 专用汽车的总体布置
一、总布置的原则
13
第二节 专用汽车的总体布置
(5)应尽量减少专用汽车的整车整备质量,提高装载质量 (6)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14
第二节 专用汽车的总体布置
二、整车总体参数的确定
整车总体参数包括尺寸参数和质量参数两大部分。 (一)尺寸参数 1.外廓尺寸
外廓尺寸即指整车的长、宽、高,由所选的汽车底盘及工作装置确 定,但最大尺寸要满足法规要求。例如在我国GB1589—79G“汽车外廓 尺寸的界限”中,明确规定;车辆高不超过4m;车辆宽(不包括后视镜)不 超过2.5m;外开窗、后视镜等突出部分距车身不超过250mm,车辆长: 货车不超过12m,半挂汽车列车不超过16.5m,全挂汽车列车不超过20 m。但有的国家已放宽某些限制,如英国、德国已有4.2m高的厢式车。 对于超重型或其它一些特种车辆属于非公路运输车辆,不在此规定的限 制之内。

厢式车结构与设计

厢式车结构与设计

适应各种不同冷藏食物的运输
(四) 冷藏汽车的加热方式

燃油暖风机加热、电热丝加热、发动机余热(冷却水水温 废气余热)加热、制冷机组制冷剂加热循环加热√
二、冷藏保温汽车的总体结构与设计
(一)总体结构与布置:
(取决于制冷方式)
冷藏车组成: 汽车底盘、隔热车厢、制冷机组
1. 机械制冷冷藏汽车的总体结构与布置 制冷机组型式:
(二) 易腐食品的冷藏及运输: 食品变质 1. 易腐食品的定义及冷藏 易腐食品 — 在一般的贮藏或运 的途径
输条件下易发生变质的食品。
物理原因 化学原因
微生物侵袭 (25~35° )
脱水、干硬 氧化变色、 变味、变质 霉变腐烂

防止食品变质的方法:脱水法、罐装法、冷藏法
冷藏法—冷却:0~4°;
冷冻:-25 °以下速冻, -18 °以下贮藏
(2)整体隔热层式车厢
车厢工艺:车厢外部整体成型 →车厢淋雨试验→安装车厢内蒙皮→注入 发泡沫料→安装厢内附件→安装车厢后门
1—顶板外蒙皮 2—上檐铝型材 3—前壁 外蒙皮 4—前壁隔热层 5—下裙铝型材 6—前壁中骨架 7—前、侧壁骨架 8—前、 侧壁铝型材 9——顶、前壁铝型材 10— 前壁导风条 11—前壁内蒙皮 12—前、 底铝型材 13—漏水管 14 —铝型材地板 15—地板隔热层 16—地板骨架 17—地 板外蒙皮 18—地板横梁 19—地板后部 铝型材 20—后门导风条 21—后门隔热 层 22— 后门内蒙皮 23— 顶板后骨架 24—顶板隔热层 25—顶板内蒙皮 26— 顶板中骨架 27—顶、前壁骨架 28—后 门铝檐板 29— 门上檐铝型材 30—“T” 型密封条 31—“” 密封条 32—顶、后 铝板材 33—后门外蒙皮 34—底板后骨 架 35—后门下尾灯板 36—后门框 37— 后、侧壁骨架 38—侧壁骨架 39—侧壁 隔热层 40—侧壁外蒙皮 41 —侧壁导风 条 42— 侧、底壁铝型材 43— 门铰链 44—门杠、门锁机构

专用汽车结构及参数

专用汽车结构及参数
正文
(3)其他类型的车轴
① 安装名义断面宽度超过400mm(米制系列)或13.00in(英制系列) 轮胎的车轴,其最大允许轴荷不得超过规定的各轮胎负荷之和, 且最大限值为10000kg。 ② 装备空气悬架时,最大允许轴荷的最大限值为11500kg。 ① 驱动轴为每轴每侧双轮胎且装备空气悬架时,最大允许轴荷的 最大限值为19000kg。
正文第四节副车架及其安装一副车架二副车架的安装三车架的加强四车架的加长五车架的钻孔与焊接正文一副车架副车架的抗扭结构正文28副梁截面形状正文91系列随车起重起重力矩91系列后拦后拦板举升力29副梁前端的形状正文211副梁前端的结构尺寸序号类别角形15钢质20010mm正文210横梁截面形状及连接形式正文211副车架的抗扭结构正文二副车架的安装形螺栓正文212止推连接板的结构车架纵梁正文213连接支架螺母正文214连接支架与止推连接板的配合使用连接支架正文形钢内衬垫板正文形螺栓正文217加强板的端头形状正文三车架的加强加强板的固定正文218加强板的位置加强板的不利位置正文219纵梁焊缝形状正文91系列重型车车架加长时的加强板正文221加强板安装在车架纵梁外侧焊缝正文图222车架钻孔的孔径和孔间距正文五车架的钻孔与焊接尽量减小孔径增加孔间距离满足图222212的要求
车辆类型
最大允许轴荷最大限值
汽车
并装双轴
并装双轴的轴距<1000m 11500 m
并装双轴的轴距≥1000m 16000 m,且<1300mm
并装双轴的轴距≥1300m 1800 m,且<1800mm
正文
表2-6 汽车及挂车并装轴最大允许轴荷的最大限值(单位:kg)
挂车
并装双轴 并装三轴
并装双轴的轴距<1000m 11000 m
并装双轴的轴距≥1000m 16000 m,且<1300mm

第二章 厢式汽车结构与设计

第二章 厢式汽车结构与设计
270 90
180
车厢窗的设计
① 为便于驾驶员能直接观察到车厢内的情况,一般在车厢前围适当 的地方开设固定式玻璃窗。窗内设防护装置,以免货物撞坏玻璃。
② 车厢还应设置供厢内空气循环的通气孔,该孔一般设置在车厢的 顶部。设计时应使该孔具有良好的防雨、防淋、防尘等功能。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17:21
V lX1bX1hX1 10 9 (m3 )
式中:lx1、bx1、hx1为厢内有效长度、宽度、高度(mm) 车厢底板高度:影响货物装卸的方便性和汽车质心的高度。
影响车厢地板高度的主要因素:轮胎直径、道路条件、悬架动挠度以 及车辆空载时,轮胎与地板下平面之间预留的空间等。 设计时该预留空间一般取230mm左右。
无骨架式车厢:铁塑夹层板,兼具 骨架与蒙皮功用。
分别加工(6块),焊接组装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17:21
机械工程学院
第二节 厢式货车的结构与设计
2. 蒙皮的设计 特征:薄壁板件,通过一定形式的连接(如铆接、焊接、粘接等)固定在
骨架的框架面上,成为车厢的内外表面。 设计规范
① 每块蒙皮的大小、形状根据骨架的结构与板料尺寸规格确定。 ② 蒙皮之间应留有15mm左右的搭接量 => 结构上需要,补偿误差 ③ 蒙皮通常采用0.8-1.5mm厚的薄钢板,非金属蒙皮厚度为2-3mm。
17:21
机械工程学院
第一节 概述
普通结构厢式汽车
客车 货车
按结构特征 分类
特殊结构厢式汽车
翼开启式 卷帘门式 冷藏保温车 活动顶盖车 容积可变车 ………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17:21
机械工程学院
第二节 厢式货车的结构与设计
一、总体结构与设计

第一章 专用汽车总体设计

第一章 专用汽车总体设计
17:22
保温车
机械工程学院
第一节 专用汽车分类与编号
运钞车
血浆运输车
邮政车
爆破器材运输车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淋浴车
17:22
X射线诊断车
机械工程学院
第一节 专用汽车分类与编号
计划生育车
检修车
住宿车
厢容可变车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厕所车
17:22
警犬运输车
机械工程学院
第一节 专用汽车分类与编号
地震装线车
客车及客车半挂车长度小于10m时,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并以长 度值的10倍数值表示。
轿车的主参数代号为发动机排量(L)。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并以 其值的10倍数值表示。例如上海汽车厂生产的第二代轿车,发动机排 量为2.232L,其型号为SH7221。
产品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由0、1、2……依次使用。
混凝土泵车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集装箱运输车
17:22
路面养护车
机械工程学院
第一节 专用汽车分类与编号
车辆运输车
炸药混装车
照明消防车
干粉消防车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联用消防车
17:22
救援消防车
机械工程学院
第一节 专用汽车分类与编号
单轴半挂车
双轴半挂车
三轴半挂车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17:22
多轴半挂车
机械工程学院
仓栅式汽车:具有仓笼式或栅栏式结构车厢的专用汽车。
特种结构汽车:具有桁架形结构、平板结构等各种特殊结构,用于 承担专项作业的专用汽车。
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
17:22
机械工程学院
第一节 专用汽车分类与编号

专用汽车结构设计

专用汽车结构设计

专用汽车结构设计第一篇:专用汽车结构设计1:专用车在我国发展的条件是什么?答:我国专用车改装车生产从50年代开始,有较长的历史;我国专用车辆性能和质量有很大提高,专用车已成为汽车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对专用车需求增大。

2:汽车上使用万向传动轴的作用是什么?答:实现汽车在任何一对轴线相交且相对位置经常变化的转轴之间的动力传递,保证连接两轴尽可能的等速运转,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3:总体布置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答:A有利于专用功能充分发挥,B应满足底盘性能的要求,C尽量减少对底盘总成的改动,D尽量减少专用汽车整车整备质量,提高装备质量。

4:轮距影响到汽车的那些性能答:专用汽车的轮距除影响汽车总长外,还影响汽车的轴荷分配,装载质量,装载面积或容积,最小转弯半径,纵向通过半径,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5:专用汽车的货箱布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答:a,货箱和货物的重心距后轴中心线的距离对汽车轴荷分配有决定性影响b,货厢与驾驶室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汽车紧急制动时货厢向前冲撞驾驶室,或因车架变形时车厢和驾驶室相互摩擦c,为避免集中载荷,专用汽车通常在不破坏主车架的情况下,采用副车架,使集中载荷均布在主车架上,d, 为避免驾驶室在高速振动和应力集中,驾驶室背面同专用设备或车身的前端不能取得过长,e, 为保持车架的强度,不允许在车架上任意钻孔和焊接,车厢地板高度尽可能低以便于货物装卸。

6:罐式专用汽车有哪些优点,存在问题,分类?答:优点:a,运输效率高,b,货物不易变质,c,利于安全运输,d,减轻劳动强度,改善装卸条件,e,降低运输成本。

存在问题:a,汽车里程利用率低,b装卸点要用必要的装卸设施,c,罐体维修费用较高。

分类:液罐车,粉料罐车,颗粒罐车,气体罐车,其他专用罐车。

7:罐式专用汽车罐体常采用那些材料及特点?常用材料:a普通低碳钢板,b低碳合金钢板c不锈钢板d铝和铝合金,e塑料,f玻璃钢。

第一章 专用汽车结构及设计

第一章 专用汽车结构及设计

4
第一节 概述
二、专用汽车底盘的选型
所谓二类汽车底盘,即在基本型整车的基础上。去掉货箱。
所谓三类汽车底盘,一般是在基本型车的基础上,去掉货箱和驾驶 室。
常规的厢式车、罐式车、自卸车等通常是采用二类汽车底盘改装设 计。
底盘选型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1)适用性 (2)可靠性 (3)先进性 (4)方便性
6
第一节 概述
三、专用汽车的功率平衡和比功率
(一)专用汽车的功率平衡计算
7
第一节 概述
若考虑发动机功率有一定பைடு நூலகம்储备,则需要给发动机确定一定的负荷 率,其范围一般在75%一90%。当外载负荷变化大,或车辆行驶所需的 功率估算不准确时,应取下限值,即0.75;当外载负荷变化小,或所需 的功率估算较准确时,取上限值,即0.90,一般负荷率不大于0.90。
第一章 专用汽车总体设计
2
第一节 概述
一、专用汽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
特点和要求
专用汽 车设计多 选用定型 的基本型 汽车底盘 进行改装 设计
专用汽 车设计的 主要工作 是总体布 置和专用 工作装置 匹配
针对专 用汽车品 种多、批 量少的生 产特点
对自制件 的设计,应 遵循单件或 小批量的生 产特点,要 更多考虑通 用设备加工 的可能性。
17
第二节 专用汽车的总体布置
4.前、后悬 汽车的前、后悬直接涉及到汽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一般要求都在
25°以上,至少不小于20 °。前悬应满足车辆接近角和轴荷分配的要 求。前悬与驾驶室、发动机、转向器、前保险杠等总成布置有关。后悬 应满足车辆离去角和轴荷分配的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 即对于客车和全封闭厢式车辆,后悬不得超出轴距的0.65倍;对于其它 车辆,后悬不得超出轴距的0.55倍,但最长不得超出3.5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第二节 厢式零担运输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车厢内饰一级采用人造夹 层板制作.以减轻车厢自重。
13
第二节 厢式零担运输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三)门、窗、密封条及门梯的设计 1.车厢门的设计 车厢一般设置后门,这样有利于货物的装卸和交通安全。对于较长车 厢还应考虑增设侧门。 车厢门的形状一般采用矩形平面结构。 后门开启方式有单开式和对开式两种。 侧门宽度一般在1200一2000 mm内 选取。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1.车厢的骨架结构设计 骨架结构型式对车厢强度、刚度以及车厢自重影响很大。
车辆自重 骨架截面几何 形状
9
骨架结构型式
骨架材料种类
第二节 厢式零担运输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在材料截面积相等和壁厚不变的条件下,抗扭能力如下:
骨架结构设计除了满足车厢要求以外,还要考虑内外蒙皮装配的工艺 性和车厢骨架的系列化设计,以提高内外蒙皮、底架、门框(扇)等零部件 通用化系数,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10
第二节 厢式零担运输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骨架结构及加工方法: “井”字形的矩形框架。 首先将组成车厢的六大块,分别加工为骨架分总成,然后将这六大块 骨架分总成焊接成一个完整的车厢骨架。
底架是整个车厢的安装基础,受力比较严重,因此底架的纵梁和横梁均采用 槽形截面,并且两者采用纵横搭接的结构,以提高底架的强度和刚度。
第二节 厢式零担运输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三)门、窗、密封条及门梯的设计 4.门梯的设计 由于车厢地板距离地面约1000 mm左右,为便于装卸,通常在车厢门 的下部装有门梯。
16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一、冷藏与冷藏运输的概念及制冷方式
(一) 冷藏保温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冷藏汽车是指既装有隔热结构的车厢,又装备有制冷装置,用于冷 藏运输的专用汽车。 保温汽车是指装有隔热结构的车厢,用于短途保温运输的专用汽 车。 冷藏保温汽车可按以下方式分类; (1)按制冷装置的制冷方式分为机械冷藏汽车、液氮冷藏汽车、冷板 冷藏汽车、于冰冷藏汽车、水(盐)冰冷藏汽车。 (2)按隔热车厢总传热系数瓦分为: 普通隔热型车厢的冷藏汽车 强化隔热型车厢的冷藏汽车
14
第二节 厢式零担运输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三)门、窗、密封条及门梯的设计 2.车厢窗的设计 3.密封条的设计 车厢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灰尘和雨水渗入车厢,因此,对密 封条提出以下要求: ①具有良好的弹性,以保证密封可靠, ②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以保证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③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即在-40一50℃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均保持良 好的使用性能: ④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 ⑤便于成型和装配。 15 常选用如VAG4—543—67黑色橡胶作为密封条。
车厢组成:
骨架
32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33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二)隔热车厢的结构型式
34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1.整体结构隔热车厢 (1)整体骨架式隔热车厢 该车厢是在一般车厢基础上发 展而成的传统结构,其骨架如右图 所示。在骨架交汇处,一船焊接加 强板,以增加整体强度和刚度。
第一节 概 述
定义:厢式汽车是具有独立、封闭结构的车厢或与驾驶室一起构成整 体式的封闭结构车厢,装备有专用设施,用于运载乘员或货物或承担专 门作业的专用汽车。
1
第二节 厢式零担运输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一、总体结构与设计
目前,厢式零担运输车大多是在二类货车底盘基础上,安装一个独立 封闭的车厢而成。
2
第二节 厢式零担运输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车厢加工工艺流程大致如下; 零部件制作 各片金属骨架总成 车厢金属骨架总成 安装辅助骨架 填嵌或喷涂隔热层泡沫材料 装内蒙皮 及附件 装后门总成。
铆接外蒙皮 装厢内压条
35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①整体骨架填嵌式车厢 该车厢结构特点是:车厢的强度 和刚度大;型式简单,不需要特殊的 型材,但工艺繁琐。由于硬聚苯乙烯 泡沫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大,为了提高 车厢隔热性能,势必加厚隔壁、增加 车厢的整备质量、减小了有效容积。 因此该型式车厢多用于保温性能要求 较低的保温汽车上。
7
第二节 厢式零担运输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一) 车厢尺寸参数的确定
(1)影响车厢外廓尺寸
(2)车厢内框尺寸(长×宽×高)确定了车厢容积的大小 应从车辆用 途、装载质量、货物度以及包装方式、尺寸规格等方面考虑,以便提高 运输效率。
(3)车厢地板高度
8
第二节 厢式零担运输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17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一、冷藏与冷藏运输的概念及制冷方式
(二) 易腐食品的冷藏与冷藏运输 (三) 冷藏汽车的制冷方式 1.固体制冷 (1)水冰及盐冰制冷 (2)干冰制冷 2.冷板制冷 冷板制冷原理就是利用蓄冷剂冷冻后所蓄存的冷量进行制冷。运输前 先将厢内冷板中的蓄冷剂进行“充冷”,使其冷却冻结,然后在运输途中利 用冷板中的蓄冷剂融化吸热,使厢内温度保持在运输货物的适温范围 内。故将冷板又称“蓄冷板”。 3.液氮制冷 18 4.机械制冷
拼缝注入发泡材料

41
42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43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三)隔热车厢的结构设计
44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3
第二节 厢式零担运输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厢式零担运输车主要用于轻泡及零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车厢为典 型的全封闭式结构。根据需要,车厢一般设置有后门或侧门,厢内装有 通风、采光和信号联系等设施。车厢具有良好的防雨、防晒、防尘、防 盗等功能。 按驾驶室的型式不同,厢式零担运输车可分为长头驾驶室式和平头驾 驶室式两种。前者车厢而积利用率较低、空气阻力系数较大;后者车厢 面积利用率较前者有明显提高,外形较协调。装有导流罩的平头驾驶室 式厢式零担运输车的空气阻力系数小,适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29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冷藏保温汽车的总体结构与设计
30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冷藏保温汽车的总体结构与设计
2.车厢漏气倍数L 漏气倍数L是用来评价车厢气密性能的指标。
31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一)隔热车厢的结构组成 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以下简称隔热车厢或车厢)是所有冷藏保温汽 车的重要装置。作为车厢,它具备厢式汽车车厢的共性,但又要求它具 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
37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38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39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40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11
第二节 厢式零担运输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车厢结构与设计
目前,国外出现了无骨架式车厢。它采用高强度的“铁塑夹层板”作为 车厢的壁板,同时兼有骨架和蒙皮的作用,从而大大减轻车厢的自重, 简化了制造工艺。 2.蒙皮的设计 蒙皮本身就是薄壁板件。通过一定形式的连接(如铆接、焊接、粘接 等),将其固定在骨架的框架面上,成为车厢的内外表面。 蒙皮通常采用0.8—1.5 mm厚的薄钢板,但也有采用铝板或玻璃钢 板。非金属蒙皮厚度为2—3mm。为了提高蒙皮的刚度,往往事先在薄 板上压制成截面形状各异的加强筋。从提高刚度考虑,弧形最佳,其次 是三角形和矩形。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一、冷藏与冷藏运输的概念及制冷方式
(四)冷藏汽车的加热方式 冷藏汽车的加热方式主要有:燃油暖风机加热、电热丝加热、利用发 动机冷却水水温和废气余热加热以及利用制冷机组制冷剂加热循环加热 等。
19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冷藏保温汽车的总体结构与设计
22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冷藏保温汽车的总体结构与设计
2.冷板冷藏汽车的结构与布置
23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冷藏保温汽车的总体结构与设计
2.冷板冷藏汽车的结构与布置
24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二、冷藏保温汽车的总体结构与设计
3.液氮冷藏汽车的结构 与布置 液氮冷藏汽车主要是由 汽车底盘、隔热车厢、连接 装置和液氮制冷装置等组成。
36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汽车的结构与设计
三、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②整体骨架硬聚氨脂喷涂式车厢 与上述的填嵌式结构主要不同之处:隔热层采用现场喷涂发泡硬聚 氨脂泡沫成形工艺,该工艺易于使隔热材料充满整个车厢的隔热空间, 隔热性能较好;硬聚氨脂导热系数比聚苯乙烯的要低,因此在保证车厢 总传热系数K一定的前提下,可减小车厢壁厚。但喷涂发泡的隔热层厚度 不易控制均匀,因此安装内蒙皮之前,隔热层内表面须经加工取平。现 场喷涂发泡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工入劳动强度大。因此现场喷涂发泡工 艺不如后叙的现场注入发泡工艺先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