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论文

合集下载

殷墟文化论文---精品模板

殷墟文化论文---精品模板

殷墟文化摘要:在传统的清明节假期中,我有幸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殷墟。

殷墟是安阳的最为著名的文化亮点,也是我国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

在对殷墟的参观之后,使我了解许多关于殷墟的文化,使我对殷墟的敬佩之情更加深刻,由此我也为能在安阳这个文化之都学习而感到骄傲。

关键词:殷墟遗产价值一.殷墟发掘和资料简史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

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即甲骨文),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于是开始重金收购。

1900年,王懿荣的甲骨转归了刘鹗所有,他的亲家罗振玉得知这些甲骨来自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于是多次派人去那里收购甲骨,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认为小屯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殷墟。

其后,王国维对这些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据,进一步证实这里就是盘庚迁都的都城.1928年到1937年,为了寻找更多的甲骨而开始进行发掘。

中央研究院组织考古队对殷墟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后来由于抗日战争而停止,1950年起又重新开始发掘工作。

1928年10月13日,受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委派,董作宾与临时工作人员开始对殷墟进行试掘,在18天的发掘中,共出土有字甲骨800余片及铜、陶、骨、蚌等若干,一个有别于传统史学与金石学的中国现代考古学时代由此开创。

同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的李济担任史语所考古组主任,并于1929年春主持殷墟第二次发掘,这也是殷墟首次正式发掘. 1931年,国内首次将地层学原理应用于高楼庄后冈发掘,厘清了殷代、龙山和仰韶文化发展序列。

1934年至1935年,侯家庄西北冈商王陵区被发现,墓坑棋布、文物宏富,轰动学界.1936年殷墟第13次发掘,考古队员在一处编号为YH127的窖穴中发现了形状规整、数量庞大、积叠有序的甲骨,这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为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
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好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那些并未了解的文化,应丢弃戒备之心,尝试接纳和吸收其中的精华,将中国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篇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先人制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然而,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大量的外来文明文明进入了中国,中西文化在我国进行碰撞,鱼和熊掌何以兼得是摆在所有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文化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篇2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每个官兵都在读中国的《孙子兵法》。或许,有人疑惑,一个科技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何需要《孙子兵法》呢?其实不然,这正体现了《孙子兵法》的价值。美国人接受了《孙子兵法》的价值,并懂得引进和运用,而作为中国人自己是否更应该去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接受古人的熏陶,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呢?
的重视,而我们传统的元宵节呢?据报道某超市举行的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居然没有一人报名参加。其实在有些中学生的概念里,元宵节就是吃汤圆,别无其他文化内涵。据海南省海口网调查:海口超八成学生不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就连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在年轻人中也有逐渐淡化的趋势。
保护传统文化,并非排斥外来文化。对于那些优秀的、先进的外来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学习、要借鉴,要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因为学习其他民族制造的文明成果有利于个人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进展,有利于民族的振兴。 我不是说不能接受外来节日,也并非责怨西方节日,关键是要保护好自己的优良传统,保护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2005年令国人不爽的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正是我国没有保护好传统文化的后果。众所周知,端午节原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纪念屈原,一千多年前传到了韩国,结果却被强势的韩国人换了个名称江陵端午祭,拿去申遗。恐怕得知这消息的每个中国人都会愤愤不平,但是我们转念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优选3篇)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优选3篇)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优选3篇)【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第1篇】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占地约290公顷,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是中国各地建筑风格的精华。

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北部的苏州街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颐和园最著名的景点当属长廊了,长廊位于万寿山南路。

面向昆仑湖,长700多米。

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

长廊分为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我们都知道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但你可能不知道如今开放的颐和园也曾多次遭到破坏。

清漪园位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重建,被称为颐和园,用作消夏游乐地。

1900年颐和园又不幸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

1902年大体修复。

之后,颐和园又多次遭毁坏,多次被修复,它就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他所在时期下中国的成长。

现在我们在感受颐和园独特魅力的同时,更应该好好保护它。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第2篇】说起中国的文化遗产实在是数不胜数。

就让我们“走进”北京的几个著名的文化遗产吧!我来当你们的导游。

最主要的,我要给你们介绍颐和园。

这些文化遗产分别是:长城、圆明园、颐和园、故宫、明十三陵、天坛。

课文中的长城是明代修筑的,明代为了防御异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

明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

八达岭、居庸关一带的长城,城墙高8.5米,厚6.5米,顶部厚5.7米,墙高1米,气魄十分雄伟。

北京故宫是古代帝王居住之地。

总共21位皇帝在这里住过。

故宫原名叫紫禁城。

里面分了许多宫殿,有太和殿、慈宁宫等等,里面布置得金碧辉煌,金银玉器有几千件。

谈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

谈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

谈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摘要:原真性与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领域的核心理念,我国对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遗产类型、遗产保护案例和旅游原真性四个方面。

总体而言,文化遗产研究的丰富程度高于自然遗产,原真性研究的深入程度高于完整性。

从遗产类型日趋多样化、遗产内涵日趋丰富的现实出发,完整性原则的研究、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的保护研究、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的关联性研究仍需引起更多关注。

关键词:原真性;完整性;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领域的核心理念,是世界遗产申报、遗产价值评估、遗产保护和环境整治的直接依据.文化遗产研究的丰富程度高于自然遗产,原真性研究的深入程度高于完整性。

从遗产类型日趋多样化、遗产内涵日趋丰富的现实出发,完整性原则的研究、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的保护研究、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的关联性研究仍需引起更多关注。

1国内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措施1.1国际文件中的“原真性”原则“原真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威尼斯宪章》中,这一宪章主要针对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

自《威尼斯宪章》诞生和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发祥至今,原真性和完整性一直是文物古迹保护和生态保护领域的基本内容。

2008年,《文化遗产地解说与展示宪章》肯定了原真性保护在文化遗产地解说与展示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沟通历史构造与文化价值的意义,保护遗产地价值免受强行引入的解说,尊重文化遗产地的原真性。

”1.2国际文件中的“完整性”原则“完整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表示尚未被人扰动过的原初状态。

《操作指南》对自然遗产的完整性有如下的界定:应包括其自然关系中所有或大部分重要的相关独立元素;应拥有足够的规模,并包含必要的成分,以展示其所具备的、对于长期保存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言十分重要的过程;应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并包括对维持景点美景至关重要的区域;应包括代表该生物地区最大限度的多样性特点的动植物的栖息地及其生态系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小论文(精选5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小论文(精选5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小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小论文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认识—谈谈湘西苗族鼓舞旅游管理与工程学院2009420106809级信管二班:李颖来到湘西,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湘西苗族鼓舞了。

它是在鼓中舞,舞中伴鼓。

形式之多样,内容之精巧。

鼓声响起,我也禁不住起舞了!通过查资料,我了解到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是湘西苗族独具魅力的重要文化形式。

它不但反映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习惯,还表达男女爱之情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湘西苗族鼓舞的丰富,神秘极大了引起了我对湘西兴趣。

湘西苗族鼓舞是一个了解并认识湘西苗族的重要窗口,我觉得它在湘西的民族旅游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来到湘西,我们不仅仅想看看湘西奇特的自然景观,我们也想融入湘西的民族风情。

鼓舞观赏性强,互动性高,花样多。

这自然吸引了大量游客。

而鼓舞在湘西地区也俨然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牌,这对大湘西的旅游业也产生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它成功的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所以我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很好的与旅游联系起来的。

同样成功的例子还有大湘西的苗族银饰锻造技术,桑植民歌等。

更多地区应大力宣传非遗项目,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也能使民俗文化得以更好地宣扬,传承。

所以我们应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联系,使独特的民俗文化更加源远流长!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受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

它见证了人类思想的进步,是人类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作品。

它土色土香,展示的是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属于活态的传承,不只是要物质实体的传承,更需要手艺,确切的说是需要人去传承。

没有了人这个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法传承。

在调研的这一路上,我见到了许多民间艺人的作品,每一件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十分精美,但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费时耗力而且没有对等的经济价值——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真正原因。

保护文化遗产论文

保护文化遗产论文

保护文化遗产论文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

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还要深刻认识古旧建筑是城市的真正财富,哪怕只是一段墙体都要认真对待。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保护文化遗产论文篇一文化遗产与保护摘要: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

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还要深刻认识古旧建筑是城市的真正财富,哪怕只是一段墙体都要认真对待。

关键词: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

早在六十多年前,梁思成先生就对“西化”风潮中我国古旧历史建筑的颓萎凋零忧心忡忡。

他曾叹道,研究和保护历史建筑,是一种“逆时代的工作”。

[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现代建筑再利用风潮,这是因为战后许多都市的重建工作更加迫不及待,当时在现代主义笼罩下,许多开发商与建筑师采取破坏、重建为首选,以求得快速发展追求城市效果。

而不愿意改善那些有着良好的状态、有着历史意义的旧建筑更好适应新时期要求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许多古旧建筑在隆隆声中被夷为平地。

国内对古旧建筑的态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20世纪60年代““””为了破四旧,一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被平为正负零点零。

80年代古旧建筑常常被视为是某些基地利益开发的阻碍,毁掉了一批有价值的古旧建筑。

90年代一些城市对于古旧建筑以与整体环境不符、年老多病等为理由毁坏了一些有价值的古旧建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地方的建筑遗产处境陷恶,要么在改造后面目全非,要么在保护地段中苟延残喘,而市场则在历史地段巨大的地产潜值驱动下对之“虎视眈眈”。

翻开到2003年为止的世界遗产目录,被认为代表中国的世界遗产有29项,除了其中的4项为自然遗产和为数可怜的反映人民生活历史的文化景观外,绝大多数是封建帝王和士大夫们的宫苑和死后的坟墓,及其为维护其统治的宗教庙宇建筑。

我们当然要万分珍惜历史遗产,保护和善待它们是文明程度的标志。

造福人类的都江堰历史小论文

造福人类的都江堰历史小论文

造福人类的都江堰历史小论文
在富饶的成都平原,建造于2000多年前的一项水利工程,仍然在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都江堰。

千百年的沧海桑田,由这座水利工程慢慢发展成一座城市,这就是都江堰市。

因为修建都江堰而名垂青史的李冰,也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

真是因为有了都江堰,才有了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才有了富甲一方的天府之国。

由于至今还无缘,去到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一睹真容,对于都江堰的认知来源于一篇课文,来自《中国古代科学家》系列邮票,来自《都江堰》邮票,来自朋友们寄给我的邮件上的邮戳,基本上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

前段时间收到了彭州好友王庭松先生寄给我的明信片,是从都江堰寄给我的。

对于都江堰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充满敬佩的,因为在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2000多年前,先贤们的聪明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既要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又要防患未然不能造成水患,在改造自然为人类所用上,都江堰利用天然造就的地势,结合人类的智慧,在不改变主河道流向的基础上,成功地把岷江分成内外两股水道,开凿宝瓶口、修建飞沙堰、分水鱼嘴,把曾经危害下游、水患难治的岷江治理的服服帖帖,既保证了航运,又尽最大力量保证了农业灌溉的需求。

都江堰建成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如今的灌区已经有30多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一直在使用以无坝引水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之平遥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之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概论》论文【导入语】学习了孙老师的自然文化遗产课,我了解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因为我是山西人,所以就介绍一下平遥古城吧,我曾经去过那里,所以还是有很多感触的。

【摘要】本文以平遥古城这项世界自然遗产为研究对象,从平遥古城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阐述了古城的魅力,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对其一些管理和保护措施进行一些分析,同时为当地的发展提出我的一些个人建议。

同时对中国遗产谈一些个人见解和认识。

【关键词】平遥古城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文化价值保护可持续发展【前言】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近年设立的非物质遗产等5类。

截至2011年6月30日,《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遗产总数为936项(新增25项)其中183项(新增3)为自然遗产,725项为文化遗产(新增21)28项为混合遗产(新增1)。

中国迄今有41个项目(中国世界遗产名录(截止2011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世界文化遗产29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处。

平遥古城是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

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正文】1、平遥古城的特征及价值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其城墙、街道、居民、店铺等建筑,基本上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

整个古城总面积为2.25平方公里,平遥古城内至今保存有古寺庙20余座,现存传统居民3797处,保存较好的有448处,其数量之多、保存程度之好在国内实属罕见。

平遥古城集票号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居民文化、佛教文化、吏治文化于一体,旅游资源集中,文化内涵深厚。

保护文化遗产英语作文(通用7篇)

保护文化遗产英语作文(通用7篇)

保护文化遗产英语作文保护文化遗产英语作文(通用7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护文化遗产英语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保护文化遗产英语作文篇1Cultural heritage is a very important resource.文化遗产是很重要的资源。

It is an awarenes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important way to study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human civilization.它是人们认识古文明的一条重要的途径,研究人类文明的重要资源。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national or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other important reference.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区分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差别的重要参考。

Animal or plant can study the remains and other heritage of the history of the human body structure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own.动物或植物尸骸等遗产可以研究人类身体结构的发展史,更好的认识自己。

With regard to natural heritage allows us to recogn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sent and ancient times,recognizing that they have on this environment on this planet caused much destruction,called on people to protect the earth.关于自然遗产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现在与古代的差别,认识到自己已经对这个环境对这个地球造成了多大的破坏,呼吁人们保护地球。

故宫论文

故宫论文

故宫课程论文故宫的价值与地位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故宫的价值与地位【摘要】: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规模最大的建筑,是历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

从故宫学的视野看待故宫,不仅认识到故宫古建筑、宫廷文物珍藏的重要价值,而且看到宫廷历史遗存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古建筑、文物藏品、历史遗存以及在此发生过的人和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故宫的地位与价值是相关联的。

故宫的地位,概括地说就是国宝的地位。

故宫文物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重要载体和见证。

故宫是世界上最丰富、最重要的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宝库。

【关键词】:故宫价值故宫学国宝地位故宫是什么?是紫禁城,是皇室藏品,是曾在这里发生过的人和事,也是这几方面所组成的文化整体。

故宫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以及特殊的地位。

认识了它的价值及地位,才能说了解了故宫,也才能明确故宫在当代的意义。

这学期全修课——故宫,让我更进一步了解看到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应该骄傲的建筑瑰宝。

故宫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对它的认识和重视是一个不断深入研究的过程。

首先,是作为皇宫的故宫,这个认识要追述到1911年左右了。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叫紫禁城,中间虽经多次重修和扩建,但仍保持了初时的格局。

从1420年建成至1911年清朝统治结束,491年间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并执政。

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规模最大的一类建筑,故宫则是历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

故宫城墙以内的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

然后,作为博物院的故宫,这要回到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创立。

故宫博物院的创立,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又一胜利,是对复辟势力的一次致命打击;其二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业绩。

博物馆是以文化教育为目的,收藏、研究、展示和保存实物的机构。

保护文物古迹议论文800字(精品3篇)

保护文物古迹议论文800字(精品3篇)

保护文物古迹议论文800字(精品3篇)【保护文物古迹议论文800字第1篇】国庆长假的第二天,虽然细雨绵绵,我要和爸爸妈妈去参观大足石刻。

爸爸告诉我:这是重庆非常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许多外地游客来重庆非去不可的经典。

这么有名的大足石刻,我居然没有去过!我一下子就来了兴致,上网查了查。

原来,很早以前,古印度的石窟艺术,翻越苍山大漠、经西域传入了中国,产生许多伟大的石窟作品,创造出来云冈、龙门、麦积山、大足这些伟大的石窟作品。

其中,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的顶峰。

代表了石窟艺术最高的水平和境界。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长途汽车旅程,终于到了大足石刻景区。

首先我们参观了大足石刻博物馆。

这里展览了从印度到阿富汗,从新疆到大足的许多精美的石窟艺术作品。

特别吸引我的是,博物馆里循环播放的“千手观音”的修缮的小电影。

千手观音从我出生那年便开始维修,整整修了八年。

在金光闪闪的千手观音身后,我看到了工程师们的辛劳和千手观音焕然一新的风貌。

虽然大雨倾盆,仍然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

我们从博物馆来到宝顶山。

大足石刻修建于重庆大足区宝顶山山谷两边的悬崖上。

千万不要以为“大足”是“大脚”的意思,古人在大足修建石刻,也代表了他们“大丰大足、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每一个传神的石刻作品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和故事。

其中,“卧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之所以卧佛只有半个身子,是为了让我们有无限的想像空间,仿佛他的手可以伸出整个重庆,他的脚可以伸到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

遗憾的是,过完国庆节,卧佛就要开始维修了,或许要八年以后才能一睹芳容。

保护文物可真不容易!【保护文物古迹议论文800字第2篇】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

故宫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周围有十米高的城墙环绕,还有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

故宫有大小院落九十多座,房屋九百八十间。

故宫大致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半部为前朝,北半部则为后寝。

故宫共有四道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而故宫的正门就是午门。

关于世界遗产的作文

关于世界遗产的作文

关于世界遗产的作文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具有世界文化或自然
遗产价值的地点或遗址。

这些遗产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
观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世界遗产的
保护和传承是全人类的责任,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珍视。

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大类。

文化遗产是指人类
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古城、传统节日等;自
然遗产是指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这些遗产不仅是人类文明和自
然演化的见证,更是人类对自然和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世界遗产的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世
界遗产委员会,负责对世界遗产进行认定、保护和传承。

各国政府
和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到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中,通过加强管理、
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式,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政府部门应加强管
理和监督,保护遗产不受破坏和污染;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科研机构应加强科学研究,为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只有全社会的
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对人类文明和自然的尊重和珍视。

世界遗产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些宝贵的遗产永远流传下去。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论文(精选5篇)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论文(精选5篇)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论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概论摘要: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和人类在古老的地球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后人在瞻仰那些辉煌硕果时,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叹服。

今天,那些自然和文化遗产依然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财富。

下面主要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定义、特征、管理,并结合五岳之首的泰山浅谈世界遗产的保护以及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世界遗产特征、管理、泰山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前言: 截止2007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51处,其中文化遗产660处,自然遗产166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25处.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99 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自1987年至2008年7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7处。

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河流,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可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正文:一、世界遗产特征: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遗产评定标准: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

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概论期末论文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概论期末论文

天柱山风景区存在的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摘要:天柱山风景区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境内。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公元前106年天柱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

天柱山被道教尊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面积333平方公里,主景区平方公里。

全山分为八大景区和三个外围景点,有45峰、17岭、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

海拔1100米的炼丹湖为全国第三大高山平湖;山麓的石牛古洞摩崖石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冠盖全省;有植物119科,千种以上,主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珍稀动物数十种。

天柱山景区存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过度的旅游开发,城镇工业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等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避免不合理的开发和修护、适度发展旅游业、加强法律保障、合理发展工业,以促进天柱山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天柱山;主要景点;历史文化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城西北部,因主峰如柱擎天而得名。

据《史记》,《汉书》载,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赐封天柱山为南岳,后被隋文帝诏废,但人们仍惯称其为“古南岳”。

春秋时又称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盖源于此。

1.天柱山概况安徽天柱山,中华历史文化名山,自古就有“南岳”之名。

隋以前称衡山(湖南衡山为湘山)汉设衡山郡!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天柱山封号“南岳”。

道家将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

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

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是全球瞩目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地段,还拥有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2011年5月5日批准)、全国文明森林公园、中华十大名山等称号。

2005年9月,经专家评审,国土资源部批准天柱山为国家地质公园,面积平方公里。

2011年9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天柱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好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那些并未了解的文化,应丢弃戒备之心,尝试接纳和吸收其中的精华,将中国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篇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们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然而,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大量的外来文明文明进入了中国,中西文化在我国进行碰撞,鱼和熊掌何以兼得是摆在所有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传统文化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

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政府的部分决策者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竭泽而渔,未来能给子孙后代留些什么呢?在监管力度上,我们的文化管理部门也是有所欠缺的,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文化流失(物质和非物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行政执行能力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对于传统文化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

针对我国当前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范文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范文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范文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民族的基石,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纪念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世界文化遗产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世界文化遗产论文篇1浅论世界文化遗产的产业经营模式[摘要]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管理进行描述和考量,力图挖掘出一些先进经营模型,为我国文化遗产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遗产;产业模式;经营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在管理尤其是产业开发之时都面临着几大问题,第一是与生俱来的非营利机构(文化事业)性质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第二是资金问题在国家财政支持紧缩减少情况下越发突出;第三是在多元文化、新媒体、娱乐消费潮流下,传统文化遗产的营销策略如何得到民众(消费者)认同。

面对这些矛盾,只有在保护前提下,将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和产业功能充分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永续利用”。

世界各国在这个基本理念确立前提下,开展了各种开发经营模式。

1 文化旅游文化遗产为了融入现代社会,为之发展而服务,就必须全方位大力开展各项商业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以便让受众了解和接受,同时争取社会资源。

为了弘扬韩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韩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互相促进发展,具体实施主要从两方面入手:①地域选择。

以民俗村来选定地域,韩国人把民俗村的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在汉城城南有一个古代民俗村。

一进民俗村,村口就有韩、中、英、日四种文字的介绍。

进入村内,可以看到李朝时期先民们的衣食住行、建筑景观和祭祀活动。

宗庙的祭祀典礼和音乐都被看做无形文化财产。

②时间和内容的选择。

韩国还十分注重以民俗节和祭祀活动来吸引游客。

例如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年年在当地举办盛大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巨大的文化产业,发展了当地的经济。

为了吸引外来游客,那些表演人士每天都要去不同的场地进行传统技艺表演。

同样,意大利的乡村生态旅游、美食文化旅游很发达,尤其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意大利政府积极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剧场木偶艺术。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论文精选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论文精选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论文精选一般来说作文对于语文考试的重要性是很高的。

写作文可以把自己当时的思想经历记录下来。

多阅读优秀作文可以快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那么有哪些优秀的作文可以参考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论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论文【篇1】“快点走,不然就慢了!”操场上怎么这么热闹?原来是正在举行非遗展活动啊!非遗展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的简称。

这个活动就在今天举行了。

操场上人山人海,让我感觉到我是多么的渺小。

我和黄晶走在一起,就像以前黄晶和郑灵灵一样亲密。

首先,我们去看了“画”。

那可不是一幅普通的“画”,是用彩泥搓成的画。

那位阿姨细心地搓着一个绿色的彩泥。

这可不像橡皮泥那样好玩,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做好的。

然后,我们去看了木雕。

虽然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到底是木雕还是石雕。

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那千奇百怪的外表,比彩虹都要美丽。

虽然有许多人不喜欢瓯绣、发绣,但我却对它们情有独钟,花了最多的时间来观看它们。

我从小时候开始,就天天想着当一位有几匹马的服装设计师,为大家设计一些独一无二的“专属服”。

我们先来看“我眼中的瓯绣”。

那是一个神圣的艺术,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技巧,绝对不能马虎,否则就会被刺伤。

要做瓯绣就一定要懂画画,色彩感是必不可少的。

这位做瓯绣的阿姨,正在缝一幅名叫“绣球”的画。

只见阿姨的手把针往下钻,再从下面钻上来,巧得不得了。

如果那幅画是朵云的话,那么阿姨的手就是一条在云海里腾云驾雾的飞龙了。

再看旁边的一只小狐狸,双眼水灵灵的,鼻子并不是完完全全圆溜溜的,尾巴摇来摇去,用友好的眼神望着我,仿佛在和我打招呼。

我忽然感到不对劲。

少见的狐狸怎么出现在这呢?等我回过神来,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只缝起来的狐狸罢了。

同样是绣,但它却有着不同的“性格”,那就是——发绣。

要做发绣,就必须具备和瓯绣一样的条件。

但有一点很困难,因为发绣全部都是用真发做成,所以色彩感必须超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概论摘要: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和人类在古老的地球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后人在瞻仰那些辉煌硕果时,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叹服。

今天,那些自然和文化遗产依然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财富。

下面主要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定义、特征、管理,并结合五岳之首的泰山浅谈世界遗产的保护以及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世界遗产特征、管理、泰山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前言:截止2007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51处,其中文化遗产660处,自然遗产166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25处.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99 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自1987年至2008年7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7处。

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河流,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可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正文:一、世界遗产特征: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遗产评定标准: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

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每年举行一次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考察,主要由该委员会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世界保护联盟(IUCN)组织专家进行。

前者总部设在巴黎,成立于1965年,是国际上唯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的非政府国际机构,有80多个国家会员和4500多名个人会员;后者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于1948年,原名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宗旨是促进和鼓励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成员包括分布在120个国家的富方机构、民间团体、科研和保护机构。

两者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分别对提名列入《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进行考察并提交评价报告。

二、世界遗产的管理:目标和任务:1、保护资源的真实完整,包括自然文化遗产的人文景观,完整的生态多样性、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培育资源生态环境,避免受到破坏和污染。

2、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开发展示自然文化遗产,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实现遗产的社会效益。

3、注重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遗产科研能力。

4、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用于环境和资源保护,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体制须改革:“在许多人眼里,世界遗产就是‘摇钱树’,申报成功就万事大吉,一些破坏行为随之而来,忘记了申报成功后的管理与保护更为重要。

中国现在很多的遗产地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保护区内就应该只有古迹、一切的东西都是自然的,绝不能够在保护区内出现现代化的设施,要保持保护区内真实性和完整性。

中国的很多世界遗产保护区中现代化设施随处可见,这不仅让人们在欣赏的时候感觉大煞风景,同时也是对遗产地破坏。

很多景区为了获取利润许可游人在内吃住过夜,以及在景区内建造宾馆、饭店、商铺、索道、人造景观等现代化设施,这些对遗产都是很大的破坏。

有些大型商业活动,大型企业剪彩、开办大型会议居然在遗产地举行。

灯光、音响、大规模的人流会对遗产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

香山、泰山等山地景区建造索道不但影响大自然的景观也因为建造索道而破坏大面积地形。

三、结合泰山谈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遗产分类新标准,让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一份新遗产-双遗产。

中国首批入遗唯一名山,文化与自然价值双高度在国际知名!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中华古代文明和信仰的象征!泰山,从一座山,到自然山,文化山,精神山!这是世界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这意味着中国泰山世界贡献了一种新的特殊遗产!同时泰山特殊的地形地貌也同样具有其重要的地质意义成为世界地质公园:1、反映了古老的地质年代信息,在泰山地质公园探测到了带有37.2亿年地球年龄信息的捕获晶,标志着在泰山地区下存在着相当古老的岩石,是世界最古地质区之2、是有特殊价值的岩石。

泰山地区的骒马提岩(科拉马提熔岩)目前中国唯一,世界也只有五六个国家有发现的地貌。

3、是反映了典型地质变化过程,泰山地区所有26亿年前的岩石都已经变质变形了,而26亿年以后形成的则变形很小,这表明在26亿年前,泰山地区发生了一次重要地质运动。

这次突变具有里程碑式的全球意义,与世界地质学界将太古宙和远古宙的分界定在26亿年设想划定方法不谋而合!泰山地区在30多亿年前太古时代经历剧烈的地壳抬升和沉降,在3000万年前形成了今天的泰山。

泰山地区的寒武纪片麻岩群是华北台地的基底,地层剖面出露齐全,化石丰富,保存完好。

泰山杂岩形成于太古代,有丰富的地壳运动遗迹,在地质方面有丰富的研究成果,设有著名的地质研究基地,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当黎明时分,游人站在岱顶举目远眺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

而天空的云朵,红紫交辉, 瞬息万变,漫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

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掀开了云幕,撩开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像一个飘荡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须臾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好一派壮观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人公然“在泰山上动土”,炸山劈峰,建了三条直插岱顶的索道,仅其中一条索道的上站就破坏了1.9万平方米的地形,这是泰山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破坏。

在中国,关于世界遗产的保护,专家学者的意见总是微不足道。

一条破坏严重的泰山索道,大批著名的院士、建筑师、教授、专家反对二十年,不仅不予理睬,反而扩大了五倍工程量。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类似“泰山现象”在我国的世界遗产区的不断蔓延,许多高山和低丘,都难逃被索道捆绑的厄运。

有座名山的管理人员在解放初只有七八个,后来因为索道和超载开发,现在已高达3000余人,再加上其家属便多达四五千人,仅他们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就够这座名山“消受”的了,何况他们还在核心区建了大量宾馆和商店。

归根结底是当地部门受到利益的驱使,最终将公益性的世界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加以错位开发,使世界遗产成了发展经济、开发旅游的响亮口号和目标,导致了开发后的“人满为患”和“屋满为患”。

许多遗产区的超容量接纳游人,是对生态环境超强度利用。

超载旅游遗害无穷。

由于登泰山的游客多以登上玉皇顶为目标,以看极顶日出为愿望,而岱顶目前的开发面积仅有0.6平方公里,所以这里常常人满为患,其结果是,造成岱顶地表植被严重受损,垃圾遍地,整体景观质量大大下降,恢复之难旷日持久。

在世界遗产的保护中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

在欧洲以及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世界遗产保护区内几乎见不到索道,即使有,也都远离遗产保护区。

其作用更不是运送游人,而是主要为一部分滑雪爱好者服务。

在德国,有一个近40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里面一条索道也没有,但外面却有八九条,目的主要是为那些滑雪爱好者提供方便。

在其自然保护区内不会出现现代化设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解决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发展的涉及到现代中国的许多问题,前进中的挑战也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去应对,我们应正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真调查研究和分析,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下提出几点建议:1、强化国家对遗产地工作的协调领导管理,国家要成立由相关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的协调领导机构,权威地指导各世界遗产地开展工作,并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和最终决策2、强化对遗产资源的严格管理和科学利用,在遗产地统一规划的指导下,注重对遗产地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等生态境域的保护3、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开发利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保护,将资源保护的公益性与资源本身所具有经济利用价值有机结合。

4、创造条件,把遗产资源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

除政策和管理措施外,当前急需加大筹措保护资金力度,以确保一些抢救性、恢复性的保护工程及适应旅游观光、科研等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落到实处。

中国世界遗产旅游保护和发展是个大课题,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诸多领域、诸多方面,影响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因素很多,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实际,不断探索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走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诚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现在确实还没有知识技能可以对世界遗产保护做出实质的贡献,无法对自然遗产地的开发提出合理的规划。

现在的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播者。

我们可以利用学到的保护知识传播给人民群众,告知给每一个游客如何文明出游,也教会他们更好地发觉和欣赏世界遗产的美。

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我们的想法和意见,通过我们作为世界遗产的欣赏者和世界遗产的保护者的角度,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

参考文献:《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人民网——中国的世界遗产)《图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刘珍强编著——中国人大)《泰山》(中国旅游出版社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