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答案
诗五首答案
诗五首答案第一篇:诗五首答案《诗五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饮酒(其五)》1、适中的“心远“一词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何作用?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岫、飞鸟入林的景象,请联系上下文,品析诗句的深层喻义。
5、下面对《饮酒》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
B、“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了这样一个辩证的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心境恬淡静谧。
C、“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用得极好,它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之意。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二)《行路难(其一)》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一句中用一连串的动作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谈谈你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中“黄河”“太行”“冰”“雪”的理解。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分别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诗人引用这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4、请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作简要赏析。
5、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时间发展的具体并渲染了特定的;二是烘托出诗人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的伟大胸襟蓄势。
2、诗的第一节(“八月秋高风怒号……下者飘转沉江坳”)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描绘?3、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 唐诗五首 知识梳理(附答案)
唐诗五首野望一、文学常识作者: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
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
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
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
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
写作背景:不久辞官还乡。
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
此诗应该就是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的时候。
二、翻译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三、注释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薄,迫近。
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
依:归依。
秋色:一作“春色”。
落晖:落日。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四、古诗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首联,景中含情,景中有人。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幅图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满是烟霞,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望,左右徘徊不已,心里默默“薄暮”交代时间,渲染气氛,“东皋”点明地点,“徙倚欲何依”表明心态,复杂抑郁。
这两句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却把作者的心绪交代的一清二楚,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
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
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
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
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衬托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
《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2 ?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幅层层树林尽染金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余晖的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将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
诗人身临其境,却不能像田园诗人那样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油然而生的是茫然假设失、孤独无依的情绪。
所以诗人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二、?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诗的前四句是叙仙人乘鹤的传说,写的是想象,是传说,是虚幻的;而后四句那么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所感,抒发个人情怀。
将神话与眼前事物巧妙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穿。
三、?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
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参考答案: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
“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
“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
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四、李白年轻时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送别?就写于他乘舟东下、出蜀入楚的途中。
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注意写景视角的转换,体会诗人心境的变化。
参考答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为写景句,是按从近及远的顺序描绘的。
从诗人笔下的水光山色,太空的奇异景象以及离乡惜别的情思中,能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细致观察和赞颂,体会到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青春勃发、积极进取的精神。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2.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把酒问青天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浓睡不消残酒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A. 春眠不觉晓B. 举头望明月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同是天涯沦落人答案:D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杜甫《望岳》B. 李白《庐山谣》C. 王维《终南山》D.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答案: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哪首词中的名句?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李白《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答案:《静夜思》通过描述夜晚宁静的月光和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月光如霜的清冷,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诗人抬头仰望明月时,心中涌起的乡愁。
2. 请简述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诗的内涵。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和朋友的深情厚意,即使相隔千里,也希望能与他们共享明月,寓意着无论距离多远,真挚的情感都能跨越空间的界限,共同感受美好时光。
四、论述题1. 请结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望岳》,分析两首诗在表达诗人情感和思想上的异同。
答案:《登鹳雀楼》和《望岳》都是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诗五首同步阅读pdf新版语文版【含答案】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②江枫:江边的枫树。 ③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④愁眠:船上的旅人怀着旅愁,难以入睡。 ⑤姑苏:即苏州。 ⑥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因唐初一个叫寒山的诗僧在这里住过而得名。
5
7.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
时的生活和心情。
8.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工整流畅,风韵天然,是深受后人
赞赏的名句。
参考答案 1.惜、爱、立。 【点拨】要抓住每句的动词。 2.甲诗:“小”处入手,细致入微。乙诗:“大”处着眼,境界开阔。
【点拨】甲诗写“小池”“小荷”,是从“小”处入手。而乙诗从“大”处着眼, 写“接天莲叶无穷碧”。 3.我喜欢《小池》这首诗,它描写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枝小 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情趣盎然的小池风物图,充满 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这首诗有几个 动词十分传神;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 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 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一个“才露”,一个“早立”, 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或:我喜欢《晓出净 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这首诗首句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西湖之美。
6.对下列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来日,灵旗空际看。
年漂泊的生活,今天又成了囚徒,同时表明自己要像楚人钟仪那样忠于故 国的意志。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 露出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
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诗词赏析题(附答案)
古诗词阅读(一)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和“”。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从修辞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2、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
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古诗词阅读(二)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2)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3)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感情强烈, 情景兼具, 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
B. 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 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 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 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 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 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 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保家卫国的感情。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友惊人句。
”两句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渔家傲》全篇写梦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作者想要借此梦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思呢?(一)答案:1、心远悠然2、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不是出自《静夜思》?A. 床前明月光B. 疑是地上霜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黄河”指的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淮河4.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中,“红豆”通常象征着什么?A. 爱情B. 友情C. 亲情D. 忠诚5.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A. 睡觉的床B. 窗前的桌子C. 古代的坐具D. 古代的躺椅二、填空题6. “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7. “________,夜泊牛渚怀古。
”(《夜泊牛渚怀古》)8. “________,万径人踪灭。
”(《江雪》)9. “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登高》)10. “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三、简答题11. 请简述《静夜思》中所表达的情感及其意象。
12. 描述《春晓》中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13. 请解释《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所蕴含的哲理。
14. 阐述《相思》中“红豆”的象征意义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15. 《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四、论述题16. 论述《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与“举头望明月”两句诗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17. 分析《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所体现的诗人对春天的感悟。
18. 探讨《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描绘的景象对读者心灵的影响。
19. 评述《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表达的壮阔景象与诗人的心境。
20. 论述《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所蕴含的自然美与生活哲理。
答案:1. D2. D3. B4. A5. C6. 月落乌啼霜满天7. 夜来风雨声8. 千山鸟飞绝9. 念天地之悠悠10. 竹外桃花三两枝11.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八上《诗词五首》课后题答案
四.《春望》与《月夜》都是杜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 杜甫困居长安期间。阅读、理解这两首诗,比较它们在 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月夜 杜甫
今夜郾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 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扩展视野,通过比较阅读,欣赏 杜甫同一时期的经典诗作,并学习对比阅读古诗的方法。
八年级上册
《诗词五首》
课后题答案
一.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轼这样评述:“因采 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 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 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前人的评价欣赏陶渊明诗作 中的关键词。提示学生注意“见”和“望”语意上的差别, 以及与全句、全诗意境的契合。
参考答案: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 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正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 片金光闪烁。肃杀的秋色里,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 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 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
三.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词分别 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查阅相关资料, 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
二.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
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雁门太守行》中表现 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前人的评价理解李贺诗作的 特点。提示学生首先抓住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如 “黑”“金”“燕脂”“紫”“红”等,同时要结合诗歌 所呈现的意境来描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素读”诗词,避免“知人 论世”蜕变为“以背景、生平解诗”,引导学生注意从内 部理解诗歌。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珍羞(xiū)金樽(zūn)宗悫(kè)B.投著(zhù)塘坳(ào)大庇(bǐ)C.突兀(wù)瀚海(hàn)挂罥(juàn)D.风掣(chè)狐裘(qiú)岑参(cēn)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正确的一项是()A.问君何能尔(你)欲辨已忘言(辨识)B.结庐在人境(庐山)直挂云帆济沧海(渡)C.多歧路,今安在(哪里)瀚海阑干百丈冰(沧海)D.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3.默写或理解性填空。
(1)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3)《饮酒》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5)《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
4.下列赏析《饮酒》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写飞鸟具有象征意义,用飞鸟飞向天路喻指自己出仕。
B.诗中表现农村的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生活。
C.诗中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优美和静穆,与诗人的心境契合。
D.诗中写飞鸟,喻指自己归隐,悟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5.下列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设宴为之饯行。
B.诗的前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变化,反映积极处世。
C.诗中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的苦闷,反映消极处世。
D.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6.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
《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边塞风光的,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前两句中,“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
“白草折”显出风来势猛。
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
“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生动地写出了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后两句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浪漫色彩。
二、《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结合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
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参考答案]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关系,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四、《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
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示例】《十五从军征》改写天子下诏征兵的那年,我才十五岁。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课后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课后题及答案一、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然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
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和主旨,把握两位诗人各自抒发的思想感情。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
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
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
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
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
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这两首诗在形式和写法上的异同,加深对诗的理解。
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都不拘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景物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同之处在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
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点到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
三、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五首古诗》阅读讲解和训练及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五首古诗》阅读讲解和训练及答案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的五首古诗阅读讲解和训练名家事迹文章要旨《观沧海》1.主旨:写作者登上碣石观赏沧海,2.特色: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先写所见的各种静态景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释题:左迁:古代以〝左〞为低一级,降级的意思,此指降职贬官.2.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同情.3.特色: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片〝愁心〞托付〝明月〞,安慰远去的朋友.感情真挚深沉,意境深远优美.《望岳》1.释题:岳:指东岳泰山.2.主旨:以登山所见来表达诗人敢于攀登,实现人生远大抱负的凌云壮志.3.特色:首联设问,以〝青未了〞写出了望泰山的感受,视野广阔.〝钟〞字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泰山的喜爱;〝割〞字传神地刻划出泰山奇异的特点——高.诗句工整,诗风凝练,意境深邃优美.《题破山寺后禅院》(换江南春杜牧)1.释题:破山寺:即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县.2.主旨:以游历来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闲情逸致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3.特色:语言质朴明净.清新淡雅,注重字词锤炼,〝悦〞.〝空〞两个动词使静景富于动态之美,富有生命力.全诗意境清悠隽永,浑然天成.《登飞来峰》1.释题:飞来峰:又名灵鹫峰,位于浙江杭州.2.主旨: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3.特色:叙事与议论相结合,语句浅显易懂却富含人生哲理.〝不畏〞.〝自缘〞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创作主旨与政治改革的决心.篇章导读《观沧海》美言佳句《观沧海》原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旨:既突出海的浩然气魄,也比喻作者驰骋中原,一统天下的宏图抱负.想象瑰丽.激荡人心,引发人无限的遐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名:我寄愁心与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句旨:委婉曲折地表达出作者的深情,言尽而意无穷.《题破山寺后禅院》原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句旨:诗意表面写后禅院的景致,渲染了其幽深静寂,却饱含至理玄机.《望岳》原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旨:登高才能望远,视野才能开阔.人站在山峰之上才能领略到不同景致,也寄寓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修辞讲堂比喻: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拟人:我寄愁心与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设问: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对偶: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岳》)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成语集锦有关〝人生哲理〞的成语1.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暗喻只有经历曲折才能获得成功.2. 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3. 枯木逢春:枯树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机.比喻经历挫折又获得生机.4. 豁然开朗: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比试殿堂一. 选择题1.选出下列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 )A.碣(ji__233;)石岱(da__236;)宗自缘星汉B.竦(sǒng)峙决眦(zh__236;) 万籁禅房C.澹澹(d__224;n)不畏曲径(jīng)愁(ch__243;u)心D.萧瑟(s__232;) 造(za__242;)化钟罄(q__236;ng)寂静2.下列诗句朗读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下列诗句运用了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水何澹淆,山岛竦峙.B.我寄愁心与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4.下列诗句没有体现诗人政治情怀的是(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B.我寄愁心与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二.填空题2.从格律诗分类来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 .其中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句.3.《望岳》全诗紧扣文题的字来写的,极度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因而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4.当玉树地震.西南旱灾发生时,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为抗灾救灾排队万难,众志成城,树立起重建家园的信心.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可说是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 ,.真实写照.这与杜甫《望岳》的 , .也有异曲同工之妙.5.〝真理源于实践〞, 相信大家都明白,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这正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所写的那样 , .三.简答题1.2.《登飞来峰》中的〝浮云〞暗指什么?联系作者生平与历史知识,谈谈它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四.发挥你的想象,将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扩写成散文.答案:一.1.选A.解析:B项眦应读(z__236;).C项径应读(j__236;ng)D项造应读(zha__242;).罄应为磬.2.选C.解析:A.东/临碣石应是东临/碣石.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应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应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选D.解析:A项没有修辞,B项是拟人,C项比喻.D是对偶. 4.选B.解析:A.C.D都与作者政治生涯有关,寄寓了作者内心的政治抱负.只有B表达的是对友人的牵挂与怀念. 二.2.(七言)绝句,我寄愁心与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3.望,高大雄伟,神奇秀丽.4.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三.2.〝浮云〞暗指各种困难.挫折与阻碍等.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他所推行的变法使北宋经济得以发展,可是也遭到权贵的反对.然而他并未放弃,决然实施下去.他的精神深受后人鼓舞,让我们明白做任何事都不要轻言放弃,而应迎难而上,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四.提示:从对事物观察的感知角度(视.听觉等),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构思,力求语言优美生动.。
13 《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4页]
13 《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参考答案:《野望》一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
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
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
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二、《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
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三、《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
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参考答案: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1. 诗题:秋日请根据题目写一首关于秋日的诗歌,并附上诗歌的意境解读。
答案:秋夜寒风起,星斗映长空。
黄叶漫天飞,枯草掩大地。
寂寞围身间,凄凉入心坎。
秋雨飘窗外,寒露滋骨髓。
凉意梦中觉,思绪随秋风。
往事似浮云,苍茫入夜空。
秋夜无声息,唯有思念绵。
意境解读: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题材,描绘了秋夜的凄凉与寂寞。
通过描绘风、叶、草等寓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思和思乡之情。
整首诗以冷峻的语言揭示了秋天的寒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2. 诗题:春梦请写一首描绘春天的诗歌,并附上诗歌的抒情解读。
答案:春日花开满地黄,桃花梨花似春梦。
蝶舞飞扬落花间,春风轻拂绿柳岸。
莺歌燕舞声声乐,花香鸟语人欢笑。
春天如梦醉人心,美丽的景色不可言。
抒情解读: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通过花开、蝶舞、莺歌等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喜悦和如梦般的美好。
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诗题:夜雨请以夜雨为题,写一首抒情诗,并附上诗歌的意境描述。
答案:夜雨悄悄落,打在窗纸上。
窗外一片黑,散落寒风噪。
淅沥雨声声,打在心头上。
思念似断线,滴划心间跃。
夜雨滂沱落,映破伤心窗。
感叹年华老,泪随雨更多。
无奈逝去梦,夜雨喧嚣过。
宁静心想静,雨丝纷纷落。
意境描述:这首诗以夜雨为题材,通过描写雨滴打在窗纸上的声音,衬托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诗人通过雨声与心情的交织,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的感慨和对一切的无奈。
整首诗给人一种寂静与忧伤的感觉。
4. 诗题:山水请以山水为题,写一首咏史诗,并附上诗歌的抒情解读。
答案:高山巍峨耸云天,清溪淌过青石间。
水潺潺,风翻滚,大自然真令人神往。
田野广阔绿如茵,山花鲜艳抢眼睛。
一禾一木皆妙趣,人间仙境真风景。
抒情解读:这首咏史诗描述了山水的壮美景色,通过描绘高山、清溪、绿野等元素,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壮丽。
诗歌的抒情之处在于将山水描绘成令人向往的仙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古代诗歌五首答案
古代诗歌五首答案03观沧海1、曹操政治家慷慨悲壮2、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观树木百草秋风洪波苍凉慷慨,悲壮激昂4、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5、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6、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7、互文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8、苍茫动荡巍峨茂盛汹涌9、D06次北固山下1、唐王湾2、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客路行舟4、潮平两岸阔5、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
6、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7、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8、D9、 D 10、A11、D 12、D《钱塘湖春行》【答案二】:1.《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乐天香山居士2.诗人行踪早春喜悦三四颈对偶3.D 4.C 5.①向阳的树②不够 6.D 8.C 10.行孤山寺白沙堤早春“行不足”。
《天净沙秋思》参考答案:1.小令曲牌名题目2.马致远元戏曲散曲关汉卿王实甫白朴秋思之祖3.枯藤老树西风昏鸦古道人家断肠人在天涯4.A5.B6.D《西江月》答案:19、1.夏夜(同时扣住“夏”和“夜”两个元素即可)闲适(或:淡泊、喜悦、欣慰、怡然自得)2.(1)乡村纳凉的人们(村民);(2)词人(作者)与同伴;(3)夜行人;(4)蛙儿们。
诗词五首答案
诗词五首答案饮酒(其五)【整体感知】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文本探究】结尾两句有什么深层含义?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诗的结构上,这两句非常重要。
它揭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也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中,让读者去体悟,去咀嚼。
春望【整体感知】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春望》的意思。
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
感世伤时,花也在流泪;怨恨别离,鸟也在啼叫,惊动人心。
战乱持续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文本探究】1.诗歌描写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雁门太守行【整体感知】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文本探究】“黑云压城城欲摧”为什么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呢?请分析一下这个句子。
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赤壁【整体感知】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唐代名诗五首》译文赏析及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唐代名诗五首》译文赏析及练习(含答案)本文档旨在提供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唐代名诗五首》的译文赏析和练题,每首诗附有答案。
诗一:《将进酒》译文赏析: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的情感。
诗中运用了盛酒和劝酒的手法,展现了诗人豪情万丈、不甘平庸的精神风貌。
练题:1. 诗中的“将进酒”是指什么?答案:将进酒是指举杯劝人一起喝酒。
2. 诗中“莫惜金缕衣”中的“金缕衣”意味着什么?答案:金缕衣是指华丽的衣裳,此处表示不再顾及名誉和地位的束缚。
诗二:《静夜思》译文赏析: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寂寞思索。
通过写景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练题:1.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是什么意象?答案:床前明月光暗示着静谧的夜晚和寂静的环境。
2. 诗中“独自下楼”中的“下楼”是指什么?答案:下楼是指诗人在夜晚离开房间,独自外出散步。
诗三:《登鹳雀楼》译文赏析: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后的壮美景色。
通过写景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练题:1. 诗中的“鹳雀楼”是何处?答案:鹳雀楼是指今天的山西省平遥县鹳雀楼。
2. 诗中“九万里风鹏正举”中的“九万里”是什么意思?答案:九万里表示高耸入云的鹳雀楼。
诗四:《望庐山瀑布》译文赏析:这首诗是杨万里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在庐山瀑布前的景色。
通过写景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练题:1. 诗中的“瀑布”象征着什么?答案:瀑布象征着作者对大自然壮美景色的赞美。
2. 诗中“夜来风雨声千里”中的“千里”是什么修辞手法?答案:千里是夸张手法,表示风雨声音的遥远和广泛。
诗五:《春夜喜雨》译文赏析: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春夜的雨水给大地带来的欣喜景象。
通过描写春天的雨水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练题:1. 诗中的“飘飘”一词是形容什么?答案:飘飘形容雨水从空中飘洒而下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五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饮酒(其五)》
1、适中的“心远“一词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何作用?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岫、飞鸟入林的景象,请联系上下文,品析诗句的深层喻义。
5、下面对《饮酒》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颂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
B、“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了这样一个辩证的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心境恬淡静谧。
C、“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用得极好,它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之意。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二)《行路难(其一)》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一句中用一连串的动作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谈谈你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中“黄河”“太行”“冰”“雪”的理解。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分别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诗人引用这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4、请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作简要赏析。
5、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时间发展的具体并渲染了特定的;二是烘托出诗人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2、诗的第一节(“八月秋高风怒号……下者飘转沉江坳”)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描绘?
3、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4、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诗人要表达的深沉含义。
5、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很理想?
6、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
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7、初三毕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有的在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有的在憧憬未来,畅谈人生。
这时,请你从中国古诗词中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合思想抱负诗(含词曲)句,作为临别赠言献给他们。
示例: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临别赠言:第①句:(离别情意)
第②句:(思想抱负)
(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
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
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这一画面,并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本诗中以奇特美妙的联想,新颖贴切的比喻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五)《己亥杂诗》
1、本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2、“浩荡离愁白日斜”句中的“离愁”应怎样理解?
3、本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最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这里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诗人常托物言志。
如龚自珍以“落红”自比,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写出几句具有这一特点的诗句。
6、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
C、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
附参考答案:
(一)《饮酒》1、心灵超脱尘世。
“诗眼”(关键)的作用。
2、置身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情操。
3、不好。
“见”表明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而“望”即有意远看,改成“望”,此篇神气索然。
4、鸟儿在空中经受了风雨严寒的折磨,倦而知还,作者以飞鸟自喻,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达他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5、B
(二)《行路难》1、内心难以排解的愁苦和无所适从之感。
2、黄河、太行喻指理想抱负,
冰雪,喻指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3、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的典故,二是引用了商朝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不久受到国君聘用的典故。
诗人用这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为了他虽遭权贵排挤,但总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一番事业。
4、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突出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自己愿望的信心。
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时间;氛围、气氛;暗淡愁惨(悲哀、悲凉、凄凉);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2、“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语,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
这样的描写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惨淡蓄势。
3、这是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4、诗人要的是解除广大“寒士”的这种痛苦,而不是他自己一个人。
只要千百万寒士实现大庇的愿望,解除痛苦,尽欢颜,自己甘心在破屋中受冻,死也瞑目,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忘我为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宽广的胸襟!5、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理想。
6、⑴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⑵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7、第①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第②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经》1、①雪花给树木披上了银装,仿佛突然间刮起了强劲的春风,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②作者写塞外早春,以春绘冬,新奇瑰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写奇寒难耐,不见凄凉悲愁,反透露着一种雄健浑厚的气息。
这是诗人高昂乐观精神的写照。
2、山路盘旋曲折,以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友人已去,诗人仍伫立远望。
表达了依依惜别无限惆怅的情感。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五)《己亥杂诗》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这里的“离愁”不是离家怀念亲人的凄苦之情,二是离别京城,离别自己的事业,离别自己赖以报国的岗位的那种悲苦心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
3、寄托了为培育人才以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情怀。
4、是说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春泥也要守护着新花。
这是飞花的独白,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运用比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惜献身化为春泥风险全部的力量。
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