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效应开关管好坏及极性判别方法
判断IGBT的方法
判断IGBT的方法1、判断极性首先将万用表拨在R×1KΩ挡,用万用表测量时,若某一极与其它两极阻值为无穷大,调换表笔后该极与其它两极的阻值仍为无穷大,则判断此极为栅极(G)。
其余两极再用万用表测量,若测得阻值为无穷大,调换表笔后测量阻值较小。
在测量阻值较小的一次中,则判断红表笔接的为集电极(C);黑表笔接的为发射极(E)。
2、判断好坏将万用表拨在R×10KΩ挡,用黑表笔接IGBT的集电极(C),红表笔接IGBT的发射极(E),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在零位。
用手指同时触及一下栅极(G)和集电极(C),这时IGBT被触发导通,万用表的指针摆向阻值较小的方向,并能站住指示在某一位置。
然后再用手指同时触及一下栅极(G)和发射极(E),这时IGBT被阻断,万用表的指针回零。
此时即可判断IGBT是好的。
3、任何指针式万用表皆可用于检测IGBT。
注意判断IGBT好坏时,一定要将万用表拨在R×10KΩ挡,因R×1KΩ挡以下各档万用表内部电池电压太低,检测好坏时不能使IGBT导通,而无法判断IGBT的好坏。
此方法同样也可以用于检测功率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的好坏。
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判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测判方法,笔者总结出四句口诀:“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准,动嘴巴。
”下面让我们逐句进行解释吧。
一、三颠倒,找基极大家知道,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
根据两个PN结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
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
由万用电表欧姆挡的等效电路可知,红表笔所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负极,黑表笔则连接着表内电池的正极。
假定我们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脚是什么电极。
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
场效应管的替换原则及好坏判断
场效应管的替换原则及好坏判断1.替换场效应管的过程中,需要确保管脚的编号和排列顺序一致,以免导致接线错误。
2.替换时需要注意场效应管的最大耗散功率和最大反向电压的要求。
如果被替换的场效应管的最大耗散功率和最大反向电压与新的场效应管不一致,可能引起过热损坏或者不正常工作。
3.替换时应注意场效应管的参数是否匹配。
参数包括漏源漏极漏漏参数、栅源极极电压、漏源饱和电压等。
4.替换时还应注意场效应管的工作频率范围及开关速度等特性是否与原场效应管一致,以确保替换后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1.观察外观:如果外观存在明显的损坏、破裂、焊接开裂等现象,那么场效应管很可能已经损坏。
2.使用多用表进行测试:使用多用表的二极管测试功能,将测试笔接触到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上,然后观察测试结果。
如果多用表没有显示正常的二极管特性(比如导通或者截止),则场效应管可能损坏。
3.静态工作点测试:通过测量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阻值,来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
正常工作的场效应管漏源电阻应当相对较大,而损坏的场效应管漏源电阻值可能会接近于0。
4.变化输入信号测试:通过在场效应管的栅极上给定不同的输入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
如果输出信号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者变化异常,可能是场效应管损坏。
5.温度测试:如果存在过热现象,比如场效应管表面感觉很热,那么很可能是由于管子内部故障导致的。
6.替换测试:将怀疑损坏的场效应管替换为一个正常工作的场效应管,然后观察替换后电路的性能变化。
如果性能恢复正常,那么可以确定原有的场效应管已经损坏。
总之,通过观察外观、使用测试工具和替换测试等方法,可以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
如果以上测试方法均指向场效应管存在损坏,那么即可确定场效应管需要更换。
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检测方法
三极管是由管芯(两个PN结)、三个电极和管壳组成,三个电极分别叫集电极c、发射极e和基极b,目前常见的三极管是硅平面管,又分PNP和NPN型两类。现在锗合金管已经少见了。
这里向大家介绍如何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三个管脚的简单方法。
1.找出基极,并判定管型(NPN或PNP)
对于PNP型三极管,C、E极分别为其内部两个PN结的正极,B极为它们共同的负极,而对于NPN型三极管而言,则正好相反:C、E极分别为两个PN结的负极,而B极则为它们共用的正极,根据PN结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特性就可以很方便的判断基极和管子的类型。具体方法如下:
将万用表拨在R×100或R×1K档上。红笔接触某一管脚,用黑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管脚,这样就可得到三组(每组两次)的读数,当其中一组二次测量都是几百欧的低阻值时,若公共管脚是红表笔,所接触的是基极,且三极管的管型为PNP型;若公共管脚是黑表笔,所接触的是也是基极,且三极管的管型为NPN型。
2.判别发射极和集电极
场管的代换原则(只适合主板)
场管代换只需大小相同,分清N沟道P沟道即可
功率大的可以代换率小的
技嘉主板的场管最好原值代换
场效应管的好坏判断
一、定性判断MOS型场效应管的好坏
如何测试判断场效应管好坏?
如何测试判断场效应管好坏?1、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把数字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用两表笔任意触碰场效应管的三只引脚,好的场效应管在量测的时候只应有一次有读数,而且数值在300--800左右,2、如果在最终测量结果中测的只有一次有读数,并且为0时须万用表短接场效应管的引脚,3、重新测量一次,若又测得一组为300--800左右读数时此管也为好管。
4、将万用表开到二极管档,用万用表的两个表笔量测D、S极和G、S极,看看两极之间的读数是不是很小,如果这个值在50以下,则可以判断为这个效应管已经被击穿场效应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又称场效应晶体管,是利用控制输入回路的电场效应来控制输出回路电流的一种半导体器件。
由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也称为单极型晶体管,[1]它属于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
主要有两种类型(junction FET—JFET)和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ET,简称MOS-FET)。
场效应管具有输入电阻高(10 7~10 15Ω)、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区域宽等优点,现已成为双极型晶体管和功率晶体管的强大竞争者。
与双极型晶体管相比,场效应管具有如下特点。
(1)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它通过V GS(栅源电压)来控制I D(漏极电流);(2)场效应管的控制输入端电流极小,因此它的输入电阻(10 7~10 12Ω)很大。
(3)它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因此它的温度稳定性较好;(4)它组成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系数要小于三极管组成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系数;(5)场效应管的抗辐射能力强;(6)由于它不存在杂乱运动的电子扩散引起的散粒噪声,所以噪声低。
场效应管工作原理用一句话说,就是“漏极-源极间流经沟道的ID,用以栅极与沟道间的pn结形成的反偏的栅极电压控制ID”。
更正确地说,ID流经通路的宽度,即沟道截面积,它是由pn结反偏的变化,产生耗尽层扩展变化控制的缘故。
场效应管的极性判别
场效应管的极性判别展开全文•场效应管(FET)以其高输入电阻、低噪、热稳定、便于集成的优点在电子电路以及大电流、大电压电路中应用十分普遍;正确使用、判别场效应管的管脚、极性十分必要;•同三极管一样,要熟练判别场效应管的管脚、极性必须先了解一下其结构、原理;•场效应管的管脚有栅极G、漏极D、源极S三个电极(双栅极管具有四个电极);•场效应管按结构分结型场效应管(JFET)、绝缘栅场效应管(MOS),绝缘栅场效应管又分增强型和耗尽型;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指的是pn结,绝缘栅场效应管的绝缘栅指的是栅极与源极、漏极之间有一层sio2绝缘层,它们之间没有导通连接关系。
•按导电沟道性质,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场效应管又分电子型(n)沟道、空穴型(p)沟道,这是场效应管导电的通道;•场效应管属于单极性晶体管,三极管属于双极性晶体管,也即前者仅仅由一种载流子导电,后者是由两种载流子导电;•场效应管属于压控型晶体管,通过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的变化,来改变沟道的导电能力;三极管属于电流控制型晶体管,通过电流的变化改变集电极电流大小。
•结型场效应管结构:结型场效应管结构、符号图•从结构上可以看出结型场效应管有以下特点:•1.漏极D和源极S之间的半导体类型是相同的,也即同是p型或n型半导体,它们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是相等的,并且阻值比较小;•2.栅极G连接半导体类型与漏极D、源极S连接的半导体类型总是不同的;•3.栅极G与漏极、源极之间有pn结,pn结的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结型场效应管工作原理:在栅极与源极上加上反向电压后,pn 结厚度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导电沟道的导电能力;•绝缘栅场效应管结构: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绝缘栅场效应管中的寄生二极管•增强型MOS管从结构上看•1.栅极G与漏极D、源极S之间相绝缘,它们之间的电阻无限大;•2.没有外加电压时漏极与源极之间不导通;•增强型NMOS管是以P型硅片作为基片(又称衬底),漏极连接的为N半导体,衬底与源极连在一起,故P型衬底与漏极N型半导体会形成二极管,称为寄生二极管;因此漏极和源极之间的反向电阻很小。
数字万用判断表场效应管和三极管
用万用表定性判断场效应管、三极管的好坏一、定性判断MOS型场效应管的好坏先用万用表R×10kΩ挡(内置有9V或15V电池),把负表笔(黑)接栅极(G),正表笔(红)接源极(S)。
给栅、源极之间充电,此时万用表指针有轻微偏转。
再改用万用表R×1Ω挡,将负表笔接漏极(D),正笔接源极(S),万用表指示值若为几欧姆,则说明场效应管是好的。
二、定性判断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将万用表拨至R×100档,红表笔任意接一个脚管,黑表笔则接另一个脚管,使第三脚悬空。
若发现表针有轻微摆动,就证明第三脚为栅极。
欲获得更明显的观察效果,还可利用人体靠近或者用手指触摸悬空脚,只要看到表针作大幅度偏转,即说明悬空脚是栅极,其余二脚分别是源极和漏极。
判断理由:JFET的输入电阻大于100MΩ,并且跨导很高,当栅极开路时空间电磁场很容易在栅极上感应出电压信号,使管子趋于截止,或趋于导通。
若将人体感应电压直接加在栅极上,由于输入干扰信号较强,上述现象会更加明显。
如表针向左侧大幅度偏转,就意味着管子趋于截止,漏-源极间电阻RDS增大,漏-源极间电流减小IDS。
反之,表针向右侧大幅度偏转,说明管子趋向导通,RDS↓,IDS↑。
但表针究竟向哪个方向偏转,应视感应电压的极性(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及管子的工作点而定。
注意事项:(1)试验表明,当两手与D、S极绝缘,只摸栅极时,表针一般向左偏转。
但是,如果两手分别接触D、S极,并且用手指摸住栅极时,有可能观察到表针向右偏转的情形。
其原因是人体几个部位和电阻对场效应管起到偏置作用,使之进入饱和区。
(2)也可以用舌尖舔住栅极,现象同上。
三、晶体三极管管脚判别三极管是由管芯(两个PN结)、三个电极和管壳组成,三个电极分别叫集电极c、发射极e和基极b,目前常见的三极管是硅平面管,又分PNP和NPN型两类。
现在锗合金管已经少见了。
这里向大家介绍如何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三个管脚的简单方法。
场效应管好坏测量方法
场效应管好坏测量方法场效应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调制和其他电路中。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场效应管进行好坏测量,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场效应管好坏测量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万用表来测试场效应管的好坏。
在测试前,需要将场效应管从电路中取下,并清洁引脚,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然后,将万用表调至二极管测试档位,分别用红表笔和黑表笔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观察表笔的指示情况。
如果表笔指示正常,说明场效应管工作正常;如果表笔不指示,说明场效应管可能损坏。
接着,再用表笔连接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进行同样的测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
除了使用万用表进行测试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示波器来测试场效应管的好坏。
示波器可以直观地显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场效应管好坏测试非常有帮助。
在测试时,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然后将输入信号连接到场效应管的栅极,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变化。
如果波形变化正常,说明场效应管工作正常;如果波形变化异常,说明场效应管可能存在问题。
通过示波器的测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
除了以上介绍的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试方法可以用来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比如使用专门的场效应管测试仪器进行测试。
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试。
总的来说,场效应管好坏的测量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试,以确保场效应管的正常工作。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为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些帮助。
测量MOS管好坏方法
一、用指针式万用表对场效应管进行判别(1)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根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可以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
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在R×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
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
因为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
也可以将万用表的黑表笔(红表笔也行)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去接触其余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
当出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近似相等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栅极,其余两电极分别为漏极和源极。
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说明是PN结的反向,即都是反向电阻,可以判定是N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小,说明是正向PN结,即是正向电阻,判定为P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
若不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调换黑、红表笔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直到判别出栅极为止。
(2)用测电阻法判别场效应管的好坏测电阻法是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栅极G1与栅极G2之间的电阻值同场效应管手册标明的电阻值是否相符去判别管的好坏。
具体方法: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测量源极S与漏极D之间的电阻,通常在几十欧到几千欧范围(在手册中可知,各种不同型号的管,其电阻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测得阻值大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内部接触不良;如果测得阻值是无穷大,可能是内部断极。
然后把万用表置于R×10k档,再测栅极G1与G2之间、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值,当测得其各项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管是正常的;若测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为通路,则说明管是坏的。
要注意,若两个栅极在管内断极,可用元件代换法进行检测。
(3)用感应信号输人法估测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具体方法:用万用表电阻的R×100档,红表笔接源极S,黑表笔接漏极D,给场效应管加上1.5V的电源电压,此时表针指示出的漏源极间的电阻值。
场效应管检测方法与经验
场效应管检测方法与经验场效应管检测方法与经验一、用指针式万用表对场效应管进行判别(1)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根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可以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
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在R×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
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
因为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
也可以将万用表的黑表笔(红表笔也行)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去接触其余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
当出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近似相等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栅极,其余两电极分别为漏极和源极。
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说明是PN结的反向,即都是反向电阻,可以判定是N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小,说明是正向PN结,即是正向电阻,判定为P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
若不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调换黑、红表笔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直到判别出栅极为止。
(2)用测电阻法判别场效应管的好坏测电阻法是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栅极G1与栅极G2之间的电阻值同场效应管手册标明的电阻值是否相符去判别管的好坏。
具体方法: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测量源极S与漏极D之间的电阻,通常在几十欧到几千欧范围(在手册中可知,各种不同型号的管,其电阻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测得阻值大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内部接触不良;如果测得阻值是无穷大,可能是内部断极。
然后把万用表置于R×10k档,再测栅极G1与G2之间、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值,当测得其各项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管是正常的;若测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为通路,则说明管是坏的。
要注意,若两个栅极在管内断极,可用元件代换法进行检测。
(3)用感应信号输人法估测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具体方法:用万用表电阻的R×100档,红表笔接源极S,黑表笔接漏极D,给场效应管加上1.5V的电源电压,此时表针指示出的漏源极间的电阻值。
用万用表定性判断场效应管、三极管的好坏场效应管的识别方法及.
用万用表定性判断场效应管、三极管的好坏一、定性判断MOS型场效应管的好坏先用万用表R×10kΩ挡(内置有9V或15V电池),把负表笔(黑)接栅极(G),正表笔(红)接源极(S)。
给栅、源极之间充电,此时万用表指针有轻微偏转。
再改用万用表R×1Ω挡,将负表笔接漏极(D),正笔接源极(S),万用表指示值若为几欧姆,则说明场效应管是好的。
二、定性判断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将万用表拨至R×100档,红表笔任意接一个脚管,黑表笔则接另一个脚管,使第三脚悬空。
若发现表针有轻微摆动,就证明第三脚为栅极。
欲获得更明显的观察效果,还可利用人体靠近或者用手指触摸悬空脚,只要看到表针作大幅度偏转,即说明悬空脚是栅极,其余二脚分别是源极和漏极。
判断理由:JFET的输入电阻大于100MΩ,并且跨导很高,当栅极开路时空间电磁场很容易在栅极上感应出电压信号,使管子趋于截止,或趋于导通。
若将人体感应电压直接加在栅极上,由于输入干扰信号较强,上述现象会更加明显。
如表针向左侧大幅度偏转,就意味着管子趋于截止,漏-源极间电阻RDS增大,漏-源极间电流减小IDS。
反之,表针向右侧大幅度偏转,说明管子趋向导通,RDS↓,IDS↑。
但表针究竟向哪个方向偏转,应视感应电压的极性(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及管子的工作点而定。
注意事项:(1)试验表明,当两手与D、S极绝缘,只摸栅极时,表针一般向左偏转。
但是,如果两手分别接触D、S极,并且用手指摸住栅极时,有可能观察到表针向右偏转的情形。
其原因是人体几个部位和电阻对场效应管起到偏置作用,使之进入饱和区。
(2)也可以用舌尖舔住栅极,现象同上。
三、晶体三极管管脚判别三极管是由管芯(两个PN结)、三个电极和管壳组成,三个电极分别叫集电极c、发射极e和基极b,目前常见的三极管是硅平面管,又分PNP和NPN型两类。
现在锗合金管已经少见了。
这里向大家介绍如何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三个管脚的简单方法。
场效应管的特点,及管脚极性、好坏的判别
场效应管的特点,及管脚极性、好坏的判别场效应管与三极管相似,但两者的控制特性却截然不同,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通过控制基极电流达到控制集电极电流或发射极电流的目的,即需要信号源提供一定的电流才能工作,因此,它的输入电阻较低,场应管则是电压控制元件,它的输出电流决定于输入电压的大小,基本上不需要信号源提供电流,所以,它的输入阻抗很高,此外,场效应管还具有开关速度快、高频特性好、热稳定性好,功率增益大、噪声小等优点,因此,在手机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场效应管分为普通场效应管和组合场效应管,外观结构和普通三极管及组合三极管相似,维修和代换时应注意区分。
场效应管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两种类型,其中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在手机中应用最多。
手机使用的金属氧化物功率场效应管,多数采用N沟道场效应管,个别则采用了P沟道场效应管,检修时应加以区分。
1.结型场效管的判别将万用表置于RXlk档,用黑表笔接触假定为栅极G管脚,然后用红表笔分别接触另两个管脚。
若阻值均比较小(约5'--10欧),再将红、黑表笔交换测量一次。
如阻值均很大,属N沟道管,且黑表接触的管脚为栅极G,说明原先的假定是正确的。
同样也可以判别出P沟道的结型场效应管。
2.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的判别(1)栅极G的判定用万用表Rxl00挡,测量功率场效应管任意两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其中一次测量中两引脚电阻值为数百欧姆,这时两表笔所接的引脚是D极与S极,则另一引脚未接表笔为G极。
(2)漏极D、源极S及类型的判定用万用表RxlokD,挡测量D极与S极之间正、反向电阻值,正向电阻值约为0.2x10kfl,反向电阻值在(5—∞)x10kfl。
在测反向电阻时,红表笔所接引脚不变,黑表笔脱离所接引脚后,与G极触碰一下,然后黑表笔去接原引脚,此时会出现两种可能:若万用表读数由原来较大阻值变为零,则此时红表笔所接为S极,黑表笔所接为D极。
场效应管检测方法
场效应管检测方法一、用指针式万用表对场效应管进行判别(1)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根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可以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
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在R×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
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
因为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
也可以将万用表的黑表笔(红表笔也行)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去接触其余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
当出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近似相等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栅极,其余两电极分别为漏极和源极。
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说明是PN结的反向,即都是反向电阻,可以判定是N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小,说明是正向PN结,即是正向电阻,判定为P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
若不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调换黑、红表笔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直到判别出栅极为止。
(2)用测电阻法判别场效应管的好坏测电阻法是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栅极G1与栅极G2之间的电阻值同场效应管手册标明的电阻值是否相符去判别管的好坏。
具体方法: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测量源极S与漏极D之间的电阻,通常在几十欧到几千欧范围(在手册中可知,各种不同型号的管,其电阻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测得阻值大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内部接触不良;如果测得阻值是无穷大,可能是内部断极。
然后把万用表置于R×10k档,再测栅极G1与G2之间、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值,当测得其各项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管是正常的;若测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为通路,则说明管是坏的。
要注意,若两个栅极在管内断极,可用元件代换法进行检测。
(3)用感应信号输人法估测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具体方法:用万用表电阻的R×100档,红表笔接源极S,黑表笔接漏极D,给场效应管加上1.5V的电源电压,此时表针指示出的漏源极间的电阻值。
测量MOS管好坏方法
一、用指针式万用表对场效应管进行判别(1)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根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可以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
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在R×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
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
因为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
也可以将万用表的黑表笔(红表笔也行)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去接触其余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
当出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近似相等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栅极,其余两电极分别为漏极和源极。
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说明是PN结的反向,即都是反向电阻,可以判定是N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小,说明是正向PN结,即是正向电阻,判定为P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
若不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调换黑、红表笔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直到判别出栅极为止。
(2)用测电阻法判别场效应管的好坏测电阻法是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栅极G1与栅极G2之间的电阻值同场效应管手册标明的电阻值是否相符去判别管的好坏。
具体方法: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测量源极S与漏极D之间的电阻,通常在几十欧到几千欧范围(在手册中可知,各种不同型号的管,其电阻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测得阻值大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内部接触不良;如果测得阻值是无穷大,可能是内部断极。
然后把万用表置于R×10k档,再测栅极G1与G2之间、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值,当测得其各项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管是正常的;若测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为通路,则说明管是坏的。
要注意,若两个栅极在管内断极,可用元件代换法进行检测。
(3)用感应信号输人法估测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具体方法:用万用表电阻的R×100档,红表笔接源极S,黑表笔接漏极D,给场效应管加上1.5V的电源电压,此时表针指示出的漏源极间的电阻值。
(整理)fn图解教程之 MOS(场效应管)的极性辨别工作原理好坏判断
导通电压应该是红表笔接G,黑表笔接S,然后红表笔再去接D极才是可以让NMOS管导通啊!数字万用表是红表笔是正极,黑表笔是负极。
在MOS管中是DS之间并联了一个二极管,而且这个二极管极性N管和P管正好相反,检测场效应管极性主要靠的就是这个。
!NMOS 管是GS>0,DS>0.图解教程之 MOS(场效应管)的极性辨别、工作原理、好坏的判断本帖最后由 yzx 于 2009-3-22 08:05 PM 编辑这个是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的原理图示,注意看,DS之间并联了一个二极管,而且这个二极管极性N管和P管正好相反检测场效应管极性主要靠的就是这个几种常见的场效应管封装管脚图:首先认清楚DS两个极SO8:SO8-Dual:TO220:TO252: PowerPak-SO8LFPAK-SO8TSSOP8:SOT-23:先用一个SO8的MOS做示范,因为123脚都是S,5678脚都是D,所以可以任意选择测试管脚把万用表设置到二极管档红黑表笔任意接D和S,如果没有读数,则交换表笔就有读数了此时红S,黑D交换表笔黑S,红D此时无穷大根据图一中二极管方向可以确定此管为N管但要排除有可能是三极管干扰只要用万用表测一下G极(4脚)对任何脚都没有读数,用电阻档量也是无穷大阻值即可确定这是一个NMOS,并非三极管下一步再确定这个NMOS是否工作正常黑笔S红笔G,此时无穷大,并且测试电压已经提供了MOS的导通电压此时重做第2步,黑S,红D,发现什么了?读数变成0,也就是MOS导通了总结一下,Nmos相当于一个对地的电子开关,下图黄圈就是NMOS当G极相对S极有正电压的时候(比如把G接到VCC,因为S已经接地了)或是在GS之间加一个电池,负极S正级G开关导通,灯亮当G极相对S极电压为0或是负电压(比如把G接地),开关断开,灯灭比三极管简单吧!会用MOS以后我根本不再用三极管了MOS导通可以近似认为开关,因为导通电阻非常小,都在毫欧级别,甚至小于普通开关控制这个开关打开或关闭也不需要很多能量,只需一个电压即可,三极管则是要一个电流所以CMOS器件耗电远小于TTL器件再测试一个PMOS吧,SOT23的红黑表笔任意接D和S,如果没有读数,则交换表笔就有读数了此时黑S,红D交换表笔红S,黑D此时无穷大根据图一中二极管方向可以确定此管为P管红笔S黑笔G,此时无穷大,并且测试电压已经提供了MOS的导通电压此时重做第2步,红S,黑D,发现什么了?读数小于第一次测试的0.56V,也就是MOS导通了,只是这个MOS导通电阻有点大总结一下,Pmos相当于一个对正极的电子开关,下图黄圈就是PMOS当G极相对S极有反电压的时候(比如S接正级,G接负极)或是在GS之间加一个电池,正极S负级G开关导通,灯亮当G极相对S极电压为0或是正电压(比如把G接正级),开关断开,灯灭再测个To220的Nmos1:交换表笔测SD直到有度数,红S黑D2:交换表笔再测SD无读数,黑S红D3:黑笔不动还是S 红笔测G,无读数,但已充电导通4:黑笔不懂还是S 红笔再测D,已经导通,呈短路状000或是读数明显小于第二次所得读数Pmos的话,红变黑,黑变红,步骤和上面完全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效应开关管好坏及极性判别方法
2007-09-24 21:16:56|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场效应开关管好坏及极性判别方法!判断场效应开关管好坏的方法是:将万用表电阻档量程拨至R×1k档,用黑表笔接D极,红表笔接S极,用手同时触及一下G、D极,场效应开关管应呈瞬时导通状态,即表针摆向阻值较小的位置;再用手触及一下G、S极,场效应开关管应无反应,即表针在回零位置不动;此时即可判断该场效应开关管为好管。
场效应开关管的极性判别方法是:将万用表电阻档量程拨至R×1k档,分别测量三个管脚之间的电阻,若某脚与其他两只引脚之间的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并且交换表笔后再测仍为无穷大,则此脚为G极,其他两脚为S极和D极;然后用万用表测S极与D极间的电阻一次,交换两表笔后再测一次,其中阻值较低的一次,黑表笔接的是S极,红表笔接的是D极
关于《IRF NMOS场效应管管脚的辨识方法》的补充说明
关于《IRF NMOS场效应管管脚的辨识方法》的补充说明原文(略加了修饰):IRF540是NMOS场效应管,中间和散热片相通的是D极,另外两个自然是S和G了。
将S和G 其中之一与D相连,串一数十欧电阻接至+12V电源+极,另一极接+12V电源-极,有电流的话,则前者为G,后者为S;否则相反。
唯一的假设:管子未坏。
如果你的指针万用表有X10K档(6~15V电池供电),则无须+12V电源。
其黑表笔就是表内电源的+极。
用它可以代替上述的电源+电阻+电流表。
只需要记住表针摆动(也就是通常说的有电阻)就是有电流;表针摆动越多(电阻越小)电流就越大。
补充说明:一点没错,场效应管确实是电压控制器件。
但是为什么要在G极接电阻呢?上面提到的加电阻云云,只是为了测试安全的需要。
以上测试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G和D直接相连,在G、D和S之间加的电压,当G-S之间的控制电压(在这里也就是D-S之间电压)大于NMOS管的导通门限控制电压时,NMOS管的D-S极将有电流出现。
把G和D直接相连是为了共用同一组电源。
如果连起来的时S和D,电压将加在S-D和G之间,显然,G和S之间未击穿时,S-D和G之间是不会有电流的。
顺便说一下,IRF系列MOS管的G和S间的击穿电压一般可达到
+/-20V,测试中加6-15V的电压是不会击穿损坏的。
加电阻的目的是:限制最大电流,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管子。
因为测试中一般不可能加散热片,电流大了很容易损坏管子。
显然,用万用表测试时是不需要电阻的,表的内阻即可起到相同的作用。
要得到大的电流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加大控制电压。
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相当于一个电压控制的电流源。
当控制电压大于导通门限电压后,控制电压越大,则可能的D极电流就越大。
说“可能”的原因时,还必须要加上足够的D极电压。
当然,这时候就要考虑散热问题了。
一般地,G-S间的控制电压大于4V,就会有ID漏极电流。
控制电压越大,漏极电流越大。
当G-S间的控制电压达到10V,ID漏极电流即可达到手册规定的最大值。
也就是,当G-S间的控制电压达到10V时,该MOS管的导通情况已经基本上达到最好了。
加大控制电压也是有限度的。
当
G-S间的控制电压达到10V后,此时G-S间的控制电压继续增大,只能使导通情况略有改善,而无大的变化。
兼顾考虑到G-S的击穿电压(一般为+/-20V,控制电压超过此限管子
就会损坏),控制电压通常不超过+/-12V,这样比较安全。
附记:这篇文章本来是回复一位网友的,写完了,觉得贴在新手园地比较好一点,所以,就到这里了。
以下是关于《IRF NMOS场效应管管脚的辨识方法》的补充说明相关回复
这实际上也就是电源的负载能力(也就是功率容量)问题。
一个10V100mA的电源和一个同样是10V但是能输出1A的电源显然并不一样。
在理论上,这代表着不同的电源内阻(或等效内阻,整个输出电流范围内)。
不知道您开始在DS间加的是什么电源(不会是万用表吧?),以至于得不到大电流(如果是万用表,那么是正常的,它的等效内阻太大了,电池也不可能有很大的输出电流即输出功率)。
但无论如何,DS间的电压必须在电路接通时从DS两极之间测量,而不是您所加的电源的开路电压。
有一问题想讨论今天我买了新的irf540,在GS加上可调电压,在DS加上7v电压。
结果还是得不到大电流(几毫安左右),我怀疑是电源功率不够。
换成一个10v,1a的变压器后,在DS加上5v电压时既可以得到3A左右的电流。
因此我认为电源的功率对形成DS之间的大电流也有关联,不知这个看法对否?请lotusmm兄指正!
在GS间不加任何电阻加上10v电压,然后在DS端加上6v-10v的电压,用数字万用表串入测电流,发现没有电流产生。
这是不正常的。
可能的原因:1、GS间的10V电压加反了。
2、加在DS的电源由于电流过大,进入保护状态或者保险烧坏了。
GS间加10v电压,DS端加10v电压,产生的电流可能有几十甚至上百安培。
小心烧坏管子。
〉怀疑片子坏了。
可是按照您一开始说的方案则电阻上有电流产生,不过在GS端测电压只有4v(DS 端电压也是4v),电阻用的八○欧姆,电阻发热厉害,电流经测有1,200mA。
很正常。
是应该烧得厉害
调整稳压反馈电路中的电阻.TL494和3525都是1脚,注意,调整电压反馈到1脚的电阻,最好不要调1脚到地的电阻,一般PC电源那里都有个小微调,调那个微调,调到14V多就可以给蓄电池冲电了,如果调到最大也没14V,就要换那个微调,换个大点的,接上万用表,调到14.4V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