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修辞学构成论的角度看翻译效力_梁林歆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精)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摘要: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在对文本的诠释过程中起主体性作用。
在此,接受美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接受角度看,译者翻译的只是他头脑中的文本,即是译者和文本对话、达到视域融合的结果。
译者对文本未定因素和空白的具体化,是语符—意象化中译者再创造的根源。
另外,译者不同于普通读者,他必须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此时译语文本的隐含读者作用于译者语言符号的选择。
意象—语符化过程实际上是译者创造性运用译语的过程。
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译者主体创造性一、引言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翻译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表达和校对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
译者的主体创造性表现在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译者作为翻译实践中的主体因素,连接着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理解:一种是传统译论中所当作负面因素论述的“主观介入”,要求译者要服务好原作者,又要服务好读者;一种是比较文学所涵盖的译者“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提出来的,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
这两种理解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他们都不曾解释译者再创造的发生发展过程。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译者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再创造的两个阶段进行了探讨,来说明创造性是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二、接受美学简介接受美学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联邦德国,其主要理论代表是尧斯(Jauss)与伊瑟尔(Iser)。
尧斯是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其著作《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首次全面地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建立起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视角下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范文
《接受美学视角下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接受美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文艺理论,其核心理念是重视读者的参与与解读。
在这一视角下,翻译过程被看作是译者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原作进行解读和再创作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对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二、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在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下,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选择性。
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不同的译者对于同一原作的理解和解读可能会有所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译文。
因此,译者的主体性对于翻译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1. 文化背景差异文化背景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和解读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背景会对其理解和解读原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 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译者的基本素质,也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关键因素。
译者的语言能力决定了其对于原作的理解程度,而表达能力则决定了其将理解转化为译文的质量。
因此,译者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 翻译目的与受众翻译目的和受众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受众会对译文产生不同的要求,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例如,对于商业翻译,译者需要更多地考虑受众的需求和市场效果,而对于文学翻译,则需要更多地关注原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性。
4. 原文的文本类型与风格原文的文本类型与风格也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本类型和风格需要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和风格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改写理论视角下解读林译小说
改写理论视角下解读林译小说张洁【摘要】林纾是我国晚清时期的翻译奇才,他的作品典雅流畅,风行一时。
由于他的翻译小说中存在大量省略、增添、删节,常被翻译界指责为“不忠实”。
本文从翻译学文化操控派代表人物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林纾所处的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分析了影响他翻译思想和策略的因素,探究了林纾在中国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诗学观等因素影响下对西方文学进行改写并取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Lin Shu was a wizard at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was renowned for the elegance and fluency of his translations. However, some critics often accuse his works of infidelity owing to vast omission, addition and abridgement. Based on Lefevere' s rewriting theo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impacted on Lin' 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and explores the deep-seated reasons for his successful rewriting of Westem litera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temporary social ideology and poetics.【期刊名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30)005【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林纾;勒菲维尔;改写理论;意识形态;诗学观【作者】张洁【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林纾(1852—1924)是中国近代文学史和翻译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究竟翻译了多少作品,至今仍无定论,郑振铎说“成书的共有一百五十六种;其中有一百三十二种是已经出版的”(郑振铎,2009),其他还有说“多达二百零六种”[1]。
《接受美学视角下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范文
《接受美学视角下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强调读者的角色及其在理解文本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译者作为特殊读者群体,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译者的翻译过程和结果。
二、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译者主体性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和接受的桥梁。
因此,译者的角色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要理解原作者的表达意图,另一方面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
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三、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一)文化背景差异文化背景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产生差异,进而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表达方式。
例如,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或表达方式,译者需要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进行理解和翻译。
(二)语言能力与翻译技巧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直接影响到其翻译的准确性、流畅度和自然度。
一名优秀的译者应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和丰富的翻译技巧,以便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意图。
(三)读者接受度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译者的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还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接受度。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等因素,以便使译文更易于被读者接受和理解。
(四)文本类型与风格文本的类型和风格也会对译者的主体性产生影响。
不同类型的文本(如小说、散文、诗歌等)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这要求译者具备灵活的翻译策略和适应不同文本风格的能力。
此外,文本的写作风格也会影响译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五)时代背景与意识形态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也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同一件事物的认知和看法可能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到译者的理解和翻译方式。
从接受美学看译者的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因素
读者的重要性
生成。
它研究读者对 作品的理解、 反应和接受, 以及这些因素 如何影响作品 的意义和价值。
接受美学认为 作品的意义是 在读者的阅读 过程中生成的, 而不是预先确
定的。
它强调文本的 开放性、读者 的主动性和作 品意义的多元
性。
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
读者中心: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生成。 期待视野:读者在阅读作品前,已经具有一种先前的知识结构和心理图式,这种结构和 图式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和感受。
文化传递:保留原 文的文化内涵,传 递给目标读者
创新性:在忠实原 文的基础上,进行 适当的语言创新和 修辞手法运用
审美再现的案例分析
译者的翻译风格和语言运用 译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 译者的翻译目的和读者群体 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发挥
结论
从接受美学看译者文学翻译的意义与价值
接受美学为译者 提供了新的视角, 使译者更加关注 读者的需求和反 应。
译者如何满足读者的审美期待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注重 语言的优美和流畅,以提升 读者的阅读体验
译者可以通过对原作进行适 当的改编或注释,来满足读
者的审美期待
译者应充分了解目标读者的 审美偏好和文化背景
译者应关注读者的反馈,不 断调整翻译策略,以满足读
者的需求
文学翻译中的文本解读与重构
文本解读的方法与技巧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作者:林柯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22期摘要: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在对文本的诠释过程中起主体性作用。
在此,接受美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接受角度看,译者翻译的只是他头脑中的文本,即是译者和文本对话、达到视域融合的结果。
译者对文本未定因素和空白的具体化,是语符—意象化中译者再创造的根源。
另外,译者不同于普通读者,他必须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此时译语文本的隐含读者作用于译者语言符号的选择。
意象—语符化过程实际上是译者创造性运用译语的过程。
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译者主体创造性一、引言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翻译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表达和校对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
译者的主体创造性表现在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译者作为翻译实践中的主体因素,连接着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理解:一种是传统译论中所当作负面因素论述的“主观介入”,要求译者要服务好原作者,又要服务好读者;一种是比较文学所涵盖的译者“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提出来的,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
这两种理解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他们都不曾解释译者再创造的发生发展过程。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译者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再创造的两个阶段进行了探讨,来说明创造性是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二、接受美学简介接受美学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联邦德国,其主要理论代表是尧斯(Jauss)与伊瑟尔(Iser)。
尧斯是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其著作《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首次全面地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建立起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散文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散文《匆匆》英译本为例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散文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散文《匆匆》英译本为例康宁【摘要】接受美学侧重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因此凸显了读者主体性对实现文学作品历史本质的重要性.将接受美学用于指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可以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散文《匆匆》两荚译本为例,探讨译者在翻译中如何关注读者的审美需求,从两完善对散文翻译的研究.【期刊名称】《宁波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6)001【总页数】4页(P54-56,100)【关键词】接受美学;读者;译者主体性;散文翻译【作者】康宁【作者单位】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河北张家口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接受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
1967年,姚斯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研究文学史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
其中,他深刻地指出,迄今为止的文学研究一直局限在文学的创作和作品的表现的封闭圈子里,使文学丧失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维面,这就是文学的接受之维。
伊瑟尔借鉴现象学与美学中的文本图示的未定性概念指出任何作品都存在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因此作品的文本意义需要通过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创造才能实现。
接受美学的基本概念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取自解释学的基本思路,主要是指接受主体对文本创作的预期结构。
读者的既定期待视野与新作品之间是存在审美距离的。
预先存在的熟悉的经验是否能够进入新视野的而完成“视野间的变化”决定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也就是说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距离越小,越容易产生“视野融合”,该作品也就越容易被读者接受;如果差距越大,那么读者原先的期待视野就被打破,且只有在不断开阔视野后才能接受和适应作品。
期待视野是在作者、作品、读者的历史链条中形成的。
跨语境的他述论《浮生六记》英译者格雷厄姆·桑德斯的阐释学翻译观
外 语 教 育 研 究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 ResearchVol. 8 No.3Jul. 2020第8卷第3期2020年7月跨语境的他述:论《浮生六记》英译者格雷厄姆·桑德斯的阐释学翻译观梁林歆(华中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74)摘 要: 理解即翻译,而真正的理解是做出符合原作内涵和外延的创造性的新阐释。
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出发,对加拿大学者格雷厄姆·桑德斯英译中国古典文学《浮生六记》的“阐释运作”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桑德斯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着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的阐释学翻译观,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作的内涵和外延意义。
关键词:《浮生六记》;格雷厄姆·桑德斯;阐释学翻译观【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古典文学《浮生六记》译介研究:从‘译有所为’到‘传受致效’”(项目编号:18YJC740045)。
【作者简介】梁林歆,男,副研究员,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学。
0. 引言素有“小红楼梦”之称的《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于1808年所著的自传体散文,作品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涵盖婚姻生活、家庭变故、闲情逸趣、山水游记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得风气之先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之作”(张蕊青,2003:218)。
该作品以其文本的开放性与召唤性在历经20世纪三个翻译版本(即1939年林语堂译本,1960年雪莉·布莱克译本,1983年白伦和江素惠译本)后,于21世纪又迎来了第四个翻译版本,即加拿大学者格雷厄姆·桑德斯于2011年在哈克特出版公司(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出版的译本Six Records of A Life Adrift 。
虽然已有三个译本,但桑德斯明确指出此次翻译的目的为“纠正前译错误,提供扩展的注释,将沈复的详尽叙述用口语和流畅的英语表达出来”(Sanders, 2011: vi )。
从接受美学角度谈古诗英译中的创造性
从接受美学角度谈古诗英译中的创造性摘要】接受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读者在对文本的阐释中起主体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作为读者发挥创造性想象去理解原文,然后才能根据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创造性地翻译。
由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和两种文化的之间的差异,翻译过程中译者创造性的发挥是必然的。
【关键词】古诗英译,接受美学,创造性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1-039-02一、研究背景如何翻译古诗,传达诗中的文化现象并使之容易被英语读者接受,成为古诗译者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古诗的不可译曾一度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但是接受美学的诞生为古诗翻译找到了出路。
本文以接受美学为视角,研究创造性翻译古诗的可行性和主要策略。
1.古诗的独特性及诗歌的可译与不可译波兰文学家英伽登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指出文学文本的内容和意义分为五个层面:音乐层,结构层,意义单位,描写物以及玄学特征。
(Ingarden, 1973:30)下面,本文试从这五个层面来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
1)独特的韵律。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四个音调形成平仄押韵,使古诗达到了悦耳的音乐效果。
其次,古诗有严格的尾韵,且善用叠韵。
2)独特的形式。
与英诗相比汉语古诗在形式上很独特,这首先体现在它固定的行数和字数。
其次,古诗尚对仗。
3)独特的意象建构。
古诗中常常将意象并置,中间省去逻辑关联词语,或将主要意象跳跃式地组合,或省去次要意象和细枝末节,这样就在意象之间形成了大片空白。
4)语义模糊。
由于特殊的句法结构和深远的意象,古诗在意义上一定是模糊的或多义的,一首诗可以以几种方式被理解。
5)玄妙特征。
隋朝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谈到诗歌的玄妙时说: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境外之境。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古诗中的这种玄妙特征与古代诗人追求主观冥想的佛教和道教思想密切相关。
正是由于古诗的独特性和语言文化差异,古诗的可译与不可译便成了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
林译小说:接受美学视角的解读与启示
在传统 的规定性的翻译研究 中, 纾的翻译是不 林
入流的 , 始终与“ ”“ 忠 实” 系在一 起。林纾 的 讹 、不 联 翻译 , 在傅斯年的眼里 , 是“ 那 最下流 的” ]在茅盾 心 [, 1 中, 那是“ 歪译” ] 。然而 , 就是这样“ 下流” 歪译” 的“ 却
正 中时代 的“ 下怀”一 时“ 阳纸 贵 , , 洛 风行海 内外”赢 ,
中 国矿 业 大 学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21 0 0年 第 3 期
J unl f iaUnv ri f nn o ra o n ies yo ig& Teh oo yS c l c n e) Ch t Mi c n lg ( oi i cs aS e 21 0 0年 9月
中图 分 类 号 : 0 6 1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 1 5 2 1 ) 30 3 — 1 0 — 0 X( 0 o 0 — 1 64
一
、
引言
文本与读 者“ 视野融合” , 时 就能被很好地接受 ; 反之 ,
则难 。期待 视野是作 为一 种读者 的“ 理解” 前 或理解 的“ 前结构” 而存 在 的, 由诸多个 体与社 会、 是 主观 与
林 译 小 说 : 受 美学 视 角 的解 读 与 启示 接
文 月娥
( 南科 技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南 湘 潭 湖 湖 410) 12 1
摘 要 :接 受 美 学 给翻 译 研 究 带 来 了一 个 新 的研 究视 角—— 译 文 读 者 接 受之 维 。从 接 受 美 学 来 看 , 译 小 林
研究 领 域 兴 起 的一 种 新 的方 法 论 。在 接 受 美 学 中 , 期
《接受美学视角下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范文
《接受美学视角下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接受美学是当代文学与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其以读者为中心,着重于作品在读者中的接受过程及其意义解读。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对原文的解读者,更是目标文本的创造者。
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关键因素。
二、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对原文的理解、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在翻译中对于语言文化等差异的处理等方面。
译者的主观判断、理解和创造力等元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效果。
因此,分析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1. 文化背景差异文化背景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译者在理解和翻译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
例如,某些文化中的象征性表达或习惯用语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没有对应的含义或理解。
因此,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意图。
2. 读者接受度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主体地位,认为读者的接受程度直接决定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度。
译者的语言选择、表达方式等都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进行调整,以使翻译更加贴近读者的需求和期望。
3. 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择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体现。
不同的翻译策略会对翻译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直译和意译是两种常见的翻译策略。
直译更注重保持原文的形式和结构,而意译则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
在选择翻译策略时,译者需要综合考虑原文的语境、目标读者的需求以及语言文化等因素。
4. 译者的专业素养译者的专业素养也是影响其主体性的重要因素。
这包括语言能力、文化素养、翻译经验等方面。
语言能力是基础,而文化素养则能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背景和含义。
丰富的翻译经验则能使译者在面对各种翻译任务时更加游刃有余。
因此,译者的专业素养是保证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翻译是一种“对话与交流”——接受美学对音乐翻译的启示
Creative theory创作理论翻译是一种“对话与交流”——接受美学对音乐翻译的启示苏思颖(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000)【摘要】本文介绍了接受美学的主要思想,通过翻译过程与接受美学的类比,分析了美学应用于音乐翻译的可能性,提出了在音乐文献翻译过程中使用接受美学思想的具体建议,如重视读者地位、承认作品开放性、关注译文读者等。
【关键词】接受美学;翻译;音乐翻译;启示【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一、接受美学概述接受美学,又称接受影响美学、接受理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为西方文学研究的进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与视角,代表人物为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和伊瑟尔。
姚斯于1967年出版的著作《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标志着接受美学的诞生。
接受美学随着时间的发展及流派的不同,形成了许多理论,但核心思想是读者中心论及期待视野,读者中心论强调对于文学研究来说,读者具有与作者、译者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文学研究过程中不能仅仅将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也应将读者涵盖在研究范围之内,因为他们也参与了作品的生产与再创造。
这与之前文学研究一贯秉持的作者中心论、作品中心论是截然不同的。
而期待视野是指在读者阅读作品之前,内心就对作品的呈现方式存在一定的期待。
“期待视野 ”一般分为两种形态:其一是在过去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期待视野,其二是在过去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生活期待视野,二者相互交融,构成具体的阅读视野。
在进行音乐翻译的工作时,重视并了解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具有前瞻性的,是做好音乐翻译的前提。
接受美学打破了人们将文章看成是仅由作者与作品二者构成的传统观念,即把文章创作的完成视为文章的完结,只注重作家与作品,而忽视对读者阅读活动探讨的传统阅读论,重新创造了一个由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构成的相互交流的三维立体世界,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接受信息并对其进行反馈,将由静态的文字构成的作品还原为具有鲜活生命的生物,展现出文学本应具有的活力和审美价值。
从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多个文学译本并存
从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多个文学译本并存
冯恩玉
【期刊名称】《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5)003
【摘要】多个译本并存已成为文学翻译中日益普遍的现象,本文从现代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结合翻译的具体实践,分析说明这一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总页数】5页(P12-16)
【作者】冯恩玉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46
【相关文献】
1.从接受美学理论看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J], 汤道兵
2.从接受美学理论看英汉儿童文学翻译——肖毛和任溶溶《夏洛的网》汉译本的翻译比较 [J], 范静;
3.从接受美学理论看英汉儿童文学翻译\r——肖毛和任溶溶《夏洛的网》汉译本的翻译比较 [J], 范静
4.从接受美学视角看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以《夏洛的网》肖毛译本为例 [J], 邓瀚颖
5.从接受美学视角看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以《夏洛的网》肖毛译本为例 [J], 邓瀚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接受美学看“林译小说”
On the Charm in Lin Shu's Fiction Translation in View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作者: 廖华
作者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出版物刊名: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70-74页
主题词: 林纾;小说;接受美学
摘要:接受美学作为一种读者中心论范式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一方面要照顾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引导读者阅读和鉴赏;另一方面还要超越读者,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
“林译小说”之所以会风靡一时,正因为其迎合了读者的这样一种审美心理。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其颇受欢迎的原因,既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同时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林译小说:接受美学视角的解读与启示
林译小说:接受美学视角的解读与启示
文月娥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12)003
【摘要】接受美学给翻译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译文读者接受之维.从接受美学来看,林译小说在晚清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林纾古雅的文笔、合宜的翻译选材及其中国语境化的翻译方法,这使得译文不仅迎合了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且提升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林纾翻译的成功也给当代翻译实践提供了借鉴:译者在翻译时,要站在译文读者的角度采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和译文的"异质性",要根据读者期待视野与原文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来选择翻译策略.
【总页数】4页(P136-139)
【作者】文月娥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46
【相关文献】
1.《域外小说集》的译介:接受美学视角的解读 [J], 蔺红娟;文月娥
2.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曾虚白翻译观解读 [J], 吴磊
3.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玛丽哥尔德的魔术》片段英译 [J], 李亚
4.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神州集》中诗歌意象的再造 [J], 戴毓庭
5.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斯内普角色的塑造 [J], 唐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与文学性的辩证关系——以《简·爱》的两个汉译本为例
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与文学性的辩证关系
——以《简爱》的两个汉译本为例
孙伟
【期刊名称】《黑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13)8
【摘要】文学翻译的目的在于传达原著的诗学之美,而并非简单的内容含义的传递。
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而言,诗学之美无法进行传递,因为不同语言文化对于美的认知并
不完全相同,因此,对于诗学之美的传达通常是以重构的方式来实现。
既然是重构,那么就必然会涉及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同时也涉及读者对于译本重
构的诗学之美的接受性问题。
选取英美经典文学名著《简·爱》的李霁野译本和祝
庆英译本为实际案例,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分别看待译者的主体性与文学性,以及二者
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期为英译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总页数】4页(P107-109)
【作者】孙伟
【作者单位】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从接受美学视角看《简·爱》两种中译本译者的主体性
2.论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
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兼评《简·爱》的两个中译本3.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
阐释——以傅汉思和许渊冲的《虞美人》译本为例4.文学性与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体现——以《简·爱》三个译本为例5.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简·爱》两个中译本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14卷 总第66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No.6 2012(Vol.14 Sum No.66)从接受修辞学构成论的角度看翻译效力*● 梁林歆(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 要:翻译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期间涌现出了不少的翻译成就,然而翻译理论框架尚未健全,完整性有待建构。
对文学研究有着重大影响的接受修辞学跨学科地被引入了翻译研究领域,然而其应用于翻译研究的成果在中国知网上屈指可数,不尽如人意。
在中国知网,并未检索到“翻译效力”的相关文献,特基于接受修辞学构成论,尝试性地提出“翻译效力”这一概念,以期引起关注,并推动翻译学科健康发展。
关键词:翻译;翻译效力;修辞;接受修辞学;构成论DOI:10.3969/j.issn.1009-4458.2012.06.139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12)06-0361-03一、引言 中国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周易·乾·文言》中提到“子曰: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这一论述被修辞学界作为汉语修辞学的源头,认为这是对“修辞(rhetoric)”的最早释义。
“修辞立其诚”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最好的方式予以表达,并预期达至成功,由此形成了中国文化中“敬言”、“谨言”、“慎言”的优良传统。
[1]72鉴于修辞“重表达而轻接受”问题的出现,接受修辞学变换研究视角,转向修辞接受的研究,认为表达固然重要,接受也不可或缺,输出与输入并行不悖。
接受修辞学在未加关注和重视后重新被拾起,通过借鉴接受美学,把研究中心放在了修辞接受这一忽略环节,以构成论、特征论、类型论、方法论、价值论来构建其理论体系,将修辞活动重新定义为“言语交际双方共同创造最佳交际效果的审美活动”。
就构成论而言,接受修辞有四个构成因素,分别是接受者、接受对象、接受渠道和接受语境。
其中接受者和接受对象分别是修辞接受的主体和客体;接受渠道是修辞信息的传递途径;接受语境提供修辞接受的场制约,它们构成修辞接受的动态系统。
[2]4在修辞接受活动中,接受者面对特定的接受对象,通过特定的接受渠道,借助特定的接受语境获取修辞信息。
[3]5二、接受修辞与翻译效力分析 通过借鉴接受修辞学理论来研究翻译效力的可行性,可发现翻译是具有实用性的修辞,它的整个活动就是一个修辞信息接收的过程,源作者就等于是修辞表达者1;源文本是承载话语材料的语言符号“接受对象1”;译者是源文本的阅读者,即修辞接受的主体“接受者1”,也是修辞表达者2;译本是承载话语材料的语言符号“接受对象2”;读者是针对译本而言的阅读者,即修辞接受的主体“接受者2”;社会环境是接受时的环境制约“接受语境”(见下图1)。
在修辞活动中,修辞者对原文的修辞情境进行分析,决定使用何种修辞策略,达到一定的修辞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翻译者所使用的一系列步骤几乎是与修辞者完全相同的,修辞策略在这里就成了翻译策略,修辞目的也就成了翻译目的。
[4]158因此可以看出,接受修辞是适用于且应该被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的,当然,翻译效力自然也不例外。
图1三、翻译效力理论建构 翻译事业的发展是一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命,虽具古老沧桑但显年轻生机。
翻译如同一出只有开端没有结局的戏剧,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画面,在回味着创造辉煌的同时,领略着当下层出不穷的翻译教学与研究硕果。
至此,“翻译效力”一词目前还未见诸于翻译领域,故本文通过借鉴接受修辞学构成论对翻译效力进行如下研究,以期更进一步促进翻译教学与研究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定义何谓“效力”?管理学中把“效力”理解为“组织达到其预定目标的程度与等级”,而法律上解释为“行使某项权利的效果和作用力”。
*收稿日期:2012-02-27 作者简介:梁林歆(1986-),男,福建三明市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
显然,上述释义仅是“效力”本义。
那么在翻译领域中,“效力”作何解呢?在此之前,有必要再次阐述下“翻译”一词。
翻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需充分发挥出翻译艺术以表达出好的翻译效果,从而凸显其翻译效力。
例如,翻译是一门艺术,如同雕塑一般,需要按照对照物雕塑出一模一样的雕塑品出来,虽不能如同但致力于求似,能忠实完整较好地反映出对照物;而艺术是一种普遍且必不可少的文化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那么翻译也称得上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两种语言文字间的符号转换,而且涉及到源语(source lan-guage)和译入语(target language)两种文化甚至是多种文化之间的调和。
在翻译为艺术而艺术,为科学而科学的情况下,翻译出来的东西在本区域及外围区域,如同一个翻译圈,由中心点向四周不断延伸时产生了思想,言语,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可见,翻译出来的东西对周遭的影响,包括思想感情,生活习俗,行为举止等等。
由此观之,翻译效力(translation efficacy)是指译者凭借其译文能将原文的大部分内容传递给译文接受者的过程中对接受者本人、他人及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此影响在本区域中心点向四周外围区域不断延伸时所产生的思想情感,言行举止甚至是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2.翻译效力分类翻译需要艺术点缀,不可脱离艺术,而艺术需要翻译来彰显;翻译需要艺术,需要掌握语言表达的艺术,而学一门艺术,得下苦功夫才行,翻译就是要不断地勤学苦练,更何况是要使翻译出来的东西成为一种艺术,不仅如此,还得要有翻译的才能,如先天不足还得靠后天的培养。
因此,翻译就是一种修炼,一种自我修炼的途径,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需要把翻译与艺术结合起来,使翻译艺术溶于作品之中,相得益彰,入于所谓的“化境(sublimation)”之中。
在此,对译者、译本和读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效力需要尽量体现源文本对译者、译者对译作、译作对读者产生的效果,故翻译效力的分类,包括源作者效力、译者效力、译本效力和读者效力四类,各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的,环环相扣,从而形成一条相互依存的翻译链。
图2 五位一体的倒三角关系(1)源作者效力。
作为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源作者、译者和读者)之一的源作者,是整个翻译活动的发起者,提供了整个翻译活动的基础与可能,以及提供了获取言语交际最佳效果的可能性。
源作者作为第一表达者,在创作源文本时,必定在此之前是作为一位接受者,接受了想要创作源文本的灵感信息,才会将灵感诉诸笔端,将自身积聚的创作功底,全部汇集于笔端,才能在创作的海洋中挥洒与驰骋,便产生了源文本,实现了整个翻译活动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了表达的价值与意义。
源作者作为五位一体的倒三角关系中的第一人,在创作过程中,展示的是源作者个人与众不同的风格,表现的是源作者所属的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再现的是源作者独特的个人魅力。
源作者独具的影响力,激发出接受者蕴藏着的阅读热情,焕发出接受者的阅读积极性,便吸引了一大批的信息接受者。
(2)译者效力。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充当着多重角色,处于中枢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连接着着源作者、源文本和译本、读者,如上图2所示构成了五位一体的倒三角关系。
在第一个“源作者—源文本—译者”倒三角关系中,译者处于接受者的地位,对源作者发起表达的源文本进行书面接受,主要是依靠阅读意义上的信息接收,并以单一接受为主;而在第二个“译者—译本—读者”倒三角关系中,译者处于表达者的地位,对源文本进行着审美创造,但实际上进行的是信息的传递过程。
作为源文本第一的接受者(译者)在第一个倒三角关系中是修辞接受的主体,正是由于译者的智力与才力,通过在第二个倒三角关系中的针对源文本的第二表达者,即译者(源作者为第一表达者)才使源文本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使用,即译本的创作,从而扩大了第二接受者(读者)群体范围。
在这五位一体的倒三角关系中,译者(充当着接受者和表达者的双重身份)实现了对源作者创作意图和源文本意义的解读,并且通过对前一个层面的解读,有了对译本意义和阅读价值的构建,才能进行创作和调动译本气氛,引起读者的共鸣。
(3)译本效力。
译本作为承载话语材料的语言符号—接受对象,是融源作者和译者思想观点于一身的复合体,且是两者对话的产物。
译本的信息接收,也是主要依靠阅读意义上的看。
首先,译本是源作者创作意图的再现,蕴涵着源作者思想情感与举止行为的深刻烙印,是源文本的真实缩影;其次,译本作为联接源作者、译者和读者的枢纽,是译者的再创作,对源文本原先的意义进行生成,便构成了译本新的意义。
由于前三者(源作者、源文本和译者)良好的基础作为前提,译者结合实际,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对译本本身自我解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就能有的放矢,同时,译本在扩大接受范围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4)读者效力。
读者对译本的阅读过程,也就是对译本的接受与欣赏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是在自身目的语大背景下对译本进行阅读,这种阅读不是漫无边际的走马观花,而是以源作者、源文本、译者和译本为先在条件为基础前提的。
因此,五位一体的倒三角关系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套用“顾客是上帝”这句老话,“读者也是上帝”,无论是创作出来的源文本还是翻译出来的译本,都是在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所以要怀揣着以读者为本以及读者至上(put the reader first)的理念。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文化交流与传播,而传播的对象是译文读者,离开译文读者来谈译本的可效度是片面性的。
[5]374)同时,源作者和译者的时间宝贵,读者的时间也很宝贵,一方需要被认同,另一方需要认同,在认同与被认同间,思想才得以传播,情感才得以交流,一旦被认同,就往往会深入人心,趋于融合,形成共有观念,效力便产生作用,这个(些)读者就成为了传播的源头,扮演者传播者的角色。
3.翻译效力实现因素翻译是如何产生效力的,具体到对源文本和译本的解读,需能较好地驾驭翻译,处理好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翻译的过程是源作者、译者和读者(欣赏者与接受者2)之间的相互磨合、交流与对话,将翻译融入艺术中,将艺术带进翻译中,呈现出上乘的翻译佳作,使各方达成翻译艺术上的共识。
在翻译效力视角下,源作者、译者和读者(欣赏者与接受者)需对文化负责,不论是本族文化还是异族文263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第14卷 总第66期)化,为在促进跨文化平等交流中创造良好契机,对文化间的共性得到维持与发展,差异性得到缓冲与磨合,特殊性得到保持与争鸣,翻越地域性、文化性等等障碍,从而实现翻译效力的目的,产生强大的效力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