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项目的实验设计、参考区间验证

合集下载

调查分析全国临床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

调查分析全国临床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

调查分析全国临床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张颖;丁群【摘要】Objective Objective Survey of national clinical reference range of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 items. Methods February 2014 - The Ministry of Health Clinical Laboratory Cent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October 2015 families during the 1000 surve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wide population health routine clinical laboratory project files. Inspection data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use of relevant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 and analysis, t-test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factors to calculate the mean measured, different samples represent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processing, analysis detected langxi mean variance process. Using Excel function-related items listed in multiple biochemical test interval average con-centration value, different test items physics value. In practice mode to do clinical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needs and oper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cedures in practice, all of the test items do duplicate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adjusting the differential analysis, national clinical analysis reference interval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 items. Results In clinical medicine, the results of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 items can be more accurate expression of the body's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 items and test results must reference interval, the crowd in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genders,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 items there aredifferent reference intervals.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is to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testing process of diseas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The reference interval biochemical test project test resultsof core ap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on the reference intervals for routine clinical biochemical tests are not many projec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care to improve hospital service capabilities, in-depth analysis of bio-chemical reference intervals for routine clinical test item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clinicians data reference value.%目的:调查分析全国临床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

《生化实验技术》综合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报告

《生化实验技术》综合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报告

《生化实验技术与应用》实验设计方案实验项目:水果基因组DNA 的提取与转基因成分分析 专业:生物技术 班级:101 日期:3月1日 一、实验目的:1、掌握提取植物组织基因组DNA 的基本方法。

2、掌握二苯胺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NA 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成分的分析4、学习DNA 的水平式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学会操作。

5、掌握高速冷冻离心机、微量移液枪、水平电泳仪等仪器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有机物体重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物体中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核酸分为DNA 和RNA 两大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及核仁里。

在制备核酸时,通过研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核蛋白被释放出来。

苯酚可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溶于酚相,DNA 则溶于上层水相。

将氯仿与苯酚混合使用,可减少酚相中因水的存在而造成DNA 的少量溶解。

95%乙醇可使核酸从水相中沉淀出来,用70%的乙醇洗涤可以除一些盐分,经Rnase 降解RNA ,可得较纯的DNA 。

DNA 含量与纯度测定,目前常用紫外吸收法,利用核酸在260nm 有吸收峰,根据公式[DNA(μg /mL)=A260*50*稀释倍数]可计算出核酸DNA 的浓度。

由于蛋白质在280nm 有吸收峰,可根据比值判断DNA 纯度:A260/A280<1.8时,表明蛋白质含量偏高;1.8<A260/A280<1.9时,表明样品较纯;A260/A280>2.0时,表明RNA 或DNA 碎片较多。

二苯胺法定量测定DNA 的原理为:在强酸、加热条件下,可以使DNA 中的嘌呤碱基与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断裂,产生嘌呤碱基、脱氧核糖与嘧啶核苷酸。

其中,2’-脱氧核糖在酸性环境中成为w-羟基-r-酮基戊醛,此物与二苯胺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

DNA在40-400ug范围内光吸收值与DNA 含量成正比。

在转基因技术中,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体中时,通常使用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启动下游编码基因的转录。

生化反应设计实验报告(3篇)

生化反应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生化反应的特性和规律。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生化反应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酶促反应、非酶促反应等。

本实验选取了以下几种生化反应进行探究:1. 酶促反应:以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例,研究酶促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2. 非酶促反应:以蛋白质变性为例,研究非酶促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淀粉酶- 淀粉- 碘液- 氢氧化钠- 蛋白质溶液- 乙醇- 硫酸铜- 水浴锅- 试管- 移液枪- 滴管- 研钵- 研杵2. 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锅- 酶标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精密天平- 移液枪- 试管架- 移液器四、实验方法1. 酶促反应实验:(1)将淀粉酶与淀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

(2)取一定量的反应液,加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3)以未加淀粉酶的反应液为对照组,分析酶促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2. 非酶促反应实验:(1)将蛋白质溶液与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2)将混合液加入乙醇,观察沉淀形成情况。

(3)将沉淀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4)以未加氢氧化钠的反应液为对照组,分析非酶促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促反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加入淀粉酶的反应液颜色逐渐变浅,说明淀粉被水解。

在对照组中,未加淀粉酶的反应液颜色未发生变化。

这说明淀粉酶具有催化淀粉水解的作用。

2. 非酶促反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加入氢氧化钠的反应液颜色逐渐变深,说明蛋白质发生变性。

在对照组中,未加氢氧化钠的反应液颜色未发生变化。

这说明氢氧化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

六、实验结论1. 酶促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性等特点,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

2. 非酶促反应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蛋白质变性等。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6部分_ 血清总钙、无机磷、镁、铁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6部分_ 血清总钙、无机磷、镁、铁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6部分: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1 范围W S /T404的本部分规定了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的参考区间及其应用㊂本部分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解释,相关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厂商也可参照使用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W S /T402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3 术语和定义W S /T4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4 参考区间建立4.1 中国成年人群(20~79岁)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见表1㊂表1 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项目单位分组参考区间血清总钙(C a )mm o l /L 男/女2.11~2.52血清无机磷(I P )mm o l /L 男/女0.85~1.51血清镁(M g)mm o l /L 男/女0.75~1.02血清铁(I r o n)μm o l /L 男10.6~36.7女7.8~32.24.2 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建立过程的相关信息参见附录A ㊂5 参考区间应用5.1 一般原则5.1.1 临床实验室应首先考虑引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㊂注1:参考区间建立研究工作量和成本巨大,临床实验室引用参考区间比自己建立参考区间更为现实㊁可行㊂注2:本参考区间基于中国成年人群多中心研究结果,研究中的检验结果可溯源至国际公认参考方法或标准物质,参见附录B ㊂1W S /T 404.6 2015W S/T404.6 20155.1.2使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前应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评估㊂注1:外部参考区间在实验室的适用性主要取决于实验室与参考区间建立时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人群的适用性㊂注2:检验结果只有存在恒定的系统偏倚(检验结果正确度)才影响参考区间的适用性,过大的实验室内变异是实验室分析质量问题,不是参考区间适用性问题㊂注3:本文件的参考区间基于血清的检测结果建立,若临床实验室使用的标本类型为血浆,应进行适当的评估以决定是否采用本参考区间㊂5.2参考区间评估㊁验证和使用5.2.1按W S/T402的有关规定进行参考区间评估和验证㊂5.2.2如实验室确认与参考区间建立时的检验结果可比且人群适用,则可直接引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若不确定或基于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需对引用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可按下列步骤进行:a)筛选合格参考个体不少于20名,筛选标准参见A.2.2;b)按本实验室操作程序采集㊁处理㊁分析样品;c)按适当方法检查并剔除离群值(若有,则另选参考个体补足);注:离群值检验采用D i x o n方法:首先将检测结果按照大小排序并计算极差R,然后分别计算最大和最小值与其相邻数值之差D;若D/Rȡ1/3,则将最大值或最小值视为离群值予以剔除;将余下数据重复前述步骤进行离群值检验,直至剔除所有离群值㊂d)如选择20个合格的参考个体,将20个检验结果与参考区间比较,若超出参考区间的数据不超过2个,则通过验证;若超过2个,则另选20名合格参考个体重新按照上述判断标准进行验证㊂如参考个体多于20个,超出参考区间的数据不超过10%则通过验证;若超过10%的数据超出参考区间,则另选至少20名合格参考个体,重新按照上述判断标准进行验证㊂验证结果若符合要求,可直接使用参考区间,否则应查找原因㊂5.3参考区间未通过验证时的处理程序5.3.1对未通过验证的情况,应首先评价分析质量尤其是正确度,若证实是检测系统导致的分析质量问题,应改进或更换分析系统㊂分析质量评价可采用(但不限于)下列方式:a)分析可互通有证标准物质或其他适宜参考物质;b)参加适宜正确度验证计划或标准化计划;c)与性能可靠的其他系统或方法进行比较㊂5.3.2若证明是人群原因(如民族㊁高海拔地区㊁特殊生活习惯等因素)未通过验证,则应按W S/T402的要求建立或引用适宜参考区间㊂2W S/T404.6 2015附录A(资料性附录)参考区间建立过程的相关信息A.1参考区间建立的步骤本文件参考区间按W S/T402的要求采用多中心的研究方式建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参考个体,组成参考样本组;b)采集处理血液样品,获得血清样品;c)检测血清样品,获得参考值;d)统计处理参考值,建立参考区间㊂A.2参考个体选择A.2.1参考样本组的选择设计总体参考人群为我国成年健康人群,参考样本组选自东北㊁华北㊁西北㊁华东㊁华南和西南6地区城乡居民,年龄范围为20~79岁,六地区最终入选的参考个体共计4397人,其中男性为1878人,女性为2519人㊂A.2.2参考个体的选择各中心分别在所在地区募集足够的可能参考个体,征得知情同意,进行参考个体的筛选,组成参考样本组㊂通过问卷调查㊁体格检查㊁实验室检查筛选参考个体,满足以下要求:a)问卷调查㊁体格检查:1)自觉健康;2)无下列疾病:急慢性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㊁肺炎㊁肺结核等)㊁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㊁肝炎㊁脂肪性肝病㊁胆石病㊁胆囊炎㊁慢性腹泻㊁炎症性肠病等)㊁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㊁急性肾损伤等)㊁代谢和营养疾病(糖尿病㊁代谢综合征㊁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㊁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等)㊁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㊁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㊁血液系统疾病(贫血㊁白血病等)㊁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疾病㊁心脏病㊁肌病㊁恶性肿瘤㊁烧伤和肌肉损伤㊁肥胖或消瘦[B M I(体重指数)ȡ28k g/m2或<18.5k g/m2]㊁高血压[收缩压ȡ140mmH g和(或)舒张压ȡ90mmH g];3)6个月内未进行手术,4个月内未献血㊁输血或大量失血,2周内未服用药物;4)无营养不良㊁素食㊁酗酒(长期饮酒或2周内大量饮酒)㊁嗜烟(吸烟量>20支/d);5)近期无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6)女性未处于妊娠或哺乳期㊂b)通过实验室检查排除: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0U/L;2)甘油三酯ȡ2.26mm o l/L;3)总胆固醇ȡ6.22mm o l/L;3。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如何验证或建立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如何验证或建立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数据分析:建立 按性别或年龄分组,进行Z检验,以确定是否需要分组建 立参考区间。以非参数方法确定参考区间如2.5th-97.5th 或0-95th 。
17
参考区间验证及定期评审
18
19
20
21
22
参考区间建立案例
血清IgG亚类测定现状:
1. 不同的检测方法,相同的方法不同厂家试剂其参考区间有 差异。
28
临界值:CAP认可的要求
在初次运行检验时,应确定区分阳性结果与阴性结果的临 界值,并且此后每六个月验证一次。如果校验品或校准验证材 料的值位于临界值附近,则校准或校准验证的过程符合本核查 表的要求。如果实验室不能从仪器中获得实际数值,则该核查 表要求不适用。 在分析用关键试剂的批次发生更改时也应验证临界值(除 非实验室主任确定这类更改不会影响临界值);在更换主要仪 器元件、对仪器进行大的保养以及当 QC 出现不寻常的趋势、 偏移或超出实验室允许限,以及采取其他手段评估和纠正失控 还无法识别和纠正问题时应验证临界值。
验证16个结果20个结果2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超出待验证区间5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2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3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个结果20个结果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passpasspasspass检查分析程序参考人群差异自行建立检查分析程序参考人群差异自行建立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数据分析
0.181 0.016 0.001 0.864 0.041
25
参考区间建立案例
血清IgG亚类:参考区间(2.5th-97.5th)
IgG1 (mg/dL) The Binding Site 厂商提供 SIEMENS 厂商提供 本实验室使用 SIEMENS试剂建立 382-929 405-1011 457-1177 IgG2 (mg/dL) 242-700 169-786 133-736 IgG3 (mg/dL) 22-176 11-85 11-95 IgG4 (mg/dL) 4-87 3-201 8-188

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

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

精选文档临床实验室怎样确立和成立生物参照区间(赞同指南――第二版)1内容简介此指南是专为指导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仪器试剂制造商和临床检验工作者在定量实验检测中确立参照值和参照区间而拟订的。

它包括在临床医学实验室中成立可靠的参照区间所用的方法步骤和介绍程序。

而该介绍程序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用最简单和最务实的方法去成立一个能保证足够可靠性和适用性的参照区间的草案。

此文件不能够能每一种状况都左右逢源,所以有些内容需要经过指南外来充足。

但在特定的地域内,额外的步骤或努力能够提高参照区间的可信度和精确度。

当前的现状是,临床实验室科研人员和仪器试剂制造商缺乏一致的收集数据及操作方法去成立参照区间,故小组委员会希望此文件能为成立可靠的参照区间供应最基本的、一致的实验草案,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夯实基础。

该程序指南的要点在于决定“相对健康” 集体参照值或参照区间时所选择的样品组可否本源于健康优异的人群,这也是此文件的议论的要点。

自然,关于其他种类诸如生理或病理状况下的参照值的成立,也应该采用相似的方法。

此程序大纲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参照区间确实定,由于它充足考虑了合适的参照个体的选择及各种剖析方法影响因素等状况。

但是,这份文件没有特意地谈到怎样成立诊断域值(如紧急值或各种医学决定值)。

这些值的决定方法各异,部分还经常要在特定医学条件下由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来决定。

不同样状况下的参照值研究的各种需求本指南也将涉及,包括:新剖析物的测量用新的或不同样的剖析方法测量开初已明确知道的剖析物或已标准化测定的生理学的数据和参照值。

用同样也许有可比性的方法去测量同一剖析物,并利用其他实验室或试剂生产商供应的参照值作比较研究(参照值的调用)。

被称为“参照值调用”的最后一项议题是比较复杂的。

由于今后所有的临床诊断实验室将会不断地碰到调用参照值的考据和随后的采用它这个问题,而试剂生产商和其他实验室所供应的参照值是不能够够直接应用的。

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到此刻依旧不是特别严格。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I C S11.100C5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 S/T404.6 2015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6部分: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 f o r c o m m o n c l i n i c a l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t e s t sP a r t6:S e r u mc a l c i u m,p h o s p h o r u s,m a g n e s i u m,i r o n2015-04-21发布2015-10-01实施前言W S/T404‘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㊁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第2部分:血清总蛋白㊁白蛋白;第3部分:血清钾㊁钠㊁氯;第4部分:血清总胆红素㊁直接胆红素;第5部分:血清尿素㊁肌酐;第6部分: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第7部分:血清乳酸脱氢酶㊁肌酸激酶;第8部分:血清淀粉酶㊂本部分为W S/T404的第6部分㊂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㊂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㊁广东省中医院㊁北京医院㊂本部分起草人:尚红㊁郝晓柯㊁潘柏申㊁张捷㊁王兰兰㊁黄宪章㊁陈文祥㊁张传宝㊁申子瑜㊁穆润清㊁赵敏㊂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6部分: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1 范围W S /T404的本部分规定了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的参考区间及其应用㊂本部分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解释,相关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厂商也可参照使用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W S /T402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3 术语和定义W S /T4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4 参考区间建立4.1 中国成年人群(20~79岁)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见表1㊂表1 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项目单位分组参考区间血清总钙(C a )mm o l /L 男/女2.11~2.52血清无机磷(I P )mm o l /L 男/女0.85~1.51血清镁(M g)mm o l /L 男/女0.75~1.02血清铁(I r o n)μm o l /L 男10.6~36.7女7.8~32.24.2 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建立过程的相关信息参见附录A ㊂5 参考区间应用5.1 一般原则5.1.1 临床实验室应首先考虑引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㊂注1:参考区间建立研究工作量和成本巨大,临床实验室引用参考区间比自己建立参考区间更为现实㊁可行㊂注2:本参考区间基于中国成年人群多中心研究结果,研究中的检验结果可溯源至国际公认参考方法或标准物质,参见附录W S/T404.6 20155.1.2使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前应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评估㊂注1:外部参考区间在实验室的适用性主要取决于实验室与参考区间建立时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人群的适用性㊂注2:检验结果只有存在恒定的系统偏倚(检验结果正确度)才影响参考区间的适用性,过大的实验室内变异是实验室分析质量问题,不是参考区间适用性问题㊂注3:本文件的参考区间基于血清的检测结果建立,若临床实验室使用的标本类型为血浆,应进行适当的评估以决定是否采用本参考区间㊂5.2参考区间评估㊁验证和使用5.2.1按W S/T402的有关规定进行参考区间评估和验证㊂5.2.2如实验室确认与参考区间建立时的检验结果可比且人群适用,则可直接引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若不确定或基于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需对引用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可按下列步骤进行:a)筛选合格参考个体不少于20名,筛选标准参见A.2.2;b)按本实验室操作程序采集㊁处理㊁分析样品;c)按适当方法检查并剔除离群值(若有,则另选参考个体补足);注:离群值检验采用D i x o n方法:首先将检测结果按照大小排序并计算极差R,然后分别计算最大和最小值与其相邻数值之差D;若D/Rȡ1/3,则将最大值或最小值视为离群值予以剔除;将余下数据重复前述步骤进行离群值检验,直至剔除所有离群值㊂d)如选择20个合格的参考个体,将20个检验结果与参考区间比较,若超出参考区间的数据不超过2个,则通过验证;若超过2个,则另选20名合格参考个体重新按照上述判断标准进行验证㊂如参考个体多于20个,超出参考区间的数据不超过10%则通过验证;若超过10%的数据超出参考区间,则另选至少20名合格参考个体,重新按照上述判断标准进行验证㊂验证结果若符合要求,可直接使用参考区间,否则应查找原因㊂5.3参考区间未通过验证时的处理程序5.3.1对未通过验证的情况,应首先评价分析质量尤其是正确度,若证实是检测系统导致的分析质量问题,应改进或更换分析系统㊂分析质量评价可采用(但不限于)下列方式:a)分析可互通有证标准物质或其他适宜参考物质;b)参加适宜正确度验证计划或标准化计划;c)与性能可靠的其他系统或方法进行比较㊂5.3.2若证明是人群原因(如民族㊁高海拔地区㊁特殊生活习惯等因素)未通过验证,则应按W S/T402的要求建立或引用适宜参考区间㊂W S/T404.6 2015附录A(资料性附录)参考区间建立过程的相关信息A.1参考区间建立的步骤本文件参考区间按W S/T402的要求采用多中心的研究方式建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参考个体,组成参考样本组;b)采集处理血液样品,获得血清样品;c)检测血清样品,获得参考值;d)统计处理参考值,建立参考区间㊂A.2参考个体选择A.2.1参考样本组的选择设计总体参考人群为我国成年健康人群,参考样本组选自东北㊁华北㊁西北㊁华东㊁华南和西南6地区城乡居民,年龄范围为20~79岁,六地区最终入选的参考个体共计4397人,其中男性为1878人,女性为2519人㊂A.2.2参考个体的选择各中心分别在所在地区募集足够的可能参考个体,征得知情同意,进行参考个体的筛选,组成参考样本组㊂通过问卷调查㊁体格检查㊁实验室检查筛选参考个体,满足以下要求:a)问卷调查㊁体格检查:1)自觉健康;2)无下列疾病:急慢性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㊁肺炎㊁肺结核等)㊁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㊁肝炎㊁脂肪性肝病㊁胆石病㊁胆囊炎㊁慢性腹泻㊁炎症性肠病等)㊁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㊁急性肾损伤等)㊁代谢和营养疾病(糖尿病㊁代谢综合征㊁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㊁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等)㊁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㊁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㊁血液系统疾病(贫血㊁白血病等)㊁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疾病㊁心脏病㊁肌病㊁恶性肿瘤㊁烧伤和肌肉损伤㊁肥胖或消瘦[B M I(体重指数)ȡ28k g/m2或<18.5k g/m2]㊁高血压[收缩压ȡ140mmH g和(或)舒张压ȡ90mmH g];3)6个月内未进行手术,4个月内未献血㊁输血或大量失血,2周内未服用药物;4)无营养不良㊁素食㊁酗酒(长期饮酒或2周内大量饮酒)㊁嗜烟(吸烟量>20支/d);5)近期无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6)女性未处于妊娠或哺乳期㊂b)通过实验室检查排除: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0U/L;2)甘油三酯ȡ2.26mm o l/L;总胆固醇W S/T404.6 20154)空腹血糖ȡ7.0mm o l/L;5)血红蛋白:男性<120g/L;女性<110g/L;6) H B s A g阳性㊁抗-H C V阳性㊁抗-H I V阳性㊂A.3血液样品采集与处理血液样品采集与处理原则按W S/T225 2002有关要求进行,具体要求如下:a)参考个体准备:采血前3d保持正常生活习惯,不做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㊂采血前1d晚餐后至第二天上午采血前禁食,禁食时间8h~14h;b)采血:受检者取坐位,使用血清分离胶管,采用真空采血方式,自肘前静脉采血;c)血液样品处理:样品在采集后2h内及时分离血清,检查并剔除溶血㊁黄疸或乳糜样品,血清分离后2h内进行分析㊂A.4血清样品分析A.4.1分析系统使用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常用的多种分析系统㊂注:本参考区间建立所使用的分析系统及其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参见附录B㊂各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正确度验证见A.4.2㊂血清无机磷由于没有人血清基质的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和评估,本文件的无机磷参考区间是基于多个分析系统检测数据的统计结果和综合临床意见设定㊂A.4.2分析系统性能评估分析系统应于参考个体血清样品分析前进行分析性能评估㊂按仪器和试剂说明书规定的操作程序运行分析系统㊂精密度评估:分析两个水平质控物,每日测定1批,重复测定4次,测定5d;正确度验证:分析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 I S T)的标准物质S R M956c和中国国家标准物质G B W09152对钙㊁镁㊁铁进行正确度验证㊂精密度和正确度满足W S/T403的有关要求㊂A.4.3血清样品分析及其质量控制分析性能符合要求后进行血清样品分析,每份血清样品分析一次㊂精密度控制采用两个水平质控物质,每独立分析批前后进行质控物质分析;每月分析有证标准物质S R M956c进行正确度控制㊂A.5参考值处理与参考区间建立A.5.1离群值检查按照D i x o n方法检查并剔除各组离群值㊂A.5.2分组判断按照n e s t e dA N O V A方法对性别㊁年龄㊁地区各组参考值进行组-组检验,判断需否分组,将不需分组的参考值合并,确定实际参考样本组㊂A.5.3参考限和参考区间建立采用中间95%区间做参考区间㊂用非参数方法分别计算各实际参考样本组参考值的2.5百分位数和百分位数作为参考下限和参考上限㊂根据临床意见对参考限进行适当取整形成参考区间㊂W S/T404.6 2015附录B(资料性附录)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见表B.1㊂表B.1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项目测定方法计量学溯源性I S TS R M956c血清总钙(C a)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换算N血清无机磷(I P)磷钼酸紫外法血清镁(M g)二甲苯胺蓝法/c a l m a g i t e比色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血清铁(I r o n)亚铁嗪比色法N I S TS R M937W S/T404.6 2015参考文献[1] W S/T225 2002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2] W S/T403 201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3]王吉耀.内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 D o n a l dS.Y o u n g.分析前因素对临床检验结果影响.3版.李艳,等,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 C l i n i c a l a n dL a b o r a t o r y S t a n d a r d s I n s t i t u t e(C L S I).D e f i n i n g,e s t a b l i s h i n g,a n d v e r i f y i n g r e f-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 i nt h e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A p p r o v e d G u i d e l i n e T h i r dE d i t i o n.C L S Id o c u m e n tC28-A3c.C L S I,W a y n e,P A,U S A,2010[6]I c h i h a r a.A na p p r a i s a l o f s t a t i s t i c a l p r o c e d u r e su s e d i nd e r i v a t i o no f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C l i nC h e m L a b M e d,2010,48:1537-1551。

生化实验教案设计

生化实验教案设计

生化实验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实验项目,其是生物学的基础性实验之一,能够提供很多的重要信息,对于研究生物学的相关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化实验在教学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生化实验教案的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化实验全套教案设计需要从实验的基础性方面入手,设计出符合授课对象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态度的实验教学方案。

在教案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知识脉络,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知识,还需要针对各种不同层次的同学,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生化实验全套教案设计要充分考虑实验条件和实验的安全性。

实验条件是评估整个实验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点。

需要在教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实验条件,包括实验材料、设备和技术,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教师需要为实验设计一个完善的安全操作方案,考虑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好坏情况,预防事故的发生。

做好实验操作和安全防范,可以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在教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实验的科学性,科学性是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在生化实验中更是不可或缺的重点。

生化实验全套教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科学性,需要突出实验的科学特点,比如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程度等方面,从而使同学们获得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设计实验时,需要围绕实验目的和原理提出问题和难点,让同学们能够从实验中获得更加丰富和深入的知识。

在教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实验的教育意义。

生化实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且作为教育手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充分思考实验的教育价值,想办法让同学们在实验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和启示,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习效率。

除了重要的实验操作和内容以外,还应该加强同学们的实验室合作能力,加强同学们的学术经验能力,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收获,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为了保障生化实验教学效果,设计生化实验全套教案,一定要细致,系统,周密,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也需要充分体现教育意义和科学性。

生化实验的设计实验报告

生化实验的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从生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酚-氯仿法进行DNA的粗提取和纯化。

3. 熟悉DNA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DNA是生物体内的重要遗传物质,具有独特的碱基序列。

在提取过程中,利用DNA与蛋白质、RNA等物质的溶解性差异,通过适当的化学试剂和操作步骤,将DNA从细胞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鸡血、无菌生理盐水、无水乙醇、氯化钠、酚-氯仿、NaCl溶液、DNA标准样品等。

2. 仪器:离心机、玻璃棒、量筒、烧杯、滴管、吸管、移液器、酒精灯、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鸡血采集:取鸡血2ml,加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充分混匀。

2. 细胞裂解:取2ml鸡血混合液,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充分混匀后静置5分钟。

3. DNA沉淀:取上述混合液,加入2.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充分混匀后静置10分钟。

4. DNA纯化:将上述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8000r/min),弃去上清液。

5. DNA溶解:将沉淀用50μl NaCl溶液溶解,混匀。

6. DNA鉴定:取少量溶解后的DNA溶液,加入2μl DNA标准样品,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1.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鸡血混合液与酚-氯仿混合后分层,上层为红色,下层为无色。

2. 在DNA沉淀过程中,观察到白色沉淀形成。

3. 在DNA溶解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白色变为无色。

4. 在DNA鉴定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与DNA标准样品颜色相似。

六、实验结论1. 成功从鸡血中提取了DNA。

2. 酚-氯仿法是提取DNA的有效方法。

3. DNA在生物组织中的提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酚-氯仿的加入有助于细胞裂解和DNA的提取。

2. 无水乙醇的加入有助于DNA的沉淀。

3. NaCl溶液的加入有助于DNA的溶解。

4.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

5. DNA提取过程中,温度、pH值等条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儿童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建立及验证过程的相关信息、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

儿童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建立及验证过程的相关信息、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儿童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建立及验证过程的相关信息A.1 参考区间建立的步骤中国儿童参考区间建立遵循WS/T 402的规定。

参考区间建立的主要步骤如下:a)选择参考个体,组成参考样本组;b)采集处理血液样本,获得血清样本;c)分析血清样本,获得参考值;d)统计处理参考值,建立参考区间。

A.2 参考个体选择A.2.1 参考样本组的选择参考人群为我国儿童健康人群,参考样本组选自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南、华东7个地区城乡居民,年龄范围为28天~18岁。

每个地区入选参考个体约1800人,28天~<1岁的参考个体数至少120人,1岁~18岁每3岁年龄段的参考个体数至少120人;男女比例为1:1。

最终入选建立肝功能相关项目参考区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参考个体共计11097人;肾功能及离子项目参考区间(血清钾、钠、氯、尿素、肌酐、总钙和无机磷)的参考个体共计11669人。

A.2.2 参考个体的选择各中心分别在所在地区募集表观健康个体,征得知情同意,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筛选参考个体,筛选标准满足以下要求:a)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表观健康儿童;2)无经医院诊断的先天性疾病患者;3) 2周之内无发热及罹患各种急性疾病;4)无慢性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肝炎、脂肪性肝病、胆石症、胆囊炎、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等)、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肺畸形等)、循环系统疾病(心肌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内分泌和遗传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甲状腺疾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湿疹、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消化系统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等)、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异常疾病等)、恶性肿瘤及肿瘤放化疗、烧伤和肌肉创伤等;5)无肥胖:肥胖的定义为5岁及以下儿童采用BMI-Z评分评估,首先计算不同年龄的BMI-Z 评分,然后根据WHO公布的儿童生长曲线将BMI-Z评分大于等于3者定义为肥胖;6岁~18岁儿童采用BMI评估,根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标准(WS/T 586)进行分年龄、分性别判断,BMI超过相应年龄与性别的BMI肥胖界值时,定义为肥胖;6)近期无以下情况:1周内有服药史者,包括治疗性药物或保健品(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等),1月内经历手术、输血或大量失血者。

生化检验项目校准

生化检验项目校准

冰冻产品的处理步骤:从-70℃或-20℃冰箱中取出样本,置室温 (18-25)℃下平衡,使之完全融化,温和混匀。
冻干产品的复溶步骤: 从冰箱中取出样本,置室温(18-25)℃下 平衡,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轻拍小瓶,以确保所有物质已沉淀在该 小瓶底部,小心拔开胶塞,采用已校准的移液管沿瓶壁缓慢精确加入 规定体积的去离子水,压胶塞到原位后置室温下使之完全溶解,温和 混匀。 应按厂家提供说明书操作。
问题讨论
• 定值质控品是否可以替代校准品? • 空白校准的选择? • K值究竟该选择理论、实测、校准K值? • 零度水平是否均可以用水来代替?(LPa) • 校准品的保存与使用? • 室内质控失控是否都应进行校准纠正? • 不同批号的校准品使用和对k值的影响? • 校准品是否可以通用于各仪器和方法,测量次
比色杯间差距检测项目校准luzhoupeopleshospital参考方法参考方法决定性方法决定性方法厂家方法厂家方法常规分析常规分析一级标准品一级标准品一级标准品一级标准品二级标准品二级标准品二级标准品二级标准品校准目的是准确度的传递校准目的是准确度的传递luzhoupeopleshospital项目校准主要涉及内容问题讨论luzhoupeopleshospital校准方法的选择luzhoupeopleshospitalk因子法理论k值
下:
0 umol/L
5 umol/L
10 umol/L 16.5 umol/L 33 umol/L
Cal Factor
-87.2
-213.5
-279.6
-365.3
吸光度
-0.0032
-0.0195
-0.0366
-0.0558
-0.0744
LUZHOU PEOPLE’S HOSPITAL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

论著 临床研究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索朗卓嘎1,周㊀琪2,许建成1ә(吉林大学第一医院:1.检验科;2.儿科,吉林长春130021)㊀㊀摘㊀要:目的㊀验证新发布的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判定其是否适用于长春地区.方法㊀筛选20~<80岁汉族健康体检者,男女每10岁均入组30例以上.使用日立7600G2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项目检测.分析行业标准中8个生化检验项目性别及年龄的差异,判断其是否通过参考区间验证.结果㊀男性血清清蛋白(A L B)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呈缓慢下降趋势,男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 S T)㊁女性碱性磷酸酶(A L P)水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T),男性A L T及γG谷氨酰基转移酶(G G T)水平在20~<60岁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反之,在60~<80岁则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所有年龄段检测值均在推荐的参考区间内.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男女12个亚组测定值94%以上均在参考区间内,均通过了参考区间验证.结论㊀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适用于吉林地区汉族人群.关键词:参考区间;㊀参考标准;㊀参考个体;㊀常规生化检验D O I:10.3969/j.i s s n.1673G4130.2019.02.010中图法分类号:R446.1文章编号:1673G4130(2019)02G0166G04文献标识码:AV a l i d a t i o no f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 f o r c o m m o n c l i n i c a l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t e s t s∗S U O L A N GZ h u o g a1,Z H O UQ i2,X UJ i a n c h e n g1ә(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L a b o r a t o r y;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e d i a t r i c s,F i r s tH o s p i t a l o fJ i l i nU n i v e r s i t y,C h a n g c h u n,J i l i n13002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㊀T ov e r i f y t h e S t a n d a r d sR e f e r e n c eI n t e r v a l s f o rC o m m o n C l i n i c a lB i o c h e m i s t r y T e s t s a n d t o d e t e r m i n e i f t h e s t a n d a r d s a r e s u i t a b l e f o r J i l i n a r e a.M e t h o d s㊀H e a l t h y H a n r e f e r e n c e i n d i v i d u a l s a t20-<80y e a r s o l d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r e f e r e n c e i n d i v i d u a l s a n d t h e r ew e r em o r e t h a n30c a s e s f o r e a c h s e x i n e v e r y10y e a r s o l d g r o u p.T h e b l o o d s a m p l e sw 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H I T AC H I7600G210a u t o m a t i c b i o c h e m i c a l a n aGl y z e r.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s e xa n da g e f o r8c l i n i c a l c h e m i s t r yp a r a m e t e r sw e r ee v a l u a t e d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 r a n g e o f r e f e r e n c e i n d i v i d u a l sw e r ea n a l y z e d.R e s u l t s㊀T h e l e v e l so f a l b u m i na m o n g d i f f e r e n t a g e p e r i o d so f m a l ew e r e s h o w nad o w n w a r d t r e n d.T h e l e v e l so fA S Ti nm a l e,A L Pa n dG G Ti n f e m a l ew e r e s h o w nau pGw a r d t r e n dw i t h t h e g r o w t ho f a g e.T h e l e v e l so fA L Ti n f e m a l e,A L Ta n dG G Ti nm a l ew e r e s h o w na nu pGw a r d t r e n d a t20-<60y e a r s o l d,w h i l e a d o w n w a r d t r e n dw a s s h o w n a t60-<80y e a r s o l d.N e v e r t h e l e s s,t h e a v e r a g e l e v e l s o f a l l t h e g r o u p sw e r ew i t h i n t h e r e c o m m e n d e d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O v e r94%o f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e i g h t c o m m o n c l i n i c a l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t e s t s(6s u b g r o u p s f o rm a l e a n d6s u b g r o u p s f o r f e m a l e)w e r e i n t h e r e f e rGe n c e r a n g e a n da l l p a s s e dv a l i d a t i o n.C o n c l u s i o n㊀S t a n d a r d sR e f e r e n c eI n t e r v a l s f o rC o m m o nC l i n i c a lB i oGc h e m i s t r y T e s t s a r e a p p l i c a b l e t oC h i n e s eH a n p o p u l a t i o n i n J i l i na r e a.K e y w o r d s: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㊀r e f e r e n c es t a n d a r d;㊀r e f e r e n c e i n d i v i d u a l;㊀c o m m o nc l i n i c a l b i o c h e m i sGt r y t e s t s㊀㊀常规生化检验是实验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诊断㊁病情监测㊁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参考区间是解释检验结果㊁分析检验信息的基本尺度和依据.原卫生部自2012年12月25日以来陆续颁布了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1],对中国成年人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进行了调整,这些标准的发布实施对相应项目参考区间的建立和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原卫生部发布的行业标准W S/T402-2012[2]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 L S I)文件C28G∗基金项目: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2017J071).㊀㊀作者简介:索朗卓嘎,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参考区间研究.㊀ә㊀通信作者,EGm a i l:x j c@j l u.e d u.c n.㊀㊀本文引用格式:索朗卓嘎,周琪,许建成.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2):166G168.A 3[3]均提出医学实验室在引用新的参考区间前,有必要进行适用性验证.为了保证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真实可靠性,此次研究采用相关文件[2G3]的推荐要求以验证原卫生部发布的参考区间是否适用于吉林地区.1㊀资料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㊀按W S /T402-2012[2]的要求,选择2016年7-10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通过检体诊断㊁实验诊断㊁影像诊断确认符合要求的验证个体.本研究筛选出男性验证个体250人,其中20~<30岁㊁30~<40岁㊁40~<50岁㊁50~<60岁㊁60~<70岁㊁70~<80岁人数为30人㊁59人㊁44人㊁54人㊁31人㊁32人;女性验证个体287人,其中20~<30岁㊁30~<40岁㊁40~<50岁㊁50~<60岁㊁60~<70岁㊁70~<80岁人数分别为30人㊁81人㊁79人㊁37人㊁30人㊁30人.1.2㊀仪器与试剂㊀所有生化项目均在日立7600G2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试剂与标准品均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室内质控品为美国伯乐公司参考物质.1.3㊀方法1.3.1㊀标本采集㊀采血前3d 正常饮食㊁活动.体检者禁食8h 后于清晨7:30-9:30取坐位,于肘前静脉采集2m L 静脉血,红色头盖分离胶G促凝采血管由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3.2㊀标本检测㊀排除溶血㊁脂血㊁高胆红素等不合格标本后上机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S T )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T )㊁γG谷氨酰基转移酶(G G T )㊁碱性磷酸酶(A L P )㊁总蛋白㊁血清清蛋白(A L B )㊁尿素㊁肌酐.标本均在4h 内完成测定.1.3.3㊀质量控制㊀日立7600G2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厂家每12个月校准1次.每个工作日常规样品开始测试前至少检测低㊁中㊁高3个水平的质控品,当变异系数在允许范围内时方可进行常规样品检测.每年对系统进行精密度㊁正确度㊁分析测量范围㊁临床可报告范围㊁携带污染等性能验证.1.4㊀统计学处理㊀使用S P S S 21.0统计软件分析.按W S /T405-2012规定,采用D i x o n 方法剔除离群值.参考区间验证:从20~<80岁,每10岁男性㊁女性各募集验证个体20人以上,各个亚组的测定值与颁布的行业标准进行比较,若落在参考区间内的值不低于90%,则验证通过.单样本K GS 检验判定数据是否呈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行两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行多组间比较.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㊀㊀果2.1㊀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参数均值㊀除总蛋白无性别差异外,男性A S T ㊁A L T ㊁G G T ㊁A L P ㊁A L B ㊁尿素㊁肌酐均值都高于女性.男性A L T ㊁G G T 及女性A L T 水平在20~<60岁随年龄上升,但60~<80岁后随年龄下降.男性A S T ㊁女性A L P 水平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男性A L B 水平则随年龄逐渐下降.长春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均值见表1.表1㊀㊀长春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参数(x ʃs)性别年龄(岁)nA S T(I U /L )A L T(I U /L )G G T(I U /L )A L P(I U /L )总蛋白(g/L )A L B(g/L )尿素氮(m m o l /L )肌酐(μm o l /L )男20~<303022.4ʃ5.122.3ʃ10.923.4ʃ8.779.2ʃ16.575.4ʃ3.146.3ʃ2.54.93ʃ0.8475.9ʃ7.230~<405923.0ʃ4.524.6ʃ11.326.0ʃ8.976.0ʃ15.074.9ʃ3.246.3ʃ2.54.87ʃ1.0775.4ʃ7.140~<504424.0ʃ4.624.9ʃ10.328.4ʃ8.472.9ʃ12.673.9ʃ3.844.3ʃ2.15.44ʃ1.0078.9ʃ8.550~<605424.4ʃ4.325.4ʃ9.430.8ʃ12.276.7ʃ16.172.0ʃ3.143.7ʃ1.95.33ʃ1.0175.2ʃ9.760~<703124.6ʃ3.723.1ʃ6.326.5ʃ9.679.8ʃ12.872.5ʃ3.943.2ʃ2.16.03ʃ1.4976.2ʃ9.670~<803224.8ʃ4.121.2ʃ6.225.5ʃ9.475.4ʃ18.872.5ʃ4.543.1ʃ2.15.65ʃ1.2781.1ʃ11.420~<8025023.9ʃ4.423.6ʃ9.625.9ʃ9.576.7ʃ14.573.5ʃ3.544.8ʃ2.25.38ʃ0.1877.1ʃ8.9女20~<303019.5ʃ4.714.9ʃ6.515.8ʃ5.857.9ʃ9.073.4ʃ3.644.2ʃ2.24.61ʃ1.1956.2ʃ7.030~<408120.3ʃ3.215.9ʃ5.017.3ʃ5.760.6ʃ10.674.3ʃ3.544.4ʃ2.14.45ʃ0.2256.1ʃ6.340~<507922.4ʃ3.918.3ʃ6.919.6ʃ7.766.5ʃ15.873.8ʃ3.843.2ʃ2.04.41ʃ0.2256.6ʃ6.450~<603724.5ʃ3.220.1ʃ6.020.3ʃ8.181.2ʃ20.372.7ʃ3.642.9ʃ1.85.02ʃ0.1955.9ʃ5.960~<703022.9ʃ3.219.2ʃ6.219.4ʃ6.084.4ʃ17.873.8ʃ3.643.4ʃ1.65.33ʃ0.1760.9ʃ6.170~<803024.7ʃ4.017.1ʃ6.620.3ʃ7.584.3ʃ16.572.8ʃ3.543.1ʃ2.15.60ʃ0.2660.2ʃ8.920~<8028722.4ʃ3.717.6ʃ6.218.8ʃ6.872.5ʃ15.073.5ʃ3.643.5ʃ1.94.91ʃ1.0157.7ʃ6.7表2㊀㊀长春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常规生化检验项目验证结果(%)性别年龄(岁)n A S T A L T G G T A L P总蛋白A L B尿素氮肌酐男20~<303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30~<405910010010010010010010010040~<504410010010010010010010010050~<605410010010010010010010010060~<70311001001001009710010010070~<8032100100100100100100100100女20~<303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30~<408110010010010010010010010040~<507910010010010010010010010050~<603710010010010010010010010060~<703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70~<803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2㊀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验证㊀男性㊁女性各6个亚组8个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均值94%~100%落在参考区间内,通过验证.长春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验证结果见表2.3㊀讨㊀㊀论临床生化检验是利用化学发光㊁化学比色㊁电泳或免疫比浊㊁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等技术,测定血液中的糖㊁脂㊁蛋白质㊁电解质㊁酶㊁激素及药物等的浓度,为准确诊断㊁病情分析㊁疗效监测㊁预后观察和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依据的一类检查.参考区间是临床判断受试者健康与否的依据,实验室应给临床提供合适的参考区间,否则会导致漏诊㊁误诊.2012年12月25日以来原卫生部先后发布了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1],使我国有了全国性的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各实验室使用前应验证参考区间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以确认该参考区间是否适用于本地区人群.但外部参考区间的适用性取决于实验室检验结果与建立参考区间时结果的可比性和服务人群的适用性[4].本课题组首先确认本年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正确度㊁临床可报告范围㊁分析测量范围㊁携带污染等性能验证均符合C N A SGC 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要求.本课题组此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A L P㊁胆红素㊁总蛋白㊁A L B等的参考区间与成人有较大差别,成人卫生行业标准并不适用于儿童[5G8].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建立时的年龄范围20~<80岁,男女比例1ʒ1,每10岁年龄段参考个体数至少120人.本验证选取年龄20~<80岁人群,男女每10岁均至少选取30例以上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健康体检者,总计537人㊁12个组分组验证.本研究结果显示,除总蛋白无性别差异外,男性A S T㊁A L T㊁G G T㊁A L P㊁A L B㊁尿素㊁肌酐均值均高于女性.本研究结果发现,多个生化参数在不同年龄段有差异.男性A S T及女性A L P 水平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㊁男性A L B水平相反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性A L T㊁G G T及女性A L T20~<60岁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60~<80岁却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但男女所有年龄段均值均在参考区间内.本研究分组验证结果显示,94%以上落在行业标准提供参考区间内,故原卫生部发布的临床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适用于吉林地区.这与云南[4]㊁山西[9]㊁安徽[10]㊁北京[11]等的报道相似.4㊀结㊀㊀论㊀㊀由于原卫生部发布的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与此前的教材㊁说明书及«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2]等不同,而医学学科教材并未随之更改,故在低蛋白评估㊁肾脏功能衰退评判㊁肝脏功能受损评估等临床应用中是否需要修改仍需探讨.本课题组得出的经验是,通过实验室验证后召开临床联席会,给临床提供相应项目新的参考区间及制订过程,再经过临床验证后才能得到较好地实施.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3]H O R OW I T ZGL,A L T A I ES,B O Y DJC,e t a l.D e f i n i n g,e s t a b l i s h i n g,a n d v e r if y i ng th e r e f e r e n c ei n t e r v a l s i n a c l i nG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a p p r o v e d g u i d e l i n eGt h i r de d i t i o n:C L S I28GA3[S].W a y n e,P A,U S A,2008.[4]周涛,马润,王玉明,等.25个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验证[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9):1253G1255.[5]李欣,王迪,杨春,等.长春市汉族儿童血(下转第172页)状腺功能紊乱时,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血脂水平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15];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胆固醇向胆汁酸降解㊁增强腺苷环化酶G环磷酸腺苷(c AM P)系统影响组织对儿茶酚和生长素脂肪的动员与分解,造成血脂指标水平降低.(3)与健康人比较,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更高,腺苷三磷酸消耗更大,因此产生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更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经嘌呤代谢后产生的血尿酸增加;甲亢患者代谢增加导致代谢产物增加,从而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引起尿酸排泄障碍,使体内血尿酸含量升高.另外,T S H与血尿酸呈负相关,其原因可能是T S H是一种由腺垂体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负向反馈T S H水平,加上T S H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干扰因素更少,因而较甲状腺激素而言,T S H对糖脂代谢及血尿酸的调节更敏感.4㊀结㊀㊀论㊀㊀本研究证实甲状腺激素对糖脂代谢及血尿酸水平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脂代谢及血尿酸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当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得到纠正后,其血糖㊁血脂指标均有转归,因此,临床上可考虑以药物治疗纠正甲状腺功能异常作为甲亢的主要治疗手段.参考文献[1]S A B I N IE,L O N N II,R O C C H IR,e ta l.O c c u r r e n c eo fG r a v e sᶄo r b i t o p a t h y a n dG r a v e sᶄh y p e r t h y r o i d i s ma f t e rat r a u m a t o t h e e y e[J].E u rT h y r o i d J,2018,7(1):51G54.[2]张霄,杜怡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神经系统并发症[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29(4):313G315.[3]刘红,左书耀,王登春,等.甲亢低骨量患者131I治疗后干预治疗效果的评价[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316G320.[4]陈聪,任安,杨静,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4):357G360.[5]Y E Y C,G A IX R,X I E H Z,e t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 s e r u mf r e e t h y r o x i n e(F T4)a n du r i c a c i d l e v e l s i n p o p uGl a t i o n sw i t h o u to v e r tt h y r o i dd y s f u n c t i o n[J].A n n C l i n L a bS c i,2015,45(1):49G53.[6]范雅洁,姜敏,程羽萱,等.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与血压㊁血糖㊁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2):154G157.[7]黄伟,石磊.浅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的关系[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12):1275G1276.[8]肖方森,李学军,刘超.2015年欧洲甲状腺学会关于内因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治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1):24G27.[9]H A Y A S H IM,F U T A W A K A K,M A T S U S H I T A M,e t a l.C i g a r e t t e s m o k e e x t r a c t d i s r u p t s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a l a c t i v i t i e sm e d i a t e db y t h y r o i dh o r m o n e sa n di t sr e c e p t o r s[J].B i o l P h a r mB u l l,2018,41(3):383G393.[10]FÜH R E RD,N I T S C HMA N NS.T r e a t m e n t o f l a t e n t h yGp o t h y r o i d i s mi n t h e e l d e r l y:t h y r o i dh o r m o n e r e p l a c e m e n t f o r u n t r e a t e d o l d e r a d u l t sw i t h s u b c l i n i c a l h y p o t h y r o i d i s m(T R U S T)[J].I n t e r n i s t(B e r l),2018,59(3):304G306.[11]刘宇婷,孙维峰.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脂联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7,57(21):5G8.[12]王霞,张弛.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尿酸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9):1668G1670.[13]肖林,郭梅,范瑞云,等.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脂代谢关系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10):1679G1681.[14]袁权,王立群,范忠才,等.甲状腺药物与131I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7,46(29):4137G4139.[15]王任飞,谭建,张桂芝,等.212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31I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5):421G426.(收稿日期:2018G06G26㊀修回日期:2018G10G12)(上接第168页)㊀㊀清胆红素参考区间调查[J].检验医学,2016,31(8):640G646.[6]王迪,杨春,张晓威,等.吉林省2~14岁汉族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参考区间的建立[J].重庆医学,2015,44(26):3618G3621.[7]王迪,杨春,周琪,等.长春市汉族儿童碱性磷酸酶参考区间的建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5,9(1):75G79.[8]李欣,周琪,王迪,等.长春市不同年龄段汉族健康儿童血清总蛋白㊁清蛋白水平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23):61G64.[9]杨俊英.多项生化项目参考区间验证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0):1435G1436.[10]吕礼应,杨九华,刘万利,等.常规化学参考区间行业标准(W S/T404.1G2012㊁W S/T404.1G2012)的临床适用性验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12):951G953.[11]窦会东,李国江.北京房山区健康人群6项生化指标参考区间验证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4):2115G2116.[12]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37G451.(收稿日期:2018G06G20㊀修回日期:2018G09G21)。

生化实验设计完美版2

生化实验设计完美版2

【操作方法】 (1)溶血素制备:红细胞酶活性测定用的溶血素为比 容红细胞1体积溶于溶液19体积中。溶血素须新鲜 配制,在4℃存放不宜超过8小时。 (2)酶活性测定操作:本测定系统包括了主要测定葡 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1);测定6-磷酸葡 萄糖酸脱氢酶活性(测定2)和测定葡萄糖-6-磷酸 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总活性(测定3) 3个方面。在1ml的测定系统中,试剂的浓度及用量 及检测步骤:一对照管为基准,37℃恒温,340nm 记录各测定管得吸光度变化(A)10分钟。如检查 系统>1ml,各试剂的用量应该按比例增加。
• 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注意试剂量的准确度,保持相同的 酸碱度。 • 反应试剂须使用前新鲜配制。 • 【正常参考值】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 糖酸脱氢酶比值≥0.95.若<0.95,可诊断为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缺乏。
从生化代谢解释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6-磷酸葡萄糖
680
_____ _____
580
100 _____
580
____ 100
580
100 100
【计算结果】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IU/(2.8×1010Hb)= 〔(A/2.8)×1010〕×115.8. 式中,A为测定的吸光度变化值;Hb为血红蛋白 浓度;115.8为根据本测定方法反应体系的总量, 溶血素所含红细胞数量和NADPH的吸光系数,以 每分钟的吸光度变化酶活性计算公式换算出的系数
G-6-PD 6-磷酸葡萄糖酸酯
(多步反应)
NADP+ 2G-SH
NADPH(还原型辅酶Ⅱ) (氧化型)GS-SG
谷胱甘肽还原酶 抗 氧 化 活 性
5-磷酸核糖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相关变异参考区间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相关变异参考区间

试论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相关变异及参考区间【摘要】临床检验的意义就是在整个医疗环节中通过必要的实验过程,经过相应的检验途径为就诊者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和筛查等内容提供有用的资料。

因此,研究探讨医疗中的常见生化检验项目对于医生用于相应临床应用以及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常规生化检验;检验途径;质量控制1关于分析前变异和个体内生物学变异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最高阶段,1982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始终致力于提高检验行业的服务质量,而人民群众也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医院检验科持续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向临床医师提供了有益的辅助医疗信息,质量有了较明确的执行方法和判定标准。

检验科的服务对象是临床医师和公众,这使得分析前阶段、生物学性质和参比区间等会直接影响临床医师对结果的判断,因此是检验能力保证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医疗质量、安全和服务水平。

分析前变异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是指自抽血开始至样品分析期间由于各种相关因素导致的变异,一般来说,主要有抽血、运输、离心!储存等引起的变异。

在临床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生物学变异如今也成为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指标中的一项,并有科学合理参考区间的检验医学,成为国际国内临床检验质量保证的一种趋势。

另外,国外己有较多参考区间的研究,分析前、分析变异以及个体内生物学变异对于临床具有重要作用,并证实能极大地提高临床实验室的服务质量,特别是分析前变异,对于临床诊断来说,是检验结果不确定度的重要分量,也是保证结果准确的方法。

参考区间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现在已经在医学中广泛应用,其主要途径是在严格排除标准下筛选参考个体,同时经过医检验人员的检验,使用经酶学参考测量程序定值参考物质,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寻求一种筛选参考个体的思路,最终得到合理的参考区间。

2多种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相关变异试剂、仪器和材料:电解质类检验项目、血液样品采集以及其他生化项目。

WST402-2024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WST402-2024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ICS11.020CCS C 50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02—2024代替 WS/T 402—2012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Defining, establishing, and verifying reference intervals of quantitative analytes inthe clinical laboratory2024-05-09发布2024-11-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概述 (2)5 直接法建立参考区间 (2)6 间接法建立参考区间 (7)7 转移法获得参考区间 (7)8 参考区间评估和验证 (8)附录A(资料性)参考区间相关问题 (10)附录B(资料性)参考个体调查问卷示例 (11)附录C(资料性)采用嵌套方差分析进行分组分析的示例 (12)附录D(资料性)变更参考区间注意事项 (13)参考文献 (14)前言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代替WS/T 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与WS/T 402—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概述”章节(见4);——增加了“间接法建立参考区间、转移参考区间”章节(见4.2.3和4.3);——增加了“附录C 采用嵌套方差分析进行分组分析的示例”(见附录C);——增加了“附录D 变更参考区间注意事项”(见附录D);——增加了“术语与定义”部分的“置信区间”(见3.8);——增加了“直接法建立参考区间常用研究方式、直接法建立参考区间的流程”、“表1:筛选参考个体考虑的排除因素”(见4.2.2、5.2和5.3.2);——更改了“表2 分析前考虑因素”(见5.4.1,2012年版的5.2);——更改了“参考值分析”的方法(见5.5.2,2012年版的7);——增加了“参考值分组”部分的“b)嵌套方差分析”(见5.5.2.2);——增加了“检测数据离群值判断”部分的“Tukey法”(见5.5.2.5);——增加了“参考区间评估”(见8.1);——更改了“小样本验证”的数据分析方法(见8.2,2012年版的8.2);——更改了“大样本验证”、“附录A医学决定水平描述内容”、“附录B参考个体调查问卷示例”(见8.3、附录A、附录B,2012年版的8.3、附录A、附录B)。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第4部分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第4部分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4部分
摘要:
一、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背景和意义
二、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发展历程
三、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具体内容
四、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五、未来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正文:
一、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生化检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生化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因此,制定一个适合我国人群的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对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发展历程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启动了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研究工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三、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具体内容
目前,我国已经公布的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包括多个部分,如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清钾、钠、氯、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

这些参考区间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也可以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五、未来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未来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将更加精细化、个性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如何验证或建立课件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如何验证或建立课件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的确定与发布
确定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01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确定参考区间
及临界值。
验证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02
通过实验或临床实践等方式,对确定的参考区间及临界值进行
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发布与更新
03
将确定的参考区间及临界值进行发布,并根据新的研究和临床
实践结果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
在选择统计方法时,应考虑其适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并避免使用那些可能产生偏差或误导的统计方法。同时,应遵循国 际和国内的相关指南和建议,以确保统计方法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血糖参考区间的建立
总结词
血糖参考区间的建立需要基于大量健康人群的血糖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正常范围。
详细描述
05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验证与 建立的注意事项
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是验证和建立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的重要前提。数据 应来自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的 检测系统,并且应定期进行校准和质 量控制检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VS
对于临床实验室,应采用经过批准的 试剂和仪器,并遵循相关操作程序, 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 ,实验室应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 划,以监测其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案例三:血常规指标参考区间的验证
总结词
血常规指标参考区间的验证需要基于大量健康人群的 血常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正常范围。
详细描述
首先,收集一定数量健康人群的血常规数据,这些数 据应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然后,对 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均值、标准差等统计 量。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确定血常规指标的正常范围 。最后,将建立的参考区间应用于临床实践,不断收 集数据并更新参考区间。同时,应注意不同年龄、性 别和种族的差异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生化分析系统方法学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

生化分析系统方法学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

生化分析系统方法学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对生免组检测项目进行性能验证,以保证所采用的相关试剂盒的分析性能能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和实验室的质量目标。

2.范围适用于生免组引进的检测系统,包括1.首次引入的检测系统2.引入的新项目3.修改原有检测系统或检测项目的检测参数4.仪器更换了涉及检测的部件。

3.验证前准备3.1仪器设备的准备:根据生免组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程序, 验证前,实验人员或请仪器厂家工程师对验证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以确保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2试剂的准备3.2.1试剂盒的准备:验证前,确保足够用于验证的同批号试剂盒,如可能,可以再适当准备一些另一批号的试剂。

3.2.1室内质控品的准备:按照《生化定量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规定的室内质控品购买和制备方法进行准备。

4.拟验证参数的确定按照ISO15189要求,生化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测量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生物学参考区间、可报告区间等。

要求检测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尽可能保证检测系统处于一个稳定状态。

5.精密度实验5.1标本来源:两个浓度水平的质控品。

5.2验证周期5.2.1每个检测项目开展时验证一次。

5.2.2新装机时验证一次。

5.2.3设备更换检测部件重复性不能满足要求或更换检测系统时验证一次。

5.3验证方法5.3.1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连续五天,每天做一批,每批每个水平4次重复测定,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

5.3.2 如果因为质量控制程序或操作问题判断一批失控,应剔除数据,并增加并执行一个分析批,剔除量小于综总测量数据的5%。

5.3.3正常使用每日质控品。

5.3.4按照厂家的操作说明进行校准。

5.3.5有效数据处理:见下表。

5.5结果判断结果判读:以批内变异系数<1/4TEa允许范围为最大允许偏移值;批间变异系数<1/3TEa允许范围为最大允许偏移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采集
分析前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标本类型
标本检测
性能验证、分析中质量控制
统计分析
离群值、建立参考区间、判断分组
参考区间验证
临床可接受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募集
• 参考人群来源:城市、农村、体检中心;性别比例;年龄分布 • 样本量:每个组别至少120人,2倍于目标人群
• 参考分布 ( reference distribution ) 参考值的分布。 注:参考人群的推想分布可用参考样本组的参考分布及合适的统计 方法进行试验;参考人群推想分布的参数可用参考样本组的参考分 布及合适的统计方法来估计。
• 参考限 ( reference limit ) 一个来自参考分布用于分类目的的值。 注:参考限通常是使规定部分的参考值分别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的 下侧或上侧限值,参考限将参考值分类;参考值可能与其他类型的 决定限不同。
Your Top一ic、G参考oe区s间H的e概re念
• 参考个体 ( reference individuals ) 按明确标准选择的用作检验对象的个体。 注:通常是符合特定标准的健康个体。
• 参考人群 ( reference population ) 由所有参考个体所组成的群体。 注:通常参考人群的个体数是未知的,因此参考人群是一个推 想的实体。
Your To二p、ic参G考o区e间s建H立e的re意义
• 参考区间是临床检验结果的评价标准,可帮助临床医师做
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 参照体外诊断试剂厂家提供的数据或文献报道,而这些数
据多来源于其他国家二三十年前参考区间或小样本局部地 区人群或数据库参考区间的研究结果
• 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生活环境、饮食、遗传背景、经
对参考个体健康状况评估进行详细记录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便于他人再次评估,且为其他实验室进行参考区间的转 移和验证时提供参考依据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选择——调查问卷
年龄 性别 民族 联系方式 职业环境 睡眠 锻炼 饮食
吸烟、饮酒 药物使用情况 维生素摄入情况 近期住院、手术 近期输血、献血 病史、家族史 过敏史 针对女性的特殊问题
• 参考样本组 ( reference sample group ) 从参考人群中选择的用以代表参考人群的足够数量的个体。
• 参考值 ( reference valu果)。 注:参考值从参考样本组中获得。
Your Top一ic、G参o考e区s间H的er概e念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roved guidelines》
• 2012 我国常用生化、血液项目参考区间建立和验证相关行
业标准起草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募集 参考人群选择
募集人群来源分布 知情同意:告知、自愿 筛选标准:问卷、体检、实验室
Your Top一ic、G参考oe区s间H的e概re念
参考个体 参考人群 参考样本组
参考值 参考分布
参考限 参考区间
Comprise a From which is selected a On which are determined On which is observed a From which are calculated That may define
运动 应激
标本采集
环境 时间 体位 标本类型 技术
• 抽样方法:多级随机整群抽样原则
城市、农村社区:分层(经济状况和卫生条件)
逐级随机抽取下一级(区、县)
体检中心:分层(职业)
单位
街道、乡 社区、村
个体(性别/年龄比例)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选择
• 何谓健康?相对、难定义 • 主观感觉? • 潜在/亚临床疾病 • 界定方法:疾病?健康生活方式?自 我感觉(农村)?影像学(脂肪肝)?
生化项目的实验设计、 参考区间验证
Your To一pi、c参G考o区e间s H的e概re念
• 正常值 • 参考范围 • Expected values • 参考区间 (reference intervals)
两参考限之间包括两参考限的区间。 注:参考区间是指从参考下限到参考上限的值的区间,通常 是参考分布中间95%区间,在某些情况下只有一个参考限具 有临床意义,通常是参考上限,这时的参考区间可以是0到参 考上限。 • 医学绝对水平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选择——实验室检查
• 尿检:正常 • 免疫学排除:HBsAg、HCV-Ab、HIV-Ab • 生化学排除:血糖、血脂等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标本采集——分析前质量控制
个体准备
饮食 空腹时间 药物、烟、酒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选择——体格检查
• BMI、腰围、臀围 • 血压 • 全身全系统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心肺腹查体,
口腔、甲状腺、淋巴结、四肢、脊柱、关节等
• 问诊:症状、病史
Your T三op、ic参考G区o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参考人群选择——排除标准
急慢性感染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 烧伤和肌肉创伤 心脏病、高血压 慢性肾病 糖尿病 肝胆管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
甲亢或甲减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吸烟量饮酒量 2周内服用药物 肥胖:BMI≥28 怀孕或产后不足1年 6个月内做过手术 4个月内献血或输血
济存在差异,生物学变异等存在决定不同国家和地区需建 立符合本地人群特征的参考区间
• 方法学和检测技术不断更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许多项
目参考区间不再适用
Your To三p、ic参G考o区e间s的H建e立re方法
• 2008 CLIS C28-A3文件《How to define and determi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