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片剂特点及常用辅料[1]
片剂的常用辅料
片剂的常用辅料片剂是由两大类物质构成的,一类是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即主药) ;另一类是没有生理活性的一些物质,它们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填充作用,粘合作用,崩解作用和润滑作用,有时,还起到着色作用,矫味作用以及美观作用等,在药剂学中,通常将这些物质总称为辅料.根据它们所起作用的不同,常将辅料分成以下四大类填充剂:稀释剂(或称为填充剂,Fil1ers)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常用的填充剂有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和无机盐类等;由压片工艺、制剂设备等因素所决定,片剂的直径一般不能小于6mm、片重多在100mg以上,如果片剂中的主药只有几毫克或几十毫克时,不加入适当的填充剂,将无法制成片剂,因此,稀释剂在这里起到了较为重要的、增加体积助其成型的作用。
主要的稀释剂包括以下几种。
1、淀粉:比较常用的是玉米淀粉,它的性质稳定,价格便宜,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流动性差,可压性差,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
若单独使用,会使压出的药片过于松散。
在实际生产中,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以增加其粘合性及硬度。
另外酸性较强的药物如对氨基水杨酸钠、水杨酸钠等能使淀粉胶化而影响制剂的崩解性能,因此,酸性较强的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淀粉。
2、糖粉:糖粉系指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后而成的白色粉末,其优点在于粘合力强,可用来增加片剂的硬度,并使片剂的表面光滑美观。
糖粉为片剂优良的稀释剂,兼有矫味和粘合作用。
多用于口含片、咀嚼片及纤维性中药或质地疏松的药物制片。
糖粉具引湿性,纯度差的糖粉引湿性更强,用量过多会使制粒、压片困难,久贮使片剂硬度增加,崩解或溶出困难。
除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糊精、淀粉配合使用。
酸性或强碱性药物能促使蔗糖转化,增加其引湿性,故不宜配伍使用。
3、糊精:糊精是淀粉水解中间产物的总称,其化学式为(C6H10O5)n•XH2O,其水溶物约为80%,在冷水中溶解较慢,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片剂-药剂学
第四节片剂一、概述片剂(Tablets)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其外观有圆形的,也有异形的(如椭圆形、三角形、棱形等)。
它是现代药物制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之一。
(一)片剂的特点片剂的优点:①剂量准确,含量均匀,以片数作为剂量单位;②化学稳定性较好,因为体积较小、致密,受外界空气、光线、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较少,必要时通过包衣加以保护;③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④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量大、成本及售价较低;⑤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如分散(速效)片、控释(长效)片、肠溶包衣片、咀嚼片和口含片等,以满足不同临床医疗的需要。
片剂的不足之处:①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②压片时加入的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③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
(二)片剂的分类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用片剂、口腔用片剂、皮下给药片剂、外用片剂等。
1.口服用片剂(l)普通片(compressed tablets):药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未包衣常释片剂。
(2)包衣片(coated tablets):在普通片的外表面包上一层衣膜的片剂。
根据包衣材料不同可分为:①糖衣片(sugar coated tablets):以蔗糖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而制得的片剂;②薄膜衣片(film coated tablets):用羟丙甲纤维素等高分子成膜材料进行包衣而制得的片剂;③肠溶衣片(enteric coated tablets);用肠溶材料包衣而制得的片剂,此种片剂在胃液中不溶。
(3)泡腾片(effervescent tablets):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
所谓泡腾崩解剂是指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等有机酸成对构成的混合物,遇水时二者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片剂迅速崩解。
应用时将片剂放入水杯中迅速崩解后饮用,非常适用于儿童、老人及吞服药片有困难的病人。
(4)咀嚼片(chewable tablets):在口中嚼碎后再咽下去的片剂。
常用药用辅料性质用法一览表
干粘合剂,50-70%溶液为糖浆 适于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压片;常用浓度5%-30%,但以10%最为常用,分冲浆法与煮浆法 优良的粘合剂,其水溶液、醇溶液及固体粉末都可应用;且适合做干燥粘合剂 MMC:干粘合剂,适于干法制粒及粉末直接压片用
润滑剂
使顺利加料和出片,减 少粘冲,降低颗粒间, 颗粒或药片与模壁间的 摩擦力,使片面光滑美 观
此类辅料随型号、规格的变化,其年度等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故应控制型号和规格。作为粘 合剂时常用浓度为2%-10%,选择纤维素衍生物作粘合剂,要注意粘性过强对崩解度的影响 EC乙醇溶液:作为对水敏感的药物的粘合剂,主要用作缓释制剂的粘合剂 10%-20%明胶溶液或10%-25%阿拉伯胶溶液,粘性强,所制成的片剂硬度大 胶浆 干粘合剂,亦可配成糊精浆做粘合剂 糊精 优良润滑剂,不溶于水,触摸有细腻感,松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易于颗粒混匀并附着于颗 硬脂酸镁 粒表面,减少颗粒与冲模之间的摩擦力,压片后片面光洁美观,用量过大时由于其疏水性会 使片剂的崩解或溶出迟缓,另外镁离子影响某些药物的稳定性(如对乙酰氨基酚) 优良的助流剂,用作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轻质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比表面积大 微粉硅胶 溶于石油或热的异丙醇,几乎不溶于水,在片剂和胶囊剂中作润滑剂,应用时将其溶解于轻 氢化植物油 质石蜡或己烷中,再将此溶液喷于干颗粒上以利于均匀分布,常与滑石粉混合。 聚乙二醇400和6000 良好润滑效果,片剂的崩解和溶出不受影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片剂制备中具有良好的湿润效果,不仅能增强片剂的强度,而且促进 月桂醇硫酸钠/镁 片剂的崩解和药物的溶出。 优良助流剂也用于抗黏剂和润滑剂,可将颗粒表面凹陷处填满补平,减低颗粒表面的粗糙 滑石粉 性,从而降低颗粒间的摩擦力、改善颗粒流动性的目的。
常用辅料性质用法一览表 辅料类型 作用
中药药剂学详解演示文稿
于中止给药。
第12页,共65页。
口腔用片剂
口腔贴片:贴于口腔黏膜或口腔内患处,有足够
舌下片:置于黏舌着下力使长用的时压间制固片定。在药黏物通膜过释口药腔的片剂。可 避肝脏首过作用,吸收快且速效,局部用
黏药膜剂的量快小速,吸副收作而用发少挥,速维效持作药用效。长可,避又免便肝
1)主药含量
2)含水量均匀、适量(3~5%),水分快速测定仪 3)粗细、பைடு நூலகம்紧适当(1~2号筛,14~20目)
干颗粒压片前的处理
1)整粒 2)加润滑剂与崩解剂
3)加润滑剂或崩解剂
第32页,共653页2 。
二、干法制颗粒压片法
干法制颗粒压片法:不用润湿剂或液体黏合剂而制成颗粒进 行压片的方法。 方法:
使用助流剂:微粉硅胶、氢氧化铝凝胶;
使用崩解剂:干燥淀粉、 羧 甲 基 淀 粉 钠 微 晶 纤 维 素、羧甲基纤维素钠。 2)改进压片机械
增加预压过程(分次加压)。
第35页,共653页5 。
四、压片成型过程与原理
片剂成型的作用力
1)粒间力作用 2)机械力作用 3)固体桥作用 4)黏结作用
第36页,共65页。
常用崩解剂
1)干燥淀粉
最常用的崩解剂,毛细管形成剂,使用前在100~105℃ 干 燥 一 小 时,含水量在8%以下。
2)羧甲基淀粉钠 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4)泡腾崩解剂
5)崩解辅助剂:能增加药物的润湿性。 常用表面活性剂:吐温-80、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等。
第20页,共652页0 。
四、润滑剂
脏于对中药止物给的药首。过作用。
第13页,共65页。
外用片
阴道用片(vaginal tablets):直接用于阴道内 产生局部作用的压制片。
片剂——中药药剂学
乳糖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甜。由等分 子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能溶于水,难溶于醇, 性质稳定,可与大多数药物配伍而不起化学变 化。无吸湿性,有良好的可压性,制成的片剂 光洁美观,释药快,对主药的含量含量测定影 响很小。乳糖因制法不同有数种规格。喷雾干 燥的乳糖粒子接近球形 ,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粘 合性,可供粉末直接压片。国内一般用淀粉 7 份、糖粉1份、糊精 1 份的混合物代替乳糖。
蔗糖 (sucrose)粉
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而成的白 色粉末。糖粉粘合性强,可增加片剂的 硬度,使片剂光洁美观而不影响崩解。 并有矫味作用 ,多用于口含片、咀嚼片 及溶液片。糖粉常与淀粉、糊精配合使 用 。糖粉有引湿性,酸性及碱性较强的 药物能导致蔗糖转化而增加其引湿性 。 在一般片剂中的用量不宜过多。
片剂——中药药剂学
四 片剂的质量要求
含量准确,重量差异小; 硬度符合要求; 色泽均匀,完整美观; 性质稳定; 一般口服片剂的崩解时间和溶出度应符
合要求; 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
片剂——中药药剂学
第二节 片剂的辅料
片剂——中药药剂学
一 稀释剂和吸收剂
稀释剂(diluents)又称填充剂fillers)。 为了方便药物的成型和分剂量, 片剂的直 径一般不小于5mm,片重一般不小于 50mg,当药物剂量小于50mg时,须加入 稀释剂。 当片剂中的药物含有较多量的 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时,或浸膏 粘性太大时 , 则需加适量的辅料将其吸 收, 以利制片,此类辅料称吸收剂。
片剂——中药药剂学
磷酸氢钙与磷酸钙
磷酸氢钙(CaHPO4·2H2O)为白色细微粉 末或晶体,呈微碱性,磷酸钙与磷酸氢 钙物理性状相似,两者均无引湿性,与 引湿药物同用有减低引湿作用。两者均 为中药浸出物、油类及含油浸膏类的良 好吸收剂。
简述中药片剂的定义与特点
简述中药片剂的定义与特点
中药片剂是指将中药煎汁经浓缩、干燥、粉碎后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辅料,再经过混合、压制、包衣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口服固体制剂。
中药片剂具有以下特点:
1. 方便服用。
中药片剂外观呈现为小而薄的圆片,易于携带和保存,并且不需要像传统中药煎汤一样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煎煮。
2. 稳定性强。
中药片剂内含物质均匀,剂型稳定,因此能保证药效的稳定性和长期有效性。
3. 剂量准确。
中药片剂采用现代科技工艺制备,每片剂量相对准确,可以更好地控制用药量,避免过高或过低造成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不佳。
4. 安全可靠。
中药片剂采用了标准化生产流程和良好的质量管理,能够保障其安全可靠并且符合药品相关规定。
5. 适应病种广泛。
中药片剂可以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症状制备,用于治疗多种常见病、慢性病以及各种复杂疾病。
中药药剂学——片剂
中药药剂学——片剂1.特点2.分类3.四大辅料(种类、主要品种及其应用)4.制备5.包衣目的、种类及要求6.片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一、片剂的特点药物+辅料→压制→片状(圆片、异型片)①剂量准确,药物含量均匀。
②质量稳定,易氧化变质或潮解的药物可包衣。
③服用、携带、运输和贮存较方便。
④可实现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
⑤通常片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
⑥品种丰富,满足医疗、预防用药的不同需求。
片剂的不足之处:①制备或贮藏不当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吸收。
②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③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④片剂中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胶囊剂、散剂稍差。
二、片剂分类口服片:普通片(素片、包衣片)、咀嚼片分散片(3min)、泡腾片、多层片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口崩片口腔用片:含片(局)、舌下片(全)、口腔贴片外用片:阴道片、外用溶液片、微囊片、植入片中药片剂的分类提纯片、全粉末片、半浸膏片、全浸膏片配伍选择题下列说法对应的片剂是A.素片B.糖衣片C.薄膜衣片D.咀嚼片E.舌下片1.可避免药物首过效应2.药物不经过胃肠道,而经口腔黏膜吸收进入血液3.以高分子为成膜材料进行包衣,目的是防潮、增加药物稳定性或使药物在胃肠道的特定部位释放『正确答案』E、E、C三、片剂的辅料(赋形剂)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
>>填充剂(稀释剂、吸收剂)——助成型>>润湿剂、黏合剂——黏结>>崩解剂——碎裂>>润滑剂——润滑其他:着色、矫味种类、品种、应用1.稀释剂与吸收剂——填充成型稀释剂与吸收剂2.润湿剂与黏合剂——黏结润湿剂——黏性药料黏合剂——没有黏性或黏性不足药料>>液体:黏性大>>固体:兼稀释剂黏合剂:3.崩解剂●消除因黏合力及高度压缩产生的结合力,片剂碎裂成小粒子,药物溶出。
●不加崩解剂:口含片、舌下片、长效片、植入片。
中药药剂学:第十七章 片剂(第一部分 概述与辅料)
2.糖、蜜
(1)糖浆:50%—70%(g/g)蔗糖溶液; (2)饴糖:25%或75%的麦芽糖溶液; (3)炼蜜:嫩蜜、中蜜、老蜜; (4)液状葡萄糖:淀粉不完全水解物。
以上四者粘性很强,适合于纤维含量高、质地疏 松的中药、弹性较大的动物组织类药物粘合制粒。
1➢结晶性蔗糖低温干燥后磨成的粉末; ➢常与淀粉、糊精配合使用; ➢易吸潮,用量过大片剂贮存过程中 易逐渐变硬,影响药物溶出速率。
10
4.乳糖
➢能溶于水,但无吸湿性; ➢有良好的可压性和流动性; ➢是一种优良的片剂稀释剂。
5.硫酸钙
➢不溶于水,无引湿性; ➢对油类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常作为稀释剂和挥发油的吸收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水溶性
常用浓度为5%,加入量1-4%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醇溶性-乙基纤维素(EC)-
适用于对水敏感的药物, 对片剂崩解和溶出有阻碍作用
17
4.其他
阿拉伯胶浆、明胶浆:粘合力大,片剂硬度大; 聚维酮(PVP):即可溶于水,又可溶于乙醇,
第十七章 片剂
第一部分:概述与辅料
1
第一节 概述
一、片剂的含义与特点
1.中药片剂是指中药提取物、中药提取物加中药细粉 或中药细粉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 形片状的剂型。 2.中药片剂分类: 提纯片(以中药有效单体或有效部位制片)、 全浸膏片(以中药浸膏制片)、 半浸膏片(以中药浸膏和中药细粉制片)、 全粉末片(以中药细粉制片)。
2
3.片剂的特点: 优点:
①通常片剂的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 ②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含量差异较小; ③质量稳定,包衣后光线、空气、水分等对其影响较小; ④服用、携带、运输和贮存等比较方便; ⑤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
片剂制备中四大辅料介绍
5%~20%的明胶溶液,50%~70%的蔗糖溶液,3%~5%的聚乙烯毗咯烷酮(PVP)的水溶液或醇溶液,可用于那些可压性很差的药物,但应注意:这些粘合剂粘性很大,制成的片剂较硬,稍稍过量就会造成片剂的崩解超限。
(三)崩解剂(Disi是片剂中最常用的粘合剂,常用8%~15%的浓度,并以10%淀粉浆最为常用;若物料可压性较差,可再适当提高淀粉浆的浓度到20%,相反,也可适当降低淀粉浆的浓度,如氢氧化铝片即用5%淀粉浆作粘合剂。淀粉浆的制法主要有煮浆和冲浆两种方法,都是利用了淀粉能够糊化的性质。所谓糊化(Gelatinization)是指淀粉受热后形成均匀糊状物的现象(玉米淀粉完全糊化的温度是77℃)。糊化后,淀粉的粘度急剧增大,从而可以作为片剂的粘合剂使用。具体说来,冲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少量(1~1.5倍)水中,然后根据浓度要求冲入一定量的沸水,不断搅拌糊化而成;煮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全部量的水中,在夹层容器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不宜用直火加热,以免焦化),直至糊化。因为淀粉价廉易得且粘合性良好,所以凡在使用淀粉浆能够制粒并满足压片要求的情况下,大多数选用淀粉浆这种粘合剂。
8. 甘露醇
甘露醇呈颗粒或粉末状,在口中溶解时吸热,因而有凉爽感,同时兼具一定的甜味,在口中无砂砾感,因此较适于制备咀嚼片,但价格稍贵,常与蔗糖配合使用。
(二)粘合剂(Adhesives)
某些药物粉末本身具有粘性,只需加入适当的液体就可将其本身固有的粘性诱发出来,这时所加入的液体称为湿润剂(moistening agents);某些药物粉末本身不具有粘性或粘性较小,需要加入淀粉浆等粘性物质,才能使其粘合起来,这时所加入的粘性物质就称为粘合剂。因为它们所起的主要作用实际上都是使药物粉末结合起来,所以也可以将上述的湿润剂和粘合剂总称为粘合剂。
中药片剂的辅料
中药片剂的辅料(一)片剂药物若具备以下性质:容易流动;有一定的粘着性;不粘贴冲头和模圈;遇体液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应有的疗效,就能制得优良的片剂。
但实际很少有药物完全具备这些性能,因此,必须另加物料或适当处理使之达到上述要求。
中药片剂所用的辅料系指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亦称赋形剂。
片剂辅料一般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需要包衣的片剂还有包衣材料等。
辅料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对人体无害,来源广,成本低。
一、稀释剂、吸收剂稀释剂和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
制片困难、处方原料中含浸膏量多或浸膏粘性太大时均须加稀释剂,便于制片。
若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时,则需预先加适当的吸收剂吸收、然后制片。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淀粉本品为白色细腻的粉末,性质稳定,含水量一般为12%-15%,淀粉不溶于冷水及醇中,但在水中加热到62-72 0C可糊化。
淀粉的种类较多,其中以玉米淀粉较为常用。
淀粉为最常用的稀释剂,亦可作为吸收剂及崩解剂。
淀粉的可压性不好,用作稀释剂时,使用量不宜大多,以免压成的药片松散,必要时与具有较强黏合力的糊精、蔗糖等合用,可改善其可压性。
2、糊精本品为白色或微带黄色细腻的粉末,不溶于醇,微溶于水,能溶于沸水成黏胶状溶液,并呈弱酸性。
糊精是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其中成分除糊精外.尚含有可溶性淀粉及葡萄糖等。
糊精常与淀粉配合一起作为片剂的填充剂,兼有粘合剂作用。
不同比例糊精与淀粉作填充剂压制片剂能满足片剂的强度和崩解要求。
以上两者应用的历史悠久, 性质稳定, 原料丰富, 价廉易得。
中药片剂在选用稀释剂时首先考虑能否选用它们。
3、糖粉本品为可溶性片剂的优良稀释剂、并有矫味和粘合作用,多用于口含片和咀嚼片;中药中凡质地疏松或纤维性较强的药物制片.应用糖粉作稀释剂,由于糖粉具有一定的粘件,可减少片子的松散现象,并能使片剂表面光洁,增加片剂的硬度。
中药的制剂与剂型辅料大总结材料
1.固体制剂①填充剂/稀释剂:淀粉:常用玉米淀粉,性质稳定,价格便宜,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可压性较差,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可压性淀粉:亦称预胶化淀粉,多功能辅料。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自身润滑性和干粘合性,并有较好的崩解作用。
用于粉末直接压片时,硬脂酸镁的用量不可超过0.5%,以免产生软化现象糖粉: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而成的白色粉末。
优点是粘合力强,可增加片剂的硬度和表面光滑度;缺点是吸湿性较强,长期贮存,片剂硬度过大,崩解溶出困难。
除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糊精、淀粉配合使用。
糊精:有较强的粘结性,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或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
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乳糖:CRH高,吸水性弱,压缩成型性好,所压制的片剂外观美、溶出度好,既适用于湿法压片,也适用于干法粉末直接压片;价格昂贵,外国常用。
微晶纤维素MCC:纤维素部分水解而制得的聚合度较小的结晶性粉末,良好的可压性和较强的结合力,压成的片剂有较大的硬度。
可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使用。
片剂中含20%MC时崩解较好。
国外产品压缩成形性好,兼有粘合、润滑和崩解作用;干粘合剂;对药品有较大的容纳量;适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无机盐类:主要是无机钙盐,如硫酸钙(片剂辅料中常用二水硫酸钙)。
性质稳定,制成的片剂外观光洁,硬度、崩解均好。
对药物无吸附作用。
应注意硫酸钙对某些主药(四环素类)的吸收有干扰。
碳酸钙、磷酸钙吸收剂:硫酸钙、磷酸氢钙、轻质氧化镁、碳酸钙、淀粉、干燥氢氧化铝糖醇类:甘露醇、山梨醇呈颗粒或粉末状,具有一定的甜味,在口中溶解时吸热,有凉爽感。
因此较适用于咀嚼片,但价格稍贵,常与蔗糖配合使用。
②湿润剂和粘合剂蒸馏水:湿润剂。
物料对水吸收较快,易发生湿润不均匀现象,最好采用低浓度的淀粉浆或乙醇代替乙醇:用于遇水易分解和遇水黏性太大的药物。
一般为30%~70%。
中药浸膏片常用乙醇作湿润剂。
中药片剂及中药丸剂概述
中药丸剂
概述 中药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
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 类球形制剂。
赋形剂
分类
水丸 水、酒、醋、药汁
蜜丸 蜂蜜
水蜜丸 蜂蜜水
浓缩丸 以药物或部分药物的煎液 或提取液浓缩成浸膏
糊丸 淀粉糊、米糊等
蜡丸 蜂蜡
分类
制法
泛制法(丸) 水丸、水蜜丸 塑制法(丸) 蜜丸、糊丸 滴制法(丸) 滴丸
药材稠浸膏与药材细粉末混合制粒(半浸膏片 的制剂):将流浸膏(以醇为溶媒提取制成的 稠膏)与细粉末(100~120目)混合制备软材 后制备湿颗粒的方法。
干浸膏制粒(全浸膏片的制粒):将干浸膏粉 碎成40目左右的细粉,再加入润湿剂制备软材 后制粒。
含液体和挥发成分制粒:用其他固体粉末或吸 收剂将其干燥后粉碎成颗粒。
中药片剂及中药丸 剂概述
概念
中药片剂 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
适宜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剂 型
可供内服或外用
中药片剂的特点
优点 1、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含量差异较 少 2、质量稳定 3、通常片剂溶出速度及生物利用度较 丸剂好 4、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小,卫 生标准易达到 5、携带、服用、运输方便
1.3 全浸膏制粒法
干浸膏粉碎成颗粒
– 颗粒宜细以免产生花斑麻点
浸膏粉制粒
– 干浸膏—细粉—软材—颗粒
优点
– 颗粒质量较好,药片外观光滑,色泽均 匀一致,硬度易控制
湿粒的干燥
干燥条件:温度控制在60~80℃ 干燥程度:
至含水量3-5%为宜
含水量过高:产生粘冲现象 含水量过低:出现顶裂现象
片剂的特点
缺点
1、溶出度较散剂、胶囊剂慢 2、容易吸潮、霉败 3、儿童及昏迷、呕吐患者不易服用 4、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片剂常用的辅料
片剂常用的辅料辅料在片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分类主要分为填充剂、润湿剂或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
填充剂是最常用的辅料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
填充剂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和直接压片用填充剂。
填充剂的发展趋势是将崩解剂和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
常见的油类吸收剂有硫酸钙、磷酸氢钙、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等。
除了填充剂,还有润湿剂或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等辅料。
这些辅料可以使药物具备一定的流动性、粘着性以及不粘贴冲模和冲头的性能。
同时,这些辅料还能使药物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达到应有的疗效。
但是,很少有药物能完全具备这些性能,因此必须添加物料或适当处理以满足要求。
辅料的分类主要根据它们在片剂中的主要功能不同。
填充剂又称稀释剂,主要用途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
填充剂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和直接压片用填充剂。
填充剂的发展趋势是将崩解剂和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
常见的油类吸收剂有硫酸钙、磷酸氢钙、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等。
辅料在片剂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满足片剂的制备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特殊要求,以便制成优良的产品。
填充剂是最常用的辅料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
填充剂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和直接压片用填充剂。
填充剂的发展趋势是将崩解剂和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
常见的油类吸收剂有硫酸钙、磷酸氢钙、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等。
因此,在设计处方时必须掌握各种辅料的特点,并灵活运用。
崩解剂是制作片剂时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剂。
在加入崩解剂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对象和要求来选择加入的方法。
一般来说,有三种加入方法:内加法、外加法和内外加法。
其中,内加法是在制粒前将崩解剂加入,与粘合剂共存于颗粒中,一旦崩解就会成为粉末颗粒,有利于药物的溶出。
外加法是将崩解剂加入经过整粒后的干颗粒中,此时崩解存在于颗粒之外,各种颗粒之间,因此水易于透过,崩解速度很快,但颗粒内没有崩解剂,不易崩解成粉末颗粒,因此药物的溶出稍差。
片剂常用辅料资料
片剂常用辅料资料总体上看,片剂是由两大类物质构成的,一类是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即主药),另一类是没有生理活性的一些物质,它们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填充作用、粘合作用、崩解作用和润滑作用,有时,还起到着色作用、矫味作用以及美观作用等,在药剂学中,通常将这些物质总称为辅料(Excipients 或Adjuvants)。
根据它们所起作用的不同,常将辅料分成四大类。
(一)稀释剂(Diluents)稀释剂(或称为填充剂,Fil1ers)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常用的填充剂有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和无机盐类等;由压片工艺、制剂设备等因素所决定,片剂的直径一般不能小于6mm、片重多在100mg以上,如果片剂中的主药只有几毫克或几十毫克时,不加入适当的填充剂,将无法制成片剂,因此,稀释剂在这里起到了较为重要的、增加体积助其成型的作用。
1.淀粉比较常用的是玉米淀粉,它的性质非常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价格也比较便宜,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在实际生产中,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这是因为淀粉的可压性较差,若单独使用,会使压出的药片过于松散。
2.糖粉糖粉系指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后而成的白色粉末,其优点在于粘合力强,可用来增加片剂的硬度,并使片剂的表面光滑美观,其缺点在于吸湿性较强,长期贮存,会使片剂的硬度过大,崩解或溶出困难,除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糊精、淀粉配合使用。
3.糊精糊精是淀粉水解中间产物的总称,其化学式为(C6H10O5)n·XH2O,其水溶物约为80%,在冷水中溶解较慢,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习惯上亦称其为为高糊(高粘度糊精),即具有较强的粘结性,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或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同理,在含量测定时如果不充分粉碎提取,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以,很少单独大量使用糊精作为填充剂,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
中药片剂及常用辅料
中药片剂及常用辅料中药片剂第一节概述一、含义中药片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型片状的制剂。
主要供内服,亦有外用。
二、特点主要优点:①剂量准确,因病人按片服用,而片内药物均匀、含量差异小;②质量稳定,某些易氧化变质或潮解的药物,可借助包衣或包合作用加以保护;③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低,药剂卫生易达标;④服用、携带、贮藏等较方便;⑤品种丰富,能满足医疗、预防用药的不同需求。
缺点在于:①制备或贮藏不当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吸收;②某些中药片剂易引湿受潮;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贮量其成分含量下降;③片剂中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胶囊剂、散剂稍差;④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三、片剂的分类(一)内服片 1.普通制片;2.包衣片;3.咀嚼片;4.分散片;5.泡腾片;6.多层片。
(二)口腔片 1.口含片;2.舌下片。
(三)外用片 1.阴道片;2.溶液片。
★四、中药片剂的类型1.提纯片;2.全粉末片;3.全浸膏片;4.半浸膏片。
第二节片剂的辅料制片时加用辅料的目地在于确保压片物料的流动性、润滑性、可压性及其成品的崩解性等。
辅料选用不当或用量不适,不但可能影响制片过程,而且对片剂的质量、稳定性及其疗效的发挥有一定甚至重要影响。
片剂辅料必须具有较高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及其他辅料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对人体无害,且价廉易得。
片剂的常用辅料按其用途分为稀释剂和吸收剂、湿润剂和粘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
一、稀释剂和吸收剂稀释剂和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
前者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或含浸膏量多,或浸膏粘性太大而制片困难者。
后者适用于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
常用有以下品种,有些兼有粘合和崩解作用。
1.淀粉及可压性淀粉。
淀粉价廉易得,是片剂最常用的稀释剂、吸收剂和崩解剂。
可压性淀粉又称预胶化淀粉,有良好的可压性、流动性和自身润滑性,制成的片剂硬度、崩解性均较好,尤适于粉末直接压片。
(完整)片剂常用的辅料
片剂常用的辅料一、辅料的作用和分类片剂的组成,除了药物以外通常还常有其它几种物料,这些物料统称辅料。
它们大都属于非治疗性物质。
加入辅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片剂的制备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特殊要求,以便制成优良的产品。
故制备优良片剂,所用的药物必须具备:①有一定的流动性,能顺利流进模孔;②有一定的粘着性,以便加压成型;③不粘贴冲模和冲头;④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应有的疗效。
实际上很少有药物完全具备这些性能,因此,必须添加物料或适当处理使之达到上述要求。
(一)辅料的分类根据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功能的不同,辅料可以分为填充剂(或稀释剂)、润湿剂或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抗粘剂、助流剂)这四种基本类型.另外,有时药物中加入着色剂、芳香矫味剂等附加剂。
事实上一种辅料往往兼具数种功能。
例如,淀粉即可作填充剂,又是极好的崩解剂;微晶纤维素因兼具粘合、崩解作用,往往用作填充、粘合、崩解三合剂,是直接压片工艺中广泛使用的辅料.因此,必须掌握各种辅料的特点,在设计处方时灵活运用。
(二)辅料的作用1。
填充剂又称稀释剂。
其主要用途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
片剂系机械化生产的剂型,为了应用和生产的方便,片剂最小的冲模直径一般不少于6mm,片重一般都大于100mg.而不少药物剂量小于100mg.如维生素B110mg,利血平仅为0.25mg,因此,对这类小剂量(﹤0。
1g)药物片剂必须加填充剂方能成型。
若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他液体,则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吸附后再制片,此种料既是填充剂,又称为吸收剂.填充剂大致可分为:①水溶性填充剂。
如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等;②水不溶性填充剂。
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等;③直接压片用填充剂:如喷雾干燥乳糖、改良淀粉等。
发展的趋势是将崩解剂、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
如商品名为Nu-Tab,系直接压片填充剂,由95%加工蔗糖,4%转化糖,0。
片剂制备中常用辅料介绍
片剂制备中常用辅料介绍从总体上看,片剂是由两大类物质构成的,一类是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即主药),另一类是没有生理活性的一些物质,它们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填充作用、粘合作用、崩解作用和润滑作用,有时,还起到着色作用、矫味作用以及美观作用等,在药剂学中,通常将这些物质总称为辅料(Excipients 或Adjuvants)。
根据它们所起作用的不同,常将辅料分成四大类。
(一)稀释剂(Diluents)稀释剂(或称为填充剂,Fil1ers)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常用的填充剂有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和无机盐类等;由压片工艺、制剂设备等因素所决定,片剂的直径一般不能小于6mm、片重多在100mg以上,如果片剂中的主药只有几毫克或几十毫克时,不加入适当的填充剂,将无法制成片剂,因此,稀释剂在这里起到了较为重要的、增加体积助其成型的作用。
1.淀粉比较常用的是玉米淀粉,它的性质非常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价格也比较便宜,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在实际生产中,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这是因为淀粉的可压性较差,若单独使用,会使压出的药片过于松散。
2.糖粉糖粉系指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后而成的白色粉末,其优点在于粘合力强,可用来增加片剂的硬度,并使片剂的表面光滑美观,其缺点在于吸湿性较强,长期贮存,会使片剂的硬度过大,崩解或溶出困难,除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糊精、淀粉配合使用。
3.糊精糊精是淀粉水解中间产物的总称,其化学式为(C6H10O5)n·XH2O,其水溶物约为80%,在冷水中溶解较慢,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习惯上亦称其为为高糊(高粘度糊精),即具有较强的粘结性,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或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同理,在含量测定时如果不充分粉碎提取,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以,很少单独大量使用糊精作为填充剂,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
药学专业知识:片剂的常用辅料
药学专业知识:片剂的常用辅料片剂的常用辅料分成四大类: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 填充剂填充剂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
常用的填充剂有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和无机盐类等。
①淀粉质优价廉,比较常用的是玉米淀粉。
可压性较差,若单独作用,会使压出的药片过于松散。
淀粉、糖粉、糊精混合使用。
另作崩解剂,淀粉浆作黏合剂。
②糖粉粘和力强,吸湿性强,片剂硬度大,口含片和可溶性片剂中多用(矫味作用)。
③糊精淀粉的水解产物,黏附力强,硬度大,吸附性强。
用量要少,并与糖粉合用为宜(易造成片剂的麻点和水印)。
④乳糖是一种优良的片剂填充剂。
无引湿性,适用于具有引湿性的药物。
其流动性、可压性良好,可供粉末直接压片使用。
价格昂贵,很少单独使用。
⑤可压性淀粉亦称为预胶化淀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自身润滑性和干粘合性,并有较好的崩解作用。
⑥微晶纤维素(MCC) 具有良好的可压性,有较强的结合力,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使用。
⑦无机盐类主要是无机钙盐,常用的为硫酸钙,在片剂辅料中常使用二水硫酸钙。
但应注意硫酸钙对某些主药(四环素类药物)的吸收有干扰,此时不宜使用。
⑧甘露醇流动性差,价格贵。
较适于制备咀嚼片。
2 湿润剂和粘合剂湿润剂系指赋形剂本身无粘性,但能诱发待制软材药物的粘性,从而达到制粒、压片的目的。
粘合剂系指使无粘性或粘性不足的药物粉末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时具有粘性的赋形剂。
选用湿润剂和粘合剂一定要合适,粘度要适当,不但能使药物制成颗粒,压成片剂;还要使片剂外观光滑、崩解度合格才行。
①蒸馏水蒸馏水是一种湿润剂。
不易混合均匀,制成的颗粒硬度不一致,片剂易出现麻点、不易崩解。
最好采用低浓度的淀粉或乙醇代替。
②乙醇乙醇也是一种湿润剂。
可用于遇水易于分解的药物,也可用于遇水黏性太大的药物。
一般为30%-70%。
③淀粉浆淀粉浆是片剂中最常用的粘合剂,常用8%-15%,并以10%最为常用。
④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用作粘合剂,浓度一般为1%-2%,常用于可压性较差的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片剂特点及常用辅料★中药片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型片状的制剂。
主要供内服,亦有外用。
★中药片剂特点主要优点:①剂量准确,因病人按片服用,而片内药物均匀、含量差异小;②质量稳定,某些易氧化变质或潮解的药物,可借助包衣或包合作用加以保护;③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低,药剂卫生易达标;④服用、携带、贮藏等较方便;⑤品种丰富,能满足医疗、预防用药的不同需求。
缺点在于:①制备或贮藏不当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吸收;②某些中药片剂易引湿受潮;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贮量其成分含量下降;③片剂中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胶囊剂、散剂稍差;④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片剂的分类(一)内服片 1.普通制片;2.包衣片;3.咀嚼片;4.分散片;5.泡腾片;6.多层片。
(二)口腔片 1.口含片;2.舌下片。
(三)外用片 1.阴道片;2.溶液片。
★中药片剂的类型1.提纯片;2.全粉末片;3.全浸膏片;4.半浸膏片。
片剂的辅料制片时加用辅料的目地在于确保压片物料的流动性、润滑性、可压性及其成品的崩解性等。
辅料选用不当或用量不适,不但可能影响制片过程,而且对片剂的质量、稳定性及其疗效的发挥有一定甚至重要影响。
片剂辅料必须具有较高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及其他辅料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对人体无害,且价廉易得。
片剂的常用辅料按其用途分为稀释剂和吸收剂、湿润剂和粘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
一、稀释剂和吸收剂稀释剂和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
前者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或含浸膏量多,或浸膏粘性太大而制片困难者。
后者适用于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
常用有以下品种,有些兼有粘合和崩解作用。
1.淀粉及可压性淀粉。
淀粉价廉易得,是片剂最常用的稀释剂、吸收剂和崩解剂。
可压性淀粉又称预胶化淀粉,有良好的可压性、流动性和自身润滑性,制成的片剂硬度、崩解性均较好,尤适于粉末直接压片。
2.糊精。
常与淀粉配合用作填充剂,兼有粘合作用。
糊精粘性较大,用量较多时宜选用乙醇为润湿剂,以免颗粒过硬。
应注意糊精对某些药物的含量测定有干扰,也不宜用作速溶片的填充剂。
3.糖粉。
易溶于水,易吸潮结块。
为片剂优良的稀释剂,兼有矫味和粘合作用。
多用于口含片、咀嚼片及纤维性中药或质地疏松的药物制片。
糖粉常与淀粉、糊精配合合用。
糖粉具引湿性,用量过多会使制粒、压片困难,久贮使片剂硬度增加;酸性或强碱性药物能促使蔗糖转化,增加其引湿性,故不宜配伍使用。
4.乳糖。
易溶于水,无引湿性;具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性质稳定,可与大多数药物配伍。
乳糖是优良的填充剂,制成的片剂光洁、美观,硬度适宜,释放药物较快,较少影响主药的含量测定,久贮不延长片剂的崩解时限,尤其适用于引湿性药物。
5.甘露醇。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清凉味甜,易溶于水;无引湿性,是咀嚼片、口含片的主要稀释剂和矫味剂。
山梨醇可压性好,亦可作为咀嚼片的填充剂和粘合剂。
6.硫酸钙二水物。
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不溶于水,无引湿性,性质稳定,可与大多数药物配伍。
对油类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并能降低药物的引湿性,常作为稀释剂和挥发油的吸收剂。
硫酸钙半水物遇水易固化硬结,不宜选用。
使用二水物以湿颗粒法制片时,湿粒干燥温度应控制在70℃以下,以免温度过高失去1个分子以上的结晶水后,遇水硬结。
据报道,本品可干扰槲皮素的吸收。
7.磷酸氢钙。
为白色细微粉末或晶体,呈微酸性,具良好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磷酸钙与其性状相似,两者均为中药浸出物、油类及含油浸膏的良好吸收剂,并有减轻药物引湿性的作用。
8.其他。
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镁均可作为吸收剂,尤适于含挥发油和脂肪油较多的中药制片。
其用量应视药料中含油量而定,一般为10%左右。
应注意酸性药物不适用,因它们碱性较强。
二、润湿剂和粘合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在制片中具有使固体粉末粘结成型的作用。
本身无粘性,但能润湿并诱发药粉粘性的液体,称为润湿剂。
适用于具有一定粘性的药料制粒压片。
本身具有粘性,能增加药粉间的粘合作用,以利于制粒和压片的辅料,称为粘合剂。
适用于没有粘性或粘性不足的药料制粒压片。
粘合剂有固体和液体型两类,一般液体型的粘合作用较大,固体型(也称“干燥粘合剂”)往往兼有稀释剂的作用。
润湿剂和粘合剂的合理选用及其用量的恰当控制关系到片剂的成型,影响到有效成分的溶出及片剂的生物利用度。
常用的润湿剂与粘合剂有以下品种。
1.水。
一般多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易溶于水或易水解的药物则不适用。
2.乙醇。
凡药物具有粘性,但遇水后粘性过强而不易制粒;或遇水受热易变质;或药物易溶于水难以制料;或干燥后颗粒过硬,影响片剂质量者,均宜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润湿剂。
中药浸膏粉、半浸膏粉等制粒常采用乙醇作润湿剂,用大量淀粉、糊精或糖粉作赋形剂者亦常用乙醇作润湿剂。
3.淀粉浆(糊)。
为最常用的粘合剂。
使用浓度一般为8%~15%,以10%最为常用。
淀粉浆的制法有煮浆法和冲浆法二种。
4.糊精。
主要作为干燥粘合剂,亦有配成10%糊精浆与10%淀粉浆合用。
糊精浆粘性介于淀粉浆与糖浆之间,其主要使粉粒表面粘合,不很适用于纤维性大及弹性强的中药制片。
5.糖浆。
为蔗糖的水溶液,其粘合力强,适用于纤维性强,适用于纤维性强、弹性大以及质地疏松的药物。
使用浓度多为50%~70%,常与淀粉浆或胶浆混合使用。
不宜用于酸、碱性较强的药物,以免产生转化糖而增加引湿性,不利制片。
液状葡萄糖、饴糖、炼蜜都具有较强的粘性,适用的药物范围与糖浆类似,但均具一定引湿性,应控制用量。
6.胶浆类。
具有强粘合性,多用于可压性差的松散性药物或作为硬度要求大的口含片的粘合剂。
使用时应注意浓度和用量,若浓度过高、用量过大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和药物的溶出。
此类中的阿拉伯胶浆和明胶浆主要用于口含片及轻质或易失去结晶水的药物。
另一多功能粘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胶浆,其水溶液适用于咀嚼片;其干粉为直接压片的干燥粘合剂,能增加疏水性药物的亲水性,有利片剂崩解;其无水乙醇溶液可用于泡腾片的制粒;而5%~10%PVP水溶液是喷雾干燥制粒时的良好粘合剂。
7.微晶纤维素。
可作粘合剂、崩解剂、助流剂和稀释剂。
因具吸湿性,故不适用于包衣片及某些对水敏感的药物。
8.纤维素衍生物。
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均可作粘合剂。
都兼有崩解作用。
三、崩解剂除口含片、舌下片、长效片外,一般片剂均需加崩解剂。
(一)片剂的崩解机制片剂的崩解机制与所用崩解剂及所含药物的性质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点:1.毛细管作用。
片剂具有许多毛细管和孔隙,与水接触后水即从这些亲水性通道进入片剂内部,强烈的吸水性使片剂润湿而崩解。
淀粉及其衍生物和纤维素类衍生物的崩解作用多与此相关。
2.膨胀作用。
崩解剂吸水后充分膨胀,自身体积显著增大,使片剂的粘结力瓦解而崩散。
羧甲基淀粉及其钠盐的崩解作用主要即在于其强大的膨胀作用。
3.产气作用。
泡腾崩解剂遇水产生气体,借气体的膨胀而使片剂崩解。
其他机制尚有:可溶性原、辅料遇水溶解使片剂崩解或蚀解;表面活性剂因能改善颗粒的润湿性,而促进崩解;辅料中加用了相应的酶,因酶解作用而有利崩解等。
(二)片剂常用崩解剂1.干燥淀粉。
用前100℃干燥1h。
本品对易溶性药物的片剂作用较差,适用于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的片剂。
因淀粉的可压性较差,遇湿受热易糊化,故用量不宜过多,湿粒干燥温度亦不宜过高,否则将影响成品的硬度和崩解度。
2.羧甲基淀粉钠(CMS-Na)。
具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遇水后,体积可膨胀200~300倍;亦可作为直接压片的干燥粘合剂和崩解剂。
适用于可溶性和不溶性药物;用量为4%~8%,一般采用外加法。
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膨胀度较淀粉大,崩解作用好。
4.泡腾崩解剂。
5.表面活性剂。
(三)片剂崩解剂的加入方法1.内加法2.外加法3.内外加法4.特殊加入法①泡腾崩解剂酸、碱组分一般应分别与处方药料或其他赋形剂制成干燥颗粒后,再行混合。
压片颗粒或成品均应妥善贮藏、包装,避免与潮气接触。
②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一般制成醇溶液喷在干颗粒上,或溶解于粘合剂内,或与崩解剂混合后加于干颗粒中。
四、润滑剂压片前必须加入的能增加颗(或粉)粒流动性,减少颗(或粉)粒与冲模与内摩擦力,具有润滑作用的物料称为润滑剂。
润滑剂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助流性。
用以降低颗粒间摩擦力,增加颗粒的流动性,保证片重恒定。
②抗粘着性。
防止压片物料粘着于冲模表面,使片剂光洁。
③润滑性。
降低颗粒或片剂与冲模间摩擦力,易于出片,减少冲模摩损。
常用润滑剂有:1.硬脂酸镁。
硬脂酸、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也可用作润滑剂,基中硬脂酸锌多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2.滑石粉。
为白色至灰白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助流性、抗粘着性良好,润滑性附着性较差;用量一般为干颗粒重的3%~6%。
3.聚乙二醇4000或6000。
为水溶性润滑剂,适用于溶液片或泡腾片,用量为1%~4%。
4.月桂醇硫酸镁。
为水溶性润滑剂,可改善片剂的崩解和药物的溶出。
润滑作用优于月桂醇硫酸钠和聚惭二醇。
用量为1%~3%。
5.微粉硅胶(白炭黑)。
为轻质白色无定形粉末,不溶于水,具强亲水性;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附着性。
为粉末直接压片优良的助流剂、润滑剂、抗粘附剂、吸收0。
15%~3%。
中药顺口溜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对一些中药的功效主治进行抽象和概括,编成了简单易记的顺口溜。
这些顺口溜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识得千里光,全家能治疮。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
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绕着不进家。
不怕全身痛的凶,吃了元胡就要松。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
若要皮肤好,煮粥加红枣。
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