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二】礼仪、百家思想
一、礼仪概说
1、什么是礼
第一,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第二,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第三,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第四,礼是统治秩序。
第五,礼是国家典制。
第六,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
第七,礼是人际交往的方式。
礼的定义”
2、为何作礼
《说文解字》:“俗,习也。”指生活习惯。
环境的多样性造成了民俗的多样性。
周公分析了殷代列王的为政之道,得出了殷亡于“失德”的结论。提出了施行“德政”的政治纲领。
首先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其次是要为统治者制订一套系统的行为规范。二者可以统称为“礼”。
这是一场比武王克商意义还要重大的革命。
周公制礼作乐,是建立古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开端,其后经过孔子的提倡和荀子的发挥,“礼”形成为一个博大的体系,不仅包括政治制度,而且包括道
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礼不再是仅仅对统治者的要求,也是对有知识的“君子”的要求,成为全社会成员取齐的标准。
儒家“因俗制礼”
一是“辨五地之物生”:全国的土地就地貌而言,可以大体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等五类,其物产及居民的体质特征也各不相同。
二是“施十有二教焉”:辨明上述五类地区,目的在于摸清各自的风俗,然后才可以施以阳礼、阴礼等十二教。
三是“以本俗六安万民”:要沿袭当地原有的宫室、族葬、衣服等六类旧俗,使人民安于其居。
儒家在如何建设周代社会的问题上,没有按照殷代的模式,再“克隆”出一个王朝,而是要创造出一个人本主义的社会。
为了实现平稳过渡,他们一方面刻意保留各地的基本风俗,如房屋的形制、食物种类、衣服的样式等;另一方面则通过推行各种形式的礼,移风易俗,走近文明。从周代开始,礼乐文明就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并绵延两千余年。
中华文明,在古代即已声播海外,这种传播不是靠武力,而是靠文明本身的力量。当海外的遣唐使、留学生到达长安时,最令他们钦羡的,是先进的礼乐制度、衣冠文物。他们将它引入本国,加以仿效,希望“进于中国”。应该肯定,中国的礼乐文明对于改变这些地区的陋俗,加速向文明的演进,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俗到礼,是中国上古文明的一次重大飞跃,它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底蕴,并赋予鲜明的特色。这是我们的祖先对世界文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
3、礼的要素
1)、礼法2)、礼义3)、礼器4)、辞令5)、礼容
6)、等差:一是“礼有以多为贵者”二是“礼有以高为贵者”三是“礼有以大为贵者”
四是“礼有以文为贵者”
二、中国礼仪文化的理论形态——三礼
1、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周礼》《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
2、贯穿生死的人生礼仪---《仪礼》《仪礼》是现存最早的关于礼仪的典籍。
3、阐发礼义的妙语集萃---《礼记》<礼记>广泛讨论了礼的本质、理论、运用等问题,富有哲理,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思想资源。
三、中国古代五礼
分类:
《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五礼”之说,即“吉、凶、宾、军、嘉”五礼。
《礼记·王制》有“冠、昏、丧、祭、乡、相见”六礼。
《大戴礼记·本命》是“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九礼。
《仪礼》今本十七篇,把礼分成十七种。
1、以吉礼敬鬼神
2、以凶礼哀邦国
3、以宾礼待宾客
4、以军礼摄不协军礼,指军队里的操练、征伐的行为规范。
5、以嘉礼亲万民嘉礼,主要是用来沟通人际关系的礼仪。
四、现代人的礼貌与修养
礼貌的本意,是指对人恭敬有礼.修养,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礼貌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方式,修养则指一个人内在的文化心理。
儒家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1春秋末孔子创立儒学
2战国孟子、荀子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秦时“焚书坑儒”使儒学遭受打击
汉初儒学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明末清初儒学十分活跃,三大进步思想家批判和继承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明代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成为心学
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
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吸取佛、道精神,进一步发展
一、先秦诸子思想
(一)诸子之学的兴起
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
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政治: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文化: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二)、孔子和儒家文化
在先秦诸子之学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数儒道法三家,其中儒家特别是孔子的思想,涉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思想教育等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一切方面,在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程度最深最广。中国在世界上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多与孔子思想分不开。中华民族讲道德,见义勇为等高尚道德风范,很多渊源于孔子思想的精华。可以说儒家是中国人摆脱不掉的思想文化传统。
后世对孔子的尊崇
2、孔子的思想
1)“仁”
一曰“仁者,人也。”“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二曰“仁”即“爱人”。
三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四曰“克己复礼为仁。
2)“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