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适应症
输血适应症管理条例
输血适应症管理条例简介本条例旨在制定适当的输血适应症管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避免不必要的输血风险。
适应症判断标准1. 临床病情: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输血。
严重贫血、失血性休克和其他临床相关疾病可能是输血的适应症。
2. 实验室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判断输血适应症的重要依据。
例如,血红蛋白水平低于一定阈值、血小板计数低于一定阈值等。
3. 其他治疗方法:在确定是否进行输血时,应综合考虑其他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
有时,输血并不是唯一的治疗选择。
输血禁忌症以下情况是输血的禁忌症,对于这些情况的患者应该避免输血:- 全身性感染- 高危传染病患者- 不可逆性晚期癌症- 没有明确病因的贫血- 对输血成分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 孕妇特定基因型输血适应症管理流程为了确保输血适应症的科学判断和临床实施,以下是输血适应症管理的基本流程:1. 医生判断:由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2. 报告和审核:主治医生将输血适应症的判断结果报告给医院输血委员会,并经相关专家审核确认。
3. 记录和通知:医院输血委员会根据审核结果,将输血适应症的判断结果记录在患者的医疗记录中,并通知主治医生。
4. 输血操作:若输血适应症判断为肯定,医生应进行相应的输血操作,并监测患者的输血反应。
法规依据本条例制定遵循以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规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规定总结输血适应症管理条例旨在确保输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避免不必要的输血风险。
主治医生应根据临床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科学判断,医院输血委员会进行审核确认,并进行相应的输血操作。
同时,患者的禁忌症也需要充分考虑。
本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输血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输血适应症与安全输血PPT
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技术研发
血液检测技术升级
研发更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提高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 质的检出率。
血液保存技术的改进
探索更长久的血液保存方法,延长血液的有效期,降低因过期导致 的风险。
血液来源的多元化
研究利用干细胞或其他生物资源转化为人造血的方法,降低对献血 者依赖。
新型血液替代品的研发与应用
严重感染常见的适应症包括脓毒血症、败血症、重症肺炎等。
03 安全输血的原则与措施
严格筛选献血者
01
02
03
献血者健康状况
确保献血者无传染病、血 液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 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标准。
献血者年龄与体重
限制献血者的年龄和体重, 排除不适合献血的人群, 确保血液质量。
献血间隔时间
规定献血间隔时间,避免 过度献血对献血者身体健 康的影响。
02
输血可以补充血液容量、改善血 液循环、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对 于某些特定疾病如白血病、再生 障碍性贫血等也有治疗作用。
输血适应症的分类
根据输血目的的不同,输血适应 症可以分为治疗性输血和预防性
输血。
治疗性输血是指为了治疗某种疾 病或缓解症状而进行的输血,如 手术中失血过多、严重贫血等。
预防性输血是指为了预防某些疾 病或并发症而进行的输血,如孕 妇贫血、稀有血型患者的输血等。
详细描述
溶血反应通常在输血开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表现为血红蛋白尿、黄疸和血红蛋白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寒 战、高热、腰背酸痛、呼吸急促和心跳过速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和死亡。
其他不良反应
总结词
除上述常见不良反应外,输血还可能引起其他一些不良反应,如出血倾向、心脏疾病等。
输血的适应症与术后注意事项
输血的适应症与术后注意事项一、输血的适应症现代医学中,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适用于各种情况下引起的贫血以及其他特定情况。
以下是关于输血适应症的详细介绍。
1.急性失血:当患者突然出现大量出血导致急性贫血时,输血可以迅速提供丢失的红细胞和恢复组织氧供。
2.骨髓抑制性贫血:某些药物或化疗可能导致造血系统功能受损,并引发贫血。
针对这种情况,输注红细胞浓缩物可有效改善贫血状况。
3.低凝状态:某些患者由于身体内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而导致凝血时间延长,进而出现大量明显外伤出血时,则需要输注新鲜冷沉淀物或新鲜全血来提供凝固因子。
4.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放射线、放化疗等。
这种情况下,输血可以在增加造血功能和红细胞数量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
5.器官移植和手术:在某些器官移植或相关手术期间,由于手术本身的损伤和组织缺血,患者可能需要输注新鲜全血或红细胞浓缩物来恢复体内正常血液流量和供氧能力。
二、术后注意事项1.观察副反应:输血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在术后就诊时,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以及输血后是否有发热、皮肤变化等不适感。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务人员汇报。
2.应对感染风险:输血过程中存在感染的风险。
为了预防感染并保障安全性,医院通常采取严格措施进行供血者筛查和检测,确保输注的血液质量安全可靠。
但储存时间长久、抗体小、易生菌的血液制品,也有一定感染风险。
因此,在术后期间,患者应加强自我防护,避免接触有可能感染的物品和环境。
3.维持正常血液流变学:为了确保手术取得良好效果和患者康复顺利,术后需要维护正常的血液流变学。
这包括遵循医生建议的用药方案、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量以及避免长时间卧床等。
4.恢复饮食及活动:输血后,要尽快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并控制摄入热量。
此外,并非所有术后患者都需要完全禁止活动,多数情况下,受术部位是否限制活动或其它身体状况将会影响到患者能够进行何种程度的运动。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成分输血适应症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适用于慢性贫血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异型血液输注后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更适合于心、肝、肾疾病患者.3.低温保存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及自身血储存.4.辐射红细胞:可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宿主病,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血的患者.5.粒细胞:适用于粒细胞缺乏伴有败血症或威胁生命的感染患者.6.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所所致的出血患者.7.血浆: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脏疾病;大量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烧伤;抗凝血酶III缺乏;血栓性血小板紫癜.8.冷沉淀:适用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A,血管性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含量降低严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DIC、肿瘤.成分输血适应症及注意事项一、红细胞1、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这是一种从全血中尽量移出血浆后的高浓度缩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的高达0.90.由于原抗凝保存液被大部分移出,所含葡萄糖量很少,不能保存,加之红细胞很稠密,输注速度慢,故必须加入适量添加剂才能克服这些缺点.添加剂的配方有多种,都是特别者剂的红细胞保存液.它不仅能使红细胞很好地保存,而且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这是目前红细胞成分应用的最佳选择.适应症:悬浮红细胞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心,肾,肝功能不全需要输血者、儿童的慢性贫血特别适合本制品.注意事项:输注前需要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须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双头输液器移入血袋内以稀释并混匀;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2、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红细胞浓缩液适应症:与悬浮红细胞相同.注意事项:输注前要混匀,禁止向袋内加任何药物,也不允许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稀释本样品,以免红细胞发生变性,凝集或溶血.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总量约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80ML.生理盐水50ML.血浆和白模层大部分被去除,采用倒置离心法能去除白细胞约70%~80%.这种制品HLA抗原作用较弱,故输血不良反应少.适应症·: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准备作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重型地中海贫血等患者,可以第一次输血起就选用本制品.如输本制品仍有发热反应,可改用洗涤红细胞或白细胞过滤器过滤添加剂红细胞或浓缩红细胞.4、洗涤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洗条红细胞的总量110~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70ML及生理盐水50ML,该制品已去除 80%以上的白细胞和99%的血浆.保留了至少70%的红细胞.在洗条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小凝块等.血小板随血浆被去除.应用本制品可显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应症: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的患者;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输血发热的患者也可试用本制品;注意事项:由于大多数单位采用的是开放式洗涤法,故本制品制成后最好在数小时内输注完毕.二、白粒细胞适应症对中性粒细胞过低的患者采用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方法已废弃,而治疗性粒细胞输住也呈日益减少的趋势.注意事项 1、本制品输注前必须做ABO血型交叉配合试验;2、制备后应尽快离开血管,到达感染部位,或者先到肺部,然后进入肝脾.因此,输住效果不是看白细胞数是否升高,而是看体温是否下降,感染是否好转.自体输血的优点和禁忌症及不良反应自体输血的优点:1、可避免输血相关性感染,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及其他血源性致病源.2、既可避免同种抗体的产生,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又可避免同种异体免疫作用所致的溶血、发热、过敏及异体配型失误所致的不幸事故.3、可降低因异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所致的手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率,4、等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运氧能力、减少凝血物质的损失.5、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中的出血,经过过滤、洗涤、离心、浓缩,获得浓缩红细胞, 可以不用或少用异体血.6、不需要输血前的交叉配血及输血产生的血费,节约费用.7、特殊群体的用血如稀有血型患者、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他人血液的患者、血液供应困难地区的患者等自体输血禁忌症: 1、血液已被细菌污染2、血液可能被肿瘤细胞污染3、严重贫血者及出凝血功能障碍者4、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5、胸、腹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6、全身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自体输血不良反应:1、稀释式自体输血放血过快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输液量过多可因心脏负荷过重而发生急性肺水肿.2、贮存式自体输血手术前多次采血容易造成血患者血容量不足,采血过程可能会发生献血反应.3、回收式自体输血可能造成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继发DIC.输注前采集或贮存不当容易导致溶血反应.。
输血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3)本身免疫性贫血旳患者其本身抗体破坏输入旳红细胞。
溶血反应
2.临床体现: ➢输入少许血后,输血25~50ml后,出现头痛腰背酸痛、寒颤、高
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和休克。 ➢手术中出现不明原因旳广泛渗血,血压下降,应想到溶血反应旳
6.寄生虫病 如疟疾、丝虫病、弓形体虫病。
其他不良反应
1.急性肺水肿和左心衰(大量输血) 大量、迅速输血。 体现为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咳大量血性泡沫痰、
颈Ⅴ怒张、肺部哮鸣音等。 2.低体温
大量迅速输入冷藏血。 3.碱中毒
大量输血时,枸盐酸钠在肝脏转化成碳酸氢钠。 4.临时性低钙血症
输血浆旳禁忌症
• (四)增强免疫力
• 尽管血浆中具有一定量旳免疫球蛋白.但量少并不可能经过输注 血浆到达提升患者免疫力旳作用,反而还可能增长存在免疫缺陷 病旳患者被感染风险。对于需要输注外源性免疫球蛋白患者,应 选用免疫球蛋白制品。
• (五)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患者
• 血浆有一定扩容作用,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低旳婴幼儿患者, 输注血浆后可能加重循环负荷引起心衰,假如需要补充凝血因子 时宜首选浓缩制品。血浆中具有一定量旳蛋白,严重肾功能不全 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蛋白入量,盲目输注可能加重病情。
其他内科输血适应症
• 冰冻血浆:多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 Ⅺ或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体现时输注新鲜 冰冻血浆。输注量为10~15ml/kg。假如用于补充 稳定旳凝血因子,可输注一般冰冻血浆。
• 冷沉淀:纤维蛋白原缺乏症、DIC。
围手术期输指南(2023)
输红细胞指正: 1)血红蛋白不小于100g/L能够不输血; 2)血红蛋白不不小于70g/L,则需要输血; 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要根据患者心肺 代偿功能、有无代谢增高及有无活动性出血等原因 决定。
儿童输血指南
儿童输血指南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已成为治疗儿童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然而,在儿童输血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输血指南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儿童输血的相关指南,以便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输血过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项。
一、输血适应症及禁忌症儿童输血前,需要明确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输血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1. 重度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 失血:如创伤、手术等引起的失血。
3. 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友病等。
4. 造血系统疾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而输血的禁忌症包括:1. 无输血指征的轻度贫血。
2. 社会道德或宗教信仰禁忌。
3. 红细胞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
二、输血前准备在儿童输血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充分评估:医护人员需要对儿童的输血指征进行充分评估,并详细了解儿童的病史、过敏史等相关情况。
2. 血型检测:进行准确的血型检测,确保输血的血型匹配。
3. 交叉试验:进行血液交叉试验,检测受血者是否存在抗体。
4. 输血同意:取得合法有效的输血同意书,经过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的签字同意。
5. 输血风险告知:向家长或法定监护人详细告知输血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并获得他们的知情同意。
三、输血过程在儿童输血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步骤进行执行,以确保输血的安全与有效。
1. 输血准备: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输血液袋和输血管道,并核对血袋信息与医嘱是否一致。
2. 输血前复核:医护人员在输血前复核血袋信息、血型、交叉试验结果等,确保血液的正确性。
3. 输血速度: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输血目的等因素,确定适当的输血速度,常规输血速度为15~20滴/分钟。
4. 观察与监测:输血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等,同时仔细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红斑等输血反应症状。
5. 输血结束:输血结束后,即刻关闭输血管道,并监测儿童的相关生命体征以确认无输血不良反应再行拔管。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㈠发热反应 输血后15-20分钟开始. 原因 1免疫反应 体内有白细胞或血小板
抗体 2致热原<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 谢产物>污染3细菌污染和溶血 治疗 症状轻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停止输 血及对症处理及过敏治疗
预防 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多次输血或经 产妇输注不含白细胞及血小板的血〔洗涤 红细胞.
预防 ⒈有过敏史,输血前给抗过敏药物及糖皮质激素⒉ 对IgA低下或有抗IgA抗体者输不含IgA抗体的血液、血浆 血液制品⒊有过敏史者不能献血⒋献血员采血前4小时禁 食.
㈢溶血反应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症状为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寒 战高热,呼吸困难、头痛、心率加快,以致血压下降,休克.后出现血 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宿主病 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输 入有严重免疫缺陷受血者体内后,输入的淋巴细胞增殖并 对受血者组织起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肝炎、腹泻、 骨髓抑制和感染.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骨髓移植、加强化疗 或放疗的病人要输入经γ射线辐照除去免疫活性淋巴细胞 的血液成分.
㈧疾病传播 包括EB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HIV 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布氏杆菌、梅毒及疟疾等.预防 ①严格输血适应症②严格献血员体检③血制品生产中采用 有效的手段灭活病毒④自体输血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㈨免疫抑制 输血可使受血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及 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免疫抑制与输血的量和成分有一定 的关系.
㈩大量输血的影响 大量输血〔24小时用库存血置换病人 全部血液或数小时内输入4000ml①低体温②碱中毒③暂 时性低血钙④高血钾及凝血异常.临床上有出血倾向及DIC 表现时,应输浓缩血小板.
输血
输血为一替代性治疗,可以补充血 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 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
儿童输血适应症指南
儿童输血适应症指南背景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儿童在某些情况下的血液失衡或其他严重疾病。
然而,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有必要制定儿童输血适应症指南,以指导医生在输血时的决策过程。
目的本指南的目的是提供儿童输血的适应症,以协助医生在确定输血是否合适时作出准确的判断。
这将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降低输血相关风险,并促进儿童的康复。
适应症以下情况对于儿童输血是适应的:1. 急性失血:儿童出现急性大出血时,输血可以迅速补充失血量,维持循环稳定。
2. 严重贫血:儿童患有重度贫血时,输血可以提供足够的红细胞来改善氧输送,减轻症状和增加生活质量。
3. 凝血异常:儿童患有凝血因子缺陷或出血性疾病时,输血可以补充缺陷的凝血因子,控制出血风险。
4. 免疫缺陷:儿童患有免疫缺陷病时,在某些情况下输血可以提供免疫因子,增加身体抵抗力。
5. 术前准备:儿童在进行一些高风险手术前,输血可以提前准备血液,以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大出血。
不适应症以下情况对于儿童输血是不适应的:1. 血细胞增生异常:儿童已被诊断为血细胞增生异常(如白血病)时,输血并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
2. 溶血性疾病:儿童患有溶血性疾病时,输血可能触发更严重的溶血反应,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3. 轻度贫血:儿童出现轻度贫血时,输血并不常见,因为其他治疗方法通常足以处理这种情况。
4. 非血液失衡病因:儿童的症状不是由于血液失衡引起的,或者存在其他合适的治疗方法,输血可能不是一个必需的治疗选项。
结论通过遵循儿童输血适应症指南,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是否需要对儿童进行输血,并在必要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儿童输血的应用应基于病情评估和临床决策,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外科输血适应症概述
外科输血适应症概述一、外科输血概论全血输注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成分输血是指把全血内有预防或治疗价值的成分分离出来,制成有一定标准的优质制品供临床使用。
在我国也已有近60 a的历史,1944年已制成冻干血浆以支援抗日战争;1948年已分离出新鲜血浆用于血友病患者手术;在20世纪60年代已将冻干血浆、冰冻血浆、红细胞悬液、少白细胞红细胞、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等用于临床。
到20世纪90年代,成分输血在我国已占全血的14%,红细胞输血占全血的8%。
当前输入全血仍以外科系统最多,内科次之。
红细胞输血则以内科系统较多,常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主。
浓缩血小板、浓缩粒细胞和冷沉淀等内科应用较多,新鲜冰冻血浆则内、外科用量相近。
成分输血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还在继续改进发展中,但有些不适用的血液成分如冻干血浆等已禁止使用。
当前输血面临的问题是免疫问题和输血相关病毒性疾病的传播。
有关免疫方面的问题常见的有溶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HDN)、输血无效(如输注血小板、浓缩白细胞)、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因HLA、血浆蛋白等引起)及器官移植发生排异等。
病毒性疾病传播除了HBV及HCV外,最令人担心的是AIDS(简称艾滋病)的传染,在临床上对这两大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有不少临床医师坚持要输全血,甚至强调要输新鲜全血,不符合现代输血观念,需要更新观念。
本章始终贯穿对这两类危险的警惕和预防,以确保患者用血安全和有效。
在今后的临床输血中,自体血、血液成分的生物技术产品与血细胞代用品或基因细胞将日益被临床接受,并逐渐推广应用,异体人血的输用量将会相应减少,输血部门的工作将有更大改进。
二、输血适应证概述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失血性休克,血细胞比容低于0.25,血红蛋白低于100 g /L,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放射性损伤及创伤性凝血机能障碍等均应适当输血。
(一)创伤失血性休克正常成年人血容量为70mL/kg,若因创伤失血700~800 mL可导致临界休克或轻度失血性休克状态;若失血1 000mL需经48~72 h经自身调节才能逐步恢复血容量,但血液仍处于稀释状态。
输血适应症
输注红细胞⑴急性失血:①Hb>100g/L不必输注;②Hb<70g/L考虑输注;③Hb在70-100g/L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⑵慢性贫血:①Hb<60g/L并有明显贫血症状者,可考虑输注;②贫血严重,虽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可考虑输注。
⑶不合理应用:①急性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就输红细胞;②Hb>100g/L输注红细胞;③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输注红细胞;④慢性贫血病因未查明,Hb>60g/L无明显贫血症状输注红细胞。
输注血小板⑴内科:①血小板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②血小板数(10-50)×109/L根据出血情况决定;③血小板数<5×109/L应立即输注。
⑵外科:①血小板数>100×109/L不需输注;②血小板数<50×109/L可考虑输注;③血小板数在(50-100)×109/L根据是否有自发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⑶不合理应用:①血小板数>100×109/L输注血小板;②血小板数在(50-100)×109/L无明显出血输注血小板。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⑴内科: ①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特别是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②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⑵外科: ①凝血酶原时间(PT)或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大于正常对照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②大量输入库存血引起的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③紧急对抗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
⑶不合理应用: ①用于补充血容量;②与红细胞搭配输注;③用于补充营养;④用于促进伤口愈合。
输注冷沉淀⑴内科: ①治疗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②治疗血管性血友病;③治疗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⑵外科: ①补充纤维蛋白原;②与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配合应用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⑶不合理应用:纤维蛋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输注冷沉淀。
输血的适应症简答题
输血的适应症简答题
【原创版】
目录
一、输血的主要适应症
1.急性出血
2.贫血或低蛋白血征
3.重症感染
4.凝血功能障碍
正文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从一个个体传输到另一个个体以替代或
补充其缺失的血液。
输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增强抗感染能力以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以下是输血的主要适应症:
1.急性出血:急性出血是输血的主要适应症,尤其是严重创伤和手术时出血。
当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的 10%(约 500 毫升)时,临床上通常
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以不输血。
但是,当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 20%(约 500-800 毫升)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红蛋白以及血细胞
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
治疗通常首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
少量血浆增量剂,而不是全血或血浆。
2.贫血或低蛋白血征:贫血或低蛋白血征可能是由于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清蛋白合成不足引起的。
手术前如果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应进行纠正。
对于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则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血浆或清蛋白液。
3.重症感染: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
力。
4.凝血功能障碍:根据引起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疾病,输注相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
例如,血友病病人应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应补充凝血因子。
总之,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进行输注。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
⒉冷沉淀 FFP4℃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含有纤维蛋白 原和FⅧ因子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用于血友病甲、先 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原缺乏症。 ㈢血浆蛋白成分 ⒈白蛋白制剂有5%、20%和25%三种 浓度。常用20%的,稀释为5%溶液可提高血浆蛋白水平 和补充血容量。直接应用可起脱水作用,用于营养不良性 水肿及低蛋白血症。 ⒉免疫球白制剂 正常人免疫球蛋白(肌注用于病毒性肝 炎等传染病),静注的免疫球蛋白(用于低蛋白血症)和 针对各种疾病的免疫球蛋白。 ⒊浓缩凝血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 Ⅷ、Ⅺ因子及Ⅷ复合物、抗凝血酶Ⅲ和纤维蛋白原制剂。 用于血友病及各种凝血因子缺乏。
㈣细菌污染反应 轻的仅有发热,严重可出现内毒素性休克。 原因 采血和贮存环节污染。 治疗 ①立即中止输血,血袋中血液做染色细胞检查及细菌培养。② 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 预防 ①严格无菌制度②血液保存期内及输血前按规定检查。 ㈤循环超负荷 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急性 心衰及肺水肿。 原因 ①输血速度过快致血容量上升超过心脏的负荷。②原有心功能 不全③原有肺功能减弱低白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治疗 立即中止输血。吸氧,使用强心剂、利尿剂。 预防 心功能不全要控制输血速度及输血量。严重贫血者输浓缩红细 胞为宜。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㈠发热反应 输血后15-20分钟开始。 原因 1免疫反应 体内有白细胞或血小板 抗体 2致热原(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 谢产物)污染3细菌污染和溶血 治疗 症状轻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停止 输血及对症处理及过敏治疗 预防 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多次输血 或经产妇输注不含白细胞及血小板的血 (洗涤红细胞)。
医院输血适应症大全
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临床实践证明,输血不单可以拯救无数过度失血者的生命,同时还可治疗疑难疾病。
可是,实践也证明输血并不是全能,这是由于输血自己存在好多固有的缺点,有些缺点还直接危及受血者的生命,所以输血须注意原则,掌握好指征。
输血的原则,第一要科学地剖析病情,坚持脚踏实地。
对一些可输可不输者应坚持不输;对的确需用者应坚持适当输;对适当输用者应精选成分血输。
1.内科输血1.1 慢性贫血的输血(1)代偿性贫血(有贫血但无显然临床症状):要点针对病因治疗,不轻易输血。
(2)严重失代偿性贫血(贫血伴有显然临床症状):出病因治疗外,多半需要输血治疗。
(3)输血原则:①不可以以 Hb高低作为输血的最好指标,而要以症状为主;②有输血指征者只需输红细胞,不必输全血。
由于这种患者多半血容量正常,输全血可能致使循环超负荷;③输血量不宜过大, Hb高升到足以缓解临床症状即可。
(4)输血指征:①H b<60g/L 伴有显然贫血症状者;②贫血严重,固然症状不显然,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
(5)输血方法:①贫血伴居心功能不全者输血速度要慢,最幸亏输血前注射速效利尿剂。
②最好采纳小量多次输血,成人先输1~2U 红细胞,如贫血的症状仍然存在,再输1~2U。
③应依据病情选择适合红细胞品种,如: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合用于由输血惹起的发热病史者,有肝肾功能阻碍这应采纳本品。
④输注剂量可依据预期达到的Hb 水平进行大略估量,成人一般输注2U 悬浮红细胞约高升Hb10g/L,3U 清洗红细胞约高升Hb10g/L(清洗损害部分成细胞)。
1.2 急性贫血(常见于消化道出血)的输血(1)在用晶体液或并用人工合成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适合输注悬浮红细胞。
(2)失血量< 20%自己血容量, Hb>100 g/L 者,应用晶体液增补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
(3)失血量> 20%自己血容量, Hb<100 g/L 者,除了输注晶体液或用人工合成胶体液扩容外,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决定能否输注红细胞。
输血适应症
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
和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凝血障碍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悬浮红细胞制剂
红 细 胞 输 注 主 要 目 的 提高血液携氧能力,保证机体供氧/耗氧平衡。
适应症
悬浮红细胞 手术及创伤
制剂
患者
不输注
血红蛋白>100g/L, 血细胞容积>0.3
立即输注
血红蛋白<70g/L,血 细胞容积<0.21
非手术 患者
血红蛋白>100g/L, 血细胞容积>0.3
血红蛋白<60g/L, 血细胞容积<0.2
应输注
血红蛋白70—100g/L 血红蛋白60—
之间,倘若患者伴有较 100g/L之间,倘若
2.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 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
3.休克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可导致消耗性凝血障碍 4.FFP的使用,必须达到10~15ml/kg,才能输注有效 5禁止用FFP作为扩容剂 6.禁止用FFP促进伤口愈合
冷沉淀
输注目的: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Ⅷ因子缺乏、纤
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50×109/L(妊娠性血小 板减少)而不一定输血小板
因血小板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板时应快 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 无效Fra bibliotek血浆输注
血浆输注目的:
新鲜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缺陷及严
临床输血适应症总结报告范文
临床输血适应症总结报告范文一、引言输血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液成分,保证机体正常运行。
然而,不合理的输血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并浪费有限的血液资源。
因此,正确评估输血适应症非常重要。
二、临床输血适应症1. 急性失血急性失血是最常见的输血适应症之一。
针对大量失血导致的休克状态,输血可以迅速补充红细胞,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氧供。
在创伤、手术、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失血的情况下,输血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
2. 严重贫血慢性贫血或急性贫血导致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造成组织缺氧,可考虑输血治疗。
一般认为,成人血红蛋白小于70g/L 为输血的适应证,儿童则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评估。
3. 术前备血某些手术中可能出现大量失血的情况,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可以提前为患者备血。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状况进行评估,确保手术过程中及时输血。
4. 出生缺陷婴儿出生缺陷婴儿,尤其是心脏病患儿,可能需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输血可以在手术过程中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5. 病理性出血某些疾病导致的严重出血,如血友病、白血病、肝硬化等,输血可以促进止血,减轻病情。
6.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新生儿溶血性疾病是由于母体抗体与胎儿红细胞抗原反应引起,导致胎儿溶血、贫血。
血液交换输血可以及时清除被母体抗体攻击的胎儿红细胞,减轻溶血反应。
三、临床输血适应症的注意事项1. 临床评估在决定输血时,必须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炎症指标、器官功能等情况综合判断。
血红蛋白水平是判断输血适应症的重要指标,但并不是唯一依据。
2. 输血替代策略避免不合理的输血,可以采取替代策略,如促红细胞生成素或铁剂治疗贫血,血液尽量经自身吸收来恢复。
3. 输血安全措施输血过程中必须遵循严格的输血安全措施,确保输血血液来源的安全和血型配对的准确性,减少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四、结论临床输血适应症的合理评估对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适用的情况下,输血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但必须遵循科学的临床评估和安全操作,并注意节约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
输血的适应症有哪些?
输血的适应症有哪些?输血是临床中重要的抢救与治疗措施,危急情况下为患者及时输血可挽救患者生命,对于正常人来说,血液含量是体重的7%-8%,当人们产生失血情况,一次失血量若在全身血量的10%以下,机体内的血浆及无机盐可在两小时内得到补充,并且血浆蛋白也会在一天内恢复,但是恭喜宝以及血红蛋白的恢复速度则较为缓慢。
若患者的失血量超过全血量15%,则会使患者身体产生明显的不适感,并引发患者肢体活动障碍,此时患者需要进行血液补充,并为患者提供同血型血液,使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得以恢复。
临床血液供给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为了提升血液的使用效率,需要不断调整输血理念,提升血液应用价值,因此需要了解详细的输血适应症,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输血呢?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述输血相关的适应症。
一、急性出血在输血的适应症中,急性出血是主要的项目之一,对于一些严重创伤及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出血症状患者,急需为其实施输血干预。
当患者的一次失血量约为500ml且在总血量百分之十以下时,不属于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此时可以不进行输血干预。
而失血量在500-800ml范围内,且在总血量百分之二十以下时,则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与分析,对患者制定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变化情况。
通常情况下,需要首先选择输注的晶体液以及胶体液,或者少量血浆增量剂,此时不需要进行全血及血浆的输注。
若患者的失血量在1000ml时,且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则需要及时为患者输注适量全血。
二、大量失血对于大量失血的患者来说,需要及时为其补充血容量,对于一些因手术、创伤、烧伤及其他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来说,均应及时补充血液。
大量失血表现为血红蛋白小于80g/L,或存在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1)急性失血血容量超过15%;(2)舒张压低于60mmHg;(3)同基础血压相比较收缩压降低程度超过30mmHg;(4)心率超过100次/分;(5)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症状,且精神状态产生影响;(6)患者为失血过多的冠心病者,或者存在肺功能障碍,且血红蛋白100g/L。
输血适应症
• 6.禁止用FFP促进伤口愈合
冷沉淀
• 输注目的: •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Ⅷ 因子缺乏、纤维蛋白缺乏症 • 适应症:
冷沉淀 手术及创伤患者 非手术患者
应输注
纤维蛋白原 <0.8g/L
纤维蛋白原 <0.8g/L
全血
• 适应症
全血 应输注 手术及创伤患者 非手术患者
1. 用于急性大量 血液丢失可能出 现低血容量性休 克的患者 2.持续活动性出 血,失血量超过 自身血容量30%
大出血输血原则
失血量 失血量<血容量20% 失血量=血容量20%-40% 方 法 晶体盐溶液,出血前伴贫血 ---悬浮红细胞 晶体盐溶液、白蛋白 新鲜冰冻血浆、 红细胞悬液
失血量=血容量50%
上述+单采血小板(1-2u) 冷沉淀物(10-20u)等
上述+单采血小板(3-4u) 冷沉淀物(30-40u) 凝血酶原复合物10-20u/kg 维生素K等
应输注
血小板制剂
手术及创伤患者
① 留置导管、胸腔穿 刺、腰穿、骨穿、肝活 检、经支气管活检、拔 牙或补牙等有创操作或 检查,或正常阴道分娩 或体外循环等,血小板 计数<50×109/L。 ② 硬膜外麻醉(剖腹 产除外)血小板计数 <50—80×109/L。 ③ 大手术,血小板计 数<80—100×109/L。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
非手术患者
特殊情况 应输注
① 存在其它止血异常 (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 血障碍)或存在高出血 风险因素(如发热、败 血症、贫血、肿瘤放化 疗后等),血小板计数 <30×109/L。 ② 急性大出血后大量 输血致稀释性血小板减 少,出血不止,血小板 计数<50×109/L。 ③肾脏疾病晚期如尿毒 症,因血小板功能伴有 渗血,输注不受限制。 障碍,易发生出血,所 以,血小板计数 >50×109/L(50— 60×109/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血液成分输血适应指征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危和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
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12月29日颁布,1998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按血液成份针对医疗实际需要输血,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1999年1月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六条规定制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
其中第十条要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由卫生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要求“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当根据医院规定履行申报手续,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报输血科(血库);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处(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2000年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其中附件要求的输血适应症如下:1、红细胞:“手术及创伤输血”——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血;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内科慢性贫血输血”——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时,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20%时可考虑输注。
2、血小板:“手术及创伤输注”——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内科输注”——血小板计数>50×109/L 一般不需输注;血小板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3、新鲜冰冻血浆:PT或APTT大于正常1.5倍时。
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
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4、新鲜液体血浆(极少用):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5、普通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6、冷沉淀: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7、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细菌感染且抗菌素治疗难以控制者,充分权衡利弊后输注。
8、全血(很少用):用于外科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或内科患者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压积<22%时)。
希望临床医师和输血工作者严格掌握输血适应指征(适应症),按规范并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决定输注所需血液成分,使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症合格率达到90%以上,尤其做好疗效评价并及时纪录入病历,真正做到科学、有效用血。
贵州省人民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贵州省人民医院输血科2007.4.14附临床输血相关法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颁布时间:1997年12月29日;实施时间:1998年10月1日;颁布单位:全国人大常委。
2.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
3.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4.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按血液成分针对医疗实际需要输血。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5.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9.1.5发布)。
6.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7.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
8. 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备(用)血量超过2000毫升须报批。
9. 医疗机构要把临床输血工作情况作为评价医生个人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10. 2000年6月1日卫生部发布,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11.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12.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13.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14.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15.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16.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17.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C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18.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取出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19.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0.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21.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22.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23.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
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
24.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什么是成分输血?有何优点?•简单地说,成分输血就是根据病情需要,有选择地提取血液中的某种成分输给病人。
成分输血的优点是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制品浓度与纯度高,疗效好,最大限度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及疾病的传播。
提倡成分输血,不提倡属全血?•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已丧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疗作用;•全血中主要有效成分是红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相似,而不良•反应却比红细胞多;•成分输血有很多优点,最主要的优点是浓度高,针对性强,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合理输血?※只给病人输注其需要的血液成分。
※输血疗效显著大于输血负面影响时才应输血。
※负面影响程度可以接受。
※重视输血的量效关系为什么必须科学合理用血?•(1)血液资源宝贵。
……•(2)献血制度处于由有偿向无偿献血的过度期。
•(3)临床存在不合理输血:•1)不必要的输血如保险血、营养血、人情血;•2)输新鲜血、全血,不愿意输血液成分;•3)输血计量不够;•4)输血浆代替白蛋白,降低药品比例;•5)血液成分既从血库取出,不该输的将就输之。
•(4)有些病毒还没有检测或还不知道;筛选检测不能做到绝对可靠(存在窗口期,试剂敏感性,•操作误差,统计学允许误差)。
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有破损、漏血;•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红细胞层呈紫红色;•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入;•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临床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应负哪些责任?•首先护理人员要按规采取配血样本,本人签名后送输血科验收,避免张冠李戴,这是预防 ABO血型不合溶血事故发生,保证安全输血的重要前提。
•其次取血时由1~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混浊及凝块等。
•在输血前,护士要按医嘱核对病人的床号、住院号、血型、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果病人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输血申请单不能认证病人,这就需要在病人入院时将写有病人姓名和住院号的标签系在病人的手腕上或特殊位置,保留至出院为止),以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品种及血量等,还要再次注意血液有无溶血、混浊及凝块等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