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历年高考语文
广东省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与默写
诗歌鉴赏与默写【2004年】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l)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三国演义)卷首词)【参考答案】16.(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005年】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
清渭,指渭水。
(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孤笛”。
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近五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汇编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掺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目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峥.嵘狰.狞慎.重缜.密周全B.诅.咒趔趄.狙.击神情沮.丧C.讥诮.眉梢.俏.丽峭.拔刚劲D.辍.笔啜.泣拙.劣相形见绌.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
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诚实温和。
广东省高考语文近五年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广东省高考语文近五年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008年高考】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
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
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
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
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
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
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
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
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
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
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
性谦虚,未尝论功伐。
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
②海昏:地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作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收留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前往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愉快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因家庐江寻阳焉②弘因阵乱突围而出、B.①时有与访同姓名者②与贼战,斩首数百C.①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②访作长岐枨以距之D.①弘大掷宝物于城外②又破之,奔于临贺7.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3分)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广东历年(2004—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基、文言、诗歌鉴赏、默写、必考、选考、语用、作文)
广东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004—2012年)[语基、文言、诗歌鉴赏、默写、必考、选考、语用、作文]广东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基础应用【2012年】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桅.杆/宫闱.聒.噪/恬.静模.具/模.范B .清.雅/菁.华旖.旎/绮.丽处.所/惩处.C .歧.视/跻.身橄.榄/鸟瞰.角.斗/角.色D .赝.品/鹰.犬殉.情/徇.私参.谋/参.差【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项wéi/wéi、guō/tián、m ú/mó;B项qīng/jīng 、yī/qǐ、chù/chǔ;C项qí/jī、gǎn/kàn 、jüé/jüé;D项yàn/yīng、 xùn/xùn、 cān/cēn。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
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
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
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答案】A ks5u【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A项‚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可改为‚一清二楚‛;B项‚肆意‛意思为纵情任意,不受拘束。
后多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
用于此处,符合句意; C项‚忤逆‛,指违抗;冒犯。
D项‚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安享晚年。
语段对人类的描述使用‚堕落‛‚坟墓‛直至‚不能安享晚年‛,保持手法的连贯性,使用合理。
广东省历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2004年】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12分,每小题3分)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
虽然,其马将必侠。
”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
”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侠,两骖曳两服入于厩。
”公闻之,越席而起,出驾召颜回。
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何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扰乃求马不已。
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
吾于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
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危者也。
”公悦,遂以告孔子。
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
岂足多哉!”(选自《孔子家语·颜回》)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固有诬人也固:原来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巧:灵巧C.是以舜无佚民是:此;这D.岂足多哉多:称赞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勾践说于国人曰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善则善矣此则国人之罪也D.舜不穷其民力樊哙侧其盾一撞1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广东省历年高考语文
阅读【2004年】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10题。
咖啡和茶人类以咖啡和茶作为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
这两种植物中均含有咖啡碱,对人体能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劳动效率和思维活力等多种作用。
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术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3倍。
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早在公元前200O 年,埃塞俄比亚的阿交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
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
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
”而今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l %一2 %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
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
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晨在咖啡中添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上一杯,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疲惫,振奋精神;饭后饮上一杯,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但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元前300 年的《尔稚》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
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艺、制茶技术、饮茶习惯等都源于我国。
现在,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全世界饮茶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
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
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
近5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
•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 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答案) •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 方?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
•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 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 【参考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 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 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 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 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 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 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 的情怀。 • 列锦:将几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排列起来构成句子的一 种修辞手法。 •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杨柳岸,晓风残月。
•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 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 【参考答案】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 “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 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 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 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 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 嫩绿铺在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 的特点。)(写出“早春”,1分;结合词中的描 写简要说明,2分)
•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 【参考答案】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 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 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 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 考查类型:炼字
广东省历年高考语文——语言基础应用
语言基础应用【2004年】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晋升灰烬觐见进退两难噤若寒蝉B.闪烁硕大回溯媒妁之言数见不鲜C.邂逅亵渎狡黠不屑一顾歌台舞榭D.罪孽啮齿涅槃劣迹昭彰蹑手蹑脚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惊蛰、闻过饰非、按图索骥、事实胜于雄辩B.睿智、丰功伟绩、湮没无闻、不费败灰之力C.涵养、挺而走险、兵荒马乱、吉人自有天相D.斡旋、喧宾夺主、强鸳之末、风马牛不相及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还拐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B.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热情的德育打卡制度,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的认识问题,出现“走过场”现象,的确让人叹息。
C.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D.通常,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医生要获得其大脑的扫描图像,以便确定肿瘤的位置和了解肿瘤附近血管的状况。
广东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广东高考语文真题试卷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Passage 1Light PollutionTo appreciate the night sky that our ancestors enjoyed, it is necessary to leave the city and travel to the countryside. Urban skyglow (衰退) makes it extremely difficult to see the stars in the sky, and especially those that vary from yellow to red color. The combination of gas lamps and neon signs makes the city's night sky similar to an aquarium, exciting and pleasant to look at, but leaving us in ignorance of galaxies and solar systems. It has also led to a loss of cultural values, since it is through observation of the night sky that ancient peoples establish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stronomy, e.g. measuring the exact length of year to the nearest minute. For example, if a Magellanic cloud can be seen from a certain location during a certain month one year, then j it should be possible to make observations in the future to within a few minutes of the same month the following year. This requires accurate instruments, but any success that comes will depend on information gathered about the sky in the past a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ditions needed for future journeys to the same location and time.1.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e author intends to tell us that ______ .A. ancient people also lived in citiesB. we should take a look at the night sky in the countrysideC. the city is similar to an aquariumD. the modem city is a beautiful place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A. Urban skyglow is necessary.B. Our ancestors lived in the countryside.C. We are less informed about galaxies because of light pollution.D. A Magellanic cloud is an accurate instrument in astronomy.3. The passage probably comes from ______ .A. a news reportB. an advertisementC. a scientific magazineD. a story bookPassage 2Around 400 years ago, the Minors established a train of caravans (商队) which provided the means for the transport of goods between Vera Cruz on the Caribbean and Acapulco on the Pacific. This was a great improvement over earlier practices whereby mule trains or human porters(搬运工) had to carry loads the entire distance over rough mountain paths. The Minor brothers set the pattern for trustworthy land transport which newly arrived Spaniards improved in the century that followed. An official system of caravans ran twice a year between Vera Cruz and Acapulco along with another downtown. Locally, in the mines of Zacatecas, Chihuahua and elsewhere, caravans also played a role in the transport of precious metals to vera Cruz.4. The caravans of the Minors were ______ .A. carry over mountain pathsB. private means of transportC. wonderful and trustworthy means of transportationD. goods stations5. Why were the Minors successful with caravans?A. Because there were few alternatives in the 17th century.B. Because the system was official from the start.C. Because theirs was the only system at the time.D. Because they were the first to introduce it with trustworthiness.6. The caravans ______ .A. even carried metalsB. were only for moving goods to Acapulco at firstC. did not need the use of animalsD. were not used in mining areas第二节(第16~30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广东省历年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应用
语言表达与应用【2004年】六、(12分)22.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图书状况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损坏严重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23.用不超过25个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
(3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
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
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
历史江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
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24.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6分)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参考答案】22.(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23.我们必须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学习西方24.对联:丹霞南华梅关,皆为粤北名胜【2005年】六、(13分)21.用不超过20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分)2004年12月5日10时50分,随着最后一组数据核对完成,我国自主研制的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圆满结束。
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宣布:临床试验中,36位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了抗体,这表明我国自行研制的疫苗是安全的,初步证明是有效的。
Ⅰ期临床试验的完成,标志着SARS疫苗研究的难关已基本攻克,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也具备了在紧急状态下保护高危人群的潜力。
广东历年高考语文试卷
广东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广东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说“孝”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
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
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了首位?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
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孝为首”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
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
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
人为什么能做到群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
所以,人不能无群,既在群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
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端”,是起点的意思。
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
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
历年高考语文广东试卷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广东试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三教共养和合心态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
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
我却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
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
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
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活不成。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
道家好比是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药,上药店。
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相反相成。
古人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主张把两方面统一起来,践行“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写道:“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佛教的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广东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广东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é jiàng)B. 徜徉(cháng yáng)C. 蹉跎(cuō tuó)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这次培训,他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给旅客带来了不便。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一江春水向东流答案:A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料。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不苟言笑。
答案:B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是元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取经的故事。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春晓》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其中“鹜”指的是________。
答案:野鸭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________》中的诗句。
答案:《静夜思》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句话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高尚情操。
答案:超然物外三、阅读理解(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文章内容省略]11. 文章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回答]12. 文章中“她”是如何帮助“他”克服困难的?(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回答]13. 文章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回答]14.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或信息?(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回答]15. 如果你是“他”,在面对同样的困难时,你会怎么做?请简要说明理由。
广东语文试卷高考(优质4篇)
广东语文试卷高考(优质4篇)广东语文试卷高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
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
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
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
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已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
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信□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
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
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
”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
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
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
01广东省2024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及其详解答案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广东省2024-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与其详解答案【基础学问积累与运用】【2024年高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堵塞/边塞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公路。
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一触即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开了一场车祸的发生。
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争论纷纷,怨声载道。
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快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
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B.怨声载道C.义无反顾D、怒形于色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化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常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汲取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养分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阔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与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阔地区的自然条件。
广东高考十年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2004-2013)
广东十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2004-2013年) 文言文阅读广东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013】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
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
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
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
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
就转太常博士。
太宗闻其强干,召还。
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
诏案其罪。
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
”太宗不从。
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
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
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
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
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
”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俟秋成,当仍旧法。
”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
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
霖隐不仕。
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
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B.推辱主帅推:追究C.不痛绳之绳:捆绑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议以咏首荐若以一部校故B.咏引前事为言为乡里所称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D.饥者八九求霖者三十年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参考答案:A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一卷
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一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1. 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15分)(现代文材料略)(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5分)(2)分析文章中某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5分)(3)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5分)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任务。
(共20分)(文章内容略)(1)文章中提到了哪些人物?请列举并简述他们的特点。
(5分)(2)文章通过哪些手法展现了主题?请结合文本分析。
(5分)(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层含义?请结合全文进行解读。
(10分)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10分)(古诗内容略)(1)这首诗的韵脚是什么?请指出。
(2分)(2)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4分)(3)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2.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列任务。
(共20分)(文言文内容略)(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5分)(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5分)(3)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及其行为的意义。
(1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共5分)(题目内容略)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改写句子,使其更加通顺、合理。
(共5分)(题目内容略)3. 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编写一则新闻报道。
(共10分)(题目内容略)四、写作(共65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共40分)(材料内容略)2. 根据题目所给的情境,写一篇记叙文或散文。
(共25分)(情境内容略)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 (1)答案要点:(略)(2)答案要点:(略)(3)答案要点:(略)2. (1)答案要点:(略)(2)答案要点:(略)(3)答案要点:(略)二、古诗文阅读1. (1)答案要点:(略)(2)答案要点:(略)(3)答案要点:(略)2. (1)答案要点:(略)(2)答案要点:(略)(3)答案要点:(略)三、语言文字运用1. 答案要点:(略)2. 答案要点:(略)3. 答案要点:(略)四、写作1. 答案要点:(略)2. 答案要点:(略)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试题和答案需要根据具体的考试材料来编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选考-文学类)【2007年】(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泥泞(迟子建)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
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
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
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
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
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
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
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
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
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6.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17.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5分)18.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参考答案】16.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
(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17.因为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泥泞”使人自然回忆起了民族艰辛的历史,“泥泞”自然使人想起了土地的广博与祖国的含义。
18.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2008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河的第三条岸[巴西]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
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
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
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定购了一条船。
父亲对船要求很严格,它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个人使用。
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渔夫吗?父亲什么也没有说。
离开我们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条大河流过,水流平静,又宽又深,一眼望不到对岸。
我总忘不了小船送来的那天。
父亲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神情。
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帽子,对我们说了一声再见,没带食物,也没拿别的什么。
我原以为母亲会大吵大闹,但她没有。
脸色苍白,从头到尾她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
”父亲没有吭声,他温柔地看着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
我们一起向河边走去。
我强烈地感到无畏和兴奋。
“爸爸,你会带我上船吗?”他只是看着我,为我祝福,然后做了一个手势,要我回去。
我假装照他的意思做了,但当他转过身去,我伏在灌木丛后面,偷偷地观察他。
父亲上了船,划远了。
父亲再没有回来。
其实他哪儿也没去。
他就在那条河里划来划去,漂来漂去。
每个人都吓坏了。
从未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发生了。
每个人都猜想父亲疯了。
母亲觉得羞辱,但她几乎什么都不讲,尽力保持着镇静。
河边的行人和两岸附近的居民说,无论白天黑夜都没见父亲踏上陆地一步。
他像一条被遗弃的船,孤独地、毫无目的地在河上漂流。
人们一致认为,对于父亲而言,食物是一个大问题,他一定会离开大河,回到家中。
他们可是大错特错了。
父亲有一个秘密的补给来源,那就是我。
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
后来我惊异地发现,母亲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
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从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
从没生过火,他没有一丝光亮。
他的身体怎样?不停摇桨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滥时,他又怎么能幸免于难?我常常这样问自己。
姐姐生了一个男孩。
她坚持要让父亲看看外孙。
那天天气好极了,我们全家来到河边。
姐姐穿着白色的新婚纱裙,高高地举起婴儿,姐夫为他们撑着伞。
我们呼喊,等待。
但父亲始终没有出现。
姐姐哭了,我们都哭了,大家彼此携扶着。
后来,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里去了。
母亲最后也走了,和女儿一起生活去了。
只剩下我一个人留了下来。
我从未考虑过结婚。
我留下来独自面对一生中的困境。
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
我知道他需要我,尽管他从未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因这件事责怪父亲。
我的头发渐渐地灰白了。
我到底有什么不对?我到底有什么罪过?渐渐地,我因年老而心瘁力竭,生命踌躇不前,同时爱讲到疾病和死亡。
他呢?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终有一天,他会精疲力竭,只好让小船翻掉,或者听任河水把小船冲走,直到船内积水过多而沉入激流之中。
哦,天哪!我等待着,等待着。
终于,他在远方出现了,那儿,就在那儿。
我庄重地指天发誓,尽可能大声地叫着:“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
你不是非这样下去不可,回来吧。
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
”他听见了,站了起来,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
他接受了我的提议。
我突然浑身战栗起来。
因为他举起手臂向我挥舞,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
我不能,……我害怕极了,发疯似的逃掉了。
因为他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极度恐惧给我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我病倒了。
从此以后,没有人再看见过他,听说过他。
(选自余华《温暖的旅程———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有删改)16.小说中写道“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
请联系全文,简述“父亲”为什么需要“我”。
(4分)17.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5分)18.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
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参考答案】16.①我为父亲提供食物补给;②我是父亲与人的世界的唯一联系,为父亲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
17.①母亲虽然不能理解父亲,但仍然深爱着父亲。
对于父亲的行为,母亲觉得“羞辱”,但她明知道我在偷偷地为父亲提供食物,不仅没有阻止,还“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拿到的地方。
”②母亲是一个隐忍,并且不善于表现的人。
对于父亲的行为,她觉得羞辱,但“什么也不说”。
“尽力保持镇静”。
18.我对父亲的行为持支持的态度,但也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父亲的行为。
在其他人都猜想父亲疯了,家人也远离父亲的时候,我仍然坚持“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
并且一直陪伴着父亲,直到老。
但对于我而言,父亲只是一个存在,一个符号而已,所以当有一天父亲突然向我靠近,我却害怕地逃离了。
【2009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耕作的诗人(张炜)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
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叟不可分离的关系。
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
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
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
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
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
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
他在它们中间。
①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诗人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树林中那个简朴的坟墓。
那是他最后的归宿。
安静的树林、坟墓,都在默默昭示着什么,复述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可能属于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角落,埋葬着一个耕作的诗人。
托尔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
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
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朴实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
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
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
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