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如何保存一个活的古村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如何保存一个活的古村落?
芦苇荡,水云边上的花都塱头村。塱头村也是第二批认定的古村落之一。
广东普宁燎原镇泥沟村。这个村落保存了良好的生态。
12月初,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认定发布会在花都区茶塘村举行,茶塘村、三华村等37个村落榜上有名。广东省率先在全国启动古村落普查、认定、编纂等工作,目前,认定的古村落共64个。
广东省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办公室主任陈益刚告诉记者,随着工业化、农村中心化的推进,村落民俗风情难以很好地传承;加之资金匮乏,很多建筑缺乏维修。以后,很难再产生第三批古村落了。古村落,正在渐渐消失。
一、□ 让村民知道,铺路的石碑也是有价值的
有的祠堂曾被当作柴房、牛棚
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说:“城市里的人往往以为农村很土,其实中国保存了很多水平很高的古村落。那里的住宅比城市的要漂亮得多,生活也丰富得多,并不是只有人们想象中的茅草房。”
居住在广州市内的人往往想不到,只要一个多小时车程,他们就能进入与他们生活经验完全不同的世界中———祠堂、宗庙、私塾,这些词语已经从城市生活的记忆中消失,但在城市之外,它们仍然以实体的形式站在那里。
“这座庙跟我小时候没有什么区别。”汤新苗说,“只是上了油漆,维护了柱子,画了砖线。”汤新苗是广州市花都区茶塘村的副书记。他所指的,是茶塘村祠堂
“洪圣古庙”,一座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祠堂。这座祠堂经历过土改与文革,曾改作过贫下中农居所,历经两次重修,如今是茶塘村的标志性建筑。古庙前廊梁架上,雕着戏曲人物、松树、花鸟等图案;大门左右各有一副石门联,镌刻着“南国沐洪庥泽流花邑;海邦沾圣德惠普茶塘”。
“其实以前村子里还有更大的祠堂。”村里老人汤永华说,“茶塘村一世祖是我们这个村子所有人共同的祖宗,村里原来有一座祭祀他的‘逸时汤公祠’。但是‘文革’的时候,领导命令拆掉祠堂,用祠堂的材料修了一个拖拉机维修站。”沿着洪圣古庙,十余座清朝时期的祠堂、私塾依次排开。有的已经过小规模整修,有的仍保留着几十年来政治运动以及风雨的痕迹。家塾和书堂里仍然保留着‘文革’时建起的隔断,那是分为办公区、教学区,改成了村里的小学。有的祠堂则当做柴房、牛棚。几十年后,祠堂里的地面仍有当年糟烂的痕迹。
□ 申报200多个村落,通过64个
半个月前,广东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在这里举办了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认定发布会,属于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一部分。这个工程由全国文联主席冯骥才提出,致力于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的抢救。“中国有2800多个县,19000多个镇,行政村有60多万,而真正有流传价值的古村落起码有几千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都在农村,中华文化的根在这里。”今年11月,冯骥才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在这个背景下,广东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从2004年起对广东省的古村落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和认定。各地文联申报了200多个村子,最后由专家组通过了64个。
炭步镇茶塘村就是其中一个。按照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考察文件,茶塘村现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约120座,其中庙宇、祠堂、书院、书室共有20多座。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清代,多为三间三进或三间两进,人字山墙或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或灰塑龙船形脊,碌灰筒瓦。石雕、砖雕、木雕及灰塑等工艺较精细,保存较好。现存古巷16条,巷深约200米。”
茶塘村的肯堂书室经过小规模整修,已经开放出来。墙壁上的“竹林七贤”和“二甲加官”图也还很完整。对面墙上的壁画,则很斑驳了。
村里人可能并不明白梁思成所提出的“修旧如旧”的原则。比如说,与壁画情况对立的是,一些古牌匾被放置在祠堂之间的夹缝中,并没有在原位置继续悬挂,因为“破损太厉害,没办法修复”。
□ 要把活态的村落赶紧保护起来
而这次村落调查认证,并不仅仅是文物调查、归档。
“我们非常重视活态的东西。村落里一定要有活的民俗、民间传统存在。”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罗学光对记者说:“我们也去了一些已经衰败的村落,那里已经很少有人居住,房屋也多年没有修缮。这样的村子是不能通过评定的。”在文联与民协眼里,即使未评上的村落中可能同样有着价值,但保护“仍然活态的古村落”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很多村落还在延续,但已经时间久远,很多东西年久失修。如果再不去认定,那里可能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要通过评定并不容易。《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及调查纲要》里提出了7条指标,特别要求“民间文化丰富(包括饮食、医药、丧葬、婚嫁、信仰等),仍能得到较好保留与传承”。原因就是,只有活生生的古村落,才能让文化传承继续下去。“要把活态的村落赶紧保护起来,不能让它们再受破坏了。”罗学光如此告诉记者:“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通过古村落认定来告诉村民,那些用来铺路的石碑有价值。”
也就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茶塘村,记载村中晚清举人事迹的“旗杆夹”重新竖了起来,而之前它躺在邻村的沟渠边。“要回来旗杆夹很费了一番功夫。”汤新苗说,“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是宝贝。在邻村发现后,他们不准我们拿走,非要说是他们村的财产。最后查了《花县县志》来对证,对方才无话可说。”二、是什么随着古村落消失
“如果不穷,那就不叫古村落了”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林济是本次专家组成员,他长期在长江范围做古村落的调查。对比之下,他认为广东省的古村落相对来说已经保护得很好。因为内地的古村落,“经历过早年战火和多次政治运动,基本已经荡然无存”。
此次古村落认定专家组的成员们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了一个特点: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珠三角地区,破坏就越严重;而越是相对封闭、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古村落保留得就越好。“比如说东莞的污染、拆建那么厉害,现在已经报不出什么东西了。”广东民协的理事陈益刚说。“一个东莞只报得出来2个村子,而花都报了4个。”
但是发展迟缓也有问题。虽然没有被工业化、拆迁直接破坏,但古村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以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的副站长、建筑学家邹伟初的话来说,古村都是又老又穷:“如果不穷,那简直就不叫古村落了。”
而经济、生活压力最直接的反映,是古村落正在面临人口流失的威胁。
□ 没有人住,古建筑很快就会倒塌
这次古村落调查,也去了一些已经破败的村庄。由于各种原因,那里已经房屋残破,基本没有人居住了。位于广东省西北的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南岗古排就是一例。在相关的资料中,南岗古排是全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瑶寨,古寨始建于宋朝,鼎盛时期有民居700多栋,1000多户,7000多人。保留着368幢明清时期建的古宅及寨门、寨墙、石板道。2009年,南岗古排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而在记者到访时看到,大量的建筑已经损毁、倒塌。在这里你可以在一天内看到一栋房子的一生:已经裂缝的房屋、墙壁已经扭曲的房屋、废墟、以及已经变成菜园、荒地的小块空地,点缀在房屋之间。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城镇化建设中,在政府资助下,寨民大多搬去山下,随后又流向了广东各个城市。如今的南岗古排“只余200多人”。记者试图求证这期间的人口流出数据,被当地计生部门以“不清楚”婉拒。
“你不要以为建筑很坚固”,林济说:“建筑是要有人住、靠人养的。一旦原住民流失,那些明清时期的建筑很快就不行了,也就三五十年的功夫就会倒塌。”□ 人口流失,民间风俗也在消失
除了南岗古排这样的政策性移民,广东经济发展迟缓地区的古村落的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无论是经济发展中等的茶塘村,还是偏远的南岗古排,村里大多只剩下老人与儿童。
人口流失带来的不只是物质遗产的逐渐消失;饮食、风俗、手工艺品,这些依附于原住民的非物质遗产也受到威胁。“广府地区的古村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