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诊疗技术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中医医生诊治疾病的基础和手段。
规范的诊疗技术操作是中医医生正确诊治病症的前提,也是确保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的概念、意义、内容及具体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概念与意义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是指在中医临床诊疗工作中,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结合中医理论和经验,合理运用中医诊断、辨证、治疗等技术手段,进行准确、有效、安全的诊疗活动的具体规范要求。
规范的诊疗技术操作可以确保中医医生诊治疾病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治疗效果,避免误诊、漏诊等不良后果。
二、内容1.诊断:中医诊断是中医医生根据患者主诉、症状、舌诊、脉诊等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过程。
诊病应准确、细致,不遗漏任何细节,做到求真务实,杜绝主观臆断和片面猜测。
2.辨证:中医辨证是指中医医生根据病情分析、八纲辨证、三因辨证等理论指导,对患者体质、病情的诊断和分析。
辨证要全面客观,既要符合中医辨证的范畴,又要避免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
3.治疗:中医治疗是根据中医养生学理论和经验,运用针灸、中药、推拿、拔罐等方法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
治疗应符合中医学原理,遵循药物的药性药味,针灸的取穴操作等规范,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4.用药:中医用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中药饮片、中药颗粒、中药丸剂等形式。
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病机、治疗要求等综合因素,选择合理的药物,并遵循用药剂量、用法用量等各项规定。
三、具体步骤1.接诊:中医医生首先应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了解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观察,逐渐形成初步诊断和辨证。
2.诊察:根据患者的舌诊、脉诊等资料,辅以望、闻等诊症方法,全面分析患者病情,进一步确定诊断和辨证。
3.治疗:根据中医诊断和辨证结果,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注意用药的剂量、频次和疗程,避免因药物不当而产生不良反应。
4.随访:治疗过程中及时进行疗效观察和随访,了解患者治疗情况及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进展顺利。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一、适用于消渴痹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
适用于消渴痹、腰痛、萎证等.主要选取足三里穴进行药物穴位注射。
适用于消渴引起的胃痛、腹泻、呃逆、呕吐和便秘等之脾胃虚寒者,主要穴位有神阙、中脘、天枢.中药足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1.用物准备足浴盆、足浴椅、足浴保健药材的选择,2。
操作方法移动足疗机,把足疗机推到足浴椅前部位置 ;患者脚部放进足疗仓;。
将调配好的药浴浸泡脚部和小腿部;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 40 度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好。
浴足时间不要少于 30 分钟, 40 分钟较适宜,3.操作规范要点(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评估患者的病情、足部皮肤情况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水温适宜。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 ,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4.临床应用糖尿病患者足浴可以借助药力和热力,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祛除邪毒的目的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
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足部血管,增高皮肤温度,每天坚持“热水足浴 "30-40 分钟,可调节和平衡人体分泌、舒展紧张神经、防治神经衰弱 ,改善失眠1、不适合足浴的人群:严重心脏病患者 ;脑溢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 , 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 ;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 ,就不适合足浴 .2、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
吃完饭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 ,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 .因此,最好吃完饭过 1 小时后再泡脚。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1.仪容仪表要整洁。
中医师应该保持整洁的衣着和仪表,给患者以专业的形象,增加患者对医师的信任。
2.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
中医师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就医需求,并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3.患者病史询问要细致入微。
中医师应当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现病史、家族病史等,以便为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
4.脉诊应当准确。
中医师在进行脉诊时,应当采用正确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脉搏位置、正确的握脉力度和速度,以及细心地观察脉象的变化。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掌握病情、判断病位病性具有重要意义。
5.舌诊应当细致入微。
中医师在进行舌诊时,应当注意观察舌质、舌苔、舌体的变化,并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推断。
舌诊是中医诊断的又一重要方法,对于确定病位病性、判断病情轻重有很大的帮助。
6.按摩手法要正确。
中医师在进行按摩治疗时,应当采用正确的手法,包括揉、捏、推、拿、推、敲等,以及适当的力度和频率。
不正确的按摩手法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7.针灸需要熟练。
中医师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当熟练掌握穴位的位置和插针的深度,以及掌握适当的针刺方法和手法。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的操作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8.草药煎煮要严谨。
中医师在进行草药煎煮时,应当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和步骤,包括合理的药材比例、适当的煎煮时间和火候。
草药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的煎药操作对于草药的药效发挥至关重要。
总之,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是中医师在诊疗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准确、规范的操作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确保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操作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一、前言二、操作准则1.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应遵循“健康、科学、规范、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中医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2.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应在符合卫生条件的诊疗场所进行,保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应由具备相关医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中医师进行,必要时可以有助手协助。
4.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需求进行,不得擅自操作或过度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三、具体操作规范1.中医四诊操作规范(1)望诊: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等,必要时可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注意细节,准确判断。
(2)闻诊:仔细倾听患者的呼吸、咳嗽、语音等声音,注意声音的变化和特点。
(3)问诊: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等相关信息,准确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4)切诊:轻柔地触摸患者的脉搏,采用正规脉诊方法,包括尺泽、寸关、列缪等。
注意技巧和细微差别。
2.中医针灸治疗操作规范(1)望: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色、面色等,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
(2)刺:选择合适的针具,采用无菌操作,准确找到针刺穴位,严格按照经络走向和深度进行刺入。
(3)滚花:根据需要进行转动针身,增加治疗效果。
轻柔地转动针身,注意力度和速度。
(4)上下捻:根据需要进行上下捻转,增加针刺的刺激力量。
注意技巧和程度。
(5)扭转:对于一些病症需要增加刺激力量时,可以采取扭转现象,注意力度和速度。
(6)拔针:拔针时要稳定,不可过急,注意避免拔出时针尖倾斜刺伤皮肤。
3.中医药膏方制作操作规范(1)选料:根据药方要求,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草药材料,注意药材的品相和保存条件。
(2)制备:按照药方的要求,进行草药的研磨、煎煮、提取等制备工艺,严格把握时间和温度。
(3)配制:将制备好的草药和其他辅料按照药方比例进行配制,注意药材搭配和药性的相互作用。
(4)包装:将配制好的膏方按照规定的包装要求进行包装,注意密封和防潮。
中医科特色诊疗规范
中医科特色诊疗规范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医科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医学科目,拥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发展中医科特色诊疗,在此,我们将探讨中医科特色诊疗规范,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科的临床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中医诊断规范中医诊断是中医治疗的基石,准确的诊断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脉象、舌象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情和病机。
为了规范中医诊断,以下是一些基本原则:1. 患者信息的收集与记录:医生需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并准确记录,以便后续诊断与治疗。
2. 四诊合参:四诊分别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其中望、闻、切为客观诊察方法,而问是主观诊察方法。
医生需综合利用四诊方法,辨别病情。
3. 病机分析与辨证施治:根据四诊结果,医生需要对病情进行详细分析,确定疾病的病机,并制定相应的辨证施治方案。
二、中医治疗规范中医治疗以中药治疗为主,兼顾针灸、推拿、按摩等辅助疗法。
在中医科特色诊疗规范中,以下是一些治疗规范的原则:1. 中药选择合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机,医生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中药方剂。
该方剂应符合中医理论,遵循药物组方的基本原则。
2. 针灸操作规范:针灸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医生操作规范、技术熟练。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医生应注意穴位的准确定位和刺激方法的正确使用。
3. 推拿按摩技巧熟练: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的常用辅助疗法,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推拿按摩手法,并结合病情进行综合运用。
三、中医康复规范中医康复主要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疗法、理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旨在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和康复。
以下是一些中医康复规范的原则:1. 康复目标明确:医生与患者需明确共同确定的康复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2. 康复措施合理:根据患者的康复目标和具体病情,采用中医康复的相关手段进行康复治疗。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诊疗技术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
准确的中医诊断是决定中医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而规范的操作技术则是保证中医诊疗质量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望诊望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舌质、眼底等病征来判断病人的病情。
在进行望诊时,医生应首先向病人询问病情,然后仔细观察病人的面色,包括颜色、潮红或苍白程度等。
接着观察舌苔和舌质,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使用灯光照亮病人的口腔,仔细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以及舌质的形态,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最后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眼睛,包括眼底、眼神等来进一步判断病情。
二、切诊切诊是中医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切取患者脉搏的状态来判断病情。
在切诊时,医生应先向病人询问病情,再给病人解释即将切取脉搏的过程,脉搏切取时可以选择左侧腕部大动脉或者右侧腕部大动脉。
切取时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将三指放在患者脉搏部位上,用适当的力度按压,以感知脉搏的快慢、滑数和有无力度。
在切取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手部位置和力度,以避免影响切诊的准确性。
三、听诊听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仔细观察和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和心音来判断病情。
在听诊时,医生应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是否规律、深浅,有无气喘等症状,然后使用听诊器仔细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和心音。
在听取呼吸声时,应将听诊器的听头尽量紧贴患者的胸部或背部,并调整适当的音量。
在听取心音时,可以选择听取心尖部或胸骨左缘等位置,并调整音量和角度来获取清晰的心音。
听诊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声对患者的影响,避免弄乱患者的呼吸节律。
四、问诊问诊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了解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在进行问诊时,医生应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让患者敞开心扉,主动提供病情信息。
医生应重点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和家族史,包括病症的发展过程、病症的特点、影响病情的因素等。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服务操作规范捏脊操作方法: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
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
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
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一种一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
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另一种另一种另一种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
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上述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咳嗽贴使用范围:供感冒患者舒缓咳嗽用。
使用说明:1.撕开包装袋,取出贴片,剥去防粘膜,将贴片对准神阙穴和天突穴部位,轻按整个贴片使之平贴固定于皮肤之上。
2.贴处如有湿汗或污垢会减少贴片的粘附性,必要时帖前请清理皮肤。
3.一贴仅限一次使用。
每帖可持续使用8小时。
4.开封后请即刻使用,请将未用贴片用包装袋密封。
5.立即使用,不需冷冻。
6.可根据使用部位的大小适当裁剪后再行使用。
中药小瓶喷雾疗法操作方法:将上诉药物的浓缩药液提纯出来,过滤,澄清,放置冰箱保存,需要使用时喷雾小瓶30ml,消毒后装进去,交给家人为小孩喷咽喉。
严重病例每小时一次,每天不超过8次,一般病例一天4次,每次按三下。
每次使用后禁食水3-5分钟。
初步限于科室内部使用。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一、引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医学中独特的诊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规范的指导,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影响了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为了规范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操作,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效果,制定了以下操作规范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范方案适用于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操作,包括经络穴位诊疗、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
三、操作规范1.器械与场所准备(1)确保使用的针灸针、推拿仪器等器械洁净无损,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2)保证诊疗场所安全、环境舒适,准备必要的灯光、温度和音乐等。
(3)提供适当的诊疗床椅,以便患者就诊时能够舒适地躺卧或坐姿。
2.問診與初診(1)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病史、症状及不适情况。
(2)依据中医问诊四诊合参的原则,进行舌诊、脉诊、面诊和问诊。
(3)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或技术。
3.穴位定位与针灸操作(1)准确找寻经络穴位并进行标记,确保穴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按照穴位刺激方法的要求,采用适当的刺激手法和角度进行针刺。
(3)遵循针灸操作规范,确认针刺深度和力度,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留针时间和取针方式。
4.推拿操作(1)了解推拿的基本手法和操作要点,保证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推拿手法和力度,保证患者的舒适感。
(3)结合推拿操作,配合针灸、热敷等其他治疗手段,提高疗效。
5.中药熏蒸操作(1)准备好中药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新鲜度,避免患者对中药过敏或中毒。
(2)了解中药熏蒸的操作步骤和要点,选择合适的熏蒸器具和熏蒸时间。
(3)在操作中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熏蒸过程中出现烫伤或中毒的情况。
(4)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和熏蒸方法。
四、质量控制(1)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中医学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关的医师资格证书。
(2)定期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规范意识。
中医特色诊疗手段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诊疗手段操作规范1. 引言中医特色诊疗手段是中医临床中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中医特色诊疗手段的规范操作,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本操作规范。
2. 定义中医特色诊疗手段指的是中医药领域中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针灸、中药煎煮、推拿按摩等。
3. 操作规范为确保中医特色诊疗手段的安全有效实施,以下操作规范应被遵循:3.1 资质要求执行中医特色诊疗手段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中医临床经验和资质,包括相关职业证书和执业许可。
3.2 鉴别与评估在应用特色诊疗手段前,医务人员应进行患者的综合鉴别与评估,包括患者病情分析、体质辨识等,确保手段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3.3 操作环境中医特色诊疗手段的操作应在干净、整洁、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所有使用的器具和设备应符合卫生标准,并做好消毒工作。
3.4 操作流程针对不同的诊疗手段,应建立相应的操作流程,明确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操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5 安全措施中医特色诊疗手段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医务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6 监测与评估对于应用中医特色诊疗手段的患者,应定期进行治疗效果的监测和评估,根据患者反馈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4. 结论中医特色诊疗手段操作规范的制定和遵守,是确保中医临床安全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注:本文档为操作规范,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穴位注射疗法是一种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独特疗法,结合了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
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
常用的注射器为1ml、2ml、5ml、10ml、20ml,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
常用药物包括中草药制剂、维生素制剂和其他常用药物。
穴位注射疗法具有止痛、防御和调整作用。
它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脊髓和脑,产生诱发电位,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以激发许多神经元的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有止痛作用的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这些物质的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
穴位注射还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机理有关。
穴位注射对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
在穴位选择上,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
作为水针的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
触诊检查的部位一般是背腰部的背俞穴,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触摸,尤其是原穴、郄穴、合穴等特定穴部位及一些经验穴。
软组织损伤者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较长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的起止点;腰椎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到神经根附近。
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主穴依次是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频率最高的两个是血海和大椎。
在操作刮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刮痧板和刮痧油,确保安全卫生;2.在刮痧前,对刮痧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避免感染;3.刮痧角度和深浅应根据不同部位和病情进行调整;4.刮痧力度和速度应适中,不可过度用力或过快地刮拭;5.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次左右,以痧痕为度,不可强求;6.总体疗程一般为10次,可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调整。
刮痧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肌肉酸痛、颈椎病、头痛、失眠、胃痛、便秘等。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技术名称]中药熏药治疗[简介]中药熏药治疗是将药物煎汤,经过中药熏蒸治疗仪煎煮产生蒸汽,作用于局部皮肤或者患处,药物的有效成份通过皮肤的细胞、汗腺、毛囊、粘膜吸收和渗透进入人体。
结合经络的沟通作用、脏腑的调节作用以及局部的温热刺激作用,达到温通血脉、松弛痉挛、调温和血、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疏风散寒、祛风除湿等作用。
[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制性脊柱炎。
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禁忌症]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皮肤破溃、严重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孕妇等禁用。
[操作规范]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根据熏治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熏治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冬季注意保暖。
3.将中药装入纱布袋中,放入药箱煎煮,调节喷药口距离。
以患者感觉温热,不烫伤皮肤为度。
4.每次20分钟,每天1次, 10次一个疗程。
5.熏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若感到不适,应即将住手,协助患者卧床歇息。
6.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殊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2.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应在患处盖上毛巾,防止受凉感冒。
3.熏蒸结束后应适当歇息及饮水,待恢复后再离开治疗室。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技术名称]刮痧[简介]刮痧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浮现瘀斑的一种疗法。
此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
合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
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
民间广泛流传于治疗发痧(中暑)、绞肠痧、吊绞痧等证。
[适应症]合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
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精选文档】
中医特色治疗技术1、传统针灸特色治疗技术(1)普通针刺毫针刺法是用毫针刺激人体腧穴等部位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刺疗法的主体,临床应用最广。
毫针规格以针身的长短和粗细来区分。
针刺练习有纸垫练针法、棉团练针法、自身试针法.针刺前体位的选择根据治疗部位而定,有卧位、坐位等。
进针时有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针刺角度有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斜刺(45°)、横刺(15°)。
针刺深度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必须结合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体形、病位、病性、腧穴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
行针基本手法有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有循法、刮法、弹法、摇法、震颤法.针刺最主要讲究得气,指针刺入腧穴后产生的经气感应,即针感。
病人感觉腧穴局部酸、麻、胀、重等,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感应扩散或传导。
医生感觉针下沉重、紧瑟等.一般而言,得气迅速,疗效好;得气较慢,疗效差。
针刺补泻手法与机体的机能状态、腧穴特性、针刺手法相关。
针刺异常情况包括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刺伤重要器官等,但正规医生临床实践中很少发生上述情况,即使发生,也能及时果断的处理。
针灸治疗作用主要包括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 (2)温针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
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或将艾条切成长约1。
5cm的艾段插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
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也可用于骨质增生、腰腿痛、冠心病、高脂血症、胃脘痛、腹痛、腹泻等。
本法兴盛于明代,明·高武《针灸聚英》及杨继洲之《针灸大成》均有载述:“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者,或有效”。
操作过程中要严防艾火脱落灼伤皮肤,可预先用硬纸剪成圆形纸片,并剪一至中心的小缺口,置于针下穴区上;嘱患者不要任意移动肢体,以防灼伤。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一、望诊规范1.望诊时,中医师应保持专注和耐心,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面部表情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准确识别患者的面色变化,包括红色、青紫色、黄色等,以及面部水肿、皮肤病变等情况,确定病情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对于舌质和舌苔的观察,中医师应注意舌体的颜色、形态、湿润度等变化,判断患者的阴阳虚实情况。
同时,还应注意舌苔的颜色、形态、厚度等情况,以判断患者的脾胃功能、气血状况等。
二、切诊规范1.切诊时,中医师应提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切诊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中医师应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切口深度,同时注意卫生消毒,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无菌。
3.切诊时,中医师应准确切割或刺破相应部位,观察出血情况和分泌物的性质等,记录在档案中。
4.切诊后,中医师应及时进行伤口处理,进行适当的包扎、清洗和消毒等操作,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5.切诊后,中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指导,告知伤口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复诊计划的安排。
三、闻诊规范1.闻诊时,中医师应靠近患者的身体,用鼻子或听力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声音的响亮程度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声音特点,判断患者的肺部功能和病情的变化。
3.闻诊时,中医师还可使用电子听诊器等辅助工具,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问诊规范1.问诊时,中医师应保持耐心和细致,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回答,进一步追问和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疼痛程度、症状出现的时间和频率等。
3.问诊时,中医师需要注意患者的口音、语速和语调等特点,判断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
4.对于不清楚或疑难的问题,中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和指导,帮助其理解和回答。
五、刮痧规范1.在进行刮痧时,中医师应告知患者的刮痧地点、刮痧方法和预期效果,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了保证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规范操作是保证诊疗质量的关键;二是为了提高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标准化水平,规范操作是实现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的基础;三是为了维护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声誉,规范操作是提高行业整体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范操作能够提高诊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操作中的失误和意外,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二是规范操作能够提高技术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为技术的研究和评价提供可靠的基础;三是规范操作能够提高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标准化水平,增强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四是规范操作能够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提升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公众中的声誉和认可度。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第一部分:基本技术操作一、望诊1.望舌:患者应咬紧牙齿,伸出舌头,医生应清晰地观察舌质、舌苔、舌体形态等。
2.望面色:医生应观察患者面部肌肉的松紧程度、肤色的变化等。
3.望痰涎:医生应观察患者的痰涎颜色、量、质地等。
二、闻诊1.闻气味:医生应通过闻气味判断患者体味的变化,如恶臭、香甜等。
2.闻呼吸音:医生应通过听呼吸音判断患者的呼吸是否规律、宽畅等。
3.闻气息:医生应通过闻患者的气息来判断患者身体的状况,如腥臭味等。
三、问诊1.详细询问:医生应向患者询问病情的详细情况,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程度、频率等。
2.综合判断:医生应在听取患者的回答后,结合望诊、闻诊的结果,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四、切诊1.按压脉搏:医生应按压患者的脉搏,判断患者的脉搏是否规律、有力等。
2.扪诊:医生应用手按摩患者的表面,判断患者的皮肤是否湿润、温度是否正常等。
第二部分:操作注意事项一、环境卫生1.诊室卫生:医生在诊室内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消毒操作:医生在进行诊疗技术操作前,应做好手部消毒,并对医疗器材进行消毒处理。
二、技术操作1.病历记录:医生应详细记录患者病历,包括病情描述、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
2.患者安全:医生应保证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
3.沟通交流:医生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三、操作规范1.操作正确:医生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2.耐心细致:医生应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致,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三部分:常见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一、针灸1.穴位定位:医生应准确定位患者的穴位,避免误刺和损伤。
2.针刺操作:医生应使用消毒的针具进行针刺,注意穴位和深度的把握。
3.针灸时间: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确定针灸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二、中药煎煮1.中药选择: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配方。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一、针刺疗法技术 (1)毫针刺法 (2)头针技术操作规范 (3)耳针技术操作规范 (4)腹针疗法操作规范 (5)眼针技术操作规范 (6)手针技术操作规范 (7)腕踝针技术操作规范 (8)三棱针技术操作规范 (14)皮内针技术操作规程 (15)火针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6)皮肤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19)穴位注射法 (21)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23)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25)靳三针技术操作规范 (27)电针技术操作规范 (39)针刺麻醉疗法 (40)口唇针疗法 (41)浮针疗法 (42)二、灸类疗法技术 (48)直接灸技术操作规范 (49)隔物灸技术操作规范 (50)悬灸技术操作规范 (52)天灸技术操作规范 (53)温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55)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56)雷火灸技术操作规程 (59)三、刮痧疗法技术 (61)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62)撮痧技术操作规范 (63)放痧技术操作规范 (64)四、拔罐疗法技术 (66)留罐技术操作规范 (67)闪罐技术操作规范 (68)走罐技术操作规范 (69)针罐技术操作规范 (70)刺络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70)药物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72)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73)五、中医微创类技术 (75)针刀技术操作流程 (76)六、推拿类疗法技术 (78)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79)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 (80)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81)冷敷技术操作规范 (83)中药湿敷操作规范 (84)中药熏蒸操作规范 (85)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范 (86)八、骨伤类疗法技术 (88)理筋技术操作规范 (89)复位技术操作规范 (92)正骨技术操作规范 (94)夹板固定技术操作规范 (95)石膏固定术操作规范 (97)外固定架技术操作规范 (99)牵引技术操作规范 (100)练功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104)九、肛肠类技术 (108)枯痔技术操作规范 (109)痔结扎技术操作规范 (110)挂线疗法操作规范 (111)注射固脱疗法操作规范 (113)十、其他类技术 (115)经穴电疗技术操作规范 (116)经穴磁疗法操作规范 (117)揉抓排乳技术操作规范 (118)脐疗技术操作规范 (119)割治疗法操作规范 (120)一、针刺疗法技术毫针刺法操作规范一、适应症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骨等科的常见病。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一、前言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中医医疗方式。
然而,由于中医学的特殊性质,中医医生需要掌握多种技术操作规范,以确保诊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为中医科医生提供一些技术操作规范,以促进中医学的发展,提高中医诊疗服务的质量。
二、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1. 脉诊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鉴别病情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进行脉诊时,需要掌握以下技术操作规范:(1)患者应坐或卧位,双手放于体侧,肘弯屈曲,手心向上。
(2)脉诊应在安静、舒适、温暖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刺激;同时,医生应保持平静的思维状态和舒缓的呼吸节律。
(3)医生应用中指、无名指和食指,轻轻地按压患者的脉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及患者。
(4)脉诊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以便能够准确把握患者的脉象变化。
2. 舌诊舌诊是中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和润燥程度等,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脏腑功能的情况。
在进行舌诊时,需要掌握以下技术操作规范:(1)患者应伸出舌头,舌头不要过分伸张,以免影响观察。
(2)舌诊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避免白天强光或灯光过强,以免影响观察判断。
(3)医生应仔细观察舌苔、舌体、舌边的颜色、形态、润燥程度等,多角度考虑,加以综合判断。
3. 针灸针灸是一种以刺激人体穴位为主的治疗方法,通过针刺、灸热等手段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进行针灸时,需要掌握以下技术操作规范:(1)医生应在操作前洗手,并戴上消毒手套或使用手消毒液进行消毒。
(2)针灸用具必须经过消毒,保证使用的针头无菌。
(3)针灸时应遵守穴位的定位和刺入深浅的规范,避免刺痛患者或损伤内脏组织。
(4)中医诊疗技术中常常会用到艾灸、敷贴等多种方法,同样需要注意消毒和操作规范。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诊疗技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手法的按压、揉捏、拍打等手段,调节气血、通经活络,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医特色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一、介绍
中医特色穴位埋线是一种通过穴位注射细小量的具有抗菌力的弱酸性物质,以减轻患者疼痛、健康管理、皮肤塑形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可以减少病痛,显着改善肌肉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二、穴位埋线的原理
穴位埋线是一种治疗手段,运用通过细针注射,把特殊的低浓度弱酸性溶液放入穴位中,来达到改善健康、减轻疼痛和调节身体的目的。
埋线治疗是基于中医理论,使用穴位进行精确的治疗,并且相对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埋线治疗中,穴位埋线把穴位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进行了提升。
埋线技术有效的运用了中医中药疗法,将穴位治疗补充完善,达到更精准的治疗效果,特别适合腰背痛、痛风、膝关节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及神经痛等长期反复性疼痛病症。
1、将患者安置在桌上,调整患者的姿势,检查是否有异样。
2、清洗穴位,用70%的酒精棉球擦抹穴位,然后消毒穴位。
3、把穴位针放入穴位,注意一定要用确切的技术,穴位针要垂直于皮肤,针尖要稍浅,不要深入骨髓,深度一般为1-2厘米。
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一、引言中医特色技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特点是通过操纵、按摩、拔罐、刮痧等手段,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在中医实践中,中医特色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成为中医临床的重要手段。
然而,中医特色技术的操作规范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会因为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操作方法不正确、操作手法不熟练而引起意外事故和偏颇。
因此,制定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的重要性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是指根据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中医特色技术的操作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规范做出的规定。
制定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可以帮助操作人员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事故和偏颇。
此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能够保证操作的科学合理性,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也能够加强相关的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提高中医特色技术的普及度和质量。
三、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的制定原则1.安全原则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的制定必须以安全为第一原则,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要注意对操作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患者的病情、症状、以及相关身体情况等做出准确评估,以便操作人员能够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手法。
2.科学原则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的制定必须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确保操作的科学合理性。
3.规范化原则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的制定必须以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为基础,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操作,保证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四、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的主要内容1.操作前准备操作前,必须对操作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准确评估,包括对患者的病情、症状、以及相关身体情况等进行详细把握。
同时,还需要对治疗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消毒,确保在操作过程中的设备、工具和环境都是符合操作要求的。
2.操作过程(1) 操作方法的选择针对不同疾病或症状,中医特色技术实现治疗的方法是多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疗技术名称]******法/*****技术[简介]诊疗技术的应用简介[适应症]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操作规范]该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注意事项]该诊疗技术的注意事项请各科室根据科室上报的中医诊疗技术目录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
请勿必于2013年5月10日(星期五)之前上报医务科,逾期未交将根据相应检查奖惩进行处罚。
[诊疗技术名称]中药湿敷[简介]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
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
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适应症]适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
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适用此法。
[禁忌症]1.一般内科疾病不宜使用。
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
[操作规范]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l. 纱布从药液中捞出时,要拧挤得不干不湿,恰到好处。
过干了效果不好,过湿了药液漫流。
2.药液不要太烫,防止烫伤。
3.药物组成可根据不同的疾病,作适当的调整和化裁。
4.在应用湿敷疗法的同时,还可根据病情适当配合熏洗、药物内服和针灸等疗法,以增强疗效。
5.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模版)[诊疗技术名称]中药灌肠[简介]诊疗技术的应用简介[适应症]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下消化道出血者、妊娠妇女病人禁用灌肠治疗。
[操作规范](1)保留灌肠前,嘱病人排便,以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尽量不采取大量不保留灌肠,以免刺激肠蠕动,使药液不易保留。
(2)备齐用物携至床前,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及方法。
(3)测量药液温度,39℃~41℃,倒入灌肠筒或输液瓶内,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
(4)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左右,暴露肛门。
(5)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门约10~15cm,用胶布固定,松开活塞,调节滴速,每分钟60~80滴。
压力要低,以便药液的保留,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
(6)待药液滴完时夹紧输液管或灌肠筒的连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部。
(7)整理床铺,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8)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1)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卧位插入的深度。
(2)观察前,应嘱病人先排便.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药量要少。
(3)肠道病变病人在晚间睡前灌入为宜,并减少活动。
(4)药液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9-40摄氏度,虚症可为40-44摄氏度。
.(5)灌肠筒要清洁消毒处理,肛管可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模版)[诊疗技术名称]薰洗[简介]熏洗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或浸浴,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作用等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疮疡、筋骨疼痛、目赤肿、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
[适应症]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操作规范]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根据熏洗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冬季注意保暖。
3. 眼部熏洗时,将煎好的药液趁热倒入治疗碗,眼部对准碗口进行熏蒸,并用纱布熏洗眼部,稍凉即换,每次15~30分钟。
4. 四肢熏洗时,将药物趁热倒入盆内,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或布单围盖后熏蒸。
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肢浸泡于药液中泡洗。
5. 坐浴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内,上置带孔木盖,协助患者脱去内裤,坐在木盖上熏蒸。
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坐入盆中泡洗。
药液偏凉时,应更换药液,每次熏洗15~20分钟。
6. 熏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7. 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8.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⑴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⑵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
⑶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⑷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模版)[诊疗技术名称]刮痧[简介]刮痧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的一种疗法。
此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
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
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
民间广泛流传于治疗发痧(中暑)、绞肠痧、吊绞痧等证。
[适应症]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
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
[禁忌症]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操作规范]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 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
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
4. 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5. 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要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
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
6. 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 cm。
7. 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为度,一般每一部位刮20次左右。
8. 刮治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
9. 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 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痧疗法。
2. 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 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模版)[诊疗技术名称]穴位贴敷[简介]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
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
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适应症]适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
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适用此法。
[禁忌症]1.孕妇、幼儿慎用。
2.颜面部慎用。
3.糖尿病患者慎用。
[操作规范]1.做好解释皮肤可有轻微刺痛感,取合理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2.消毒剂消毒皮肤表面,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硬膏剂可直接或温化后将硬膏剂中心对准穴位贴牢。
3.敷时若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部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4.清洁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4.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5.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
6.若用膏剂贴敷,膏剂温度不应超过45C,以免烫伤。
7.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8.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9.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
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模版)[诊疗技术名称]艾灸[简介]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用手指搓捏成圆锥状,小者如麦粒大;中者如半截枣核大;大者高约1 cm,炷底直径约0.8 cm,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疗法。
此法利用温热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从而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愈等症。
[禁忌症]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操作规范]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 根据情况实施相应的灸法。
3.1 直接灸(常用无瘢痕灸)先在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放置艾炷后点燃,艾炷燃剩至2/5左右,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取走余下的艾炷,放于弯盘中,更换新炷再灸,一般连续灸5~7壮。
3.2 间接灸(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饼灸)施灸部位涂凡士林,根据病情,放上鲜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1片(事先将鲜姜或独头蒜切成约0.6 cm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附子饼是附子研末以黄酒调和而成,厚约0.6~0.9 cm,中心处用粗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点燃施灸。
当艾炷燃尽或患者感到灼痛时,则更换新炷再灸,一般灸3~7壮。
达到灸处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4. 艾炷燃烧时,应认真观察,防止艾灰脱落,以免灼伤皮肤或烧坏衣物等。
5. 施灸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
整理床单元,安置舒适体位,酌情通风。
6.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 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2. 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4. 熄灭后的艾炷,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模版)[诊疗技术名称]针灸[简介]诊疗技术的应用简介[适应症]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操作规范]该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注意事项]该诊疗技术的注意事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模版)[诊疗技术名称]穴位注射[简介]诊疗技术的应用简介[适应症]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操作规范]1.据所选穴位处方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按注射药量的不同选用注射器和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