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搜索算法ppt
6.2万有引力定律优质课件PPT
5.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两个质点和质量分布均匀 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
6.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把地面上的物体和天体的 运动规律统一起来,打破了天体运动的神秘性
2021/01/31
9
巩固练习:
1 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万有引力只是宇宙中各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B 万有引力是宇宙中所有具有质量的物体间的相互 作用力。 C 天体间万有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 的距离成反比 D 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会大于地球对太阳的万有 引力
2021/01/31 vF2m rvr/2TFm4T22r
4
●将上式vF 变2换m 可rvr/得2T到:FFm44T 222(rTr32)rm2
●再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r 3 k
●可得
F
m r2
T2
●即得出结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 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021/01/31
5
结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比,
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F m2 r ●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吸引太阳的力跟太阳吸引
行星的力大小相等、性质相同,故引力也应当和太阳的
质量M成正比。因此:
Mm F r2
写成等式:
F
G
Mm
r2
2021/01/31 (G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6
■万有引力定律
2021/01/31
2
■行星运动的各种动力学解释
前人对天体 运动的动力 学解释有那
些?
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 伽利略 这种趋势导致物体做圆周运
动
开普勒
受到了来自太阳的 类似与磁力的作用
6.3万有引力定律.ppt
今天我们学 了一些什么?
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方法和思路
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m1m2 引力大小: G F r2
G为引力系数G=6.67×10-11 N· 2/kg2 m
谢谢观赏!
Fr 2 G m1m2
G的单位N m / kg
2
2
【性质】万有引力定律的: ①普遍性;②相互性;③宏观性;④特殊性;⑤适用条件
(1)万有引力的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星球间, 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 互吸引力. (2)万有引力的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牛顿月地检验的基本思路:
假定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以及地面物体所受的引力和太阳与行 星之间的力遵循同一规律。(已知月球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60倍 )
GMm (1)将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为: F1 R2 (2)将物体放在月球轨道上所受引力为: F GMm 2 2 r
(3)两者比值:
2 F1 r 3600 2 F2 R 1
2、 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 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两个 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他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 F G m1m2 r2 【说明】 (1)m1和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他们的距离, (2)G为引力系数。
巩固练习
m1m2 1.关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 F G 的下列说 2 r 法中正确的是( BD )
A.公式中的G是引力常量,是人为规定的 B.这一规律可适用于任何两物体间的引力 C.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检验这一规律是否适用于其他天体的方法是 比较观测结果与推理结果的吻合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精品PPT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精品PPT课件目录CONTENCT •课程介绍与背景•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与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实验验证•万有引力定律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课程总结与展望01课程介绍与背景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内容和数学表达式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与意义010203古代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和猜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和验证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影响物理学史背景010204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性解释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为研究天体物理学提供基础促进现代宇宙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0302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与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任何两个质点都存在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相互吸引的力。
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表述公式:$F=(G×m1×m2)/r^2$。
其中: F: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 万有引力常数m1: 物体1的质量m2: 物体2的质量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大小)。
公式解析与意义公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是由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比较准确地得出。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只适用于计算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此公式也近似适用。
当两个物体距离不太远的时候,不能看成质点,可以采用先分割,再求矢量和的方法计算。
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的万有引力,可用公式计算,这时r是指球心间距离。
适用范围及限制条件03万有引力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天体运动规律行星椭圆轨道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以及行星在轨道上速度的变化规律。
万有引力(共17张PPT)
⑤运行中的卫星处于失重状态。
假⑧设若卫星仅绕冥用王星三做匀颗速同圆周步运动卫,G星已知覆,还盖需知全道球哪两,个量最就可小以测出冥王星的质量?
①同步卫星的特点?(几个一定)
的轨道半径是多少? ⑤冥王星表面g和星球半径R
④任何卫星的平面一定经过地心。
假三设颗卫星同绕冥步王星卫做匀星速可圆周覆运动盖,G全已知球,还,需知若道地哪两球个量自就可转以测出冥王星的质量?
2. “嫦娥三号”的环月轨道可近似看成是
圆轨道,每经过时间t通过的弧长为L,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度,已 知引力常量为G,则月球的质量是?
3.(重)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 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密度为?
•评
•展
①同步卫星的特点?(几个一定)
②同步卫星、近地卫星、赤道上的物体大小关系?
③地面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的区别?
④任何卫星的平面一定经过地心。( ) ⑤冥王星表面g和星球半径R
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动,G已知,还需知道哪两个量就可以测出冥王星的质量?
导
5.2 万有引力定律
本节任务: ①求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②卫星运动规律(高轨低速大周期)
③地球同步卫星
•导
•导
•导
•议
1.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动,G已知,还需知道哪两个量就可以 测出冥王星的质量? ①卫星的v和w ②卫星的w和r ③卫星的T和r ④卫星的w和T ⑤冥王星表面g和星球半径R
周期变小,同步卫星高度如何变化?
•评
①同步卫星的特点?(几个一定) ②同步卫星、近地卫星、赤道上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 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③地面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的区别?
《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
02
详细描述
万有引力是一种自然现象,存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无论它们的质 量大小、距离远近,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 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总结词
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是F=G(m1m2)/r^2。
详细描述
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是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的数学表达式。其中,F 表示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G是自然界的常量,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 质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
现代科学的万有引力推导方法
广义相对论
在现代科学中,爱因斯坦的广义 相对论提供了另一种理解万有引 力的方式。它描述了质量如何弯 曲空间和时间,从而产生引力。
量子力学
尽管量子力学与万有引力理论在一 些基本原则上存在冲突,但它也为 理解宇宙的基本结构提供了框架。
宇宙学模型
现代宇宙学模型,如大爆炸理论和 暗物质模型,都基于万有引力定律 ,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
地球重力的计算
总结词
地球重力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地球表面的具体表现,通过计算地球重力,可以了解地球的质量、赤道半 径、地球自转角速度等重要参数。
详细描述
地球重力是指地球对地球表面物体的吸引力,它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不同位置 的重力加速度,结合地球的几何参数,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赤道半径、地球自转角速度等重要参 数,这些参数对于地球科学、气象学、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05
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
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天文学发展
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天体 运动规律,为天文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推动物理学进步
《万有引力定律》PPTPPT课件
探索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科学家们的研究。
2
牛顿的贡献
揭示牛顿是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的。
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
1 引力公式
探索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如何计算物体之间的引力。
2 单位和常量
介绍在计算引力时使用的单位和常量,以及它们的意义。
3 实例解析
通过实例和具体问题,解析如何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
《万有引力定律》PPTPPT 课件
在这个PPTPPT课件中,我们将探索一个广为人知且极其重要的科学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通过深入浅出的解释和精美的图像,从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开始,探索引力 从何而来。
引力的定义
在深入探索引力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引力 的基本定义和特性。
展望未来,探索万有引力 定律对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宇宙的影响。
Q
留下一些问题供听众深入 思考和讨论。
实际应用
行星运动
探索万有引力定律在行星运动 和轨道运动中的实际应用。
人造卫星
了解人造卫星是如何利用引力 定律维持轨道,并实现通信和 导航等功能的。
其他应用领域
探索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以 外的其他领域的实际应用。
结语
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 性
总结万有引力定律在科学 界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和影响。
对未来研究的影响
牛顿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 律
从运动的角度来理解物体的 行为,惯性定律是牛顿三大 定律中的第一个。
第二定律:加速度 定律
探索加速度的概念,以及物 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
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 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 物体的运动。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教学课件 6.3 万有引力定律 (共36张PPT)
F
1m
F
1kg
G引力常量最早由卡文迪许测出G=6.67×10-11N·m2/kg2
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
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第一次揭示 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 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在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统一了地面物体运 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使人们建立了有能力理解 天地间的各种事物的信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 科学文化的发展史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光杠杆“放大”
卡文迪许(英国)
力矩“放大” Kθ =2 F L=2 L (Gmm’/r2)
原理:力矩平衡
“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知:g、R、G求M 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G M m/R2=m g M =gR2/G 地球密度ρ =M/V=(R2g/G)÷(4π R3/3 )=3g/(4π GR)
2、测中心天体的质量M和密度ρ
4 2 r 3 M GT 2 3 r GT 2 R3
3
中心天体 太阳 太阳 地球 地球 其他行星
环绕天体 地球 其他行星 月球 人造卫星 卫星
环绕m
中心M R
r
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是1.50×1011m,公转 周期是3.16×107s,求太阳质量M?
R2 g 2 g0 r
1 9.8 g g0 2.7 103 m / s 2 3600 3600
r
月球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
4 2 r 4 2 60 6400 103 a 2 T (27.3 24 3600)2 =2.7 10-3m / s 2
两者相等说明了地球对苹果的引力和地球对月球的引力 是同一性质的力,都是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
m
F 2
r
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m
F 2
r
行
星
F
F′
太
阳
M
F 2
r
'
太阳和行星的引力是相互的,行星和太阳的地
位对等的,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成正
比,由类比法可得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
质量成正比。
m
F 2
r
类 牛
比
法 三
M
F 2
r
牛三
Mm
F 2
r
Mm
当时,已能准确测量的量有:(即事实)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g = 9.8m/s2,地球半径:
R = 6.4×106m,月亮的公转周期:T =27.3天
≈2.36×106s,月亮轨道半径: r =3.8×108m≈ 60R
2
4
r
2
a r
T
a 2.69 10 3 m / s 2
1
该就是太阳对它的引力。
知识点二: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行星
行星
太阳
太阳
a
r
简化
(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的轨迹的两个焦点靠得很近,行星的运动轨迹非常接
近圆,所以将行星的运动看成以太阳为圆心的匀速圆周运动。
(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行
F=G 2
r
'
F 和F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F的大小既
和太阳质量M成正比、也和行星质量m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其中,G(t)表示在t 次迭代时万有引力常数的取值,
•
G(t)=G(G0,t),
•Rij(t)表示个体i和j 之间的欧氏距离,
•ε •是一常数,•防止分母为零。
•或者面向具体问题的经验、规则启发出来的方法,人们常常
•称为启发式算法。启发式算法是相对于最优化算法提出的。
•很多实际的最优化问题的计算是复杂的。因此,解决这样问
•题的实际方法是运用启发式算法,这样可以在合理的计算时
•间内找到一个近似最优解。
•启发式算法可以这样定义:一个基于直观或经验构造的算法, •在可接受的花费(计算时间和空间)下给出解决组合优化问 •题每一个实例的一个可行解该可行解与最优解的偏离程度一 •般不能被预计。
•(4)更新速度和位置
•(13)
•(14)
•其中,r表示在[0,1]之间服从均匀分布的一个随机变量。
23
•引力搜索算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模拟万有引力定律,而是利 •用万有引力定律的特点去解决优化问题。算法受万有引力定 •律的启发,但是不拘泥于万有引力公式的原始表达式。在算 •法中引力与两个个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的距离成反比 •的优化效果更好。此外,万有引力常数不在固定不变,而是 •随着迭代次数单调递减,算法的优化效果更好。 •在计算个体受到的万有引力合力时,算法只考虑质量较大的 •个体产生的引力。因为在引力搜索算法中,当引力较大时, •或者有质量较大的个体,或者两个个体间的距离较小。质量 •大的个体占据较优的位置,并且代表较好的解。算法仅考虑 •来自质量较大的个体的引力,可以消除因距离较小而引力较 •大的影响,引导其他个体向质量较大的个体方向移动。在引 •力的不断作用下,整个群体逐渐向质量较大的个体方向逼近, •最终搜索到问题的最优解。
10
•Ⅱ.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Newton于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上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解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定律, •是物体间由于它们的引力质量而引起的相互吸引力所遵循的 •规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普 •遍存在于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和这两个 •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距离平方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为:
•此外,由于引力减少的影响,引力常数的实际值依赖于宇宙 •的实际时间,方程(3)给出了降低引力常数与时间关系:
•(3)
•其中G(t)是在时间t引力常数的值,G(t0)是在t0时万有引力常数。
12
•理论物理学中定义三种质量
:
•是对物体重力场的强度的测量,小的主动
••主引动力引质力量质的量•物,体的重力场比大的主动引力质量的重力场弱。
•与Fij成正比,与i 惯性质量成反比,则(1)(2)式 •重新定义如下:
•(4)
•(5) •和 •分别代表质子i 的主动引力质量,质子j 的被动引力质量, •代表质子i 的惯性质量。
•虽然,惯性质量,主动引力质量,被动引力质量有概念上的区别,但是 •没有实验可以清楚的证明它们之间的不同。追溯到广义相对论上,假设 •惯性质量和被动引力质量是等价的,这就是所知道的弱等价原理。 •斯坦-达尔德广义相对论也假定惯性质量和主动引力质量是等价的,这个 •等价有时称为强等价原理。
9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个以群为基础的搜索算法的个体在 •每次迭代中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勘探和开采概念: •自适应,合作和竞争。在自我调整的步骤,每个个体(代 理)提高其性能。在合作中,个体彼此合作形成的信息传 递。最后,在竞争的一步,个体竞争生存。这些步骤通常 随机形成,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这些步骤从自然的 启发,是以人群为基础的启发式算法的思想。这些概念, 引导算法寻找全局最优。然而,一个算法在解决一些问题 是好的,在解决另外一些问题则不行。因此,提出高性能 的新启发式算法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 新的考虑到所提到的方面和基于引力规则的以群为基础的 搜索算法。
6
启发式算法模拟物理或生物过程,例如一些著名的算法,遗 传算法(GA)、模拟退火算法(SO)和细菌觅食算法(BFA)。
GA灵感来自于达尔文进化论;SA利用热力作用设计;ACO 模拟蚂蚁觅食行为;BFA来自于搜索和最佳觅食细菌;PSO 模拟鸟群的行为。 上述提到的启发式算法都是随机行为。然而,Formato提出 了基于引力运动的确定性的启发式搜索算法,中心引力优化 (CFO)。 中心引力优化算法是根据物理运动学的模型建立的一个新型 的优化算法,通过初始化若干随机质点,进行迭代,直至找 到最优解。
•被动引力质量, •是对物体重力场中物体相互作用的强度的测量,
•小的被动•被动引力质量的物体比大的被动引力质量的物体 •受到的力小。 •惯性质量 •是当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改变她位置的移动的
•力的测量,大的•惯性质量的物体改变它移动的更慢,•小的惯性
•改变快。
13
•考虑到以上提到的三种质量定义,我们重新定义牛顿定律。 •万有引力Fij通过物体j作用在物体i,与j 的主动引力质量和 •i 被动引力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成反比。
18
•3.1 算法的模型
•引力搜索算法首先在解空间和速度空间分别对位置和速度 •进行初始化,其中位置表示问题的解。例如,d维空间中 •的第i 个搜索个体的位置和速度分别表示•为,
•其中, •和 •分别表示个体i 在第d 维的位置分量和速度 •分量。通过评价各个个体的目标函数值,确定每个个体的 •质量和受到的引力,计算加速度,并更新速度和位置。
17
•引力搜索算法属于群体智能优化算法,而群体智能优化算法 •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相互作用 •可以是个体间直接或间接的通信。在引力搜索算法中,万有 •引力相当于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实现个体间的优化信息 •共享,整个群体在引力的作用下进行优化搜索。信息的交互 •过程不仅在群体内部传播了信息,而且群体内所有个体都能 •处理信息,并根据其所得到的信息改变自身的搜索行为,这 •样就能使得整个群体涌现出一些单个个体所不具备的能力和 •特性,也就是说,在群体中,个体行为虽然简单,但是个体 •通过得到的信息相互作用以解决全局目标,信息在整个群体 •的传播使得问题能够比由单个个体求解更加有效的获得解决。
14
•在图1中,F1j是作用在M1到Mj的力,F1是作用在M1和产生 •加速度 的所有力。
•图1
15
•虽然,惯性质量,主动引力质量,被动引力质量有概念上的 •区别,但是没有实验可以清楚的证明它们之间的不同。追溯 •到广义相对论上,假设惯性质量和被动引力质量是等价的, •这就是所知道的弱等价原理。斯坦-达尔德广义相对论也假定 •惯性质量和主动引力质量是等价的,这个等价有时称为强等价 •原理。
16
•Ⅲ.引力搜索算法(GSA)
•受万有引力定律启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群体智能优化算法 •—引力搜索算法。引力搜索算法在求解优化问题时,搜索 •个体的位置和问题的解相对应,并且还要考虑个体质量。 •个体质量用于评价个体的优劣,位置越好,质量越大。由于 •引力的作用,个体之间相互吸引并且朝着质量较大的个体 •方向移动,个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二定律。随着运动的不断 •进行,最终整个群体都会聚集在质量最大个体的周围,从 •而找到质量最大的个体,而质量最大个体占据最优位置。 •因此,算法可以获得问题的最优解。 •在GSA,每个代理有4个规格:位置,惯性质量,主动引力质 •量和被动引力质量。每个个体的位置对应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它们的引力和惯性质量确定应用的适应度函数。换句话说,每 •个个体呈现一个解决方法,并且算法通过适当的调节引力和 •惯性质量。
万有引力搜索算法ppt
引力搜索算法
GSA:A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3
•近几年,多种启发式优化方法得到发展,这些方法中很多是 •根据自然中群体行为得到启示。
•本节课介绍一种基于万有引力定律和质量相互作用的新的 •优化算法—引力搜索算法。
•引力搜索算法在2009年被首次提出,是一种基于万有引力 •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种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种群的 •粒子位置移动来寻找最优解,即随着算法的循环,粒子靠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在搜索空间内不断运动,当粒子移动 •到最优位置时,最优解便找到了。
24
•3.2 算法的流程
•基本引力搜索算法主要包含三个组成部分:群体初始化、 •计算个体质量和所受的引力以及个体运动更新。算法的 •主要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 随机初始化群体中各个体的位置,个体的初始速度为零 •步骤2 个体最适值(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 •步骤3 更新G(t),best(t),worst(t),Mi(t) •步骤4 计算个体所受到的合力 •步骤5 计算加速度和速度 •步骤6 更新个体位置 •步骤7 若满足终止条件,则输出当前结果并终止算法,否则 •转向步骤2.
4
•Ⅰ. 启发式算法回顾 •Ⅱ. 万有引力定律 •Ⅲ. 引力搜索算法(GSA) •Ⅳ. 比较研究 •Ⅴ. 实验结果 •Ⅵ. 引力搜索算法的研究展望
5
•Ⅰ. 启发式算法•(Heuristic
•
algorithms) "Heuristic"是希腊语,意为“启发式”。启发式是寻找
•好的(近似最佳)解的技术。对于那些受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7
•在一些随机算法中,像模拟退火算法(SA)搜索开始于 •一个单一的初始点,并且以一个连续的方式继续。然而, •大多数启发式搜索算法用多个初始点以并行方式搜索。 •例如,群为基础的算法使用类似于自然的鸟群或者鱼群 •的一系列代理。
•在一个以群为基础的算法,每一个体施行一系列的特殊运算, •并且分享这些信息给其他个体。这些操作大部分很简单,然 •而它们的集体效应,称为群体智能,会产生令人惊讶的结果。 •代理之间的局部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全局结果,它允许系统 •解决问题不需要应用任何的中央控制器。这种情况下,个体 •操作包括随机搜索、正反馈、负反馈和多元相互作用,进行 •自组织。群体智能指许多简单个体通过相互合作产生复杂智 •能行为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