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与美洲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非洲与美洲的人类文明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欧大陆及北非地区,居住在这些地区中的各个民族的历史活动构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主体。但是在中、南非洲和美洲等地也存在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和劳动,存在着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文明体系,其中一些足以自豪地跻身于古代人类文明之林。但相对说来,由于自然的阻隔,这些文明的独立性较强,其总体发展与欧亚大陆文明相比较尚处于较后进的状态。
一、非洲文明
非洲大陆幅员广袤,是世界第二大陆,北与欧洲隔地中海相望,东北有苏伊士地峡与亚洲相联,西南濒大西洋,东临印度洋。整个大陆物产丰饶,气候炎热,由于地理因素所致,其文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特征。撒哈拉沙漠以北,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地区文明的发展程度最高,尤其是尼罗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早建成定居农耕文明的地区之一,曾在上古时代创造了辉煌的古埃及文明。自公元前4世纪起,古埃及和北非地区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又成为罗马帝国和拜占廷帝国的属地,公元7世纪后又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重要部分,前述各章已对此多有述及,故本节内容只涉及东非、西非及中南非各地文明的概况。
位于西起乍得湖,东至红海、印度洋、北连埃及、南抵赤道的东非地区,由于受到埃及、阿拉伯等先进文明的影响,较早地出现了相当发达的文明社会。
【阿克苏姆古国与埃塞俄比亚王国】公元前1000年左右,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塞白人就渡过红海,移居埃塞俄比亚北部地区,与当地的库希特各族逐渐融合,社会发展加速。公元前后形成以阿克苏姆城为国都的古代国家。公元4世纪国王厄查纳在位期间,为阿克苏姆国家极盛时代。凭籍由象骑军和水军组成的强大武装,厄查纳四外征战,扩展国疆,不仅占有北埃塞俄比亚地区,还兼有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地区。6世纪。加列布王时期,阿克苏姆与拜占廷结盟,出兵阿拉伯半岛,与东方波斯帝国争锋。
阿克苏姆文明的农牧经济相当繁荣,尤其是依仗地利,发展起较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其巨额收益成为王权的重要财源。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阿克苏姆国家建有相当完备的国家机器和典章制度,其国君自诩为“万王之王”。4世纪时,国王厄查纳率先皈依科普特派基督教,将其作为王权统治的精神支柱。在王权的支持与推动下,基督教广为传播。阿克苏姆国家的精神、文化、政治生活无不刻上基督教的深深印记,具有深厚的基督教色彩,并对后世的埃塞俄比亚文化影响至深,埃塞俄比亚是中古时期非洲大陆上的唯一基督教国家。公元7世纪后,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兴起,势力扩至整个北非,并控制了红海地区的国际贸易,从而使阿克苏姆古国逐渐衰败。
12世纪,自称是摩西后裔的阿高人建立起扎格维王朝(1137-1270年)。埃塞俄比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270年,叶库诺·阿姆拉克在达尔建立所罗门王朝,开始进入统治埃塞俄比亚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帝国时代。帝国皇帝仍冠以“万王之王”的头街。在基督教会的支持下,中央加强对地方王公的控制;在皇权保护下,教会也大肆扩张势力,占据大量地产,教士上层成为帝国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14-15世纪,埃塞俄比亚的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土地大多掌握在皇室和教俗封建主手中。广大农民承担着沉重的实物地租和劳役贡赋,同时
奴隶制残余仍较深厚。
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埃塞俄比亚地方王公割据势力渐起。北方阿拉伯人的扩张始终构成对埃塞俄比亚帝国的强大威胁,特别是16世纪以后,奥斯曼帝国崛起,更使埃塞俄比亚帝国的危机加剧。同时,南方游牧民族加拉人也不断北上入侵,攻城掠地,此外,西欧葡萄牙殖民主义势力又源源东来,致使埃塞俄比亚帝国内忧外患,腹背受敌,逐步衰败下去。
【古老的努比亚文明】苏丹位于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之间,古称努比亚。公元前3千纪时,努比亚已建有国家。公元前16-公元前14世纪时,埃及人入侵努比亚。公元前12世纪末,经过反埃及侵略的长期斗争,努比亚形成了独立国家----库施王国,立都纳巴塔。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库施王国国势强大,曾北上入主尼罗河流域,成为古埃及历史上的第25王朝。但不久势衰,退回努比亚。公元前6世纪中叶,库施王国国都移至麦罗埃,故而史称麦罗埃王国。公元1世纪前后,麦罗埃进入繁荣时期,与埃及、阿克苏姆、印度、西非都有贸易往来。及至4世纪,麦罗埃统治集团内讧迭起,国势渐衰,并一度被阿克苏姆国家征服。基教于6世纪中叶传入麦罗埃。
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不久南下开始对努比亚进行蚕食,但直至13世纪才最终完成对努比亚全境的征服。从此,伊斯兰教排挤基督教,使努比亚渐渐伊斯兰化,成为阿拉伯文明世界的1部分。
【索马里和桑给巴尔】索马里半岛及其以南的东非沿海一带,自古就是商业繁荣的地区。在国际贸易的带动下,公元前后,该地就曾出现1批极富活力的商业城市,后渐发展为众多的城邦国家,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泽拉、摩加迪沙、马林迪、蒙巴萨、桑给巴尔和基尔瓦等。8-9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东非。10世纪,非洲内陆班图人的迁徒浪潮波及东非。在这两大历史因素的交互影响下,索马里及东非沿海一带的文明进一步发展。诸商业城邦从内陆收购象牙、黄金输往海外,又从东方输入丝绸和瓷器等物品,转销内地,左右逢源。考古学证明中国瓷器的输入数量十分巨大,深深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
东非各城邦普遍盛行奴隶制经济,其政治结构为君主制,文化上具有穆斯林色彩,伊斯兰教在诸城邦的政治、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城邦之间,弱肉强食,时有战争发生。13世纪北方伊法特一度称雄。15世纪前期,摩加迪沙曾独占鳌头,继而以基尔瓦为都的桑海黑人国家崛起,控制了摩加迪沙、蒙巴萨、马林迪等著名商业城邦。当时阿拉伯著名的旅行家伊本·巴图塔等人对东非诸城邦的繁荣都作了相当生动的记载。在中国旅行家汪大渊、费信等人的笔下也有许多有关东非城邦的宝贵记载。15世纪末,葡萄牙殖民者开始侵入这1地区,此后200年中,葡萄牙人对东非大肆掠夺,猎取黑奴,破坏生产,致使往昔相当繁荣的商业失去勃勃生机,不断凋弊。
【西非诸国文明】撒哈拉沙漠以北、南临几内亚湾、西起大西洋、东至乍得湖的广大地带为西非地区。此地居民多为苏丹语系的黑人,所以西非也称西苏丹。
自远古起,西非与北非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贸易关系。西非地区盛产黄金,为北非诸先进国家所亟需,而北非地区所盛产的盐,又是西非所稀缺之物,两地之间互求、互补的关系致使撒哈拉商路经久不衰。由于商贸繁荣,西非地区的文明发展受到较先进的北非文明的强烈影响。特别是公元6-7世纪,伊斯兰教传及西非,推动了这1地区文明发展的步伐。自8世纪起,西非地区先后有加纳、马里和桑海3个国家政权隆替变更,称雄1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