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凤英)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心身疾病与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心身疾病与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 食和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厌食
概述
神经性厌食是指个体通过节食等 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 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进食障碍。
特点
• 此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特征为故意限制饮 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 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 重。
• 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 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的 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间隙发 作的暴饮暴食。
神经性厌食的诊断
1、自己有意控制进食量,和/或采取过度运动、自我诱 吐、导泄、服用药物等方法以减轻体重。
2、体重明显下降,与其年龄和身高的标准体重值相比, 减少了15%或以上;若以Quetelet体重指数(体重千克 数/身高米数的平方)计算为17.5或更低。
3、担心自己发胖,甚至明显消瘦仍认为自己太胖。
4、女性表现为闭经(至少持续3个月未来潮),男性表 现为性兴趣丧失或性功能低下,青春期前的患者性器 官呈幼稚型。
5、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节食也不是 任何一种精神症状的继发症状。
神经性厌食的治疗
1、心理治疗:首先要取得患者对医护 人员的信任和配合,并了解其发病 的原因,然后给予认知治疗、行为 矫正治疗和家庭治疗。
心身疾病的治疗(1)
心理治疗:
• 心理治疗的方法很多,如精神分析疗法、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治疗的目的在 于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和情绪。
• 其中生物反馈技术是靠自我意识调整身 体内部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过度紧 张已达到异常水平的生理活动降低下来, 达到治疗的目的。
• 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某 些类型的心律失常、偏头疼和紧张性头 疼。
心身疾病

中医心身医学——心身疾病的刚柔辩证

中医心身医学——心身疾病的刚柔辩证
19
13、耳鼻喉科心身疾病:
心因性耳聋(耳聋)、美尼尔氏征(眩晕)、 失音(喉喑)、过敏性鼻炎(鼻鼽)等。
Psychosomatic disea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include psychogenic deafness (deafness), Meniere’s disease (dizziness), aphonia (aphonia due to throat disease) and allergic rhinitis (allergic rhinitis).
10
4、神经系统心身疾病:
脑卒中(中风)、癫痫(痫证)、血管神经性头痛 (头痛)、紧张性头痛(头痛)等。 Psychosomatic diseases in the nervous system include cerebral apoplexy (stroke), epilepsy (epilepsy), angioneurotic headache (headache) and tonic headache (headache).
21
15、肿瘤科心身疾病:
胃癌(积聚)、肝癌(胁痛) 肠癌(便血)、 食道癌(噎嗝)等。 Psychosomatic disea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tumor include carcinoma of stomach (abdominal mass), liver cancer (hypochondriac pain), intestinal cancer (hemafecia) and carcinoma of esophagus (dysphagia).
——心身疾病的刚柔辩证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第六讲心身疾病一、心身疾病概述(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包括狭义和广义的概念。

所谓狭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一类有病理形态学或生化改变的躯体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强调病理学和生化的临床改变。

广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些躯体疾病或障碍,这些躯体疾病或障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没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的情况,例如,心因性阳痿、心因性厌食、书写痉挛、口吃等。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和情绪反应有关;4.生物和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和器官;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三)心身疾病的范畴1.内科心身疾病⑴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外收缩,雷诺氏病,神经性循环衰弱症等。

⑵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习惯性便秘,直肠刺激综合征。

⑶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心因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

⑷神经系统: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自主神经失调症,心因性知觉异常,心因性运动异常,慢性疲劳等。

⑸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阿迪森氏病,副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机能低下,垂体机能低下,糖尿病,低血糖。

2.外科:全身性肌肉痛,脊椎过敏,书写痉挛,过敏性膀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3.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性不孕症,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征,心因性闭经。

4.儿科:心因性发烧,遗尿症,遗粪症,周期性呕吐,胃肠功能紊乱症,脐周痛和心因性呼吸困难。

心身疾病的诊断

心身疾病的诊断

常使用的生理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心动计数器 心跳次数是情绪变化最敏感的反应。即连续测定心电图的 R—R间隔,可以显示心跳次数变化的叫心动计数器。 2.心电图 心电图本身的变化也作为心理生理学的检查方法。主要观察窦 性及呼吸性心律失常,期外收缩,P—Q间期,sT—T段变化等。 3.血压 测定血压,比较舒张期和收缩期血压。 4.容积描记器 容积描记器对情绪反应最为敏感。其种类有光电式,阻抗 式,电容式等.以光电式员为常用。 5.呼吸 呼吸同循环系统功能一样,能很好地反映情绪变化。常把伴随呼 吸的胸廓运动作为胸壁传感器的电阻变化进行记录的一种方法。 6.脑电图检查 是神经系统的生理学检查法。脑电图检查是心身疾病诊断 时为除外脑肿瘤、癫侗和动脉硬化等器质性病变的重要检查法。但脑电波也 随情绪的变化而敏感地变化。所以也把它作为一种心理生理学的检查方法。 p78 7.微振动 作为神经系统的心理生理学检查法被使用。它是把体表的微细 振动放大后连续记录,其振功数类似脑波。通过振动数的变化来反映自主神 经的紧张状态。 8.肌电图 作为心理生理的检查法,肌电图的电极多采用表面电极,主要 用作心身疾病的鉴别诊断。 9.皮电反应 皮电反应是记录皮肤电阻的,皮肤则受皮肤汗腺状况的影响, 因而可间接反应自主神经的紧张状态。
四、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心身疾病的发病,一般说来,与自主神经的不稳定性有关,且大多数 心身疾病均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上,尤其对疼痛性疾病的诊断、 治疗、疗效判定、并发症的防治和预后判断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 此.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检查对心身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常用 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眼球颈动脉压迫试验 压迫眼球或颈动脉窦.可以观察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了解副交感神 经的紧张状态。方法为患者仰卧,轻闭眼,医生用手指(拇指、示指, 或示指、中指)压迫病人一眼球的两侧,公压迫3—4秒后,开始数脉 搏。正常人在试验中脉搏可减少4—12次/分,减少12次/分以上者 为阳性,说明迷走神经功能增高。 (二)皮肤划纹征 皮肤划纹征是局部毛细血管对刺激的反应。如果无论轻划或重划都 出现白色划纹,说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反之出现红色划纹时,说明 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心身疾病分析PPT演示课件

心身疾病分析PPT演示课件
心身疾病分析ppt演示课件
目录
• 心身疾病概述 • 心身疾病的成因 •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心身疾病案例分析 • 心身疾病的前景与展望
01 心身疾病概述
心身疾病的定义
总结词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 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详细描述
心身疾病是指同时涉及到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疾病。这类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过 程中,心理因素如情绪、压力、行为等起到了关键作用,导致身体器官或系统 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
• 案例分析:某患者经历了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后,患上了PTSD,经常出现呼吸 急促、过度换气等症状,最终被诊断为哮喘。
• 结论:对于PTSD患者,应注意观察自己的呼吸系统症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并 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同时,心理治疗和干预也是治疗PTSD和预防呼吸系 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05 心身疾病的前景与展望
遗传因素
某些疾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可能导 致一系列身体问题,如甲 状腺问题、糖尿病等。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的异常可能导致 身体对疾病易感,如风湿 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 疮等。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压力
生活习惯
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下, 可能导致身体紧张,影响身体健康。
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 精神分析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
心理状态,改善情绪反应。
药物治疗
在必要情况下,使用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等药物治疗,以缓解患
者的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
鼓励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 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以改善心身健康。

心身疾病 ppt课件

心身疾病 ppt课件

家庭 支出
49
(3)环境因素_自然灾害
地震
洪水
飓风摧毁的房屋
50
战争--“海湾战争综合 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 PTSD)
51
恐怖事件--美国9’11事件
52
恐怖事件--俄 罗斯学校人质 劫持事件
53
( ) 环 境 因 素 空 气 污 染 3 _
泰姬陵
北京沙尘暴
54
空气污染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
(三)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既可作为许多疾病的发 病基础,又能改变许多疾病的过程。
62
(四)脆弱器官生理变 化
生理始基:心身疾病患者在患病前 机 体的生理特点。
甘油三酯高——冠心病 胃蛋白酶高——胃溃疡 尿酸高——痛风症状
63
(四)脆弱器官生理变 化
1、只有生理始基,没有心理社会刺 激,不会发病 2、有心理社会刺激,没有生理始基, 也不会发病 3、有心理社会刺激和生理始基,但缺 乏特征的心理特征,即对社会生活 有较强的“心理免疫”力,也不会发 病。
心身疾病
1
内容
一、概述 二、心身疾病的分类 三、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四、心身疾病的心理学理论分析 五、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六、常见的心身疾病
2
一、心身疾病概述
(一)概念

心身疾病是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 中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躯体 疾病的总称。
3
一、心身疾病概述
58
情绪
4、文化性应激源 (culture stressor)

文化性应激源主 要源于社会文化环 境的改变,如语言、 风俗、信仰、社会 价值观念的变化等。
59
(二)认知评价

综合医院常见的躯体化的诊治(Prof.Jiang Feng-Ying)ppt课件

综合医院常见的躯体化的诊治(Prof.Jiang Feng-Ying)ppt课件
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的不适(如疼痛、打嗝 、返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搔痒、烧灼感、刺 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 • 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 • 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 的严重障碍 • 女性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
-
6
目前现状:识别率低
• 有国外统计发现,内科门诊中40%以上患者的躯体主诉查 无实据,即使在外科查有实质性疾病者也只有60%
• 患者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同时浪费大量的医疗资源。
-
7
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分类
• 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 •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Undifferentiated
徐俊冕. 躯体化与躯体形式障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13:359-360
-
12
躯体化的特征
患者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与症状; 这些躯体不适与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解释; 患者将躯体不适症状归咎为躯体患病; 患者据此向临床各科求助; 一般认为,这是对心理社会应激独特的反应,即患者
主要是用躯体方式而非心理方式作出反应
• 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 :是疾病诊断名称,不应
和 “躯体化” 混为一谈
• 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是一类疾病的总称
,包括躯体化障碍等几种疾病
-
10
注意点
• 躯体化障碍是疾病诊断,综合医院医生不允许下此诊断 • 综合医院此类患者极多,且多数拒绝到精神科就诊
– 内脏感觉常常有含糊、定位不准确的特点,常体验为牵拉、胀满、隐痛 等等。总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是由于神经生理上出现了某些改变,这 是不能用妄想或人格障碍来解释的。

(姜凤英)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姜凤英)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压 力
大脑皮质.大脑边缘系统 下丘脑 副交感神经活动亢进 交感神经活动亢进 胃血管收缩 血流恶化 促进胃酸分泌 抑制粘液分泌
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躯体表现
(疲劳) 眼

(异物感、干咳、 阻塞感) 心血管系统 (心悸、胸闷、头晕、 发冷、体位性低血压)
头(头痛、头重等) 耳(耳鸣等)

心理干预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消除心理学病因 消除生物学症状
精神紧张导致原发性高血压
压力
交感神经活动亢进
心率增加 心输出量增加 末梢血管阻力增加




精神紧张导致原发性高血压
压 力
精神紧张导致消化性溃疡
大脑皮质
压力
大脑边缘系统
副交感神经 活动亢进
交感神经 活动亢进
精神紧张导致消化性溃疡
心身疾病的 诊断与治疗
北京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姜凤英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心身医学理论发 展的两个里程碑
一. 心理-生理学派理论

沃尔夫(Wolff)是心理生理学方面的杰出代表 采用了精细的实验设计,用实验造成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可以严密地观察和比较, 研究对象是可观察到的心理因 素,该实验具有可重复性,他的研究为心身医学开创了 心理生理学实验研究的先河。
中华医学会05年4月公布: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城市三级综合医院中2400名就诊者的访谈和分析 抑郁焦虑症状普遍存在于神经内科,心血管科和消化内科病人中, 发生率 高达 25% 经精神科医生测评后发现,其中39-73%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尤其在帕 金森病,中风,冠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产后,更年期综合症病人患有抑郁 /焦虑的比例较其他病人更高,但未诊断率高于90%;仅有1/6病人的抑郁/ 焦虑患者得到相应治疗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3-10-13
定义之一
心身疾病特指在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下,
健康的机体在没有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出现
了一系列异常的生理功能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发 生与精神和情绪变化有关的特定的躯体疾病症状 群。
2013-10-13
定义之二
日本心身医学会1992年修订的心身疾病的含义是:
“躯体疾病中,其发病及经过是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
2013-10-13
• 对于这些压力如处理不当,则易导致心身 疾病或心理障碍,也可使躯体疾病患者的 病情复杂化、疗效降低、病程延长。 • 近期统计资料显示,我国70%的人处于亚 健康状态,与应激相关的疾病患者约占人 群的5~10%,心身疾病、心理障碍已成为 多发病、常见病。 • 在轻型精神障碍中,神经症患病率最高, 北京地区为25.18%(1991年)。
躯体障碍是广泛存在的事实,是不容怀疑的,而这些病
态如果没有心理学的乃至心理生理学的理解,至少到现 在为止是无法使其治愈的。对这样的躯体异常赋以心身
2013-10-13
疾病的名称而区别对待,当然是必要的了。
#心身疾病的概念#
二.“心身疾病”命名与分类 的演变
从心身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的
现有研究成果可知,心身疾病无精神病
2013-10-13
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 手册(DSM)》
DSM的不同版本中的名称变化是——
• 心身疾病(1952)
• 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1968) —— 影响躯
体情况的心理因素(1982,1987)
• 影响医学情况的心理因素(PFAMC,1997)
2013-10-13
国际疾病分类(ICD)
2013-10-13
二.应激反应机制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2020/3/1
9
潜意识心理 冲突
神经系统功能 改变
脆弱器官 病变
2020/3/1
10
(二)心理生理学理论
• 研究侧重于心身疾病发病过程,重点说明哪些心理社会因 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 种疾病的发生。
• 重要机制: 心理神经中介途径 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 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
2020/3/1
2
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患,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 间的一类疾病。 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 碍(心身障碍)。
2020/3/1
3
与心身疾病相关概念
最常见的主诉是疲乏、抑郁、睡眠障碍、对性生活的担心、 不敢恢复工作等。 主张渐进性活动锻炼,必要时抗抑郁治疗。
2020/3/1
37
(三)冠心病与抑郁 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为17% ~22%,是普 通人群的3~4倍。
研究发现重性抑郁与冠心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有关。是 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内死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患者有家族史。 目前认为哮喘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原因复杂,且因人而
异。哮喘不能被治愈,但是能被控制。
2020/3/1
25
心理社会因素是重要触发因素之一。 1.人格特征:有报道认为哮喘患者过分依赖、幼稚、敏感 和过于被动,强烈需求别人照顾和关心,有些人有神经质。 但未发现有特异性人格类型特征。 2.心理应激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哮喘症状,暗示和 条件反射也可影响气管阻力增减。 3.行为治疗有疗效。
2020/3/1

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培训资料心身性疾病

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培训资料心身性疾病

2、体格检查:有时症状和体征不相符,尤其 是某些功能定位和定性等;
3、生活经历和紧张刺激:要详细的询问和记 录个人经历,要从幼年时决定其个人心理发展 和人格形成的家庭环境及个人遭遇开始,直至 其受教育、就业、婚姻、人际关系、生活经历 中的重要事件等逐一了解,才能全面了解和分 析患者幼年时期的心理矛盾和体验、亲子关系、 生活环境中的矛盾、冲突及这些因素与其目前 心身症状之间的关系。
所谓“悲哀动中者”就是现代医学中的癔症。 其具体表现为:哭闹不休、捶胸顿足、满地打 滚、寻死觅活,“竭绝而失生”者,乃谓长时 间哭嚎叫嚷,则精疲力竭而噪音嘶哑也,“失 生”乃“失声”之误。《说文》:“声,音 也。”
所谓“忧愁者”就是现代医学中的抑郁症,其 具体以:情绪低落、思维活动缓慢、音语动作 减少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悲伤、乏力、睡眠障 碍、注意力下降,兴趣减退、思虑过度、情绪 易激惹,甚者紧张焦虑、兴趣丧失、思维迟钝、 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有濒死感及自杀意念 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3、心身疾病:不仅存在多种症状,还有相 应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
七种经典心身性疾病:十二指肠溃疡、原 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溃疡性结 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皮炎。
心身疾病的分类:
1、循环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 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性心绞痛、阵发 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症、血管神经症、雷诺 病、原发性心动过缓等;
愁:形声。从心,从秋,秋亦声。秋表示“成熟的 庄稼”,把秋放在心上的意思是“心里牵挂着成熟 的庄稼”。本义:心里牵挂着劳动的成果。
这四个字都与心有关系,说明情志过度则伤心。心 气伤则生发无力,阳气不能外达,圆运动失衡。心 为君主之官,一家之主,一国之君,压阵五脏,统 合生命。生命神韵——人体能够随时应答自然、社 会的变化,并及时作出调节、应对的总指挥,是心。 但是,心脏是君主,虽然阳气旺盛,一刻不停 地搏动,却不能没规则地乱动、躁动。心脏阳气万 不可虚弱,否则人就生机不旺、血脉不畅,先天性 心脏病患者的生长发育不良和口唇面色发绀就是一 个明显的例证。但是也不能“火性炎上”没有牵制, 否则人会经常躁动不安,烦躁恼怒,失眠健忘。因 此,心最重要的生理特性就是温热阳动与持重守位 的平衡。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与情感障碍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与情感障碍

内容提要
脑血管病与抑郁障碍 阿尔茨海默氏病(AD)中的抑郁 癫痫中的抑郁 帕金森氏病与抑郁 头痛、头晕与抑郁 神经科伴发抑郁的治疗
阿尔茨海默氏病(AD)中的抑郁
AD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美国约有230万现患人群; 我国约有400万现患人群; 再过50年,老年人群的增多,会使患病人群翻两番。
阿尔茨海默氏病(AD)中的抑郁
AD中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Lyketsos等人,1996): 常见者为一级亲属中的阳性情感障碍的家族史;其次是本人的既往抑郁症病史、女性、早发的AD史。
阿尔茨海默氏病(AD)中的抑郁
AD中抑郁状态的自然病程: 尚无定论,但抑郁往往是AD中的一个症状; 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在轻、中度痴呆者中常有情感症状,而在重度痴呆中则少见(可能是在重度AD中的情感症状难以识别的缘故)。 有30~40%抑郁症状时常在AD病程中时起时伏(可长达6个月)。
脑血管病与抑郁障碍
脑血管病与抑郁障碍
值得指出的是:①功能残疾的严重程度是引起卒中后抑郁和功能性抑郁最强有力和最一致的危险因素之一;②绝大多数的卒中后抑郁是多源性的,这与心身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一致;③目前的证据提示:病灶的特异性部位在卒中后抑郁的发病中仅起较小作用;④在卒中后抑郁患者中,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要比无认知功能障碍的抑郁病程之慢性化更显著;⑤在老年抑郁患者中,大脑影像上识别的脑纹状体-额叶环路缺血性病灶与加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抑郁病程的慢性化有关。
脑血管病与抑郁障碍
“劳碌”型行为类型与脑血管病 “劳碌”型的特点是:为获得成就而忙碌、勤奋、自律。在出成就的渴求上,与A型性格相似,但“劳碌”型没有或较少敌对情绪,不好胜争斗而是严格要求自己。“劳碌”型者对待冲突,可产生不可遏制的愤怒,尤其是对其感到可依靠、可依赖的亲朋好友,此时的愤怒情绪还同时有无望、有时因怕或担心失去依靠而感到羞愧。在这种愤怒——无望——失靠——羞愧的复杂情绪下,常引发卒中。 Goetz等(1992)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10],发现19位有缺血性脑梗死的妇女与19位无血管疾病和19位女性医务人员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劳碌型行为”。

《医护心理学》试卷2和答案

《医护心理学》试卷2和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医护心理学》期末试题2(附答案)共50道单选题,每题2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1.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的体验称为()。

(2分)A.情感B.行为C.认知D.情绪E.思维2.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低层次为()。

(2分)A.自我实现B.归属需要C.自尊需要D.生理需要E.安全需要3.与心身疾病发病相关的生物学因素不包括()。

(2分)A.高血压B.肥胖C.遗传倾向D.糖尿病E.生活变故4.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称为()。

(2分)A.思维B.行为C.情感D.情绪E.认知5.心身疾病的心理学诊断包括()。

(2分)A.病人的人格特点B.病人的家族病史C.病人的兴趣爱好D.病人的人际关系E.病人的业余生活6.目前我国常用的心理咨询的方式不包括()。

(2分)A.专题心理咨询B.信函心理咨询C.门诊心理咨询D.微信心理咨询E.电话心理咨询7.为患者做某事的护患关系类型为()。

(2分)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不正确C.权威指导型D.共同参与型E.权威教育型8.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患者的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指的是()。

(2分)A.心理治疗B.心理干预C.心理督导D.心理咨询E.心理保健9.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并使人格染上独特的色彩指的是()。

(2分)A.情绪B.气质C.能力D.意志E.性格10.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包括()。

(2分)A.情绪易波动B.自理能力差C.不易产生焦虑D.易产生困惑E.认知能力低11.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为()。

(2分)A.自尊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需要D.生理需要E.自我实现12.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称为()。

(2分)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E.幻觉.13.导致个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各种情绪反应的冲突和挫折等应激的生活事件,该因素称为()。

心身疾病的病程追踪与预测

心身疾病的病程追踪与预测

心身疾病的病程追踪与预测一、引言心身疾病是一类涉及到身体和心理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疾病。

心身疾病的病情进展及其可能的后果对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于心身疾病的病程进行追踪和预测,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探讨心身疾病的病程追踪与预测的方法和技术。

二、心身疾病的病程追踪病程追踪是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和记录。

在心身疾病的病程追踪中,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以下方法来获取相关数据:1. 临床观察:医生通过面诊、症状询问等方式观察患者的病情,记录相关信息,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 生化指标测定: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等,来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3. 体征检查:通过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等体征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

4. 心理评估:心身疾病往往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通过使用心理问卷和面谈等方法,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通过以上方法,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并提供指导性建议。

三、心身疾病的病程预测心身疾病的病程预测是指通过已有的数据和模型,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后果。

在现代医学中,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病程预测方法:1. 统计学方法:通过对大量病例数据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统计学方法来预测患者的病情进展和生存率等重要指标。

这种方法常用于癌症等疾病的预测。

2. 机器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算法学习数据规律,构建预测模型的方法。

通过对大量病例数据的输入和学习,机器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身疾病的病程发展趋势,帮助医生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3. 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研究基因序列和表达谱,可以对心身疾病的病程进行预测。

例如,基因突变可能与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组信息,可以预测患者的病情进展。

以上方法虽然各具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心身疾病预防与诊治-1

心身疾病预防与诊治-1

单元六 心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一 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预防 (一)关于情绪 1 不怕“常”生气,就怕“长”生气。 2 保持适度紧张。 3 情绪的催化剂效应。 4 增加对事情的可控制性和可预测性。
(二)关于个性 1 掌握自己个性的优点和弱点,扬长避短。 2 调整好现实及自我标准的距离。 3 注意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 4 培养健康的生活工作习惯。
(情绪的时间) 3 强烈的情绪变化会导致疾病或使疾病恶化。
(情绪的强度)
(三) 心理应激及健康
1 适度紧张及过度紧张。 (1)适度紧张对健康有积极影响
—— 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是人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 保持有效的心理和工作效率。 (2)过度紧张对健康有消极影响 过度紧张的临床表现特征 —— 长时间的或高强度的各种负性情绪。 —— 出现躯体紊乱症状。 —— 心理效率降低并出现紊乱。
(二) 人格
1 不健康的人格特征使人更容易表现不良 情绪(包括频率、强度、持续时间).
2 在应对社会环境中更容易产生挫折. 3 更容易具有不良生活习惯.
1 冠心病及A型行为特征 A 型行为特征:
(1)时间紧迫感。 (2)经常对工作做出过度保证。 (3)竞争和敌意性强。 (4)容易不耐烦。
2 某些肿瘤及C型行为特征
(二)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下丘脑肽能神 经元分泌的神经肽调节着腺垂体的活动。腺垂 体起着上连中枢神经系统,下接靶腺的桥梁作 用。
除了肾上腺髓质和皮质外,还有垂体-甲状腺、 垂体-性腺和胰岛素系统,在心理应激状态下 参及分解代谢类激素,如皮质激素、髓质激素、 甲状腺素等分泌增多。
(三)脑同免疫系统间有神经和体液的 联系,一方面神经系统赶接支配胸腺、 淋巴结、骨髓、脾脏等免疫器官,通过 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递质作用于 免疫细胞上的受体;另一方面,正丘脑 通过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使垂体释放 ACTH并伴随β-内啡肽的分泌。ACTH、内 啡肽也可通过及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 合而发挥调节作用。

医学心理学 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 心身疾病

LOGO
心身与身心
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 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 张、更年期综合征等等。 身心疾病中的心理反应包括: 躯体疾病对病人感知的影响 躯体疾病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 躯体疾病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继发社会后果 原发心理障碍
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直接、简介作 用影响心理活动。
心理反应:焦虑 干预:放松、生物反馈、运动、行为改变
特点:规律、系统、长期
LOGO
心理社会因素与高血压 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
1.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或责任过重、工作压
力过大,或应激性不良生活事件过重过多的人群中, 患高血压病者多。 2.同样的黑人,凡世代居住非洲的,患高血压者甚 少,而生活在美国北方大城市的,因其社会经济条 件差,犯罪率高,暴力事件多,人口密度大,迁居 率、离婚率高,所以患高血压者多。
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有不可忽视的密切关系。 个性特点:C型性格 谨小慎微、忧虑重重、惯于 压抑愤怒、克制情感的人,一旦遭受重大精神创伤 与生活磨难,比较容易罹患癌症。 不良行为方式:吸烟、酗酒、饮食 负性情绪:抑郁、绝望及难以宣泄的悲痛
LOGO
免疫途径机制 一般认为: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引起的恶 劣情绪可以降低机体免疫、监视功能和免疫 杀伤机制,使机体每天都可能产生的突变细 胞难以清除,从而发展为肿瘤。 影响肿瘤的发病及转归。
焦虑、抑郁、敌对等 否认 抑郁 康复期主诉:疲劳、抑郁、睡眠障碍、焦虑、恐惧
冠心病和抑郁 综合心理社会干预:患者教育、行为矫正、焦 虑抑郁治疗
LOGO
糖尿病与心理社会因素
糖尿病
应激性生活事件 情绪:抑郁、紧张和悲愤 人格:被动依赖、做事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常 有不安全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疾病。
二.应激反应机制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精神神经系统
N C
N H C
N:神经传导物质、C:细胞因子、H:激素

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

应激直接抑制免疫功能: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激活下丘脑一垂
体一肾上腺(HPA)轴,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浓度上升,后
者对所有免疫细胞都有抑制作用。

应激间接抑制免疫功能:应激使血浆中的生长激素含量下降,从

以弗洛伊德为首的许多专家指出,由情绪障碍而引起的躯体障碍是广泛 存在的事实,是不容怀疑的,而这些病态如果没有心理学的乃至心理生
理学的理解,至少到现在为止是无法使其治愈的。对这样的躯体异常赋
以心身疾病的名称而区别对待,当然是必要的了。
#心身疾病的概念#
二.“心身疾病”命名与分类的演变
从心身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的现有研究成果可 知,心身疾病无精神病性症状,因此不应纳入精神病范 畴,但在习惯上,还是把心身疾病纳入精神病分类中。
的统一性。
塞理对应激的适应性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
认为强烈而持久的心理刺激,均可产生类似的应
激反应,机体会出现“全身适应综合征”。该征 可分为警觉、抵抗和衰竭三个期,前两个期是动 员全身系统的机能以进行适应,但若抵抗期太长, 某些系统的功能难以适应了,就进入崩溃状态(衰
竭期),并出现病理变化,这就是由应激而导致心

(麻木、发冷、 发热、疼痛等)
黛力新对临床各科疾病的疗效
应用科室 疾病名称 神经症 顽固性失眠 脑卒中后抑郁 伴焦虑抑郁的偏头疼 消化科 心血管科 妇产科 其他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 伴有心理障碍的心血管病 心脏神经症 更年期综合征 躯体化障碍 酒中毒焦虑抑郁症状 治愈数/病例数 375/397 25/28 共 162 例 共 68 例 155/160 112/114 56/62 20/22 27/30 43/46 61/62 总有效率 94% 89%
心身相关的应激 反应机制
一.心理与生理活动相互关系
——心身疾病的可获得性
巴甫洛夫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塞理的应激反应说


巴甫洛夫及贝柯夫等以可重复的科学实验证明, 机体的某种反应、器官或系统的机能(包括代谢、内分 泌活动等全身性机能)是受大脑皮层活动影响的,而大 脑皮层的机能也受内感受器影响,这种双向联系完全 按条件反射规律进行,从而形成机体对内外环境反应
管病占1/3强,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占1/3弱,心身疾病(包括非精神病性精神
障碍)占1/3。

在我国,由于受文化、历史和人们头脑中的某些习惯观念的影响,与 应激相
关的疾病患者中有90%就医于综合性医院。这些患者往往以躯体症状为主诉,
不愿主动诉说心理症状及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还可能受社会偏见的影响而 隐瞒病情、不愿或拒绝去精神专科就诊。
心身疾病的 诊断与治疗
北京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姜凤英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心身医学理论发 展的两个里程碑
一. 心理-生理学派理论

沃尔夫(Wolff)是心理生理学方面的杰出代表 采用了精细的实验设计,用实验造成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可以严密地观察和比较, 研究对象是可观察到的心理因 素,该实验具有可重复性,他的研究为心身医学开创了 心理生理学实验研究的先河。
二.脑科学研究阐明了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麦根(Magoun)确定了大脑皮质、边缘系统、间脑、
下丘脑、网状结构和脊髓的解剖生理,从而阐明了心身 相关的物质基础:正如在研究物种发展史中所证实的, 神经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因此,心身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必然与神经医学紧 密相连。近年来,神经内分泌理论(包括神经免疫学)及 神经生化学、神经递质学说、行为科学、操作条件反射 的理论、生物反馈学说,均为心身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更 多的依据。
口 (口渴、味觉
异常等)
呼吸系统 (气喘、憋闷、气 消化系统
(恶心、腹胀、腹泻、胃部 不适等) 短等)
肌肉。关节
肩酸、疼痛等

肤 手、腕 (麻木、疼、冷、热等) 泌尿系统
尿频、尿急
多汗、无汗、冷 汗、瘙痒等
生殖系统(男性)阳痿 (女性)月经不调、外阴瘙痒等 全身症状
乏力、倦怠感、 头晕、僵硬、食 欲下降、失眠 (易惊醒、起不 了床)等
疾病、心理障碍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

在轻型精神障碍中,神经症患病率最高,北京地区
为25.18%(1991年)。
我国综合医院的就诊者中 心身疾病约占1/3

据中华行为医学会主任委员杨菊贤教授估计,在综合性医院就诊者中,躯体 疾病、心身疾病和心理障碍者约各占1/3。

我们曾对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所患的病种作过一个月时间段内的统计,脑血


心身疾病(1952)
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1968) —— 影响躯体 情况的心理因素(1982,1987)

影响医学情况的心理因素(PFAMC,1997)
国际疾病分类(ICD)
ICD也曾有过“心理生理障碍”、“精神因素引起生理功能”等分 类,在ICD—10(1996)中,明确建议不使用“心身的”、“心因的”专
神经科
P <0.01* p <0.01*
97% 98% 90% 90% 90% 93% 98%
* 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或焦虑量表评分显著降低
综合医院的焦虑 /抑郁问题
综合性医院的社会心理问题

符合心身疾病诊断(ICD-10)—44. 3% 有社会心理问题(SCL-9 0) —43% 需要干预(专家意见) —41%
同一刺激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生理和神经内分泌反应在个
体之间差异很大;

社会支持在减少应激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应急(心理压力)导致心身疾病
心理压力或应急
理性部位 大脑皮质
心身疾病 长期反复压力 影响器官功能
情感、本能的部位 大脑边缘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
下丘脑 消化系统
各种主诉

心血管系统
心身医疗:12月号(1996)

他用实验室和临床观察方法,观察心理应激与胃肠分 泌和运动的关联。

发现:愤怒、仇恨时胃液分泌活动亢进, 抑郁或孤独 时则抑制。


生理及病理改变是心身疾病结构性改变的前驱。
不同的心理刺激能激发全身性应激反应,赞同应激是 非特异性反应的理论。

以客观方法把生活中的应激与生理学的反应联系起来, 认为持久的生理变化可导致结构的改变, 并提出了生 活情境和情绪对躯体疾病有重要影响。
竞争加剧的“不良反应”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经济高速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
深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 力,各种心理应急因素急剧增加。

儿童的行为问题:独子问题、依赖性强,自我为中 心… 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应试教育的怪胎,为入重点 幼儿园、小学、中学,付出巨额赞助费;为入名牌
提示1: 综合性医院的社会心理问题广泛,严重,医生相对缺乏技术 和认识,会诊联络落后,降低工作效率。 提示2: 综合医院要重视心身疾病的诊断治疗问题
抑郁的定义



定义: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 床特征的一类心境及情感障碍。 精神科:抑郁症 恶劣心境 其他精神障碍伴发的抑郁 综合科:抑郁综合征
高血压) ;

再从广义来说(2)虽是由于躯体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但因心理 因素作为第二位因素也参与了 (例如心脑血管病、癌症) ;

以及(3)是因心理因素而引起的心理疾病,但表现为躯体症状的
疾病 (例如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神经症)。
心身医学所处的位置

神 病

经 症 ③
① 心 身 疾 病


心身疾病的定 义及范围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是随着对医学、 疾病病因研究的深化而发展的

在20世纪中叶,亚历山大对当时认为病因不明(从生物医学观点出发)而 又有典型躯体症状的“神圣的七种病”进行了重点研究,发现这是一些 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而有躯体病理形态变化的疾病, 后来被称为经
典的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表 现及诊断
心身疾病的影响
据国内统计,在综合性医院内科初诊病人 分类中

略高于1/3的病人是躯体疾病 不足1/3的病人是心理疾病 其余的1/3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即心身 疾病。
吴文源 上海精神医学 2003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心-身同治原则
心身疾病应采取心、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但对于具体病例,则应各 有侧重。
压 力
大脑皮质.大脑边缘系统 下丘脑 副交感神经活动亢进 交感神经活动亢进 胃血管收缩 血流恶化 促进胃酸分泌 抑制粘液分泌
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躯体表现
(疲劳) 眼

(异物感、干咳、 阻塞感) 心血管系统 (心悸、胸闷、头晕、 发冷、体位性低血压)
头(头痛、头重等) 耳(耳鸣等)
中华医学会05年4月公布: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城市三级综合医院中2400名就诊者的访谈和分析 抑郁焦虑症状普遍存在于神经内科,心血管科和消化内科病人中, 发生率 高达 25% 经精神科医生测评后发现,其中39-73%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尤其在帕 金森病,中风,冠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产后,更年期综合症病人患有抑郁 /焦虑的比例较其他病人更高,但未诊断率高于90%;仅有1/6病人的抑郁/ 焦虑患者得到相应治疗

心理干预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消除心理学病因 消除生物学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