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https://img.taocdn.com/s3/m/c16672f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5.png)
15.三峡工程运营前,鄱阳湖区的泥 沙淤积和侵蚀情况是() A.侵蚀为主阳湖的水域 面积与湖底高程的变化分别是() A.增大升高 B.增大下降 C.减小升高 D.减小下降
澄碧河水库位于广西山区,因热力作用,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局部地区气候产生显著影 响,下图是“水库蓄水后库区各月降水差值(指该月降水量与水库蓄水前该月多年平 均降水量的差值)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蓄水后库区夏季降水变化与原因叙述正确的 是 A. 降水增多——水库降温慢,加强空气对流 B. 降水增多——水库增温快,加强空气对流 C. 降水减少——水库增温慢,减弱空气对流 D. 降水减少——水库降温快,减弱空气对流 2.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有 ①年降水量减少 ②降水季节变化增大 ③气温年较差变小 ④气温日较差变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供水、养殖、发电等效益
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洪水期可以拦蓄洪水,调节 径流的季节的变化、航运,下游植被面积扩大、河道发生 冲刷,河床变深变宽,河床粒径变粗(河床抵抗侵蚀能力增 强)、通洪能力不断增加等
归纳
水库不 利的影 响
对上游 地区的 影响
对本地 区的影 响
对下游 地区的 影响
流速减缓,泥沙淤积、污染加重 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 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 传染性疾病蔓延
水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其中超过70%来自拉丁美洲。十几年来,亚马孙河流域 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在亚马孙河的安第斯山脉支流上已经有48座装机量超过2兆瓦 的水电站,未来的20年里还计划修建150座。在亚马孙平原地区,建水电站需要修建大型 水坝,产生足够大的落差,如乌阿图玛河的巴尔比那水电站和托坎廷斯河的图库鲁伊大 型水电站。图1示意亚马孙河流域水电站分布,图2示意亚马孙河流域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 (2)分析亚马孙河流域水电开发对流域内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8分)
澄碧河水库位于广西山区,因热力作用,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局部地区气候产生显著影 响,下图是“水库蓄水后库区各月降水差值(指该月降水量与水库蓄水前该月多年平 均降水量的差值)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蓄水后库区夏季降水变化与原因叙述正确的 是 A. 降水增多——水库降温慢,加强空气对流 B. 降水增多——水库增温快,加强空气对流 C. 降水减少——水库增温慢,减弱空气对流 D. 降水减少——水库降温快,减弱空气对流 2.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有 ①年降水量减少 ②降水季节变化增大 ③气温年较差变小 ④气温日较差变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供水、养殖、发电等效益
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洪水期可以拦蓄洪水,调节 径流的季节的变化、航运,下游植被面积扩大、河道发生 冲刷,河床变深变宽,河床粒径变粗(河床抵抗侵蚀能力增 强)、通洪能力不断增加等
归纳
水库不 利的影 响
对上游 地区的 影响
对本地 区的影 响
对下游 地区的 影响
流速减缓,泥沙淤积、污染加重 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 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 传染性疾病蔓延
水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其中超过70%来自拉丁美洲。十几年来,亚马孙河流域 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在亚马孙河的安第斯山脉支流上已经有48座装机量超过2兆瓦 的水电站,未来的20年里还计划修建150座。在亚马孙平原地区,建水电站需要修建大型 水坝,产生足够大的落差,如乌阿图玛河的巴尔比那水电站和托坎廷斯河的图库鲁伊大 型水电站。图1示意亚马孙河流域水电站分布,图2示意亚马孙河流域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 (2)分析亚马孙河流域水电开发对流域内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8分)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c3fbb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b.png)
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 ②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
可形象地比喻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 ③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
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 整体性效应,新结构和功能,强弱
解读课本:
• 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 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 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2019·全国卷I地理)37.
遭到破坏,重新建立起新的系统结构,产生
新的功能,形成
。
黄土高原变绿了!
•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总体走向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 致相当,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同时期的农牧交 错带北界也不尽相同。
• 地图中反映了西汉至现代交错带北界在黄土高原地区 的几次明显北进和南退,这与各时期的冷暖干湿情况 关系尤其紧密。通常而言,气候越暖湿,则宜农土地 越多,交错带界线北移,反之亦然。
小,湖泊来水量
变干
减少,湖泊面积
缩小。
• 山脉隆起,阻挡
湿润气流,导致
干旱,推动湖泊
向内陆湖演化。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末次冰期晚期
板块北移
气候转暖
进一步转暖
地中海
分离
参考答案: • 气温仍较低,湖面
蒸发弱; • 受冰雪融水补给; • 补给大于蒸发。
里海
水多
①自然地理系统的概念:
可形象地比喻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 ③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
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 整体性效应,新结构和功能,强弱
解读课本:
• 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 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 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2019·全国卷I地理)37.
遭到破坏,重新建立起新的系统结构,产生
新的功能,形成
。
黄土高原变绿了!
•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总体走向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 致相当,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同时期的农牧交 错带北界也不尽相同。
• 地图中反映了西汉至现代交错带北界在黄土高原地区 的几次明显北进和南退,这与各时期的冷暖干湿情况 关系尤其紧密。通常而言,气候越暖湿,则宜农土地 越多,交错带界线北移,反之亦然。
小,湖泊来水量
变干
减少,湖泊面积
缩小。
• 山脉隆起,阻挡
湿润气流,导致
干旱,推动湖泊
向内陆湖演化。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末次冰期晚期
板块北移
气候转暖
进一步转暖
地中海
分离
参考答案: • 气温仍较低,湖面
蒸发弱; • 受冰雪融水补给; • 补给大于蒸发。
里海
水多
①自然地理系统的概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3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3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https://img.taocdn.com/s3/m/e3b0b25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7.png)
B.灌溉量、降水量、融雪量
C.融雪量、灌溉量、降水量
√D.降水量、灌溉量、融雪量
2.若地下水的补给仅考虑降水和融雪的影响,该区域年内地下水位存在一个峰
值,则该峰值大致出现在每年( )
A.1—2月 C.7—8月
√B.4—5月
D.10—11月
3.受农业用水影响,该区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推测2011—2018年该区域地下
(× )
(5)稳定功能既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产物,又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微方法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要素的独特功能以外,还具有各个要素 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 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 (1)~(3)题。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1)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
课时质量评价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1)题: 第(2)题: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褶皱 深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3)题: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抬升
减少
(1)__C__ (2)__D__ (3)__B__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完美课件(共17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完美课件(共17张)](https://img.taocdn.com/s3/m/694a0788a5e9856a57126021.png)
▪
5.对比是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法,以媳 妇迫于 生活压 力让丈 夫监守 自盗与 丈夫的 断然拒 绝为对 比.突 出了丈 夫的品 质。
▪
6.一个真性情的人活在一个最冷酷的 现实中 ,一个 最洁净 的人落 在一个 最肮脏 的泥塘 里,一 个最遵 循内心 真实的 人面对 的是种 种的虚 伪和狡 诈。你 无法对 他们宽 容,哪 怕是丁 点儿的 虚与委 蛇,你 谨持自 己理想 的绝对 纯洁。
增多,水质下降。 土壤: 林地、草地减少,水土流失加重,土壤肥力下降。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变差,洪涝灾害加重。
学以致用
47.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 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 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 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
9.文人乐府诗温以丽,意悲而远,或 慷慨, 或清绮 ,风格 多样。 这说明 ,乐府 民歌不 仅给文 人诗歌 形式, 还遗传 了题材 、体裁 、意象 和风格 特征。
▪
1.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 日常化 的人文 精神。 作为促 进社区 发展、 社会进 步和社 会成员 个人身 心完善 的一种 价值观 念和社 会心理 ,志愿 精神在 日常生 活层面 的实际 体现形 式就是 志愿行 动。志 愿精神 的兴起 ,作为 一种独 特的社 会文化 形式, 体现了 在不同 层面上 的功能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生物 气候 水文 地形
土壤
植被较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 干旱,大陆性强,光照充足 河流较少 多峡谷, 地势落差大 较贫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9张PPT)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a28f65af45b307e971970a.png)
失 植被退化
植被下降,逐渐消失
气候变化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四、喜迁移应用
湖泊演变为陆地,是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等 地理要素的统一变化过程。请分析在该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 如何统一变化的?
湖泊演化
地形 气候 生物 土壤 水文
五、获新知
减少 减少
地下水 物种构 位上升 成改变
变得温 和湿润
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区域发生变化
故事——一枝黄花成“杀手”
一枝黄花原产北美,属外来有害植物,但 它在当地并非有害物种。多年前作为观赏植物 引入我国后,危害逐渐显现。由于缺乏天敌, 至今已使上海市30多种本地物种消亡。该植物 根系发达、繁殖力极强,3年就能迅速成片, 与其他植物争夺生长空间,吞噬土地,对生态 环境和物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被称为“生态 杀手”。
4.滥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 )。
A.河流含沙量增大 B.地下水位持续上升
C.土壤肥力升高
D.河流水位下降
5.“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 D )
A.生产功能
B.消费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
作业:
1、固学案相应部分 2、导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相应部分 3、发现探索身边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 现象,并与同学交流。
二、常思考
故事中的一枝黄花与其他地理要素有什么联系呢?
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
水
在水循环中起作用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改造土壤
土壤
生 物
为植物生长提供光和热 影响大气成分
大气
风化产物为植物生长提供矿物质 加速岩石的风化作用
岩石 地形
各要素 相互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共44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共44张)](https://img.taocdn.com/s3/m/e483f7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1.png)
跨界合作: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跨界环境问题,促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性保护。
推动国际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各国可以共同推动国际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自然地理环境保护提 供法律保障。
07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课件的主要内容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和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YOUR LOGO
20XX.XX.XX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课 件 概 述
03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整 体 性 的 概 念
04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整 体 性 的 实 例 分析
减少能源消耗:采用节能设 备,减少碳排放
节约用水:采用节水设备, 避免浪费水资源
推广环保产品:使用环保材 料制成的产品,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
宣传环保知识:通过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分享经验与技术:各国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在自然地理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共同提高保护 水平。
联合行动: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联合采取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的自然地理环境问题。
课件结构
课件封面
课件内容
课件目录 课件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
03
性的概念
定义与内涵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定义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义
表现形式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推动国际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各国可以共同推动国际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自然地理环境保护提 供法律保障。
07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课件的主要内容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和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YOUR LOGO
20XX.XX.XX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课 件 概 述
03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整 体 性 的 概 念
04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整 体 性 的 实 例 分析
减少能源消耗:采用节能设 备,减少碳排放
节约用水:采用节水设备, 避免浪费水资源
推广环保产品:使用环保材 料制成的产品,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
宣传环保知识:通过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分享经验与技术:各国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在自然地理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共同提高保护 水平。
联合行动: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联合采取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的自然地理环境问题。
课件结构
课件封面
课件内容
课件目录 课件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
03
性的概念
定义与内涵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定义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义
表现形式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势 坡度
气候和植被 陡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平地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阳坡 阴坡
坡向
地形与土壤
温度 降水 湿度 陡坡 坡度 形 平地 阳坡 坡向 阴坡 蒸发少,水分状况好 沉积多 土壤深厚 气候带 植被带 侵蚀多
山地
土壤
地
土壤浅薄
辐射多,温度高
人类活动与土壤
农业生产: 耕耘——改变土壤结构、保水性、通气性 灌溉——改变土壤水分、温度状况 收获——剥夺归还土壤的部分有机质 施肥——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
通过降水,土壤 和水圈及生物获 得水分补给 通过植物蒸腾和 土壤蒸发,大气 获得了水汽
植物残体进入土 壤,向土壤提供 了有机质。
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成土物 质和无机盐 土壤及岩石风化 物被侵蚀,搬运 到低洼处堆积, 形成沉积岩。
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举例
第1部分 专题六
第14讲
第27页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 以枯枝落叶和残体形式,将有机养分 归还地表
活动: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高于还是低
于草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什么?
生物与土壤
森林 土壤 的有 机质 含量 低于 草原 土壤
• 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 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 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 • 树木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 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是以枯枝 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 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成土过程:
裸 风化作用 露 岩 石 成 土 母 质
低等生物
原 始 土 壤
高等植物
成 人类活动 熟 土 壤
耕 作 土 壤
2、影响因素:
制作人: 周伟 2012年上学期
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
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比较说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 区 别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以土壤的形成为例
大气圈
生物圈 土壤 风化壳 地下水 水圈 岩石圈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土壤联系了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 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所以,土壤成为 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土壤的 形成过程就可以反映出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2012年上学期 制作人: 周伟
第1部分 专题六
第14讲
第26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地理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 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 和能量的交换, 将生 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 形成 物、 大气、 水、 土壤、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过程 岩石等统一在一起,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 在一定的条件下, 生 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产出有机物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 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 基本恒定
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试从土壤形成的气候条件上,分析: 有人说,热带地区的土壤层厚度要比
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要大,这种说法对不
对?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生物与土壤
土壤的表层为有机质(腐殖质),它是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最主要原 因,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阅读课本思考回答:土壤的有机质是怎 么形成的?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质,以枯枝落叶和残体形式,将 有机养分归还地表。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 最活跃的因素。
• 不对,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 度,既与温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高温 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强, 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因而土壤层 厚度较大;干旱或寒冷地区风化壳薄,发 育的土壤层也较薄。
生物与土壤
土壤的表层为有机质(腐殖质),它 是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最主要 原因,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思考回答: 土壤的有机质是怎么形成的?
大气圈
能量的交换与传输
生物圈
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生物圈
岩石圈
水圈
你能举例说明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吗?
问题探究:①图中CO2在哪些圈层之间迁移,其它物质呢? 说说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②图中能量如何交换传输?
光合作用意义: 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物质运动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能量交换
通过光合作用, 植物吸收了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慢,使 有机质积累起来,如黑土;在温暖湿润的 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快,使有机质积累得 少,如红土。
(
气候与土壤
东北黑土
南方红壤
红壤呈酸性, 肥力较低,有 机质含量在 2%以下。原 因是分布在高 温湿润的热带 和亚热带南部, 微生物活动旺 盛,有机质被 大量分解。 西北荒漠土 荒漠土有机质含量少,土 壤水分缺乏。主要分布在内 陆腹地和干旱地带,属干旱 的大陆性气候。 2012年上学期 制作人: 周伟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物, 不具备肥力
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 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氮除外)的最 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极 其重要影响。
气候与土壤
气 候 对 土 壤 有 机 质 的 影 响
黑 土 剖 面
海 南砖 岛红 热 带壤 雨剖 林 中面 )
制作人: 周伟 2012年上学期
气候与土壤
气 候 对 风 化 壳 厚 度 的 影 响 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寒冷的苔原地带, 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随着温度,
降水,蒸发以及不同植被生产力的变化,
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 加强 ,有机残体归 加厚 . 增多 , 风化壳逐渐
还逐渐
制作人: 周伟
2012年上学期
自然地理环境具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 概念 有的合成有机物 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 的能力 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第1部分 专题六
第14讲
第25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地理
功能
生产功能 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
平衡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 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性质 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 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 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 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 土壤。是在寒冷湿润的 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气候对土壤的影响:
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 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下,哪个更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温暖条件下,化合物的分解速度远大于寒冷条件。 寒冷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物积 累; 温暖湿润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 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减少. (土壤有机质含量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多)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高于还是低于 草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什么?
• 有森林植被覆盖的土壤说明当地气候比较湿润, 气温相对温暖,或者说在夏季气温较高。在这种 温暖湿润的气候下,真菌以及其他一些分解有机 质的微生物繁殖较快,能够快速分解地面上的枯 枝落叶,导致土壤有机质较低;再者,森林气候 雨水较多,没有被及时分解的有机质也被雨水冲 走。虽然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较高,但同时 消耗有机质的能力也强,所以,有机质含量较低。 同时,也不难发现,草地植被覆盖的土壤,雨水 较少,或者气温偏低,通过上面一样的分析,所 以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人类活动与土壤
不合理利用
盐碱化 水土流失 沙漠化 土壤退化
耕作 人 类 活 动 灌溉 施肥 收获
改 变 土 壤
结构、保水性、通气性 水分、湿度状况 营养元素组成、数量 微生物活动 养分循环状况 合理耕作经营 土壤肥沃 耕 作 土 壤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
“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图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地理
水循环 物质循 环简图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能量
光合 太阳能(蒸发、水汽 太阳能――→ 化 作用 输送)、重力能(降 分解 学能――→热能 水、径流) 呼吸
地球内部热能、太 阳能、重力能
第1部分 专题六
第14讲
第24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地理
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 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 衡功能等。如下表: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阅读:地形与土壤
(1) 在山区,土壤的成分和性质为什么发生 显著的垂直分化? (2) 坡度陡缓对土壤的发育有什么影响?
坡度 陡坡 平地 坡向 阳坡 阴坡 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 土壤厚度
较快 较慢
光热状况
薄 深厚
水分状况
(3) 坡向如何影响土壤的发育?
好 差
差 好
地形与土壤
阅读教材讨论回答:
地形是从哪些方面来影响土壤形成的?具体是怎么样来 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