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专题复习:探究实验 课程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课》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e05b2a11eefdc8d376ee32a7.png)
1.知识目标
复习探究的一般过程,熟练掌握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应对结业考试的综合应用推理能力,提升分析问题的严密性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性、准确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知识复习、梳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分析判断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刘欣
任教学校: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西卓子山学校
设计时间:2017-6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探究实验专题结业复习课
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
一、教学思路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结业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探究性实验教学及考察注重以下几点:探究性实验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对结论的解释;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创新意识以及价值观念;探究性实验内容的选定一般有书内书外两个实验渠道,但是考试更多为以课本介绍的实验为基础的变式实验题;探究性实验展现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特点,既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探究性实验能够使学生尝试到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提供印象深刻的感性知识,使得理性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意识和能力。例如本次复习课中提到的七年级上册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主要是让学生回顾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本教学设计采用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表达、交流、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能从本专题中总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学会、掌握和运用探究的方法,掌握解决探究实验问题的基本能力。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课 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课 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f5957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a.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课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教案设计教案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课——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教案设计1.1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
1.2 适用年级:八年级1.3 教学时长:2课时二、知识点讲解2.1 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
2.2 生物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总结等。
2.3 探究实验的设计原则:目的明确、方法合理、变量控制、结果可靠等。
三、教学内容3.1 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探究种子呼吸作用、观察动物的神经反射等。
3.2 生物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如何进行植物组织的染色、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
3.3 探究实验的设计及实践:以“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吗?”为例,设计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步骤,能够独立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
4.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独立设计并完成一个探究实验。
5.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实验的操作步骤,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设计,后续章节将包括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内容。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显微镜、植物样本、动物样本、实验器材等。
6.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教科书等。
6.3 其他:教学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实验记录表等。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回顾已学的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7.2 基本方法讲解:教师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讲解植物样本的观察和分析技巧。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课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ee6cfb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16.png)
2.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物学知识。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小组合作
1.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优秀教学案例围绕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专题复习展开,旨在通过实验探究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物基本生理过程,以及生物种类的分类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在案例背景中,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生物学教育,强调实验教学在生物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为此,教师需遵循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生物学素养。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注重知识点的衔接与拓展,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验探究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
3.教师应关注小组讨论的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作业小结
3.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本案例中,教师运用了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8bf052a6c30c2259019eec.png)
到底要怎么提问呢?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一起来看第一点。
一、提出问题:(展示图片)2.有一些樟树、桂花树等树的茎上会出现一种下半截是“枯叶”,上半截是绿叶的特殊“枝条”,有同学一看而过,而有的同学却在认真观察,思考:小可想:这“枝条”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小俊想:这种“枝条”肯定是变异了!小欣想:这“枝条”是否是一种特殊植物呢?小策想:这“枝条”可能是人挂上去的装饰?(1)你认为上面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更适合我们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看到这种现象后,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次小珊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色,小珊觉得奇怪,想探究变色的原因,你能帮她提出问题吗?(注:植物呈绿色是因为有叶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1、科学性; 2、可探究性。
二、作出假设:4.某兴趣小组在做“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的实验时,有四位同学做出了自己的假设:甲同学:馒头块被牙齿嚼碎是不是被消化。
乙同学:细嚼慢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消化无关。
丙同学:淀粉在口腔中能够被唾液消化。
丁同学:不同量的唾液对淀粉消化有影响。
(1)你认为这四种假设中,最好的是_____。
(2)你还可以作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做这个题时,是这样作答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5.【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04354f195f312b3169a5b7.png)
公开课教案:(一)科学探究专题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小组合作等,让学生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学会设计实验步骤,并能清晰表达出来。
2.方法与过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小组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树立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培养生物学科学素养和生物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及有关实验,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知道探究常用的试剂、材料、仪器,了解实验法的原则。
3.掌握探究实验的实验步骤设计。
三、教学难点1、实验法的解题思路和要点。
2、掌握探究实验的实验步骤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四、教学准备PPT、《生物中考高分突破》五、教学过程【引入】练习题(见课件:练习1)【练习、交流】1、我们初中学习的科学探究方法有哪些?2、各种探究方法的具是哪些实验?【介绍、总结】考点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分类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实验法【巩固练习】练习2:《生物中考高分突破》P175 1--8考点2、实验法——实验设计的原则【资料讨论】练习3:《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见课件)1、哪些是对照组、实验组?有哪些变量?2、哪些可以形成对照实验?探究的条件是什么?【总结介绍】探究实验的原则中学阶段的探究实验设计一般要遵循三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原则。
【巩固练习】练习4(见课件)【小组讨论1】学生讨论、交流考点3 、科学探究的六大步骤(讨论、交流)练习5、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图)(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小组讨论2】讨论、交流、展示练习6、探究“检测课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简述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小组讨论3】讨论、交流、展示考点4 、科学探究常用的试剂、材料、仪器(简单介绍)小结:(学生总结)六、布置作业《生物中考高分突破》P235 5、6、7七、教学反思1、通过系统训练,学生对探究实验的设计能有从新的认识和了解,基本能熟练掌握实验设计的要点。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课》导学案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c1a075ad02de80d4d840b5.png)
B.植物与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呈负相关
C.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D.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2)此实验探究的生物学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第(2)问,你认为第(1)问的四个选项中最适合作为实验结论的是( )。
③在A、B两水槽分别加入同种、同样大小的蝌蚪各一只;
④每隔一天向A水槽中添加甲状腺激素5mg,持续5次;B水槽不添加;
⑤其他培养条件都相同,每两天换1000mL河水;
⑥每天喂食等量的同种饲料,并记录蝌蚪发育情况。
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1: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找出相关变量
1.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0%
0.10%
温度
30℃
30℃
20℃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三、课后练习
《直击中考》:170页:10、17、18、21、22;172页:5、10、11、21。
(二) 实验设计的方法与能力
考点3: 设置对照实验
3.无论是温室还是大棚,用的玻璃或塑料都是无色透明的,是不是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呢?有人把等量的天竺葵叶分别放在封闭的、大小相同的1号、2号两个容器中,8h后分别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检测,得到如表实验数据:
初中生物_科学探究——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科学探究——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657808743323968001c9252.png)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教材经典科学探究实验,巩固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
2、通过分析中考说明指导经典题目,归纳科学探究获取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归纳科学探究获取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法。
教学步骤1.导语明确课标要求及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提示回顾初中生物教材涉及的经典探究实验,明确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默读或小声阅读七上P10-123.引导提问按探究过程顺序,逐一复习,适时点拨探究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明确探究核心: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
4. 近一步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和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明确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验因素,明确变量的确定和控制等。
5.归纳形成科学探究知识体系6.生物中考说明指导专题六的例1、变式1和变式2,引领学生分析题干,明确研究的实验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研究的实验因素即我们要控制的变量,而满足研究对象的自然状态所有实验因素的一组即为对照组,题目所涉及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单一变量的控制均围绕这一个变量进行,进而归纳出做题思路,提升探究能力。
7.济宁近几年生物中考真题实练,明确解决探究问题方法,巩固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升华科学探究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初二下学期,学生将面临地理、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第一次面临着系统复习迎接中考的挑战。
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但还不够完善,而且每位同学这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
学生对各章节的知识掌握的基本能够掌握,但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未能形成,同一专题知识的系统整理,题型归纳,解题思路尚未形成,题目的延伸更无从说起。
因此在日常生物学科的复习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复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生物学科是初中教学中最先接触科学探究的学科,当时学习起来比较抽象,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只能肤浅了解。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课 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课 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47d77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1.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的生物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课的形式,巩固已学的生物学实验知识和技能;(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等。
2. 常见生物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生物学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已学的生物学实验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总结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复习成果,互相解答疑问。
4. 实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的生物学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结果。
5.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巩固实验技能。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习课的内容,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的生物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分享彼此的复习成果;4. 学生能够遵守实验纪律,注意实验安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2.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滴管等;3. 课件:教师自制的复习课件;4. 学习资料:生物学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实验知识。
2.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复习,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 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复习成果,互相解答疑问。
4. 实践操作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实验技能。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f595d24b73f242326c5f86.png)
授课班级年级班备课人课型复习课课题生物探究实验专题1、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2、注重了解科学实验探究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3、掌握图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对所给图表进行分析、推理、总结和归纳。
4、能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科技的最新开展,注重与教材的结合。
1、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教学重点2、能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图表、模型,图形和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分析、推理,进而得出结论的能力。
辅助手段PP磔件、赢在中考复习用书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命题研究【题型解读】试题多以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为命题背景。
在实验的设计上,主要考查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和对照组、实验组的设置。
【考查角度】(1)考查变量及对照实验确实立。
(2)考查探究方案的设计、实验现象、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实验过程等。
(3)考查对问题的提出和假设的作出等。
【解题模板】①提出问题——确定实验研究主题(实验目的)。
②作出假设——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可以检测的解释。
③制定方案——控制变量,确定对照;选择材料;设计步骤。
④实施方案——依据所制定的方案实施。
⑤得出结论——整理数据,观察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⑥表达与交流【实验设计的几点考前须知】①要设计对照实验;②在设计时要保证唯一变量;③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做到等量原那么,尽量减少误差;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题型掌握考试的考点掌握实验探究的六个步骤④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考虑增加重复次数,反复验证实验结果。
探究实验题型 【探究实验题型】 〔一〕对照试验设置题 〔二〕实验变量控制题 〔三〕验证性实验题 二、技法指导〔一〕对照试验设置题此类习题主要考查对照实验的判断或设计。
设计对照实验要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
不做任何处理的一组为对照组,施加变量的一组为实验 组。
解题的关键是变量的判断和控制。
如何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初中生物探究教案模板人教版
![初中生物探究教案模板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b0226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9.png)
初中生物探究教案模板人教版课题:生物探究:植物与光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对光的需求和光合作用的原理;2. 掌握绿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3. 能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对光的反应。
教学重点:1. 植物对光的需求;2. 光合作用的原理;3. 绿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绿叶对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2. 如何掌握实验数据和结果。
教学准备:1. 实验用具:植物、灯光、水、试管、盆、土壤等;2. 实验记录表格;3. 教师准备好相关实验介绍和讲解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植物对光的需求和光合作用的概念;2. 通过引入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讲解植物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养分和能量;2. 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3. 讲解绿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2. 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3. 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绿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同学们分享实验结果和体会;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绿叶对光合作用的重要性;3. 鼓励同学们思考更多关于植物与光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目,复习本节课内容;2. 提醒同学们预习下节课内容,做好检测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同学们亲自体验植物对光的需求和光合作用的原理,有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深度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植物与光的更多奥秘,促进他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4465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e.png)
4.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评价与反思:注重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优化实验方案。
6.教学方法:
a.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理,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力和沟通能力。
难点: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合作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3.教学过程中注重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反思与评价,鼓励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实验方案。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一系列与实验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这些练习题包括实验操作、数据收集与处理、实验报告撰写等。在练习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实验技能。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将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首先,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然后,针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强调实验探究在生物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初二生物教案课题:实验探究专题的复习
![初二生物教案课题:实验探究专题的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0b3094f4afe04a1b171dea6.png)
初二生物教案课题:实验探究专题的复习●○教材分析: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查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三方面,即知识性目标要求、技能性目标要求和科学探究水平目标要求。
其中对科学探究水平的要求是: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能根据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结论等。
根据《关于印发佛山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佛教考〔2007〕9号)的精神,生物学科被列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考查科目。
其中实验和探究部分并入相关的知识考查内容,约占20%。
可见实验和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面临生物毕业考查,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对初一的知识已经遗忘了,而实验探究部分对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难点,老师有必要帮学生归纳知识,并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
◎能使用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2、过程与方法:◎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能根据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结论等。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的一般方法;并能使用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难点:能针对某一课题选用合适的探究方法,并实行分析和设计。
●○教学方法:归纳法、对比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探究法、分组分享教学法。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实验探究的信息。
教师:课前收集若干个实验探究的信息;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展开收集和整理资料。
●○教学过程:一、分组分享活动一:寒来暑往,春华秋实,生物课的学习就要结束了。
两年的学习中,哪一次实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你能把我们学过的实验归纳一下吗?请同学们用笔写下来,小组内实行分享。
二、分组分享活动二:投影出相关的实验探究内容,并实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总体性理解,方便于学生记忆。
生物实验课人教版教案
![生物实验课人教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83d17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6.png)
生物实验课人教版教案教案标题:探究生物实验课——《人教版》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方法的正确运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为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并提出问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哪些因素?2. 引导学生思考并预测实验的目的和可能的结果。
实验步骤: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每组分配一份实验材料,包括植物、透明袋子、水和太阳能灯。
3. 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将植物放入透明袋子中,并加入适量的水。
4. 学生将透明袋子封闭,确保没有漏气。
5. 学生将透明袋子放置在太阳能灯下,保持一定时间。
6. 学生观察植物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讨论:1. 学生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并比较不同组的观察结果。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回答实验目的中的问题。
3.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和水。
实验总结:1. 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和结果,总结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意义,以及如何将实验结果与课堂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3.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总结的内容。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光照强度或不同植物进行类似实验,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
2. 学生可以设计其他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进一步探究植物的生理过程。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观察记录的完整性。
2. 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和总结的内容,展示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机制,以及其他与植物生长和发育相关的实验。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8f0e26336c1eb91b375d64.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的在统考中的地位。
(2)掌握生物实验的考点和应对技能。
(3)掌握探究实验的考点和应对技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掌握生物实验操作步骤,利用练习题掌握生物实验的考点和答题技巧。
(2)通过复习探究实验的步骤和实验设计原则,结合练习题掌握生物探究实验的考点和答题技巧。
3、情感和态度认同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在统考考试中的地位,重视考点准备。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用练习题掌握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的考点和答题技巧。
2、难点:掌握探究实验的答题技巧。
三、教材分析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
在毕业考试中,这一部分的分数比例较大。
约占10%。
需要进行专门的复习。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中,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生物实验属于传统实验,侧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现象的学习。
小结初中实验后可以发现,大多数使用都离不开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的制作。
因此这两个实验是初中生物实验的基础实验,需要熟练掌握。
在本节课前,已经安排了具体实操的实验技能考核,主要就是针对这两个实验的,因此对于生物实验这一部分,教师领导学生稍微小结一下便可以进行相关练习。
生物探究实验是后来才发展出来的实验。
它侧重于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并且领会实验设计的原理和科学原则,初步学会设计一个实验,是对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探究实验的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生物素养的目的。
这一部分,领会原理比实践操作来得重要。
因此,本节课对这一部分的复习是以实验步骤为线,进行各个步骤的原理分析和复习,以期望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课堂形式上,准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学生先完成课堂的真题练习,然后进行同组间的讨论,进行思想火花碰撞,让懂的学生通过讲解题目,巩固知识;让落后的学生得到其他的同学的帮助和指导,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学案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282c26227916888586d734.png)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一.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二.探究实验设计时要遵循的原则:(1)对照原则(2)等量原则(3)单一变量原则(4)多个参与原则(5)重复性原则三.探究实验题做题方法1、找出探究实验的题目:如“探究。
”2、尝试在探究实验题目中找变量:变量通常在题目中有显示,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光是变量。
3、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有变量的为实验组,没有变量的为对照组。
4、结合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对照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一般要采取多个个体(一般为3个以上)参与实验,往往要做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目的是为了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考题实操【2011年】(7分)实验探究(一)生活中一些人酗酒后,情绪激动,喜怒无常......酗酒对人体有危害吗?仕轩同学希望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来寻找答案。
在室温条件下,他选用10只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做了A、B两组实验,观察水蚤10秒心跳次数。
方法是:① A组:每只水蚤先放在清水中计数,重复3次。
② B组:将A组的水蚤分别移入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中计数,同样重复3次。
③处理数据:分别计算出A、B两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请回答以下问题:(1)仕轩同学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组和B组是对照实验,你认为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仕轩同学在实验中,用了10只水蚤,并且重复做3次,然后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 _________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二)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仕轩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如下数据:(4)将上面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曲线图。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主题一《科学探究》教学设计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主题一《科学探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9c3bfa58f5f61fb73666b1.png)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主题一《科学探究》教学设计2019年省纲链接:一、知识回顾:1、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对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发现的不能确定的生物现象发出的疑问。
实验中的问题是根据实验的目的提出的,且必须含有实验变量。
例、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可能的假设,陈述回答。
例、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蓝色。
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前,根据已有知识,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制定计划又可以称为设计实验,是整个实验成功的关键。
通常需要满足三个原则:(1)对照性原则:通过设计对照组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A:在只有一组对照的实验中,首先通过实验目的确定好实验变量,有变量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没有实验变量为对照组。
例、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气味的感觉器官,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甲(瓶内无赃物)、乙(瓶内有赃物)两个玻璃瓶中放入数量相同的活苍蝇,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验步骤中甲瓶起_______作用。
B:如果一个实验中,含有多个对照组,则满足自然条件(正常状态)的那一组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
(2)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一组对照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3)科学性原则: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往往需要做重复实验,实验对象不能太少。
4、实施计划:根据制定的计划,准备好相应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按步骤实施计划(做实验),需要注意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如显微镜的使用等。
例、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科学探究——设置对照 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科学探究——设置对照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6b285e5fbfc77da369b11a.png)
教学设计流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调控情境导入自学呈现科学探究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观察、调查、实验等内容。
提问:科学探究的步骤有哪些?其中,重点是制定计划,它包括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材料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等。
难点是设计对照实验,我们这节课就来复习如何设置对照。
通过回顾已学过的典型的对照实验,总结设置对照的方法。
1.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1)变量是什么?(2)这个实验是怎样设置对照的?2.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实验:(1)变量是什么?(2)这个对照实验中哪个是对照组?有对照组吗?怎样设置对照的?3.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数量:温故知新。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紧跟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
1(1)空气中的细菌能否直接进入肉汤(2)同一瓶肉汤打断瓶颈前后对照。
2(1)光照强度(2)没有对照组,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引出课题,引发兴趣。
从熟悉的知识入手。
分层提问,引导思路。
(1)有对照组吗?哪个是对照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2)哪个是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变量分别是什么?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3)哪个是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变量分别是什么?(4)总结这类型的对照实验是如何设置对照的?小结:对照实验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同一研究对象处理前后对照、全部施加实验处理相互对照、是否施加实验处理进行对照。
3(1)有,就是空白对照(2)①号。
①与②对照,变量是是否滴加唾液;①与③对照,变量是牙的咀嚼、舌的搅拌。
(3)2号瓶。
1与2对照,变量是水分;2与3对照,变量是温度;2与4对照,变量是空气。
(4)实验处理前后对照。
小结设置对照的方法。
教学设计流程目标反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下来就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在月球上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前沿资料,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验设计。
2019年1月3日,我们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7752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1.png)
3.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练习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1.学生总结: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重点和难点。
3.归纳提升: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生物探究实验进行全面的归纳和提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探究实验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中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习题,巩固生物探究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个简单的生物探究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预期结果等,要求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3.撰写实验报告: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将实验结果和数据整理成实验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数据准确。
4.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针对实验报告进行讨论,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在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与需求:
1.部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分析、问题探讨等方式加以巩固。
2.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不熟练的现象,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行指导与纠正。
3.学生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可能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学探究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2019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对陕西一些地区来说是第一次参与,缺乏很多备考经验,而科学探究是《学考》中第一个主题,并渗透到其他各个主题进行考察,那到底如何对这个主题进行训练呢?下面就这个主题谈谈我的一些复习建议:
生物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目标要求如下: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学考》对考试能力的要求是:
(1)识记能力:再认知识;辨识事实性证据;描述事物特征。
(2)理解能力:举例说明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解释、推断、分类、比较。
(3)实验与探究能力: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实验仪器和工具,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4)信息处理能力:能从图文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初步进行分析和处理。
(5)应用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评价能力: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涉及的事物进行检查与评判。
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广大学生存在以下问题:实践经验不足、实验原理没有掌握、缺乏方法性知识、审题能力弱、解读数据能力不足、表达能力不强。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法、讲授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分析中考对该板块的要求及分数(二)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精讲精练探究实验相关考点
1、步骤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得出结论
(1)提出的问题一般用疑问句来表述,问题要具体、可行,而且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判断是否合理。
(2)作出假设应该是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表述,而且要与提出的问题相符(如果已知结论的,最好能与结论一致)。
(3)制定计划中要考虑: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进行重复实验。
(4)实施计划时要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数据即实验结果。
(5)得出结论:据实验结果得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2、三大原则
探究实验设计时应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性原则、重复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3、判断变量
实验变量可以从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图、表中找。
例题:某生物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将如图中2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B )
A、空气
B、细菌
C、玻璃管
D、温度
解析:从表面上看:变量是瓶口形状的不同,但根
据实验目的“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我们知道食品腐
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所以变量是细菌,而玻璃管的直或弯是控制变量的方法。
4、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实验包括对照组(不处理;自然状态)和实验
组(接受变量处理)。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是否只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设置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分析回答: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甲和乙形成对照实验,甲为 ______,乙为_________。
解析:根据“绿色植物是否只在光下才能进行光
合作用”这句话可以判断该实验中变量是光。
对
照组是自然条件,最佳的一组,因此对照组是甲
组,实验组是有变量处理的那一组,乙组为没有
光的组,因此为实验组。
5、区别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可以用“随…增加、随…减少”这样的语句描述;
实验结论可以用“…有影响(促进作用、抑制作用)、…无影响”。
实验结论是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与实验目的是一致,实验结果是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或者现象。
5、综合分析
综合复习,典型例题分析:
艳艳同学为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在实验前配制如下浓度的酒精溶液:1%、3%、5%、8%、10%、15%、20%。
在室温中经过大量实验,选择10s内水蚤心跳次数在30-36次之间的成年水蚤作为材料,经过多次实验得到以下平均值:
①水蚤的正常心率是________次/s.
②以上实验属于对照组的是________。
③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这种题的思路为: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找出相关变量——判断对照实验——理清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根据实验结果,逻辑推理相关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