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阅读要领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

第二句撇开生物进化方式来评价人类的进步,说明
人类在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生物的
进化也非常了解。
步骤二
步骤三、规范表述
答案示例: “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
指的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 指的是……。 ①第一句针对生物进化方式而言,说明人类还没有能力改变
从词语分析语言特色答题思路: ①解词;②分析词语手法、风格 ;③作用。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答:①“惨淡经营”:运用拟人手法,把第一个DNA作为有主观意 识且能主动创造的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DNA生长和繁衍的漫 长历程。 ②“白搭”:运用口语词,赋予俏皮意味,通俗而明确地表达了 DNA的内在机制是人类所无法设计的。 ③“玩意儿” :运用口语词,赋予DNA小巧可爱的意味,通俗有 趣,使读者对其“出差错”的功能深为叹服。 ④“让进”: 运用拟人手法,表述核苷酸的“旁移”和新元素的 “加入”,形象、简明地说明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复杂而深奥的突 变。(任选两个词语分析即可)
生物因自身DNA的错误而生长和繁衍的进化方式。 所以说 “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 ②第二句撇开生物进化方式来评价人类的进步,说明人类在 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生物的进化也非常了解。 所以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
20、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 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08广东卷】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 科普文
科普文章:是解说、介绍科学技术的说明 性文章。它一般用轻松、活泼的笔调,解 说某一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既有科技的 正确性,又有内容的生动性,还有题材的 广泛性,以及篇幅的简短性。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六科普文阅读1了解科普文的文体特点及阅读方法课件

优质课件
(3)通俗性 通俗性就是要用明白晓畅的文字介绍科技知识,使之生 动、易懂,科普创作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使科普作品通俗化。如 用文艺形式创作,使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但这不是唯一的 方法,科普作品,只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写清 楚,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起来,就能做到通俗易懂。 切忌简单化、庸俗化,或简单得残缺不全,只在抽象的概念中 兜圈子,或堆砌资料,照搬照抄,或把通俗化变成庸俗化,迎 合低级趣味,这些都应在科普创作中杜绝。
优质课件
2.特点 科普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科普文采用 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八种:举例子、打比 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摹状貌。科 普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而简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优质课件
(1)科学性 科学性是所有科技作品的生命,科普作品也不例外。科学 必须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将其作为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科普作品则担负着向大众普及科学知 识、启蒙思想的职责,更应保证科学性。失去科学性的科普作 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对于科普作品的创作者而 言,应尽力发掘自己的专业特长,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用 全面发展的观点,把成熟的、切实可行的知识,介绍给广大读 者。
优质课件
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德国军队重兵 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德国人马上调集 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 1944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但那产品 最终还是先后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 就是重水!
优质课件
分析科普文的文体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解题钥匙】一、考点梳理科普类文体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中的一种类型。
关于该种文体的考查,其中涉及到分析文体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等方面。
1.科普文的特征(1)科学性科学性是所有科技作品的生命,而科普作品则担负着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启蒙思想的职责,更应保证科学性。
无论是阐明科学原理,还是介绍或推广某一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旨在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使之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
文章提供的材料都应是准确无误的事实材料,而且这些事实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2)思想性科普文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
它在向读者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读者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也在宣传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
(3)通俗性通俗性指用明白晓畅的方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和表现科学内容,使之生动具体。
整个科普文创作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专业知识通俗化的过程。
(4)逻辑性科普文以逻辑思维为基础,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在不断地说明、叙述、论证中揭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从而得出新的概念和结论。
行文缜密,结构严谨,富有理趣。
因此,逻辑思维是科普文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5)生动性科普文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有时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形象的说明,甚至兼以议论、抒情等。
2.文体分类科普文可分为两类: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品。
科学说明文以说明的表达方式来对某一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属性等进行说明,具体来说,有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手法。
科学小品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通常以小品的写法,运用一些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来说明科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等特点。
3.方法科普文的方法主要以说明为主。
说明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外情况及其规律,通常经过严密的定义、合理的结构、清晰的分层、准确的解说,让读者“一读了然”。
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技巧汇总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与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 真实是传记的最大特征,不允许虚构;(2)文学性: 传记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记录,除了真实记录外,还必须具有感人的力量。
,人物刻画多用用白描。
:,体会传记与小说和散文等文体的区别;2. 抓住文中叙事和描写中展示出的人物个性,把握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3.对时间性较强的传记,可列表整理文章思路;4.评传中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直接评价。
【巧解题,得高分】1.理清文本叙述的传主的生平事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抓每自然段的关键句,如首句、末句。
2.分析传主的思想(情感)、性格(人格魅力)主要的方法:紧扣主要事迹来分析。
抓住有关传记人物品质、人物特征的词句。
划出人物品质的词语,划出人物动作和人物精神的词语句子。
3.分析作者的评论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知道,传记中的“评”往往是解题的要害所在。
评传是“评”与“传”的结合,是把对传主的评价与对他的生平的叙述结合起来的一种传记。
评传通过第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比较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4.分析文本特征:抓住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特点,结合文本答题。
5、分析表现手法A结构:(1)文章的开头:点题,交代下文,引出对象,设置悬念,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
(2)文中的句子:过渡、为下文铺垫、照应前文、对比,丰富文章,强化主旨。
(3)文章的结尾:照应题目、开头,拓宽内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B叙述: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C、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
科普说明文阅读技巧

科普说明文阅读技巧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通过学习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重难点)二、知识梳理:(一)科普说明文的特征说明文一般分为说明事理和说明事物两大类。
无论是说明事理还是说明事物,只要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就可以称为科学说明文。
这类科普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运用平实的表现手法,语言的运用强调科学、准确、鲜明。
科普说明文一般是以通俗的形式介绍某种事物或现象,说明它的形态、特征、性质、意义、成因及其功能和作用等。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科普文的特点:科普文和其他文章不同,它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所以具有如下特点:a知识性、科学性,科普文说明的内容具有科学性,文中所写的人、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凭空想象、虚构;引用概念、数据、事实和使用语言都要准确无误,即使是拟人化的语言,也要注意准确。
b形象性、趣味性,科普文常常综合运用各种手法,如比喻、拟人、悬念、联想等,语言也比较通俗生动,目的是把枯燥的科学道理讲得津津有味,让人易于理解、接受、产生兴趣。
c思想性、时代性,作者往往紧追时代信息,站在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最前沿,不仅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播给我们,而且寓思想与知识之中,重在以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人、感染人。
2.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科普文的特点,阅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想,看看文章给我们讲了哪些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弄清文章的条理,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结构是否严谨,逻辑是否严密。
弄清楚文章叙述的事物的概念、特点、构造、作用等等,才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3、辨析说明的方式:科普文常借助一些说明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来表达要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介绍的科学知识,为了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有些科普文还采用了童话、拟人等形象生动的手法。
阅读时体会这种表达方式,对我们全面了解事物、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帮助(二)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注意标题科普说明文的标题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总体特点是:第一,以文章介绍的知识对象为标题的中心依据,换句话说,就是让人一看标题就知道文章是介绍什么科学知识的。
科普文章的文本特点20120408

一、抓被说明的主要事物 二、抓主要事物的特征 三、抓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四、抓科普文章的文学手法
科普文章的文本特征
1、定义:科普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大致分为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 2、科普文章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 3、特点: 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科学性、说明性、 生动性) (1) 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 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 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 表现为: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 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乾隆五十年举行“千叟宴”,有3900多位老人参加, 其中最老的一位多大年纪? 花甲重逢,还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说数
一、用一句话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不断发展,都有实物原型,而且能解决实 际问题,数字中充满诗情画意。
二、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三、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1、自然数的实物原型是十个手指 2、负数概念的形成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 有关。
(2)理清结构,分析顺序 结构: 总体:通常分为三部分:引出说明对象 (引说部分)——详细说明对象(主体部 分)——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 段落层次之间结构形式: 总(概说)——分(具体)式、 总(概说)——分(具体)——总(概说)式、 分(具体)——总(概说)式、 并列式、承接式 、递进式等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可以综合运用。 ①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 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②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 种顺序。 ③逻辑顺序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从现象到本质 (或从本质到现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从整体到部分(或从 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从主 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阅读要领

一、科普类文本阅读考试要点科普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选考实用类阅读文本形式一种,也是最难阅读地一种文体.整个高中阶段粤版教材只是在必修选编了一个单元共计篇文章,年广东高考地实用类文本阅读《绝妙地错误》就是科普文,尽管命题者在设题时考虑过阅读难度,尽量从级考查,只是涉及“准确解读文本内容”、“分析文本地语言特色”、“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三个级能力点,但该组题还是成为当年得分率最低地一组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科普类文本阅读地能力考查点在考纲上,是和新闻访谈、调查报告、人物传记是一样地,但在实际考查中,基于科普文知识地陌生程度、文段地理解难度、文本地体裁特殊等原因,试题检测地能力点往往会低于其他文体,其中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文本特色为主要检测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注意地是,高考选这类文章不是考科技(科普)知识,而是考查语文地阅读能力,即对句子意思地理解,对文段内容地把握,对文本主旨地提炼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科普类文本地文体特征科普文章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地文章.就其内容看,一般是对科学知识地讲解、对新兴学科地介绍、对某种规律地阐述、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地说明,它兼有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类型地特征和性质.就其写作看,主要是运用说明文地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结构,兼以或形象生动、或通俗易懂、或亦庄亦谐地语言来展示科普知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科普文作为典型地说明文,其结构常见形式有:总分式(从“概说”到“分说”)、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写作顺序有时空顺序和逻辑顺序两大类,其中逻辑顺序包括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写作方法主要是说明,常见地说明方法包括: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科普文章地文本特点有:、短小性.它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现实作用又可以很大.它旁征博引,尺幅千里,能及时反映科学上新地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知识性.它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地最新信息常州给读者.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地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地理论,去进行科学地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地规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学性.它要以优美文字、形象手法,来表达科学内容.它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和故事、对话、散文等形式及通俗、形象、幽默等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思想性.它往往以具体细小地事物,阐发一点耐人寻味地哲学道理,给人起启示,发人深省.四、科普类文本地阅读方法阅读科普文章,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层面地目标和要求:一是科学与人文地层面.也可以说是科学地人文性,从科学中吸取智慧与力量,体会求实地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地科学精神.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另一个是知识和能力地层面.要根据科学小品这一体裁地特点,学会筛选并整合文中有用信息,把握作者地写作思路,重点研习将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地技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阅读科普文章,首先把它当做说明文来阅读:.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阅读科普小品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理解说明内容.接着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地特征.这是分析文章地关键.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地特征,才能深入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清文章地结构层次、中心内容.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地特征,必须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仔细揣摩关键词句(中心句、过渡句、体现作者思路地句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说明文地结构并不复杂.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地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科技小品文常用地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时间、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含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总说到分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阅读时在段落中尽量找到表示说明顺序地显著地有一定标志作用地语言,特别是关联词和代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析说明方法.一般说明文为了说明清楚事物地特征,须采用恰当地说明方法.常见地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对于科技小品文,用得较多地是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阅读过程中,一要看用怎样地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有什么作用,二要看所用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地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体会语言特点.科普小品文要以优美地画面、富于诗意地形象地艺术手法,来表达科学地内容.它避免教科书式地平板、枯燥地说教,而常常采用口语化地语言,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阅读过程中应该关注其语言特点,命题者常会在这些地方设置考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提取科技信息.提取文本中科技信息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组合重点段落,有些科普文中地科技信息相对集中,只要将有关段落加以组合就可以了;二是分散摘录信息,有一些说明文,科技信息犹如满天星斗点缀在文中,这就要分散摘录,摘录时注意不摘录穿插地故事,不摘录形象地描述,不摘录生动地阐释,不摘录抒发地感受,不摘录作者地设想,不摘录没有知识含量地首尾与过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阅读科普文章,又要把它当做散文类地文学作品来阅读:由于科普文章在不同程度上使用文学地笔法和手段,写作手法具有较大地灵活性.它不必墨守成规地恪守说明文地写法,如说明文地写作强调客观性,尽量排除作者地主观感情色彩,而科普文则不必受此拘束.它不仅可以加入作者地主观感情色彩,还可以运用文学地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甚至还可以编织虚构地故事情节,使作品达到引人入胜地境地.由此,阅读科普文,还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揣摩写作技巧.科普文地整体布局有漫话式、试问式、穿插式、拟人式、问答式等多种形式;局部安排一般有引用材料、讲述故事、设置悬念、留下问题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品析文章语言.一是感受语言地整体风格,或概括,或具体;或精炼,或详尽;或雅致,或通俗.二是品析语言地生动性与形象性.抓住文中地比喻句、拟人句、描述句、议论句、抒情句等,从语言地形象、语言地情感、语言地趣味等各方面涵泳鉴赏.科普文章地语言除了准确、简明之外,还具有生动活泼地特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体会情感思想.许多科普文章都蕴涵着作者地情感,体会这些情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重点练习篇目推荐:《下次大地震何时发生》;《我们地宇宙图像》;《关于进化论地讲演》;《神奇地极光》《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多巴胺与人地幸福感》《探询天才地基因》。
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阅读要领

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阅读要领一、科普类文本阅读考试要点科普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选考实用类阅读文本形式一种,也是最难阅读的一种文体。
整个高中阶段粤版教材只是在必修3选编了一个单元共计5篇文章,2008年广东高考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绝妙的错误》就是科普文,尽管命题者在设题时考虑过阅读难度,尽量从C级考查,只是涉及“准确解读文本内容”、“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三个C级能力点,但该组题还是成为当年得分率最低的一组题。
科普类文本阅读的能力考查点在考纲上,是和新闻访谈、调查报告、人物传记是一样的,但在实际考查中,基于科普文知识的陌生程度、文段的理解难度、文本的体裁特殊等原因,试题检测的能力点往往会低于其他文体,其中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文本特色为主要检测点。
要注意的是,高考选这类文章不是考科技(科普)知识,而是考查语文的阅读能力,即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对文段内容的把握,对文本主旨的提炼等。
二、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科普文章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文章。
就其内容看,一般是对科学知识的讲解、对新兴学科的介绍、对某种规律的阐述、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说明,它兼有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类型的特征和性质。
就其写作看,主要是运用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结构,兼以或形象生动、或通俗易懂、或亦庄亦谐的语言来展示科普知识。
科普文作为典型的说明文,其结构常见形式有:总分式(从“概说”到“分说”)、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其写作顺序有时空顺序和逻辑顺序两大类,其中逻辑顺序包括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其写作方法主要是说明,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等。
三、科普文章的文本特点有:1、短小性。
它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现实作用又可以很大。
它旁征博引,尺幅千里,能及时反映科学上新的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
科普文的文体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科普文的文体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科普类文体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一种类型,和人物传记、新闻、报告并列,常出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察范围之内,其中传记、新闻、科普文章尤为常见。
其特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通俗性。
在考纲中,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考生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本的基本特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在鉴赏评价能力要求中,要求考生能正确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探究能力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科普类文体基本特征及表现手法一、文体分类科普类文体可分为两类: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品。
因此,科普类文章常出现以说明的表达方式来对某一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属性等采用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手法予以准确的说明。
而科学小品的形式出现,也常有之。
科学小品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以小品的写法,渗透一些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将科学内容予以说明。
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等特点。
二、写作顺序科普类写作顺序分为时空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以说明的对象的来历、发生、发展、演变或产生过程,按照时间流动方向描述.,、其特点是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空间顺序则以说明对象的结构由表及里,由里及表,或方位,或上下等位置关系来描述.逻缉顺序指按对象发生,发展,结局等因果规律来描述。
逻辑顺序: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本质.一般为:由因到果或由果到因;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等.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或由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
科普文文体特征(一)

科普文文体特征(一)科普文文体特征科普文是一种旨在普及科学知识的文体,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下面列举了一些关于科普文的文体特征。
简明易懂科普文的受众群体一般是非专业领域的读者,因此科普文的语言要尽量简单易懂。
文章中尽量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概念,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科学知识。
•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不做过多的华丽表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和阐述科学知识,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
通俗易懂科普文的目的是让大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因此它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科学知识。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和阐述科学知识,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对于复杂的科学原理,进行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方便读者理解。
阐释科学原理科普文的主要目的是科普知识,因此必须阐释科学原理,让读者理解基本概念。
•详细阐释基本概念和科学原理;•根据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的深入讲解和拓展。
实例讲解科普文中经常通过实例来讲解科学知识。
这样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使用生动的实例来阐释科学知识;•通过事例分析,加强读者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可读性强科普文的可读性很重要。
好的科普文应该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他们乐意阅读到文章的最后。
•文章结构应该合理,段落清晰;•使用阅读方便的格式,如加粗、斜体等;•段落首句重要,口感突出,一段之中开头和结尾要注重吸引眼球。
总结科普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其独特的阅读体验和价值。
当我们写科普文时,应该尽可能贴近读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科学知识,通过实例进行讲解,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科学原理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科普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要把科学原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读者找到科学知识与自己的交汇点。
•着眼于读者的实际需求,将科学原理联系到日常生活,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其实际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索,展示科学原理的应用场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循序渐进,从浅入深科普文需要循序渐进地向读者呈现科学知识,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阅读——科普类文章技巧

一、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1.注意标题通过标题可以知道文章的说明对象及核心内容。
科普文的标题往往会点名介绍对象,有时也可兼有它的特点、作用、意义、价值等。
2.浏览文本,整体把握(1)掌握结构特点。
说明文的总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即引出说明对象、详细解说对象(主体部分)、总结说明对象。
说明文主体部分的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形式一般又有:并列式、承接式、递进式、总分式等。
(2)理清说明顺序。
主要有空间、时间、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又包含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总说到分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
可寻找路标——语言标记,一般在文段的开头。
3.通读全文,微观勾勒(1)把握对象特征。
方法主要是划分层次,提取核心内容。
划分层次时可重点关注段首、段尾句以及过渡句。
(2)勾勒关键词。
简单勾画,并且勾画可能在选项中出现考查的词,以及对答题有用的关键词。
尤其是一些修饰词(“已经”“将要”“或许”“可能”“都”“或许”等)、关联词(命题者常常在关联词语的运用方面设置障碍)、否定词(多重否定的考查)。
(3)留意说明方法。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这部分所花费时间。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引用、分类别、列图表、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摹状貌。
(4)把握情感。
有些科普文章都蕴涵着作者的情感,体会这些情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关注文中情感倾向的词或句子,注意文末语句。
二、科普文客观题的解题方法1.“找”。
读完材料,审完题干(题干不可不审清),可根据题干确定选项的大致范围,开始找与选项相对应的句子,然后再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及判断。
有时候选项的语句散见于文章的各处,也一定找准原句。
2.“比”。
比较时重在关注意思、关注逻辑关系。
比如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中,如果把“阻隔或护卫”替换为“联结”就是错误的。
另外,有时需要统观全篇,不能只盯住一处。
3.“判断”。
实用类文本:科普类文本阅读(解析版)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实用类文本科普类文本阅读(解析版)知识点回顾科普文章就是把已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使之为读者所能理解的文章。
科普文章往往有着宏观叙事的风格,即以科学发展的宏观脉络为基础,告知读者科学界的主流观点。
(1)科学性: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
(2)文学性:运用文艺形式来介绍科技知识,创作过程中,不仅使用逻辑思维来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同时还采用形象思维,使之以情动人。
(3)通俗性:笔调轻松、活泼。
使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另外,知识性、思想性……它在向读者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读者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宣传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
结构技巧特点。
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或新问题、新挑战,后面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介绍它的形态、构造、成因、功用、原理、演变、发展、现状、评价等。
说明顺序一般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主要有原因到结果、主要到次要、整体到部分、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特点到用途、总分总等。
科普作品常见的创作技巧:不同于其它科技论文,它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使之通俗易懂,引入入胜。
(一)命题——科普作品的命题方式有直叙式,如“青少年吸烟危害大”;疑问式,如“小儿缺钙会影响智力吗?”;警句式,如“气候纵横谈——宇宙、日、月”故事式;如“从《血疑》谈到白血病”;比喻式,如“植物的‘医生’——啄木乌”;此外还有寓意式、启迪式、成语式等多种命题方法。
《绝妙的错误》(讲DNA的演变过程)《追踪逃亡者》(讲利用科技手段追踪逃犯)等。
(二)开头——科普作品的开头的技巧有,以生动的故事开头;以发人深思的提问开头;开门见山,起首点题开头;描述性开头;议论性开头等。
(三)结尾——科普作品的结尾也象文学创作一样要令人回味无穷,并与文章的开头相照应。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之科普文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之科普文备考指导1.科普文的概念科普文章属于说明文,目的是讲述科学道理,介绍科学知识。
科普文章寓科学性、知识型、趣味性于一体,能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2.科普文的分类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
(1)科学说明文。
科学说明文是指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
(2)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也称知识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
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经常运用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3.科普文的文体特征(1)内容的科学性,鲜明的思想性。
科普类文章旨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如《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建筑学的科普作品。
文章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和世界各民族建筑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认真品读文章,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2)生动的文学性,丰富的趣味性。
科普类文章以说明、阐述为主,以介绍某一科学知识为目的,既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
科普文章常常灵活运用描写、记叙等各种表达方式,使得文章生动活泼,有生动的文学性、丰富的趣味性。
(3)语言的准确性,表意的通俗性。
由于介绍知识的需要,科普文章的语言或准确周密,或平实生动,或诙谐幽默。
文章中词语的意义比较单一、稳定、简明。
(4)文笔的生动性,修辞的多样性。
科普文章通常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趣味性,如比喻、比拟等手法。
4.科普文中常见表现手法及作用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更详细具体。
科普文章的文本特点与阅读策略

科普文章的文本特点与阅读策略一、科普文章的文本特点(一)内容特点从不同角度可以区别科普文章内容的不同特点。
从学科类别角度看,科普文章的内容有关于自然科学的,如必修《动物游戏之谜》、必修《作为生物的社会》;有关于社会科学的,如必修《中国建筑的特征》;有关于宇宙科学的,如必修《宇宙的边疆》、必修《宇宙的未来》,等等。
从内容共性来看,科普文章传递科学知识、介绍科学探索是主要内容,如《宇宙的边疆》就是向读者传递关于宇宙的知识,让读者看到宇宙是浩瀚无垠的,人类在宇宙面前是极其渺小的;也还有科普文章讲解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故事,如《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就介绍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时期如何进行科学探索,促使自己最终走上理论物理学家的道路。
(二)体式特点“体式”就是体裁式样。
科普文章是一类有自身特点的文章,内容上的特点如上所述,体裁式样上的特点主要有下面几点:1.有明确的说明对象。
如《动物游戏之谜》就是探讨动物的游戏,《宇宙的边疆》就是介绍宇宙的浩瀚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2.有明确的说明顺序。
如《动物游戏之谜》采取的是逻辑顺序,《宇宙的边疆》的边疆采用的是空间顺序,《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3.采取多种说明方法。
必修三篇科普文章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打比方、作比较、摹状态、列数字、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等等。
4.说明语言既具有准确性,又具有生动性。
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主要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的方式来体现,通过数字、比较和定义,准确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
科普文章语言的生动性,主要通过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体现,同时也借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来体现,如《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就有较多的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采用了较多的记叙,《宇宙的边疆》采用了较多的描写方式来描摹宇宙的状貌。
科普文章语言的生动性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化,增强读者阅读的趣味。
5.既平实客观又蕴含情感。
科普类说明文阅读方法

科普类说明文阅读方法
科普类说明文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类文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
触到。
它旨在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表,向普通读者解释科学原理、技
术发展和科学实践等内容。
阅读科普类说明文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为读者提供科学信息和知识。
以下是阅读科普类说明文的几个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说明文。
科普类说明文的主题广泛,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各个领域。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或者与你日常生活
相关的主题,这样你更容易保持兴趣和理解。
第二步,浏览文章结构。
在阅读之前,先浏览一下文章的结构,包括
标题、段落标题和图表。
通过浏览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组织方式。
第三步,读懂关键词。
科学类说明文中常常含有一些专业术语和关键词。
这些词汇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线索。
对于不熟悉的词汇,可以通过上下
文来猜测意思,或者查阅相关的词典、百科全书等辅助阅读材料。
第六步,分析图表和插图。
科普类说明文中常常包含图表、插图和图
片等辅助材料。
通过仔细观察和阅读图表和插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
理解文章中的概念和实验结果。
第八步,总结和复述。
在阅读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复述是巩固所学知
识的好方法。
试着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根据需要进
行笔记记录,以备日后参考和复习。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阅读和理解科普类说明文。
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科普类说明文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拓宽科学知
识面,提升思维能力。
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阅读要领

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阅读要领
首先,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之一是科学性。
科普类文本的目的是传达科学知识,因此其内容需要经过科学研究或实验证实,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在阅读时,读者应该注意辨别文章中所呈现的信息是否经过科学验证,以避免被不准确的信息所误导。
最后,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之四是启发性。
科普类文本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启发读者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读者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在阅读时,读者应静心思考文章所涉及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以拓展思维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阅读科普类文本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要领:
首先,要注意理解知识点。
科普类文本通常会涉及一定的科学概念和原理,读者应努力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的含义和作用。
可以借助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进行查询和解释,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
同时,要反思知识的应用。
阅读科普类文本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读者应该思考所学的知识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何影响和启示,从而更好地应用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科普文的文体知识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三、科普文的文体知识
1.说明文结构:科普文章的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首先引出 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或新问题、新挑战, 然后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的形态、构造、成因、功用、 原理、演变、发展、现状、评价等。 2.说明顺序:一般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原因到结 果、主要到次要、整体到部分、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特 点到用途、总分总等)。
• (1)从记叙和描写方面考虑。记叙的曲折生动,描写的精彩等。
• (2)从穿插趣闻方面考虑。
• (3)从运用的修辞方面考虑。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品 味。
• (4)从语言的语体方面和句式方面考虑。如口语的活泼、短句 的干净利索等。
• 3.如果要赏析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严谨)、简明,可从以下方面思 考:
【参考答案】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 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 物精神风貌的特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有数据表明,牙外伤中,因体育运动所导致的占15.4%,
20~40岁牙外伤患者占运动牙外伤总数的50%。
• (1)从遣词造句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方面考虑。高考选入的文章 在介绍科技成果时,或展望推广应用后的情景,或预示向纵深发展 的前景,因而较多地运用“如果”“假如”“可能”“将会”等预 测性词语,有时也会运用“基本”“根本”“重要”“十分”“非 常”等表程度的词语,这些都是分析语言的准确性需要关注的。
五、科普文的语言特点
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

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
科普文的文体特征:
1. 简练明了:科普文的作用是将专业领域的知识普及给大众,因此它需要尽可能简便易懂。
科普文不需要过多的修辞手法和艰深的术语,而是应该以简明清晰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事例来让读者容易理解。
2. 知识性强:科普文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知识,因此它需要在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方面下足功夫。
同时,科普文还需要不断更新和修订,以保持其知识性的前沿性。
3. 具有可读性:科普文需要以读者为中心,分析读者的语言水平、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等因素,考虑如何让读者更容易读懂和感兴趣。
因此,科普文应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用常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4. 生动形象:科普文需要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验来让读者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奇妙之处。
这不仅能够增强读者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也能让读者更加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5. 有意义:科普文应该具有一定的意义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传递正面的信息影响读者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同时,科普文还要注意避免一些让人困惑和负面情绪的问题,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普文是指用大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向广大读者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普及科学文化的文体形式。
科普文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传播方式,是科学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有利于增强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科学素养,推进科学的普及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阅读要领
一、科普类文本阅读考试要点
科普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选考实用类阅读文本形式一种,也是最难阅读的一种文体。
整个高中阶段粤版教材只是在必修3选编了一个单元共计5篇文章,2008年广东高考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绝妙的错误》就是科普文,尽管命题者在设题时考虑过阅读难度,尽量从C级考查,只是涉及“准确解读文本内容”、“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三个C级能力点,但该组题还是成为当年得分率最低的一组题。
科普类文本阅读的能力考查点在考纲上,是和新闻访谈、调查报告、人物传记是一样的,但在实际考查中,基于科普文知识的陌生程度、文段的理解难度、文本的体裁特殊等原因,试题检测的能力点往往会低于其他文体,其中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文本特色为主要检测点。
要注意的是,高考选这类文章不是考科技(科普)知识,而是考查语文的阅读能力,即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对文段内容的把握,对文本主旨的提炼等。
二、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
科普文章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文章。
就其内容看,一般是对科学知识的讲解、对新兴学科的介绍、对某种规律的阐述、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说明,它兼有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类型的特征和性质。
就其写作看,主要是运用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结构,兼以或形象生动、或通俗易懂、或亦庄亦谐的语言来展示科普知识。
科普文作为典型的说明文,其结构常见形式有:总分式(从“概说”到“分说”)、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其写作顺序有时空顺序和逻辑顺序两大类,其中逻辑顺序包括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其写作方法主要是说明,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等。
三、科普文章的文本特点有:
1、短小性。
它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现实作用又可以很大。
它旁征博引,尺幅千里,能及时反映科学上新的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
2、知识性。
它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的最新信息常州给读者。
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去进行科学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
3、文学性。
它要以优美文字、形象手法,来表达科学内容。
它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和故事、对话、散文等形式及通俗、形象、幽默等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4、思想性。
它往往以具体细小的事物,阐发一点耐人寻味的哲学道理,给人起启示,发人深省。
四、科普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科普文章,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层面的目标和要求:
一是科学与人文的层面。
也可以说是科学的人文性,从科学中吸取智慧与力量,体会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另一个是知识和能力的层面。
要根据科学小品这一体裁的特点,学会筛选并整合文中有用信息,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重点研习将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阅读科普文章,首先把它当做说明文来阅读:
1.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阅读科普小品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理解说明内容。
接着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这是分析文章的关键。
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
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必须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仔细揣摩关键词句(中心句、过渡句、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
2.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
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
科技小品文常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时间、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含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总说到分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
阅读时在段落中尽量找到表示说明顺序的显著的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特别是关联词和代词。
3.分析说明方法。
一般说明文为了说明清楚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
对于科技小品文,用得较多的是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
阅读过程中,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有什么作用,二要看所用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
4.体会语言特点。
科普小品文要以优美的画面、富于诗意的形象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科学的内容。
它避免教科书式的平板、枯燥的说教,而常常采用口语化的语言,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阅读过程中应该关注其语言特点,命题者常会在这些地方设置考题。
5、提取科技信息。
提取文本中科技信息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组合重点段落,有些科普文中的科技信息相对集中,只要将有关段落加以组合就可以了;二是分散摘录信息,有一些说明文,科技信息犹如满天星斗点缀在文中,这就要分散摘录,摘录时注意不摘录穿插的故事,不摘录形象的描述,不摘录生动的阐释,不摘录抒发的感受,不摘录作者的设想,不摘录没有知识含量的首尾与过渡。
阅读科普文章,又要把它当做散文类的文学作品来阅读:
由于科普文章在不同程度上使用文学的笔法和手段,写作手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它不必墨守成规地恪守说明文的写法,如说明文的写作强调客观性,尽量排除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而科普文则不必受此拘束。
它不仅可以加入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还可以运用文学的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甚至还可以编织虚构的故事情节,使作品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
由此,阅读科普文,还要:
1、揣摩写作技巧。
科普文的整体布局有漫话式、试问式、穿插式、拟人式、问答式等多种形式;局部安排一般有引用材料、讲述故事、设置悬念、留下问题等。
2、品析文章语言。
一是感受语言的整体风格,或概括,或具体;或精炼,或详尽;或雅致,或通俗。
二是品析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描述句、议论句、抒情句等,从语言的形象、语言的情感、语言的趣味等各方面涵泳鉴赏。
科普文章的语言除了准确、简明之外,还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
3、体会情感思想。
许多科普文章都蕴涵着作者的情感,体会这些情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重点练习篇目推荐:
《下次大地震何时发生》;
《我们的宇宙图像》;
《关于进化论的讲演》;
《神奇的极光》
《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
《多巴胺与人的幸福感》
《探询天才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