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短小故事大全
经典古代民间故事简短五篇
![经典古代民间故事简短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766fe4f111f18582d05aa7.png)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大的地位。
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
下面是分享的经典古代民间故事简短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一】经典古代民间故事简短宋朝时候,契丹发来二十万辽兵犯境,边关吃紧。
那工夫六郎杨延昭正在遂城。
遂城,就是现在徐水县城西二十里的遂城村。
它北临瀑河,隔河就是一道古长城。
遂城城小,兵力不足,守城军只有三千人。
辽兵来得很快,然间兵临城下,将城围住,并且一连几天数次攻城,一次比一次攻得猛烈。
可是遂城的守军和老百姓好象与平常一样没有任何不安。
六郎感到奇怪,他问老百姓:“辽兵这么攻城,你们不害怕吗?”老百姓回答:“有杨将军在此镇守,辽兵是攻不破的!”杨六郎一听老百姓对自己是这样的信任,更感到责任的重大。
于是他把全城的青壮年召集起来,发给他们刀枪剑戟,动员他们配合军队一起上阵护城。
军队和老百姓个个摩拳擦掌,誓死与遂城共存亡。
这时候正是十月,天气突然变冷。
六郎杨延昭见此情景,急中生智,忙令军民汲水灌城。
晚上,往城墙上浇一遍水,马上就结成一层冰,浇了一夜水,结了一夜冰。
到第二天早晨,嗬,那高大的城墙白闪闪亮晶晶成了一道冰的长城,又坚又滑,不可攀登。
辽兵冲到城下,前来登城,一蹬一出溜,一扒一打滑,有的好不容易爬到半截腰,一出溜又摔下去了。
伏在城上的宋军趁机滚木雷石万箭齐发,杀死杀伤辽兵不计其数。
辽兵数日攻城不下,只好下令退兵。
杨六郎趁机,将城门大开,亲率大军冲杀出,只杀得辽兵丢盔掉甲狼狈而逃。
这一仗,生擒辽兵上千,马匹近万,还获得了大批武器。
杨六郎因为这次战,被宋真宗加官进级,由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调升莫州(今河北任邱县鄚州)刺史。
契丹犯边,一路烧杀抢掠,人民深受其苦。
六郎杨延昭先后率兵打退辽兵一百多次进攻,使边关一度安宁,因而深受人民的爱戴。
杨六郎五十七岁那年,病故于鄚州。
皇帝派专使陪同六郎的长子杨文广(戏剧中写杨延昭的儿子叫宗保,宗保的儿子叫文广)前来护送灵枢回他的原籍太原。
古代历史小故事
![古代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4ce6c6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8.png)
古代历史小故事•相关推荐古代历史小故事大全(通用30篇)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古代历史小故事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古代历史小故事篇1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kuài),想学尧帝让位给舜帝而不给自己的儿子,不料引起了大祸。
他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
子之为人残忍,反而要除掉燕王的儿子和亲信。
结果燕国大乱,齐国趁这个机会,大举发兵,残破燕国,子之被杀,燕王哙也自缢而死。
太子平,也就是后来著名的燕昭王和太子傅郭隗逃到了无终山避难。
燕国的百姓起初恨子之暴虐,以为齐国发兵是给国家平乱,出于好心,结果发现齐王志在灭燕,燕国大半土地都已经归属齐国,百姓不忍自己的家园被人侵略,怀念太子。
于是自发抵御齐军,并求访失踪的太子,终于在无终山找到了太子平,太子平即位,是为燕昭王。
齐军因为不得民心,而且一下子无法管理大片燕国的土地,只好退回到齐国。
但燕国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在战国七雄中变成了最弱小的国家。
燕昭王痛恨齐国,发誓要报家仇,雪国恨。
燕昭王一心想国富民强,但却感到束手无策。
一天,他听说郭隗善于出点子,很有计谋,于是赶紧派人把郭隗请来,对他说:“你能否替我找到一个有本领的人,帮我富民强国?”郭隗回答说:“只要你广泛选拔有本领的人,并且亲自去访问他,那么天下有本领的人就都会投奔到燕国来。
”燕昭王不解地问:“我去访问哪一个最好呢?”郭隗回答说:“先重用我这个本领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领高强的人看到我这样的人都被您重用,那么他们肯定会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投奔您的。
”燕昭王立刻尊郭隗为老师,并为他建造了华丽的住宅。
消息一传开,乐毅、邹衍、剧辛等有才能的人,纷纷从魏、齐、赵等国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力。
燕昭王非常高兴,都委以重任。
与此同时,他对待百姓更是关怀备至,史料记载:“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无论谁家有婚丧嫁娶等事,他都派出官员过问。
他与百姓同事安乐,共度苦难28年,终于把燕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0c102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6.png)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1.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鲍叔牙为了救父亲,割股献血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鲍叔牙的父亲被敌军俘虏,敌人要求他出示自己的高德,否则就将杀死他的父亲。
鲍叔牙辗转思考,最终决定割下自己的股肉,用以证明自己的孝心,救父于危难之中。
2. 战国时期,孟子为了教育学生,选择在梁山伐木的故事战国时期,孟子作为一位优秀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选择在梁山伐木来教育他的学生。
孟子选择这个地方因为梁山上风景秀丽,飞瀑泉声,希望学生在如此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能够更加专注和用心学习。
3. 汉朝时期,刘备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汉朝时期的刘备,为了求援于曹操,放弃了所有的随从和兵马,独自骑着一匹马千里走荆襄。
刘备的独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众的忠诚和担当。
4. 相国寺,唐代玄奘取经的故事唐代唐太宗年间,佛教高僧玄奘出生在陕西宝鸡,为了取经,他穿越沧海,踏过山川,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到达了印度。
在他取经之路上,有一个重要的地点就是位于西安的相国寺,这个寺庙成为了他向西方求取佛经的起点。
5. 宋朝时期,岳飞对抗金军的故事北宋时期,南方遭受金国的威胁,岳飞作为南宋的将领,奋勇抵抗金军的入侵。
他率领军队一次次与金军激战,展现了坚守家国的决心和勇武精神。
6. 五代十国时期,杨家将的英勇事迹五代十国时期的杨家将,是指杨业及其家族的后代。
他们以忠诚、聪明、勇敢而闻名。
在他们的带领下,他们一次次在战场上打败敌人,保卫了自己的家园。
7. 明朝时期,钟馗降妖伏魔的故事明朝时期,钟馗作为一位神仙,专门降妖伏魔。
他经常在夜晚巡逻,保护百姓的安宁。
钟馗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形象之一。
8. 清朝时期,岳阳楼的传说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是古代文化遗址之一。
岳阳楼有一段传说,说是岳阳楼的“开山之祖”萧照被水怪吞噬,他的爱人陆李义丧失双眼后,借下载郡字写得一副对联:“开山设法定湖神,哀哭无知声月近”,让人感叹历史的沧桑变化。
9.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古代的小故事
![古代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559a3b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2.png)
古代的小故事在古代,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它们或许发生在古老的宫殿,或许发生在平凡的乡村,但它们都承载着古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智慧。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古代小故事吧。
故事一,愚公移山。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翁,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做北山,一座叫做南山。
这两座山挡住了愚公家的去路,使他的生活十分不便。
于是,愚公决定动手移山。
他对家人说,“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断地挖土运石,总会把这两座山挪走。
”于是,愚公和他的家人开始挖土运石,虽然有人嘲笑他们的愚蠢,但愚公却坚定地说,“只要我们不停地努力,总会成功的。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有神仙被他们的坚毅所感动,决定帮助他们。
于是,两座大山被挪走了。
故事二,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做武王的人,他因为受到了姬昌的冤屈,被迫逃亡在外。
他决心要报仇雪恨,于是他在火山旁边的一片草地上卧薪尝胆,发誓要报仇。
他每天都在火山旁边的草地上卧薪尝胆,经过了三年的时间,他终于筹集了兵力,成功地推翻了姬昌,成为了一国之君。
故事三,三打白骨精。
传说中有一个叫做唐僧的和尚,他带着徒弟们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到了三个妖怪,它们分别是白骨精、蜘蛛精和黄眉老妖。
唐僧和徒弟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三打白骨精,化解了危机,继续了他们的取经之路。
古代的小故事,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它们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和勇气,就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愚公移山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卧薪尝胆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三打白骨精告诉我们,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就能战胜一切妖魔。
这些古代小故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更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了启示。
愿我们能够在生活中,不断汲取这些智慧,勇敢面对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古代经典民间故事简短【5篇】
![古代经典民间故事简短【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93ffc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7.png)
【导语】中国民间故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作为中华⽂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有着永恒的艺术魅⼒,也包含了丰富的想象⼒。
下⾯是分享的古代经典民间故事简短【5篇】。
欢迎阅读参考!1、古代经典民间故事简短 从前,永嘉县⼀位新上任的丁知县,他性情刚直,为官清正,办事认真。
⼀⽇,丁知县坐在⼤堂批阅诉状,突然门⼝传来⼀阵争吵声,抬头⼀看,见⼀个后⽣和⼀个乡下⼈拼死命争夺着⼀只⼤⽩鹅,边骂边⾛进公堂来。
丁知县喝问道:你们两⼈为何在此⼤吵⼤闹? 那后⽣抢先说:⽼爷在上,我住在东门城门头,早上拿⽶糠在门⼝喂鹅,这个乡下佬趁我转⾝进屋的时节,捉⾛我的⼤⽩鹅,被我逮牢了,还不肯还我,请⽼爷为⼩民做主。
丁知县⼜问乡下⼈:后⽣说你偷他的鹅,这事是真的吗? 乡下⼈胀红着脸,⽓呼呼说:⽼爷,这只鹅明明是我从楠溪带到城⾥给丈⼈的。
我刚从舴艋船上岸,这⽆赖就过来,硬逼我把鹅卖给他。
我不卖,他就抢,还诬告我偷他的鹅。
⼩⼈讲的句句是真话,求⽼爷明断。
丁知县问他们有没有旁⼈可以作证,两⼈都说没有。
没有?丁知县想了想说:既然没有旁⼈作证,那就叫鹅⾃⼰讲吧!他叫差役拿来张⼤⽩纸,摊在⼤堂上,把鹅放在纸上,盖上箩筐,吩咐两⼈在旁等候公断。
⼀会⼉,鹅在箩筐下⾯扑扑拍了⼏下翅膀。
丁知县听见响声,忙叫差役揭开箩筐,看看鹅到底画了什么字。
差役不懂得丁知县说话的意思,揭开箩筐看了⼀看,就禀告说:鹅什么字也没画呀,只拉了⼀堆屎。
丁知县皱起眉头,讲:你们当差多年了,还恁糊涂,快再去仔细看来。
差役不敢怠慢,捂住⿐⼦,凑近鹅屎细细辨认。
看了半⽇,还是没看出名堂来,只好硬着头⽪回禀丁知县讲:⽼爷,纸上只有⼀堆青绿⾊的鹅屎,奴才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字。
丁知县听了点点头,就叫两⼈上堂听判。
他指着⼤⽩鹅对乡下⼈说:鹅⾃⼰招认是你的,你把它带⾛。
⼜转⾝问那后⽣说:你服不服本官判决?后⽣还硬说鹅是⾃⼰的。
知县⼤怒,⼀拍惊堂⽊,⼤声喝道:⼤胆刁民,竟敢在本官⾯前耍花招。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c7362b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2.png)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1、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 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妃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结果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2、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3、负荆请罪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廉颇听说后,便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4、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
回国后,他立志报仇雪耻,睡在柴草上,每天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激励自己不忘耻辱。
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5、三顾茅庐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
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
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6、望梅止渴曹操率领部队行军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
于是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暂时缓解了口渴,得以赶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7、指鹿为马赵高想要叛乱,恐怕朝中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
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
”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2285d9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3.png)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学问、深厚的民族情感,作为中华文化不行或缺的一局部,它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也包含了丰富的想象力,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简短古代民间故事,盼望对你有所协助,欢送查阅。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很久很久以前,铁棺峡出口宽谷地带,土地肥袄,有几十户乡民在这勤劳耕种,过着不愁吃喝的安定生活。
峡谷东岸的山洞中,盘踞着一条黄龙,它历经了三百多年的修炼,和旁边乡民相处和蔼,见难相助,有救必应,当地黎民对他非常敬爱。
每逢天旱,人们便成群结队的来到洞前求雨。
黄龙为了满意乡民须要,便从洞中吐出一股股紫雾,紫雾冉冉上升到天空,很快凝成一一团一一团一乌云。
倾刻,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使峡谷庄稼五谷丰收。
乡民为了感谢黄龙神恩,便在黄龙洞前,立庙祭祀。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西岸山洞中,住进了一条乌龙。
它经过百余年修炼,起先有了一些道法,见黄龙洞前香火很旺,祭品繁多,不禁眼馋起来。
心里暗想:哼!黄龙有多大的本领,你们那么敬重它,不把我看在眼里,好嘛,让我施展法术给你们看看,那时你们就会来求我了。
于是,乌龙起先作威起来。
这时,刚巧遇上天旱,它就乘机火上加油、口吐火焰,使田干地裂,庄稼枯黄,人畜因热而生病的不少。
黄龙得知此事,忙布雨解危,使乌龙的一陰一谋未能得逞。
就这样反复几次比赛,都是黄龙化险为夷。
乌龙见黄龙到处与它作对,非常气恼。
一天,乌龙来到黄龙洞外威逼黄龙说:“你快把洞府让出,不然叫你葬身洞窟,懊悔莫及!”面对乌龙的无理威逼,黄龙以好言相助:‘修炼便民’是我们的正本,你这样作恶害人是不对的。
骄横无理的乌龙大吼:“少说废话,今日让你看看我的厉害!”话刚落音,乌龙就口喷一一团一红光,随着一声巨响,忽然庙宇倒塌,连整个洞府也晃动起来。
黄龙被激怒了,从洞中冲出,与乌龙厮杀起来。
两龙腾空,相互伸长龙爪,你抓我咬,各自施展绝技。
好一场恶斗,只杀得天昏地暗,经过九九八十一个回合,乌龙由于修练功夫不如黄龙,慢慢不支,且战且退,鳞甲被打落得满峡谷都是。
古代民间故事简短阅读【5篇】
![古代民间故事简短阅读【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04816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6e.png)
【导语】民间故事就是劳动⼈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形式的⼝头⽂学作品。
下⾯是⽆忧考分享的古代民间故事简短阅读【5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1】古代民间故事简短阅读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名叫孟姜⼥。
⼀天,她正在⾃家的院⼦⾥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个⼈,吓了她⼀⼤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连连摆⼿,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
”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做劳⼯,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孟姜⼥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秀,对他产⽣了爱慕之情,⽽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
他俩⼉⼼⼼相印,征得了⽗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派喜⽓洋洋的情景。
眼看天快⿊了,喝喜酒的⼈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铁链⼀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了。
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场空,孟姜⼥悲愤交加,⽇夜思念着丈夫。
她想:我与其坐在家⾥⼲着急,还不如⾃⼰到长城去找他。
对!就这么办!孟姜⼥⽴刻收拾收拾⾏装,上路了。
⼀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雪,跋涉过多少险⼭恶⽔,孟姜⼥没有喊过⼀声苦,没有掉过⼀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
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个个⼯地组成的⼀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个⼯地⼀个⼯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
最后,她⿎起勇⽓,向⼀队正要上⼯的民⼯询问:“你们这⼉有个范喜良吗?”民⼯说:“有这么个⼈,新来的。
”孟姜⼥⼀听,甭提多开⼼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呢?”民⼯说:“已经死了,⼫⾸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般,孟姜⼥只觉眼前⼀⿊,⼀阵⼼酸,⼤哭起来。
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
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声,⼀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孟姜⼥的眼泪滴在了他⾎⾁模糊的脸上。
历史小故事 大全
![历史小故事 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b0460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d.png)
历史小故事大全一、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匆匆赶到,却发现平安无事;又听说君王为博妃子一笑,内情多有讥讽之意。
当诸侯们怨愤离去时,褒姒看到烽火台上烽烟滚滚,真的认为诸侯们刀枪相见,战鼓隆隆,不禁咯咯地笑了起来。
五年后,酉夷犬戎大举攻周,周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们却不再前来救援,西周遂亡。
二、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
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抓到吴国。
吴王为了羞辱越王,故意安排他看墓地和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
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
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的屈辱。
为了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三、孙敬悬梁孙敬悬梁挂席的典故最早出自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楚世家》:“孙敬悬梁挂席,双股挂颈。
”意思就是人若颓废懒惰,集中不了注意力或记忆力不好,孙敬就会把自己的头发(或席子)悬挂起来,这样是为了强迫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一句成语:悬梁刺股。
四、鸿门宴秦朝末年,刘邦攻下秦都咸阳后派兵驻守函谷关,项羽听说后大怒随即带领四十万大军攻打刘邦。
刘邦见无法抗拒项羽的军队就采纳张良的建议,亲自到鸿门拜见项羽。
项羽设宴接待刘邦,刘邦一再谦卑地向项羽赔罪,更让项羽的谋士范增十分不悦。
宴会上范增多次向项羽暗示要杀掉刘邦这个日后最大的敌人,但项羽没有理会。
范增见状就叫项庄舞剑助兴,伺机杀掉刘邦。
刘邦的谋士张良见情况紧急立即告诉樊哙:“现在情况十分危急,必须闯入帐中面见项羽。
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5篇】
![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d6fbd5376baf1ffd4fad02.png)
中国民间故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也包含了丰富的想象力。
下面是分享的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5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一】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宋徽宗(公元1101—1126年在位)平日酷好工艺器皿。
一次,他得到十只玲珑剔透的胆形玻璃瓶,觉得不算精致,为了增加其观赏价值,便将它们交付一个太监,要他督促工匠把瓶子里面镀上金粉。
工匠们见了,都束手无策,对太监说:“要想在瓶里镀上金,必须用烧红的铁篦熨烙,才能妥贴。
可是瓶子口小腹大,铁篦难以进入,而且这种玻璃瓶又薄又脆,即使铁篦能伸进也难以作业,硬要敲击,瓶儿必破无疑。
”太监只好把十只瓶子暂时放在箱子里。
过了几天,他到街市的店铺溜达,忽然看见一位锡工在店里扣陶器,那手艺十分精巧,太监想:“何不拿一只瓶子让他试试?”一会儿,太监回宫拿了瓶子给锡工道:“请用金子把这瓶里镀贴好。
”锡工看也不看,让他明天来取。
第二天,太监去取货,那只瓶子果然成了金光闪闪的了。
太监大喜过望,说:“看来,你的手艺可称一绝,水平远远超过宫里的工匠。
”太监高高兴兴地带着锡工进宫,并将此事奏明宋徽宗。
徽宗见一只胆形瓶已按要求镀了金,正赞不绝口地玩赏着哩,听说是宫外一个高明的锡匠干的活,便亲自来到后苑,还传令宫内所有工匠都到庭列队观摩。
那个锡工见皇帝亲临观赏,不敢马虎,独自用特别榔头敲击小金块,直至锻成像纸那样又薄又匀的金纸,把它紧紧地裹包在瓶外。
那些内心不服的宫内工匠,顿时哄笑道:“像这样的敲击,锻制金纸,谁人不会啊?”那个锡工也不答话,将裹在瓶上的金纸轻轻地剥下,小心地夹在银筷上,再将它插入瓶中,又适当放进一些水银,把瓶口盖住,持着瓶儿上下左右晃动。
过了半个时辰,锡工将瓶儿传示给众人,嘿,那金纸竟妥妥贴贴地附粘于瓶里内壁,完全没有什么缝隙。
他用小指甲把瓶颈内壁的金纸捺压匀称平伏,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这时候,工匠们才惊愕地睁大了眼睛,看呆了。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96380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d.png)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典故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这些典故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 20 个古代典故的世界。
1、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诸侯们见烽火燃起,纷纷率兵赶来救驾,却发现这只是一场玩笑。
后来,犬戎真的攻打过来,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诸侯们却不再相信,最终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随意戏弄他人,否则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导致严重的后果。
2、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战败后,被吴国俘虏。
在吴国期间,他受尽屈辱,但始终不忘复国之志。
回到越国后,他睡在柴草上,每天品尝苦胆,以提醒自己不忘耻辱。
经过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强大起来,勾践一举灭掉了吴国。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忍辱负重,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3、三顾茅庐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茅庐拜访。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最终决定出山,帮助刘备成就帝业。
这个典故体现了求贤若渴的精神,以及真诚待人的重要性。
4、完璧归赵蔺相如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从秦国带回赵国。
他在秦国大殿上与秦王斗智斗勇,最终成功保护了赵国的国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强敌要勇敢机智,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危机。
5、负荆请罪廉颇因为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而心怀不满,蔺相如却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他计较。
廉颇得知后,感到十分惭愧,便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从此,两人成为了刎颈之交。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要有宽容大度的胸怀。
6、纸上谈兵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实际作战经验。
在长平之战中,他按照兵书上的理论指挥作战,结果导致赵军大败。
这个故事警示我们,不能空谈理论,要注重实践,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7、闻鸡起舞祖逖和刘琨为了报效国家,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
他们的勤奋和爱国精神令人敬佩。
历史故事_中国历史小故事大全
![历史故事_中国历史小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437e2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6.png)
历史故事_中国历史小故事大全中国历史小故事大全故事一、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领袖,他治理水灾,令人敬佩。
根据传说,古代中国经常发生洪水,水患成为了人们的噩梦。
大禹年轻时开始治理洪水,他深入民间,亲自协调修建水利工程。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他成功地把洪水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让人民的生活恢复了安宁。
大禹治水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古代中国的一段佳话。
故事二、愚公移山愚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住在山的北面,但山太高了,影响到了愚公的生活。
于是,愚公决心动用全家的力量,移走山上的大山。
尽管周围人都嘲笑愚公的愚蠢,但愚公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最终,上天感受到了愚公的坚定和努力,派天神帮助他将山搬走。
愚公用自己的毅力和坚持的精神给了人们很大的启示。
故事三、鸿门宴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故事。
韩信、萧何等刘邦的部下在鸿门宴上,被项羽围困,韩信勇敢地接受了刘邦的指令,以骗术欺骗了项羽。
韩信的勇气和智慧最终救了刘邦一命,也为刘邦带来了胜利。
这个故事中,勇气、智慧和忠诚深深地打动了人们。
故事四、孔子的故事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一个谦虚有学问的人,他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他通过教育来提升人民的道德水平,并注重礼仪、诚信、和谐等价值观的培养。
孔子的思想被后来的中国人称之为“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事五、范蠡与西施范蠡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贤士,西施是当时越国的美女。
范蠡为了促使越国与楚国结盟,通过游说西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经过范蠡巧妙的策略,西施被说服了,并最终嫁给了楚国国君,成功地实现了范蠡的计划。
这个故事表达了范蠡的智慧和外交手腕,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生态。
附件:本文档不附带具体附件,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部门。
法律名词及注释:1、水利工程:指人类为了调节、利用和控制水资源而进行的工程建设活动。
2、洪水:指河流或水源超过其容纳能力而发生的严重灾害性洪水。
历史小故事八则
![历史小故事八则](https://img.taocdn.com/s3/m/fa6e46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7.png)
历史小故事八则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二族又整合在一起,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炎黄子孙。
2.周公吐哺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封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他曾两次辅佐武王伐纣,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制礼乐,天下大治。
据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周公也成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典范。
3.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的朋友之情。
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后,公子纠死,管仲被囚禁了起来。
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
后管仲在齐国为相掌政,鲍叔牙甘居管仲之下,情谊不减。
后来,管仲助齐桓公成为霸主。
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4.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曾多次通婚。
晋献公曾将女儿嫁给秦穆公。
后献公妃子骊姬为乱,迫害献公之子申生、重耳。
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流亡到秦国时,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文嬴并同宗四女嫁给了重耳。
公元前636年,穆公帮助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成就了“秦晋之好”。
5.楚王问鼎《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
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6.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次诸侯会盟的盟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说指齐桓公、晋襄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7.合纵连横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在纵横家苏秦的游说主张下,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结成联盟,“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则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用“连横”瓦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古代民间故事短篇
![古代民间故事短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3e0bc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a.png)
古代民间故事短篇1.古代民间故事短篇篇一神农尝百草神农氏本是五氏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身体透明,头上长有两角,即牛头人身。
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
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
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
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终因尝断肠草而逝世。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2.古代民间故事短篇篇二司马光砸缸司马光是北宋知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机智勇敢。
司马光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在后院玩耍,后院有一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常年装满水的大水缸。
司马光七岁那年,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像往常一样,在后院玩捉迷藏。
有个小伙伴跑到假山上藏起来,可是一不小心,他脚一滑,“扑通”一声掉进了大水缸里。
那口大水缸非常深,小孩子掉进缸里肯定会被淹死的。
其他的孩子看见伙伴掉进缸里,吓坏了,有的孩子吓得大声哭喊,有的孩子立刻跑到外面去找大人帮忙。
这时候,只有司马光非常镇定,他从地上抱起了一块大石头,用力朝大水缸砸去。
大水缸“砰”的一声被砸破了,水缸里的水迅速流了出来,而掉进水缸的小伙伴也随之得救了。
司马光一下子出了名,他砸缸救人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司马光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一定要冷静,这样才能想到解决办法。
3.古代民间故事短篇篇三共工触天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后,水神共工一向与火神祝融不合,他率领虾兵蟹将,向火神发动进攻。
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
水神共工命令相柳和浮游将三江五海的水汲上来,往祝融他们那里倾去。
刹时间长空中浊浪飞泻,黑涛翻腾,白云被淹没,神火又被浇熄了。
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短篇阅读
![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短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e0b3846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b.png)
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短篇阅读民间历史故事是民族文化与道德观念也都表现其中。
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集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梦想的各种故事与传说,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短篇,供大家参考。
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短篇分享1一鼓作气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国的消息传到鲁国,鲁庄公气得直翻白眼。
他说:“我当初真不该不听施伯的话,把管仲放了。
什么射过小白,什么要亲手杀他才解恨。
他们原来把我当做木头人儿,捏[niē]在手里随便玩儿,随便欺负,根本就没把鲁国放在他们的眼里。
照这么下去,鲁国还保得住吗?”他就开始练兵,铸造兵器,打算报仇。
齐桓公听了,想先下手,就要打到鲁国去。
管仲拦着他说:“主公才即位,本国还没安定,列国还没交好,老百姓还不能安居乐业,怎么能在这会儿去打人家呐?”齐桓公可正为着刚即位,想露[lòu]一手,显得他比公子纠强,好叫大臣们服他。
要是依着管仲先把政治、军队、生产一件件都办好了,那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呐?公元前684 年,齐桓公就拜鲍叔牙为大将,带领大军,一直在鲁国的长勺[古地名;勺shào]打过去。
鲁庄公气了个半死,脸红脖子粗地对大臣们说:“齐国欺负咱们太过分了!施伯,你瞧咱们是非得拚一下子不可吧?”施伯说:“我推荐一个人,请他来带兵,准能对付齐国。
”鲁庄公急着问他:“谁呀?快去请他来!”施伯说:“这人姓曹名刿[guì],从小跟我交好,挺有能耐,文的武的全行。
要是咱们真心去请他,他也许肯出来。
”鲁庄公马上派施伯去请曹刿。
施伯见了曹刿,把本国被人欺负的事说明白了,一定要他出来给本国出点力气。
曹刿是个平民,家里又穷,笑着说:“怎么?你们做大官、吃大鱼大肉的,还要跟我们吃野菜的小百姓商量大事吗?”施伯陪着笑说:“好兄弟,别这么说了。
国家要紧,全国人的性命要紧!”他一死儿地央告,怎么也得请曹刿帮助国君过这道难关。
中华传统民间故事简短五篇
![中华传统民间故事简短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3d36d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9.png)
中华传统民间故事简短五篇【篇一】中华传统民间故事简短钟馗, 是民间信仰中的门神, 据说可以驱鬼逐邪。
世人眼中的钟馗形象是“豹头环眼, 铁面虬鬓, 相貌奇丑”, 不过他为人刚直, 不惧邪祟。
关于钟馗, 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根据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记载, 北宋皇宫中曾藏有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的钟馗像, 其卷首“唐人题记”讲述了这幅画的来历。
在唐开元年间, 一次, 唐玄宗从骊山刚回宫就病倒了, 一个多月也不见好。
一天晚上, 唐玄宗忽然梦见一大一小二鬼, 小鬼偷走了自己的玉笛以及杨贵妃的绣香囊, 并绕殿而走。
突然, 身穿蓝袍、蓬发虬髯、面目可怖的大鬼抓住小鬼, 并将其双目挖出, 然后将其吃掉。
玄宗惊问大鬼是何人, 大鬼说:“臣钟馗氏, 武举不捷之士也, 誓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
”说完, 他化作一片红光飞驰而去。
唐玄宗醒来后, 病也减轻了。
于是将画家吴道子召来, 让他根据自己梦中所见画了一幅钟馗图, 并昭告天下。
同时, 有司奉旨, 将吴道子《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 广颁天下, 让世人都知道钟馗的神威。
从此, 钟馗捉鬼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 一到岁末,家家都在门上张贴此画, 以驱鬼避邪, 并逐渐取代了以往门神神荼、郁垒的地位。
【篇二】中华传统民间故事简短相传五代时期, 钱王统治着江浙一带。
他是一位杰出的, 把江浙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 可唯独钱塘江怎么也治理不好, 有时堤坝还没修好, 大潮就把堤坝冲垮了。
一天, 一个大臣对钱王说道:“大王, 据说潮神住在大海里, 如果能想办法把他降服, 就能治住这钱塘江的水了。
”钱王一听, 心里非常高兴, 忙问道:“怎样才能找到潮神呢?”大臣说:“八月十八是潮神的生日, 他会骑着白马跑到潮头上面, 这时是射他的时机。
”听了大臣的话, 钱王精心挑选了一百名神射手, 并在钱塘江边专门搭了个射击用的高台。
到了农历八月十八这天, 一百名神射手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当地的百姓听说钱王要射潮神, 都前来观看。
中国历史传说小故事【十篇】
![中国历史传说小故事【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3b375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1.png)
中国历史传说小故事【十篇】1. 女娲补天据传,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女娲的神仙,她以炼丹术著名。
有一天,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巨大的裂缝,天地间开始混乱。
为了拯救世界,女娲决定修补天空。
她取来五彩石,用它们修补裂缝,并用黄石弥合了天地之间的断层。
这些彩石就变成了五彩人的种子,人类从此诞生。
2. 神农尝百草神农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是农业的始祖。
据说神农尝遍了百草的滋味,发现有些草可以治病救人。
他将这些有益的草药整理起来,创造了中草药医学。
神农的努力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为后人带来了健康和长寿。
3. 赢粮在古代中国,农村生活艰辛,人们常常面临缺粮的困扰。
有一位叫胡僧的商人听说了这个问题,他决定帮助农民解决粮食问题。
胡僧每次到农村,就向农民们提出一道谜题,如果农民能解开谜题,胡僧就会赠送他们粮食。
通过解谜,农民们成功解决了粮食问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4. 粘稻草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叫舜的君王,他非常关心农民的生活。
有一年,他看到农民种植稻子时,总是被风吹倒,于是决定发明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舜创造了粘稻草的方法,农民们从此将稻草粘在一起,稻子再也不会被风吹倒了。
5. 仙人洞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神奇的洞穴,叫做仙人洞。
据说,只要一个人进入洞穴,就能得到无穷无尽的智慧和知识。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进入了仙人洞,变得非常聪明和博学。
他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村里的人们,村庄因此变得繁荣富裕。
6. 月宫的嫦娥中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了一个叫嫦娥的女子。
她住在月亮上的月宫里,嫁给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
后羿偷了不死草,并飞上了天空。
为了保护不死草,他把它藏在了月亮上的月宫里。
嫦娥守护着不死草,每天晚上在月亮上度过。
7. 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之一。
故事讲述了一条白蛇和一个人类相爱并结婚的故事。
但是,由于白蛇是妖怪,人类无法接受这段爱情。
最终,白蛇为了拯救丈夫,用法力战胜了恶势力,最终被天帝封为蛇仙。
8.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一起西天取经的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十篇】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ce0632a300a6c30c229fd1.png)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十篇】导读:本文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十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经典古代历史故事简短_历史简短小故事
![经典古代历史故事简短_历史简短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cb3681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3.png)
经典古代历史故事简短_历史简短小故事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典故。
典故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或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经典古代历史故事简短,供大家参考。
经典古代历史故事简短版1五张羊皮公元前655 年,秦穆公派公子絷[zhí]到晋国去求婚。
晋献公答应把大女儿嫁给秦穆公,还要送一些奴仆过去,作为陪嫁。
有人说:“百里奚不愿意做官,不如拿他做个陪嫁的奴仆吧。
”晋献公就叫百里奚跟着公子絷和别的陪嫁的奴仆一同到秦国去。
百里奚只好自叹命苦。
半道上人家一不留神,他就偷偷地溜了。
东奔西逃,一点准主意都没有。
后来居然逃到了楚国。
楚人把他当做北方诸侯派到南方来的奸细,绑起来问他说:“你是干什么的?”他说:“我是虞国人,亡了国,逃难出来的。
”大家伙儿瞧他上了岁数,又挺老实,就问他:“你是干什么营生的?”他说:“看牛的。
”他们就叫他看牛。
他只好答应,就给楚人看牛。
他很有一套看牛的本领,他看的牛慢慢地都比别人的牛强。
楚人给他起个外号叫“看牛大王”。
看牛大王出了名,连楚国的国君楚成王也知道了,就叫他到南海去看马。
当初公子絷以为跑了个奴仆,算不了什么,一路回来没把这事搁在心里。
他在半路上碰到一个大力士叫公孙枝,晋国人,也是个人才,可就没有地位。
公子絷把公孙枝带了回来,推荐给秦穆公。
秦穆公结了婚,看了陪嫁奴仆的名单,上面有百里奚的名字,就问公子絷:“怎么没有这个人?”公子絷说:“他是虞国人,是个亡国的大夫,跑了。
”秦穆公回头问公孙枝:“你在晋国,知道不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一个大夫。
”公孙枝说:“挺有本领,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亡国的大夫,情愿做俘虏,不愿意在敌国做官,这就很了不起了。
”秦穆公一听,就派人到各处去打听百里奚的下落。
后来居然打听着了,百里奚原来在楚国看马。
秦穆公就要送礼物给楚成王,请他把百里奚送回来。
公孙枝说:“这可千万使不得。
楚人叫他看马,因为不知道他有多大的本领。
古代历史小故事
![古代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8a577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2.png)
古代历史小故事
故事一,《横渠故事》。
横渠先生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年轻时曾在家乡的田间耕种,有一次,他在田里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向他讨水喝。
王阳明便给了老人一碗水,老人却又要求王阳明再给他一碗水。
王阳明疑惑不解,但还是给了老人第二碗水。
老人却又要求第三碗水,王阳明感到非常奇怪,但还是给了老人第三碗水。
老人喝完水后,对王阳明说,“你给我三碗水,就是你的孝心;你不问我为什么要三碗水,就是你的仁心;你没有因为我要三碗水而生气,就是你的忍心。
”王阳明听后恍然大悟,从此立志学习治学,成为后世学子学习的楷模。
故事二,《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曾经去见梁惠王,劝说他要关心百姓。
梁惠王却对孟子说,“我有一座城墙高达十丈,厚达十丈,城内的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这不就是对百姓的关心吗?”孟子却回答说,“如果百姓没有米,城墙再高再厚又有什么用呢?”梁惠王听后深感愧疚,从此改变了对百姓的态度,为百姓谋福利,成
为了古代仁君的典范。
故事三,《荆轲刺秦王》。
在战国时期,秦国的暴君秦王政治腐败,百姓生活艰难。
有一天,荆轲带着一把匕首前去刺杀秦王,但被守卫发现了。
荆轲被捉
住后,秦王问他为什么要刺杀他,荆轲却说,“我不是为了你而来,而是为了苍生。
”荆轲的忠诚和大无畏的精神感动了后世,成为了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些古代历史小故事,虽然发生在千百年前,但它们所蕴含的
道德和智慧却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让我们铭记这些故事,
让古代的智慧和精神在今天依然闪耀光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短小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的短小故事大家听过哪些呢?下面一起和小编欣赏中国古代短小故事大全吧。
中国古代短小故事大全:抉择【1】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简短小故事感悟人生。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
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过,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
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
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如果当时这个农民稍有迟疑,可能一个都救不了;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
中国古代短小故事大全:所长无用【2】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
他想迁到
越国去。
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
”“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
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中国古代短小故事大全:袋鼠与笼子【3】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
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中国古代短小故事大全:扁鹊的医术【4】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
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中国古代短小故事大全:曲突徒薪【5】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
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